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构造运动

作者&投稿:郝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构造运动的主要特点~

(一)构造运动的特征
裂谷盆地构造运动的特征,既不同于地槽型盆地以褶皱运动为主,构造运动十分强烈,又不同于地台型盆地(克拉通盆地)以震荡运动为主,构造运动比较和缓,而裂谷盆地以差异升降运动为主,构造运动比较强烈。一般在裂谷盆地发育的过程中,有三次主要的构造运动:一是裂谷盆地与下伏基底之间。一般裂谷盆地形成之前,地壳经过拱升,遭受剥蚀的过程。裂谷盆地不整合上覆在地槽或地台基底之上。如二连裂谷盆地不整合上覆在古生代地槽基底之上,而渤海湾盆地则不整合上覆在地台基底之上。二是在裂谷盆地发育的过程中,当一个裂谷期结束时,地壳产生挤压隆升,裂谷消亡。如中国东部裂谷系渤海湾盆地和二连盆地这次构造运动发生在燕山运动Ⅱ幕,即中、晚侏罗世之间。这次构造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产生强烈的褶皱、逆断层和火山喷发活动,并改造前期的断陷和产生新的断陷。三是发生在裂谷盆地发育的晚期,即由同裂谷期转向后裂谷期,由断陷期转向坳陷期之间。这次构造运动是裂谷盆地一次主要的构造运动,以挤压隆升为主,并发生构造反转。这次构造运动是裂谷盆地主要构造形成期和定型期,同时也是油气主要运移期。如中国东部渤海湾盆地、江汉盆地、苏北盆地、珠江口盆地等这次构造运动发生在喜马拉雅运动期,即新近纪和古近纪之间。而二连盆地这次构造运动发生在燕山期早白垩世晚期,即赛汉塔拉期与腾格尔期之间。
除上述三次主要构造运动之外,盆地还发生过多次构造运动,其构造运动性质多表现为差异升降运动或块断翘倾运动为主。
如在冀中坳陷,受燕山和喜马拉雅运动的影响,区内经过多次抬升、剥蚀和沉降作用,形成了多个沉积间断和角度不整合,主要有三个区域性沉积间断和三个局部性沉积间断。其中区域性的规模沉积间断为古近系与新近系之间、沙三段与沙四段之间、古近系与前古近系之间,多形成区域性的角度不整合面;局部性沉积间断是东营组与沙一段之间(岔河集)、沙一段与沙二段之间(冀中中南部)、沙二与沙三段之间(廊固凹陷、雁翎地区)。以上6个不整合面的存在,影响了地层沉积的发育和地层岩性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
在二连盆地,阿尔善组和腾格尔组之间、腾格尔组和赛汉塔拉组之间、上、下白垩统之间、新近系与第四系之间等发育了多个区域性的不整合。
(二)构造运动与地层岩性油气藏
1.构造运动与地层圈闭的形成
构造运动使不整合面以下地层遭受剥蚀、风化、淋滤,储集性能得到改善,被不整合面上覆地层泥质岩类等封盖层覆盖,从而形成地层不整合圈闭。如冀中坳陷廊固凹陷别古庄西,由于古近系和新近系之间的喜马拉雅运动,使古近系地层遭受剥蚀,沙四上亚段砂层被新近系明化镇组泥岩不整合覆盖,形成京27井地层不整合油藏(图2-15)。又如二连盆地巴音都兰凹陷巴48井地层不整合油藏。在燕山运动期间,腾格尔组和阿尔善组之间为不整合接触,在不整合面以下,阿四段上部砂层被腾一段泥质岩封盖层覆盖,从而形成地层不整合圈闭(图2-16)等。

