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朝历代的粮食产量?

作者&投稿:肇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代粮食产量有多少?~

一、秦汉
那时候北方耕种技术发达,亩产量高;南方还没开发,技术落后,水稻刚进入百姓的视野,亩产量低。
南方大米:《淮南子·主术训》提到“十亩之田,率岁之收,不过四十石。”相当于稻谷的亩产量为4石,折成大米为2.4石。
北方小麦:《后汉书·仲长统传》提到“通肥饶之率,计稼墙之入,亩收三石。”即小麦的亩产量为3石。
秦汉时期1石为14公斤,1亩为0.69市亩。因此,秦汉时期的粮食亩产量为:北方小麦,120斤/市亩;南方大米,96斤/市亩。
二、隋唐
国家重归统一,加上南朝对南方的开发,为水稻亩产量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南方大米:从狄仁杰《乞免民租疏》推算,大米的亩产量为1.5石。
北方粟米:《新唐书·食货志》记载“一顷百亩,出米五十余斛(石)。”粟米的亩产为5斗多,如果折合成小麦的话,约为1石(小麦不用脱壳)。
隋唐的1石为42公斤,1亩为0.8市亩。因此,隋唐时期的粮食亩产量为:北方小麦,105斤/市亩;南方大米,157斤/市亩。
三、两宋
农业继续南移,两宋在南方大量兴建水利设施,粮食产量提升,环太湖的江浙地区逐渐成为宋朝的粮仓,并奠定后世1000年的粮食种植格局。
南方大米:范仲淹《答手诏陈十事》提到“中稔之利,每亩得米二至三石。”朱熹在《奏救荒事宜状》提到“每亩出米二石。”南方水稻的亩产应该为2石大米。
北方小麦:范仲淹《上执政书》提到“窃以中田一亩,取粟不过一斛(石)。”大致看出粟的亩产为1石,小麦类似。
两宋的1石为49公斤,1亩为0.9市亩。因此,宋代的粮食亩产量为:北方小麦,110斤/市亩;南方大米,220斤/市亩。
四、明清
湖广熟、天下足,已经成为共识,双季稻、麦稻两熟的轮作制都在这个时代被推广开来,农业科技达到高峰,粮食亩产量小农经济的高峰。
南方大米:顾炎武《日知录》提到“小民佃租富室田,亩出私租一石。”租税为50%,即亩产为2石米。
北方小麦:《河间志》记载“一夫耕田三五十亩,亩收麦一石以上。”小麦的产量超过1石。
明清的1石为70公斤,1亩为0.92市亩。因此,明清的粮食亩产量为:北方小麦,155斤/市亩;南方大米,305斤/市亩。

扩展资料
古代关于亩产的记载都非常粗略,没有足够的样本数据考证,所以误差较大。比如,亩产2石,也可能是1.8石,误差10%,古代一般会提整数、半数,不注视其它数据的精确性,所以文中的数据只能反映大概。
按吴慧之《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研究历代的亩产,可以从几方面着手,一是从历代史书中有文字记载的亩产多少来入手,一是可以从租税记载去倒推或复核亩产。
虽然数据并不精准,但粮食亩产量在主要的统一朝代仍是增长的,体现了技术进步,而且每个朝代都会在前人基础上兴修水利、改进工艺,从而提高粮食亩产。

明代的耕作水平又有提高,生产经验更为丰富,粮食亩产比宋元有所提高。1、北方的粮食亩产据《河间志》卷三记载:“一夫耕田三五十亩,亩收麦一石以上。”夏麦秋粟合起来还是2石。亩产2石汉量(小亩/小石)3.2石,比元代的3.036石增产5.4%,合今市制亩产300斤。2、南方的粮食亩产明代南方稻麦两熟田的稻谷亩产,据顾炎武《日知录》中引洪熙已年周干说:“如吴江昆山等田,亩旧税五升,小民佃租富室田,亩出私租一石。”什伍之租,亩收应是2石。亩产稻谷2石,折合今市制为亩产288斤。稻麦两熟田,麦的产量据明末清初桐乡的经营地主张履祥在《补农书》中所说:“田极熟,米三石,春花一石半,然间有之。大允共三石为常耳。”张氏所说上熟之田,是稻谷“3石”,“春花一石半”。那么,常田的稻谷产量就应当是亩产2石,春花亩产1石,合起来是亩产3石。亩产稻谷4石,折合今市制亩产577斤。吴慧认为,明代南方一季晚稻的亩产是2.72石,稻麦或稻豆复种是稻2石、麦(豆)1石。

