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作易者其知盗乎?」的潜台词

作者&投稿:贸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系辞》第八章的孔子解爻,历史上研究甚多甚深,本来照本宣科就行了,不讲也可。但是,用语文教师教语文的做法来解经,真的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所以不吐不快。

「作易者其知盗乎?」是孔子在分析《易经》作者的特点。孔子在《系辞》中关于《易》作者的论述共有三处。一是「作易者其有忧患乎?」。二是「古之聪明睿知﹑神武而不杀者夫?」。三就是「作易者其知盗乎?」。

这三个对于「作易者」的推论,是按倒序排列的,其中「其知盗乎」的说法最先出现。由于是第一个,而且又放在解释爻辞这样不相干的地方,所以,几乎没有人会认为孔子这是在说《易经》的作者。没有人想到这一点,也就没有人给出这方面的解释。孔子的一番苦心,付诸东流。

1、「作易者其知盗乎?」反映了生存环境。

仅仅凭「负且乘,致寇至。」这六个字,就推论出《易》作者的知识状况,这需要非常敏锐的观察力,是极其了不起的一件事。说明孔子看《易经》看得比较深、比较透,善于追根溯源。

「负且乘,致寇至」这六个字应该是古老的「系辞」,是《系辞》所说的「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的「系辞」,是用来解释《周易》「解卦」六三爻的「爻辞」。

孔子认为,这句爻辞反映了其作者「圣人」所处的时代,应该是一个资源贫乏,战争不断的状况,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原始社会。这时候的人,生存条件十分恶劣,客观上不存在不劳而获的可能性,同时也没有产生这种思想意识的土壤与环境。

2、「作易者其知盗乎?」体现了社会意识。

「负且乘致寇至」这种说法,可以想见一个不知道「盗」这个概念的人,在竭尽所能去做描述。而描述一个当时不存在的概念会有多勉强,会有多词不达意。因此孔子的意思是说,易的作者在创作易的时候,还没有出现「盗」这个概念,其描述靠的是想当然,或者是预见。

孔子所说的「盗」,同现在的「小偷」是个差不多的概念,再严重一点的就是「盗窃罪」,更严重的有「抢劫罪」。也就是说,这些概念,这些认识,孔子的时候,一个「盗」字就全部表达了。概念总是从粗糙到完善,这与整个社会犯罪的发展趋势恰好成反比。

孔子的「作易者其知盗乎?」,就是说作易的时候,尚未出现「小偷」的概念。那时候的人可能「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当然更可能是无遗可拾,无户可闭。

3、「作易者其知盗乎?」揭示了创作时间。

细思极恐的是,如果《易》的创作,就处在上述的社会环境和意识形态之中,那么,如此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与创作《易经》所具有的知识结构,形成的巨大反差,给人留下了强烈的心理冲击。

孔子既然提出了「作易者其知盗乎?」这样的命题,当然一定对作者及其时代的这种不协调心知肚明。对此,历史上并没有见到孔子留下只言片语的介绍或者感叹。

4、「作易者其知盗乎?」隐含了创作目的。

在食物不足,知识贫乏,观念原始的人类社会之初,《易经》仅仅其「系辞」,比如《说卦》关于三极的象征意义介绍,以及《周易》这本解卦词,所表达的知识就远远超过了同时代的需要。即使现在回过头来看,也没有落后于当今时代的感觉。因此,《易经》的目的并非仅仅为原始人类服务,而是寄希望于久远的未来的某个契机。

对此,孔子在帛书易经里面,明确说出《易经》来自「古之遗言」的话,其中的「遗言」二字,需要丰富的想象力才能切实理解。

很明显,作易者所在的时代,与作易者的知识储备、认识水平相比较,意味着作易者不可能成长于这样的环境,原始社会的文明程度孕育不了可以创作《易经》的人。换句话说,作易者并不是原始社会的原始人,而另有来历。「作易者其知盗乎?」极其含蓄地表达了这层思想。

关于《易经》的作者,「古之遗言」所包含的信息量已经十分丰富。

其一,《易经》作者同样是人类。

关于是否存在「外星人」的问题,引起的讨论范围十分广泛,许多科学家也参与其中,甚至不乏科学研究的目标是发现「外星人」。在这方面,《易经》作者同样神秘而未知,因此「外星人」创作说也颇有市场。