图2-15 冀中坳陷廊固凹陷京27地层不整合油藏剖面图


图2-16 二连盆地巴48阿尔善组地层不整合和地层超覆油藏剖面图

当新地层超覆在不整合面上,储层顶、底板被封盖层遮挡,形成地层超覆圈闭。如二连盆地巴音都兰凹陷巴48井地层超覆油藏。阿四段下部砂层超覆在阿三段或侏罗系不整合面之上,被顶、底板封盖层遮挡,形成地层超覆油藏(图2-16)。又如冀中坳陷饶阳凹陷南马庄地区的马97井沙三段地层超覆油藏。沙三段细砂岩不整合超覆在奥陶系潜山面之上,为泥岩和不整合面封盖遮挡的地层超覆油藏。另外,束鹿凹陷西斜坡晋7井沙一段砾岩油藏也属于地层超覆油藏。
2.不整合面与储层的改造作用
不整合面是一次或多次构造运动的记录面,同时也是一个沉积的间断面,其代表的时间有长有短,最长可达几个世至几个纪。此间不整合面下伏地层遭受不同程度的剥蚀、风化、淋滤,使储层性能得到了重要的改善,为油气聚积提供了优越的储集空间和油气高产创造了条件。
以二连盆地乌里雅斯太凹陷东坡苏布地层不整合油藏为例,该油藏是位于含油层系内部,下白垩统腾格尔组与阿尔善组之间的不整合面以下。阿尔善组岩石类型以岩屑砂岩为主,石英含量20%~30%,长石含量20%~30%,岩屑含量45%~60%;砂岩目前处于晚成岩阶段A期和B期,储集空间以粒间溶孔为主,其次是粒内溶孔和铸模孔,孔隙度5.6%~16.1%,渗透率一般在(2~8)×10-3μm2之间,最高可达115×10-3μm2,较一般情况的储层物性好。由此可见,由于风化、淋滤作用,使次生孔隙发育,储集性能得到了改善。
因此,构造运动使不整合面以下储层遭受不同程度的剥蚀、风化、淋滤,改善了储集性能。其中以裂谷盆地形成的早期,构造运动比较强烈,经历构造运动期次多,不整合面下伏地层遭受剥蚀、风化、淋滤时间长,影响的深度最大可达600m以上,一般在150m以内,溶蚀孔、洞、缝发育,是主力产层。而在含油层系内部,一般构造运动比较和缓,沉积间断时间较短,不整合面下伏地层遭受剥蚀、风化、淋滤作用强度较弱,但储集性能仍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3.不整合面是油气运移的重要通道
由于不整合面是一个风化剥蚀面,不整合面以下地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风化、剥蚀、淋滤,使孔隙度和渗透率条件得到了改善,不仅形成了良好的储集空间,同时也为油气运移提供了重要的通道。不整合面是一个油气汇聚面,不整合面上覆的烃源层和砂层超覆在不整合面上,烃源层生成的油气直接运移到不整合面或通过渗透砂层运移到不整合面,形成油气运移的汇聚面。同时不整合面分布范围广,使生烃区的油气运移到非生烃区,从而使生烃层不断排烃,因此不整合面是油气运移的重要通道。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成熟生油层内部的不整合面是油气侧向运移的主要通道,油气沿不整合面上下圈闭中优先聚集成藏。如二连盆地成熟生油层内,即下白垩统腾格尔组和阿尔善组之间的不整合面,已探明的油藏主要位于腾格尔组下部和阿尔善组上部,截至1998年统计,占已探明油藏个数的70%,占已探明储量的80%。

陆壳岩石圈的结构演化,主要是由陆壳的主要构造运动所制约,它们的形成演化与分布规律,受地壳运动方式、方向所制约。因此就陆壳结构的形成演化来探讨其所经历的主要地壳运动性质、时期及其变化规律,是地球科学的逆序特点。
所谓地壳运动常被分为造山运动、造陆运动、振荡运动等,名目繁多,其波及范围大小不一。同一时期的一场构造运动,在不同地质背景下表现不一。如同一场运动在一些地区因挤压或走滑抬升而造山,在另一些地带则因坳陷或拉张下沉而连续沉降,因而后期沉积对前者表现为不整合接触,对后者为连续沉积或无明显间断,这是因地壳运动中的挤压与拉张、褶皱隆升与坳陷或断陷总是相辅或相伴而行的。但由于构造运动引发的挤压与拉张等构造形变产生不同的结果:①挤压或压剪性变形区常有变形变质作用、岩浆侵入活动相伴而生,因而形成构造岩浆变形变质带,对内生矿产或变质矿产有着重要控制作用;②拉张裂陷带,则有岩浆的喷溢等火山作用相随,形成活动型海洋槽地和火山-碎屑岩建造;③坳陷区或振荡作用区,则常有较稳定的碎屑-碳酸盐岩建造,它们对沉积矿产或火山-沉积矿产起重要控制作用。后期构造活动可能改变原有的构造格局,显示出明显的新生性;也可能承袭早期的部分构造格局,而显示出明显的继承性。这与构造运动时期各波及部位所处边界条件、构造应力场分布与变化状况有关。
中国的主要构造运动有:
(1)迁西运动
迁西运动又称太行运动。它是指发生于太古宙时期内的一场重要的构造-热事件,使古、中太古界-迁西群或阜平群、鞍山群、集宁群等所谓迁西构造层发生深度变质和混合岩化作用,形成以麻粒岩相为主的塑性流变变形变质岩系和以钠质花岗岩为主的岩浆岩为基本特征,已获的同位素年龄多在3500~2800Ma间。这次重大的构造-热事件,体现了原始地壳演化过程中重要的造山运动,其构造变形变质的时期,主要发生在距今2900±100Ma时期,可视为中新太古代的界限年龄。从冀东地区资料看,区内麻粒岩相变质年龄为2800Ma左右,但迁西群的构造变形特征表现为近东西向的平卧褶皱和稍晚的近南北向等斜褶皱构造,先后两次变形踪迹近于直交,然而未发现不整合面。
(2)五台运动
它代表新太古代和古元古代间的一次构造运动。五台群是一个夹有超基性岩的以基性火山岩为主、火山旋回发育的绿岩建造,伴有阿尔戈马型的条带状铁建造,发育多期变形变质作用,反映了地壳强烈的活动性(白瑾等,1993)。已获得了大于2500Ma的变质年龄和花岗岩的成岩年龄(刘敦一,1984;白瑾等,1986)。五台群下部岩层不整合覆于下伏岩层之上,但广泛发育于五台群和下伏岩层中的透入性叶理,表明五台群变形时其两侧地块还不是稳定地块。这场强烈的地壳运动大致发生在距今2500Ma,使五台群被滹沱群显著不整合覆盖(图1.4)。

