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掘墓鞭尸是什么典故?

作者&投稿:真促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伍子胥掘墓鞭尸,可是有的史书记载是鞭墓,有的记载是鞭尸到底鞭尸没有?~

鞭尸了。
中国历史上最为刚烈的大丈夫当数伍子胥。楚平王要杀伍奢(伍子胥父亲),又担心他两个儿子回来报仇,派使者假借伍奢之名招其二子。哥哥伍尚(伍子胥哥哥)说,父亲召我,若求生不往,为天下耻笑。弟弟伍员(伍子胥)说,俱死无益,不如奔他国,借力雪耻。伍奢与伍尚俱被杀,伍子胥四处逃亡。
民间对伍子胥多有好感和同情,因此有了“伍子胥过韶关,一夜白了头”的传说。当初,伍子胥携楚国公子建逃亡至郑。公子建联络晋国谋反一事泄露被杀后,伍子胥又投吴逃奔至韶关,因苦于无船渡河而一夜白头。正在又愁苦又害怕的时候,一船飘然而至。
待安全过河,伍子胥却放心不下,再三叮嘱艄公事勿外泄。艄公一声长叹:“我敬公是国家忠臣良将,才冒死相救,公却不信于我。”言毕,将船划至河心自沉以表心迹。因了伍子胥的多疑猜忌,竟枉害救命恩人。
伍子胥后来逃到吴国,他胸中始终回荡一股愤懑之气。他辅佐阖闾修理法制任用贤能,奖励农商充实仓廪,治理城郭加强守备,又举荐深通兵法的齐人孙武为将,选练兵士,整军经武,使吴成为东南一带强国。伍子胥来到吴国,掀开了吴国历史最辉煌的一页,一个弱国,因为一个人的到来而振兴。
吴王阖庐,重用伍子胥,国家日趋富强。“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楚国是七国中综合国力强盛的大国,吴楚交兵,吴兵攻入楚国国都,几乎灭了楚国,这是楚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叶。吴国向南制服了越国,向北伐齐,大败齐兵,威震天下。
此后,伍子胥与大军事家孙武共同辅佐吴王西破强楚,南服越人,北镇晋国,而使吴国称霸一时,伍子胥也由此博得着名军事家、谋略家的美名,在民间享有盛誉。
吴国攻破楚国国都,伍子胥掘开楚平王的墓,出其尸,鞭之三百。“倒行逆施”,完全不顾君臣父子之伦理,毅然逃亡,历尽艰险,最终掘墓鞭尸,报仇雪耻。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伍子胥是真真正正的大丈夫。

扩展资料
不同的争议
对于这一传说,古文献存在“鞭尸”和“鞭坟”两种不同记载,而近年又出现一种完全否定“鞭尸”、“鞭坟”的意见。
1、鞭尸说。《史记·吴太伯世家》云:“子胥、伯嚭鞭平王之尸,以报父仇。”《史记·伍子胥列传》曰:“及吴兵入郢,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
”可见,司马迁记此事应当无误。扬雄《法言·重黎》也有这种说法,然后批评伍子胥“鞭尸籍棺,皆不由德。”东汉赵晔《吴越春秋·阖庐内传》,除记有“掘墓鞭尸”的情节外,更增加了“左足践腹,右手扶其目,诮之曰‘谁使汝用谗谀之口,杀我父兄,岂不冤哉’”的细节。照此看来,说伍子胥掘墓鞭尸,是有根据的。
2、鞭坟说。此说首先见于《吕氏春秋·首时》的记载,说伍子胥“亲射王宫,鞭荆平之坟三百。”《谷梁传·定公四年》则说,他“挞平王之墓”。
《淮南子·泰族训》和《越绝书·荆平王内传》也都说伍子胥鞭坟。从古文献史料价值来看,《吕氏春秋》成书早于《史记》一百多年,所言楚国史事应当是可信的。这样,伍子胥只是鞭坟三百,没有掘墓鞭尸。
3、否定说。张君在《武汉大学学报》1985年第三期上发表《伍子胥何曾掘墓鞭尸》一文,完全推翻“鞭尸”和“鞭坟”两说。他认为,伍子胥既没有掘墓鞭尸,也没有鞭墓泄愤,甚至连破郢之战都未参加。
其主要理由是:
1、《春秋》等记载春秋时期史事最早又最有权威的典籍,都没有提到过这件事。《左传》仅记载楚平王杀伍奢一家的事,用谴责的笔调而对伍子胥用同情的笔法,屈原也称赞并自拟于伍子胥。
2、吴国军队攻入楚国郢都,正是孔子在世的时代。孔子最容不得乱臣贼子,伍子胥引吴入室,掘墓鞭尸,可谓罪大恶极,但孔子言论确只字未提。
3、《公羊传·定公四年》明确记载伍子胥忠君、不报私仇的思想:“事君犹事父也,亏君之义,复父之仇,臣不为也。”他主观上也不愿做掘墓鞭尸之事,这是十分重要的。

