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艇的未来发展方向是怎样的?

作者&投稿:华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战略核潜艇未来的发展趋势会是怎么样的~


弹道导弹核子潜艇,具有极强的隐藏能力和生存能力,能够在核战以后尽可能的维持战斗力。所以成为各国青睐的核武器载体。而在未来,战略核潜艇的战略比重将会逐渐提高,美国将会在2018年将海基核力量的总比例提高到70%,而俄罗斯也会在2020年将其提升到57%。
其他的核大国,已经,或者将要更新他们自己新的战略级核潜艇,通过他们对未来战略的要求,我们能够得到更好的想法来更新自己的终极武备。


从各国现役,以及正在研究中的战略核潜艇主要作战性能进行分析和比较,我们得出以下的结论,在未来,战略核潜艇以后将会携带更少,但是更先进的导弹。

因为核裁军的影响,战略导弹的可用数目进一步下降,迫使当前战略导弹的质量越来越高——如拥有越来越多的分弹头,更高的射程和命中率,以及更强大的突防能力。在这个前提下,降低载弹量可以降低潜艇自身的弹药负载,从而增加其他先进装备的负载量。

第二个方面,潜艇的块头和体重将会越来越大。在传统的武装已经提升到顶点的前提下,核潜艇会把更多的负重移交给信息化和数字化装备,提升自己的作战和生存能力。
第三个,反应堆的出力上升,寿命上升,实现艇和堆同生共死的命运。提高核燃料浓度,获得更高的单一芯体出力,以及芯体寿命,从设计上减少压水机的使用可能,获取更高的安全性和更低的噪音。
第四个,更高的潜水深度和隐蔽性——战略核潜艇潜得越深,那就越安全。


