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的18个古文言文虚词及意思

作者&投稿:木尤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高考的18个古文言文虚词: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也、则、者、之。

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

  
一 、而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

二、以
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敛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

三、为
“为”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做”。还可作判断词“是”用。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下文介绍作虚词用的几种用法。
1.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
(一)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例如: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例如: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三)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例如: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例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例如: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六)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例如:
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五蠹》)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
2.用作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鸿门宴》)
---------------------------------------------------------------------

四、乃
1.用作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这才”等;也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还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例如: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例如: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3.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

文言虚词用法(超详细版)
-------------------------------------------------------
一 、而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
二、以
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敛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

三、为
“为”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做”。还可作判断词“是”用。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下文介绍作虚词用的几种用法。
1.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
(一)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例如: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例如: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三)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例如: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例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例如: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六)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例如:
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五蠹》)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
2.用作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鸿门宴》)
---------------------------------------------------------------------
四、乃
1.用作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这才”等;也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还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例如: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例如: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3.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例如: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

一、《考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

1而、2何、3乎、4乃、5其、6且、7若、8所、9为、10焉、11也、12以、13因、14于、15与16、则、17者、18之

二、教材中常见的17个文言虚词

19安、20但、21耳、22夫、23盖、24故、25或、26即、27既、28然、29虽、30遂、31惟 维 唯32已、33矣、34犹、35哉

三、文言虚词题例

1.而

(1)连词 1>表并列 今译为:而且、又 。例释: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过秦论》注: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

2>表修饰 今译为:着、地。 例释: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逍遥游》

3>表顺承 今译为:就、才。 例释: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

4>表假设 今译为:如果、假使。例释: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5>表转折 今译为:却、但。 例释: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

6>表因果 今译为:因而、所以例释: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劝学》

7>表方位 今译为:以例释:①三代而下,有学而不问。 《问说》② 由孔子而来,至今百有余岁《孟子》

(2)音节助词 不译 例释: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3)语气词 用在句尾 今译为:啊、吧例释: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左传?宣公四年》

(4)比况词今译为:如、像、似例释:白头而新,倾盖而故,何则?知与不知也。《新序》

(5)代词 1>第二人称 今译为:你(们)、你(们)的

例释:①吕后复问其次,上曰:“此后亦非而所知也。”《史记?高祖本纪》

② 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促织》

2>近指 今译为:此、这样例释: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孔雀东南飞》

(6)通“能” 今译为:能够、才能例释:①行柔而刚,用弱而强 《淮南子?原道训》②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亦若此矣。《庄子?逍遥游》

2.何

(1)疑问代词 今译为:1>什么 例释: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2>谁、哪一个例释:①何事非君,何使非民?《孟子?万章下》

②景王问于苌弘曰:“今兹诸侯,何时吉”?何时凶?《左传》

3>何处、哪里例释:①阁中帝子今何在?《滕王阁序》 ②丞相祠堂何处寻?《蜀相》

(2)疑问副词(作状语)今译为:1>怎么、怎么样例释:徐公何能及君也。《战国策》

2>何故、为什么例释:夫子何哂由也。 《论语?先进》

3>多么(参见P3) 例释:①作计何不量。 《孔雀东南飞》 ②入门两眼何悲凉。《贫士叹》

(3)附动词(通“呵”) 今译为:喝斥、谴责例释:(王琚)至廷中,徐行高视,侍卫何止曰:“太子在!” 《新唐书?王琚传》

3.乎

(1)语气词 1>表疑问、反问今译为:吗、呢 例释:壮士,能复饮乎!《鸿门宴》

2>表赞美、感叹今译为:啊、呀 例释: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吕氏春秋》

3>表推测 今译为:吧、呢 例释: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4>表祈使 今译为:吧 例释:勉速行乎!无重而罪! 《战国策》

5>表商榷 今译为:呢 例释: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容乎,失之宰予。《韩非子?显学》

