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高僧湛然简介,湛然大师为中兴天台宗做出何贡献?

作者&投稿:南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主要著作

湛然著作,有《法华玄义释签》二十卷、《法华文句记》三十卷、《摩诃止观辅行传弘决》四十卷,注释三大部,阐明智教观深旨。又有《金刚C》一卷、《止观义例》二卷、《法华五百问论》三卷,建立自宗正义,破斥他家异解。此外有《摩诃止观辅行搜要记》、《维摩经略疏》各十卷、《维摩经疏记》六卷或三卷、《华严经骨目》二卷、《法华经大意》、《十不二门》、《始终心要》、《法华三昧行事运想补助仪》各一卷等。其中《十不二门》,原是《法华玄义释签》卷十四之一节,湛然在《释签》中,立色心、内外、修性等十种不二门,发挥本、迹十妙之深旨,后人以其说在天台教学上占居重要地位,录出别行,注解多到五十余部。《玄义释签》、《文句记》、《止观辅行》、《金刚C》、《始终心要》也都有后人注解。

湛然极力发挥智之宗义,然而有时借助于《大乘起信论》,有时接近贤首家言,其独特学说,是“无情有性”论,他在《金刚C》、《止观义例》及其他著作中,按依正不二、色心一如之理,说佛性遍法界,不隔有情、无情、一草一木、一砾一尘,皆有佛性。但他在这里所说之佛性,是三因(正因、了因、缘因),佛性中之正因佛性,即是法性,又即真如。他进而应用《起信论》之真如随缘不变说,来证明无情有性。依他说:假如依不变随缘理,常住之真如和变化之万法即是一体,有情、无情都不在万法之外,那就彼此真如同一。犹如波虽有清浊之分,湿性却无彼此之别。如《金刚C》说:“万法是真如,由不变故。真如是万法,由随缘故。子信无情无佛性者,岂非万法无真如耶?故法之称宁隔于纤尘,真如之体何专于彼我?是则无有无波之水,未有不湿之波。在湿讵间于混澄,为波自分于清浊。虽有清有浊而一性无殊,纵造正造依依理终无异辙。”认为不仅有情具有佛性,无情也本来具有。澄观早年从湛然受学教观,后来转入贤首宗,他在所撰《华严大疏钞》中说:“经(《涅经》)云:‘佛性除于瓦石’,论(《大智度论》)云:‘在非情数中名为法性,在有情数中名为佛性;’明知非情非有觉性。”(《疏》卷三十)又说:“此段疏为遮妄执一切无情有佛性义。”(《钞》卷五十二)湛然之《金刚C论》,主要对其说而发,间及唯识家之决定二乘及无性有情无佛性论。

个人影响

湛然努力阐释的重点有两方面U一方面,对天台的基本理论三大部都作了注解,并加以发挥,特别是使圆融三谛之说更加深刻。他认为,三谛不但相即,而且有双遮双照之统一意义。原来讲‘空’偏重于遮,讲‘假’偏重于照,‘中’则遮照俱有,这就把肯定与否定分开了。湛然则以为‘空’‘假’两者都有否定(遮)有肯定(照),既非单纯的一种,也不是三者简单的联合,而是双方都具有遮照,这就叫双遮双照。另一方面,他为了对付贤首、慈恩的缘起说,对于本宗原有的理论又加以补充。他采取了《起信论》中如来藏缘起的思想。因此,他对于‘性具’方面就用了《起信论》的‘真如随缘’来解释‘一念三千’之说。以为‘诸法真如随缘而现,当体即是实相’,这样一来,天台宗原来的思想,就未免变得模糊了。

此外,他还直接批判了慈恩、贤首、禅宗各家的理论。慈恩宗窥基曾作《法华玄赞》,其中有很多不同意天台宗的地方,湛然批判慈恩的重点就放在这部书上,他写了《法华五百问论》,提出了五百处错误加以质难。反对贤首,他写了《金刚C》。金刚C是印度医师医治眼翳的工具,他藉以讽刺贤首宗人由于无明蒙蔽看不清问题,也需要用金刚C刮治一下。在这部书中他特别提出无情之物也有佛性的主张,与贤首只承认有情有佛性的说法相对立。反对禅宗,他在《止观义例》中批判他们的禅法是‘暗证’,证而无教作根据。由于湛然的这番努力,抬高了天台宗的地位,使天台宗一时有了中兴之势,他的理论为宋代天台宗的更加盛行打下了基础。但是,由于吸收了《起信论》的思想,有许多含混不清之处,这也为宋代天台宗内部的分歧播下了种子。

人脉关系

出于湛然门下的还有梁肃(官僚、能文),著有止观一类的书,与中国的传统思想相调和,提出返本之说等等。这已非天台宗的主要学说了。(中略)

