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威不怀德”说的是谁

作者&投稿:达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谁最早说的台湾人畏威而不怀德?~

李敖:
「蒋渭川向陈绥民感慨:“台湾人畏威而不怀德。”我觉得不怀德还在情理之中,畏威而后发贱,才在情理之外。曰本人以大炮、毒气、集体砍头(包括砍小孩子的)虐杀台湾人;霸占台湾土地钓鱼台。这次日本海啸,台湾人一捐170亿(日元),日本人发放助学金,却分文不给台湾人。台湾人还媚日,真贱种啊!」

这个句子出自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原文为:唐太宗:“夷狄,禽兽也,畏威而不怀德 。”
意思是:古代中国的周边一些少数民族政权落后野蛮,只相信暴力、威压,不懂得感念恩德和恩惠。
《资治通鉴》是专为治国者提供参考和借鉴而编写的史书。其书中总结的许多经验教训,均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
唐太宗的这句话,也对后世的统治者提供了有借鉴意义的范例。并由此形成了一个成语"畏威怀德“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司马光曾患历代史籍浩繁,学者难以遍览,因欲撮取其要,撰纪传体史。初成《通志》8卷,起战国至秦二世,表进于朝,引起宋英宗的重视。治平三年(1066),诏置书局于崇文院,继续编纂。宋神宗即位,赐书名为《资治通鉴》,并序以奖之。元丰七年(1084)书成。
《通鉴》由司马光总其大成,协修者有刘恕、刘攽、范祖禹3人。刘恕博闻强记,自《史记》以下诸史,旁及私记杂说,无所不览,对《通鉴》的讨论编次,用力最多。刘攽于汉史、范祖禹于唐史,都有专深的研究。他们分工合作,各自作出了重要贡献。最后,由司马光修改润色,写成定稿。其中是非予夺,一出于光。
《通鉴》征引史料极为丰富,除十七史外,所引杂史诸书达数百种。书中叙事,往往一事用数种材料写成。遇年月、事迹有歧异处,均加考订,并注明斟酌取舍的原因,以为《考异》。《通鉴》具有相当高的史料价值,尤以《隋纪》、《唐纪》、《五代纪》史料价值最高。
《通鉴》因司马光一人精心定稿,统一修辞,故文字优美,叙事生动,且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历来与《史记》并列为中国古代之史家绝笔。
于叙事外,还选录了前人的史论97篇,又以"臣光曰"的形式,撰写了史论118篇,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作者的政治、历史观点。对历史上有关图谶、占卜、佛道等宗教迷信,采取了批判的态度,是史学思想的重要进步。
《通鉴》成书后,元丰八年,范祖禹、司马康、黄庭坚、张舜民等奉命重行校定,元祐元年(1086)校定完毕,送往杭州雕版,元祐七年刊印行世。今元祐本已不可见。南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有余姚重刻本,亦多残缺。中华书局据清胡克家翻刻的元刊本,加以标点校勘,重新出版,是《通鉴》较好的版本。

夷狄,禽兽也,畏威而不怀德” ———司马光
是说古代中国的周边一些少数民族政权落后野蛮,只相信暴力,不懂得仁义道德。

畏威而不怀德
(2007-05-22 16:50:32)
转载▼

人的德行是分梯次的。按照基督的教义,第一级的美德莫过于“爱你的敌人”,我恐怕做不到,不是恐怕,就是做不到;原谅敌人可以,可以忘记掉或者将其忽略,爱他?难!第二级的德行是人打你的左脸,你把右脸再给他,这我估计也做不到,我基本上还是“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小鸡肚肠,欠了我钱的就绝不会再借钱给他,分红少了会红脸;第三个梯次的德行应该比较好办,就是要懂得感恩,不但要懂得、而且应该时时记得别人对你的好处,酒桌上见了要大肆鼓吹,过年节去家看人家父母,这就是“怀德”。“怀德”做好了,其实也不必当面言谢,内心有就行,“怀”德嘛,含着就行了。

