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解说词三百字左右

作者&投稿:蔺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兰亭序 解说词~

  兰亭序 解说词

  王羲之享誉天下,成为书界的玉皇大帝被无可争议地尊为“书圣”,当然有“贞观之治”的皇帝李世民独尊大王的始作俑了。唐太宗之所以为王羲之倾倒堕入情网,是因为王书“尽善尽美”,倾倒的情状到了发狂的地步。他亲自作的《王羲之传论》说:“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这已经是非一个皇帝所应该为的了,更有将王氏书法搜刮殆尽之势,即责令内府收集王羲之书法,竟得三千七百余纸,就是没有《兰亭序》。王氏家族也视为传家之宝,传到七世孙智永禅师的弟子辨才和尚手里,正当贞观年代。即使是皇帝召见,即使有杀头的危险,也没有将《兰亭序》交出来。唐太宗用了很不光明正大的手段,演义了“萧翼赚兰亭”的故事才骗得到手。尽管赚兰亭疑似抢劫,唐太宗却不抠门,令当时的大书法家们摹写数本,以供近臣为楷模。《兰亭序》真迹随着唐太宗的驾崩,而被作为殉葬品进了昭陵,越发让人对这部作品产生了更多的期待。
  我知道《兰亭序》的故事在孩童时代,是祖母给我讲的。祖母为嫁到王氏而得意,她的名字里也有“书”字,我不知道奶奶的父亲是不是酷爱书法。奶奶爱讲“三国”,她老人家讲的“三国”故事是真正的故事,是《三国演义》里所没有的。后来我长大了念了点书读《三国志》,也没有找到桃园结义时关羽陷害刘备的任何线索。我就纳闷,奶奶是不是特别会杜撰。待到我在野史中见到萧翼赚兰亭,才知道奶奶讲的《兰亭序》的故事并非杜撰。
  上至帝王下到百姓,都对王羲之那么着迷。唐代诗人刘禹锡说:“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纵横捭阖,凌霄踏地,宗为哪般?我是在成年以后才看到印刷品《兰亭序》定武本和神龙本的,这种下真迹一等的法书,让人更得琢磨,原作到底是怎样的呢?就临摹本来说,又传达了作者哪些信息。一个杰出的天才之作必有他鲜为人知的漫长过程,宏大的宫殿非一日之功。一本书主义,一幅画主义,终究是哗众取宠的理论。《兰亭序》是书圣宏大壮丽楼宇般作品的屋脊,若是仅仅拿下那楼宇的屋脊,几不能成立。更何况,那不仅仅是“工”的时间与空间的延伸,还有更多的文化、智慧、科技、人生、人的品性的内容。
  天下的王姓发祥地有两大主脉——太原王和琅琊王,王羲之家族属于琅琊王,原本出自姬姓,由周灵王太子晋繁衍而来。王羲之的人生是暴风骤雨的激荡——公元313年,匈奴首领刘聪的军队攻破了西晋的都城洛阳,俘虏了怀帝,被毒死。316年,西晋军队再次被打败,愍帝投降。民间说“龙浅沙滩受虾戏,虎落平阳受犬欺”,大概说的就是这皇帝父子。愍帝被解押到平阳,受尽了凌辱,刘聪打猎,愍帝执长戟开路,在宴会上为客人斟酒,雨天撑伞,刘聪上厕所,愍帝拿着马桶的盖子,忧愤之极导致自杀身亡。
  王氏家族在匈奴攻破洛阳后随大批贵族南迁潮即迁居建康,按照史家比较公认的说法,王羲之时年10岁。由于公元317年东晋重建国,在此前后丧乱至极的朝野急需人才,因紧要关头有鼎立之功,又王氏家族先前即与司马睿相善,王羲之的族伯王敦为大将军,从伯父王导拜了丞相,形成了王与司马共天下的局面。大臣于皇帝,看你的功劳有多大,是在什么时候功劳大。当朝廷处于危卵境地,当然是功劳越大越好,危难之际更需要挽狂澜于即倒;若是相对和平,就得看皇帝的气度和近臣优劣了。若是首领与皇帝身边是满腹经纶以天下为公当信条的饱学之士,皇帝有可能做出利国利民的事情来。若是小人当道,皇帝被非君子所包围,他不当昏君也难。王氏的逐渐被排挤,由亲密无间到疏淡,由信任重用到嫉恨,就是皇帝逐渐昏庸的过程。
  王敦兵权在握,权力大得让皇帝不得安生,元帝司马睿已经有意忘却当初,终于下了逮捕令,王敦即以清君侧为名起兵于武昌。王导为人谦和,这等事情当然是他始料未及的,即脱去官服,率领全族人众,日夜伫立在宫门请罪。王氏家族没有被满门抄斩,是王敦被置于死地而后生的铤而走险成功。
  王羲之从少年到青年,目睹了惨烈与动荡,“吾素自无廊庙志”深植于他的血液骨髓之中不断繁衍。然则,望族出身,使他不出世也难。在经历了漫长的官宦生活以后,到了公元348年,被委任为护军将军,永和七年为会稽内史、右军将军,这已经是公元351年的事情了,时年48岁。他对君臣的期望值过高,恨不得帝王都是尧舜,臣子个个如同管仲、乐毅、姜子牙,有了矛盾即如廉颇、蔺相如。他期望“古人耻其君不为尧舜”,而现实却是“忠言嘉谋弃而莫用,遂令天下将有土崩之势,何不痛心悲愤也。” 虽然他政绩突出,也曾冒着生命危险开仓赈济,也曾禁酒节粮,也曾进言一系列改革,可是,终于还是导致了他辞官归隐。
  永和十一年的《告誓文》透漏了这样的信息:“进无忠孝之节,退违推贤之义……贪冒苟进,是有无尊之心而不子也”。实际上,他去官退隐的决心是无法动摇的了。