湛然本与清凉有师弟关系,清凉曾向他问过学。湛然把贤首宗学说的重要典据《起信论》的思想,特别是不变随缘的重要论点也吸收到了天台宗来,这在他以前是没有的。他并且对此作了不同于贤首宗的解释。贤首宗认为U不变而随缘,随缘而不变,正如《论》中以水与波为喻,尽管波涛汹涌,形象千变万化,但其湿性(即水)不变。天台宗则不这样认为,他们主张U不变随缘是一致的,不变即随缘,随缘即不变,波即是水,水即是波,不必用什么湿性来说。换言之,不变与随缘,不是用湿性与水来比,而是以波与水来比。荆溪的这一说法,是利用了《起信》的矛盾处,以与贤首宗相对抗,并且集中批评了这一点。根据贤首宗的说法,最终归结是有情有佛性,无情无佛性,因此,他们所说的性起之性只能是心性而不是法性。天台反对它,认为性起之性同时也应该包括法性,否则只能承认有情有性起,而无情则无性起,以至于不能承认二者均有佛性。由天台宗本来的性具说看,指的一念三千,一切有情无情都包括在内,所以天台批判贤首宗的重点,在于指出他们不把无情也看成有佛性(详见《金刚C论》),这样,尽管把他们自己的性起说同天台的性具说拉拢在一起,事实上是讲不通的。这样,天台宗就维持了自己性具说的优越地位,表示本宗胜于贤首宗。




湛然圆澄和尚悟道的经历如何?
明朝时期,我们遇到了一位卓越的高僧,他便是湛然圆澄和尚,出生于1561年,逝于1626年,原籍浙江绍兴府会稽(今绍兴),俗姓夏,以字湛然而闻名,又别号散水道人。他拥有一双大眼睛和高鼻梁,短唇微露,其相貌独特引人注目。湛然圆澄和尚天资聪颖,辩才过人,他在云栖寺接受戒律,年仅三十岁便领悟了...

唐朝高僧湛然简介,湛然大师为中兴天台宗做出何贡献?
湛然极力发挥智之宗义,然而有时借助于《大乘起信论》,有时接近贤首家言,其独特学说,是“无情有性”论,他在《金刚C》、《止观义例》及其他著作中,按依正不二、色心一如之理,说佛性遍法界,不隔有情、无情、一草一木、一砾一尘,皆有佛性。但他在这里所说之佛性,是三因(正因、了因...

元照律师人物简介
在神悟的劝导下,他致力于阐明“法华”宗旨,弘扬四分戒律,因此他游历温、台二州,深入参学。元丰元年(1078年),元照在西湖雷峰寺接受广慈慧才的菩萨戒。此后,他广泛研习南山一宗的律学,搜集道宣的著作,编纂了“南山律师撰集录”。他过着简朴的生活,手持乞食的布袋,常在市集行乞。元照在灵芝宗...

湛姓历史名人
湛然则是唐代佛教天台宗的高僧,常州晋陵荆溪(今江苏省宜兴)人。湛若水,字元明,号甘泉,广东增城甘泉都,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被尊称为甘泉先生。他在明代弘治十八年(1505)考中进士,官至南京吏、礼、兵部尚书。湛若水是明代著名的理学家,师从陈宪章,陈白沙弟子中最受瞩目,与王守仁并称,两人在理...

玄湛然大师经历
玄湛然大师,唐代天台宗的九世祖,出生于公元711年,俗姓戚,常州晋陵荆溪(今江苏宜兴市)的才子。他自幼就展现超越常人的儒学素养,十七岁那年(727年),玄湛然开始游历浙东,寻求师道。次年,他在东阳遇见金华方岩,受到天台教门的启示,被授予《摩诃止观》等重要书籍,随后拜入台宗八祖左溪玄朗门下...

《诗词曲赋文·还山贻湛法师》原文与赏析
诗题“贻湛法师”,这位湛法师,疑即僧湛然。湛然为唐代高僧,天台宗九祖,与浩然友善。湛然原为儒家弟子,20岁入左溪玄朗之门,学习天台宗教义。玄朗死后,以中兴天台宗自任,提出“无情有性”说,认为天地间木石等无情之物,也是有“佛性”的,发展了天台宗的教义。浩然受湛然影响,为诗多求禅理禅趣。严羽说:“孟...