能做到第一个梯次的,是神明吧?做到第二个梯次,怎么着也算是圣人了;上述两点比较难,现代人第一比较讲究“自我”,第二似乎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人权”和“生而平等”这档子事儿,别说扇我脸那是侵犯啊,即使是物业帐目不够透明必须追究、开车被别了一下子也得睚眦必报,这叫主张权力;现代人之所以现代,是因为懂得了自由和平等,你跟讲究自由平等的现代人说什么扇耳刮子的事,不是找着吃官司吗?爱敌人?现代人没那么多正经敌人,最地道的敌人恐怕有两种,一是生意上的对手,竞争者,再就是情敌了。怎么爱?把要签的合同让给他?还是把女人让给他?都不好办。

中国老百姓形容自己或先人美好德行叫做“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就是说不但回报你,而且在回报的数量上要多过你当初的付出。知恩必报,对人、对生活常怀感激之心,倒是人最起码的德行操守。我老爷子少年时期得一兄长提携,“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从小我们兄妹几个就知道那个人,并得父亲经常的耳提面命,要跟那家人“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畏威而不怀德,是李敖说台湾人“国民性”的,就是说很多的台湾人只畏惧强权或强力而不懂得感恩。他还延伸说,你越是欺负他,他就越服帖;相反,你若是对他好,他反而不记得。他说到台湾人对日本骨子里的一种归附感。当年我在旅顺,同事中年纪大的帮我分析过旅顺人的逆来顺受,说是让鬼子给修理的,所以至今旅顺人比较好领导,单位里基本上没有专横跟上头过不去的。这是“畏威”。

我想起来小时侯,院儿里就有这么一个孩子,揍他他就服劲儿,整天屁颠儿屁颠儿地跟着,你要对他好,丫敢反你,反你的原因大概是又有另一个人揍他了。现在有一个说法,说女人总是记得那个伤害她最深的人,一路上那些殷勤的、奉献的、隐忍的男人们都会被忘掉。

由于都“畏威”,所以现代人主拼实力,由于“怀德”是不容易看见的,所以都假装不记得那些别人的好,甚至躲着恩人走。怀德会让人心里莫名添加一些不快,有负债感。所以现在都反着来了,有恩于人的人自己总提起当年对你的恩情重如泰山,说没有当年那半块饼你早就饿死了;被恩的人反而嫌他提起过多,当年不就分我半块饼嘛,多大个事儿!人们生来就觉得世界欠他们的,小小年纪就学会了冷漠和无情。

在我已经有资格谈点儿历史的时候,我知道自己曾经蒙恩许多,也知道了正由于此,我的心肠至今还不算太冰凉。其中一个为我做过太多,我已无时得以回报,只祈求有信仰的人终究被信仰赐福。


谁最早说的台湾人畏威而不怀德?
李敖:「蒋渭川向陈绥民感慨:“台湾人畏威而不怀德。”我觉得不怀德还在情理之中,畏威而后发贱,才在情理之外。曰本人以大炮、毒气、集体砍头(包括砍小孩子的)虐杀台湾人;霸占台湾土地钓鱼台。这次日本海啸,台湾人一捐170亿(日元),日本人发放助学金,却分文不给台湾人。台湾人还媚日,真贱种...

知小礼而无大义,拘小节而无大德,重末节而轻廉耻,畏威而不怀德,强...
2. "深邃的警句揭示了人性的微妙之处" 改为 "深邃的警句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微妙与复杂" 以提升表达的力度和精确性。3. "这样的行径和品性,怎能被我们视为典范?" 改为 "这样的行径与品性,绝不应被视为我们的典范" 以强调其不可接受性。4. "戚局人" 应改为 "戚继光所称之‘戚局人’",在...

