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谈兵的故事

作者&投稿:潮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关于纸上谈兵的故事

关于纸上谈兵的故事1

  出处:《·廉颇蔺相如列传》。

  意思:比喻只会高谈阔论而无真本事,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春秋时,有一年秦军进犯赵国,赵军在在廉颇的指挥下,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县附近)坚持抵抗。见秦军势强,不能硬拼快攻,便采用持久之计,企图把秦军拖垮。下令坚守营垒,任秦军百般挑战,一概不理。秦军知道廉颇老将深谋远虑,难于对付,这样持久下去,对秦军非常不利,于是派出间谍,散布谣言说:秦军最怕的是赵括,别的将军都是草包。赵王正因廉颇没有速战速胜而不满,听了谣言信以为真,忙派赵括接替廉颇,哲理名言。

  赵括是大将赵奢的儿子,年轻时读了不少兵书,聪明而很有口才,父亲赵奢有时也驳不倒他,因此他也自以为天下无敌。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说:“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使罢,如要用他,使赵军大败的一定是他!”

  当时赵王派赵括去接替廉颇,正在病中的蔺相如表示反对,说:“赵括只不过死读了他父亲的一些兵书,根本不懂得灵活运用,好比‘胶柱鼓瑟’,如何可行!”(参看“胶柱鼓瑟”)

  赵王不听,还是要赵括去长平换回廉颇。

  赵括到了前线,就把廉颇的持久抗战计划全部改变,军官也被大批更换。秦将白起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便用计先截断赵军的运粮后路,然后把赵军团团围住。过了四十多天,赵军粮绝,赵括企图突围,被秦军一箭射死,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

关于纸上谈兵的故事2

  [拼音]zhǐ shàng tán bīng

  [释义]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人物介绍】

  赵括,战国时期赵国人,赵国名将赵奢之子,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因指挥错误被秦军大败,自己也冲阵战死,赵军四十万人尽数被秦将白起活埋。

   【成语故事】

  赵奢是赵国名将,为赵国屡建战功。可是赵奢的儿子赵括却不像父亲。赵括从小的确读了不少兵书,谈起用兵之道那简直是滔滔不绝,连他父亲都不如他。于是,赵括自以为是,觉得自己是了不起的军事家,他狂妄地认为自己在军事上已经是天下无敌了。然而赵奢却不这么认为,他不但从未赞扬过儿子的'夸夸其谈,反而却常常担忧地说:“日后赵国不让赵括带兵便罢,如果让他带兵打仗,那么断送赵国前程的将必是赵括无疑。”

  过了几年,赵奢死去了。

  这一年,秦国对赵国大举进攻,赵国派了年龄很大的将军廉颇率军迎敌。开始,赵军连连失利。在这样的情况下,廉颇改变战略方针,他下令让军队坚守城池,以逸待劳,不要主动出击,保存实力把住阵地从而拖垮秦军。结果真的,秦军由于远道而来,经不住廉颇的拖延,粮草渐渐接不上,快要支撑不下去了,秦军十分恐慌。于是秦军也施展汁谋,派人悄悄潜入赵国散布流言说:“秦军谁都不怕,就怕赵括担任大将。”

  赵王正在为廉颇在军事上毫无进展而闷闷不乐,听到外面流传的那些说法,便撤掉廉颇,要派赵括为大将来统帅军队。赵括的母亲记住丈夫生前的嘱咐,再三向赵王说明情况,极力劝告赵王收回决定,可是赵王哪里听得进去,他真的任命了赵括担任大将来取代廉颇。

  赵括一到前线,便开始胡乱指挥起来。他完全改变了廉颇的策略,大量撤换将官,一时间弄得人心惶惶军心涣散。

  秦军得知赵军这些情况,自然正中下怀。一天深夜,秦军派一支队伍偷袭赵营,刚一交战,便佯装败走。同时,秦军又派兵乘机切断了赵军的粮道。

  赵括不知实情,还以为秦军真的是败逃。他得意地想,取胜即在眼前,这正是表现自己的时候。于是他命令部队紧紧追击。结果,赵军追了一段后即被秦军伏兵将追兵拦腰截断,使赵军首尾不能相顾。然后,秦军一齐杀出,将赵军各个击破,团团围住。

  赵军被秦军围困40多天,粮食早已吃光又没有接应,一时间军心大乱。赵括一筹莫展,满肚子的兵法也不知如何施展。眼看守下去也是活活饿死,便率军仓皇突围。可是怎敌秦军四面掩杀,哪里突得出去。结果赵括被乱箭射死,40万赵军也全军覆没。从此以后赵国就一蹶不振。

  赵括并无真才实学,而赵王还对他委以重任,结果招致惨痛失败。看来,教条主义的危害是不可轻视的。

   【人物评价】

   历史评价

  蔺相如:”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赵母:“始妾事其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父子异志,愿王勿遣。”

   另有学者认为纸上谈兵不是说赵括

  战国时没纸,作史记时纸未广泛应用,这就很明显,这个成语不可能是战国时的,也不可能是司马迁所作。

  纸上谈兵的雏形大约出现在唐宋,正式作为成语最早是在清代,但都是指书生用兵,跟赵括一点关系都没。连《东周列国志》也没有这个说法。

  关于所谓赵括纸上谈兵的最早记载,应该是《上下五千年》第40节“纸上谈兵的赵括”,这是评价赵括为纸上谈兵,评价是否正确不提,但这显然不能说这个成语源自赵括。

  至于该观点的发明,大概就是《现代汉语词典》的功劳了,这本书是明确把该成语的出处定义在长平之战的,依据说不定就是《上下五千年》。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4]

  后来引申出“纸上谈兵”这个成语,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但是,故事的背景是战国时期,那时中国还没有发明纸张。所以所谓的兵书应该记载在竹简、木简或者帛等丝织品上。




纸上谈兵是什么故事
赵括.典故: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做,自以为天下无敌.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并且说:“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罢、如果用他为将,他一定会使赵军遭受...