图1.4 中国前寒武纪建造和构造-热事件(据白谨,1993,略加修改)

(3)吕梁运动
吕梁运动代表古元古代和中元古代之间的一次强烈的地壳运动;它波及中国陆壳的绝大部分地区,主要表现为中元古代之前的岩石强烈褶皱、断裂,发育岩浆喷发和侵入活动,区域变质、动热变质作用及混合岩化较强;它形成了中国陆壳广泛的结晶基底,其时限在1900~1700Ma间,主要集中在约1800Ma±50Ma,似有由北而南由早而晚的演化进程。华北地块大约在1900~1850Ma间固化,之后,转入长期稳定盖层发展阶段,在鞍山、冀东地区分别被形成于1900Ma和1850Ma的长城纪底部岩石所不整合覆盖。扬子-塔里木地块则被中元古代的活动型、次活动型建造所不整合覆盖其变形变质时期在1800~1750Ma间;华夏地块结晶基底形成时期则可能在1750~1700Ma间,中新元古代至加里东期,长期处于活动型-次活动型沉积环境。它们分别于晋宁运动(Ⅰ、Ⅱ幕)、加里东运动才形成褶皱基底,而后逐步转入稳定盖层发展阶段。
(4)晋宁运动
晋宁运动原指中国西南地区昆阳群、会理群等变形变质并形成该区褶皱基底的一场重要构造运动。研究发现,这场运动在扬子地块及其周缘广泛存在,也是形成该区褶皱基底的一次重要的变形变质作用。其后期还有广泛的岩浆活动和过渡型-活动型建造,因此它应包括其后的澄江运动,或称晋宁运动尾幕,即震旦纪冰成岩系与下伏岩系间的构造变动,其时限为距今1000~800Ma间。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这场构造运动在塔里木-柴达木地块、川西北松潘地块、藏北羌塘地块及阿拉善地块南部至华北地块南部、伏牛山区的隆起带上,均有显著表现,在西北称阿尔金运动和塔里木运动或全吉运动。不少地区存在两个界面,主界面在距今1000Ma左右,后期界面在距今800Ma左右,大体相当于青白口纪的底界面和顶界面。扬子-塔里木地块的褶皱基底的沉积建造和构造变形变质、岩浆活动基本可以对比;而且这些地区的青白口系火山-碎屑建造、类复理石建造也基本上形成于同一构造环境;上覆震旦纪冰成岩系和碳酸盐岩建造及晚期含磷(钒、铀)建造更具有广泛的一致性。总体来看,晋宁-塔里木运动使扬子-塔里木地块基底褶皱固结,转入稳定盖层发展阶段。这一运动对华北地块也有着重要影响,主要表现为震旦纪时期整体抬升,未接受距今800~600Ma期间的沉积。扬子-塔里木地块与华北地块组成了中国早期的稳定的统一陆壳。晋宁-塔里木运动的变形域已卷入华北地块西南,从北山-阿拉善南部-伏牛山一线,前震旦纪中新元古界已明显变形变质,且成为扬子-塔里木地块北缘的组成部分,其后为震旦纪沉积区。这个带向北有可能伸入到准噶尔盆地东缘。
(5)祁连运动或广西运动
系早古生代末期的一场重要的构造运动,即习称的加里东运动,在中国陆壳上普遍存在。但不同地块或同一地块的不同地带,构造运动的强度和表现形式是不相同的,其发生和结束的时限亦有所差异,因而不同地块、不同地域的名称也不统一。比较有代表性的为西北地区的祁连运动和华南的广西运动,表现为早古生代晚期的褶皱变形变质作用;在江南地区表现为泥盆系五通组与志留系间的侵蚀不整合;在华北地块内则表现为晚奥陶世至早石炭世期间的整体抬升、剥蚀,缺失上奥陶统-下石炭统,中石炭统陆相沉积与下伏中奥陶统间为区域性平行不整合接触。
广西运动是华夏地块、扬子地块周缘和内部一些活动地带中,于志留纪末发生的一次褶皱运动,它使下古生界岩石强烈变形,伴有不同程度的动热变质作用,并有中酸性岩浆侵入及显著的断裂活动和块断隆升。如在北秦岭带、龙门山-玉龙雪山带和下扬子东缘与华夏地块内,形成紧密线型褶皱与大型断裂带;扬子地块西部及西南缘的哀牢山带、紫云-罗甸断褶带等,泥盆系与下古生界间呈现显著的不整合接触,四川盆地抬升,其邻近的大巴山、大娄山等地区也普遍上升,但无明显变形,中下泥盆统与志留系多为侵蚀不整合。下扬子地块内与之类同。
祁连运动则是塔里木-柴达木地块周缘和内部一些加里东期活动地带,在早古生代末期发生的一场褶皱变形变质作用,使晚泥盆世老君山砾岩与下古生界强烈不整合接触。其中最突出的是祁连山-六盘山-秦岭-大别地带,形成强烈的变形变质带,酸性和超基性、基性岩浆岩成带分布,向西北延至天山地区,并有低温高压动力变质带相伴随,构成中国西部和中部地区显著的北西向构造岩浆动力变形变质带。其北的龙首山-北大山-六盘山-伏牛山构造带与之平行,且可能向西北延至东准噶尔地区;在其南侧有祁漫塔格-阿尼玛卿褶皱带和玉树-康定及紫云-罗甸带、双湖-丁青和哀牢山变形变质带等。此外在塔里木盆地内部还发育了同期的北东-北东东向构造带,如阿尔金带、喀什-阿克苏带等。