人性总是畏威而不怀德
人性总是畏威而不怀德。人都喜欢别人对自己好。比如找工作,人人都希望公司待遇高、福利好、资源足,管理人性化,上司和善好沟通。但是凭心而论,如果一个公司真的给了你这些:让你轻松获得高收入,对你关怀备至,用公司资源养你个人能力,对你管理松散随意,上司低姿态服务你倾听你的意见把你供起来。

三国时期马腾为什么能控制当地的少数民族,西部地区不是游牧民族的领地吗...
呵呵!马腾自幼家贫,生在西北,就是和羌族胡人杂居,因为穷,连娶的老婆都是羌人!但是他本人是汉伏波将军马援之后,再加上自身仪表,能力不凡,成年后很快就受到郡守重用,再加上他本人从小和胡人打交道,当然知道他们的品性,稍加恩惠,那些少数民族就对他马首是瞻了!一般少数民族的人单纯,喜欢...

抗美援朝捷报频传 抚顺战犯管理所的日本人:这一次我们服了
正印了中国一句老话, “畏威而不怀德” 。 日本战犯骨子里瞧不上中国人,他们总认为,要不是美苏的横加干预,但凭中国人自己是根本无法击败日本的。日本的战败,让这帮战犯难以接受,更难接受的是,在中国人面前承认战败! 战犯管理所也知道,这帮日本人天天盼着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的溃败消息,可是我最可爱的...

南亚东南亚这些国家地区为什么全都畏威而不怀德
南亚东南亚商务通告诉你,因为中国是属于党政国家,那些国家都害怕中国,但他们都不服中国。

朱棣在北征蒙古部落回归途中将朵颜三卫剿灭,为何他要这么做?
朵颜三卫是朵颜、泰宁、福余,看地图就知道重要性,他们是内附的蒙古人,但是实在离朱棣的根据地北京城太近。你们忠心耿耿,朱棣就厚待有加,你们心怀不轨,朱棣那就寝食不安。而事实上,朵颜三卫正因为有二心,才被朱棣剿灭。君王眼中江山为重,功高盖主的大忠臣也是照杀不误,何况是有叛心的武装...

夷狄畏威怀德出处
这个句子出自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原文为:唐太宗:“夷狄,禽兽也,畏威而不怀德 。”意思是:古代中国的周边一些少数民族政权落后野蛮,只相信暴力、威压,不懂得感念恩德和恩惠。《资治通鉴》是专为治国者提供参考和借鉴而编写的史书。其书中总结的许多经验教训,均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

畏威而不怀德什么意思 畏威而不怀德指的是什么
1、意思是畏惧他人的声威、名望或能力,跟随或附庸,但不怀有仁德、赞同或友好的认同感。2、出处:出自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唐太宗:“夷狄,禽兽也,畏威而不怀德。”意思是:唐太宗说:“古代中国的周边一些少数民族政权落后野蛮,只相信暴力、威压,不懂得感念恩德和恩惠。”

畏威怀德的出处?
这个句子出自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原文为:唐太宗:“夷狄,禽兽也,畏威而不怀德 。”意思是:古代中国的周边一些少数民族政权落后野蛮,只相信暴力、威压,不懂得感念恩德和恩惠。《资治通鉴》是专为治国者提供参考和借鉴而编写的史书。其书中总结的许多经验教训,均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

乐山市13412944918: "惧威而不怀德"是什么意思? -
农琦全舒: 楼下几位,全是望文生义.此句意为,只畏惧强权或强力而不懂得感恩.“记得李敖引用过一句话,说这世上有一种人,畏威而不怀德.什么叫畏威?威就是强权、权势,畏威就是害怕对方用强权对付他,你越欺负他,他对你越畏惧.所谓怀德,就是你对他好,他懂得心怀感激,明白你的作为,是一种美德.李敖说遇上这样的人,对他好,是没有用的,只有让他怕你,他才老实.”

