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这首歌出自哪里?诗中重章叠句有何作用?

作者&投稿:鱼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蒹葭这首诗中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谢谢!~

全诗三章,每章只换几个字,这不仅发挥了重章叠句、反复吟咏、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而且产生了将诗意不断推进的作用.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这是时间的推移,象征着抒情主人公凝望追寻时间之长;从“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湄”,再到“在水之涘”,从“宛在水中央”,到“宛在水中坻”,再到“宛在水中沚”,这是地点的转换,象征着伊人的飘渺难寻;从“道阻且长”,到“道阻且跻”,再到‘道阻且右”,则是反复渲染追寻过程的艰难,以凸现抒情主人公坚执不已的精神.重章叠句,层层推进,这是《诗经》中的民歌常用的表现方法.诗中还巧妙的运用了如“苍苍”,“、凄凄”,使全文声情兼备.

音乐美,重章叠句,一意化为三叠,用韵先响后喑,先扬后抑,余音绕梁,一唱三叹,极具感染力。

《蒹葭》,出自《诗经·国风·秦风》。

《蒹葭》中重章叠句的作用:全诗三章,每章只换几个字,这不仅发挥了重章叠句、反复吟咏、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而且产生了将诗意不断推进的作用。

原文节选: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译文:

大片的芦苇青苍苍,清晨的露水变成霜。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就站在对岸河边上。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追随她(他)的道路险阻又漫长。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河水中央。芦苇凄清一大片,清晨露水尚未晒干。

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她(他)就在河水对岸。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那道路坎坷又艰难。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水中小洲。

扩展资料

这首诗是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精神是可贵的,感情是真挚的,但结果是渺茫的,处境是可悲的。

然而这首诗最有价值意义、最令人共鸣的东西,不是抒情主人公的追求和失落,而是他所创造的“在水一方”可望难即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意境。好诗都能创造意境。意境是一种格局、一种结构,它具有含容一切具备相似格局、类同结构的异质事物的性能。

“在水一方”的结构是:追寻者——河水——伊人。由于诗中的“伊人”没有具体所指,而河水的意义又在于阻隔,所以凡世间一切因受阻而难以达到的种种追求,都可以在这里发生同构共振和同情共鸣。

《蒹葭》中把“在水一方”看作是表达社会人生中一切可望难即情境的一个艺术范型。这里的“伊人”,可以是贤才、友人、情人,可以是功业、理想、前途,甚至可以是福地、圣境、仙界;这里的“河水”,可以是高山、深堑,可以是宗法、礼教,也可以是现实人生中可能遇到的其他任何障碍。

只要有追求、有阻隔、有失落,就都是它的再现和表现天地。如此说来,古人把蒹葭解为劝人遵循周礼、招贤、怀人,今人把它视作爱情诗,乃至有人把它看作是上古之人的水神祭祖仪式,恐怕都有一定道理,似不宜固执其一而否决其他,因为它们都包蕴在“在水一方”的象征意义之中。



《蒹葭》是《诗经》中表现“朦胧美”的名篇。可能是写一个男子倾心于一个女性,表现可望而不可即的心情。
诗的每章开头都采用了赋中见兴的笔法。通过对眼前真景的描写与赞叹,绘画出一个空灵缥缈的意境,笼罩全篇。诗人抓住秋色独有的特征,不惜用浓墨重彩反复进行描绘、渲染深秋空寂悲凉的氛围,以抒写诗人怅然若失而又热烈企慕友人的心境。
望采纳~

