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名人称赞过的伍子胥,为啥要鞭楚平王的尸呢?

作者&投稿:答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伍子胥本是春秋时期楚国人,受楚太子太傅费无忌陷害父兄皆被楚平王所杀。他逃楚奔吴,保得一命,后得吴王阖闾的重用,率领伐楚,攻破郢都,掘楚平王之墓并鞭尸三百。太史公的《史记》赞其:“弃小义,雪大耻,名垂于后世,悲夫!伍子胥窘于江上,道乞食,志岂尝须臾忘郢邪?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可是,伍子胥真的掘墓鞭尸了吗?

春秋时期尚未完全“礼崩乐坏“,宋楚泓之战中宋襄公曾有“君子不重伤,不擒二毛”的宣言。生活在春秋时期的孔子,尊崇礼乐,伍子胥引贼入室,鞭笞君王,在孔子看来无疑是罪大恶极的,如果伍子胥真的掘墓鞭尸,为何孔子对此事会一语不发?同时,按春秋笔法的惯例,会对忤逆君王的事件大书特书,可是《春秋》定公四年对吴兵入郢这件事的记载却极其简赅,仅仅只有5个字:“庚辰,吴入郢。”完全没有对伍子胥鞭尸的描写。


再者,屈原曾经夸伍子胥:“吴信谗而弗味兮,子胥死而后忧。”对于忠于王室并“自投汨罗”以殉国的三闾大夫,怎么可能大加褒扬一个掘墓鞭尸的逆臣呢?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贡也赞颂:“胥执忠信,死贵於生。”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公羊传》有伍子胥这样一段话:“事君犹事父,亏君之义,复父之仇,臣不为也。”从这段话来看,伍子胥是重君臣大义的,不太可能为了“复父之仇”而“亏君之义”。

历史在流传中总是或多或少改变原来的样子,在《吕氏春秋》中记载的是伍子胥“亲射王宫,鞭荆平之坟三百。”,而在《史记·伍子胥列传》中则是“及吴兵入郢,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吕氏春秋》与《史记》两书前后相差不过百余年,但一个是鞭坟,一个是鞭尸,有如此出入,实在不能令人信服。不仅如此,在离伍子胥生活年代较近纂写的史书,对着掘墓鞭尸的大事不提一字,实在让人怀疑伍子胥掘墓鞭尸的真实性。

《吕氏春秋》一书是战国末期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门下的食客所著,此书共分为12纪、8览、6论,共12卷,116篇,20余万字,又名《吕览》。相传此书写成后,吕不韦将其挂在咸阳城城门,宣称有谁能改一字便赏千金。人们蜂拥而至,却无人能改一个字。



鞭尸算好的了,将楚平王挫骨扬灰都不足以解恨。

因为当时的楚平王听信小人的谗言,命人杀死了伍子胥全家,为了报仇,所以要鞭尸楚平王。

因为楚平王杀死了伍子胥的兄长和父亲,还追杀伍子胥。后来成为了吴国重臣的伍子胥为了报仇,就把楚平王的坟墓给挖了,对楚平王进行鞭尸。

这是因为楚平王当初听信谗言,杀害了伍子胥的家人,所以伍子胥非常的痛恨他。


被名人称赞过的伍子胥,为啥要鞭楚平王的尸呢?
伍子胥,春秋时期楚国人,因楚太子太傅费无忌的陷害,其父兄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逃至吴国,得到吴王阖闾的赏识,后来领导吴军攻破郢都。关于他是否真的挖掘楚平王墓并鞭尸,历史记载存在争议。《史记》中称赞伍子胥“弃小义,雪大耻”,但这一行为在春秋时期的礼乐观念下,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值得商榷。

被名人称赞过的伍子胥,为啥要鞭楚平王的尸呢?
再者,屈原曾经夸伍子胥:“吴信谗而弗味兮,子胥死而后忧。”对于忠于王室并“自投汨罗”以殉国的三闾大夫,怎么可能大加褒扬一个掘墓鞭尸的逆臣呢?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贡也赞颂:“胥执忠信,死贵於生。”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公羊传》有伍子胥这样一段话:“事君犹事父,亏君之义,复父之仇,...

孔子是如何评价伍子胥率吴国军队灭楚国的行为的?
孔子对伍子胥的评价非常高,因为他忍辱负重过了一生。他为了复仇跑到敌国去干预了一番事业,最后用吴国力量消灭自己痛恨的楚国。伍子胥是春秋时期的名人,而且他也是当时出名的政治家以及军事家。他自己原来是个楚国人,后来因为他的父亲得罪了当时的楚王,导致全家都被连累,最后全家都被朝廷的人杀死,只...

伍子胥是如何得到孔子认可的
伍子胥与中国历史上多位名人有联系,如越王勾践,孙武、范蠡、西施等。中国古代著名军事事论家孙武,精通兵法,但是伍子胥的举荐他当上了吴国将领,从而名闻天下的。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西施,与伍子胥的恩怨也很出名,当时伍子胥建议杀了越王勾践,结果好色的吴王不听,范蠡遂使出“美人计”,...

伍子胥本是楚国人,后引吴灭楚,为何后世对他评价很高呢?
1. 伍子胥,春秋末年吴国重要官员,是一位战略家和军事家。2. 他原是楚国人,后因楚国内乱,伍子胥家族遭受迫害,被迫逃离祖国,最终辅助吴国强大,并报复了楚国。3. 伍子胥以其坚定的意志、深远的智谋和忠诚的形象,在后世的评价中获得了极高的地位。4. 他的父亲伍奢和哥哥伍尚均被楚王杀害,伍...

