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请教一下建文皇帝朱允j玟在位时的“削藩”政策,“削藩”到底是什么意思啊?建文帝是怎么死的?

作者&投稿:禽宙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汉武帝的削藩政策是什么~

汉武帝削藩的治理技巧
作者简介:爱新觉罗·启翊,盛华永道营销策划机构首席顾问


如果说,“变革祖宗之法”属组织路线变革的话,那么历史上的“削藩”则是公司治理上的调整,往往伴随着权力的重组,组织架构的变革,稍有不慎,则腥风血雨,兵祸连年。

在古中国时代,夏商周朝基本上属于联盟组织,类似于现在的代理商制度。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正式建立了秦国集团,下设事业部、分公司以及办事处(郡县制)。只有集团有法人资格,其他机构则没有,财权、人权全部收归到总公司,实现了高度集权化,这是当时的一个重大制度变革。

之后是汉朝集团,继续实施之前的代理商制还是事业部制,是集团CEO刘邦伤脑筋的问题。最后,他采取了一朝两制:对总部附近即京畿地区的势力范围按照子公司的模式运行(它不同于秦国集团的分公司制),而偏远的地方则采取代理商制度,让其他人去开拓,给足优惠政策。

这些子公司掌握着属地地方赋税和官员的任免权力,有法人资格,被称为“藩国”。“藩”就是篱笆,藩篱意思就是说这些子公司像篱笆一样,在京师周围保卫中央总部。这些子公司老总都称之为“藩王”,刘邦规定必须是刘姓子弟才能当子公司老总。

但当这些子公司老总势力坐大、不听总公司话的时候,就需要抑制他们。为何叫“削”呢?就是慢慢来,今天切一点,明天再切一点,一点点把他的势力切小,这就叫“削藩”。如果变成了“砍藩”,挥起大刀猛砍,那就有可能被子公司反噬,两败俱伤。

汉景帝就是因为听信了智囊晁错的建议而“砍藩”,引发了八位子公司老总的造反,差点连CEO的宝座都坐不稳了。

汉景帝的莽撞


汉朝集团自刘邦创立,后被其妻吕氏夺取大权,任用自己娘家人搞得总公司鸡飞狗跳。最后被主管销售的高级副总裁、元老周勃拨乱反正,迎接刘氏后人刘恒重掌大权,史称汉文帝。

当刘家、吕家内讧的时候,各子公司的发展却蓬勃向上。当汉文帝坐上CEO的宝座后,基本上已经形成了“弱总部强地方”的格局,子公司的强大使他们对总公司的政令阳奉阴违。虽然有不少朝臣不断建议削藩,但汉文帝深知时候未到,多次驳回了此类条陈。

等到汉景帝继位,总部的势力已经开始有所恢复,但仍不具备削藩的实力。

这时,一个重要人物——晁错出现了。此人学贯儒法,知识渊博,时任CEO高级助理。他做了一番市场调查后,向汉景帝提交了一份调查报告《削藩策》,建议马上削藩。比起自己的父亲,汉景帝对大势的把握要差得多,他糊里糊涂地就同意了这个建议,并任用晁错作为这个项目的负责人。

上面要削藩,下面的子公司老总肯定不愿意。在子公司里,这些老总就是皇帝,说一不二。作为既得利益者,他们谁愿意把自己的权力白白交上去?所以,发生冲突和矛盾是必然的。

可这时候,作为削藩项目负责人的晁错就认一个死理:不削藩国家就会乱,这些人势力大了迟早都要反。最后说得犹疑不定的汉景帝也同意了。不过这君臣二人却没有想到万一如果这些人真的造反了,他们该怎么办?

由于估计不足,当子公司老总纷纷发难的时候,该项目负责人晁错就只有作为替罪羊,被汉景帝骗到刑场处死,将矛盾暂时缓解下来。

宋朝的苏东坡写了一篇《晁错论》,指出了这次削藩的失败原因。他认为,削藩这件事情是正确的,否则非常不利于整体的长治久安。但是,汉景帝的削藩却犯了三个错误:一、选错了削藩的时间;二、选错了削藩的人;三、选错了削藩的方法。他认为要想此事成功,必须“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

