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为什么必须性命双修?且命功养生较之性功养生更重要?

作者&投稿:步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性命双修”指身心全面修炼。是中国道教重要的教义之一,也是中国古代传统养生的基本理论。

在华夏数千年的养生史上,一直存在着“修性、修命”何者为先、为次、为重的争论。

吕纯阳真人云:

“只修性,不修命,此是修行第一病。只修祖性不修丹,万劫阴灵难入圣。达命宗,迷祖性,恰似鉴容无宝镜。寿同天地一愚夫,权握家财无主柄。”

吕祖的话充分说明养生须修“命功”的重要性。

“性”指人的心性、灵性、思想、秉性、性格、精神等。

“命”指人的身体、生命、能量、命运、物质、气质等。

《性命圭旨》曰:

“何谓之性?元始真如,一灵炯炯是也。

何为之命?先天至精,一气氤氲是也。”

又曰:

“性之造化系乎心,命之造化系乎身。”

陈撄宁云:

“性即是吾人之灵觉,命即是吾人之生机。”

不管道家的何门何派,都以“性命双修”为依归,并经常引用吕祖的这段话作为论据,虽然不同门派有重性与重命的不同,但“性命双修”则是道家的共识。

张伯端云:

“道家以命宗立教,故详言命而略言性;释氏以性宗立教,故详言性而略言命。”

张氏所言之道释两家在对待性、命问题上的差别,在道家内部其实也存在,最突出的对比就是南宗与北宗的差别,南宗重命功而北宗则重性功,因为北宗受释家的影响比较大。

为什么要“性命双修”呢?

中华养生第一书的《黄帝内经》将此问题阐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虽然《黄帝内经》里并没有“性命双修”这样的字眼,却将为什么要“性命双修”讲得非常透彻。内经讲的是“性命一体”,性可以影响命,命也可以影响性。

《素问•举痛论》曰:

“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心灵(情绪)气不二,心灵(情绪)动则气动,情绪的波动会引起体内气机的变化,情绪妄动(即大幅度波动)则会引起气机失调,而长时间的气机失调或气机失调超过一定的阈值,则会引起身体功能性或器质性的病变。

不管什么原因引起身体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都会带来心性的变化,如肝病者多怒,脾病者多思,肺病者易忧,肾病者胆小。这样的个案比比皆是……

当我们通过某种治疗手段,改善或治愈了身体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那么由此而引起的负面情绪也会自然而然地消失。

此即《性命圭旨》所说的“性不离命,命不离性”的实证。

心性修得好,情绪不妄动,则清气上升,浊气下降,体内的气机按照其事先设定好的规律运作,身体不会被气机的妄动所伤,在此意义上,性功即是命功。

命功修得好,则经络畅通,骨正筋柔,气血以流,体内的气机亦按照其事先设定好的规律运作,气机不会妄动则负面情绪无由生起,在此意义上,命功即性功。

张三丰真人云:

“炁脉静而内蕴元神,则曰真性;神思静而中长元炁,则曰真命。”

虽然性命一体,互相影响,即性可以改变命,命也可以改变性,但是,通过性改变命比较难,而通过命改变性则要容易得多。一个身体已经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的人,通过心性的调整,固然可以减少情绪的妄动带来的伤害,但要将已经造成的伤害修复好,恐怕不太容易做到。而且,天天内观自己的情绪,也不太容易做到,甚至还会加重心理的紧张与焦虑,产生新的情绪问题。

因此,从性功入手,或偏重于性功,不但有空言心性,纸上谈兵之弊,而且往往可能产生不但心性没调好,身体也百病丛生的后果。而从命功着手,只要得法,不但可以修复已经受伤的身体,而且还有让心性不调自调的功效——更重要的是,此法几乎对所有的人都有效,并且每一步都可以得到验证。

综上所述,在“性命双修”的问题上,从命功入手,兼济性功并举。最后达到身体健康、心性平和、阴平阳秘的状态,是性命双修应该重视的问题。

无戒学堂日更第八天


养生为什么必须性命双修?且命功养生较之性功养生更重要?
虽然性命一体,互相影响,即性可以改变命,命也可以改变性,但是,通过性改变命比较难,而通过命改变性则要容易得多。一个身体已经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的人,通过心性的调整,固然可以减少情绪的妄动带来的伤害,但要将已经造成的伤害修复好,恐怕不太容易做到。而且,天天内观自己的情绪,也不太容易...