玄湛然大师工作事迹
湛然大师的学术贡献硕果累累,生平撰述包括法华经玄义释签十卷、法华文句记十卷等共计多部作品,这些著作的传播使得天台宗在宋代达到了繁荣的顶峰,为后世天台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然而,他的理论也因为融合了《起信论》的思想,引入了一些复杂性,为宋代天台宗内部的争议埋下了伏笔。

三祖寺的著名高僧
湛然,俗姓戚,江苏常州人,唐代高僧,天台宗九祖。于唐肃宗至德(756-758年)年间,入舒州山谷寺,诵经著述于舍利塔下。他深为山谷寺和舍利塔未能及时得到朝廷册封而不安,便与禅众寺大律师澄俊、嵩山大比丘惠融、胜业寺大比丘开悟等,同筹振兴二祖基业,极力申具州府,经扬州牧御史大夫张延赏奏请...

无锡胶山寺位于哪儿
唐代佛教天台宗第九祖高僧湛然(711~782),号荆溪,宜兴人,曾至胶山寺居住说法讲经。湛然圆寂后,寺中住持名其讲经处为“湛然堂”。唐咸通中,寺经大规模改建,寺院西向依东峰,与惠山寺相对,神奇巧合。北宋至道年间,改称胶山兴化寺。南宋建炎中,无锡人抗金名相李纲请奉祀先祖,改额“崇亲报德...

湛姓该怎么念
湛然,唐代的天台宗高僧,对佛教有深远影响;湛若水,明代著名学者,是陈白沙的重要弟子,以理学成就著称,尤其在书法上,他继承了师传的'茅龙笔'技法,独树一帜。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湛姓不仅在音韵上富有诗意,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也十分丰富,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底蕴。

织金县13615122006: 佛教有几个流派?现在中国有几个流派? -
始欢信达: 佛法原为应机而说,受众根器不一,理解各异,遂有大小乘之分;论辩千年未休.汉时传入中土,因经典传译众多,师承各具法脉,着重经论亦异,遂依其判摄传派;有成实、俱舍、法华、三论、唯识、净土、华严、禅、律、密等先后立宗,于...

织金县13615122006: 简述唐朝三位僧人的贡献 -
始欢信达: 你好.唐朝僧人鉴真六次东渡,最后一次才到达日本,为中日友谊作出了贡献 .

织金县13615122006: 唐僧人物简介300字 -
始欢信达: 唐 僧:俗家姓陈,乳名江流,法名玄奘,唐朝第一高僧,所以被人们称为唐僧.西行取经时,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赐法名三藏.唐僧十八岁出家皈依佛门,经常青灯夜读,对佛家经典研修不断,而且悟性极高,二十来岁便名冠中国佛教,倍受唐...

织金县13615122006: 急求玄奘资料!! -
始欢信达: 玄奘(600~664),名陈祎,洛州 缑氏(今河南偃师 滑国故城)人.梵文名:摩诃耶那提婆Mahāyānadeva,即“大乘之神”唐言:大乘天,世称三藏法师.玄奘在中国佛教史上是个有多重贡献的高僧,在世界文化史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织金县13615122006: 中国唐代东渡日本弘扬佛法的高僧是谁 -
始欢信达: 中国唐代东渡日本弘扬佛法的高僧是 鉴真.鉴真六次东渡才成功到达日本弘扬佛法,东都重还因此失明,但这些困难并没有阻止鉴真大师东渡弘扬佛法的决心,终于在第六次东渡的时候成功到达日本.

织金县13615122006: 唐僧是哪儿人? -
始欢信达: 玄奘(602年-644年/664年),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汉传佛教历史上最伟大的译师.俗姓陈,本名祎(yi),出生于河南洛阳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市南境),佛教法相宗创始人.高僧,佛教学者、旅行家,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唯识宗的创始者之一.

织金县13615122006: 考你一道题历史上齐天大圣叫什么名字 -
始欢信达: 在唐代的高僧园照所编撰的《贞元施教录》里面,其中有一篇文章叫做《悟空入竺记》,便详细地记载了历史上真正的悟空和尚的事迹.这个便是唐朝时期的悟空(731—812),俗名叫做车奉朝,是唐朝时期的一位名僧.由于其和大圣的多处...

织金县13615122006: 释道微 唐代高僧简介 -
始欢信达: 僧一行,本名张遂,唐高宗咸亨四年(公元673年)出生于魏州昌乐(今河南濮阳市南乐县).青年时期出家当了和尚,一行是他的法名.他在青少年时期就刻苦好学,掌握了渊博的学问.他曾经到长安城内藏书很多的元都观借书阅览...

织金县13615122006: 绍兴寺院 -
始欢信达: 唐代境内三论宗、律宗、天台宗、禅宗等诸宗交融,嘉祥、云门、大善3寺高僧荟萃.贞观九年(635),吉藏门徒智凯,于嘉祥寺继师承传三论.唐建中年间(780~783),灵澈禅师于会稽云门寺撰《律宗引源》27卷.法师道亮,幼年出家云...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