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狄畏威怀德出处

作者&投稿:琴秒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这个句子出自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原文为:唐太宗:“夷狄,禽兽也,畏威而不怀德 。”

意思是:古代中国的周边一些少数民族政权落后野蛮,只相信暴力、威压,不懂得感念恩德和恩惠。

《资治通鉴》是专为治国者提供参考和借鉴而编写的史书。其书中总结的许多经验教训,均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

唐太宗的这句话,也对后世的统治者提供了有借鉴意义的范例。并由此形成了一个成语"畏威怀德“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司马光曾患历代史籍浩繁,学者难以遍览,因欲撮取其要,撰纪传体史。初成《通志》8卷,起战国至秦二世,表进于朝,引起宋英宗的重视。治平三年(1066),诏置书局于崇文院,继续编纂。宋神宗即位,赐书名为《资治通鉴》,并序以奖之。元丰七年(1084)书成。

《通鉴》由司马光总其大成,协修者有刘恕、刘攽、范祖禹3人。刘恕博闻强记,自《史记》以下诸史,旁及私记杂说,无所不览,对《通鉴》的讨论编次,用力最多。刘攽于汉史、范祖禹于唐史,都有专深的研究。他们分工合作,各自作出了重要贡献。最后,由司马光修改润色,写成定稿。其中是非予夺,一出于光。

《通鉴》征引史料极为丰富,除十七史外,所引杂史诸书达数百种。书中叙事,往往一事用数种材料写成。遇年月、事迹有歧异处,均加考订,并注明斟酌取舍的原因,以为《考异》。《通鉴》具有相当高的史料价值,尤以《隋纪》、《唐纪》、《五代纪》史料价值最高。

《通鉴》因司马光一人精心定稿,统一修辞,故文字优美,叙事生动,且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历来与《史记》并列为中国古代之史家绝笔。

于叙事外,还选录了前人的史论97篇,又以"臣光曰"的形式,撰写了史论118篇,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作者的政治、历史观点。对历史上有关图谶、占卜、佛道等宗教迷信,采取了批判的态度,是史学思想的重要进步。

《通鉴》成书后,元丰八年,范祖禹、司马康、黄庭坚、张舜民等奉命重行校定,元祐元年(1086)校定完毕,送往杭州雕版,元祐七年刊印行世。今元祐本已不可见。南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有余姚重刻本,亦多残缺。中华书局据清胡克家翻刻的元刊本,加以标点校勘,重新出版,是《通鉴》较好的版本。




畏威怀德是什么意思?
出处:出自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唐太宗:“夷狄,禽兽也,畏威而不怀德 。”译文:唐太宗说:“古代中国的周边一些少数民族政权落后野蛮,只相信暴力、威压,不懂得感念恩德和恩惠。”

小人畏威不畏德出自哪里
畏威怀德:汉语成语,拼音是wèi wēi huái dé,意思是畏惧声威,感念德惠。出自《国语·晋语八》。【成语出处】:《国语·晋语八》:“民畏其威,而怀其德,莫能勿从。”【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对人敬而远之。

女人是畏威而不怀德吗
不是。大部分女人都是懂得感恩的。“畏威而不怀德”的出处: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夷狄,禽兽也,畏威而不怀德 。”(翻译:古代中国的周边一些少数民族政权落后野蛮,只相信暴力、威压,不懂得感念恩德和恩惠。)

如之四字成语有哪些成语吗
成语: 畏威怀德 拼音: wèi wēi huái dé 出处: 《国语·晋语八》:“民畏其威,而怀其德,莫能勿从.” 典故: 怀:思念.畏惧声威,感念德惠. 成语。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特别推...

表示想念的成语
【畏威怀德】:怀:思念。畏惧声威,感念德惠。【渭阳之思】:指甥舅间的思念、怀旧之情。【屋梁落月】:比喻殷切的思念朋友的心情。【遐思遥爱】:在远处思念着、爱慕着。形容爱慕深切。【兄弟孔怀】:孔:甚、很;怀:思念。兄弟彼此之间非常思念、关怀。指兄弟间的友爱之情。【眼想心思】:心中...

《祭公谏征犬戎》(《国语》)全文意思
作者或出处:《国语》 古文《祭公谏征犬戎》原文: 穆王将征犬戎,祭公谋父谏曰:「不可。先王耀德不观兵。夫兵,戢而时动,动则威;观则玩,玩则无震。是故周文公之《颂》曰:『载戢干戈,载櫜弓矢;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先王之于民也,茂正其德,而厚其性;阜其...

带思脸的成语有哪些成语?
出处:唐·杜甫《天末怀李白》诗:“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望云之情 比喻思念父母的心情。 出处:《新唐书·狄仁杰传》:“仁杰登奇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其下。’瞻怅久之。云移乃得去。” 畏威怀德 怀:思念。畏惧声威,感念德惠。 出处:《国语·晋语八》:“民畏其威,而怀...