6>表呼告 今译为:啊 例释:叁乎!吾道一贯之。 《论语》

7>表肯定 今译为:也 例释:此非汝所及乎,顾谓颜回纪之。《列子》

(2)助词 用在形容词后今译为:地 例释:凌清风,飘摇乎高翔。 《战国策》

(3)介词 相当“于” 今译为:在、对 例释:①生乎吾前,其文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②德隆乎三皇,功羡于五帝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4.乃

(1)代词 1>第二人称 今译为:你、你们 例释: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指示代词 今译为:如此、这样例释:①子无乃称《庄子》②真长性至峭,何足乃重。《世说新语》

(2)副词 1>表肯定今译为:是、就是、原来是 例释: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②此乃臣效命之秋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范围 今译为:仅仅、只 例释: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史记?项羽本纪》

3>表时间衔接今译为:就例释:良乃入,具告沛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鸿门宴》

4>表两事顺承今译为:才例释:设九傧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5>表意外今译为:却、反而、竟然 例释: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话源记》

②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触龙说赵太后》③不改过自新,乃益骄恣。《汉书?吴王刘濞传》

(3)连词 1>表顺承 今译为:于是、便 例释: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

②以为诸侯莫足游者,乃入西关见卫将军。《王夫偃列传》

2>表他转 今译为:至于 例释: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

(4)助词无义不译 例释:帝德广运,乃圣乃神,乃武乃文。 《尚书》

5.其

(1)代词 1>第三人称 今译为:他(它)、他们例释:①成以其小,劣之。《促织》 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2>第三人称表领属 今译为:他的、他们的 例释: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

②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3>表其中的例释: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石钟山记》

4>表指示今译为:那、那些例释:即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朱熹?中庸集注》

5>活用为第一人称 今译为:我的、自己的 例释: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游褒禅山记》

(2)副词 1>表推测 估计 今译为:大概、或许例释: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2>表祈使今译为:可要、当例释:①子其勉之《左传》②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3>表反诘今译为:岂、难道例释:①国无主,其能久乎《左传》②其孰能讥之乎《石钟山记》

4>表未来今译为:将、将要例释:今殷其沦丧,若涉大水其无津涯《尚书》

(3)连词 1>表假设今译为:如果例释:汤其无涠,武其无岐,贤虽十全,不能成功。 《吕氏春秋》

2>表选


高中常考文言文
2. 求高考常考的古文默写 一般是五个空,高中四个,初中一个,高中高中古诗文必背14篇: 必修二: 《诗经·卫风·氓》、屈原《离骚》、苏轼《赤壁赋》、必修三:李白《蜀道难》、杜甫《登高》、白居易《琵琶行》、李商隐《锦瑟》、荀子《劝学》 韩愈《师说》 必修四: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永遇乐·京...

2010年北京高考语文文言文
其中《旅夜书怀》为非高考篇目)1、《归园田居》(其一) 陶潜2、梦游天姥吟留别(我欲因之梦吴越……失向来之烟霞) 李白3、登高 杜甫4、旅夜书怀 杜甫5、琵琶行(寻声暗问弹者谁……唯见江心秋月白) 白居易6、、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7、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二、古文(4篇 ) 1、滕王阁序(时维九...

中考语文文言文必考篇目16篇是哪些?
中考必考文言文16篇篇目1、《论语十则》2、《爱莲说》3、《陋室铭》4、《三峡》5、八上《记承天寺夜游》6、《桃花源记》7、八下《马说》8、八下《送东阳马生序》9、八下《醉翁亭记》10、《岳阳楼记》11、《小石潭记》12、九上《出师表》1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4、《鱼我所欲也》15、九下《曹刿...

高考的18个古文言文虚词及意思
高考的18个古文言文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也、则、者、之。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一 、而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蟹六跪而二螯。...