  导致王羲之辞官的一个公认的直接原因是与王述的矛盾。王述字蓝田,扬州刺史,管辖会稽。这个人性子急迫,比如他吃鸡子,就拿筷子扎,扎不着便大怒,扔到地上,见鸡子没有粉碎,还敢在地上转动,他觉得鸡子在向他示威,又去踩踏,没有踩着,只好用手捉住,放到嘴里咬破就吐。似这等牲口似的举动令王羲之鄙视,他说蓝田的父亲就这样粗鲁,何况儿子。王羲之辞官已经是永和十一年,公元355年,时年52岁。
  在王羲之当会稽内史、右军将军与辞官归隐之间,一件伟大的艺术品诞生了,一千六百多年过去,仍然难以磨灭,那就是古今莫二的法书《兰亭序》。
  每年的春秋两季是行修禊礼的季节,逐渐成为风俗,人们集聚在溪边借水消除灾祸,祓除晦气,以求得吉祥。永和九年即公元353年,王羲之邀请文义冠世的文人雅士谢安、孙绰等42人,在兰渚山麓兰溪江畔聚会,饮酒赋诗。心中的不快与忧伤,官场的郁闷与无可奈何,都可以在清流激湍的洗涤中予以消融。还有对人生的参悟与抒发,对自然的赞美,对释道文化的认同与理解。“羲之自为序以伸其志”,王羲之用鼠须笔,在蚕茧纸上写下了永垂千古的序言即《兰亭序》。“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看人生之短,人世间的万状,感慨良多。“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王羲之如果没有那么丰富的经历,没有那么大的情绪起伏变化,没有他人生经历与个人性情的矛盾与冲突,我想,他这篇序言一定不会这样的精彩,笔墨也好,文章也罢,莫不如此。在我粗略翻检了历史之后不得不说,事件的发生是偶然的,王羲之写出这样富有文采和思想深度的文章与如此精美绝伦的书法作品那是必然。
  王羲之是个理想主义者,这终究要使他成为艺术上追求完美主义的艺术家。但是,如果你过多审视《兰亭序》的时候,除了尽善尽美,除了“就中‘之’字有二十许,变转悉异,遂无同者,如有神助”,还有更多的信息残留在临摹本之中。据说王羲之在书写《兰亭序》的时候到了心手两忘的程度,可谓一挥而就,事后想写得再好一点,重新抄录“百数十本,无如祓禊所书之者”。文章文采飞扬,书法用尽善尽美已经难以形容了。可也不难看出,在平和圆润的书法作品中,仍然有不可遏止的悲愤与忧伤,笔墨情绪昂奋、激愤、激昂、激荡,求完美而不可得的躁动,追求与现实之间的企图沟通等等。“崇山”后脱“峻岭”,“或因寄所托”的“因”,“悲夫”前两字和“夫”字,“斯文”的“文”,都有明显的涂抹。说到底,这是一部草稿,但是,就是这草稿,让千百年来历代书家刻意追求一字不错的书法相形见绌。
  1984年,嵊州的周乃光先生将研究王羲之故事的专家陈玮君先生的专集转赠与我,在我脚踏实地走在绍兴的大街小巷之后,寻找王羲之的信息的情绪就更加浓烈。说不定哪条路上就有他的足迹,他曾经在哪里逗留过。尽管鲁迅故居那么让人亲切,尽管我坐在乌篷船上荡悠悠,尽管在沈园看到了陆游的“红酥手”的“手迹”,还在咸亨酒店吃了茴香豆喝了黄酒,心却已经到了“兰亭”那个地方。
  离兰亭还很远,一股商业气息扑面而来,到处都沾染着兰亭,体现着一代书圣留给后人的恩泽。街道两旁都是文化店铺,青年们蘸着“金墨”学着王羲之的样子在扇面上默写《兰亭序》,金光闪闪,非常精美。我不知道王羲之如果在世会有怎样的感想,是喜出望外,这么多人重复他惟妙惟肖,还是另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笔者”那副成竹在胸般又闲散的样子,活像饱学之士,见了游客只是笑笑,决不刻意兜售他们的“杰作”。
  景区有个院子,专门雕刻着历代名家“临摹”的《兰亭序》。我看了以后愕然怏怏,这些名家们自己的作品未必不好,甚至很精彩,然而这所谓的临摹,就真的让你不知说什么好了。“临摹”保持了原来的涂抹,也保持了脱字旁补,让人不禁哑然失笑。当初的复制,保持原作的点点滴滴,是为后世楷模,到了《万岁通天帖》,不惜双钩填廓,都是起到复印机的作用,已经是复制了。而如今临摹复制品还有必要假装写错吗?还有必要故意脱字旁补吗?我想到满街的“金墨”本,看着这满墙的“临摹本”,就想到了街肆的龙井,模样有点,味道有点而已。伟大的杰作都是高温高炉,我们就尽情享受它们的温暖吧!我们就一饱眼福吧!切记,离它们远点儿,不然的话,你就会成为焦土一块,或者化为灰烬。
  多么想瞻仰《兰亭序》真迹啊!可是,世人总不能为了看一幅书法挖开昭陵吧!尽管这幅作品是那么独一无二。在书法史上曾经有过传说,说大书法家钟繇之所以成为里程碑式的人物,是他看见蔡邕的《笔论》在韦诞处,急得他捶胸三日,以至于吐血。韦诞死后,掘墓而得。王羲之十二岁就看《笔论》,后来才成为书圣的。现在蔡邕的《笔论》在各种版本的图书中均有收录,也没见过谁成了里程碑,谁成了书圣。历代书家,但凡写得像点样子,必声言上追二王。尤其是当代书家,动辄就说自己以二王为宗。可是,现在地上天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书法,已无片纸真迹。你追什么追,到哪里去追啊!
  原本已经在昭陵沉睡,如果当初唐太宗不带入陵墓作为陪葬品,《兰亭序》的命运会不会也像王羲之其它法书那样消失在这个喧嚣而不安宁的世界呢?

