秧歌服装的特征是什么?

作者&投稿:林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秧歌服装的秧歌基本特征~

高跷,不仅是形成舞蹈体态特征的原因,同时也是形成秧歌律动的根本原因。属于“走相”的步伐有前踢步、后踢步、旁踢步、颤步、顿步、自亾由步等,这些舞步的动律大多不太强烈,动作幅度不大,表现出稳重、健壮、大方、开朗、淳朴、豪爽之风。“走相”里还有矮子步、前踢步等,表现的则是风趣、幽默、滑稽、诙谐的情调,给人以眼、俏等美的慰藉。“走相”里的走场步,是一种流动步伐,该步伐不同于中国古典舞的圆场步,特点在于其动作膝步松弛、脚腕略勾、后踢、落地同时膝部略加控制,形成带有“衬劲儿”的一步一顿的动感特点;步伐可以收得很小,也可以放得很大,甚至跑起来,舞蹈表演中在这种步态中变换各种路线,两者的结合,体现出一种洒脱、流动的美感。“稳相”在秧歌中称为静态性动作,这类动作稳而俏,有着把外在动作瞬间转化为内在节奏的动感,给人以既稳重又俏浪的美感。常见的舞蹈动作有:单扶肘、胸前立掌、双扣手等。“鼓相”是表达人物思想的重要手段,不同性格人物运用不同的叫鼓。鼓相动作多由叫鼓、连鼓、翻身、鼓相组成,是一个综合体。叫鼓有“一鼓”、“二鼓”、“五鼓”、“十二鼓”,其中“五鼓”最具动作的典型性。除以上走相、稳相、鼓相外,东北秧歌的手绢花更是丰富多彩。手绢花动作有挽花、片花、胸花、缠花、跷花、抖花、甩花、分合花等几十种,还有上旋花、顶花、立花、立旋花、甩旋花、回旋花等高难度舞蹈手绢花技巧。如荣获首届中国舞蹈《荷花奖》特别奖的群舞《绢花》,红、黄、蓝、绿色的手绢花,如真如幻,似花似蝶,若火若云,在舞者全身上下、左右前后、头顶、肩侧、肘旁、膝下、怀中、腰际、背脊、面庞到处闪耀开放,使整个舞台呈现出翻飞流逸的景象。尤其是那舞者向外抛出一丈多远后如魔术般又回到演员手里的回旋花,更是妙不可言。③东北秧歌的节奏特点:其节奏特点在于体动节奏和音乐节奏通过错位形成一种节奏落差,它具体表现在东北秧歌的主要步法“踢步”上。踢步的做法是:一脚踢出时快而有力,快出快回,在空中停留的时间要短,收回时,双腿着地时间要长,这踢出去的“短”和收回时“长”形成了东北秧歌的节奏差异,形成了该民间舞韵律特点—哏俏劲。④东北秧歌的音乐特点因其多样的节奏变化和丰富的曲牌传送多样的感情,因而使得东北秧歌舞蹈感情丰富、性格多样。⑤东北秧歌中曲直交错、点线分明的各种场图是东北秧歌舞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极高的欣赏价值。就形态而言,有一队舞者舞成的“龙摆尾”,有两队舞者舞成的“二龙吐须”、“剪子鼓”,有四队舞者舞成的“双蒜瓣”、“四角花”等。东北秧歌的场图讲究对称、对比、均匀、统一,并且注重从生活原型中捕捉形象,“盘肠场”、“葫芦场”、“编蒜瓣”、“卷白菜”等等都是如此。丰富的场图变化使舞步显得更为变化多端。正是这些蕴藏着无穷意趣和宏大气势的流动线,使得东北秧歌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它真正体现了中国艺术特有的艺术线条美。