知其当然。就是事先把这个事情想得清清楚楚,把握厉害关系,我如果做的话可能会怎么样。晁错没有想清楚。他提出的就是一个口号:“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只有这八个字,没有做什么可行性研究,没有可操作方案,他只是觉得应该这样做,仅此而已。

事至不惧。就是事情来了以后不害怕,因为你做的事情,是非常难做的,一旦发动以后会引起强烈的反弹。这个时候,你一定要做到临危不惧,指挥若定,然后还要“徐为之图”。

徐为之图。就是你要有足够的智慧和办法慢慢地、不动声色地来处理问题,事缓则圆。要逐步一点点去实施。

对苏东坡的思想领会最深的要数清朝帝国的康熙。他在平三藩的过程中,充分运用了这三条策略,和自己的祖母孝庄文皇太后筹划了五年左右,想到了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然后从最弱的藩王尚可喜打开突破口,徐徐图之。最后面临吴三桂势如破竹的造反,不慌不忙,御驾亲征,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取得了圆满的结果。

汉武帝的渐进法


自己的父亲因为削藩郁郁而终,汉武帝刘彻却牢记这个教训。

当16岁的刘彻坐上CEO宝座的时候,经过文景之治的汉朝集团已经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社会安定,人心思安。但子公司日益做大,总部对地方的控制力越来越弱,总部的高管们却醉心于表面的太平盛世,开始奢华*。

对此,刘彻充分吸取了父亲的失败经验,集聚了足够民心和人才后,才开始破局的第一步——推出推恩令。

在当时藩国,藩王去世后,嫡长子作为继承人继承他父亲的所有领土和权势,其他孩子是得不到任何好处的。汉武帝的高级助理主父偃提出了一个新政策,内容是经过报请皇帝同意,诸侯王可以把自己封地的领土,划分为若干部分,封立他的子弟为侯。这些侯国的名分要由中央确定,而侯国的领土来自于原来的诸侯王国。这些侯国一旦确立,就不再隶属于原来的王国所有,而转属附近的郡,也就是说改属中央直辖领导。起名为推恩令——就是把皇帝的恩泽推广开来——在这样一个好听的名义下,各藩王名义上没有任何损失,但却使他们的绝对领土很快由大变小,从根本上解决了一股独大的问题。

随着第一步的顺利实施,刘彻又逐步颁发了左官律、附益法、阿党法等新的规定,进一步收回了地方权力。所谓阿党法是指“诸侯王有罪,傅、相不举奏,为阿党”。阿党是重罪,由中央朝廷所委派的在诸侯王国出任傅和相的高级官员,如果诸侯王有任何的不轨行为没有事先发现,或没有向中央朝廷举报,就要被按照阿党之罪处置。

通过推恩令分化各子公司内部势力,然后通过阿党法让下面的高管彼此监督,使他们面对“囚徒困境”不得不选择抢先告发,最后将子公司的财权和人事权归置中央,把子公司变成分公司,甚至有些子公司改为办事处。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了削藩的最终目的。

可惜的是,明朝的建文帝朱允■却没有这么幸运,与汉景帝犯了同样的错误。在自己刚继位不久,朝局不稳的情况下,采用了大儒方孝孺的削藩建议,最后被自己的叔叔朱棣赶得不知所踪。藩没削成,却把自己的皇位给削没了。

很多人在说起建文帝的削藩时,一方面总觉得朱元璋不应该分封藩王,另一方面也认为建文帝削藩为时尚早且手段也存在问题,应该上来就收拾实力最强的燕王才行。但事实上,建文帝的削藩,本质就是一场自以为是的小聪明。
当时,朱元璋在建国后,膝下共有26个儿子,除了长子朱标因为被立为太子,还有最小的儿子朱楠英年早逝外,剩余的24个儿子,全部都被封王。其中,绝大部分藩王的封地都在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内蒙和甘肃六省,而这其中实力最强的藩王是坐镇西安的秦王、坐镇太原的晋王、坐镇北京的燕王朱棣、坐镇开封的周王和坐镇内蒙的宁王。
大家可以仔细看下上面封地的位置,基本都是围绕长城一线,而且实力最强的藩王,都是坐镇在北方最重要的军事重镇。从这层意义上来说,朱元璋的分封并不是一时头脑发热,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布局。
因为,朱元璋在建国后,首都是定在南京,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大明帝国的军政资源大都聚集在南方,但问题是,当时北方蒙古的残留实力仍然非常强大,时不时还会越过长城侵入中原腹地,而从南京到长城一带,至少有上千公里的路程,根本没办法全面顾及,这样长此以往,很容易导致北方边境被蒙古势力步步蚕食的局面。
在这种背景下,朱元璋就只有两个方案可供选择,一是将直接将首都迁到北方,由皇帝亲自坐镇北方来防御蒙古的残留势力的侵扰。二是在北方设置出几个军事重镇,然后驻扎重兵予以镇守。