伍子胥作为一代著名政治家,具有远见卓识,协助吴王成就霸业,但是本人因为家恨逃到吴地,他成功后,报复前王,掘墓鞭尸,为后人所诟。我用现代人的观点看,感觉伍子胥不应该掘墓鞭尸。所有历史人物的分析要把他的所作所为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考察,要一分为二的去看。伍子胥所用的方法极为残忍极为不人道极为反人类。这是现代人的观点。伍子胥这件事,至少反映了伍子胥的狭隘和心胸狭窄、斤斤计较、睚眦必报。用法理学的观点看,伍子胥是一个典型的报复型理论的人。金庸老先生的话就是冤冤相报何时了?
总之,当时伍子胥所处的历史环境和当时的道德评价标准以及伍子胥的性格特点决定了其掘墓鞭尸的行为。要历史的、辩证的看待这件事情。

为报父仇,一夜白头,掘墓鞭尸,达成心愿。

宫廷中的阴谋

在诸侯大国争夺霸权的斗争中,大国兼并小国,扩张了土地。可是大国的诸侯不得不把新得到的土地分封给立了功的大夫。大夫的势力大了起来,他们之间也经常发生斗争。大国国内的矛盾尖锐起来,都想把争夺霸权的战争暂时停止下来。

为了这个缘故,宋国大夫向戍在晋、楚两国之间奔走,做调停人。公元前546年,晋楚两国和其他几个国家,在宋国举行了“弭兵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晋国的大夫和楚国的大夫代表南北两个集团讲了和,订了盟约。规定除齐、秦两个大国外,各小国都要向晋、楚两国同样朝贡。晋楚两国平分霸权,以后五十多年里,没发生大的战争。

到楚庄王的孙子楚平王即位之后,楚国渐渐衰落了。

公元前522年,楚平王要把原来的太子建废掉。这时候,太子建和他的老师伍奢正在城父(在河南襄城西)镇守。楚平王怕伍奢不同意,先把伍奢叫来,诬说太子建正在谋反。伍奢说什么也不承认,立刻被关进监狱。

楚平王一面派人去杀太子建,一面又逼伍奢写信给他的两个儿子伍尚和伍子胥,叫他们回来,以便一起除掉。大儿子伍尚回到郢都(今湖北江陵西北),就跟父亲伍奢一起,被楚平王杀害。太子建事先得到风声,带着儿子公子胜逃到宋国去了。

伍奢的另一个儿子伍子胥,也从楚国逃出来,他赶到宋国,找到了太子建。不巧宋国发生内乱,伍子胥又带着太子建、公子胜逃到郑国。想请郑国帮他们报仇。可是郑国国君郑定公没有同意。

太子建报仇心切,竟勾结郑国的一些大臣想夺郑定公的权。被郑定公杀了。伍子胥只好带着公子胜逃出郑国,投奔吴国(都城在今江苏苏州)。

隐姓埋名,流落江湖

楚平王早就下令悬赏捉拿伍子胥,叫人画了伍子胥的像,挂在楚国各地的城门口,嘱咐各地官吏盘查。伍子胥带着公子胜逃出郑国后,白天躲藏,晚上赶路。来到吴楚两国交界的昭关(在今安徽含山县北)。关上的官吏盘查得很紧。传说伍子胥一连几夜愁得睡不着觉,连头发也愁白了。幸亏他们遇到了一个好心人东皋公。同情伍子胥,把他接到自己家里。

东皋公有个朋友,模样有点像伍子胥。东皋公让他冒充伍子胥过关。守关的逮住了这个假伍子胥,而那个真伍子胥因为头发全白,面貌变了,守关的认不出来,就被他混出关去。

伍子胥出了昭关,害怕后面有追兵。急忙往前跑。前面是一条大江拦住去路,伍子胥正在着急,江上有个打鱼的老头儿划着一只小船过来,把伍子胥渡过江去。

过了大江,伍子胥感激万分,摘下身边的宝剑,交给老渔人,说:“这把宝剑是楚王赐给我祖父的,值一百两金子。现在送给你,以表达我的心意。”

老渔人说:“楚王为了追捕你,出了五万石粮食的赏金,还答应封告发人大夫爵位。我不贪图这个赏金、爵位,难道会要你这宝剑吗?”