夷狄畏威怀德出处
这个句子出自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原文为:唐太宗:“夷狄,禽兽也,畏威而不怀德 。”意思是:古代中国的周边一些少数民族政权落后野蛮,只相信暴力、威压,不懂得感念恩德和恩惠。《资治通鉴》是专为治国者提供参考和借鉴而编写的史书。其书中总结的许多经验教训,均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

畏威怀德的出处是哪里?
这个句子出自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原文为:唐太宗:“夷狄,禽兽也,畏威而不怀德 。”意思是:古代中国的周边一些少数民族政权落后野蛮,只相信暴力、威压,不懂得感念恩德和恩惠。《资治通鉴》是专为治国者提供参考和借鉴而编写的史书。其书中总结的许多经验教训,均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

想睡四字成语
成语: 望云之情 拼音: wàng yún zhī qíng 出处: 《新唐书·狄仁杰传》:“仁杰登奇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其下.’瞻怅久之.云移乃得去.” 典故: 比喻思念父母的心情. 成语: 畏威怀德 拼音: wèi wēi huái dé 出处: 《国语·晋语八》:“民畏其威,而怀其德,莫能勿从.” ...

新余市15864251954: "惧威而不怀德"是什么意思? -
危眉乳癖: 楼下几位,全是望文生义.此句意为,只畏惧强权或强力而不懂得感恩.“记得李敖引用过一句话,说这世上有一种人,畏威而不怀德.什么叫畏威?威就是强权、权势,畏威就是害怕对方用强权对付他,你越欺负他,他对你越畏惧.所谓怀德,就是你对他好,他懂得心怀感激,明白你的作为,是一种美德.李敖说遇上这样的人,对他好,是没有用的,只有让他怕你,他才老实.”

新余市15864251954: 小人畏威不畏德什么意思 -
危眉乳癖: "小人畏威不畏德"是一句成语,意思是指小心眼的人害怕权威、强势的人,却不顾及道义和品德.这句成语中的"小人"指的是品德不高尚、为人不正直的人,而"畏威"指的是害怕权威、强势的人对自己进行惩罚或打压."不畏德"则表示这些小人不顾及良心和道义,不会顾及自己的行为对他人或社会所造成的伤害.这句成语的含义是批评那些只懂得讨好权势者、唯利是图、缺乏正义感和道德观念的人.它强调了人们应该尊重道义和正直,而不应该仅仅追逐权力和私利.总的来说,"小人畏威不畏德"是告诫人们要坚守正义和道德原则,而不是为了迎合权势者而放弃正直和道义.

新余市15864251954: 畏威怀德的畏是什么意思 -
危眉乳癖: 词目 畏威怀德 发音 wèi wēi huái dé 释义 怀:思念.畏惧声威,感念德惠. 出处 《国语·晋语八》:“民畏其威,而怀其德,莫能勿从.” 畏做畏惧讲

新余市15864251954: 请问"夷狄"这词是什么意思?谢谢. -
危眉乳癖: 【注音】:yí dí【释义】:1、古称东方部族为夷,北方部族为狄.常用以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族.2、指边远少数民族地区.3、视为夷狄.【出处】:1、《论语·八佾》:“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汉书·萧望之传》:“圣王之...

新余市15864251954: 孔子说的“夷狄入中华则中华之”出自何处?前后文是什么? -
危眉乳癖: 孔子说“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的同时也说“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这就是强调华夏文明不能被野蛮文明败乱.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於中国,则中国之.经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

新余市15864251954: 收集几个形容很想一个人的四字成语 -
危眉乳癖: 魂牵梦绕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望穿秋水. 朝思暮想.成语: 狐死首丘 拼音: hú sǐ shǒu qiū 出处: 战国·楚·屈原《九章·涉江》:“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礼记·...

新余市15864251954: 带畏什么畏成语有哪些 -
危眉乳癖: 畏首畏尾 [wèi shǒu wèi wěi] 生词本 基本释义 畏:怕,惧.前也怕,后也怕.比喻做事胆子小,顾虑多. 贬义 出 处 《左传·文公十七年》:“古人有言曰:'畏首畏尾;身其余几?'” 例 句 1. 青年人应当敢于创新,敢于实践,而不应当~,束手束脚.

新余市15864251954: 计获事足 的 出处 是 -
危眉乳癖: 计获事足 【拼音】:jì huò shì zú 【解释】:犹言如愿以偿.指愿望实现.【出处】:《后汉书·应劭传》:“唯至互市,乃来靡服.苟欲中国珍货,计获事足,旋踵为害,非为畏威怀德.” 【近义词】:如愿以偿 【语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新余市15864251954: 夷狄是什么意思? -
危眉乳癖: 古称东方部族为夷,北方部族为狄.常用以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族.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