我国古代各个朝代都有不同的规模,但由于农耕机械的落后和原始以及水利灌溉的限制,粮食产量都不高。从有记载的史料看,战国时期约232斤/亩,汉朝264斤/亩,唐朝334斤,宋朝381斤/亩。扣除本身消费,每个粮农应向社会提供;明万历年约458斤/亩,康乾441斤/亩,乾嘉121斤/亩,晚清仅为50斤/亩。

1、汉代人均粮食占有量,关于汉代的农业生产水平,学术界争议还很大。对汉代平均亩产估计高者,如吴慧认为汉代平均亩产折市制为每市亩264斤。

估计低者,如马大英就认为折市制仅66.36~67.83市斤/市亩[14]。更为普遍的是居中者,认为汉代亩产折市制为100市斤/市亩上下。差异如此之大,令人无所是从。这里且按曹贯一的估计,认为汉代亩产58.5市斤到117市斤之间,人均原粮占有量为456市斤。

2、唐代人均粮食占有量,唐代是历史上相当繁荣的一个时期,对这一时期人均粮食的估计,传统上一向是被认为居历代最高峰的。

近年来,随着对宋、明经济的研究的深入,虽然这一观点已经不再被认可,但不影响我们对唐代高度发达的农业生产的评价。鉴于唐代亩产争议较少,这里取吴慧的说法,认为唐代人均原粮占有量达到1256市斤。

3、宋代人均粮食占有量。关于宋代的人均粮食计算,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估计:宋代1159市斤。但吴慧的数据采纳了金代的数据跟南宋进行加权平均,而忽视了金人入侵中原造成的破坏。

因此,对吴慧的数据进行适当的修改是有必要的。郑正,王兴平利用《宋史卷173•食货上》重新计算了宋代人均粮食耕种面积,并将宋代的人均粮食占有量修正为661.5kg,折合1333市斤。这里采用这个数字。

4、明代人均粮食占有量,学界对于明代的粮食生产的讨论,张显清作过一个相当细致的总结:“余也非提出,北方折合今制,每市亩平均产麦,两宋为0.694市石,明清为1.302市石;南方每市亩平均产稻米,两宋为1.387市石,明清为2.604市石。

5、清代人均粮食占有量。明清之际天灾不已,又战乱频繁,直到康熙二十二年,国内战争才基本结束。农业经济一度遭到严重的破坏。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恢复,到了乾隆中前期,清代经济达到最高水平。

但是清初农业经济的具体水平,学术界一直有争议。主张低水平的,认为清初与清末水平相当,即亩产二百斤多;主张高水平的,则认为清初较明代又有发展。从上面张显清的总结性的文字里,我们可知现在的一般看法:清初的单位亩产高于明朝,但由于人口增加过快,人均反而下降。



现代中国人均粮食据有量800斤以下,民国600斤以下,晚清861斤,乾嘉时期1021斤,康乾盛世时期1705斤,明朝万历时期1741斤,宋代1300斤,汉代1000斤,盛唐1000斤。如果扣除本身消费,每个粮农年均可向社会提供粮食数分别为:明朝万历时期458斤,康乾盛世时441斤,乾嘉时期为121斤,晚清仅仅为50斤。
  
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水平之高是惊人,不仅农业生产技术非常发达,劳动生产率也是罕见的。汉代每年粮食总产量就为320亿斤,劳动生产率是平均每人2000斤,人均粮食大约是500斤。唐代粮食年总产量达595亿斤,宋代竟达1284亿斤。唐代按人口峰值6000万计,人均占有粮食近1000斤。宋代人口总数争议颇大,就按范文澜的最高估计有一亿人计算,人均占有粮食也达1300斤。

古代中国的粮食亩产及人均粮食占有量:
亩产(斤/亩) 两汉264 南北朝257 唐前期334 唐后朝309 宋309 元338 明346 清367
人均粮食(斤) 两汉1000 南北朝966 唐前期1256 唐后朝1159 宋1322 元1135 明1554 清1541

公元纪年         人口数(万人)
公元前5000    出现原始农业      493
公元前340    战国初期        3000
公元前221    秦朝初期        2000
公元前202    西汉初期        1300
2         西汉平帝元始二年   6300
157        东汉桓帝永寿三年   7200
265        三国末期       2500
300        晋惠帝永康元年    3379
368~407      十六国东晋中后期   3128
520        南北朝中期      5240
581        南北朝末期      4430
609        隋炀帝大业五年    5542
624        唐高祖武德元年    2274
755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   8775
860        唐懿宗咸通元年    6700
960        五代十国末期     3979
1110      宋徽宗大观四年    11946
          南宋金章宗泰和七年 —

