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尝有疑狱文言文翻译

作者&投稿:禄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文言文《梁尝有疑狱》的翻译是什么?~

【译文】梁国曾经有难以断定的案件,大臣们有些认为应当判有罪,有些人认为是无罪。即使是梁王也很疑惑。梁王道:“陶朱公(即范蠡),凭借平民的身份而做到举国首富,这必定是因为他有超乎常人的智慧。”于是就召来范蠡问他说:“梁国有难以断定的案子,断案的人一半认为有罪一半认为没有罪,即使是我也很疑惑,先生你来判断一下这个案件,怎么样?”范蠡说:“我是个卑贱的小民,也不懂得如何断案,既然大王让我断,那么,(我举个例子),我家有两个白玉璧,它们的颜色、大小、光泽都差不多,但是它们的价钱,一个卖千金,一个卖五百金”。王说:“大小与色泽都差不多,一个卖千金,一个卖五百金,为什么?”范蠡说:“从侧面看一个厚度是另一个的两倍,因此卖千金”。王说:“好。”所以案件难断就从轻发落,奖赏有疑问就赏与,梁王非常高兴。
【原文】梁尝有疑狱,群臣半以为当罪,半以为无罪,虽梁王亦疑。梁王曰:“陶之朱公,以布衣富侔国,是必有奇智。”及召朱公问曰:“梁有疑狱,狱吏半以为当罪,半以为不当罪,虽寡人亦疑。吾子决是,奈何?”朱公曰:“臣,鄙民也,不知当狱。虽然,臣之家有二白壁,其色相如也,其径相如也,然其价一者千金,一者五百。”王曰:“径与色泽相如也,一者千金,一者五百金,何也?”朱公曰:“侧而视之,一者厚倍,是以千金。”梁王曰:“善”故狱疑则从去,赏疑则从与,梁国大悦。由此观之,墙薄则亟坏,缯薄则亟裂,器薄则亟毁,酒薄则亟酸。夫薄而可以旷日持久者,殆未有也。故有国畜民施政教者,宜厚之而可耳。
【拓展】
选自《新序·四》。《新序》,西汉刘向撰。原本三十卷,至北宋初仅存十卷。后经曾巩搜辑整理,仍厘为十卷。内《杂事》五卷,《刺奢》一卷,《节士》一卷,《义勇》一卷,《善谋》二卷。采集舜、禹时代至汉代史事和传说,分类编纂,所记史事与《左传》、《战国策》、《史记》等颇有出入。作者尚编有《说苑》一书,性质与此类似。《叶公好龙》就是出自此书。