扭秧歌
秧歌舞表演起来,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多姿多彩,红火热闹,规模宏大,气氛热烈,闹得热火朝天。每逢重大节日,例如新年等,城乡都组织队,拜年问好,互相祝福、娱乐。另外,不同的村邻之间还会扭起秧歌互相访拜,比歌赛舞,可见扭秧歌对古代农民来说是多么的重要。秧歌是我国农村流行的一种民间舞蹈。它在色彩的运用上,体现了鲜明的民族风格。扭秧歌时人们所穿的服装色彩对比强烈,红蓝黄绿,五彩缤纷。大家在锣鼓的伴奏声中,边歌边舞,以此抒发愉悦的心情,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憧憬。飘舞的红绸映着灿烂的笑脸,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编辑本段特征
我们姑且这样来概括秧歌的特征:通常在元宵灯节前后演出于北方农村的一种具有戏剧因素的化装表
秧歌
演;一般呈舞队的形式,且行且歌且舞;多数舞队要挨门演出,保留着从沿门逐疫向沿门卖艺、乞讨发展的痕迹;舞队中角色的名称和人数多少不尽相同,但总有官员、武生、老人、和尚、妇女等(大体相当于戏曲中的生旦净丑),总演出青年男女互相调笑的内容,男青年称“沙公子”或“傻公子”;一般有童子化妆、女扮男装的情况;舞队中有领队、殿后之分,领队者往往反穿皮褂,手持伞灯,是北方少数民族的装扮,有时称他为“卖膏药者”;有时官员(参军)也为少数民族装束。有的舞者手持两根短木棒;演出时锣鼓齐鸣,而以鼓较为重要。
用这个特征去衡量,长江流域甚至华南地区,也有类似的表演,不过多数不叫秧歌,而称秧歌灯、花鼓灯,或打花鼓、花灯、采茶等。

秧歌服装的特征是大红大绿,色彩鲜明,女演员服饰裤腿较宽,上衣袖子宽,袖口紧。秧歌有悠久的历史,是北方劳动人民长期创造积累的艺术财富,它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祈福禳灾时所唱的颂歌、禳歌有关,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农歌、菱歌、民间武术、杂技以及戏曲的技艺与形式。

秧歌种类

扭秧歌现在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可分为陕北秧歌、东北秧歌、河北秧歌、山东胶州秧歌和鼓子秧歌等不同类型。王锡龄在《陕南巡视目录》中记叙了陕西南部西乡县沙河镇的秧歌:“田间农民有系彩,扮戏装者歌唱舞蹈。金鼓喧闹,盖为秧歌助兴,俗名大秧歌本此。”



大红大绿,色彩鲜明


秧歌服装的特征是什么?
秧歌服装的特征是大红大绿,色彩鲜明,女演员服饰裤腿较宽,上衣袖子宽,袖口紧。秧歌有悠久的历史,是北方劳动人民长期创造积累的艺术财富,它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祈福禳灾时所唱的颂歌、禳歌有关,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农歌、菱歌、民间武术、杂技以及戏曲的技艺与形式。

哥特服装的特点
1. 黑色的东西,或其它暗色,如海军蓝、深红;2. 可以透(龙或渔网状面料),但不露;3. 银饰;4. 苍白的皮肤。体现维多利亚时代关于“苍白的皮肤是贵族的标志”这一审美,也可能是反对沙滩文化里“太阳 晒出的古铜色才是美的”健康理论。5. 黑发、漂白过的极浅的金发、红发或紫发。6. 黑白化妆。

哥特服饰的特点
服装上的分割线、装饰线多采用纵向的、垂直的线条。 13— 15世纪欧洲服装中歌特风格最为流行。那尖尖的埃宁帽( henin)就像一个小尖塔,还有两个裤腿颜色各异的紧身裤,尖尖的翘头鞋,饰以不对称图案的上衣等。 时下流行的哥特式时装也常常是不对称的,但时下所谓的哥特式时装只不过是带有些许哥特式艺术的气息,它看...