伍子胥连忙向老渔人赔礼,收了宝剑,辞别老渔人走了。伍子胥到了吴国,吴国的公子光正想夺取王位。在伍子胥的帮助下,公子光杀了吴王僚,自立为王。这就是吴王阖闾。

吴王阖闻即位之后,封伍子胥为大夫,帮助他处理国家大事;又用了一位将军孙武,是个善于用兵的大军事家。吴王依靠伍子胥和孙武这两个人,整顿兵马,先兼并了临近几个小国。

出兵报仇

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和伍员(字子胥)研究为他伐楚报仇的计划。此时的阖间踌躇满志,他不仅为了实践自己对伍员许下的诺言,而且还要借此向列国炫耀实力,称霸江南。

这时楚平王已死了10年,继位的楚昭王是楚平王和他所夺的太子建的妻子伯嬴生的儿子熊珍。他年幼即位,当了10年国王才二十来岁,大权长期掌握在奸佞之臣费无极、囊瓦手中,他们搞了很多陷害忠良、得罪邻国的勾当,内忧外患,危机四伏。伐楚,现在正是好时机。

伍员为吴王请来大军事家孙武,不长的时间,便作好了一切战备工作。孙武用截江水围城的战术攻下了楚国的都城,楚昭王从西门出奔隋国去了。

伍员安排吴王住在楚王宫中,让诸大将住到楚国各大臣家中,任凭他们淫乱取乐,以发泄自己的心头之恨。吴军纷纷上行而下效,随意闯入民宅,为所欲为,一时把一个偌大楚国的都城,搞得乌烟瘴气,简直成了禽兽的渊薮。

孙武一再进谏“兵以义动”,立故太子建的儿子芈胜为君,以延续楚国的宗祀。阖闾和伍员哪里听得进去?吴王贪干消灭楚国以扩张吴国的领土,伍员贪干进一步地报仇雪恨,结果吴王接受了伍员的建议,派人焚毁了楚国的宗庙。楚人怨声载道,过去多少人都同情伍员这个“忠良之后”的不幸,现在全都恨他引狼入室。但是,他丝毫不管这些什么反映,继续实施他的复仇计划。吴王在章台宫置酒大宴群臣,伍员又痛哭起来,吴王大为诧异他的“煞风景”,询问哭因,伍员奏道,“平王已死,嗣君逃跑,臣父兄的大仇并没有报呀!”

吴王问:“卿意如何呢?”

伍员答道:“恳求大王允许臣扒开平王的坟,打开棺椁,砍下他的头来,以发泄臣的心头之恨!”

吴王慷慨地说:“好吧!卿给予寡人的,太多太多了,寡人还有什么舍不得那副枯骨呢?就随你的心意干去吧!”

掘墓鞭尸

伍员谢了吴王出来,率领本部人马来到查访出的楚平王坟地室丙庄寥台湖。只见平原衰草,湖水茫茫,哪有什么大坟?伍员捶胸大哭起来:“天啊!你难道不让我伍员替父兄报仇吗?”

忽然一个老翁来到面前,见礼后主动指引说:“平王自知生平积怨太多,怕人掘坟,所以葬在湖中,得弄干了湖水才能找得到。”

伍员先派会水的人下去,摸到石椁的位置,然后命令军士背沙袋把它围起来,再淘干圈内的水,便现出了石椁。凿开椁,发现了棺木,抬起来很重,打开一看,里面只有衣冠和几百斤生铁。老翁说:“这是疑棺,真棺在它的下面呢!”军士抬掉疑棺、石板,又发现了一具棺木。

伍员令人打破棺木,把尸体拖到岸上,仔细查验,果然是楚平王,用水银浸过,脸色和活着的时候一样。

一想到十年来萦绕梦魂的“他”,伍员怨愤中烧,甩开九节铜鞭,一气抽了三百鞭子,直打得皮肉横飞,筋断骨折。又用左脚踩着他的肚子,右手去挖他的双目,边往外挖边数骂说:“你活着的时候有眼无珠,不辨忠奸,听信谗言,杀害了我的父亲、哥哥,你要眼有什么用!”然后又砍下他的头,捣毁衣衾棺木,连同尸骸一起抛弃在原野上。

伍员发泄了在胸中积压了十年之久的仇恨,心中轻松了不少,这才想起来询问老翁怎么能知道楚平王的葬址。老翁说:“我就是当年参加造坟的石工。那时平王命令我们五十多个石工造疑冢,又怕我们泄露了他的秘密,把石工们都杀死在冢内,我是惟一逃出来的幸存者。今天这样做,是为将军的孝心感动,同时也为那五十个冤魂报仇啊!”