第五个,尽可能使用混合性壳体,在降低自身体重的同时用来装载更多的发射筒,用以存放导弹。

第六个,潜艇不需要更快,25节的水下航速对战略级潜艇来说已经够用了,没必要再增加。

第七个,潜艇全电化,核反应堆只负责发电,移动交给电动机,这样会更安静,更容易布置内部结构,推进效率更好。

第八个,潜艇信息化,模块化,隐身化,擅长发现敌人,擅长躲避敌人,以及更加便宜,才是王道。

潜艇通常以柴油机和蓄电池作动力。潜艇在水下航行时实际上使用的是蓄电池,柴油机只是用来给蓄电池充电的。蓄电池储存的电能总是有限的。潜艇上蓄电池的电能用完时,就需要用柴油带动发电机为蓄电池充电。
由于柴油机在工作时需要大量的空气,而且还要排出废气,这样潜艇就不得不浮到水面来充电。然而潜艇一浮到水面,就会暴露自己,遭到敌人的袭击。
另外,用蓄电池作动力,潜艇的水下航行速度慢,约为十余节;航程也短,最远可航行几百海里。在这种情况下,潜艇就不能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不能长期隐蔽在水下作战。
为了克服这个缺点,人们很早就想把核反应堆搬到潜艇上,以提高潜艇的作战能力。
1954年,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潜艇即美国的“鹦鹉螺”号核潜艇下水了。它一投入使用,就显露出超群的本领。在4年多的航行中,航程共达15万海里,其中有11万海里是在水下航行的。然而在这样长的时间内,一共才装过两次燃料。
核潜艇在水下能长时间航行,隐蔽性好,对目标可突然进行攻击,加之航行的速度快(比普通潜艇速度快一倍多),因而能及时跟踪追击敌方潜艇。
在核潜艇上装备弹道导弹和鱼雷后,使它的攻击能力大大增强,不仅能在水下大显威风,进行反潜作战,而且能用来攻击敌方陆地上的战略目标,如交通枢纽、机场和工业中心等。
潜艇的核动力装置由核反应堆、蒸汽发生器、循环泵和透平机等组成。核动力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循环管路中的水经过反应堆时,吸收了由核燃料裂变所产生的高温,水被加热而处于高温状态。在循环泵的作用下,高温水在蒸汽发生器中变成高温、高压的蒸汽,再用蒸汽推动透平机转动,进而带动潜艇上的螺旋桨旋转,使潜艇在水中前进。
核动力潜艇的功率很大,有的可达2~3万匹马力。它的航行距离比一般潜艇远多啦,可达10~20万海里,航行速度达到25节至30节以上。
核潜艇上的反应堆具有一定的放射性,可能给潜艇乘员的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因此在核潜艇设有严密的防护装置。在反应堆外面包有用特殊钢板或铅板等制成的防护层,通向反应堆的管道外面也装有防护装置。
潜艇上还设有防放射性辐射的监视报警系统。为了保证乘员安全和健康,艇上的空气、食品和淡水要定期进行检查和消毒。
核潜艇和普通潜艇一样,今后也将向高速度、大深度和低噪音,以及提高探测能力、自动化控制能力等方面发展。潜艇通常以柴油机和蓄电池作动力。潜艇在水下航行时实际上使用的是蓄电池,柴油机只是用来给蓄电池充电的。蓄电池储存的电能总是有限的。潜艇上蓄电池的电能用完时,就需要用柴油带动发电机为蓄电池充电。
由于柴油机在工作时需要大量的空气,而且还要排出废气,这样潜艇就不得不浮到水面来充电。然而潜艇一浮到水面,就会暴露自己,遭到敌人的袭击。
另外,用蓄电池作动力,潜艇的水下航行速度慢,约为十余节;航程也短,最远可航行几百海里。在这种情况下,潜艇就不能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不能长期隐蔽在水下作战。
为了克服这个缺点,人们很早就想把核反应堆搬到潜艇上,以提高潜艇的作战能力。
1954年,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潜艇即美国的“鹦鹉螺”号核潜艇下水了。它一投入使用,就显露出超群的本领。在4年多的航行中,航程共达15万海里,其中有11万海里是在水下航行的。然而在这样长的时间内,一共才装过两次燃料。
核潜艇在水下能长时间航行,隐蔽性好,对目标可突然进行攻击,加之航行的速度快(比普通潜艇速度快一倍多),因而能及时跟踪追击敌方潜艇。
在核潜艇上装备弹道导弹和鱼雷后,使它的攻击能力大大增强,不仅能在水下大显威风,进行反潜作战,而且能用来攻击敌方陆地上的战略目标,如交通枢纽、机场和工业中心等。
潜艇的核动力装置由核反应堆、蒸汽发生器、循环泵和透平机等组成。核动力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循环管路中的水经过反应堆时,吸收了由核燃料裂变所产生的高温,水被加热而处于高温状态。在循环泵的作用下,高温水在蒸汽发生器中变成高温、高压的蒸汽,再用蒸汽推动透平机转动,进而带动潜艇上的螺旋桨旋转,使潜艇在水中前进。
核动力潜艇的功率很大,有的可达2~3万匹马力。它的航行距离比一般潜艇远多啦,可达10~20万海里,航行速度达到25节至30节以上。
核潜艇上的反应堆具有一定的放射性,可能给潜艇乘员的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因此在核潜艇设有严密的防护装置。在反应堆外面包有用特殊钢板或铅板等制成的防护层,通向反应堆的管道外面也装有防护装置。
潜艇上还设有防放射性辐射的监视报警系统。为了保证乘员安全和健康,艇上的空气、食品和淡水要定期进行检查和消毒。
核潜艇和普通潜艇一样,今后也将向高速度、大深度和低噪音,以及提高探测能力、自动化控制能力等方面发展。
攻击型核潜艇要完成任务,必须首先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因而要求高度的安静性,较大的下潜深度和长久的水下自持能力,还要求水下的高速度和优良的机动性能,第四代的潜艇能大幅度地满足这些要求,但却造成艇型大型化的结果。
艇型大型化不利于本身的隐蔽,但只要采取相应的对策,依然可提高生存能力,第四代潜艇采用的安静化对策中引人注目的有在艇体上贴敷消声瓦(阻尼吸声橡胶),以吸收声波和减少声波反射。
加大下潜深度,也是提高潜艇生存能力的有效措施。若用钛合金做耐压壳体,潜至1000米深处应无问题,但过于昂贵,多数潜艇将用更高强度的钢建造其耐压壳体,可潜航到600米深处。
攻未来发展高对目标的探测和定位能力,增大武器的命中率和破坏力。艇型的大型化,是安装更多、更先进武器系统的必然结果;艇型的大型化,也为安装更多、更先进武器系统提供了可能。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反潜作战能力的不断提高,潜艇的战术技术性能将进一步提高。其发展趋势是:发展艇体“隐身”、“降噪”技术,提高隐蔽性;研制高强度耐压材料,增大潜艇下潜深度;发展核动力潜艇大功率核反应堆,提高水下航速,延长堆芯使用寿命,提高在航时间;

常规动力潜艇主要增大电池容量,研制性能良好的氢氧燃料电池、钠硫电池和超导电机,以提高水下机动性;装备高效能的综合声呐、拖曳声呐和水声对抗设备,增大水下探测距离和提高水声对抗能力;提高导弹的射程、命中精度、打击威力,增加分导多弹头等抗反导能力;

提高鱼雷的航速、航程和航深,并使其实现智能化;进一步提高驾驶、探测、武器和动力等系统以及其他设备的操纵自动化水平。

潜艇兵力隐蔽性好,作战半径大,突击威力大,独立作战能力强。在海战中,它不但是运输舰船的克星,而且也是大中型战斗舰艇,特别是航母的敌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击沉的42艘航母中,潜艇击沉的航母为17艘,占40.5%,其中潜艇单独击沉15艘,和航空兵协同击沉两艘;被击伤的38艘航母中,由潜艇击伤的为9艘,占23.7%。

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地中海的一次多国联合演习中,埃及常规动力潜艇成功地突破了美国航母编队的直接警戒,抵近到航母很近的距离上实施了潜望镜侦察照相,而航母及其警戒兵力竟无一发现。

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的一艘攻击型核潜艇在日本海长时间对美军“小鹰”号航母进行跟踪,因抵近距离太近,而造成潜艇与航母相撞,直到苏联潜艇被迫浮出水面,美国航母才发现了对方。

