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的历史沿革

作者&投稿:汉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娄县的历史沿革~

1950~1951年,全县完成了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实现了“耕者有其田”,26万余无地少地的雇农、贫农、中农(主要是下中农)分配到约45万亩土地。“土改”后,农民要求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1951年在自愿的基础上组建了一批农业生产互助组,到1952年参加互助组的已占农户总数的61.3%。早期组织互助组的先进分子中有城东陈永康,他通过多年“单穗传”培育的水稻“老来青”,在1951年,创单产716.5公斤的纪录。这一经验很快得到总结推广。1952年,全县水稻单产从1949年的162公斤提高到257公斤。这时党中央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要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3年,本县农民在互助组的基础上,建立起第一批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5年底,加入初级社的已占总农户的85.01%。1956年春,初级社开始向高级社发展,很快出现农业合作化高潮。至1957年4月,全县99.14%的农户加入了高级社。1958年9月间,全县300余个尚未整顿巩固的高级社,在5天时间内,组建成17个政社合一、“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在“大跃进”中,本县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盛行,经济工作出现了严重失误,在农业生产中盲目提出“亩产万斤粮”等口号,严重挫伤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随之出现了“三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 1959年,根据中共中央郑州会议精神,对人民公社作了调整,对无偿“平调”作了退赔。1960年贯彻中央北戴河会议“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方针,本县农业生产在继续治水改土的同时,积极发展机械化,改良品种,提高复种指数。1963年开始推行“麦、稻、稻”三熟制,当年粮食亩产达351公斤。1964年突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的要求,达到402公斤。棉花、油菜籽也因改良品种,改进田间管理,产量比解放初期大有增加,平均亩产分别由1950年的15公斤和28公斤,提高到1964年的54公斤和67.5公斤。农业机械化从50年代中期起步,到60年代中期,有了很大进展,1965年全县已有拖拉机111台,手扶拖拉机92台,机引农具195台,机动脱粒机2252台,排灌电机651台,农机总动力22300千瓦。解放前因地势低洼少种低产的三麦,这时已占粮食总产的15%。“文化大革命”动乱时期,农村虽也受到影响,但广大干部群众坚持农业生产、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其他增产措施,使农业产量仍有增长,但社员分配却较低。根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精神,1980年本县农村开始推行多种形式的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到1985年,全县已有2773个生产队实行家庭承包、联户承包,或采取新经济联合体等形式。其中,有131个户均承包粮田45.5亩的种植大户,2200个养殖大户和26个新经济联合体。同时,逐步建立和健全了农业生产服务体系。1978年后,农田降低夏种指数,恢复以稻麦两熟制为主的耕作制度。经过农业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加上乡镇工业的兴起,更促进了农业的发展。1980年粮食亩产646公斤、棉花59公斤、油菜籽102公斤,1984年创粮食亩产849公斤、棉花亩产98公斤的纪录,油菜籽高达144公斤。1988年三者亩产分别为704公斤、64公斤、156公斤。全年粮食总产量28.8万吨,棉花、油菜籽也分别达到318.9万公斤和1828.8万公斤。全县拥有农机总动力20.5万千瓦,农田机耕面积达99.3%,机电排灌面积达100%。本县为上海郊主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 松江人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精神。唐末农民起义军黄巢攻下潼关的那年(880年),王腾据华亭反唐。元末农民大起义,松江人民积极支持“红巾军”占领松江。明万历年间,董其昌次子董祖常横行乡里,群众愤起烧掉了董家住宅。明末,松江进步知识分子陈子龙、夏允彝、徐孚远等,组建爱国文学团体“几社”,当清军南下、明朝复亡时,“几社”中人参加了抗清斗争。府城陷落后,李待问等义军数千人壮烈牺牲,夏允彝、夏完淳父子,陈子龙等也先后牺牲,徐孚远突围至福建,继续斗争,至死不降。辛亥革命爆发后,松江积极响应,组织学生军,支持革命政府;“二次革命”(讨伐袁世凯)时,松江学生军敢死队参加进攻上海江南制造局的战斗,牺牲多人。“五四”运动中,松江涌现出侯绍裘等一批革命青年。民国12年(1923年)秋,侯绍裘成为松江第一名共产党员。民国15年,松江建立了共产党地下组织,在大革命时期,积极参与反帝反封建斗争。民国16年3月,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侯绍裘被推选为上海临时政府委员。