伍员听了更觉得自己做得对了,命人取了金银布帛重重地酬谢了老翁。



楚平王误杀伍家,伍子胥逃出楚国去吴国当巨。最后抽出楚王炆基打鲃三十八下为报复。


伍子胥为何鞭尸楚平王而不杀费无忌?
这时候,楚国奸臣费无极又跳出来作怪,谗言害死了左尹伯郤宛,还把伯郤宛的族人、亲属全都杀得一干二净。因为这事儿,费无极激起了楚国公愤。就在这年九月,费无极被令尹子常处死,灭族,安抚民心。但是伯郤宛的儿子伯嚭也逃到吴国去,成为了吴王阖闾的谋臣。而伍子胥掘墓鞭尸,则是发生在公元前506年...

在历史上伍子胥到底有没有鞭尸楚平王
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申包胥亡于山中,使人谓子胥曰:“子之报仇,其以甚乎!吾闻之,人众者胜天,天定亦能破人。今子故平王之臣,亲北面而事之,今至于僇死人,此岂其无天道之极乎!”伍子胥是否掘墓鞭尸 伍子胥在父兄被戮后,智过昭关,投奔吴国,导吴破...

伍子胥过昭关讲了什么?
伍子胥之所以要对死去的楚平王掘墓鞭尸,是因为楚平王听信奸人之言,无缘无故杀害了他的父亲伍奢和哥哥伍尚。骤然失去亲人,这让伍子胥这个铁血男人倍感愤怒,于是立下了报仇雪恨的志向。那么,楚平王为何要杀了伍子胥的父亲伍奢和大哥伍尚呢?他们之间有什么深仇大恨吗?说起这件事情,只能说当时的...

“为什么说人类灭绝了四次?”伍子胥与楚平王有什么仇恨导致他挖坟...
说起伍子胥,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比如春秋末期的军事家吴博士,但我熟悉的是他。恐怕是他配合孙武,带兵入楚,然后挖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下。伍子胥与楚平王之间存在着怎样的恩怨,导致了伍子胥的掘墓鞭尸?我们先来看看他们的简历:伍子胥:春秋末期吴国著名的军事家。春秋时期的楚人。伍子胥的父亲是吴倩...

历史伍子胥是怎么死的 伍子胥掘墓鞭尸真实存在的吗
有许多历史事件至今备受争议,比如伍子胥掘墓鞭尸,这是真实存在的史事吗?要想判断这件事的真假,还得了解伍子胥为什么要鞭尸楚平王?两人有什么深仇大恨?伍子胥是春秋末期的吴国大夫,事实上他是楚国人,因为父兄都被楚平王残忍杀害,所以伍子胥逃到吴国,效忠吴王,希望有朝一日为家人报仇雪恨,那...

掘墓鞭尸的介绍
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力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1 西汉·司马迁《史记·伍子胥列传》

掘墓鞭尸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
【使用频率】:属于常用成语。【成语字数】:四字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用法】:掘墓鞭尸,可作为谓语、宾语、定语使用;多用于描述仇恨极深的情况。【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成语例句】:他干出了掘墓鞭尸的事情,引起了众怒。【成语故事】:春秋时期,伍子胥因父兄被楚平王杀害,...

被名人称赞过的伍子胥,为啥要鞭楚平王的尸呢?
”《吕氏春秋》与《史记》两书前后相差不过百余年,但一个是鞭坟,一个是鞭尸,有如此出入,实在不能令人信服。不仅如此,在离伍子胥生活年代较近纂写的史书,对着掘墓鞭尸的大事不提一字,实在让人怀疑伍子胥掘墓鞭尸的真实性。《吕氏春秋》一书是战国末期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门下的食客所著,此书共...