1982年英阿马岛海战中,英阿双方都广泛使用了潜艇兵力。阿根廷的老式常规潜艇“圣路吻斯”号成功地突破了英特混舰队的严密封锁,并在马岛封锁区内游弋了一个多月时间,先后3次向英国航母发起鱼雷攻击,只是因为潜艇火控系统发生故障而未果,但对英航母编队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英国航母编队尽管具有很强的反潜能力并构成了严密的对潜警戒,但对阿根廷潜艇的行动却异常惧怕,常常因为发现水下不明目标而一日数惊。

英国的“征服者”号核动力攻击型潜艇一举击沉了两艘反潜驱逐舰护航的阿根廷大型巡洋舰“贝尔格拉诺将军”号,这是核动力潜艇问世以来的首次成功战例,为核动力攻击潜艇攻击现代化的大型军舰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在现有的海上作战兵力中,水面舰艇、岸基航空兵均存在着作战半径有限和生存能力弱等不足,只有当航母进入有效作战半径范围以内时才有可能对其发起攻击。

而航母编队凭借着作战范围广、机动性能好的优长,在绝大多数的作战行动中,配置在距作战目标较远的距离上。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潜艇兵力才有可能对其进行突击。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半个多世纪里,尽管反潜兵力兵器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海水仍是潜艇隐蔽的有效屏障。

根据北约近期颂的材料来看,冷战时期北约对华约国家的潜艇,特别是苏联潜艇的跟踪,有89%是假目标,对发现的目标,能够占位攻击的占28%,而有可能攻击成功的仅占7.7%。也就是说,即使是当代海军强国,对水下潜艇的发现、定位、攻击、消灭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与对空防御相比,航母的对潜防御相对较弱,以美军最现代的大型航母为例,一个航母战斗群拥有S-3A反潜机10架,SH-60B反潜直升机8架,再加上直接警戒舰艇上携带的少量反潜直升机,很难全天候、全时间、全方位地对航母活动海域进行周密地反潜警戒。

航母编队编成内的舰只较多,而且还有水下的潜艇和空中的飞机,组织指挥复杂,容易出现对水下空间搜索的空白区;航母编队内部众多的噪声源,常使搜潜声纳工作条件恶化,对水下潜艇识别困难;特别是在航母编队的潜艇活动海区,为了防止误伤,即使反潜飞机发现了潜艇,一般也不敢轻易进行攻击。

在二战中,就曾多次出现过这类情况,让攻方潜艇占领了有利的攻击阵位。航母本身具有不少类似机库之类的大容量舱室,这些舱室大量进水会导致航母浮力储备和稳定性的丧失。

二战中,被潜艇击伤的航母只占全部受伤航母的23.7%,击沉的却高达40.5%,说明潜艇发射的鱼雷对航母作用显著。

在舰载飞机起飞着舰时,航母必须迎风高速行驶,而在准备下一波飞机放飞时,速度较慢,且航向和航速都比较固定,这也为速度相对较慢的潜艇占领有利攻击阵位创造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现代潜艇装备的发展,也为潜艇突击航母提供了可能。

在二次大战中,潜艇攻击像航母这样的大型战斗舰艇,首先必须突破层层警戒,而现代潜艇装备的飞航导弹、远程线导/自导鱼雷,可以在航母的直接警戒或近程警戒之外就能占领攻击阵位,进行准确的攻击。

核动力攻击潜艇的水下航速与大型水面舰艇的航速(巡航速度)不相上下,能从各个不同的方向占领有利的阵位,而且可以多次战位攻击,必要时还可以实施追赶攻击。

潜艇速度的提高,噪声的减少,下潜深度的加大,再加上远射程的武器,其行动的隐蔽性,攻击的快速性突然性将进一步增强,必将对航母等大中型战斗舰艇构成现实的威胁。潜艇与航母的交换率为3~5:1。即损失3~5艘潜艇即可击沉一艘航母。

为此,在对敌航母编队组织突击时,使用不少于3个潜艇战术群的兵力,方可达成预期的作战效果。也就是说,在组织对航母编队的突击中,即使损失两个潜艇战斗群的兵力(5艘左右),只要有一个潜艇战术群的兵力(2~3艘)突破航母编队的直接警戒而占位攻击,即可达成将航母击沉重伤的指标。

潜艇攻击航母的作战行动,首先是潜艇兵力从基地或海上向待机地域展开。即当上级下达使用潜艇兵力打击航母的命令后,应根据潜艇兵力所处的位置迅速组织潜艇兵力从基地或从海上向预定的潜艇作战海域展开。