高中高考经常考试的文言文,古待有啦些。谢谢老师啦
1、孔子语录(论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广东必考文言文
文言文(18篇) 1.《论语》六则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3.鱼我所欲也 《孟子》 4.逍遥游 《庄子》 5.劝学 《苟子》 6.曹刿论战 《左传》 7.出师表 诸葛亮 8.桃花源记 陶潜 9.三峡 郦道元 10.师说 韩愈 11.陋室铭 刘禹锡 12.阿房宫赋 杜牧 13.岳阳楼记 范仲淹 14.醉...

高考应该理解哪些文言文
所谓“常见”是指《考试大纲》中明确的常见文言虚词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所谓“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一指虚词的含义(即“意义”)及其在句子中的词性或在句子中承当的成分等语法功能(即“用法”),另一方面是指对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理解要...

古文言文训练
5. 七年级下关于古诗文,文言文的专项练习明天要考试了,是关于七年级 一1、《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清 张潮 笔记 林嗣环 铁崖, 明末清初2、(1)A;(2)C;(3)B:(4)D 3. (1)过了一会儿,只听得围幕里醒木一拍,全场都安静下来,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的。 (2)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一个不吓得变了...

初中考试一般考什么文言文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中考文言文题目题型 第一类 文言文字词 考点分析 考点详解 一、文言文实词 二、文言文虚词 方法揭秘 一、联系语境 二、存疑对照 三、注重积累、找寻规律 附录一 常考实词清单 附录二 常考虚词清单第二类 文言文断句 考点分析 考点详解 一、文言文朗读节奏 二、文言文断句 方法揭秘 一...

中考的二十四篇文言文
1. 中考二十四篇文言文有哪些 伤仲永 王安石 孙权劝学 司马光 湖心亭看雪 张岱 满井游记 袁宏道 公输 墨子 口技 林嗣环 陋室铭 刘禹锡 爱莲说 周敦颐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与朱元思书 吴均 小石潭记 柳宗元 岳阳楼记 范仲淹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鱼我所欲也 孟子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

牙克石市18858492980: 各位学长学姐有谁知道高中语文常考的18个文言虚词及其含义的吗? -
拓彦藤黄:[答案] 常见的文言文虚词是:而、何、乎、乃、其、旦、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等,下面对这18个的文言虚词的用法作如下例释.

牙克石市18858492980: 古文中18个高中生必掌握的虚词是? -
拓彦藤黄:[答案]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

牙克石市18858492980: 关于高中文言文18个虚词的解释及例子,还缺5个 -
拓彦藤黄:[答案] 1.【而】 本义阐析:“而”的意思很抽象,但它本来是个实词,指整个胡须,它的甲骨文就是胡须的形象.后来,“而”字用作虚字,那是属于假借. (1)连词 1)表并列,今译为:而且、又.例释: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注:并列关系...

牙克石市18858492980: 高考必备18个文言虚词 -
拓彦藤黄: 太多了,写不开,去百度的虚词吧看吧,那里有详尽的解释,我这只写了一个.. 一、【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

牙克石市18858492980: 高考文言文虚词是哪八大虚词? -
拓彦藤黄: 《考试大纲》规定的是18个虚词,而不是8个.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牙克石市18858492980: 高考文言文十八虚词是哪些? -
拓彦藤黄: 之,乎,者,也,其,则,乃,何,以,于,与,若,为,所,且,因,焉,而

牙克石市18858492980: 高考的考试大纲中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是哪些? -
拓彦藤黄: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

牙克石市18858492980: 高中文言文常用的十八个虚词都有哪些,分别有哪几种意思? -
拓彦藤黄: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一、【而】(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牙克石市18858492980: 谁知道语文高考考纲中文言文虚词有多少个? -
拓彦藤黄: 语文高考考纲中规定的文言文虚词共有18个,它们分别是: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每个词语的具体释意和例句请参阅以下网址: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0505900.html

牙克石市18858492980: 给我高中生文言文18个虚词的详细资料 -
拓彦藤黄: 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而⑴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 ①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⑵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例: ①哗然而...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