“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前夕,侯绍裘在南京被害。同年中共党员袁世钊、吴子喜、陆龙飞、顾桂龙等在新浜、枫泾一带开展农民运动,并于民国17年在陈云领导下策动了枫泾暴动,失败后吴子喜、陆龙飞被捕牺牲,其他同志转入地下,继续坚持斗争。民国19年后,顾桂龙、袁世钊等先后被捕牺牲,民国22年松江中共地下组织遭敌人严重破坏,党组织中止活动。民国26年11月9日松江沦陷。民国28年后,中共在和尚泾、叶榭、莘七、天昆地区重建地下组织,领导当地人民,配合新四军进行抗日斗争。有很多青年参加了新四军、八路军等抗日部队,不少人为国捐躯。民国34年夏,新四军在泗泾、七宝、莘庄一带建立游击根据地,并成立了泗宝区公所,这是中共在本县建立的第一个人民政权。同年7月,浦南爆发了反抗“军米”等斗争,中共地下组织积极参与领导,愤怒的群众一举惩办了伪镇长、保长等数十人。解放战争中,中共地下党员始终在本地坚持斗争。解放前夕,中共松江地下组织6个支部的128名党员,和浦东人民解放总队松江大队100余人武装队伍,与全县人民一起,配合解放军,胜利地迎来了1949年的解放。解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松江人民继续发扬光荣的革命传统,作出了新的贡献。抗美援朝时,松江捐献飞机3架,900余名松江子弟,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79人牺牲在朝鲜战场上。1955~1985年,有1.9万余人应征入伍,在保卫祖国、保卫社会主义建设的斗争中,有44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贯彻“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方针,工业企业开始管理体制的改革,推行厂长负责制和生产岗位责任制,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工业发展加快了步伐。1988年全县工业企业由1978年的484个增加到1399个,其中县办167个,乡镇(包括乡镇以下)办1118个,其他114个。乡镇企业逐步发展成为本县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1978年产值为11457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42.15%,工农业总产值的27.49%;1988年达到169121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73.04%,工农业总产值的63.38%。本县多层次的工业企业,已形成纺织、服装、食品、化工、建材、印刷、机械、电机、电子、电器等众多系列,产品有上千个品种,1988年总产值231539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266836万元的86.77%。1958年本县划归上海后,县城被规划、辟建为市郊工业卫星城镇之一,一批部、市属工厂陆续迁入本县。1985年,县境内共有部、市属工厂21家,职工2万余人,总产值4亿余元。这些工厂分属冶金、铸造、机床、照相机等工业门类,通过联营、加工协作、技术指导、设备转让等形式,对县属和乡镇工业的发展起了支持促进的作用。本县商业历来繁盛。县城是府治、县治所在地,又是府境粮食、棉花以及其他商品、贡品集散转运中心。大批官僚、地主、豪绅、富商集中于此,城乡流通渠道畅通,形成了较大的消费市场。在社会安定时期,一直能保持兴旺局面。至解放前夕,全县有坐商4126户、行商471户、摊贩2293户,共59个行业。1954~1956年,基本完成了对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全县有32户私商直接过渡为国营企业;大部分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组建成49个合营企业;还建立了174个合作商店,以及许多合作小组。一部分小商小贩、服务行业继续从事个体经营。此后几十年中,商业管理体制进行了多次改革。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人民生产、生活需求不断增长,商业也继续发展繁荣,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949年为2578万元,1978年为17590万元,1988年达71754万元。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销售比例也有很大变化,1949年为95.69%和4.31%;1988年为73.37%和26.63%。80年代外贸发展迅速,已形成一批出口商品生产基地。1988年出口产品总值46205万元,比1978年增长7.58倍。其中工业产品占87.83%,农副产品占12.17%。工业产品中,乡镇工业产品又占82.89%,达到33641万元;花边加工费从1971年的66万元增至2344万元。解放以来,集市贸易历经兴衰,1949年成交额为175万元,1978年为371万元,1988年增至6064万元。个体经济几经起落,1956年初对手工业、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全县尚有个体工商业487户;1958年“大跃进”时期,不少个体户停止经营。1962年开放集市贸易,市场上又出现3000余个体户,经整顿清理,至1965年只剩918户。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全县发证仅20户。80年代起,个体户逐年增加,1980年发证118户,1985年增至3205户,其中城镇678户,农村2527户,营业额341.45万元。1988年个体户数达3969户。