性命双修是什么意思
由于人的存在既离不开性也离不开命,是性与命的统一体,所以养生修道惟有性命双修方能建功;否则,只修性则命不能保,只修命则性无以存,都不能达到性命常存、得道成仙的目的。所以养生修道必须遵循性命双修的原则。性命双修是一个综合的修习过程。它至少包括以下几项活动:理性认识活动,读书、请...

全真龙门派龙门派的性命双修
性命可分解为性与命,性是灵心,位于大脑,是人体最高统帅,静养功中收心求静主要针对性。性修得圆通明净,是性命双修的一半功夫。而命则是肾精,精气神三者相互依赖,养生保命是人不可或缺的。过度的情欲消耗精气,会导致未老先衰。古人有言,上古之人遵循阴阳,今人则需节制饮酒、欲望,保持身心和...

道家追求长生不死意义何在
人的生命实际上是两个生命即精神生命和生理生命的双重融合,人们通常说要身心健康,亏其一即残缺不全。所以性命二字高度概括了人生的两大要素。由此,我们可以将性命双修分为性功与命功两种,性功是道教与儒、佛相通的地方,而命功则是道教独有的传统,不讲命功,不是道教。陈撄宁大师认为,仙道贵生...

什么是性与命?
我以为内丹功法的炼养原则,即性命双修,是一种普遍性原则,不仅是道教徒的炼养要旨,也应该成为一切追求健康人生的人们的炼养要旨。三、按照道书的说明,性是指人的灵明慧觉,命是指人的气血生身,性即是心性,命即是生命。《性命圭旨》说:“何谓之性?元始真如,一灵炯炯是也。

全真龙门派的修真
性命双修是先从修性人手,当静极而动一阳炁发时即用收炁法收之。倘龙从火里出,即用降龙法降之。待二候到来,虎自水中生,就要用下手炼精化炁伏虎法,将欲夺关而出的有形之精化成无形的元炁。神动则用收神法收之。将这沿着自然规律而欲去的精炁神三宝用强制的有为法,统统收回,合三为一,使精炁神三宝...

性命双修的道家气功养生!
修性必须落实到养命之上,故此功称为性命双修养生功。这是本功区别于其他气功的根本之点,也是它有特殊养生功效的原因所在。所以道家养生功既能使人转弱为强,且能返老为少;不但可驱除疾病,恢复健康,而且能补脑养神,增长智慧。老子 道家尊老子为始祖。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又名老聃,楚国苦...

人生感悟美文:做不成大树,便做一颗小草
而太极拳的爱好者通常所说的是道家讲的"性命双修"。一般而言道教所谓"性"主要就是指的神与心,或者可以说是心神;而"命"指的是"真气"与形。通俗一点就是指生命指身体健康。用太极的理论来解释就是"性是无可名状的无极;命是无极之后的太极"。人到中年,经历了风雨,也见过了彩虹;经受了痛苦,也...

老道长:透露修行的诀窍
若是无念是无心的去做,只要你本身能够做到,你一定要发善心,就行了。就是从日常生活当中,要一点一滴的去把它当成习惯。我们就在这规矩里边走,始中是在行善。这才是外功,修行和外功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我们全真派讲的是“性命双修”,那就是内外兼修。一般讲我们全真派教义为主,佛教是修性为主,正一派是...

关于中国民俗文化
道家谈“性命双修”,就是去修人的人性、人的自然之性和人的生命,而达到一种真人、天人、至人的境界,它还指向人生。佛家讲“法身慧命”,讲挖掘、呈现“佛性”,就是把人性最光辉的部分呈现出来。佛教上讲明心见性,心就是佛,佛就是心,这个“心”,这就是人的根性的存在。中国文化向来把人与人、人与社会、...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