打击航母应选择隐蔽性好、机动性强、突击威力大的潜艇。可选用常规动力飞航导弹潜艇、远程鱼雷潜艇、低噪声的潜艇和核动力鱼雷潜艇。

其次是必须慎重确定打击航母编队的海域和时机。打击航母编队的海域应选择在有利于潜艇兵力活动,且航母编队最有可能活动的海域或必经之地。

突击的时机通常应该选择在航母进行飞机放飞和接收时;综合补给船为航母补给时;海上气象条件恶劣时;航母反潜警戒部署被打乱或分散时等时机。

再次要隐蔽突破警戒,占领发射阵位。由于潜艇使用的武器最大射程还不够远,潜艇占领发射阵位必须突破航母编队二、三层反潜警戒才能得以实现。

因此,突破警戒的行动要充分利用航母编队各层警戒兵力之间存在的时隙。条件具备时,可以武器的突破代替兵力的突破,充分发挥远战火力的威力,对敌实施超视距攻击。

最后是要周密组织潜艇兵力撤收。在突击敌航母后,潜艇兵力的行动将在很大程度上处于暴露状态,敌编队中以及其它支持的反潜兵力必然会向暴露的潜艇进行疯狂的反扑。

此时,潜艇兵力应迅速采取大深度隐蔽行动,尽快撤离,如有可能,可组织远程航空兵对敌实施袭扰、打击或佯攻、掩护潜艇兵力撤离。

能潜入水下活动和作战的舰艇。又称潜水艇。海军的主要舰种。具有良好的隐蔽性,较大的自给力、续航力和较强的突击威力。用于攻击陆上战略目标,大、中型水面舰船和潜艇,袭击海岸设施和陆上重要目标,以及布雷、侦察、遣送特种人员登陆等。猎潜艇

猎潜艇是用于海上搜寻和攻击潜艇以及担负巡逻、警戒、护航、布雷的小型战斗舰船。吨位小,航速快,机动灵活,搜索和攻击潜艇的能力强。

猎潜艇的排水量在500吨以下,航速为24~38节,有的可达50节,续航力700~3000海里,可连续航行10个昼夜。

艇上装有反潜鱼雷发射管4~12具多管火箭、深水炸弹发射装置2~4座,20~76毫米舰炮1~6座。此外,还有电子对抗系统、指挥控制自动化系统、各种声呐和雷达等。

猎潜艇最早出现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排水量不超过100吨,航速约10节,没有声呐等搜索设备,只靠光学仪器搜索浮出水面的潜艇。现代的猎潜艇都装有各种声呐和反潜武器,搜索和攻击潜艇的能力大为提高。