由上述不难看出,早古生代末的构造运动(祁连运动、广西运动)在中国陆壳上普遍存在,经过这场运动后,中国陆壳一度结束了自震旦纪以来的广海沉积环境。上泥盆统陆相粗碎屑岩反映了隆升后的动荡环境。
(6)天山运动或东吴运动
这是晚古生代中后期的一场重要的构造运动。由于加里东运动对中国陆壳的强烈改造,使华夏地块与扬子地块结合为一体,使中国东部和东南部边界条件发生改变,加之印度地块与塔里木-扬子地块靠近和蒙古加里东弧型构造带的形成和发展,自晚古生代以来,逐步改变了中国陆壳结构的格局。晚古生代早期,中国陆壳总体处于由隆升转为稳定沉积,在一些加里东活动带中还有继承性活动,升降活动频繁。泥盆系多为山前-山间陆相或陆相-滨海陆棚相碎屑岩建造,基本上没有正常的海相碳酸盐岩建造,不少地区还缺失相应层位,区域地层不易对比,给这一时期构造运动性质的确定带来困难,地壳运动命名有很大的局限性,可比性不大。自晚泥盆世以来逐渐稳定,仍受区域环境所局限,直到中石炭世才摆脱了加里东运动的影响,形成了新的构造格局,如前节中所述。在华力西期或称天山旋回中,中国陆壳主要遭受经向拉张与推挤,天山-阴山和秦岭-昆仑两个巨型纬向带的出现和发展,造成了石炭纪-二叠纪海陆的南北分化。在纬向带中和一些继承性多字型活动带中有活动型-次稳定型海相火山岩-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建造,在两大纬向带间的塔里木-华北地块和天山北的准噶尔地块中为稳定型陆相碎屑含煤建造,秦岭-昆仑带以南基本上为稳定型台地相碳酸盐岩建造。在早二叠世末-晚二叠世初,发生了一次影响中国陆壳大变革的构造变动,在西部和北部活动带中产生强烈变形变质作用和岩浆侵入活动,造成上、下二叠统间的不整合接触;在活动带间的地块内和东部地区则表现为明显的隆升间断,一些地带有高原玄武岩浆喷溢。
天山运动或东吴运动,它们主要发生在早、晚二叠世之间。前者表现为褶皱变形变质及岩浆活动,具显著不整合关系;后者主要表现为隆升间断,局部不整合关系。在华北地块上仅表现为微弱间断。虽然各地表现不一,但总体反映了这场运动对中国陆壳的广泛影响。天山运动表明,自晚古生代中后期以来开始出现的两个纬向带,经过多次活动后,到晚二叠世初由西向东逐渐成型,经变形变质形成褶皱带并伴较强烈的岩浆侵入活动,被晚二叠世稳定型碎屑-碳酸盐岩建造所不整合覆盖。这一时期还有若干近南北向的高原玄武岩带出现,最显著的是沿川滇南北带形成了峨眉山玄武岩带和攀枝花-西昌地区的含钒钛磁铁矿的基性侵入岩带、金沙江-临沧构造岩浆动力变质带等。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中国陆壳晚古生代的构造运动,不是结束在晚二叠世与三叠纪间,而是在早、晚二叠世间,而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多为连续沉积,更无不整合存在,较西欧地区有一个时间差,因而将晚二叠世划入印支早期似乎更为合适。
(7)印支运动或淮阳运动
它一般是指三叠纪期间发生的一次强烈的构造运动,其主幕发生在中、晚三叠世间或晚三叠世中、晚期间。这场运动,使亚洲大陆与太平洋地块之间构造体制演化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中国陆壳和东亚濒太平洋地区和印支地区,都有强烈而明显的踪迹,最突出的是横贯中国中部的两个纬向构造带的发展和定型、中国西南部特提斯构造带的崛起、东部华夏系列构造的定型和大陆南缘印支期活动构造带的形成;造成晚三叠世瑞替克期-早侏罗世里亚斯期的沉积广泛地不整合于中晚三叠世强烈变形变质岩系之上;除西部特提斯域演化为活动型海相沉积环境外,中国大陆其余地区结束了海侵而转为造山后的陆相含煤沉积。晚三叠世末印支尾幕的再次变形之后,西南部海水继续向西退缩至藏南一隅。伴随印支运动广泛发育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和构造动力变质作用。