王羲之书法艺术(wangxizhishufayishuj乇羞户(321—379),东晋书法家,在中国历史上极负盛名。字逸少,原籍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7岁开始学书。其叔父王工书画,对他影响很大。他又得到女书法家卫夫人(名铄,卫肤族孙女)的指导,大有长进。稍长,“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晋书·王羲之传》)。后来,他博采众家之长,变汉魏质朴古风,创造了一种妍美流便的新体,遂独占鳌头,备受大家推崇。王羲之早年书法不如庾翼、郗惜等,但他能勤学苦练。他给友人的信中说:“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我们如果都能这样勤奋,未必就落后于他。”他善于观察生活,从鹅划水的姿态领悟出笔势:食指高钩如鹅头昂扬微曲,无名指内钩如鹅掌撑地。运笔时如鹅两掌齐力拨水。至暮年,王羲之的书法臻于神妙,各种书体都有很高的造诣,变化无方而又挥洒自如,出人意表而韵味无穷。有一次,他去一位门圭的家,见几案平滑洁净,一时书兴大发,就在几案上写起字来。但门生之父不懂书法,竟用刀刮去。门生见后懊丧连日。又有一次,他遇见一位卖竹扇的老妇,就在每把扇上写上5个字。老妇见新扇尽着墨迹,很不高兴。他说:“你说这是王右军写的,每把卖钱百文。”果然,人们听说是王羲之书法,遂抢购一空。王羲之书法代表魏晋时代的最高水平,对后代影响巨大。唐太宗亲自为《晋书·王羲之传》写下史论曰:“所以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观具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沦哉!”王羲之的代表作有《兰亭序》、《黄庭经》,但真迹俱未流传下来。据说《兰亭序》的原本作为陪葬品。