近代的考古发掘中,在开封的万隆岗遗址中,在尉氏县县城西南的断头岗,发现了一处新石器早期裴李岗文化遗址。考古发掘证明,早在五、六千年前,在开封就已经有了人类活动。 夏朝(帝杼)曾在开封一带建都232年,史称老丘。公元前8世纪,春秋时期的郑庄公在今开封城南朱仙镇附近修筑储粮仓城,取“启拓封疆”之意,定名启封。汉初因避汉景帝刘启之名讳,将启封更名为“开封”,这便是“开封”的由来。公元前361年,战国时期的魏惠王迁都大梁,这是开封有明确历史记载的第一次建都。魏惠王迁都大梁之后,他引黄河水入圃田泽(今郑州圃田)开凿鸿沟、引圃田水入淮河。水利既兴,农业、商业得到极大发展,日趋繁荣。他还修长城、联诸侯,国力日盛,乃得称霸于诸国,使大梁城与秦国的咸阳、楚国的郢都并列,成为当时国内最发达的名都大邑。魏国在大梁建都,历六世136年。在这136年里,曾发生了孟子游梁、窃符救赵,以及孙膑、庞涓等诸多故事,也给开封遗留下不少古迹,不愧被人称为开封古城第一都。 秦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开封作为败亡国的国都被降为浚仪县,属三川郡。“浚仪”作为开封的名称,一直沿用了八百年左右。 公元534年东魏孝静帝时,设立梁州辖陈留、开封、阳夏三郡。北周武帝建德五年,改梁州为汴州,这是开封称汴之始,由县治改为州治,失落了数百年的开封重又慢慢的恢复了元气,开封也成为北魏对南部各朝作战的水运线上的八个重要仓库之一。北齐文宣帝天保六年(555年)和天保十年(559年)分别建了著名的建国寺(大相国寺)和独居寺(今铁塔一带),佛文化的发展对后来的东京文化的勃兴做了前期的准备。隋炀帝时期开凿的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是沟通南北的大动脉。大运河的中段就是联通黄河与淮河的汴河。位于汴河要冲的开封,又是东都洛阳的重要门户,占尽天时地利的开封迅速发展。进入唐代之后,开封也是水陆便捷的大都会,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设汴州总管,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汴州一度改为陈留郡。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李唐的宗亲李勉到汴州任节度使,他增筑周围达22里的汴州城。后来李希烈叛乱时,靠汴州城阻叛军数月。永平节度使李勉扩建汴州城,规模宏大,坚固宽广,是今日开封城的雏形。五代时期,除了后唐之外,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定都于开封, 称之为“东都”或“东京”,这一时期的开封正式取代了洛阳成为那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后梁定都开封十七年,时间虽短,但开封的租赋较轻,人民得到休养生息。同时,梁定都开封,使中国的政治中心从西部转向东部平原地区,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923年,后梁灭亡,继起的后唐定都洛阳,开封仍置宣武军。936年,石敬瑭灭唐,建立后晋,又从洛阳迁都开封。947年后晋亡。后汉立国仍定都开封,951年,郭威发动澶州(今濮阳)兵变,灭后汉建后周。郭威勤政爱民,大力改革使后周出现了新的气象。954年,周世宗柴荣即位。柴荣在郭威的基础上,整顿朝纲,改革弊制,在内政和军事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他三次征伐南唐,夺得“淮南十四州”的土地,并恢复了江淮漕运,使开封经济进一步提升。955年,他又发动10万民夫在原汴州城外筑外城。 公元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在开封城北40里的陈桥驿(现属新乡市封丘县)发动“陈桥兵变”,建立了北宋,历经9帝168年,是开封历史上最为辉煌耀眼的时期,经济繁荣,富甲天下,人口过百万,风景旖旎,城郭气势恢弘,不仅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史书更以“八荒争凑,万国咸通”来描述开封。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作品《清明上河图》,图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京城汴梁及汴河两岸的繁华和热闹的景象和优美的自然风光。中国的对外交通已由汉唐以来的丝绸之路转向东南沿海的海路,火药、印刷术等中国的发明由此传向世界各地,开封以其泱泱大国的气象,跃居为那个时期世界上最为繁华的著名都城。 靖康二年(1127年)金国灭北宋后,称为“汴京”。贞元元年(1153年),海陵王完颜亮迁都到中都大兴府,改汴京为“南京开封府”,成为金国陪都。1155年,汴京宋故宫发生大火,建筑几乎毁尽。正隆六年(1161年)初,完颜亮南下侵宋,一度以“南京开封府”为统治中心,贞祐二年(1214年),金宣宗为避蒙古军锋,迁都“南京开封府”。天兴二年(1233年),金哀宗在开封被蒙古军围困的情况下,逃出开封,迁都归德府(今商丘)。元灭金后,设河南江北行中书省于开封。元朝末年,“天下义军共主”小明王韩林儿率领的红巾起义军,曾在开封建立“龙凤”大宋农民政权。明朝初年,朱元璋为定都何地犹豫不决,洪武元年(1368年)三月,徐达带领北伐军攻取山东和河南,此时许多人向朱元璋建议定都汴梁。