梁王《问狱》的翻译如下:
梁国曾经有难以断定的案件,大臣们有些认为应当判有罪,有些人则认为是无罪。即使是梁王也很疑惑。梁王说:“陶朱公(指范蠡)凭借平民的身份而做到举国首富,这必定是因为他有超乎常人的智慧。”于是就召来范蠡,问他道:“梁国有难以断定的案子,断案的人一半认为有罪,一半认为没有罪,即使是我也很疑惑,先生你来判断一下这个案件,如何?”范蠡说:“我只是个卑贱的小民,也不懂得如何断案,既然大王让我断,那么,(我举个例子),我家有两个白玉璧,它们的颜色、大小、光泽都差不多,但是它们的价钱,一个卖千金,一个卖五百金”。王问道:“既然大小与色泽都差不多,一个卖千金,一个卖五百金,这是为什么?”范蠡说:“从侧面看,一个厚度是另一个的两倍,因此卖千金”。王说:“好。”所以案件难断就从轻发落,奖赏有疑问就尽量都赏。梁王十分高兴。
由此看来,墙壁薄了就会容易坍塌,丝织品薄的话就容易裂开,器物薄则容易毁坏,酒薄(不醇厚)就容易发酸。那些薄的事物还能够保持很长时间的,估计还没有。所以统治人民施行政令教化的诸侯们,应该以厚德来对待人民。
《问狱》的原文为:梁尝有疑狱,群臣半以为当罪,半以为无罪,虽梁王亦疑。梁王曰:“陶之朱公,以布衣富侔国,是必有奇智。”及召朱公问曰:“梁有疑狱,狱吏半以为当罪,半以为不当罪,虽寡人亦疑。吾子决是,奈何?”朱公曰:“臣,鄙民也,不知当狱。虽然,臣之家有二白壁,其色相如也,其径相如也,然其价一者千金,一者五百。”王曰:“径与色泽相如也,一者千金,一者五百金,何也?”朱公曰:“侧而视之,一者厚倍,是以千金。”梁王曰:“善”故狱疑则从去,赏疑则从与,梁国大悦。由此观之,墙薄则亟坏,缯薄则亟裂,器薄则亟毁,酒薄则亟酸。夫薄而可以旷日持久者,殆未有也。故有国畜民施政教者,宜厚之而可耳。
这篇文言文出自《新序·杂事》四。《新序》为西汉刘向所撰,原本三十卷,至北宋初仅存十卷。后经曾巩搜辑整理,仍厘为十卷。内《杂事》五卷,《刺奢》一卷,《节士》一卷,《义勇》一卷,《善谋》二卷。采集舜、禹时代至汉代史事和传说,分类编纂,所记史事与《左传》、《战国策》、《史记》等颇有出入。作者尚编有《说苑》一书,性质与此类似。《叶公好龙》就是出自此书。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字少伯,华夏族,春秋时期楚国宛地三户(今河南淅川县滔河乡)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曾献策扶助越王勾践复国,后隐去。著《范蠡》二篇,今佚。[1]
范蠡为早期道家学者,楚学开拓者之一。被后人尊称为“商圣”,"南阳五圣"之一。虽出身贫贱,但是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国,辅佐越国勾践。传说他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化名姓为鸱夷子皮,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后定居于定陶(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自号陶朱公。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后代许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称之财神。他是范姓始祖范武子的玄孙,并被视为顺阳范氏之先祖。

原文,梁尝有疑狱,群臣半以为当罪,半以为无罪,虽梁王亦疑。梁王曰,陶之朱公,以布衣富侔国,是必有奇智。
梁尝有疑狱,群臣半以为当罪,半以为无罪,虽梁王亦疑。梁王曰,陶之朱公,以布衣富侔国,是必有奇智。及召朱公问曰,梁有疑狱,狱吏半以为当罪,半以为不当罪,虽寡人亦疑,吾子决是,奈何,朱公曰,臣,鄙民也,不知当狱,虽然,臣之家有二白壁,其色相如也,其径相如也,然其价一者千金,一者五百。王曰径与色泽相如也,一者千金,一者五百金,何也,朱公曰,侧而视之,一者厚倍,是以千金。梁王曰,善故狱疑则从去,赏疑则从与,梁国大悦。
梁国曾经有难以断定的案件,大臣们有些认为应当判有罪,有些人认为是无罪。即使是梁王也很疑惑。梁王道:陶朱公,凭借平民的身份而做到举国首富,这必定是因为他有超乎常人的智慧。于是就召来范蠡问他说,梁国有难以断定的案子,断案的人一半认为有罪一半认为没有罪,即使是我也很疑惑,先生你来判断一下这个案件,怎么样。”范蠡说:“我是个卑贱的小民,也不懂得如何断案,既然大王让我断,那么,(我举个例子),我家有两个白玉璧,它们的颜色、大小、光泽都差不多,但是它们的价钱,一个卖千金,一个卖五百金。王说:“大小与色泽都差不多,一个卖千金,一个卖五百金,为什么,范蠡说:从侧面看一个厚度是另一个的两倍,因此卖千金。王说,好。所以案件难断就从轻发落,奖赏有疑问就赏与,梁王非常高兴。


姓何的名人有哪些
八岁能诗古文,年方十五,举弘治十一年乡试。十九,举弘治十五年进士,授中书舍人,追吏部员外郎,擢陕西扩提学副使。景明为官,志操耿介,尚节义,薄荣利,有国士之风。其教诸生,专以经术世务,知名当世。景明所为诗文,不事摹仿,主创造,独树一帜。其诗备载于明诗选,与庆阳李梦阳,吴县徐祯卿,历城边廷实,并称四杰...