早期的潜艇都是使用人力推进的,航速很慢。1863年,法国建造了“潜水员”号潜艇,使用功率58.8千瓦(80马力)的压缩空气发动机作动力,速度为2.4节,能在水下潜航3小时,下潜深度为12米。1886年,英国建造了“鹦鹉螺”号潜艇,使用蓄电池动力推进,航速6节,续航力约80海里。1897年,美国建造了“霍兰”Ⅵ号潜艇,水面使用33千瓦(45马力)的汽油机动力装置,航速7节,续航力达到1000海里;水下使用电动机为动力,航速5节,续航力50海里,这是潜艇双推进系统的开端。
早期潜艇使用的武器,主要是艇体上挂带的定时引爆炸药包或水雷。1866年,英国人R.怀特黑德制成第一枚鱼雷。1881年,T.诺德费尔特和G.加里特建造的“诺德费尔特” 号潜艇,首次装备鱼雷发射管;同年,美国建造的“霍兰”Ⅱ号潜艇安装有能在水下发射鱼雷的鱼雷发射管,这是潜艇发展史上的一项重要发展。
早在19世纪50年代,法国海军的一名工程师就提出了改装机械动力潜艇的建议,许多人也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
1863年,法国建成了一艘“潜水员”号潜艇。艇体模仿海豚的外形设计,长42.67米,排水量420吨。使用一部功率为59千瓦(80马力)的蒸汽机作动力,速度为2.4节,能在水下潜航3小时,下潜深度为12米。由于“潜水员”号采用了蒸汽机作动力,尺寸超过了当时所有的潜艇,成为了20世纪之前最大的一艘潜艇。虽然“潜水员”号潜艇的动力装置有了质的飞跃,但它却受当时设计水平的限制,当增加压载使其浮力等于零时,潜艇下潜就失去了控制,水下航行的稳定性很差。另外,潜艇在水下航行时需要大量的空气,而这在当时几乎是无法解决的问题。于是,“潜水员”号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蒸汽机作为潜艇的动力失败后,潜艇设计师们不得不另辟蹊径,为潜艇寻找更好的动力装置。1886年,英国建造了一艘使用蓄电池动力推进的潜艇(也被命名为“鹦鹉螺”号)成功地进行了水下航行,航速为6节,续航力约80海里。从此,电动推进装置为潜艇的水下航行展现了广阔前景。
但对现代潜艇的发展作出过最大贡献的,当属美国潜艇设计师――约翰·霍兰。
约翰·霍兰1841年出生在爱尔兰利斯凯纳镇,父亲是英国海岸警卫队的一名雇员。父亲的职业使霍兰从小就对海洋及战舰充满了好奇。中学尚未毕业时,父亲不幸病故,年轻的霍兰被迫结束学业,到一所学校担任理科教员,以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在此期间,霍兰一边工作,一边设计潜艇。1873年,霍兰辞去了教师工作,带着他的潜艇设计图纸到了美国。在美国,他一边在一个都教会学校教书,一边完善着他的潜艇设计图。
1875年,霍兰将建造新型潜艇的计划送交美国海军部。但是,美国海军对3年前支付5万美金建造的一艘名为“智慧之鲸”的小型手操潜艇的沉没仍然记忆犹新,因此断然拒绝霍兰的计划。遭到拒绝的霍兰却没有因此而却步,他很快就得到了流亡美国的由爱尔兰一些革命者组成的“芬尼亚社”的大力资助。在“芬尼亚社”的支持下,经过3年时间的努力,霍兰终于在1878年将自己的第一艘潜艇送下了水。
该潜艇被命名为“霍兰-Ⅰ”号,是一艘单人驾驶潜艇。艇长5米,装有1台汽油内燃机,能以每小时3.5海里的速度航行。但由于潜艇水下航行时内燃机所需空气的问题没有解决,故潜艇一潜入水下发动机就停止了工作。虽然这是一艘不成功的潜艇,但霍兰却在它的身上积累了经验,为下一步建造新的潜艇打下了基础。
这时,“芬尼亚社”对霍兰的潜艇研制提出了要求:所建造的潜艇,大到足以能有效地进行作战,小到使其能够塞进特制的商船船舱。这种商船要求可以装成民船的模样横渡大西洋。当遇到敌舰后,特殊商船将潜艇放出以攻击敌人。按照这一特殊要求,1881年,霍兰建造成功他的第二艘潜艇,命名为“霍兰-Ⅱ”号(也称“芬尼亚公羊”号)。该艇长约10米,排水量19吨,装有一台11千瓦的内燃机。为解决纵向稳定性问题,霍兰为潜艇安装了升降舵。同时,他还在艇上安装了一门加农炮,使得“芬尼亚公羊”号潜艇既能在水下发射鱼雷,又能在水面进行炮战。“芬尼亚公羊”号的建成给公众以极大的鼓舞,在潜艇发展史上也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19世纪80年代末期,潜艇的发展引起了更多国家的兴趣。1893年,长约45.7米、排水量为266吨的“古斯塔夫·齐德”号潜艇在法国下水了。它以电动机带动螺旋桨推动。在当时各国所出现的潜艇中,它是最先进的一艘。
“古斯塔夫·齐德”号潜艇的成功促使霍兰更加努力了。但就在霍兰全力以赴投入他的第三艘潜艇制造之中时,“芬尼亚社”的一些成员对霍兰无终止的试验丧失信心,并在一天黑夜将“芬尼亚公羊”号以及建造中的第三艘潜艇偷偷地运走了。从此,霍兰与“芬尼亚社”分道扬镳。
失去了“芬尼亚社”的资助,霍兰只得暂时停下潜艇的研究而到一家汽枪公司担任了描图员的工作。但是不屈的科学家永远不会为困难所吓倒。在朋友们的大力支持下,他兴办了“肛鱼潜艇公司”。这时他与炮兵上尉扎林斯基合作,又建造了他的第四艘潜艇“扎林斯基”号。1886年,当“扎林斯基”号建成下水时,因滑道倒塌而全艇被毁。“扎林斯基”的失败,反而使霍兰有了暂时的喘息余地。
几乎就在霍兰失败的同时,西班牙却有一个名叫艾萨克伯尔的海军上尉于1889年设计了一艘由时机推进的潜艇。不幸的是,因为艾萨克伯尔与上司不和,其上司竟然不顾国家利益而否定了他的计划。
美国政府得知这一消息后,为了在与西班牙的竞争中取胜,由海军部于1893年举办了一次潜艇设计大赛。霍兰大这次大赛中技压群芳,荣登榜首。大赛的胜利使霍兰于1895年接到了制造一艘潜艇的定货单,并从美国海军部得到了15万美元的经费。于是霍兰又开始了他的第五艘潜艇的设计。
为了建造一艘像样的潜艇,霍兰从一开始就注意解决那些潜艇史上阻碍潜艇发展的问题。为此,他反复研究并数易方案,终于建成了他的第五艘潜艇――“潜水者”号。该艇长26米,拥有水面航行的推进装置——蒸汽机动力装置和水下潜航的推进装置——电动机。 “潜水者”号由此成为了潜艇双推进系统的鼻祖。但是,美国海军部出于战争的需要,在“潜水者”号建造期间,就要求霍兰能够使“潜水者”号用于水面作战。但霍兰却认为,按照这种要求是不会制造出满意的潜艇的。于是,霍兰放弃了“潜水者”号的建造工作,归还了海军部的经费,开始用自己的钱来设计建造一艘新潜艇。