从实际资料看,中国陆壳上的印支运动起始于天山运动之后的晚二叠世,终止于早侏罗世里亚斯期末。中国地学工作者,已将我国广泛分布的瑞替克-里亚斯期的陆相含煤建造划归晚三叠世。这套含煤岩系与下伏中、下三叠统为显著的角度不整合接触,而与早侏罗世岩系多为平行不整合、部分地区为连续过渡关系。但在中国西南地区,中下三叠统为稳定型台地碳酸盐沉积,与中下扬子地区具相似性,晚三叠世则为活动型海槽,形成了巨厚的火山-碎屑复理石建造,晚印支运动形成强大的三江、巴颜喀喇、松潘印支褶皱系,结束了海水活动环境。北东向的龙门山-玉龙雪山早印支运动构造带,对我国秦岭以南晚三叠世的沉积环境和变形条件,起到了重要的分隔作用。
中国陆壳经过了强烈而广泛的印支运动后,基本上铸成了现今的统一陆壳,三大构造域夹持的边界条件已成定势。其后的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多在印支格架的基础上改造与发展,仅有一些局部性或区域性改变。所以印支运动是中国陆壳演化史上又一次重大的变革,它可与吕梁运动、晋宁运动相媲美。
(8)燕山运动
一般认为,燕山运动为侏罗纪-白垩纪时期广泛发育于中国全境的重要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褶皱断裂变动、岩浆侵入与喷发活动及部分地带的变质作用。它不仅是中国陆壳的一次重要构造运动,而且对濒太平洋地区和中特提斯构造域都有重要影响。由于这场运动在各地区的表现特征、变形强度不一,因而在构造期幕的划分上存在一些分歧,一般划为3个较强的褶皱-断裂形变期,2个较弱的变形期(共5分幕:中-晚侏罗世、晚侏罗-早白垩世、早-晚白垩世、晚白垩世-古近纪),以晚侏罗-早白垩世间最岩浆活动、构造变形最为明显。但对晚白垩世与古近纪间的运动特点和表现方式,尚存较大分歧。因晚白垩世和古近纪间的沉积环境基本一致,且地层多为连续沉积或无明显间断,更无区域性不整合存在,如西部的冈底斯槽地,东部的上白垩统和古近系红色盆地均如此。因此古近纪末影响范围广的这场构造运动,划归燕山末期还是喜马拉雅早期,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这正如华力西期与印支期时限和印支-燕山期(瑞替克期-里亚斯期)时限一样,存在大区域、洲际或全球性的非均一和非对比性。这表明同一构造期的地壳运动的起始和终结时限,存在明显的差异,就中国陆壳演化由活动转为稳定状态的时限看亦存在一定差异。
中国的燕山运动,实际是印支运动的继续和发展,由华力西-印支期南北均衡挤压转为非均衡的挤压兼扭动环境,到燕山期以非均衡扭动为主,变形特点由强塑性为主转向脆塑性形变为主。燕山运动不仅产生了新的构造型式,而且强化和承袭了一些早期构造类型和构造型式,铸成了现今中国陆壳的构造面貌。
(9)喜马拉雅运动
这是新生代以来中国陆壳发生的构造运动,它使中生代的特提斯海域变成巨大山脉,濒太平洋的沟弧盆地形成和发展。其主要变形变质事件发生在渐新世纪初至中新世初。西藏地区从渐新世开始海水全部退出,继之则为剧烈的变形变质作用,表现为强烈的褶皱、断裂活动和中酸性岩浆侵入、动热变质作用,后期形成大规模逆冲、推覆与滑覆构造,导致青藏高原地壳大幅度隆升和东西伸展,引发物质侧向运移,致使其东部陆壳围绕西藏地块顺钟向旋扭运动,使帕米尔-喜马拉雅地区成为世界上最高最年轻的褶皱山系。中国东部受太平洋构造域的制约,在新近纪末和第四纪初形成近南北向的台湾-菲律宾褶皱山系,中国南部大陆架的北东-北北东向构造带和东亚岛弧带进一步发展。
喜马拉雅运动第一幕发生在新、古近纪之间,造成新近系、古近系间强烈不整合接触。第二幕发生在中新世与更新世间,东南海域和台湾-菲律宾一带,又称台湾运动,在更新世之前到达剧烈活动阶段,更新统强烈不整合在上新统之上,不仅有褶皱变形,而且有高压动力变质岩带出现。第三幕从更新世至现今,西部高原在南北向挤压及不均衡旋扭应力作用下急剧隆起,老断裂再次活动,部分地区有第四纪火山喷发,东缘地带走滑活动较显著;东部地区在太平洋地块作用下,遭受以东西向为主的挤压作用,沿早期北东-北北东断裂带产生右行走滑,形成一系列次级拉分盆地,使早期断裂的力学性质、运动方式发生转变。直到今天,它的活动仍很强烈,对区域内地震活动及其他地质灾害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地质事件是所在地块地质演化历史的重要记载,柴达木地块所经历的地质事件主要有吕梁期、晋宁期、加里东期、印支期、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5次强烈的构造运动。