...qū]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英文翻译是什么?
” 清 冯桂芬 《与吉抚部书》:“至某等皆枢要所不喜,执事显与立异,毅然不为所挠屈。斯其居心,虽古大臣何以加之。”2.枉曲。 宋 欧阳修 《论梁举直事封回内降札子》:“伏以曲庇小臣,挠屈国法,自前世帝王,苟有如此等事,史册书之。”《明史·耿九畴传》:“屡辨疑狱,无所挠屈。”...

历史上姓向的名人有哪些
【向姓历史名人】向 宠:襄阳宜城人,三国时蜀国将领 向 秀:西晋玄学名士。司马昭时授黄门侍郎,散骑常侍,为竹林七贤之一。向 拱:怀州河内人,宋代大臣。向 宝:江西省进贤人,明朝大臣 向 侃:字希颜,明朝巢县人,永乐年间中举,宣德中任靖宁州判官,后升任监察御史,一度又出为知府。他洁己...

监狱文言文怎么说
我曾经找一个老年管文书的小官询问过这件事:“他们跟那些被处决、被捆绑的人,不是有什么仇恨,只不过希望得到一点财物而已;果真没有,最后也就宽容宽容他们,这难道不是一种善行吗?”回答说:“。 5. 文言文《梁尝有疑狱》的翻译 梁尝有疑狱 【原文】 梁尝有疑狱,群臣半以为当罪,半以为无罪,虽梁王亦疑。

梁尝有疑狱群臣半以为当罪…的断句
梁尝有疑狱,群臣半以为当罪,半以为无罪,虽梁王亦疑。梁国曾经有难以断定的案件,大臣们有些认为应当判有罪,有些人认为是无罪。即使是梁王也很疑惑。

梁尝有疑狱悟出的道理
梁尝有疑狱悟出的道理,墙薄了就容易坍塌,丝织品薄就容易裂开,器物薄就容易毁坏,酒薄(淡,不醇厚)就容易发酸。那些薄的事物能够保持很长时间的,恐怕还没有。所以统治人民施行政令教化的诸侯们,应该以厚德对待人民就可以了。选自《新序·<杂事>四》。《新序》,西汉刘向撰。原本三十卷,至北宋...

梁尝有疑狱中梁王的处事告诉我们执政者应有怎样的能力
执政者能力要求:虚怀若谷,礼贤下士的能力。从梁王向范蠡请教问题的角度来看,体现了这一点。一个执政者必须有不耻下问,不专断的能力,虽然可能会犯错误,但是错误程度则会降低很多。对国家而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要求2:案件有疑问就从轻发落。这很好体现了现代司法的“疑罪从无”的特点。要求3:...

梁尝有疑狱.不知当狱的当是什么意思
不知当狱 也不懂得如何断案 当 [dāng]掌管,主持:~家。~权。~政。———希望采纳,你的支持是我们的动力!

翻译《新序杂事》
内《杂事》五卷,《刺奢》一卷,《节士》一卷,《义勇》一卷,《善谋》二卷。采集舜、禹时代至汉代史事和传说,分类编纂,所记史事与《左传》、《战国策》、《史记》等颇有出入。作者尚编有《说苑》一书,性质与此类似。《叶公好龙》就是出自此书。原文:1. 梁尝有疑狱,群臣半以为当罪,半...

歆素有重名,死非其罪,众多不厌 翻译
清吴伟业《圆圆曲》:“尝闻倾国与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20、死非其罪:被逼自杀不是因为他真的有罪。21、不厌:不服。《汉书·景帝纪》:“诸疑狱,若虽文致于法而于人心不厌者,辄讞之。”颜师古注:“厌,服也。”22、成礼:规定的礼仪。《后汉书·侯霸传》:“歆素有重名,死非其罪,众多不厌,帝乃...

