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贤处末世,待人应物,有时而委曲,其道未尝不直也 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蓬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自宜进退绰然,今亦牵制若此,乃知古人挂冠解绶,其时亦不易值也.什么意思~

  楼主好,查了一下资料,原文是:
  王阳明《寄希渊》:“所遇如此,希渊归计良是,但稍伤急迫。若再迟二三月,托疾而行,彼此行迹泯然,既不激怒于人,亦不失己之介矣。圣贤处末世,待人应物,有时而委曲,其道未尝不直也。若己为君子而使人为小人,亦非仁人忠恕恻怛之心。希渊必以区区此说为大周旋,然道理实如此也。区区叨厚禄,有地方之责,欲脱身潜逃固难。若希渊所处,自宜进退绰然,今亦牵制若此,乃知古人挂冠解绶,其时亦不易直也。”

  这段话大概讲述的是王明阳先生对于希渊辞官这件事的评价,他的意思是希渊的做法欠考虑,做人做事,委曲求全未必就违背了孔孟的儒家思想。
  楼主询问的几句话,大意是:如同你当时所处的环境,本应该进退合宜,没有麻烦的。如今也收到了这样的牵连,这就说明了古人辞官归隐,在当时也并不一定就是正直的表现了。
  其时亦不易直也,理解起来容易出错。我的考虑是,在联系上文,阳明先生说做事不能一意孤行,多筹划,考虑结果。而辞官者大都因为官场黑暗,与自己的信念相违背,就挂冠而去,这是与希渊辞官一样的想法,未必是最好的做事方式。

另外,找到一个解答,还是很好的,作为参考使用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202975914082023845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希望有所帮助!

意思
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
其规律顺应天地产生
可以被人所利用

王阳明《寄希渊》:“所遇如此,希渊归计良是,但稍伤急迫。若再迟二三月,托疾而行,彼此行迹泯然,既不激怒于人,亦不失己之介矣。圣贤处末世,待人应物,有时而委曲,其道未尝不直也。若己为君子而使人为小人,亦非仁人忠恕恻怛之心。希渊必以区区此说为大周旋,然道理实如此也。区区叨厚禄,有地方之责,欲脱身潜逃固难。若希渊所处,自宜进退绰然,今亦牵制若此,乃知古人挂冠解绶,其时亦不易直也。”
   阳明先生所以能成德成事不是没有原因的,虽然他信奉孔夫子,但起码他确实不是原教旨主义者。原教旨主义往往是一根筋主义、没脑子主义,其“旨”往往是抽出先人之教的一条半条,奉为神谕,为了满足现任教主的现实利益和广大教徒的情绪需要而肆意发挥,行动起来毫不犹豫,总是以为真理在握。原教旨主义者搬出来供奉的先师恐怕不会同意他们把自己当虎皮,他的教义往往是复杂的、具体的和不可分的。所以,马克思不承认自己是“马克思主义者”,从这个意义上说,黑格尔不会承认自己是“黑格尔主义者”,孔子更不会承认自己是“孔教”的教主。如果说阳明身后有所谓“王学末流”,恐怕终于有了自己的“主义”自己的“教”的诸位也可称为末流。
   从希渊同志辞官这件事上说,阳明先生劝他不要因为图一时痛快就不顾及其他,激怒别人,如果这样就是逼得别人不得不作小人。世界上又添了个小人,这当然是“君子”所不该为的。孔子在世的话,也会同意阳明先生的意见。子曰:“直而无礼则绞。”(《论语•泰伯》)给别人留有余地,甚至是给你心目中的小人留有余地,是“有礼”,有礼就不会太直。子曰:“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家必达,在邦必达。”(《论语•颜渊》)通达之人并不是一意孤行的人,物体在真空中才能作绝对的直线运动,人并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察言观色并不一定要顺人意旨,虑以下人也并不是俯首帖耳,掌握了环境的动向是为了采取明智的行动。子曰:“邦有道,危行危言。邦无道,危行言孙。”(《论语•宪问》)阳明子所处正是“无道”的“末世”,更要谨慎一点,尽量不乱说乱动,以防犯了小人。再极端点说,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论语•述而》)遇到事情,端出一颗战战兢兢的心,好好策划争取成功,不感情用事徒增麻烦,也不是坏事。
   “直”本身也是高要求,柳下惠说:“直道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不去父母之邦。”(《论语•微子》)希渊同志挺不住了要走人,已经“直”不下去了。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论语•卫灵公》)末世之君子可以怀才不施,希渊同志响应孔夫子号召,辞官归隐,独善其身,可以算“君子”,但却不是“直”。
   实际上,孔夫子虽然很佩服史鱼的“直”,但并不提倡。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论语•宪问》)子还曰:“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邦无道的时候走反而是必要的。具体到生活上,孔夫子也并不奉行太直的路线,他把自己的侄女嫁给南容,就是认为南容这小伙子“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论语•公冶长》),让人放心。