孔子提出是「古之遗言」,基本上没有「外星人」什么事情,也完全符合《系辞》所概括的「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的特殊限制。

其二,《易经》的作者濒临死亡。

「作易者其知盗乎」隐含作易者生活在原始社会,却为未来的人类留下「古之遗言」。巨大的反差提供了太多可供想象的空间。比较合理的解释,是作易者面临种族灭绝的危险,因此有可能是上一个文明的人类遗存。

人类的基因是否因为上一个文明的改造,而具有了适应环境的能力?「易」的「六爻」恰好64个,基本组成元素四种也与「四象」吻合,是否组成生命的基本元素就是一和二?《易经》揭示的深层原理很可能就与生命的本质以及未来的前途息息相关。

其三,《易经》的作者有高度发达的文明。

之所以说作易者是「古之聪明睿知﹑神武而不杀者夫?」,已经非常清楚地表明了其文明程度的超前。就语言环境而言,这应该是孔子所可能表达的极限。

同样的「其有忧患乎?」也充分表达了作易者对于种族灭绝的忧患;对新人类前途未卜,环境恶劣的忧患;对未来预定的不良结局的忧患。凡此种种,无不尽在其言中。

「其知盗乎?」本身就是立足于空白的文明现状,而对未来的文明进程的预测。人类文明的发展,同样不超出作易者的预知。

因此,《易经》可能达到的高度不明而厉,很多秘密也许就潜藏「古之遗言」之中,静候其人。


94、「作易者其知盗乎?」的潜台词
2、「作易者其知盗乎?」体现了社会意识。「负且乘致寇至」这种说法,可以想见一个不知道「盗」这个概念的人,在竭尽所能去做描述。而描述一个当时不存在的概念会有多勉强,会有多词不达意。因此孔子的意思是说,易的作者在创作易的时候,还没有出现「盗」这个概念,其描述靠的是想当然,或者是...

请问“慢藏诲盗,冶容诲淫”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财物收藏得不严实,容易诱发人的盗心;容貌打扮得妖艳,容易诱发人的淫心。读音:màncánghuìdào,yěrónghuìyín 出处:周朝姬昌《周易·系辞上》:“慢藏诲盗,冶容诲淫。”白话释义:收藏财物不慎,等于诱人偷窃,女子装饰妖艳,容易招致奸淫的事。

《周易.系辞》翻译成现代汉语
子曰:“作易者其知盗乎?易曰:‘负且乘,致寇至。’负也者,小人之事也;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盗思夺矣!上慢下暴,盗思伐之矣!慢藏诲盗,冶容诲淫,易曰:‘负且乘,致寇至。’盗之招也。” 孔子说:“创作《易经》的人大概知道盗贼的情况吧?《易经》(解卦六三爻辞)说:‘背着东西并且乘着车子,招致盗寇前...

《十翼》全文及翻译
辞也者,也各指其所之。 《易经·系辞上传》第四章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仰以观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

易传全文及解析
子曰:“作易者,其知盗乎!易曰:‘负且乘,致寇至。’负也者,小人之事也。乘也者,君子之器也。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盗思夺之矣。上慢下暴,盗思伐之矣,慢藏诲盗,冶容诲淫。《易》曰:‘负且乘,致寇至。’盗之招也。” 今译: 初六:“用白色茅草铺地(摆设祭品),无灾。”孔子说“(祭品)直接放在地上...

易传的系辞上传
子曰﹕「作易者,其知盗乎﹗」易曰﹕「负且乘,致寇至。」负也者,小人之事也﹔乘也者,君子之器也。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盗思夺之矣﹔上慢下暴,盗思伐之矣。慢藏诲盗,冶容诲淫。易曰﹕「负且乘,致寇至。」盗之招也。第九章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

40.解卦 (雷水解)
系辞:子曰:作易者,其知盗乎!易曰:「负且乘,致寇至。」负也者,小人之事也。乘也者,君子之器也。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盗思夺之矣。上慢下暴,盗思伐之矣。慢藏诲盗,冶容诲淫。易曰「负且乘,致寇至」,盗之招也。 小人背负财物,又搭乘君子的车乘,招摇过市,而引来盗贼抢夺。贞定则有悔恨。 《系辞》中...