伍子胥鞭尸楚王是纯属虚构的吗?
对于伍子胥之后做的事,《史记》中有这样的记载,伍子胥没有活捉楚平王,怒气难消,便掘开楚平王的坟墓,抽了楚平王的尸体三百鞭子。不过, 伍子胥鞭尸这件事,一些学者还是持有怀疑的。掘墓鞭尸是一种大逆不道的行为,日后可能会承担千古骂名,伍子胥一个吴国响当当的人物,没有理由轻易做出这件事。

掘墓鞭尸告诉我们什么?
掘墓鞭尸告诉我们,只有深仇大恨,不共戴天的仇恨才会这么做。掘墓鞭尸释义_:汉语 挖开坟墓,鞭打尸体。形容凶恶或仇恨很深

成都市15738695505: 伍子胥掘墓鞭尸 - 搜狗百科
卫厕中宝: 指报仇泄愤.典出《史记.伍子胥列传》:春秋时,伍子胥(即伍员)的父兄被楚平王杀害, 他立誓要报仇.后逃往吴国,辅佐吴王阖庐,带吴兵攻进楚 国首都.他把仇人楚平王的尸体从坟墓里掘出来,用鞭子狠 狠抽打了三百下,以报杀害父兄之仇.柳亚子《是日适为 “三一八”纪念节感赋一首》:“掘墓鞭尸公论在,休将宽纵 误慈悲.”

成都市15738695505: 什么是 、鞭尸 ?
卫厕中宝: 【鞭尸】《史记·伍子胥列传》:伍子胥之父兄为楚平王所害,他立誓要报仇,逃到吴国,帮助吴王阖庐攻破楚国的郢都.时楚平王已死,伍子胥“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比喻泄愤报仇.唐李白《酬裴侍御对而感时见赠》:“鞭尸辱已及,堂卜罗宿莽.”另参见人物部·将相“鞭平王”. 指的是在一个人死后从坟里挖出来用鞭子抽他的尸体,比喻仇恨极深.这在古代是对死人最大的侮辱. CS中指用各种暴力手段对对方成员的尸体进行破坏,包括用枪,用刀,用手雷,此法大部分用于罪大恶极者(即对方的高手和暗处阴人者).

成都市15738695505: 伍子胥为什么要掘楚王墓? -
卫厕中宝: 《左传》记载,公元前522年(周景王二十三年),因遭楚太子少傅费无忌陷害,父、兄均为楚平王所杀,伍子胥被迫出逃吴国,发誓要搞垮楚国,以报杀雪恨.公元前506年,在孙武攻破楚国城池,成全吴王“春秋五霸”地位后,伍子胥也寻...

成都市15738695505: 伍子婿为什么要被鞭尸三百?
卫厕中宝: 他是楚国大夫伍奢的次子.因楚平王十分昏庸,听信谗言,于七年(公元前522年)废太子建,杀太子师傅伍奢及其长子伍尚.伍子胥迅速逃离楚国,混出昭关(今安徽含山县西北),渡过长江,进入楚国的仇敌,日益强盛的吴国.投于公子光门下,后来策划后者夺得吴国王位是为阖闾,后来经伍子胥和孙武振军经武,在阖闾九年(公元前506年)攻破楚国都城,使楚昭王仓皇出逃(楚平王已死于公元前516年).当时楚平王已经死,但尤不解狠于是鞭其尸三百.这就是这个典故的由来.

成都市15738695505: 伍子胥并没有掘墓鞭尸?
卫厕中宝: 伍子胥,名员,字子胥,春秋时吴国大夫,楚大夫伍奢次子.楚平王七年(公元前522年),楚平王听信佞臣费无忌的谗言,杀害了伍奢,并追杀伍子胥,欲斩草除根.伍...

成都市15738695505: 历史上的盗墓者比较著名的有哪些? -
卫厕中宝: 1、伍子胥——最毒的盗墓者伍子胥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盗掘者,源于其出走吴国之前,与楚平王结下的仇恨.《左传》记载,公元前522年(周景王二十三年),因遭楚太子少傅费无忌陷害,父、兄均为楚平王所杀,伍子胥被迫出逃吴国,发...

成都市15738695505: 五月初五端午节的由来故事简介
卫厕中宝: 端午节起源于上古先民择"飞龙在天"吉日拜祭龙祖、祈福辟邪,注入夏季时令"祛... 源于纪念伍子胥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

成都市15738695505: 伍员鞭尸是成语吗 -
卫厕中宝: 是的,伍员鞭尸,原文:运开展宿愤,入楚鞭平王,释义:报怨泄愤. 典源:《史记·伍子胥列传》:伍员(即伍子胥)的父兄被楚平王所杀害,他发誓要报仇,逃到了吴国.他帮助吴王阖庐,攻破楚国的郢都,那时楚平王已死.“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 释义:伍子胥带吴兵打进楚国首都,把仇人楚平王的尸体从坟墓里掘出来,用鞭子抽打,以报杀害父史之仇.后遂用“鞭尸、鞭平王、挞平王、子胥鞭楚”等指报怨泄愤.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