圆滑有度,宽以待人.什么意思
宽容是平和的外观。生活中平和的人,厚德载物,雅量过人,推功揽过,在办事情时能屈能伸。“原谅失败者之心,注意成功者之路”,处事方圆得体,待人宽严得宜。冷静是平和的内涵。平和的人,其玄机就在一个“静”字,“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冷静的与人相处,理智处事,身防闲处,...

在《红楼梦》中,所说的“金陵十二钗”都是谁啊
她是个恪守封建礼法的贤女节妇的典型。 红楼梦之金陵十二钗 1、2、钗黛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咏絮才”指女子咏诗的才华,后世称赞能诗善文的女子为有“咏絮才”这里喻指黛玉应怜惜。 “玉带林中...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凡鸟偏从末世来”指的是...

浮华的诗句
浮华的诗句 1、惟予不肯着浮华,中心有愿超三界。——出自元·尹志平《踏云行 自咏》2、真僧相劝外浮华,万法无常可叹嗟。——出自唐·麹信陵《酬谈上人咏海石榴》3、末世多轻薄,骄代好浮华。——出自魏晋·张华《轻薄篇》4、早忝授经闻博约,晚羞同俗陷浮华。——出自南宋·陆游《志学》5...

老子的《道德经》对中国人的影响
1.司马谈(西汉史学家司马迁之父)在《论六家要旨》中说:“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史记太史公序》)2.司马迁在《史记》说:“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

建安风骨的美学特征
军阀割据混战,社会动荡不安,再加之疾疫盛行,文士们处境艰难,命运难以自保,一种末世之悲笼罩在人们心头...人生短促,即使是正常颐享天年,然与悠悠历史相比亦如掠过天际的流星,转瞬即逝,更何况汉末文士又处在...方式深邃洞察,从而随时使自己处于一种超然物外的“无我之境”,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应物而无累于物”...

读道德经有什么好处?
4、提高待人接物能力:人生活在这个社会上,为人处事很繁杂,天天要与人接触,要人家做事,别人不听话,就与别人争吵不休,搞得自己心乱如麻,理不出头绪。如果静下来背诵《道德经》,心里就明白了遇事要处下、不争、顺其自然。5、锻炼大脑:在反复读《道德经》的过程中,有一天就会自然而然地想着...

???红楼梦里的十二金钗???
判词: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花相:杏花—瑶池仙品:日边红杏倚云栽 象征物:风筝(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作品注释: 探春是贾府的三小姐,贾政之妾赵姨娘之女。“才自精明志自高”指的是她的志向高远,精明能干,清醒精敏,不...

全真冠巾规定
西方太妙,至极天尊,龙虎坛前意莫分,虔诚最为亲,真息起处,万劫免沉沦(重)。北方玄上,玉宸天尊,身藏地魄与天魂,坎离有纯金,水火颠倒,万劫免沉沦(重)。东北度仙,上圣天尊,应物不迷众妙门,炼己在持心,一尘不染,万劫免沉沦(重)。东南好生,度命天尊,火候调停要配均,呼吸顺归根,但安神息,万劫免沉沦(重...

