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名相姚崇,用官位性命担保两件事,一生之中最重要的两次担当

作者&投稿:傅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大唐名相,最著名的除了贞观年间的房玄龄、杜如晦,就是开元年间的姚崇、宋璟。 姚崇,是一位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政治斗争经验丰富、敢于担当的优秀政治家,是开元盛唐的代表人物之一。 政治家很少有用自身官位、性命乃至全家去赌博的,而姚崇一生当中竟然做了两次这样的事情。仅凭这两次,姚崇就可以算是唐王朝最伟大的政治家。 【姚崇与武则天,「 ”臣以微躯及一门百口保见在内外官更无反逆者”】 姚崇46岁的时候,升迁任夏官郎中(兵部郎中),虽然仅仅是从五品上,但却是兵部仅次于尚书、侍郎的权力核心之一了。 在契丹反叛攻打河北诸州时,姚崇作为身在中枢的参谋班子一员,「 ”剖析若流,皆有条贯”。被契丹反叛弄得焦头烂额的武则天,竟然在身边看到这样一个能干的官员,「 ”甚奇之”,就破格提拔姚崇为夏官侍郎,两年后又让姚崇参与朝政,成为宰相班子的一员。 这是姚崇成为朝中大佬的关键步骤,武则天对姚崇有知遇之恩。 初登相位的姚崇做了一件大事,用身家性命担保,结束了武则天的酷吏政治。 武则天与身边诸臣子讨论,说之前周兴、来俊臣审理百官案件,百官都承认自己谋反罪状。当时也派遣身边近臣去狱中亲自查问,这些人都没有否认。现在周兴、来俊臣死了,再也没有百官谋反的案件,那么以前死掉的那些是不是有冤枉的? 姚崇回答说,之前谋反被杀的都是冤枉的。您让近臣去询问,而近臣自身也是难保,怎么能让有冤的臣子翻供?被问的臣子如果翻供,就会遭到更严酷的折磨。幸好现在您杀了周兴、来俊臣,朝廷才得以安定。 「 ”今日已后,臣以微躯及一门百口保见在内外官更无反逆者。乞陛下得告状,但收掌,不须推问。若后有征验,反逆有实,臣请受知而不告之罪。” 武则天听了之后大喜,说以前的宰相在这件事情上都是不反对,把我变成好杀的帝王,「 ”闻卿所说,甚合朕心”。 当时已经是武则天称帝之后,经历了大规模的政治清洗、酷吏政治,武则天地位已经稳固,需要采取一些相对温和的手段来缓和各种对立的社会矛盾。 姚崇实际上是顺从了武则天的想法,说出了武则天没法自己说的话,给了武则天一个台阶下。但这同样是冒着触怒武则天的风险,并不排除武则天准备掀起新一轮政治高压运动的可能性。 姚崇用自身性命和全家百口来做担保,为唐王朝复兴保存了力量,有拨乱反正大功。之后姚崇与狄仁杰等心怀大唐的臣子一道,举荐了张柬之等人入朝掌权,为之后发动神龙革命复唐奠定了基础。 这也是后来武则天神龙革命后被逼退位,姚崇算是参与其事,并得到封赏,但因为他又是唯一一个「 ”呜咽流涕”表示对武则天怀念而被贬出京。一方面是对唐王朝的忠诚,另一方面是对武则天个人的忠诚,姚崇身在其中,确实难以表现出明显的态度。 但也正因为此,姚崇逃过了武三思等人的打击报复,并在唐睿宗时期得以重新回京任宰相,也算是善有善报。 【姚崇与李隆基,「 ”若除不得,臣在身官爵,并请削除”】 李隆基发动先天政变后消灭了太平公主一党,真正掌握了权力,当时姚崇已经63岁。 在李隆基与时任地方官的姚崇交流的过程中,姚崇上书十事,从方方面面给了李隆基很深的触动,任姚崇为相全面负责朝政。姚崇也没有辜负李隆基的信任,兴利除弊,为开元盛世奠定了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 开元四年,华北一带爆发蝗灾。按传统方式,只能焚香祷告,等蝗虫把能吃的都吃光后自然消亡。「 ”民祭且拜,坐视食苗不敢捕”。 在此之前几十年,唐高宗李治后期发生了一次唐王朝最严重的蝗灾,关中地区这个唐王朝的核心区域竟然「 ”京师人相食,寇盗纵横”。 这种自然灾害的应对非常体现统治者的治国能力,也是凝聚意志、统一思想的大好时机。 