《蒹葭》,出自《诗经·国风·秦风》这是一首怀念情人的恋歌。作者的思念对象可望而不可及,中间阻隔千重,诗人因而思心徘徊,不能自抑其无限惆怅的心情,有追求暗恋的人或惋惜无法招引贤士的含义。
又释:《诗经》原文开头有注“《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1] 其实这是一首讽刺秦襄公在获取周地后未能顺应民意继续推行周礼的诗。
全诗三章,每章只换几个字,这不仅发挥了重章叠句、反复吟咏、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而且产生了将诗意不断推进的作用.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这是时间的推移,象征着抒情主人公凝望追寻时间之长;从“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湄”,再到“在水之涘”,从“宛在水中央”,到“宛在水中坻”,再到“宛在水中沚”,这是地点的转换,象征着伊人的飘渺难寻;从“道阻且长”,到“道阻且跻”,再到‘道阻且右”,则是反复渲染追寻过程的艰难,以凸现抒情主人公坚执不已的精神.重章叠句,层层推进,这是《诗经》中的民歌常用的表现方法.诗中还巧妙的运用了如“苍苍”,“、凄凄”,使全文声情兼备.


蒹葭这首歌出自哪里?诗中重章叠句有何作用?
《蒹葭》,出自《诗经·国风·秦风》。《蒹葭》中重章叠句的作用:全诗三章,每章只换几个字,这不仅发挥了重章叠句、反复吟咏、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而且产生了将诗意不断推进的作用。原文节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

《大秦帝国》的赳赳老秦,共赴国难,史书上有这样的民间歌谣记载吗?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而风这个部分中大部分就是记载了民间的歌谣。就比如很是出名的《蒹葭》就是这个部分的一首诗歌。当时,有专门的采风官,就是专门到民间,到田间地头听当地人吟唱歌谣,然后就给记录下来。而这些歌谣不仅仅是闲事的哼唱,更是表达了当时的民间疾苦。当时国家设置的采风官其实...

我想要一首“”的歌!
蒹jian1 葭jia1 溯su4 洄hui2 《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遡洄从之,道阻且长。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遡洄从之,道阻且跻。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遡洄从之,道阻且右。

蒹葭这首歌出自哪里?诗中重章叠句有何作用?
《蒹葭》是《诗经》中表现“朦胧美”的名篇。可能是写一个男子倾心于一个女性,表现可望而不可即的心情。诗的每章开头都采用了赋中见兴的笔法。通过对眼前真景的描写与赞叹,绘画出一个空灵缥缈的意境,笼罩全篇。诗人抓住秋色独有的特征,不惜用浓墨重彩反复进行描绘、渲染深秋空寂悲凉的氛围,以抒写...

诗经《蒹葭》原作及赏析
《蒹葭》选自《诗经国风秦风》,大约是2500年以前产生在秦地的一首民歌。 关于这首诗的内容,历来意见分歧。归纳起来,主要有下列三种说法:一是“刺襄公”说。《一毛一诗序》云:“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今人苏东天在《诗经》辨义冲阐析说:“‘在水一方’的‘所谓伊人’(那个贤人),隐喻周...

硬笔行楷诗经《蒹葭》,《在水一方》这首歌来自于此,来听听李健_百度知 ...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是什么歌
这首歌叫蒹葭,作词:《诗经》,作曲:廖伟志,演唱:孙奇。这首歌的歌词后面还被改编成了另一首歌曲,《在水一方》,它由琼瑶填词,林家庆谱曲,这首歌是琼瑶1975年时为她的电影《在水一方》谱写的同名主题歌,由江蕾原唱,后来曾多次被邓丽君等歌手翻唱,红遍了大江南北。《在水一方》绿草苍苍 ...

...蒹霞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这首歌叫什么?
歌名:蒹葭 歌手:刘芳 作词: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

蒹葭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蒹葭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展示了一幅萧瑟、凄清的晚秋画面。白露秋霜时节,画中有蒙蒙的雾,柔软的芦苇,清浅的水,细细的沙,水中的绿洲,一位痴情的少年把一位婉约的女子追求,神思恍惚,感觉美女在身边,在眼前,在不远处,寻来觅去,不得其踪,不放弃,不绝望,却又充满求而不...