1.吕梁运动

吕梁运动(约1950~1850Ma)表现为热—构造事件,使古元古代活动带固结、变形,形成早期硅铝质大陆地壳,即区内岩石遭受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形成高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高角闪岩相的变质以及递增变质带,有混合岩、混合花岗岩与中高级变质岩系相伴出现,即形成了区内古元古代结晶基底。使中元古界长城系不整合于其上,在祁连山区、阿尔金山等地均可见及。

2.晋宁运动

中元古代(1850~1000Ma)早期为活动型沉积,碎屑岩、火山碎屑岩及偏碱性的洋岛玄武岩、蛇绿混杂岩,后期为过渡型(次活动型—次稳定型)碳酸盐岩相为主夹碎屑岩相、伴有中酸性岩浆浸入活动,晋宁运动(约1000Ma)遭受区域变形、变质(绿片岩相),在柴达木地区,形成中元古代褶皱基底。因后期盖层的覆盖和多次的构造改造,出露较为零星,故晋宁运动形成的古构造型式尚难确定。但它被新元古代全吉群(应包含南华系枯柏木组及以下层位)及震旦系冰碛层和碳酸盐建造典型盖层沉积所不整合覆盖,在欧龙布鲁克、全吉山、阿尔金山等地均可见及,且南华系和震旦系之间为平行不整合接触,被称为徽江运动或塔里木运动,视为晋宁运动尾幕(约800Ma)。

3.加里东运动

这是一次强烈的造山运动。也是柴达木地区发生的第二次区域构造变形变质作用,形成区内第二个褶皱基底。这次地质事件在甘肃、青海称为祁连运动。即指晚泥盆世“老君山砾岩”与早古生代浅变质碎屑岩相之间的角度不整合接触,在祁连山区、柴达木盆地周缘广泛见及,这次构造运动形成了柴达木地块内NW—NWW向隆坳相间的构造格架,并有几条NWW向大型断裂带相伴出现,即北祁连俯冲带、柴北缘俯冲带和祁漫塔格北缘—东昆仑俯冲带。其南部可能还存在一条博卡雷克塔格—阿尼玛卿北缘冲断带。在这个区域内不仅广泛存在震旦纪冰碛岩系,且志留系、泥盆系较为发育,这些沉积建造在华北地块上是无踪迹可寻的,而在中天山—北秦岭带和乌兰乌拉湖(或西金乌兰湖)—金沙江—哀牢山构造带之间普遍存在的,由此可见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柴达木地块与塔里木、扬子地块之间的渊源关系较深,而与华北地块无缘。这种关系可能延续到晚泥盆世—早石炭世。