纸上谈兵成语故事嘟啦
纸上谈兵

纸上谈兵的成语故事典故_字词解析_造句
赵括的军队,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守了四十多天,兵士都叫苦连天,无心作战。赵括带兵想冲出重围,秦军万箭齐发,把赵括射死了。赵军听到主将被杀,也纷纷扔了武器投降。四十万赵军,就在纸上谈兵的主帅赵括手里全部覆没了。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长平之战”。这段历史后来产生了成语&...

纸上谈兵是谁 纸上谈兵是谁的故事
“纸上谈兵”的主人公是赵括。“纸上谈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讲述了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熟读兵书,但缺乏战场经验,不懂得灵活应变,只会纸上谈兵,最终打了败仗的故事。纸上谈兵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纸上谈兵的故事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屡立战功,被封为马服君。他的...

成语故事:纸上谈兵
1. 赵国将军赵括自幼学习兵法,谈论用兵之道,自认为无人能敌。他父亲赵奢虽不能驳倒他,却认为他只是纸上谈兵,不懂实战。后来赵括接替廉颇成为赵军主将,在长平之战中,因不谙变通,被秦军大败,自己也被射死,赵军四十余万投降,后被秦军活埋。2. 赵奢之子赵括,自幼熟读兵书,谈论用兵之道头头...

纸上谈兵的故事
关于纸上谈兵的故事1 出处:《·廉颇蔺相如列传》。意思:比喻只会高谈阔论而无真本事,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春秋时,有一年秦军进犯赵国,赵军在在廉颇的指挥下,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县附近)坚持抵抗。见秦军势强,不能硬拼快攻,便采用持久之计,企图把秦军拖垮。下令坚守营垒,任秦军百般挑战,一...

纸上谈兵的故事是什么?
简介:战国时期,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变通。后来赵奢死了,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坚持,赵括在长平之战损兵40万。赵括(?-前260年),嬴姓,赵氏,名括。战国时期赵国人,赵国名将...

纸上谈兵的故事和含义简短
1、故事 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谈论兵事,认为天下没有比得上他的。赵括代替了廉颇以后,变更了军法,轻率地任用军官。真正打仗的时候,赵括却一败涂地,最后弄得人心惶惶惨败而归的故事。2、意思 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典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

纸上谈兵的成语故事
纸上谈兵的成语故事是: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从小就熟读兵书。他一谈起用兵之道来,连赵奢都说不过他。日子久了,赵括便自以为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但赵奢深知儿子并没有带兵打仗的真本事,因此他临终前嘱咐赵括,千万不要担任将军的职务,否则必定会给赵国带来失败。公元前262年,秦国...

纸上谈兵故事简介 有关纸上谈兵故事概括
2、赵括的母亲觉得很奇怪就问赵奢其中的原因,赵奢很担忧地说:“打仗,是生死攸关的事,儿子虽然熟读兵法,但是没有实战经验,只会纸上谈兵,将来若是率军打仗,恐怕会遭到惨败。”3、后来有一次,秦国派白起为将,统率百万雄兵讨伐赵国。赵国命大将廉颇,也率四十万大军在长平阻击秦军。廉颇知道秦军...

通州区17891213840: 纸上谈兵的故事 - 搜狗百科
长初舒邦:[答案] 出 处[编辑本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打败....

通州区17891213840: 纸上谈兵的故事,70字纸上谈兵的故事梗概,70字左右, -
长初舒邦:[答案] 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通州区17891213840: 求“纸上谈兵”的故事.只要简单地概括一下就行,不用太详细. -
长初舒邦:[答案] 战国时期,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变通.后来赵奢死了,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坚持,赵括在长平之战损兵40万

通州区17891213840: 纸上谈兵的成语故事 -
长初舒邦:[答案] 中华成语大词典 纸上谈兵 【拼音】:zhǐ shàng tán bīng 【解释】: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

通州区17891213840: 纸上谈兵历史成语故事 -
长初舒邦: 战国:完璧归赵(蔺相如) 围魏救赵(孙膑) 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 负荆请罪(廉颇) 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高山流水(...

通州区17891213840: 纸上谈兵的故事 -
长初舒邦: 【拼音】zhǐ shàng tán bīng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变通.后来赵奢死了,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

通州区17891213840: 纸上谈兵的故事350字 -
长初舒邦: 秦军进攻赵国,赵王派廉颇为将迎战退敌.秦军几攻不下,于是利用反间计,使赵王听信馋言,调回廉颇,用上了赵括. 赵括是名将赵奢的儿子.从小谙读兵书,跟父亲学习兵法,谈起用兵之道,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他从来也没带过兵打过...

通州区17891213840: 纸上谈兵讲的是谁的历史故事呢? -
长初舒邦:[答案] 赵括.典故: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做,自以为天下无敌.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

通州区17891213840: 纸上谈兵的成语故事` -
长初舒邦: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 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傲,自以为天下无敌.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并且...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