回忆我的母亲佳句赏析
这“极大极深的影响”正如作者自道:学得了好脾气,学得了待人接物的和气,能宽恕人,体谅人,以及在学习上勤奋、守时和做人上能反省“吾身”.其中主要是如何做人方面,母亲让作者养成了宽容、善待、体谅的品性.。 4.我的母亲 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看文章)的方面...

急求红楼梦读后感,300字左右就可以了~~ ~
我总认为红楼梦的伟大之处在于它体现了一种败落的趋势,不管是家族的,爱情的,仕途的,都是走向没落,这在喜聚不喜散,爱好大团圆结尾的中国古典小说中并不多见。 我不得不感谢续者高鄂,尽管他在很多方面跟不上曹雪芹的思想,但他至少让黛玉死了,管她登仙还是辞世,至少她别了宝玉,很好很好。 不...

宣化区13812783166: 弟子规的读后感 -
阚伏里素: 《弟子规》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一本叫做弟子规的书,读完后又查了些资料.我了解到《弟子规》是中国古 代圣贤的智慧的结晶,它无时无刻的指引着我们前进.这本书中的许多道理,正是我们这代 人所缺少的.它是清朝秀才李毓根据《论语》...

宣化区13812783166: 弟子规全文 弟子规简介作者是谁 -
阚伏里素: 弟子规:弟子规全文内容 【总叙】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

宣化区13812783166: 子弟规求全文翻译 -
阚伏里素: 现在如果我们真的想有成就,要在根上扎根,扎根要在德行.德行在一般来讲是《弟子规》.《弟子规》句句做到,我们的道德,根就扎稳了,毛病习气慢慢会淘汰掉. 真正的根本是做人,《弟子规》一定字字句句统统要落实,变成自己日常生...

宣化区13812783166: 圣人役物,而不为物役.什么意思 -
阚伏里素: 意思是,有德行的人可以引导或影响事物的发展,而不自己被事物所左右.这样说,是因为圣人之所以被称为圣,是因为他们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能够顺着客观规律办事,因此可以主动影响和引导事物的发展.如果没有掌握这个规律,必然处处被动,无法掌握主动权.

宣化区13812783166: 菜根谭白话文,或译文,现代文, -
阚伏里素: 【 菜根谭 】【原文】攻人之恶勿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勿过高,当使其可从.【译文】责备别人的过错不可过于严厉,要顾及到对方是否能承受.教诲别人行善不可期望太高,要顾及对方是否能做到.【原文】忧勤是美德,太苦...

宣化区13812783166: 且夫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一切嗜好,固无足以累之. 翻译 -
阚伏里素: 圣贤之辈不裹足不前,而是顺应事物发展,不迷恋外物,不玩物丧志.

宣化区13812783166: “圣人不死,大道不止”出自《老子》第几章?何解? -
阚伏里素: 出自庄子圣人不死章. 漫漫时空,人类是容易寂寞无助的和迷茫堕落的,圣人在时空中来回穿梭,引领我们到达一个既定而又未知的世界. 圣人都是为道徇身的人,承载着常人无法理解的苦痛,但其思想却代表着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但同时又批...

宣化区13812783166: 说说圣人和仁者的理解 -
阚伏里素: 这句话出自《屈原列传》:“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是说凡是圣人,都不被外界事物所拘束,能够顺应时世的转移变化.

宣化区13812783166: 从古圣贤皆寂莫,是真名士自风流.出自那篇文章? -
阚伏里素: 出自《菜根谭》. 《菜根谭》是明朝(公元1368 1644年)洪应明晚年所写的一部语录体的说理劝世的作品,是一本论述修身、处世、待人、接物、应事的格言集.该书精彩论说了修身养性、齐家治国的深刻道理.参考资料:http://wenwen.sogou.com/z/q654220209.htm

宣化区13812783166: 不求名利是贤君意思 -
阚伏里素: 彼富我仁,彼爵我义,群子固不为君相所牢笼.人定胜天,志一动气, 君子亦不受造化之陶铸. 【译文】 别人有财富我坚守仁德,别人有爵禄我坚守正义,所以君于绝对不会被君相的高官厚禄所束缚或收买.人的智慧一定能战胜大自然,思想...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