四月朱元璋来到汴梁考察,并将汴梁改称为开封府,考察结果令朱元璋满意,于是决定定地于此,并把应天也定为都城,实行两京制。但在八月初二时,明朝的北伐军大破大都(今北京)。八月下旬,有鉴于形势有变,在权衡开封的利弊后,朱元璋最终决定定都南京。 公元1368年,朱元璋改汴梁路为北京开封府,公元1379年,罢北京称号,封第五子朱橚就藩开封,称周王。“天下藩封数汴中”周王本身也很贤明,再加上开封府是河南承宣布政使司的治所,开封成为中原第一都会,开封城也仅次于北京和南京,是国际性大都市。清朝统治中原后,于公元1662年重修了开封城池,并将河南省治、开封府治均设置在开封。由于开封在明末遭遇的严重破坏,与历代相比,清代开封的经济黯然失色,手工业、商业、服务业都呈衰落的态势。但是,开封毕竟是省会,它仍具备商品集散地的重要作用。清代末年,开封是河南境内重要的革命中心。中华民国改制,废开封府设豫东道。民国3年(1914年)祥符县改为开封县。民国18年(公元1929年)成立开封市。民国21年(公元1932年)设行政督察区。1938年日军占领开封,省会西迁,次年日伪在开封成立河南省政府。1945年日本投降,国民党政府恢复开封原来建置。 1948年6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攻克开封,因战略需要,旋即撤离。同年10月24日再次解放开封,11月成立开封特别市,省会地位不变。1954年10月,省会由开封迁往郑州,开封改为省直辖市。1955年郑州专区驻地迁至开封,改称开封专区,1958年开封市委托开封专区管辖,1962年开封市恢复为省直辖市。1983年实行“市带县”体制,撤销开封专区,原属专区的杞县、通许、尉氏、开封、兰考五县划归开封市管辖。 开封是一座历史悠久、底蕴厚重的魅力之城。开封迄今已有4100余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夏朝、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相继在此定都,素有“八朝古都”之称。特别是北宋时期,开封孕育了上承汉唐、下启明清、影响深远的“宋文化”,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活字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均出自北宋时期。开封还是著名的戏曲之乡、木版年画艺术之乡、盘鼓艺术之乡,名人文化、宋词文化、饮食文化、黄河文化、府衙文化灿烂悠久 。2006年10月,郑州开封两地电信同价,取消或降低长途费用。2013年1月1日起,郑州开封两地正式实施金融同城。2013年10月26日起,电信同城郑州开封共用0371区号,开封原号码前加2数字0378区号退出历史舞台。在中原城市群的总体规划中,提出将开封作为郑州都市圈的功能城市,将郑州的部分教育职能逐步向开封转移,在郑州不再增加高等教育用地,使开封成为郑州都市圈的教育基地,实现一体化发展。 2014年9月,国务院批复开封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撤销开封县,设立开封市祥符区,同时还撤销金明区,并入龙亭区。 建都朝代  朝代名称都城位置建都时间夏 老丘 开封市东偏北 公元前十八世纪初叶至公元前十七世纪末叶 魏国 大梁 开封市 公元前361年—前225年 大楚 汴州 开封市 公元784年 后梁 东都 开封市 公元907年—909年,公元913年—923年 后晋 东京 开封市 公元938年至公元946年 后汉 东京 开封市 公元947年至公元950年 后周 东京 开封市 公元951年至公元960年 北宋 东京 开封市 公元960年至公元1127年 大齐 汴京 开封市 公元1132年至公元1137年 金朝 南京 开封市 公元1161年,公元1214年—公元1234年 韩宋 汴京 开封市 公元1358年—公元1359年 名称演变 仪邑现在开封城区位置上最早出现的名字,春秋时期为卫国南部边境上的一座小城市。大梁是在仪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浚仪由大梁发展而来,浚仪之名源于渠水,今日开封城是在浚仪城基础上发展过来的。秦毁大梁后,大梁地置浚仪县。启封是指春秋战国至唐代初年的古开封城,位于今开封县朱仙镇东南约5华里的古城村,当时郑国在此筑城,取“启拓封疆”之意,故名“启封”。今日开封一名是由启封城的名称沿袭而来。开封由“启封”更名而来,西汉时为了避景帝刘启讳“以开代启”,更名“开封”,启封县就改称为开封县了,开封地名实始于此时。梁苑又叫梁园、兔苑、东园等,系西汉梁孝王刘武所筑的一所华丽园囿,苑内园林楼台相连,方圆三百余里,是中国园林史上的一大奇观。梁州因东魏天平元年(公元534年)孝静帝在浚仪县建立梁州而得名。它是在浚仪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开封的又一别名。汴州之名源于北周对梁州之改治。 东都后梁太祖朱温建立后梁,将汴州升为开封府,辖15县,号称东都。祥符是开封的别称。汴京一名,五代至北宋初年已始于民间,官称始于公元1127年,金朝统治东京后。汴梁一名,大致与汴京同时产生,官称始于元代。卧牛城北宋东京外城俗称。西京伪齐时期命名。南京金兵攻下东京之后的金海陵王贞元元年(公元1153年)将汴京改称南京。明代初年,由于开封的历史地位,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攻取元大都后,以开封为“北京”,历时9年。