姚崇就体现了其决心与铁腕,发动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官方组织的人类与蝗虫的战争。 姚崇上奏,从蝗虫怕人的自然规律、农民有保护农作物的心理两个角度阐述了灭蝗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方式,「 ”蝗既解飞,夜必赴火,夜中设火,火边掘坑,且焚且瘗,除之可尽”。 同时指出了以往蝗灾蔓延的最大原因,就是思想意志不统一、不坚决,「 ”自古有讨除不得者,只是人不用命,但使齐心戮力,必是可除”。 史书上短短一百余字的记录,就是一篇完整的可行性研究和实施方案,姚崇即使到了现代,也是一位优秀的咨询工程师,而非只会喊口号、说空话的书呆子,也不是只会动嘴皮子的领导。 在说服了李隆基之后,姚崇派遣御史下到地方指导灭蝗战争,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指挥网络。 部分地方官并不配合,汴州刺史倪若水上奏,仍然是德政那老一套,还用东晋十六国时期赵汉刘聪灭蝗失败举例。 姚崇正缺一个典型,于是大怒,「 ”刘聪伪主,德不胜妖;今日圣朝,妖不胜德。古之良守,蝗虫避境,若其修德可免,彼岂无德致然!今坐看食苗,何忍不救,因以饥馑,将何自安?幸勿迟回,自招悔吝。” 姚崇回复有三层意思,第一是说你倪若水拿刘聪和李隆基相比,想死吱声;第二,你说德政有效,但你的辖境有蝗虫,说明你缺德;第三,你要是可怜老百姓,就别废话,否则饿死老百姓你能心安么? 这个倪若水虽然是个腐儒,却也是个爱惜百姓的好官,被逼急眼了也能干些事情,「 ”若水乃行焚瘗之法,获蝗一十四万石,投汴渠流下者不可胜纪。” 灭蝗工作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看到效果的,朝中仍然有不同声音,李隆基再次与姚崇商议。 姚崇说:「 ”纵使除之不尽,犹胜养以成灾。陛下好生恶杀,此事请不烦出敕,乞容臣出牒处分。若除不得,臣在身官爵,并请削除。” 与姚崇同为宰相的卢怀慎也有反对意见,认为蝗虫天灾非人力所能消除,并且杀虫太多有违天和。卢怀慎就是那位有名的「 ”伴食宰相”,对姚崇一直言听计从,这次也能表示反对,代表了当时一大批官员和知识分子的想法。 姚崇毫不犹疑的压制了这批人的想法,「 ”今蝗虫极盛,驱除可得,若其纵食,所在皆空。山东百姓,岂宜饿杀!此事崇已面经奏定讫,请公勿复为言。若救人杀虫,因缘致祸,崇请独受,义不仰关。” 搞改革不坚决不行,关键时刻姚崇再次用官位身家担保,不但说服了李隆基,还压制了朝中其他官员和地方官,统一了思想和行动,「 ”蝗因此亦渐止息”。 姚崇的这次灭蝗战争开了一个好头,是人类应对自然灾害的一个里程碑事件。包括在后世宋王朝时期,蝗灾频繁,保守的宋王朝仍然采取积极措施杀灭蝗虫,姚崇遗泽犹在。 但这件事情姚崇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同年年末,李隆基通过一件不大的事情表示了对姚崇的不满。姚崇也意识到了这点,屡次向李隆基表示辞去宰相位置,并推荐宋璟继任。于是,姚崇虽然仍然享受宰相待遇,但宰相位置被罢免,从国务院总理变成顾问委员会主任了。 这两件事情,任何政治家只要完成一件,就足以在青史留名了。如果姚崇是个政治投机者,或者仅仅是一位「 ”救时宰相”,完全没有必要做这两件事情,武则天时期姚崇圣眷正隆,做对了没好处,做对了可能得罪武则天;灭蝗之事也是如此,对于不可抗力,什么也不做也不会对姚崇声望造成负面影响。 而姚崇都做了,都用官位性命担保,并且都取得了成功。这就是伟大的政治家对历史的推动作用。 参考资料包括《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唐会要》等,本文引用史书原文摘自《旧唐书》。 用数学和工程的思维方式去解读历史,妄图以古喻今。理工男读历史,欢迎关注和讨论。