第一种方案的好处是皇帝亲自坐镇北方,这样帝国的大部分军事资源就依然掌握在皇帝手中,这样就可以有效杜绝骄兵悍将的风险。但它的缺点是,迁都是一项大工程,劳民伤财不说,需要涉及的人财物都太过庞大,并且有太多利益集团夹杂在里面,当时朱元璋才刚平定天下,正是百废待兴之际,自然没办法再去做如此庞大的工程,国库的财力也不允许。
第二个方案的好处是,它操作起来相对比较容易,不会引起很多人的反对,而且也不需要太过劳民伤财。但问题是,他的缺点就是,这等于把大明帝国一半的军事资源外放给别人,长此以往下去,这很容易造成骄兵悍将和尾大不掉的局面。
在这种背景下,朱元璋就想到了自己的儿子,因为把北方的军权交给外人,显然很难让他放心,但是交给自己的儿子,相对而言要更放心一些。
因为类似的原因,朱元璋就把北方长城一些的六个省中的一些重要城市分封给自己的儿子,并且还让自己几个年长且才能突出的儿子,坐镇在北方最重要的军事重镇。与此同时,南方也分封了几个藩王,坐镇在一些比较重要的城市。

当然,朱元璋虽然分封诸王,但他也明白藩王实力过强后所带来的祸害,所以他给所有儿子的封地,基本都仅限于一座城市,超出这座城市之位的地方,藩王都是无权干涉的,这与西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藩王那大片封地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即便是和隋唐时期的藩王相比,都相差好几个级别。
不仅如此,朱元璋为防止藩王实力过强,就将他们封地的政权和财权全部都收归中央。换句话说,藩王在他的封地,只掌握军权,至于封地的行政权和财政权,仍然是由中央政府派遣的文官所担任,藩王军队的后勤补给也都统一由朝廷来供给,不允许私自筹粮。
在这种背景下,明朝所谓的藩王,本质就是个带兵打仗的将领而已,根本谈不上严格意义上的藩王。事实上,真实的藩王是怎么样,是在他的封地说一不二,军政财一把抓。更有甚至,封地大小官员的人事权也都在自己手里。

从这层意义上来说,朱元璋给朱允炆留下的权力格局,其是一个相对非常稳定的权力格局。只要他能够遵循这个权力布局,没有任何人能够动摇他的皇位。
所以,对于刚继位的朱允炆来说,他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自信,而这种自信是建立在对老皇帝朱元璋的信任之上。因为,基于朱元璋的利益,他肯定希望朱允炆能够守住这份家业,所以他在构建这个权力格局时,考虑最多的自然是如何保障朱允炆的利益。
在这种背景下,即便朱元璋留下的权力格局,也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但这个权力格局,肯定是非常稳定的;因为朱元璋有着足够的政治才能和政治经验,他考虑的问题远比普通人要深远,至少要比朱允炆和他的那几个书呆子亲信要强上十倍百倍。
如果朱允炆对朱元璋有这种最基本的信任,那他继位后,自然会容易表现的自信、从容。大明帝国的权力自然会很好的延续下去;但如果朱允炆对朱元璋没有这种最基本的信,那他继位后,自然就容易变得无端猜忌、恐惧,一百个不放心。于是乎,朱元璋刚死,朱允玟就全盘否定了朱元璋留下的权力局,结果弄得人人自危,最后各方势力全线倒戈,自己也从此下落不明。