4.海西—印支运动

柴达木地区自晚石炭世以来区域应力场由NNE—SSW挤压渐转变为近SN向拉张,柴达木地块以南及中部宗务隆山地带出现近EW向海槽或称拉张裂陷带,部分地段迁就早期NWW构造带而略显S形,但主体呈EW向海槽,主要沉积了上石炭统、二叠系和中、下三叠统,这些系、统之间皆为连续沉积,所谓海西运动在中国境内并无明显变形与间断,自中三叠世或晚三叠世中期之后印支运动,席卷了整个中国陆壳,在南北向挤压应力作用下,中国中部两条地质长城,即天山—阴山纬向构造带和昆仑—秦岭纬向构造带强烈变形隆升、上三叠统或下侏罗统与下伏中三叠统及以下地质体普遍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印支期造山运动—两个巨型纬向带的成型和定型,改变了中国陆壳的海陆格局。特提斯洋退至唐古拉山及其以南地区,中国陆壳主体进入陆内盆地演化阶段。印支运动在柴达木地块上有明显表现,如鄂拉山、都兰地区、布尔汗布达山南坡及西段巴音果勒一带上三叠统不整合于中三叠统之上。而巴颜喀拉山褶皱隆升则是晚印支期造山运动所致。陆相侏罗系不整合于三叠系之上。

5.燕山期运动

燕山期区内主要为内陆断陷盆地和挤压坳陷盆地,接受了湖泊—沼泽相的含煤碎屑沉积到红色山间山麓河流沉积,中、下侏罗统与上侏罗统和白垩系不整合或假整合接触,白垩纪末燕山运动表现较强烈,是区内中生代重要地质事件,古近系路乐河组与中生界之间普遍而明显的不整合接触,这一时期在已崛起的山区,主要为一些小型山间走滑盆地成反“多”字形或“多”字形展布,在柴达木盆地内有较广泛断坳盆地分布,它们主要受控于祁连山构造带顺钟向及其伴生的NEE向扭断裂逆钟向扭动作用和EW向构造隆坳的共同控制,侏罗系—白垩系在柴北缘和柴西地区可能广泛存在,且在柴达木盆地中部EW向断裂带附近可能有较厚的沉积。

6.喜马拉雅运动

这一时期主要受印度板块由南向北、欧亚板块由北向南的挤压,青藏高原北部伴以强烈隆升,并有大型的上叠复合盆地形成发展,如柴达木盆地。自始新世以来盆内有三次明显的构造运动,第四纪新构造运动特别强烈。总之自新生代以来,周缘山系挤压隆升,盆地下沉,盆山结合部强烈推覆、逆冲,盆内古近系—新近系褶皱发育,第四纪以来才逐渐减弱为微弱变形和水平沉积层,由此观之,青藏高原北部属新生代以来青藏反“S”形构造体系的外围褶带,它受到加里东期定型的NWW构造带及其两组伴生扭断裂NNW、NEE向构造的共同控制作用,因而形成了柴达木盆地内一系列反“S”形或反“多”字形斜列构造带,柴达木盆地中部还受到印支期出现的甘森—小柴旦—宗务隆山南缘EW向断裂带控制,新生代反“S”形构造带主要展现在该断裂带以北,因而呈现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与柴西新生代沉积展布及变形差异。




什么是构造运动
构造运动的特点主要是指由于地球内动力作用所引起的地壳的机械运动,即构造运动。构造运动具有如下一些基本特点:1、构造运动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地壳自形成以来,在地球的旋转能、重力和地球内部的热能、化学能的作用下,以及地球外部的太阳辐射能、日月引力能等作用下,任何区域和任何时间都在发生运动。构造...

构造运动是指什么?
构造运动是由地球内力引起地壳乃至岩石圈的变位、变形以及洋底的增生、消亡的机械作用和相伴随的地震活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构造运动产生褶皱、断裂等各种地质构造,引起海、陆轮廓的变化,地壳的隆起和凹陷以及山脉、海沟的形成等。构造运动的最基本方向有两种: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前者是指地壳部分沿平...

构造运动的概念
构造运动是指由地球内力引起地壳乃至岩石圈变形、变位的机械运动。构造运动常和地壳运动混称,只不过构造运动包括了整个岩石圈。构造运动是由地球内能引起的,属于内力地质作用,是引起地壳升降、岩石变形、变位,以及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乃至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因素。它不但决定了内力地质作用的强度和...

主要构造运动
地质事件是所在地块地质演化历史的重要记载,柴达木地块所经历的地质事件主要有吕梁期、晋宁期、加里东期、印支期、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5次强烈的构造运动。1.吕梁运动 吕梁运动(约1950~1850Ma)表现为热—构造事件,使古元古代活动带固结、变形,形成早期硅铝质大陆地壳,即区内岩石遭受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

中国主要构造运动
陆壳岩石圈的结构演化,主要是由陆壳的主要构造运动所制约,它们的形成演化与分布规律,受地壳运动方式、方向所制约。因此就陆壳结构的形成演化来探讨其所经历的主要地壳运动性质、时期及其变化规律,是地球科学的逆序特点。 所谓地壳运动常被分为造山运动、造陆运动、振荡运动等,名目繁多,其波及范围大小不一。同一时期的...

