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故事和意思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怎样的典故

作者&投稿:郑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请举例一些,《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一些历史事例故事,先发制人的那些故事,谢谢~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田忌赛马,等
典故:
公元前353年,魏国围攻赵国,齐国派田忌率军救赵。田忌乘魏国空虚而引兵攻魏,魏军回救本国,齐军乘其疲惫,大败魏军,赵国因而解围。
西元一九六年,孙策派水军攻打钱塘江南岸的固陵,屡攻不下。他的部下孙静向他献计:「王朗在固陵防守很坚固,不宜正面死攻。离这里几十里的查渎有条路,可以迂回包抄固陵。你给我一支兵队,我从查渎那边围攻,给他来个『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肯定能取胜!」孙策一听有理,就派兵给他,依计而行。同时,下令军队弄来数百个大缸,盛满水,给人以准备长期作战的感觉。到了夜晚,还命令军队多点灯让敌方以为孙策的主力还在原地。当孙静的部队突然出现在固陵附近的高迁屯时,王朗大吃一惊,赶忙派周昕率队迎战。然而周昕不是孙策的对手,很快战败。周昕一死,不久,固陵也就陷落,会稽一带便被孙策占领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意思
意为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百战都不会有危险。语出《孙子·谋攻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这一名言中的“殆”字应该解释为“疲惫不堪”。原文是“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其中的“殆”字,是孙子对《谋攻篇》的前一篇《作战篇》中“钝兵、挫锐、屈力、殚货”等词的高度概括。原文大意是,透彻了解敌我双方的情况,就是战斗百次,军队也不会疲惫不堪,战斗力充沛。一支军队不怕失败,怕的是丧失战斗力。一支军队很难不失败,难的是能够从失败中站起,继续战斗。如果一个将领认为自己完全掌握了敌情我情,就认为完事大吉,不再为失败考虑,可能失败就在眼前,而且一败涂地,连挽救的余地都没有。所谓“骄兵必败”,就是这个道理。
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的故事智慧
泾阳之战“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孙子兵法》的精髓,它概括性的描述了孙武对战争中敌我势力的认识。古往今来,历代军事学家都在运用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经过时间的证明它不管是对战争、商业活动,甚至政治活动都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战争中这一规则的运用是最为广泛的。唐朝开国之初,政局未稳,边境时常受到东突分子的干扰,面对这种状况唐高祖李渊一时无计可施,只好决定将京都迁移出长安。李渊的儿子李世民是一名骁勇善战的年轻将军,对于父皇的决定坚决反对,认为大唐皇朝成立之初,区区几个东突分子闹事就要搞得迁都,国威何在。于是带领军队到泾阳与东突厥展开战斗。
双方实力悬殊,东突厥有兵20多万,而李世民所带军队不过几百。但是令东突厥颉利、突利二可汗惊讶的是李世民居然天不怕地不怕,仅仅带着100骑兵就直奔阵前和颉利、突利二可汗,说:“我们已与你们可汗结盟,今日为何违约来犯?如果你们可汗真有本事,就请可汗与我李世民一人来决战。如果派兵攻打,我这百名士兵将拼死迎战,决不后退。”李世民如此的阵势,加上他深情镇定威严,使得颉利、突利二可汗认为大唐肯定设有埋伏,因此不敢下令进攻。李世民见状又说:“你以前与我们有盟,今日出兵袭扰,为何不守信用?”这一反问使得颉利、突利二可汗哑口无言,李世民的种种胆大的行为不得不使颉利相信突利和李世民勾结,将军情泄露出去了。鉴于这种状况,只好退兵,待时机成熟再出战。
李世民设计突击突厥,使他们仓皇而逃。一时间,李世民的军队士气高昂,大家都认为要乘胜追击。李世民认为,大唐皇朝建立才不久,应该以修生养息为主,而不是一味好战。于是 ,李世民与颉利会盟,并赠其大量金帛,目的是“将欲取之,必固与之”。从此大唐边境和谐安定。李世民晓知颉利的心态,据此采用一系列离间战术,然后采取突击获胜。真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深刻应用。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典故
典故出自《孙子·谋攻》,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译文如下:所以,预见胜利有五个方面:能准确判断仗能打或...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典故
《孙子·谋攻篇》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意思是说,在军事纷争中,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百战都不会失败;不了解敌人而只了解自己,胜败的可能性各半;既不了解敌人,又不了解自己,那只有每战必败的份儿了。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故事 历史上三大战争胜利的故事
一、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故事之诸葛亮 读过三国的朋友都知道,诸葛亮是个好军师,他出的一个又一个的计谋解决了很多麻烦,其中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空城计”,当时司马懿率领十五万大军来袭,诸葛亮泰然自若,坐在城楼上焚香弹琴,司马懿见此情形,心中疑惑,恐怕有埋伏,率领大军退去。诸葛亮不战...