1897年5月17日,时年56岁的霍兰终于成功地制造出了“霍兰-Ⅵ”号潜艇。该艇长15米,装有33.1千瓦(45马力)汽油发动机和以蓄电池为能源的电动机,是一艘采用双推进的最新潜艇。在水面航行时,以汽油发动机为动力,航速可达每小时7海里,续航力为1000海里。在水下潜航时,则以电动机为动力,航速可达每小时5海里,续航力50海里。该艇共有5名艇员,武器为一具艇首鱼雷发射管(有3枚鱼雷)和2门火炮(向前、向后各1门),火炮瞄准靠操纵潜艇艇体对准目标。该艇能在水下发射鱼雷,水上航行平衡,下潜迅速,机动灵活。这是霍兰一生中设计和建造出的最后一艘潜艇。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先驱者,人们将其称为“霍兰”号。双推进系统在该艇上的运用,使这艘潜艇取得了潜艇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成功,从而奠定了霍兰作为“现代潜艇之父”的地位。
但是霍兰的成就并没有给他本人带来任何好处。由于美国海军部一些官员的偏见和挑剔,这艘潜艇不仅未被海军部采用,反而使这位大发明家受到了恶毒的嘲讽。无情的打击使时年63岁的霍兰愤然辞职。从此,一代潜艇巨匠被迫停止了其心爱的事业,并最终因肺炎病逝,终年73岁。
尽管“霍兰”号潜艇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在潜艇这一领域也同处领先地位。1899年,由法国科学家劳贝夫于设计的“纳维尔”号潜艇在法国下水。
“纳维尔”号与其他潜艇不同处在于,该艇在其内壳之外又包上了一层外壳。这使得“纳维尔”号既有一个酷似鱼雷艇似的外壳,又有一个按照潜艇要求设计的内壳,艇员及所有装备都装在耐压的内壳之中。内外壳之间的空间被充作压载水柜,并以此控制潜艇下潜和上浮。当该艇排除压载水柜中的水之后,即可像鱼雷艇一样具有良好的适航性,使得其水面航行的速度达每小时11海里,续航力为500海里;当压载水柜中注满水之后,“纳维尔”又将与早先潜艇一样,它的水下短距离航速可达每小时8海里,即使在水下航行数小时,其水下航速也可达每小时5海里。
不过,也有一种意见认为,双层壳体结构并非起源于“纳维尔”潜艇,而是由美国青年西蒙·莱克首创。19世纪90年代,西蒙·莱克由于受了法国著名科普作家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的影响,单枪匹马地投入到潜艇的研究之中。
莱克从亲戚那里借来一笔钱,经过努力,于1893年建成了他的第一艘潜艇——“小亚古尔爸爸”号。“小亚古尔爸爸”号也许是潜艇史上自“海龟”艇以来最不像样的潜艇。它看上去像一个特大的木柜子,长4.2米,高1.5米。艇体以松木板内衬帆布垫建造而成。艇体上方有个小舱盖,艇底安有三个木头轮子(前面一个,后面两个)。轮于是由手摇曲柄带动行走的,“小亚古尔爸爸”艇与其他潜艇相比独具匠心。它没有用于注排水的羊皮口袋或水泵、水箱等,而是采用装载足够重的压载物使之沉到海底,接着在海底用轮子滚动推进,如果要上升到海面,只要把压载物抛掉,艇体即可上浮。
不过,莱克最初建造潜艇并非为了军事目的,而完全是被迷人的海底生物所吸引。他从建造“小亚古尔爸爸”一开始,就想到能从潜艇中走出来,以便采集海底生物。所以他在潜艇中安装了空气压缩设备,并设置了一个空气闸舱。莱克使压缩空气设备所产生的空气压力与艇外海水压力相等,这样打开空气闸舱的舱门,人们便可以穿着潜水服从艇中走出来,而海水却不会涌进闸舱。人们将这种使海水不能涌进艇内而人能从艇的舱口自由进出的闸舱门叫做气门或水门。在气门的帮助下,莱克和他的伙伴,在迷人的纽约湾海底,采集了大量的海洋生物,度过了许多愉快的时光。
之后,莱克开始对“小亚古尔爸爸”号不断地进行改装,并于1897年完工。改装后的潜艇命名为“亚古尔”号。该艇无论在水上或水下航行,都由一台22千瓦(30马力)的汽油发动机来推动前进。由于汽油发动机工作时需要空气,所以莱克在艇上装有可伸出水面的吸气管和排烟管,同时取消了固体压载物,而用压载水箱来带动潜艇的沉浮。为了改善潜艇的适航性,莱克又在吸气管和排烟管外包上一层外壳,使“亚古尔”号外形类似于现代潜艇上层建筑(即潜艇的指挥台)的第二层艇壳。经过改装后的“亚古尔”号潜艇的上浮与下潜都是较为稳定的,并能在一个适当的深度上将内燃机水下工作时所用的通气管伸出水面,从而延长了潜艇水下滞留时间。
1898年,“亚古尔”号潜艇仅靠自身的动力,从诺福克航行到了纽约,成了第一艘在公海远航的潜艇。莱克的第二艘潜艇“保护者”号也于1901年下水。他很想将潜艇奉献给自己祖国,用于对敌作战。莱克潜艇的最大特点就是艇员可以在水下自由出入潜艇,因此完全可派人进行水下作战、扫雷和布雷。但美国海军部却拒绝了莱克的好意。莱克只好到国外去寻求他自己的位置,从而埋没了一代潜艇发明家的才华。
19世纪的最后10年中,潜艇已成为至少是具有潜在威慑力量的武器了。但是由于当时的英国、美国等海军大国对潜艇仍持怀疑态度,总认为潜艇只不过是弱小国家用于偷袭的武器,为此阻碍了潜艇的发展。但是,当1898年法国的“古斯塔夫·齐德”号潜艇用鱼雷击沉了英国战列舰“马琴他”之后,英国人终于醒悟了,强烈要求英国政府赶快行动,以抗衡法国人正以惊人速度建造潜艇的海上新威胁。同样德国和俄国也在无意之中领悟到潜艇可能将成为一种实用性武器而投入到建造潜艇的热浪中。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几年的时间里,潜艇终于愈造愈大,愈造愈好,并且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加着。但是由于潜艇发展到此时,仍然开不快、行不远,鱼雷带得又很少,更因为不能在水下长期潜航,所以,它所担负的只能是保护本国海岸、在基地附近的巡逻的任务。
20世纪初,潜艇装备逐步完善,性能逐渐提高,出现具备一定实战能力的潜艇。这些潜艇采用双层壳体,具有良好的适航性,排水量为数百吨,使用柴油机-电动机双推进系统,水面航速约10~15节,水下航速6~8节,续航力有明显提高;武器主要有火炮、水雷和鱼雷。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各主要海军国家共拥有潜艇260余艘,成为海军重要作战兵力之一。