削藩是封建制度下君主为了收回诸侯或地方割据势力手中的部分或全部权力而实施的政策。由于利益冲突,削藩常常引发政治动荡,甚至军事对抗。朱元璋先后于洪武三年(1370)、洪武十一年(1378)、洪武二十四年(1391)三次共封25人(二十四子和一个从孙)为藩王,分镇全国各地。朱元璋认为 ,“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 藩王的权势很重,拥有自己的军队,少则三千,多则数万。特别是北方边防线的几名“塞王 ”,拥有指挥军队的权力,如宁王朱权“带甲八万,革车六千”,连朵颜三卫都要听他调遣 。太祖朱元璋本意是要以藩王来确保朱家江山,却没有想到虽然为继任者去掉了骄兵悍将这根尖刺,却留下了拥兵自重、尾大不掉的宗藩这另一根尖刺。当时的有识之士,已经清醒地认识到宗藩为“三忧”之一(另两忧为边防和河患),多次上疏太祖。朱元璋不允许有人要改变这项政策,甚至加以杀戮。然而他没有想到,在他刚刚辞世不久,他亲立的皇太孙就因此而丢掉了皇位,真是莫大的讽刺。

藩王拥兵自重、分踞一方的形势成为建文帝心腹大患,使他常常难以入眠。建文帝知道,虽然自己贵为天子,但是以朱棣为首的藩王多是自己的叔叔,正挟重兵虎视眈眈,未必会把自己放在眼中。他还清晰地记得,一次只有燕王和他在的场合,燕王以手拍他的后背,以开玩笑的口吻对他说:“不意儿乃有今日!”这情景恰巧被太祖朱元璋看见了,责问朱棣怎敢如此无礼。建文帝急忙为朱棣开脱,但心里却久久不能平静,从那时就开始考虑如何处理宗藩问题了。

即皇帝位后,建文帝依赖齐泰、黄子澄等人,将削藩付诸实际行动。建文帝削藩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周王朱。建文帝密令李景隆以北上备边的名义兵临开封,趁周王毫无准备之际突然将其抓捕,送至京师。建文帝将周王谪遣到“烟瘴之地”的云南蒙化,后又把他召回京师禁锢起来。为什么首先选择周王呢?周王朱,朱元璋的第五子,洪武十一年(1378)封周王,十 四年(1381)就藩开封。这次削周王名义上是因为周王次子告发他“异谋”,其实还有另外一层原因。藩王中以燕王朱棣实力最强、野心最大,建文帝一直以燕王朱棣为最大的对手, 这次削藩的周王是燕王的同母弟,二人皆为妃所生(在此问题上有异议,见下节),关系最为密切,因此建文帝先废周王,有去燕王手足的用意。随后,建文帝又先后废湘王、齐王、 代王、岷王等四王,目标直指燕王朱棣。

在削藩问题上,朝臣本来有着不同的意见。以前军都督府左断事高巍和户部侍郎卓敬为代表的一些大臣主张采用汉代“推恩”的办法曲线削藩。他们建议建文帝把藩王的权力分封给藩王所有子孙而不仅仅是嫡长子一人,而且要异地分封,这样藩王的权力就会逐渐削弱,不会再威胁到朝廷。卓敬更是建议建文帝立即将燕王迁封到南昌,既维护了亲情,又削弱了他的力量。建文帝认为很好,却没有去实行。以齐泰、黄子澄为首的大臣坚决主张削藩,但在具体削藩策略上有所不同。黄子澄认为燕王实力强大,应该先削弱小的周、齐、代诸王,去燕王的羽翼,待时机成熟再削燕王。齐泰则主张擒贼先擒王,只要先铲除燕王,其他诸王自然无力反抗了。可惜的是,建文帝听取了书生黄子澄的意见。建文帝并未意识到他的行动实际上已经打草惊蛇,燕王朱棣正发展势力,蓄势待发,一场大战迫在眉睫。 最终建文帝失败。有人说他死了,有人说他装扮成和尚逃出了皇宫,甚至有人说他逃到了海外,郑和下西洋就是为了找建文帝。

所谓削藩,指的是皇帝通过各种手段削弱各地藩王的实力,手段比较缓和的有缩小藩王的辖区、收回藩王部分兵权、税收权、官吏任免权等,手段比较狠的就是罗织一些罪名直接逮捕藩王,撤销王爵。明建文皇帝朱允文由于是朱元璋的长孙,而当时各地的藩王基本上都是朱元璋的儿子,也就是皇帝的叔叔,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防止藩王做大,朱允文一上台就迫不及待地进行削藩,使各藩王感到岌岌可危,尤其是燕王朱棣,结果导致朱棣举起了“清君侧”的大旗,名义上是南下靖难,事实上却是叔叔多了侄子的皇权。
在朱棣攻破南京后,建文帝就不知下落。正史上记载建文帝被火烧死,野史上对建文帝的下落有多种说法,包括出家说、海外流亡说。

