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为先文言文

作者&投稿:漫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人不学习,就不懂得道理.因此古代的帝王建设国家和统治人民,都是把教育和学习放在首位.善于学习的人,往往教师费的力气不大,但自己获益却很多,又能归功于教师,对教师表示感激之意.不善学习的人,往往教师费力很大,但自己获益却很少,反而把责任推给老师,埋怨教师.会提问的人,象木工砍木头,先从容易的地方着手,再砍坚硬的节疤一样,〔先问容易的问题,再问难题〕,这样,问题就会容易解决;不会提问题的人却与此相反.会对待提问的人,要回答得有针对性,象撞钟一样,用力小,钟声则小,用力大,钟声则大,从容地响,让别人把问题说完再慢慢回答;不会回答问题的恰巧与此相反.以上这些,讲的是有关进行教学的方法.。

2. 学习为先的文言文翻译

【原文】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①?”对曰:“未也。”“居②,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③;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④;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⑤;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论语•阳货篇》

【注释】

①六言:六个字。这是下文说的仁、智、信、直、勇、刚六种品德。 ②居:坐。 ③贼:害,危害。 ④绞:指说话尖刻。 ⑤乱:小指捣乱闯祸,大指犯上作乱。

【翻译】

孔子说:“仲由啊!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和六种蔽病吗?”子路回答说:“没有。”孔子说:“坐下来!我告诉你。爱好仁德却不学礼度,它的弊病是会变得愚蠢;爱好聪明才智却不学礼度,它的弊病是放荡不羁;爱好讲诚信却不学礼度,它的弊病是容易被人利用,害己害人;爱好直率却不学礼度,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刺人;爱好勇敢却不学礼度,它的弊病是捣乱闯祸;爱好刚强却不学礼度,它的弊病是胆大妄为。”

3. 教学相长 的古文原文和译文

“教学相长”原文:

选自《十三经注疏》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译文:

即使有美味的菜肴,不吃,不会知道它的味道鲜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不会知道它的高妙。因此,通过学习然后知道自己有不足的地方,通过教然后知道自己有困惑不解的地方。

知道自己有不足的地方,然后才能够督促自己进一步学习;知道自己有困惑不解的地方,然后才能够自我奋发进取。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兑命》说:教别人也是自己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扩展资料:

“教学相长”的相关句子:

剑虽利,不厉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虽有嘉肴,不尝不知其旨;虽有善道,不学不达其功。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不究。不足,故自愧而勉;不究,故尽师而熟。由此观之,则教学相长也。

选自《韩诗外传集释》卷三

译文:

剑刃虽然锐利,不磨就不能斩断他物;人的资质虽然聪颖,不认真学习,就不能提高修养。虽然有美酒佳肴,不亲口品尝,就不能知道它们的味美;虽然有正确的道理,不努力学习,就不能通达它们的功用。

所以说,通过学习,然后才会发现自己的不足;通过传授,然后才知道自己研究不深。发现自己的不足,就会心愧而努力学习,知道自己的研究不深,就会遍天下求师而弄透事理。从这些看来,传授与学习是相互促进的。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教学相长

4. 教育类的古文

荀子·劝学

/know/hist/book21.ht

师说 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5. 翻译: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原句: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翻译:因此,古代的君王,在建设国家统治人民方面,总会将兴办教育作为首要任务。

字词解释:

是故:因此。是:这个;故:缘故。因为这个缘故。

王者:做君王的人。王读wàng,动词,作皇帝,称王。

君民:统治人民。君,动词,主宰、统治。

此语出自《学记》,整句话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意思是:玉石不经过雕琢,就不能变成好的器物;人不经过学习,不会明白儒家至道。所以,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要把兴办教育作为首要任务。

《学记》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

6. 关于教育的古文名句

1、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出自西汉戴圣编纂的《礼记.学记》。

意思是君子如果要教化人民,造成良好的风俗习惯,一定要从教育入手。表达了这样一种治学精神即,教育担负的最大责任不是传承知识, 而是移风易俗。体现社会本位论。

2、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出自西汉戴圣编纂的《礼记.学记》。

意为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情。其体现了社会本位论的教育观。

3、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西汉戴圣编纂的《礼记.学记》。

意思是引导学生,而不是牵着学生走;鼓励学生,而不是压抑学生;启发学生,而不是代替学生作结论。体现启发性教学原则。

4、学而时习之——出自孔子及其弟子的《论语·学而》

原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孔子说:"学到待人处世的道理并适时实践练习,不是一件令人心生喜悦的事吗?”