求<易经>系辞上传的注释和翻译
⑧子曰:“作易者,其知盗乎!易曰:‘负且乘,致寇至。’负也者,小人之事也。乘也者,君子之器也。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盗思夺之矣。上慢下暴,盗思伐之矣,慢藏诲盗,冶容诲淫。《易》曰:‘负且乘,致寇至。’盗之招也。” 注释:①此引《大过》初六爻辞,其意为:用白茅铺地(摆设祭品)无咎。藉:铺垫。茅...

十翼全文及翻译
子曰:「作易者其知盗乎?易曰:『负且乘,致寇至。』负也者,小人之事也;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盗思夺矣!上慢下暴,盗思伐之矣!慢藏诲盗,冶容诲淫,易曰:『负且乘,致寇至。』盗之招也。」 《易经·系辞上传》第九章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 各有...

...中说过“知几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其知几乎!
子曰:「作易者,其知盗乎!」易曰:「负且乘,致寇至。」负也者,小人之事也;乘也者,君子之器也。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盗思夺之矣;上慢下暴,盗思伐之矣。慢藏诲盗,冶容诲淫。易曰:「负且乘,致寇至。」盗之招也。第九章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

横峰县13775845791: 易经系词上传有多少字? -
孛虽永新: *第一章*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 乾道成男,坤...

横峰县13775845791: “逆境界易打,顺境界难打.”什么意思? -
孛虽永新: 打表示抵抗或处理、应对.在这里指为保持本心而进行的自我调节. 答楼枢密 不识别后日用应缘处,不被外境所夺否?视堆案之文,能拔置否?与外物相遇时.能动转否?住寂静处,不妄想否?体究个事.无杂念否?故黄面老子(即佛)有言:...

横峰县13775845791: 曾国藩一身所有经典的语录 -
孛虽永新: 礼义廉耻,可以律己,不可以绳人 …… 为子孙做富贵计者,十败其九.为人做善方便者,其后受惠 …… 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 ◎ 勿扬人过,反躬默省焉,有或类是,丞思悔而速改也. ◎ 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

横峰县13775845791: 画鬼最易 小古文练习答案 急呀 大哥大姐帮帮忙 -
孛虽永新: 画鬼易 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 客曰:“犬、马最难.” 齐王曰:“孰易者?” 客曰:“鬼魅最易.” 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也,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韩非子》有人为齐王作画,齐王问他:“画什么最难?”他说:“狗、马最难画.”齐王又问:“画什么最容易?”他说:“画鬼怪最容易.”狗、马是人们所熟悉的,早晚都出现在你面前,不可仅仅画得相似而已,所以难画;鬼怪是无形的,不会出现在人们面前,所以容易画.

横峰县1377584579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古之善守者,以其所重禁其所轻,以其所难止其所易.故君子与小人俱正,盗跖与曾、史俱廉.何以知之?夫贪盗不赴... -
孛虽永新:[答案] (1)D 而是为了使大家不再互相欺诈.谩:欺诈. (2)B “因此天下没有伯夷、盗跖之分了”错,原文为“度量信则伯夷不失... 所以做君主的没有亡国的前途,忠臣没有杀身的危险.知道尊法必赏,所以能使人们根据法制竭尽全力,誓死忠于职守.纵有孟...

横峰县13775845791: 陆游家训》的译文 -
孛虽永新: 原发布者:摇啊摇《陆游家训》原文及译文赏析 陆游家训 【原文】 后生才锐①者,最易坏事.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②,令熟读经学③,知训以宽厚恭谨④,勿令与浮薄⑤相处,自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

横峰县13775845791: 初一文言文其 之 为不同情况下的意思(要用初一文言文的例子) -
孛虽永新: 其⑴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们)的.”例: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益.”(其:他的.)恐前后受其敌.(其:它们的.)其夫...

横峰县13775845791: 语文断句怎样断依据是什么 -
孛虽永新: 读文段: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平时,我们就重视文言文的诵读,目的就在于能通过熟读培养文言文学习的语感.而文言文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

横峰县13775845791: 五十知天命到底是什么意思?要告诉我们的是什么? -
孛虽永新: 意思是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在本章里,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 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扩展资料: 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 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