先秦时期 天中市历史十分悠久。确山县打石山等旧石器文化遗址的发现说明,早在距今18000多年以前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在距今约4500年的杨庄新石器文化遗址中发现有地面式房基、儿童瓮棺、窖穴、精致的石器和各种各样的陶器,说明这里已有房屋和村庄,产生了农业、畜牧业,制陶制石的手工业也比较发达。随着生产的发展,产生了私有制和阶级的萌芽。周灭商后,周武王分封诸侯,分其弟度据蔡。这里有蔡(今上蔡县)、吕(今新蔡县)、沈(今平舆县及汝南县东部,正阳县北部)、江(今正阳县及确山县南部)、道(今确山县北部、汝南县西部和驿城区)、房(今遂平县)、柏(今西平县)、中(今泌阳县)等小封国。战国时期,这些小封国先后被楚国吞并,战国七雄长期在这里相互攻伐。公元前223年,秦将李信率20万大军攻楚。在平舆(今平舆县西北射桥乡古城村)与楚军激战三天三夜,秦军败北。第二年,秦将王翦奉60万大军,占领了陈(今淮阳县)至平舆之间的大片地盘楚王调大军到平舆一带迎战,秦军坚壁严守,不与楚军交战,后王翦乘楚军东退之机。派精兵追击,大败楚军。
秦朝时期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秦始皇废分封,设郡县,今天中市先属颍川郡(冶所今禹州市)。后属陈郡(治所今淮阳县)、在秦灭六国,建立统一王朝的战争中,丞相李斯(今上蔡人)起了重要作用。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政治家。由于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公元前209年爆发了汝南人陈胜领导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起义军攻占陈县(今淮阳县)后,建立“张楚”政权。后陈胜被叛徒杀害,但秦王朝终于在农民起义的烈火中覆灭。
两汉时期
西汉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置汝南邢,郡治汝阳(治所在今平舆县西北射桥乡古城村),隶属豫州刺史部,辖汝阳(今汝南县),安成(今汝南县东南)、阳城(今平舆县西北).新蔡、慎阳(今正阳县)等37县。两汉时期,汝南郡的经济、文化逐步发展,出现了繁荣景象。汉武帝元光年间,汝南郡兴修了鸿隙陂,跨今平舆、汝南,正阳、新蔡、息县五县,灌溉农田数万亩。西汉元帝时在今泌阳县修了马仁陂,灌溉农田万余顷。东汉和帝永元年间,汝南太守何敞在鸿隙陂修复鲷阳旧渠(在今新蔡县北),新垦水田3万多顷。灵帝中平年间,汝南太守调集民工在鸿隙陂大坝上用石块修筑水闸,进一步扩大了灌溉面积。汉代鸿隙陂、马仁陂等水利工程的兴建,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使汝南郡成为全冈最富庶的地区之一。两汉时期汝南郡人才辈出,在《后汉书》和《风俗通义》中列有传记、留下姓名的汝南郡官吏、名士达100多人,因此有“汝半朝”、“汝南固多奇士”之称。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时期,今天中市属魏,为汝南郡、南阳郡分辖。西晋分汝南郡置汝阴那.东晋时先属前秦,后属东晋、后秦、后赵、前燕。南北朝时期大部属汝南邢、南朝宋文帝在汝南郡治所侨立司州,始称汝南为悬瓠北魏初改司州为豫州,以后又多次更名。
隋唐五代两宋时期
隋大业初改为汝南郡,隶属豫州,泌阳属豫州淮安郡。唐宋时期分属蔡、唐二州。唐玄宗天宝元年,更州为郡,唐肃宗乾元初又改汝南郡为豫州。恢复唐州。宝应初代宗讳改豫州为蔡州。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金攻陷蔡州,置蔡州镇南军。
元明清时期
元初分属蔡、息、陈、唐四州。元至元三十年(1293年)升蔡州为汝宁府,泌阳归南阳府。
明清时期,今天中市分属汝宁府和南阳府,隶河南道。经过元末多年的战争,汝宁地区人口锐减,满目荒凉。明太祖下令把太湖流域和山西无地农民迁至豫南。当时汝宁府各县接收大批移民,大片荒地被开垦起来种上庄稼。清初政府采取奖励垦荒措施,明令宣布明朝藩王的土地。谁耕种归谁所有。汝宁知府金镇把明崇王府霸占的6000多顷土地,登记造册,承认归原来的佃农所有。汝宁府的地方官吏重视兴修水利,清雍正五年至七年,汝阳、上蔡、新蔡、确山、西平、遂平、平舆七县疏浚治理河道,沟渠327条,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减轻了洪涝灾害,促进厂生产的发展。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矛盾十分突出,农民起义此起彼伏。1851年平舆一带爆发白莲教起义。1853年太平军北伐进入汝宁地区。1860年以平舆为中心爆发了陈大喜领导的捻军大起义。捻军转战鄂豫鲁皖四省,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1900年为响应义和团的反帝斗争,确山、泌阳、遂平等地掀起了反洋教斗争,反抗帝国主义的宗教侵略。1906年遂平一带爆发了苗金声领导的“仁义会”起义。同时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浪潮逐渐波及天中市。1906年新蔡县的门子固、刘粹轩等参加了同盟会。1907年同盟会新蔡支部成立,任芝铭为支部长。此时新蔡籍同盟会员刘积学从日本回国后积极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新蔡一时成为豫南民主革命的中心。
民国时期