公元353年农历三月初三,王羲之与名流高士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绍兴城外兰渚山下的兰亭,举行风雅集会。与会者临流赋诗,并抄录成集,王羲之为诗集写了序文,这就是《兰亭集序》。《兰亭集序》描绘了兰亭的景致和王羲之等人集会的乐趣,抒发了作者盛事不常的感叹。全文共三段。首段记叙了兰亭聚会盛况,并写出与会者的深切感受。第二段,阐明了作者对人生的看法,感慨人生短哲,盛事不常。最后一段说明作序的缘由。全篇疏朗简净而韵味深长,玲珑剔透,琅琅上口。是古代骈文的精品。在句法上,对仗整齐,句意排比。属于议论部分的文字也非常简沽,富有表现力。这样朴素的行文与东晋对代雕章琢句,华而不实的文风形成鲜明对照。

《兰亭集序》是中国晋代(公元353年),书圣王羲之在浙江绍兴兰渚山下以文会友,写出的“天下第一行书”,也称《兰亭序》、《临河序》、《禊帖》、《三月三日兰亭诗序》等。
公元353年4月(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日),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饮酒赋诗。王羲之将这些诗赋辑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述流觞曲水一事,并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这篇序文就是《兰亭集序》。唐太宗对他推崇备至,曾亲撰《晋书》中的《王羲之传论》,推颂为“尽善尽美”。还将临摹本分赐贵戚近臣,并以真迹殉葬。
《兰亭集序》文字灿烂,字字珠玑,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优美散文,它打破成规,自辟蹊径,不落窠臼,隽妙雅逸,不论绘景抒情,还是评史述志,都令人耳目一新。从书法角度看,《兰亭集序》飘逸潇洒,28行324字,字字精妙,点画之间变化自如,用笔有藏有露,行文跌宕起伏,动静交错,前后呼应,参差错落,挥洒自如,一气呵成,成为天下第一行书,被后人誉为“遒媚劲健,绝代所无”,康有为评价其为“神品”。


求王羲之《兰亭序》原文 译文
东晋王羲之《兰亭序》原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

王羲之书法兰亭序解说词600
你可以去看一下《名碑荟萃》

《兰亭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最能体现《兰亭》魂魄的摹本是唐褚遂良所临《褚本》,因卷后有米芾题诗,亦称“米芾诗题本”。此临本笔力轻健,点画温润,血脉流畅,深得《兰亭》神韵。最能体现《兰亭》原貌的摹本是唐冯承素的《冯本》,因其卷引首处有“神龙”二字的左半小印,后世又称其为“神龙本”。因使用“双钩”摹法,...

兰亭序讲的是什么?!!
兰亭集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guǐ)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kuài jī)山阴之兰亭,修禊(xì)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tuān),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shāng)曲( qū)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

兰亭集序
他曾说过:“虚谈废务,浮文妨要”(《世说新语·言语篇》)在这篇序中,王羲之也明确地指斥“一死生”、“齐彭殇”是一种虚妄的人生观,这就明确地肯定了生命的价值。这篇文章具有清新朴实、不事雕饰的风格。语言流畅,清丽动人,与魏晋时期模山范水之作“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文...

兰亭序写的是什么内容?
《兰亭序》全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

兰亭诗全文翻译
《兰亭序》原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

兰亭序什么意思和寓意
兰亭序的意思和寓意是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对于生死无常的感慨。部分原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

王羲之的《兰亭序》究竟想表达什么意思
思想:文章记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阐述了“死生亦大矣”的观点,批评了士大夫之虚无的思想观念,显然是有感而作,缘情而发。参加兰亭集会的是当时社会上的名流,他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他们思想消极,行动无为,就像浮萍之于海水,随波荡漾,飘到哪里就是...