藩就是藩镇的意思,指的是皇帝封的一些王爷以及他的势力。建文的生死是个谜,目前无人能解。

朱隶所杀


朱棣篡位后建文帝是什么结局?真相是什么
又作朱允文、朱允汶。明洪武十年,朱允炆出生于应天府,为明兴宗朱标次子,明太祖朱元璋之孙。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临终前他立下遗诏,把皇位传给皇太孙朱允炆,史称“建文帝”。朱允炆在位期间增强文官在国政中的作用,宽刑省狱,严惩宦官,同时改变其祖父朱元璋的一些弊政 ,史称“建文...

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
——不过民间坚信朱允炆并没有死,据说,朱允炆在危急时打开祖父朱元璋留下的秘密铁匣,里面有一把剃刀、一份度牒(和尚证明文件)、一件袈娑(和尚衣服)和碎银币若干(逃亡时零用)。于是剃发为僧,从宫后水门逃出,浪迹江湖三十余年。到四十年代一四四○年,当时的皇帝是朱棣的重孙第六任皇帝朱祁...

建文帝朱允炆登基之后,究竟为什么会削藩失败?
朱允炆,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次子,于洪武三十一年五月即皇帝位,改元建文,史称建文帝。在位四年,因实行削藩政策,而被叔叔燕王借机起兵造反,最终落得个下落不明的下场。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建文帝朱允炆登基之后,究竟为什么会削藩失败?说到建文皇帝朱允炆,我们不...

建文帝到底去哪儿了,为什么朱棣搜遍世界,也没找到他呢?
然而事实上证明,一万名空谈的文官也顶不上一个朱棣厉害,不久朱棣以"清君侧之恶"为名,举兵八百反抗朝廷,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靖难之役",手握一手天牌的朱允炆竟然将牌局打的稀烂,燕军一路南下势如破竹,建文四年,攻入南京城。建文君欲出迎,左右悉散,唯内侍数人而已,乃叹曰:"我何面目相见...

建文帝的传说和下落
建文帝朱允文,太子朱标的长子,朱元璋的孙子。由于朱标早逝,朱允文被册封为皇太孙。朱元璋死后,朱允文即位,年号建文,即位后,他就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条就是削番。这一措施触动了众番王的利益,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借口发动靖难之役。经过四年的战斗,朝廷军队最终难以低档强大的燕...

建文帝和朱棣的关系
朱棣生于应天府(今南京),明朝建立后被封为燕王。就藩北平(今北京)之后,多次受命参与北方军事活动,两次率师北征,加强了他在北方军队中的影响。建文帝即位后采取削藩政策,不仅监视朱棣, 还欲调走他的军队,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 。建文四年(1402年)取得胜利,在南京称帝。朱棣...

想请教一下建文皇帝朱允j玟在位时的“削藩”政策,“削藩”到底是什么意...
建文帝将周王谪遣到“烟瘴之地”的云南蒙化,后又把他召回京师禁锢起来。为什么首先选择周王呢?周王朱,朱元璋的第五子,洪武十一年(1378)封周王,十 四年(1381)就藩开封。这次削周王名义上是因为周王次子告发他“异谋”,其实还有另外一层原因。藩王中以燕王朱棣实力最强、野心最大,建文帝一直...

建文帝朱允炆有没有后代?
他的爹朱标生于1355年,还没等到当上皇帝就病死了。等到朱标的爹,也就明朝最大的家长朱元璋去死后,事情开始变得微妙,因为朱元璋名下的儿子太多了。但是不管怎样,按照规矩,太子的儿子建文帝自然就接替朱元璋成了皇上。 不过这个朱允炆是个仁慈之辈,在位期间推行“建文改制”,宽政削藩。客观上也引发了叔王燕王朱棣...

历史上朱家皇帝朱允炆,历史上没他的结果,神秘失踪,讨论一下他去哪了...
公元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继承皇位,这就是明恵帝,历史上又称建文帝(建文是年号)。这时京城里大街小巷里就谣传,说几位藩王不服气正互相串通,准备起兵谋反。建文帝听到太监汇报后,是吓得六神无主,于是就找来老师黄子澄想办法。黄子澄找来建文帝的另一个心腹大臣齐泰一起...