戏曲服装的特征是什么?
戏曲服装的特征有以下几点:一、具有形式美 戏曲服装如同戏曲的脸谱以及表演,都不是写实的,而是远离生活真实,追求艺术真实,具有很强的形式感和形式美。最典型的例子是乞丐的富贵衣。二、具有意象美 戏曲服装的形式美,不单是为了形式美而形式美,更关键是为了创造出戏曲人物的意象美。戏曲艺术同其他戏...

不同舞蹈对服装的要求是什么
2、歌剧服装介乎于话剧和舞蹈服装之间,更强调整体性和造型感。3、舞蹈服装是更写意和夸张的门类,这是由于舞蹈本身的艺术形式决定的。舞蹈短于叙事而长于抒情,所以舞蹈服装要承担更强的说明性和标示性,因而呈现出更夸张和写意性的特征。4、戏曲服装几乎是全封闭的不暴露演员的身体通过服装丰身的特定...

歌服是什么意思?
歌服设计的灵感来源多种多样,可以是现代时尚、传统文化、流行元素、建筑艺术等等。歌手和乐队通常会与服装设计师进行沟通和互动,共同讨论并确定服装的设计方向和风格。歌服制作需要考虑面料的质感、颜色与搭配、剪裁与设计、细节与装饰等多个方面,以确保服装质量和视觉效果的完美呈现。除了在演唱会和音乐节...

巴洛克风格和哥特风格服装的特点
歌特的着装特点: 任何黑色的东西,或其它暗色,如海军蓝、深红。可以透(薄尼龙或渔网状面料),但不露。银饰。苍白的皮肤。这可能是因为他们需要一种活死人的外表,也可能是因为想体现维多利亚时代关于“苍白的皮肤是贵族的标志”这一审美,也可能是反对沙滩文化里“太阳晒出的古铜色才是美的”健康理论。...

藏族舞蹈服装的特征
藏族舞蹈服装的特征 最早的藏族舞蹈很原始,主要反映劳动和宗教,随着舞蹈艺术的发展,舞蹈加上了音乐并运用化妆、装饰、服装、道具来加强舞蹈的表现力,服装起着装饰和烘托舞蹈表现的作用,并可以加强舞蹈的感染力,我们可以从岩画、壁画、唐卡、彩陶、国画等资料上看到舞蹈艺术和服装的发展情况。 早在公元八世纪时,莲花生...

秧歌服装秧歌基本特征
东北秧歌的节奏特点在于踢步的快慢对比,形成特有的"哏俏劲",音乐的多样节奏则丰富了舞蹈的情感层次。场图设计上,如"龙摆尾"、"二龙吐须"等,讲究对称和生活原型的捕捉,使得舞步变化无穷,体现出中国艺术的线条美。综上所述,秧歌服装和基本动作特征共同构建了东北秧歌的独特魅力,不仅在于其动态的...

打歌服是什么意思
打歌服就是歌手或者是组合在宣传自己歌曲的时候,穿的代表自己或者团队形象的独家定制的服装。打歌服是可以很好的宣传自己或者是自己的团队,树立团队形象,赢得打歌胜利,在舞台上留下光辉璀璨,印象深刻的回忆。打歌服指的是少女偶像上台演出时所穿的服装,其主要特征可以大致列为短裙、学院风版型以及格子...

田家庵区15633655522: 秧歌服装的秧歌基本特征 -
尉泄外用:高跷,不仅是形成舞蹈体态特征的原因,同时也是形成秧歌律动的根本原因.属于“走相”的步伐有前踢步、后踢步、旁踢步、颤步、顿步、自亾由步等,这些舞步的动律大多不太强烈,动作幅度不大,表现出稳重、健壮、大方、开...