《兰亭集序》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兰亭集序》表达了王羲之豁达的生死观,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祟尚虚无的思想倾向。参加兰亭集会的是当时社会上的名流,他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他们思想消极,行动无为,就像浮萍之于海水,随波荡漾,飘到哪里就是哪里。对此,作者作了委婉的批评。生和死是...

瑞丽市15187322003: 兰亭序解说词三百字左右 -
曾包盐酸: 公元353年农历三月初三,王羲之与名流高士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绍兴城外兰渚山下的兰亭,举行风雅集会.与会者临流赋诗,并抄录成集,王羲之为诗集写了序文,这就是《兰亭集序》.《兰亭集序》描绘了兰亭的景致和王羲之等人集会的乐趣,抒发了作者盛事不常的感叹.全文共三段.首段记叙了兰亭聚会盛况,并写出与会者的深切感受.第二段,阐明了作者对人生的看法,感慨人生短哲,盛事不常.最后一段说明作序的缘由.全篇疏朗简净而韵味深长,玲珑剔透,琅琅上口.是古代骈文的精品.在句法上,对仗整齐,句意排比.属于议论部分的文字也非常简沽,富有表现力.这样朴素的行文与东晋对代雕章琢句,华而不实的文风形成鲜明对照.

瑞丽市15187322003: 介绍《兰亭序》150字 -
曾包盐酸: 王羲之 《 》可以说是 上的奇迹,其卓绝的艺术成就达到了千百年来书法发展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 上的一块 ,也成了历代 临摹学习的范本,那么究竟是哪些因素使它成为天下第一呢? 《 》首先是文辞方式的一种标立,中国在东晋以前所能发...

瑞丽市15187322003: 兰亭集序介绍! -
曾包盐酸: 晋穆帝永和九年 353 ,农历三月三日,王羲之和他的好友孙绰、谢娄和他的儿子王凝之、王徽之等社会名流42人,来到现在的浙江省绍兴西南30里的兰渚山的兰亭修禊,写下了《兰亭集序》一文.《兰亭集序》记叙了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

瑞丽市15187322003: 兰亭序简介 -
曾包盐酸: 《兰亭序》全文28行、324字,通篇遒媚飘逸,字字精妙,点画犹如舞蹈,有如神人相助而成,被历代书界奉为极品.宋代书法大家米芾称其为“中国行书第一帖”.后世但凡学习行书之人,都会倾心于兰亭不能自拔.《兰亭序》洋洋洒洒跳舞...

瑞丽市15187322003: 请高手讲解《兰亭序》 -
曾包盐酸: 《兰亭集序》逐句翻译讲解 ... 第一段: 原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翻译:永和九年,也就是癸丑年,(在)三月上旬(的某一天),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聚会,举行祓禊活动. 讲解:“永和九...

瑞丽市15187322003: 兰亭集序的故事 -
曾包盐酸: 王羲之书法作品中影响最大是《兰亭序》,围绕《兰亭序》还有一段千古传奇的故事. 东晋有一个风俗,在每年阴历三月三,人们必须去河边玩一玩,以消除不祥,这叫做“修禊”.在他去世前8年,也就是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的三月...

瑞丽市15187322003: 兰亭集序写了些什么? -
曾包盐酸: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 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 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瑞丽市15187322003: 一位书法家的解说词 -
曾包盐酸: 王羲之书法主要特点是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游浮云,矫如惊龙”.王羲之的书法精致、美仑美奂,是极富有美的观赏的.总之,他把汉字书写从实用引入一种注重技法,讲究情趣的境界,标志着书法家不仅发...

瑞丽市15187322003: 兰亭的导游词 -
曾包盐酸: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流传千古.关于兰亭的称谓,清·于敏《浙程备览》认为:“或云兰亭,非右军始,旧亭堠之亭,如邮铺相似,因右军禊会,名遂著于天下.” 此时,兰亭正在我们的面前,你是否也感受到了古代文人墨客在写诗作画时的...

瑞丽市15187322003: 王羲之的解说词(300左右)急! -
曾包盐酸:[答案] 王羲之书法艺术(wangxizhishufayishuj乇羞户(321—379),东晋书法家,在中国历史上极负盛名.字逸少,原籍琅邪临沂... 势如斜而反直.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沦哉!”王羲之的代表作有《兰亭序...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