民国二年(1913年),汝宁府改称像南道。1918年改为汝阳道。1927年废道,国民党设河南省行政第八区专员公署,驻汝南。1919年的“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促进了天中市人民的新觉醒.广大青年满怀爱国热情,投入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天中市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反对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1925年“五卅”运动时期,天中各地组织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愤怒声讨英、日帝国主义的暴行,声援上海、广州等地的反帝斗争。同时农民运动蓬勃开展起来。1926年在外地求学的天中籍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李鸣歧、张家铎、张耀昶,马尚德(杨靖宇)、孔剑午、于秀民等利用假期返乡,开展革命宣传活动。成立了以张家铎任书记的中共天中特别支部及正阳、汝南、确山等7个党小组。1927年4月为迎接北伐,天中特别支部领导两万余名农民武装举行暴动,一举消灭北洋军200余人,首次解放确山县城,建立了河南省第一个县级工农革命政权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北伐军抵达天中后,受到各界群众的热烈欢迎5月15 日至17日,北伐军与奉系军阀在上蔡、西平展开激战,北伐军取得重大胜利;从此,北洋政府在河南的统治宣告终结。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天中市是新军阀相互攻伐的战场为了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1927年11月1日在中共天中特别支的领导下.张家铎、马尚德等成立了确山县革命委员会,并南下四望山,与信阳农民军会合,共建四望山革命根据地。刘店秋收起义揭开了河南土地革命的序幕,在豫南播下了武装举命斗争的火种。此后汝确边第二次农民暴动、汝南水屯起义、正阳白沟庙等十多起武装暴动先后爆发,为鄂豫皖苏区的建立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抗日战争爆发后,天中市人民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积极组织抗日武装。1937年11月鄂豫边省委改为豫南特委,将豫南红军游击队改编为豫南人民抗日独立团,不久又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队,1938年元门,第八团和中共豫南特委进驻确山县竹沟镇。11月23日以胡服(刘少奇)为首的中共中央中原局和河南省委进驻竹沟。中央还先后派彭雪枫、李先念、陈少敏等来竹沟领导工作,在中原地区放手发动群众.壮大抗日力量,很快打开厂敌后抗日斗争的新局面;竹沟成为新四军成长壮大的一个重要基地。新四军第四师、第五师和第二师一部的基十部队都是从这里山发,会合各地党所领导的武装力量而发展起来的,竹沟一时成为共产党“在中原地区发展的一个重要阵地和战略支撑点”,为中原地区抗战作出厂重要贡献,被誉为“小延安”。竹沟党组织的存在,引起厂国民党反动派的憎恨,1939年11月11日,国民党地方武装1800余人,突袭新四军第八团竹沟留守处,残杀新四军干部、战士、伤员、家属及革命群众200余人,制造了震惊全国的“竹沟惨案”。1944年,汝南、确山、西平、遂平、上蔡等地相继沦于日寇之手。为了有效地打击日寇和国民党顽固派,豫南游击兵团以五个连的兵力组成先遣队,建立了以胡冲店为中心的汝、正、确抗日根据地,并先后在确山的蚁蜂、蚂蚁山、大乐山和泌阳的板桥发动攻击,歼灭国民党特务武装和地方武装数百人,建立了以竹沟、孤山冲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中共豫南地委、专员公署和军分区在孤山冲成立。豫南游击兵团扩充为河南挺进兵团后,开辟了以嵖岈山为中心的豫中根据地,设置豫中地委,专员公署和军分区等党政军机关。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置人民的和平愿望于不顾,公然挑起内战,派重兵向豫中、豫南革命根据地大举进攻,在李先念、郑位三、王震等领导下,中原解放军于1946年6月成功地组织了“中原突围”。并在四望山成立鄂豫工委独立豫南支队和信确桐工委游击队。继续坚持革命斗争。1947年7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在正阳雷岗、王庄一带、与敌人决战,强渡汝河,挺进大别山,陈赓,谢寓治大军沿平汉路南下,在遂平和西平之间的祝王寨歼灭国民党第五兵团司令部和整编第三师万余人,俘虏敌参谋长以下官兵8000多人。1949年初淮海战役结束后、全市各县先后获得解放。天中市的人民群众,终于在党的领导下,送走了黑暗,迎来了黎明。
新中国时期
1949年3月,建立确山专区,辖汝南、信阳、上蔡,新蔡、正阳,西平、遂平、确山八县和信阳、驻马店二市。8月,专署迁驻信阳市,改称信阳专区。1965年7月,信阳、驻马店分治,设驻马店专区,南阳专区的泌阳县划归驻马店专区,2000年6月,国务院批准驻马店撤地设市。后复故称天中市。全市辖9县1区,192个乡镇、办事处(乡121个,镇56个,街道办事处15个),2662个行政村,141个居民委员会。