乐山市13412944918: 小人畏威不畏德什么意思 -
农琦全舒: "小人畏威不畏德"是一句成语,意思是指小心眼的人害怕权威、强势的人,却不顾及道义和品德.这句成语中的"小人"指的是品德不高尚、为人不正直的人,而"畏威"指的是害怕权威、强势的人对自己进行惩罚或打压."不畏德"则表示这些小人不顾及良心和道义,不会顾及自己的行为对他人或社会所造成的伤害.这句成语的含义是批评那些只懂得讨好权势者、唯利是图、缺乏正义感和道德观念的人.它强调了人们应该尊重道义和正直,而不应该仅仅追逐权力和私利.总的来说,"小人畏威不畏德"是告诫人们要坚守正义和道德原则,而不是为了迎合权势者而放弃正直和道义.

乐山市13412944918: 诸葛亮智绝是那些事 -
农琦全舒: 将从治国、用人、用兵三个方面,尝试重新评价诸葛亮其人—— 一、治国: 诸葛亮谈及理民,云“夫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安”,故当“薄敛赋,无尽民财”,“闭境劝农,育养民物”.此诚至善之言也.然而,刘备殁后,诸葛亮总揽军政十数...

乐山市13412944918: 感激回报的成语 -
农琦全舒: 感激涕零、 感激不劲 感恩戴德、 感恩图报、 千恩万谢、 谢天谢地、 感遇忘身、 结草衔环、 恩将仇报、 感同身受、 敬谢不敏、 感恩怀德 感恩戴德 戴:尊奉,推崇.感激别人的恩惠和好处. 感同身受 感:感激;身:亲身.心里很感激

乐山市13412944918: 三国煮酒论英雄中 -
农琦全舒: 1:是”圣人迅雷风烈必变” 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听见打雷、刮大风一定会有所惊动.当时的情况大概是曹操问刘备谁堪称天下英雄,刘备罗列了当时天下的几大诸侯,都被曹操一笑了之.之后曹操提出:“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闻...

乐山市13412944918: 畏的成语有哪些 -
农琦全舒: 畏的成语有哪些 : 畏葸不前、 畏首畏尾、 后生可畏、 无所畏惧、 人言可畏、 不畏强暴、 民不畏死、 初生之犊不畏虎、 讳兵畏刑、 逡巡畏缩、 畏强欺弱、 畏强凌弱、 畏威怀德、 严师畏友、 畏刀避箭、 怀德畏威、 畏影而走、 不畏强权、 视如畏途、 势焰可畏、 畏口慎事、 忧谗畏讥、 望而生畏、 畏蜀如虎、 令人生畏、 畏难苟安、 畏罪潜逃、 虽畏勿畏,虽休勿休、 畏而爱之 畏葸退缩、 视为畏途、 畏之如虎、 畏影恶迹、 夏日可畏、 阳秋可畏、 畏缩逡巡、 无私无畏、 惟施是畏

乐山市13412944918: 为什么唐朝汉族能够与各少数民族"和同一家人 -
农琦全舒: 因为唐朝对外有强大的武力,和威慑力,狄夷畏威而不怀德,没有武力为基础的门户开放,对外只有压制汉族对少民和洋大人妥协,是不会成为真正的一家人的

乐山市13412944918: 关于管仲的问题
农琦全舒: 指的是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面临着齐襄公遗留下来的残局,管仲在内政上首先提出了“叁其国而伍其鄙”(《国语·齐语》),即“三分国都以为三军,五分其鄙以为五属”(《国语·齐语》韦昭注)的制度.其内容为“制国以...

乐山市13412944918: 曹操为什么说刘备是英雄?结合曹操煮酒论英雄 -
农琦全舒: 曹操既然知道刘备是英雄,就应该把他除掉,而之前就不应该透露给他,所以史学家还有点没想通.但是刘备却的确是天下枭雄,盛名远扬,不仅曹操重视他,其他军阀,曹操的谋士都重视他.既然如此,曹操就算自己不重视也受别人影响了....

乐山市13412944918: 为什么中国的农村人比城里人的犯罪律要高 -
农琦全舒: 滞纳滞纳 说的就是贵国农村人啊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