未来常规潜艇应该大部分数向大型化方向发展。因为未来会有高科技大型海内海底工厂的建设。建设项目的工程需要大型潜艇的运输。一小部分微型潜艇便海底小型项目的操作运输。


水面舰艇的发展趋势是
1、智能化和信息化:随着科技的发展,水面舰艇正逐渐向智能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这意味着舰艇将配备更先进的传感器、数据链和人工智能系统,以提高舰艇的自主导航、目标识别和作战能力。2、多功能化和综合化:现代水面舰艇越来越多地被设计为多功能平台,能够在不同的作战环境中执行多种任务。例如,一些舰...

潜艇的未来发展方向是怎样的?
潜艇的未来发展方向涉及多个层面,主要包括技术进步、战术应用和战略部署的更新。首先,技术发展方面,艇体设计将更加注重隐身性和降噪技术,以提高在敌方探测系统下的生存能力。其次,战术应用上,潜艇将可能装备更先进的武器系统,提高攻击的准确性和威力,同时增强其水下机动性和持续作战能力。战略层面,潜艇...

水面舰艇的发展趋势
水面舰艇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智能化、多功能化、采用高效能源以及大型化和航母化。首先,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化成为水面舰艇发展的重要方向。现代水面舰艇在自主航行和遥控操作方面不断加强智能化的应用。通过各种传感器,舰艇能够获取环境信息,进行智能决策和自动操控,从而提高作战效率和安全性。其次,多功能...

未来大型水面舰艇发展方向
其发展趋势是:发展艇体“隐身”、“降噪”技术,提高隐蔽性;研制高强度耐压材料,增大潜艇下潜深度;发展核动力潜艇大功率核反应堆,提高水下航速,延长堆芯使用寿命,提高在航时间;常规动力潜艇主要增大电池容量,研制性能良好的氢氧燃料电池、钠硫电池和超导电机,以提高水下机动性;装备高效能的综合声...

水面舰艇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水面舰艇的发展趋势是:1. 重视航空母舰的建造: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提升,未来核动力航母将会是我国发展的必然方向,而且我国也将会拥有更多航空母舰。2. 提高生存能力:随着海上军事力量的不断发展,水面舰艇的吨位只会越来越大,而且各种各样的电子设备也会越来越先进,因此提高生存能力是另一个重要趋势。

导弹艇发展方向
导弹艇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增强攻击威力和自卫能力,以及提高自身性能上。为了提升攻击威力,导弹艇装备的导弹需具备轻量化、低飞行高度、大威力战斗部、末制导装置和远程射程等特点。同时,优化艇体结构,提高续航距离、航速和机动性,如通过增大排水量、采用新型艇型和高效发动机。以我国的'红箭'级导弹艇...

潜艇的未来发展方向是怎样的?
关注 展开全部 未来常规潜艇应该大部分数向大型化方向发展。因为未来会有高科技大型海内海底工厂的建设。建设项目的工程需要大型潜艇的运输。一小部分微型潜艇便海底小型项目的操作运输。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

未来军舰发展趋势
集防空,反潜,反舰,对地攻击于一体。朝多功能,多用途,高效费比方向发展。还有就是高性能的雷达和电子系统,比如相控阵雷达;可以饱和或反饱和攻击的立体火力,近-中-远程防空\/反舰\/反潜和对地攻击武器系统;隐身与软硬结合的干扰对抗措施等。智能化:安装了先进的电子系统,所需艇员越来越少,自动化...