大学教师职称历史沿革
中国历史悠久的教育体系中,教授这一职称可以追溯到古代。在汉代和唐代,太学中设有博士,负责教授学生,这便是教授一职的雏形。宋代时,中央和地方的学校开始设立教授职位,进一步明确了教育者的职责。元代的各路州府儒学以及明清两代的府学,教授一职依然存在,成为了教育体系中的重要角色。进入清代末期,...

中巴友谊的历史沿革
中巴建交初期,1955年万隆会议期间—1980年5月,巴总统齐亚·哈克访华—1990年5月,万里委员长访巴。中巴建交初期,1955年万隆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与巴总理穆·阿里举行了两次友好会谈,双方一致认为应加强两国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两国总理的会谈对增进两国之间的了解和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发挥了重要...

北京大学的历史沿革
北京大学的历史沿革: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推行“戊戌变法”,诏书中强调“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7月3日,光绪帝批准了由梁启超代为起草的《奏拟京师大学堂章程》,正式创办京师大学堂,并任命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孙家鼐为首任管理大学堂事务大臣(管学大臣),许...

中国人民银行的历史沿革
人民银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召开的“全国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上,通过决议成立“中共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简称苏维埃国家银行),并发行货币。从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时期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前夕,人民政权被分割成彼此不能连接的区域。各根据地建立了相对独立、分...

中国漫画的历史沿革
2016-01-10 中国历史的漫画 2008-03-08 中国传统漫画的形式 2015-01-11 漫画在中国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了这句话是对还是错? 2017-06-11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中提到了哪些朝代 2016-05-28 中国漫画的社会意义 2016-05-21 漫威的历史沿革 2015-02-07 1937年一1945年,中国兴起了“抗战漫画”运动,漫画家...

我国人大制度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中国人民大学是在党中央直接关怀下创立和发展起来的一所社会主义的新型大学。她有光荣的历史和传统,在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起了重要作用。65年来艰苦创业,衍生了众多院校,培育了数代精英,对祖国建设作出了较大贡献。中国人民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37年,其间历经陕北公学、华北联合大学、华北...

沂水历史沿革
2.临沂的历史沿革 临沂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50万年以前,人类的祖先就栖息在临沂北部的鲁中山区中,创造出了远古文明。 20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遗存在境内有多处发现使用文字符号。 旧石器晚期,远古先民逐日南下,定居沂沭河大平原。现沂河和沭河流域发现的近百处细石器文化遗存,是1-2...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森林部队的历史沿革
一些*** 军队残部,日伪残余、在逃地主、土匪、烟匪等潜伏到深山老林之中,并经常威胁林区人民群众,抢劫财物,扰乱治安,制造森林火灾,严重干扰和破坏了我林区生产和人民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东北 *** 的兵力,影响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 鉴于此, *** 东北行政委员会于1948年8月25日下达命令,决定在合江、松江...

中国墓葬制度的历史沿革是?
第三章 原始墓葬中的随葬物品 一 生活用具 二 生产工具 三 装饰品 四 礼器 五 模型明器 第四章 黄河流域史前墓地 一 黄河上游地区 二 黄河中游地区 三 黄河下游地区 第五章 长江流域史前墓地 一 长江中上游地区 二 长江下游地区 第六章 北方地区的史前墓葬 一 牛河梁积石冢 二 大南沟石棚山...