伍子胥雕像地址在哪里?
伍子胥雕像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苏站路1453号,即苏州站南广场苏州历史名人雕塑园内。这座雕像是对古代吴国名将伍子胥的致敬。伍子胥,名员,字子胥,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他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忠诚于国家的精神,为吴国的崛起和强盛做出了巨大贡献。这座雕塑以生动的艺术手法展现了伍子胥的英勇...

为什么背叛自己国家的伍子胥,反而被人们认为是英雄?
伍子胥之所以带着他现在的靠山无国来攻打自己曾经的祖国楚国,就是因为他要为自己的父亲和兄弟报仇,这算是一种尽孝的行为。因为曾经楚平王毫无理由的就杀了伍子胥的父兄,并且把伍家的其他人当做草菅一样,所以伍子胥最后才会重新杀回来。其次在他的那个年代,周天子是最大的统治者,但是已经失去了权威...

影响溧阳的历史名人——伍子胥千金报德濑水边
溧阳的许多地名和村庄也与伍子胥的故事有关。例如,伍员山位于溧阳市天目湖风景区,传说伍子胥曾在此地留下足迹。胥泊村则传说伍子胥曾在那里停留。中桥村、木杓斗村和上吴村等地也保留着与史贞女相关的遗迹。伍子胥千金报德的故事对溧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激发了溧阳人的英雄情结,教育他们知恩图报,...

历史对伍子胥的评价
后世对伍子胥的评价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他是隐忍的君子,另一种则指责他是卖国贼。伍子胥作为历史名人,每个人对他都有各自的认识。有人视他为君子,也有人认为他是卖国贼。

为什么历史对于伍子胥的评价这么高
后世对伍子胥的评价有两个极端,一说他是隐忍的君子,一说他是卖 国 贼。伍子胥是一个名人,名人在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自己的看法,你可以说他是个君子,也可以说他是一个卖 国 贼。

奉新县14777378370: 为什么楚平王活该被鞭尸 -
包审桂附: 公元前506年,阖闾拜孙武为大将,伍子胥为副将,亲自率领大军,向楚国进攻,把楚国的军队打得一败涂地,一直打到郢都.由于楚平王和陷害忠良的费无极都已经死去,而他的儿子楚昭王带着妹妹也弃国而逃,伍子胥一时找不到可以发泄仇恨的地方,他忽然想到了平王的陵墓,便派人四下打听,终于从一个老人那里得到了平王的陵墓位置.他命令兵士将陵墓打开,只见楚平王面色如新,显然是用一些药物处理过.伍子胥一见仇人,怒火中烧,他提起铜鞭,朝着平王的尸骨狠命地打去,边打边怒斥说:“你活着的时候有眼无珠,不辨忠佞,听信谗言,杀我父兄,既然你活着时没能亲手杀了你,死了也要让你死无葬身之地!”一阵鞭打,尸骨全烂,伍子胥命兵士将打碎的骸骨抛往荒郊,然后忿忿而归.

奉新县14777378370: 伍子胥为什么要被鞭尸?
包审桂附: 公元前484年,灾难降临到伍子胥头上,那位被伍子胥推荐的吴国太宰(类似总理)伯噽诬陷伍子胥勾结齐国,夫差赐剑令伍子胥自杀,伍子胥临死前对属下说:“我死后挖出我的眼睛悬挂在吴国都城的城楼上,我要看看越军是怎么灭亡吴国的!”夫差听到这个消息后更是气得发疯,下令把伍子胥的尸体装进袋子抛入江中

奉新县14777378370: 翻译季荀栾布列传原文: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有名于楚项籍使
包审桂附: 季布是楚地人,为人好逞意气,爱打抱不平,在楚地很有名气.项羽派他率领军队,... 就是伍子胥所以要鞭打楚平王尸体的原因了.您为什么不寻找机会向皇上说明呢?”...

奉新县14777378370: 伍员鞭尸是成语吗 -
包审桂附: 是的,伍员鞭尸,原文:运开展宿愤,入楚鞭平王,释义:报怨泄愤. 典源:《史记·伍子胥列传》:伍员(即伍子胥)的父兄被楚平王所杀害,他发誓要报仇,逃到了吴国.他帮助吴王阖庐,攻破楚国的郢都,那时楚平王已死.“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 释义:伍子胥带吴兵打进楚国首都,把仇人楚平王的尸体从坟墓里掘出来,用鞭子抽打,以报杀害父史之仇.后遂用“鞭尸、鞭平王、挞平王、子胥鞭楚”等指报怨泄愤.

奉新县14777378370: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的掘墓鞭尸中谁干了什么事 -
包审桂附: 没读过历史故事集,历史上有伍子胥鞭尸,伍子胥之父兄为楚平王所害,他立誓要报仇,逃到吴国,帮助吴王阖闾攻破楚国的郢都.时楚平王已死,伍子胥“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

奉新县14777378370: 子胥豪气是什么意思 -
包审桂附: 伍子胥之父兄为楚平王所害,他立誓要报zd仇,逃到吴国,帮助吴王阖庐攻破楚国的郢都.时楚平王已死,伍子胥“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忍辱付重 连血海深仇都报得了的 成就了春秋五霸的吴国 这就是子胥豪气

奉新县14777378370: 伍子胥到底是楚国人还是吴国人? -
包审桂附: 伍子胥本是楚国人,被楚平王下令追杀而逃到吴国.关于伍子胥有两个流传千古的故事,一个是伍子胥过昭关,一夜愁白了头.还有一个就是劝夫差放弃攻齐,不要中勾践美人计,结果被赐死,他要求死后剜其双眼悬于城门,观越灭吴,九年后吴果然被越国灭亡.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