武邑县18393386123: 梁尝有疑狱 - 搜狗百科
中霭沙利: 梁尝有疑狱 【原文】梁尝有疑狱,群臣半以为当罪,半以为无罪,虽梁王亦疑.梁王曰:“陶之朱公,以布衣富侔国,是必有奇智.”及召朱公问曰:“梁有疑狱,狱吏半以为当罪,半以为不...

武邑县18393386123: 疑罪从无,疑赏从有 译文梁尝有疑狱,群臣半以为当罪.虽梁王亦疑.梁王曰:"陶之朱公以布衣富侔国,是必有奇智.''乃召朱公而问曰:"梁有疑狱,狱吏半... -
中霭沙利:[答案] 梁国曾经有不能确定的案子,大臣一半认为应当定罪.但是梁王还有疑惑:' 陶朱公凭借布衣的身份能使侔国兴旺,一定是有奇特的智慧.“于是召见朱公 来问:“梁国有不能确定的案子,狱吏有一半认为该定罪,但我还有疑问.我的孩子认为该定罪,...

武邑县18393386123: 翻译 ①故狱疑则从去,赏疑则从与,梁国大悦.②夫薄而可以旷日持久者,殆未有也. -
中霭沙利:[答案] 梁尝有疑狱 【原文】梁尝有疑狱,群臣半以为当罪,半以为无罪,虽梁王亦疑.梁王曰:“陶之朱公,以布衣富侔国,是必有奇智.”及召朱公问曰:“梁有疑狱,狱吏半以为当罪,半以为不当罪,虽寡人亦疑.吾子决是,奈何?”朱公曰:...

武邑县18393386123: 梁尝有疑狱 翻译 -
中霭沙利: 案件有疑问就从(应当处罚的案件中)去掉(不处罚)奖赏时有疑问(还照样)给奖赏

武邑县18393386123: 梁①尝有疑狱,群臣半以为当罪,半以为无罪,虽梁王亦疑. 梁王曰:“陶之朱公②,以布衣富侔国③,是必有奇智.”及召朱公问曰:“梁有疑狱,狱吏... -
中霭沙利:[答案]1①案件②判断③目光短浅④可是,(表转折)2侧而视之/一者厚倍/是以千金3(1)所以(在梁国)有疑虑的案件(可以判罪,也可以不判罪的案件),就依从不判罪;有疑虑的奖赏(可以奖赏,也可以不奖赏),就依从奖赏.>(2)这是尽力做好了本分的...

武邑县18393386123: 梁尝有疑狱悟出的道理 -
中霭沙利: 梁尝有疑狱悟出的道理,墙薄了就容易坍塌,丝织品薄就容易裂开,器物薄就容易毁坏,酒薄(淡,不醇厚)就容易发酸.那些薄的事物能够保持很长时间的,恐怕还没有.所以统治人民施行政令教化的诸侯们,应该以厚德对待人民就可以了. ...

武邑县18393386123: 求《朱公说璧 》——《新序》的译文和寓意~ -
中霭沙利:[答案] 朱公说璧①? (梁王)召朱公而问曰:“梁有疑狱②,卒吏半以为当罪,半以为不当罪,虽 寡人亦疑.吾子决是奈何③?”朱公曰:“臣,鄙民也,不知当狱④.虽然,臣之家有 二白璧,其色相如也⑤,其径相如也⑥,其泽相如也⑦,然其价一者千金...

武邑县18393386123: 梁王问狱阅读答案 -
中霭沙利: 小题1:(1)解释下列加线词语.(4分) ①及召朱公问曰( ) ②吾子决是 ( ) ③臣,鄙民也 ( ) ④梁尝有疑狱( ) (2)下列句中加线词语的用法与例句划线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例:以布衣富侔国 A.固以怪之矣 B.不以物喜 C.何...

武邑县18393386123: 文言文翻译 有疑狱,众所不决者,皆立断.与郡将议事,守正不屈. -
中霭沙利: 有不明白的案情,别人不能决断的,他都能立刻决断.和郡里的将领商议事情,都能够坚守正义不舒服.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