...是否会朝着“不用核反应堆的核潜艇”的方向发展?这会形成什么影响...
首先,未来常规潜艇不会朝着“不用核反应堆的核潜艇”的方向发展,因为核能是世界上仅有的超高能量密度的能源,潜艇的工作方式决定了它所需要使用的能源种类。在不频繁提供能源补充的条件下必须使用这种高能量密度的能源进行供能。这对今后的潜艇发展有了一定的限制。潜艇的技术创新需要另辟蹊径。

未来两栖攻击舰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也利于服役后的维修与使用。法国的“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由于采用了全电力推进,使得全舰布局更加合理。在标准排水量只有1650吨的情况下,“西北风”的机库甲板面积便达到了1800平方米,坞舱甲板面积达到1000平方米以上,再加上一些隐身措施,使得该级舰受到各国的青睐,代表了两栖攻击舰未来的发展方向。

赵县17138347452: 常规潜艇和核潜艇的未来发展具有哪些不同与现役潜艇的明显特征?像美
翟艳泰威: 俄美主要发展核潜艇,英法中是核潜艇和常规潜艇并举;其他国家以常规潜艇为主. 未来的潜艇与现有的潜艇明显改进的地方有: 一、力争向多功能发展,既可以发射鱼雷、也可以发射导弹、输送蛙人、发射无人驾驶飞机、发射无人驾驶小潜艇、对空导弹等. 二、降噪措施越发完善,向“无声潜艇”努力.取消螺旋桨改为泵喷射式推进甚至磁力推进、采用自然循环能力更高的反应堆等. 三、采用模块化.所有的系统都可以像积木一样可以随意拆卸组装,如在攻击型潜艇上加装一个弹道导弹模块,就成为弹道导弹核潜艇. 四、更加电子化和自动化.如美国采用的“航海管理系统”,达到全数字化计算机管理,无须再使用航海图纸. 五、外观更加流线光滑,速度更快.

赵县17138347452: 21世纪的潜艇有哪些特点? -
翟艳泰威: 现代潜艇既能潜入水下,也能在水面航行.它主要用来攻击敌方的水面舰艇和潜艇,破坏和摧毁敌方基地、港口和岸上目标.载有核导弹的潜艇,还可以袭击敌方的内地目标.核潜艇能长时间地进行水下高速航行,更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海战...

赵县17138347452: 潜艇外形的未来会向怎样的方向发展?有哪些新造型?我看外军研制新型
翟艳泰威: 不会有更新奇的变化,只能是越来越简单,越来越光顺,艇体外表面的附属物越来越少,最后的发展方向越来越难看,像一个汽油桶了!如图: 英国的机敏级

赵县17138347452: 21世纪潜艇发展概况 -
翟艳泰威: 21世纪,随着经济的发展,高科技的进步,安全上的需要,世界各国潜艇的发展进入了高潮期,尤其是近几年潜艇的发展在全球掀起了数量和质量上的竞争.20世纪末期的潜艇吨位小,航程短,噪音大,武器装备也老旧.进入21世纪以来,潜艇的发展在各方面都得到了完善.性能变得更加精良,航程更远,排除了噪音,潜水更深,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往核潜艇方面发展,更换了一大批老旧的常规潜艇(柴油机-蓄电池动力潜艇).操纵系统、动力装置、武器系统、导航系统、探测系统、通信设备、水声对抗等设备相对20世纪的潜艇比较先进.

赵县17138347452: 未来常规潜艇会向大吨位发展吗?
翟艳泰威: 不会

赵县17138347452: 未来海战主力是不是潜艇?
翟艳泰威: 潜艇,应该是.未来海战来自空中和陆地的威胁会越来越大(主要是各种精确打击武器,甚至太空武器). 而随着潜艇技术的发展,潜艇也将走向多任务化(包括对空打击),走向深海……潜艇也会更加隐蔽,安全性比其它的海面舰艇相对较高. 当然水面舰艇的作用也是不可忽略的,它们也将是海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是个人猜测,纯个人观点)

赵县17138347452: 隐型潜艇的发展 -
翟艳泰威: 隐形潜艇,没听说过,现在的潜艇大多使用水滴流线型的艇体,外面加装消音瓦,吸收外界的主动声纳发出的声波,隔绝艇内设备发出的声音.如果是战略核-潜-艇在作战时都是使用被动声纳导航.而艇内的设备都使用静音技术,比艇内的食物搅拌机都是使用的无声电机,使设备发出最小的声音.在静默的情况下包括无线电静默,主动声纳静默,雷达静默,人员艇内走动,声音静默,让整个潜艇的噪声在海洋背景声音大概有100分贝左右以下,或者一样 海狼级的95分贝,俄罗斯的“基洛”(636)级高于海洋背景噪声10-15分贝,“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其噪声据称低于海洋背景噪声10分贝,

赵县17138347452: 中国潜艇是如何发展的?中国潜艇是如何发展的?
翟艳泰威: 与世界其他海军强国相比,中国潜艇的发展起步较晚,主要是在新中国 成立后开始研发、建造. 据外电报道,我国在常规动力潜艇的研制上走了一条引进、仿制、自行 研...

赵县17138347452: 现役常规潜艇水下排水量最多三千吨上下,如果是未来的常规潜艇,是否应该朝着大型化和远程化的方向发展?或者相反,朝着小型化和近程化的方向发展? -
翟艳泰威: 谁说以后3000?苍龙可不是.

赵县17138347452: 2017年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前景是怎样的 -
翟艳泰威: 前景还算可以,供应链是偏向制造业的一个分支延伸,但国内大学的物流和供应链专业都还不成熟,基本上还都停留在理论阶段,那些研究这些领域的大学教授也都是缺乏物流或供应链管理行业的人金融业就不用多介绍了, 国内的中产阶级绝大多数都是出自金融业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