唐朝名相姚崇,用官位性命担保两件事,一生之中最重要的两次担当_百度知 ...
政治家很少有用自身官位、性命乃至全家去赌博的,而姚崇一生当中竟然做了两次这样的事情。仅凭这两次,姚崇就可以算是唐王朝最伟大的政治家。 【姚崇与武则天,「 ”臣以微躯及一门百口保见在内外官更无反逆者”】 姚崇46岁的时候,升迁任夏官郎中(兵部郎中),虽然仅仅是从五品上,但却是兵部仅次于尚书、侍郎的权力...

姚崇是哪个皇帝的宰相
姚崇曾任武后、睿宗、玄宗三朝宰相常兼兵部尚书,姚崇(651年~721年),本名元崇,字元之。陕州硖石(今河南省陕县)人。唐朝名相、著名政治家,嶲州都督姚懿之子。姚崇初以挽郎入仕,迁兵部郎中。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契丹侵扰河北,连陷数州,军务繁杂,檄书如雪。姚崇剖析若流,皆有条理,得到武...

姚氏家族历代有做过大官吏吗?
姚崇(651—721年),唐代名相,曾任武后、睿中和玄宗三朝宰相兼任兵部尚书。姚崇于698年升任凤阁鸾台平章事,成为宰相。710年,唐睿宗即位后,担任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升任中书令,成为宰相。713年,唐玄宗即位后,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封梁国公,成为宰相。

姚崇牧荆州是什么意思
姚崇牧荆州的意思是唐代的名相姚崇本名元崇,当初任荆州长官三年。唐冯贽云仙杂记截镫留鞭,姚崇牧荆州,受代日,阖境民泣,抚马首截留鞭,以表瞻恋。

姚崇为何能被称为名相?对唐朝有哪些贡献?
再之后,随着姚崇成年,因为老爹的缘故,朝廷直接征辟姚崇,入朝为官。而姚崇入仕之后,第一份工作也比较特殊。当时恰逢李治的嫡长子,太子李弘去世,姚崇便被任命为李弘的挽郎,通俗一点来说,就是负责给李弘抬棺的这么一个官职。虽说开局就给太子抬棺材,有些不太吉利。但是在这之后,姚崇的仕途却走到十分稳妥。此后的二十...

唐朝名相姚崇介绍
回答:姚崇,原名元崇,字元之,武则天时,因与一反叛突厥人同名,故而以字行(有的说是改名元之)。开元元年(713年),因避年号讳,又改名崇。陕州硖石(治所在今河南省三门峡市东南)人,永徽元年(650年)生。历事武则天、唐中宗、睿宗、玄宗诸朝,任宰相,多次出任地方长官,为唐朝前期一名臣。开元九年(721年...

姚崇为什么被称为开元名相?
睿宗景云二年(710),姚崇再度任相。当时太平公主干预朝政,与太子李隆基矛盾非常激烈,睿宗为了缓和矛盾,遂将亲太子的姚崇贬为外州刺史。开元元年(713)十月,玄宗即位后,姚崇再度为宰相。玄宗刚刚即位,留心于治道,经常和他商讨军国大事,姚崇遂向玄宗提出了十条建议,其中包括改严刑峻法为施仁政,...

姚崇三次当宰相,他做了哪些事?是如何帮李隆基缔造开元盛世的?_百度...
姚崇就是李隆基在开启开元盛世的路途上最大的助力。姚崇在武则天时期就已经开始做宰相了,从武则天到唐玄宗,他前前后后当了三次宰相。从他三次当宰相这件事情中,我们也不难看出他卓越的政治才能以及帝王对他的赏识。姚崇第一次崭露头角是在武则天当政时期,契丹入侵时,他出谋划策,帮助唐朝取得胜利...

说一说姚崇、宋璟为官各有何特点
姚崇出身于官僚家庭。年轻时喜好逸乐,年长以后,才刻苦读书,大器晚成。历任武则天、唐睿宗、唐玄宗三朝宰相,有“救时宰相”之称,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宰相。姚崇不是一个高谈阔论的理论家,而是一个脚踏实地勇往直前的实干家。纵观姚崇的一生,可以说他是一个以清除天下积弊为己任的改革家。姚崇...

唐玄宗时期的两位名相
姚崇、宋琮:唐玄宗时期的两位名相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唐世贤相,前称房、杜,后称姚、宋,他人莫得比焉。”房、杜,即房玄龄和杜如晦,二人辅佐唐太宗,成就了“贞观之治”,后世根据二人的从政特点——房玄龄多谋,杜如晦善断,而有“房谋杜断”的说法。姚、宋,即姚崇和宋_,...