义勇军进行曲的历史沿革
1949年11月15日,人民日报刊登的关于国旗、国歌和年号的“新华社信箱”中,对将义勇军进行曲采用为国歌作了如下解释:“义勇军进行曲是十余年来在中国广大人民的革命斗争中最流行的歌曲,已经具有历史意义。采用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现时的国歌而不加修改,是为了唤起人民回想祖国创造过程中的艰难忧患,鼓舞...

乌拉特前旗13878502714: 郑州市第一中学的历史沿革 -
木剂瑞美: 郑州一中的渊源可以追溯至明朝天中书院,由明崇祯时期郑州知府倡导创建. 清乾隆十年(1745年)书院重修,十九年(1754年)改为东里书院. 清光绪八年(1882年),郑州知州王成德把东里书院迁至郑州一处僻静街道,并加以扩建重修....

乌拉特前旗13878502714: 天中学刊是北大核心吗? -
木剂瑞美: 天中学刊Journal of Tianzhong 主办: 黄淮学院 周期: 双月 出版地:河南省驻马店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6-5261 CN: 41-1232/C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天中学刊 曾用刊名:驻马店师专学报 创刊时间:1986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不是核心期刊,更不是北大核心期刊,一般的刊物!

乌拉特前旗13878502714: 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的历史沿革 -
木剂瑞美: 天池是古冰川运动的杰作,属冰碛湖,在地球上第四世纪以来的冰川运动共有四次,天池的形成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经三次堆积后,在群山中形成了一个封闭的洼地堵塞了冰雪融水和高山降水,终碛垄高达286米,就这样诞生了美丽的天池.

乌拉特前旗13878502714: 秦州区的历史沿革 -
木剂瑞美: 西汉时置绵诸、上邽2县.唐为秦州上邽县.元为秦州成纪县.明废成纪入秦州.清雍正七年(1729年),秦州升为直隶州,隶甘肃承宣布政使司. 民国二年(1913年)2月,秦州直辖地改为天水县,治今天水市区,隶属甘肃省陇南道(不久改...

乌拉特前旗13878502714: 天津 27 中历史沿革 -
木剂瑞美: 截至2018年6月份,天津市没有“二十七中”,有“七十二中”.天津市第七十二中学创办于1957年,是一所国办普通高中校,设有音乐、美术、影视表演三个专业,学制三年.学校占地面积80亩,建筑面积近三万平方米,分为本部和东院两个校区,学校学习环境优雅,教育教学成绩优异,多次荣获贯彻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示范校、文明单位、教育教学优秀单位等光荣称号.学校设有图书馆、计算机房、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电钢琴教室、形体房、排练厅等教学设施和场所,为学生学习文化课、专业课提供多种现代化教学条件.

乌拉特前旗13878502714: 天镇县的历史沿革 -
木剂瑞美: 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周为代国领域,战国时为赵国延陵邑. 秦置延陵县,西汉置阳原、延陵二县,属代郡.北魏改置广牧县,属附化郡. 隋为玉泉驿,属马邑县,后置玉泉县.唐仍称玉泉驿,后置天成军. 五代北周时期属云中县....

乌拉特前旗13878502714: 请教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的历史沿革 -
木剂瑞美: 中卫市-历史沿革 秦代属北地郡,西汉为安定郡,北魏属灵州鸣沙郡,北周置会州,隋置鸣沙县和丰安县,元设应理州,明永乐年间(1403年)置宁夏中卫,清雍正年间(1724年)改称中卫县(含今沙坡头区、中宁县和青铜峡市部分地区),...

乌拉特前旗13878502714: 银川的历史沿革 -
木剂瑞美: 3万年以前旧石器时代的横城水洞沟遗址和镇北堡、暖泉等处的新石器文化遗址是银川地区发现最早的居民点. 殷商、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是北羌、熏育(荤粥)、匈奴等民族活动、游牧的地区.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后,使蒙恬率30万大...

乌拉特前旗13878502714: 宁德的历史沿革是怎样的?
木剂瑞美: 宁德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古越先人在此劳动生息.到了晋 太康三年(282年),设温麻县;唐武德六年(623年)为长溪 县;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升为福宁州;...

乌拉特前旗13878502714: 买的馄饨皮放置一天后上面为什么会出现许多小黑点,还能吃吗 -
木剂瑞美: 馄饨皮上出现的黑点是霉菌发酵行程的,也就是说馄饨皮长霉了,已经不能吃了.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把馄饨皮放在了保险层里,保险层的温度比较适宜,容易长霉.所以建议是把馄饨皮放在速冻层保存,可以保存时间很久不坏的.馄饨皮起...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