汉代种粟(小米)收为军粮,除了种粟还有其他各种,如稻,麦,豆,瓜,瓠,芋,五色黍(黄大米、梁等),元麦(青稞粯子)等
最主要的就是小米和水稻

汉一亩地得粟三到四石,换算成现今市亩一年收粟则在一亩三百市斤左右
不同年景种水稻则差别很大,按农书记载在好的年景时施用肥料的美田亩收十九石,中田十三石,薄田十石,若再加上用溲种施加磷钾肥最高产量一亩地可收过卅石(宋代记载为百石)
按薄田亩收十石计算,汉代一亩地可收水稻产量为现今市亩一亩约九百市斤
按中田收十三石计算,汉代一亩地可收水稻产量为现今市亩一亩接近一千二百市斤
按美田收十九石计算,汉代一亩地可收水稻产量为现今市亩一亩约一千七百市斤
美田十九石这个数据很接近现代实验田数据了

正常年景:每亩战国232斤,汉朝264斤,唐朝334斤,宋朝381斤

你在中国封建王朝,你摊人均你怎么均。。。


历朝历代的粮食产量?
历史上各朝代的粮食产量受制于落后的农耕技术和水利设施,战国时期的平均亩产约为232斤,汉朝提升至264斤,唐朝达到334斤,宋朝进一步增至381斤。到了明代万历年间,平均亩产约458斤,而清朝初期康乾时期则为441斤,但到了晚清,这一数字急剧下降至50斤\/亩左右。对于汉代,粮食产量的估计存在较大分歧,...

历朝历代的粮食产量?
我国古代各个朝代都有不同的规模,但由于农耕机械的落后和原始以及水利灌溉的限制,粮食产量都不高。从有记载的史料看,战国时期约232斤\/亩,汉朝264斤\/亩,唐朝334斤,宋朝381斤\/亩。扣除本身消费,每个粮农应向社会提供;明万历年约458斤\/亩,康乾441斤\/亩,乾嘉121斤\/亩,晚清仅为50斤\/亩。1、...

古代一亩地能收多少粮食
最主要的就是小米和水稻 汉一亩地得粟三到四石,换算成现今市亩一年收粟则在一亩三百市斤左右 不同年景种水稻则差别很大,按农书记载在好的年景时施用肥料的美田亩收十九石,中田十三石,薄田十石,若再加上用溲种施加磷钾肥最高产量一亩地可收过卅石(宋代记载为百石)按薄田亩收十石计算,...

明朝大概每年的粮食产量多少
《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认为明代一石重153.5斤,一斤重594.6克,明代粮食总产量应为1500亿市斤左右。

汉代的粮食产量
下田一亩只收粟130斤,之所以下田收粮如此之少,一是缺水看天吃饭,二是粗放式播撒,当时种植的粟米也就是小米已经是耐旱易种植的类型,换成小麦在下田种植收成更不稳定 中田一亩收粟340斤,和当代没有大搞水利化肥工程前的贫地产量相当 上田一亩收稻860斤,这个产量基本达到现代没使用复合肥料前的...

70年粮食产量迈过11个“千亿斤台阶”
“吃饱肚子是中国老百姓孜孜以求的梦想,但历朝历代都没能圆上这个温饱梦,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端稳了中国人的饭碗,成功解决了14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韩长赋说。 1949年,我国粮食产量仅有2264亿斤,70年里先后迈过11个千亿斤台阶,现在已连续4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还有“油瓶子”“菜篮子”“果盘子”...

古代人是不是吃饱饭就知足了,没有现代人烦恼多,压力大呢?
历代人均粮食占有量(市斤): 汉代:705。 盛唐:1256。 北宋:1333。 晚明:2002。 满清前期:1085。 晚清:700。 以历代人均粮食占有量不难看出,自宋开始随着双季稻的种植,和种植技术的提高,粮食人均占有量从宋代来时候一路狂飙,到明末达到巅峰,水稻亩产可达300市斤。这也是传统农业的一个天花板。 粮食产量的提升也让中...

求中国古代各时代的主要农作物?(高分悬赏,满意追加)
秦汉:西域传入葡萄,苜蓿,核桃,胡萝卜等.南朝:小麦种植开始推广,水稻栽培技术提高.唐朝:吐蕃种植青稞,小麦,荞麦,豌豆,蔬菜种子传入西藏.北宋:粟,麦,黍,豆从淮北传到江南,两广;越南传入占城稻从福建推广到江浙和淮河流域;茶树在福建和长江中下游广植 南宋:太湖流域盛产稻米;棉花种植从闽粤扩展到江淮.明朝...