田家庵区15633655522: 东北大秧歌的艺术特色 -
尉泄外用: 东北秧歌形式诙谐,风格独特,将东北人民热情质朴、刚柔并济的性格特征表现出来.“稳中浪、浪中梗、梗中翘,踩在板上,扭在腰上”是东北秧歌的最大特点.同时,花样繁多的“手中花”,节奏明快富有弹性的鼓点,哏、俏、幽、稳、美的韵律,都是东北秧歌的特色. 秧歌队的服装色彩丰富艳丽,多以戏剧服装为主.从装束上即可判断人物角色,有《西游记》中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 《白蛇传》 中的白娘子、许仙,还有包拯、陈世美、秦香莲等,伴着锣、鼓、镲、唢呐奏出的曲调进行表演.各种舞蹈中尤以踩高跷、舞龙、舞狮、跑旱船最为著名.

田家庵区15633655522: 什么是东北秧歌 -
尉泄外用: 东北地区的民间舞蹈有秧歌、龙灯、旱船、扑蝴蝶、二人摔跤、打花棍、踩高跷等,多在一起配合演出,统称为“秧歌”.秧歌旋律流畅,节奏欢快简洁,其红红火火的场面、丰富的舞蹈语汇、情趣盎然的姿态和灵动活泼的表演风格,历来深受...

田家庵区15633655522: 商河鼓子秧歌的基本特征 -
尉泄外用: 秧歌表演的基本特征是“跑”,所以称“跑秧歌”,不叫“扭秧歌”.自始至终,所有演员在不停地跑动,在跑动中完成各角色的动作组合,在跑动中相互交流感情,表现自我.整个演出场地像一个流动的由左向右旋转的舞台,在旋转中不断地...

田家庵区15633655522: 陕北秧歌的特点 -
尉泄外用: 陕北秧歌舞,历史悠久相传北宋时已有,原为阳歌,“言时较阳,春歌以乐.”《延安府志》记有“春闹社,俗名秧歌.”由此可知,秧歌源于社日祭祀土地爷的活动.形式多样,是一种民间广场集体歌舞艺术,表演起来,多姿多彩,红火热闹...

田家庵区15633655522: 秧歌有哪三大特点?
尉泄外用: 扭秧歌广泛流传于我国北方地区,是我国的一种民间舞蹈,带有极为强烈的热闹、欢悦的气氛.关于秧歌的起源,清朝的屈大均在《广东新语》提到扭秧歌,说每年春耕的...

田家庵区15633655522: 韩城秧歌的来历、形式、特点?
尉泄外用: “韩城秧歌”俗称“唱秧歌”,属民间流传的“小对对戏”形式,它与“渭华秧歌”、“洛川秧歌”等均属两三个演员表演的秧歌小歌舞. 韩城秧歌大多是一旦一丑表演有...

田家庵区15633655522: 舞蹈服装有什么特点呢?
尉泄外用: 服装特点 ①必须最大限度地适应舞蹈表演的需要,即轻便合体,舒展自如,能够适用于各种幅度的动作.某些为特定舞蹈设计的服装,用特殊的结构和材料,如飘带、披纱...

田家庵区15633655522: 我国的民俗文化(如秧歌、锣鼓、舞龙、春联、剪纸等)在色彩的运用方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
尉泄外用: 秧歌是我国农村流行的一种民间舞蹈.它在色彩的运用上,体现了鲜明的民族风格.扭秧歌时人们所穿的服装色彩对比强烈,红蓝黄绿,五彩缤纷.大家在锣鼓的伴奏声中,边歌边舞,以此抒发愉快的心情,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憧憬.飘舞的红绸映着灿烂的笑脸,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这是我们老师给我们的答案,请不要复制,谢谢.剪纸是民间生活土壤上长出的文化树,活态的民间生活传统造就了剪纸,剪纸又维系了民间活态传统的持久存在.民间剪纸作品的色彩以鲜艳、明快、简中求繁为特征.整体色彩要求协调,不宜出现过大的单色块面.在现代剪纸中,也尝试素雅简洁的配色.那一张火红的剪纸贴在窗上,也映红了一张张孩童可爱的笑脸.额,这是我写的,当然没答案好,有用到网上的资料.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