5、温故而知新 ——出自孔子及其弟子的《论语·为政》

原文为: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意思是: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指学习过的知识),由此获得新的知识(指未学习过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当老师了。”体现巩固性教学原则。

7. 文言文翻译 急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易解:虽然是质地美好的玉,如果不经过琢磨,也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皿;人虽然自称是万物之灵,如果不肯学习,也不会明白做人处世的道理。所以古时候的君主,建设国家,管理人民,都是以教育为最优先、最重要的工作。《尚书·兑命篇》说:要自始至终常常想到学习。就是这个意思。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易解:虽然有好菜摆在那里,如果不吃,也就不能知道它的美味;虽然有至善的道理(最好的义理),如果不去学习,也不能知道它的美好可贵。所以说:学习过后才知道自己的学识不够,教人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学识不通达。知道不够,然后才能反省,努力向学。知道有困难不通达,然后才能自我勉励,发奋图强。所以说:教与学相辅相成的。《尚书·兑命篇》说:教别人能够收到一半学习的效果,教学互进。是这个意思。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进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学。

◎易解:古时候教学的地方,一家中设有「私塾」,一党中设有「庠」(五百家为党),一个遂中设有「序」(一万两千五百家为遂),一国之中设有「太学」。每年都有新生入学,隔年考试一次。入学一年之后,考经文的句读,辨别志向所趋;三年考察学生是否尊重专注于学业,乐于与人群相处;五年考察学生是否博学笃行,亲近师长;七年时考察学生在学术上是否有独到的见解,及对朋友的选择,这时候可以称之为小成。九年时知识通达,能够触类旁通,遇事不惑而且不违背师训,就可以称之为大成。这时候才能够教化人民,移风易俗,然后附近的人都心悦诚服,远方的人也都来归附。这是大学教育的方法与次第。古书说:蚂蚁时时学习衔泥,然后才能成大垤。就是这个意思。

8.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几句话论

论述的是教育的重要性。

出自《三字经》 其书作者说法大致有四种:一、明代黄佐《广州人物传》十,明末诸生屈大均《广东新语》十一,清代恽敬《大云山房记》二,都以为作者应是宋末区适子;二、清代邵晋涵诗:“读得贞黎三字训”,自注:“《三字经》,南海黎贞撰。 ”据此以为《三字经》为明代黎贞撰;三、或者又有区适子所撰,黎贞增广之说;四、世传王应麟撰,王应麟(1223—1296),南宋学者,字伯厚,号深宁居士。

清代夏之翰《〈小学绀珠〉序》:“迨年十七,始知其《三字经》作者自先生(王应麟),因取文熟复焉,而叹其要而该也。 ”清代贺兴思《〈三字经〉注解备要叙》:“宋儒王伯厚先生《三字经》一出,海内外子弟之发蒙者,咸恭若球刀。”

都明确认为《三字经》是王应麟所撰。一般来说,《三字经》作者应为王应麟。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启示: 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如同雕刻玉器一样,玉在没有打磨雕琢以前和石头没有区别,人也是一样,只有经过刻苦磨练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学习为先的文言文翻译是什么?
【翻译】 孔子说:“仲由啊!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和六种蔽病吗?”子路回答说:“没有。”孔子说:“坐下来!我告诉你。爱好仁德却不学礼度,它的弊病是会变得愚蠢;爱好聪明才智却不学礼度,它的弊病是放荡不羁;爱好讲诚信却不学礼度,它的弊病是容易被人利用,害己害人;爱好直率却不学礼度,它...

文言文先的意思
我告诉你。爱好仁德却不学礼度,它的弊病是会变得愚蠢;爱好聪明才智却不学礼度,它的弊病是放荡不羁;爱好讲诚信却不学礼度,它的弊病是容易被人利用,害己害人;爱好直率却不学礼度,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刺人;爱好勇敢却不学礼度,它的弊病是捣乱闯祸;爱好刚强却不学礼度,它的弊病是胆大妄为。” 2. 文言文中从的...

《劝说》荀子文言文及翻译是什么?
有的先设比喻,再引出道理,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有的先设比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作进一步论证。 如此层层推进,上...