中国陆块主要构造运动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中国陆壳晚古生代的构造运动,不少地区不是结束在晚二叠世与三叠纪间,而是在早、晚二叠世间,而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多为连续沉积,更无不整合存在。 (7)印支运动或淮阳运动 是指三叠纪发生的一次强烈的构造运动,其主幕发生在中、晚三叠世间或晚三叠世中、晚期间。这场运动,使亚洲大陆与太平...

地形构造是怎么形成的
地形构造是由多种地质力和过程相互作用形成的,详细介绍如下:一、构造运动的作用:构造运动包括地壳构造的垂直运动和水平推移。在地球内部,构造板块以不同的方式相互作用,导致地壳发生变形和运动。例如地壳的抬升和下沉,以及地震引起的断裂和断层,都会对地形构造产生影响。二、火山活动:火山活动是地球表面...

构造活动性
胶州湾地区区域构造线以 NE 向为主,次为 NW 向,主要构造形迹为韧性剪切带和脆性断裂构造。新构造运动在本区的构造活动方式表现为以垂直差异运动为主,水平运动次之。新构造运动对先形成的老构造运动形迹有着明显的继承性,又有新生性。第四系以来的活动断裂主要为牟平 - 即墨 ( 沧口 - 温泉) ...

关于地壳运动
解析:由内营力引起地壳结构改变、地壳内部物质变位的构造运动叫地壳运动。按运动方向可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水平运动指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也称造山运动或褶皱运动。该种运动常常可以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以及巨形凹陷、岛弧、海沟等。垂直运动,又称升降运动、造陆运动,它使...

常见地质构造有哪三种
地质构造有:背斜、向斜、断层 地质构造运动是指主要由地球内部能量引起的地壳或岩石圈物质的机械运动。它使岩石发生变形的主要类型是褶皱和断裂,使岩石发生变位的方式有水平运动和升降运动。构造运动的形式主要有水平和升降运动,也即传统的造山运动和造陆运动。现代构造运动既有缓慢进行的,也有剧烈进行的...

石景山区17797122007: 构造运动 - 搜狗百科
剧帝复方: 嵩山地区地层属于华北区豫西分区嵩箕小区,地层出露齐全.几乎出露了华北各时代... 印支一燕山运动是形成嵩山地区盖层褶皱和断裂的主要构造运动.它 和后来的喜马拉...

石景山区17797122007: 看起来非常坚硬的岩石,是什么力量使它们发生了变化?发生了哪些变化? -
剧帝复方: 一、构造运动的特点 主要是指由于地球内动力作用所引起的地壳的机械运动,即构造运动.构造运动具有如下一些基本特点: 1、构造运动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 地壳自形成以来,在地球的旋转能、重力和地球内部的热能、化学能的作用下,以...

石景山区17797122007: 珠穆朗玛峰顶部酷似尖尖的金字塔,形成这种山峰外形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剧帝复方:[选项] A. 板块碰撞 B. 风力作用 C. 流水作用 D. 冰川作用

石景山区17797122007: 亚洲大陆在阿尔卑斯构造期经过了哪些变迁?亚洲大陆在阿尔卑斯构造期
剧帝复方: 阿尔卑斯构造时期是地质运动非常显著 的构造期,也是继加里东构造期和海西构造 期后最大的一次构造运动,包括整个中生代 和新生代,其中包含两个褶皱运动,即太平 ...

石景山区17797122007: 地壳形成历史分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地壳运动都有什么? -
剧帝复方:[答案] 由内营力引起地壳结构改变、地壳内部物质变位的构造运动叫地壳运动. 按运动方向可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水平运动指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也称造山运动或褶皱运动.该种运动常常可以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以及巨形凹...

石景山区17797122007: 地质作用的内力和外力作用有哪些表现形式 -
剧帝复方:[答案] 地质作用的分类 根据产生地质作用的能源及作用发生的部位 ,地质作用分为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两类 内力地质作用是因地球内部能产生的地质作用,这类地质作用主要发生在地下深处,有的可波及到地表.它使岩石圈发生变形、变位,或发...

石景山区17797122007: 地貌分级与分类的基本原则及其划分结果是什么?1:什么是土的三相图2:把土作为工程建筑物基础有哪些分类依据及结果? -
剧帝复方:[答案] 根据地貌形成原因、形态特征与岩性组合相结合的原则,可将境内地貌分为三级:第一级为成因类型,依控制地貌形成的主导营力分为侵蚀剥蚀构造地貌、侵蚀剥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第二级为形态成因类型,依地表基本形态特征分为山地、丘陵、岗地...

石景山区17797122007: 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
剧帝复方: 科学家公认的解释是构造地震是由地壳板块运动造成的.由于地球在无休止地自转和公转,其内部物质也在不停地进行分异,所以,围绕在地球表面的地壳,或者说岩石圈也在不断地生成、演变和运动,这便促成了全球性地壳构造运动.关于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