井冈山市15596873145: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怎样重用人才的
鲁妍金龙: 唐太宗李世民设弘文馆储备人才,用人不疑,通过科举吸纳庶族士人.武则天扶植庶族地主官僚,从庶族地主中搜罗人才,下令“内外文武九品以上及百姓咸令自举”,广开言路,增设武举.唐玄宗启用姚崇、张九龄等,虚怀纳谏使得政治清明...

井冈山市15596873145: 唐玄宗启用的敢于直谏的名相是 -
鲁妍金龙:[答案] 姚崇、宋璟姚崇(公元650年-公元721年),本名元崇,字元之,避唐玄宗“开元”年号讳,改名姚崇,河南三门峡陕县人.父姚懿,曾任硖石县令,因先辈世代在陕州为官,遂定居陕州硖石(今属河南三门峡陕县硖石乡).崇出身于官僚...

井冈山市15596873145: 唐朝宰相轶事
鲁妍金龙: 狄仁杰----狄仁杰曾经被武则天手下的酷吏来俊臣诬告,以“谋反罪”打入牢狱.来俊... 姚崇----此人办事干练是出名的.有一次姚崇家里有丧事,请了十天假,结果朝廷的公...

井冈山市15596873145: 唐玄宗时期德才兼备的宰相是哪一个 -
鲁妍金龙: 宋璟(663年—737年),邢州南和(今河北邢台市南和县阎里乡宋台)人,唐朝名相.宋璟博学多才,擅长文学.弱冠中进士,历任上党尉、凤阁舍人、御史台中丞、吏部侍郎、吏部尚书、刑部尚书等职.开元十七年(729年),拜尚书右丞相,授开府仪同三司,进爵广平郡公.朝野赞誉宋璟为“有脚阳春”.意言宋璟如一缕春风,趟到哪里哪里似春风煦物,倍感温暖,不为自己争名谋利;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均体现了他爱民恤物的高尚品德.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宋璟在洛阳去世,年七十五.追赠太尉,谥号“文贞”.

井冈山市15596873145: 结合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在位期间用人方面的史实说明“得人者昌,失贤者亡”并总结经验教训 -
鲁妍金龙: 唐太宗任用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良吏,提高行政效率,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武则天多方招揽人才,发现和提拔了狄仁杰、张柬之等很多有才干的人.在她的统治期间,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任用贤能是唐玄宗开元年间...

井冈山市15596873145: 唐代名相姚崇是如何对付政敌的 -
鲁妍金龙: 算计张说: 张说曾与姚崇一同担任宰相,但常发生矛盾,对他怨恨很深.姚崇临死时,嘱咐儿子道:“我死之后,张说出于礼节,一定会来吊唁.你们可将我收藏的珍宝器皿全部陈列出来,他最喜爱这类东西.如果他看都不看,那你们就会有危险了;如果他看了,你们就将他喜欢的送给他,并请他为我撰写神道碑.你们得到碑文后,马上誊写,呈报皇帝后立即雕刻.张说一定会后悔,必会索回碑文,你们就告诉他已经呈报皇帝.”姚崇死后,张说果然跟他料想的一样,为他写了碑文,给他很高的评价,但随即后悔,派人索回,说是需要修改.姚崇之子告诉来人,碑文已通过皇帝审阅.张说知道后,懊悔的道:“死去的姚崇还能算计活着的张说,直到今天我才知道自己的才能不如他!”

井冈山市15596873145: 唐玄宗前期重用的名相是谁?
鲁妍金龙: 唐太宗善用人,善纳谏.“房谋杜断” 魏征. 任用名相姚崇、宋璟,信用不疑,对实现政局安定起了很大作用. 唐玄宗选官任贤,大度纳谏.裁汰冗官、整顿吏治、淘汰僧尼

井冈山市15596873145: 中国封建社会达到顶峰是在谁统治时期() -
鲁妍金龙:[选项]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 唐玄宗前期

井冈山市15596873145: 史称“得人者昌”.唐朝前期统治者都十分重视人才,唐玄宗和武则天都曾重用的人有谁? -
鲁妍金龙: 姚崇、宋璟

井冈山市15596873145: 唐太宗时期的宰相姚崇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贤臣.   A                                            ... -
鲁妍金龙:[答案] 唐玄宗即位后,任用姚崇等人当宰相,不是唐太宗,他重视地方吏治,把中央优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职,并亲自考核县令政绩. 故答案为: 错误:A.订正:把唐太宗改为唐玄宗.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