历史建文帝朱允炆最后到底去哪里了?
一、逃走了。包括不知所踪和下落不明。二、被杀了。包括自杀和他杀。建文帝是朱允炆是朱元璋的长孙,太子朱标的儿子,在朱标去世后,年仅15岁的朱允炆被朱元璋立为皇太孙,6年后朱元璋去世,21岁的朱允炆成为明朝第二位皇帝,年号建文,所以称为建文帝。朱允炆在朱允炆刚当皇帝几个月后就开始...

新龙县19239525750: 朱允炆当了几年皇上? -
啜变君然: 朱允炆即建文帝、首尺明惠帝,1398年祖父朱元璋去世后即位,次年开始用建文年号纪年即建文元年,至建文四首贺年即1402年建文帝兵败失踪,在位时间实际上是五年,但历来皇帝在位年数都以其年号使用年数来算,因此朱者芹派允炆当了四年皇帝.

新龙县19239525750: 明惠帝是建文帝吗 -
啜变君然: 明惠帝就是建文帝,也就是朱允炆.建文是朱允炆在位时的年号.靖难之变后,为了给他发丧追谥孝愍皇帝,庙号神宗,壬午以后谥不行,至南明弘光元年七月,以与显皇帝庙号复,改上庙号惠宗,所以称他明惠帝,谥号为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清朝乾隆元年上谥号为恭闵惠皇帝,后世有人以其年号而称建文帝.

新龙县19239525750: 明朝皇帝纪年表是? -
啜变君然: 1.明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1368年-1398年在位 2.明惠帝,建文皇帝,朱允炆1398年-1402年在位3.明太宗(成租)永乐皇帝,朱棣1402年-1424年在位 4.明仁宗,洪熙皇帝,朱高炽1424年-1425年在位 5.明宣宗,宣德皇帝,朱詹基1425年-...

新龙县19239525750: 朱允炆的四大辅臣
啜变君然: 朱元璋特意挑选了三个人留了下来,用来在日后辅佐皇太孙朱允炆,这三人就是:方孝孺、齐泰、黄子澄.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驾崩,朱允炆登基继位后立刻把当时还是...

新龙县19239525750: 历史上建文帝朱允炆是什么人
啜变君然: 朱允文,明太祖朱元璋的长孙,太子朱标的长子.洪武二十五年皇太子朱标病逝,朱元璋不得不重新考虑皇位的继承问题,在此期间,他曾想到了皇四子朱棣,因为朱棣又...

新龙县19239525750: 明代(1368 - 1644)前七位皇帝 -
啜变君然: 1. 太祖朱元璋 (1328-1398)年号“洪武”1368年称帝,在位31年. 2.惠帝朱允炆 (1377—1402)年号“建文”1398年即位,在位5年. 3.成祖朱棣 (1360—1424)年号“永乐”1402年即位,在位23. 4.仁宗朱高炽 (1378—1425)年号“洪熙”1424年即位,在位1年. 5.宣宗朱瞻基 (1398—1435)年号“宣德”1425年即位,在位11年. 6.英宗朱祁镇 (1427—1464)年号“正统”“天顺”(1435—1449;1457—1464)在位,在位23年. 7.景帝朱祁钰 (1428—1457)年号“景泰”1449年即位,在位9年. 以下是明代世系图:

新龙县19239525750: 明朝皇帝朱允炆的儿子是谁
啜变君然: 明朝建文帝朱允炆历史结局是个谜.朱允炆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长孙是明太祖太子朱标的儿子.朱允炆当皇帝四年在位时没有子嗣.结局一种说法是1402年性命终结在大火中.还有一种说法是流浪海外 下落不明.他就算有儿子历史也肯定没有记录.

新龙县19239525750: 明朝的皇帝 -
啜变君然: 庙号 姓名 年号 在位时间 即位年龄明太祖 朱元璋 洪武 1368年-1398年 40岁明惠宗 朱允炆 建文 1398年-1402年 21岁明成祖 朱棣 永乐 1402年-1424年 42岁明仁宗 朱高炽 洪熙 1424年-1425年 47岁 明宣宗 朱瞻基 宣德 1425年-1435年 28岁 ...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