知己知彼 百战百胜的成语故事
就是刘邦和项羽大战,项羽却大败,最后被刘邦给围在垓下,但项羽是猛人啊!于是刘邦就想了一计,即四面楚歌,找了许多会江东的乐曲的人在垓下周围弹奏,歌唱,表现繁华的一面,这样,项羽的部队就军心不定了,许多兵听到家乡的曲便想家老,再也无心战斗,最后项羽的部队投降了一大半。这是标准的:...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故事和意思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怎样的典故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意思 意为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百战都不会有危险。语出《孙子·谋攻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这一名言中的“殆”字应该解释为“疲惫不堪”。原文是“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其中的“殆”字,...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概括这个小故事
苻坚得知晋军兵力不足,就想以多胜少,抓住机会,迅速出击。 谁料,苻坚的先锋部队25万在寿春一带被晋军出奇击败,损失惨重,大将被杀,士兵死伤万余。秦军的锐气大挫,军心动摇,士兵惊恐万状,纷纷逃跑。此时,苻坚在寿春城上望见晋军队伍严整,士气高昂,再北望八公山,只见山上一草一木都像晋军...

谁知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故事和意思?
知己知彼,原意是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泛指对双方情况都很了解。百战百胜,每战必胜。形容所向无敌。运筹帷幄,筹:计谋、谋划;帷幄:古代军中帐幕。指拟定作战策略。引申为筹划、指挥 决胜千里,坐镇指挥千里之外的战局。形容将帅雄才大略,指挥若定 知己...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事例
《孙子·谋攻》:“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孟氏 注:“审知彼己强弱利害之势,虽百战实无危殆也。”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八:“ 郭仲晦 云,用兵以持重为贵,盖知彼知己,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此百战百胜之术也。” 毛泽东 《论持久战》八一:“但战争不是神物,仍是世间的一种...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出自哪里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出自《孙子·谋攻篇》,意思是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泛指对双方情况都很了解,根本就不用担心会失败。原文:《孙子·谋攻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翻译:在军事纷争中,...

知己知彼 百战百胜 运筹帷幄 决胜千里 出其不意 声东击西的成语故事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最早出自于《孙子·谋攻篇》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意思是说,在军事纷争中,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百战都不会有危险;不了解敌人而只了解自己,胜败的可能性各半;既不了解敌人,又不了解自己,那只有每战都有危...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5097373767: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意思是? -
戢婉亦欧:[答案] 知己知彼:对自己的情况和对方的情况都有透彻的了解. 百战百胜:打一百次杖就能赢一百次. 和起来是:只要对自己和对对方的情况有透彻的了解,无论你打多少次杖都不会输.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5097373767: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故事 -
戢婉亦欧:[答案] 1 鸿门宴的故事:秦末,刘邦与项羽各自攻打秦朝的部队,刘邦兵力虽不及项羽,但先破咸阳,项羽勃然大怒,派英布击函谷关,项羽入咸阳后,到达戏西,而刘邦在霸上驻军.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在项羽面前说刘邦打算在关中称王,项羽听后更...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5097373767: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来历? -
戢婉亦欧: 出自兵家:《孙子·谋攻篇》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5097373767: 知己知彼 百战百胜的成语故事就是刘邦和项羽大战,项羽却大败,最后被刘邦给围在垓下,但项羽是猛人啊!于是刘邦就想了一计,即四面楚歌,找了许多会... -
戢婉亦欧:[答案] 【四面楚歌】 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5097373767: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是什么意思 -
戢婉亦欧:[答案] 【词 目】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读 音】zhī jǐ zhī bǐ,bǎi zhàn bù dài 【释 义】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 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意思是说,在军事纷争中,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百战都不会失败;不了解敌人而只了解...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5097373767: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故事 -
戢婉亦欧:[答案] 公元前353年,魏国围攻赵国,齐国派田忌率军救赵.田忌乘魏国空虚而引兵攻魏,魏军回救本国,齐军乘其疲惫,大败魏军,赵国因而解围. 西元一九六年,孙策派水军攻打钱塘江南岸的固陵,屡攻不下.他的部下孙静向他献计:「王朗在固陵防守很...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5097373767: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意思要解释意思,还有比喻意思 -
戢婉亦欧:[答案] 是百战不殆(dai的4声)吧~ 出自孙子兵法 意思是说:充分了解了自己的实力,又充分了解敌人的实力,怎么样都不会输掉.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5097373767: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腹背受敌、突然袭击、神出鬼没 成语典故 -
戢婉亦欧:[答案] 依次出自: 《孙子·谋攻》:“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孙子·谋攻》:“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魏书·崔浩传》:“裕西入函谷,则进退路穷,腹背受敌;北上岸则姚军必不出关助我.” 胡雪《惊人相似的一幕》:“使用的战术差不多...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5097373767: 知己知彼 百战百胜的成语故事 ,200字 -
戢婉亦欧: 【围魏救赵】公元前353年,魏国围攻赵国,齐国派田忌率军救赵.田忌乘魏国空虚而引兵攻魏,魏军回救本国,齐军乘其疲惫,大败魏军,赵国因而解围. 西元一九六年,孙策派水军攻打钱塘江南岸的固陵,屡攻不下.他的部下孙静向他献计...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5097373767: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表达了啥思想 -
戢婉亦欧:[答案] 这是孙子兵法里面最著名的一句话了.这话表示两军打仗的时候要知道自己的实际状况,也要知道敌人的各种状况,然后才能对比,通过对比分析得出自己能不能取的胜利.并不是说知己知彼就一定能够百战百胜.只是分析得出结论认为我方还不是对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