为什么宋代经济这么发达?
但虽说大宋开国捡了大便宜,但捡便宜败江山的事情,历朝历代也同样多。宋朝值得称道的,是他用好了这个家业。尤其一个亮点,就是技术先行。作为一个工商业高度发达的王朝,宋朝并非不重视农业,但是比起其他朝代在田亩赋税制度上做文章,宋王朝却把脑筋打到了技术领域。特别是宋真宗时期,多次集中国家力量...

各朝代经济现象和政策
秦朝修灵渠,沟通湘水和离水、连接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隋唐时期大运河的开凿,使南北得以贯通;唐代兴修的水利工程遍及黄河、长江流域,边远地区也有。④由于历代封建统治者都重视农业,自秦汉至明清,耕地面积呈不断扩大趋势,使粮食总产量大幅增加,养活了众多人口。2.古代手工业经济 手工业发展的表现,...

合阳县17860074039: 历朝历代的粮食产量? -
訾柱复方: 现代中国人均粮食据有量800斤以下,民国600斤以下,晚清861斤,乾嘉时期1021斤,康乾盛世时期1705斤,明朝万历时期1741斤,宋代1300斤,汉代1000斤,盛唐1000斤.如果扣除本身消费,每个粮农年均可向社会提供粮食数分别为:明...

合阳县17860074039: 历朝历代的粮食产量? -
訾柱复方: 正常年景:每亩战国232斤,汉朝264斤,唐朝334斤,宋朝381斤

合阳县17860074039: 请介绍一下从秦到清各个朝代的粮食亩产量
訾柱复方: 古代中国的亩产和人均粮食占有量ؤ 上述对古代中国的农业生产技术发展情况所做的定性分析,可以作定量表示,那就是将 历代的粮食亩产及人均粮食占有量收集计算整理...

合阳县17860074039: 汉代的粮食产量 -
訾柱复方: 汉代的粮食亩产,有两类典型材料:一是一般亩产,一是特殊高产. 1、汉代有关一般亩产的典型材料,主要有以下几条: (1)亩产3石(折合今量281市斤)粟,是汉代文献公认的;(2)考虑到复种的因素,亩产 3.33石的产量也是有的;(3)南方耕作粗放,水稻亩产在2.77石,也是合理的. 2、除了一般亩产以外,还有水利灌溉田和“代田”,特别是“区田”的特殊高产. 汉代 的高产田则一般可到“亩产十石”或说“亩锺之田”.至于区田则有更高的产量.

合阳县17860074039: 战国的粮食产量战国时候一亩地会产多少粮食? -
訾柱复方:[答案] 战国前期的粮食亩产有关战国前期粮食亩产的典型资料,主要有以下几条:(1)《汉书·食货志》载李悝这言:“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一石半.”这是指亩产粟1.5石.(2)《管子·轻重甲》说:“一农之事,终岁耕百亩,...

合阳县17860074039: 历代的粮食产量有历史记录吗 -
訾柱复方: 工业革命前,一是靠天吃饭,每年不同.二是没人统计粮食总产,三是疆土面积不同

合阳县17860074039: 对宋代粮食亩产量的估计RT -
訾柱复方:[答案] 宋代已进入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农业经济和商品经济都有新发展,加上新耕具的推广、优良品种的采用、肥料的增施等,粮食亩产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宋1亩合今市制0.9市亩,合汉时的小亩3.125亩.这是在计算宋代粮食亩产时必须注意的. 1、南方水...

合阳县17860074039: 宋代的粮食亩产 -
訾柱复方: 宋代已进入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农业经济和商品经济都有新发展,加上新耕具的推广、优良品种的采用、肥料的增施等,粮食亩产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宋1亩合今市制0.9市亩,合汉时的小亩3.125亩.南方水稻的亩产 (1)宋仁宗时,范仲淹在奏...

合阳县17860074039: 材料二,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中心呈何趋势?这种趋势最终形成?材料二:“国家根本,仰给东南”材料三:朝代丨 江浙地区粮食亩产量两宋前... -
訾柱复方:[答案] 经济重心南移主要原因: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气候适宜、土地肥沃、地广人稀、水资源充足、交通便利等].②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为江南经济发展创造了稳定的环境.③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增加了大量劳动力,并带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