教育相关的文言文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越学越想学的文言文
1. 有关学习的文言文,越多越好,先到先得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肯流汗水浇来田野千年绿,能下苦功绘就宏图四季春 书山有路勤为境,学海无涯苦作舟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来任侠非。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

翻译文言文学为文章,先谋亲友,得其评裁,知可施行,然后出手,慎勿师心...
学为文章,先谋亲友,得其评裁,知可施行,然后出手,慎勿师心自任,取笑旁人也。——节选自《颜氏家训》第九,是关于如何学习写文章的。意思是,学习写文章,要先和亲人朋友商量,向他们请教,得到他们的评点和指教,知道自己可以写什么,然后开始动笔。千万不要目中无人过于自信,觉得自己已经很了...

学记文言文翻译
以下是我整理的学记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原文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xǐao,小有声音)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教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道’:古今异义,指儒家之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yuè“说”)命》曰:...

教学为先文言文翻译
1. 文言文翻译: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人不学习,就不懂得道理.因此古代的帝王建设国家和统治人民,都是把教育和学习放在首位.善于学习的人,往往教师费的力气不大,但自己获益却很多,又能归功于教师,对教师表示感激之意.不善...

求《学记》文言文及其译文,求最全…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古之教者...

关于勤奋读书的文言文还有哪些
——朱舜水 12) 学固不在乎读书,然不读书则义理无由明。——朱熹 13) 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 ——欧阳修 14) 非读书,不明理。要知事,须读史。 ——李光庭 15) 六经三史,诸子百家,非无可观,皆是为治。——苏轼 。 7.有关学习的诗词古文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18350807263: 文言文《礼记·学记》里的文学常识,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古今异义,通假字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 -
丛梵德依:[答案] 简单说一下这篇文章中的文言知识点.1、“教学为先”前省略介词“以”.“以.为.”通常翻译作“把.当作.”;2、“其此之谓乎!”是固定句式“此.之谓也”的运用形式,通常翻译为:“说的就是.啊.”“其”表推测,译为“大...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18350807263: 文言文翻译 急 -
丛梵德依: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易解:虽然是质地美好的玉,如果不经过琢磨,也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皿;人虽然自称是万物之灵,如果不肯学习,也不...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18350807263: 教学相长 的古文原文和译文 -
丛梵德依: “教学相长”原文:选自《十三经注疏》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18350807263: 结尾是其此之谓乎的文言文 -
丛梵德依: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课课文《虽有嘉肴》:虽/有嘉肴(yáo),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qiǎng)也.故曰:教copy(jiào)学/相长(zhǎng...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18350807263: 初一语文书上册第20课虽有嘉肴可以提出哪些问题 -
丛梵德依: 1. 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1) 虽有嘉.(佳) 肴. ( ) (2) 虽有至道. . ( ) (3) 是故. .学然后知不足 ( ) (4) 然后能自强. .也 ( ) 2.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虽.有嘉(佳) 肴 (虽然) B. 不知其.善也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18350807263: 所以导世冶性文言文翻译 -
丛梵德依: 所以导世治性,为时养器也. 译:以此导引民俗风情陶冶人物品性,为时代培养人才. 出自《三国志·吴书·孙休传》: 诏曰:古者建国,教学为先,所以道世治性,为时养器也. 译文: (孙休)诏书说:古人创建国家,教育学习放在首要地位,以此导引民俗风情陶冶人物品性,为时代培养人才.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18350807263: 文言文 仲尼之贤 文中说孔子贤能,试举出孔子说的两句名言来表现他的贤能. -
丛梵德依: 孔子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孔子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18350807263: 断句并翻译下面古文 -
丛梵德依: 断句:祖思启陈政事/以为/自古开物成务/必以教学为先/宜太庙之南/弘修文序/司农以北/广开武校/ 翻译:祖思(人名)上书陈述政事,认为自古以来办事必须通晓事理以成就事业,一定要以教学为先导.应该在太庙南面,大建学校,在司农北面,广泛开办武校.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18350807263: 学习为先的文言文翻译 -
丛梵德依: 【原文】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①?”对曰:“未也.”“居②,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③;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④;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⑤;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18350807263: 古文高手来帮帮忙翻译
丛梵德依:1.:“坚持正道原则,即使对国君有所冒犯,也不能放弃正道原则;臣子事君,其实不是为了给君做事,而只是在国君之下做事,是为国为民做事,归根结底则是为了行仁义,辅助国君推行仁政;对待任何人都不要有厌倦之心,一律以真诚相待...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