蒹葭这首诗歌出自哪里?
《蒹葭》这首诗,选自《诗经•国风•秦风》,大约来源于2500年以前产生在秦地的一首民歌。

黄冈市13822499160: 《蒹葭》中重章叠句并不是简单的变化,那请问是怎样的变化? -
豆鱼科芬: 每一章通过个别词语的变化扩充了诗的内容,并不是简单重复.比如第一段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第二段就是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第三段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这是一个随时间变化的过程:清晨白霜,之后融化,最后蒸发.

黄冈市13822499160: 《蒹葭》这首诗歌和《诗经》中许多诗篇一样,采用了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三章不断转换字面和声韵,但它所写的景物、环境和人物、事件却基本未变,... -
豆鱼科芬:[答案] 答:例如:"水中央""水中坻 ""水中沚"写出了主人公眼中女子的幻象出现在不同的地方,表现了主人公对思慕之深.

黄冈市13822499160: 蒹葭出自哪里? -
豆鱼科芬: 出自《诗经

黄冈市13822499160: 蒹葭这首诗的出处是什么? -
豆鱼科芬: 《诗经·蒹葭》出自《诗经.诗中的"伊人"是诗人爱慕、怀念和追求的对象.本诗中的景物描写十分出色,景中含情,情景浑融一体,有力地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情感,给人一种凄迷朦胧的美.这首诗最有价值意义、最令人共鸣的东西,不是抒情主人公的追求和失落,而是他所创造的"在水一方"--可望难即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意境.全诗三章,每章只换几个字,这不仅发挥了重章叠句、反复吟咏、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而且产生了将诗意不断推进的作用.

黄冈市13822499160: 谁来分析一下蒹葭这首诗 -
豆鱼科芬: 此诗三章重叠,各章均可划分为四个层次:首二句以蒹葭起兴,展现一幅河上秋色图:深秋清晨,秋水森森,芦苇苍苍,露水盈盈,晶莹似霜.这境界,是在清虚寂寥之中略带凄凉哀婉色彩,因而对诗中所抒写的执著追求、可望难即的爱情,...

黄冈市13822499160: 蒹葭这首诗中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谢谢! -
豆鱼科芬: 全诗三章,每章只换几个字,这不仅发挥了重章叠句、反复吟咏、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而且产生了将诗意不断推进的作用.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这是时间的推移,象征着抒情主人公凝望追寻时间之长;从“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湄”,再到“在水之涘”,从“宛在水中央”,到“宛在水中坻”,再到“宛在水中沚”,这是地点的转换,象征着伊人的飘渺难寻;从“道阻且长”,到“道阻且跻”,再到'道阻且右”,则是反复渲染追寻过程的艰难,以凸现抒情主人公坚执不已的精神.重章叠句,层层推进,这是《诗经》中的民歌常用的表现方法.诗中还巧妙的运用了如“苍苍”,“、凄凄”,使全文声情兼备.

黄冈市13822499160: 试分析《蒹葭》的朦胧美. -
豆鱼科芬:[答案] 《蒹葭》是《诗经》中抒情的名篇,王国维《人间词话》曾说:“《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并称赞它“风格洒落”.全诗意境朦胧凄清,感情执着真切,成就了其独特的艺术美感. 含蓄美 《蒹葭》没有明显的爱情故事情节,但是,透...

黄冈市13822499160: 蒹葭的写法 -
豆鱼科芬: 《蒹葭》是诗经中最优秀的篇章之一.它写法上的主要特点,集中体现在事实虚化、意象空灵、整体象征这紧密相关的三个方面. 1、事实的虚化 一般说来,抒情诗的创作是导发于对具体事物的感触,因而在它的意境中,总可看到一些实实在在...

黄冈市13822499160: 《蒹葭》赏析《蒹葭》这首诗与《诗经》中其它诗篇一样,各章有的句子重复,有的只更换一个字,这种表达形式有什么好处?阅读《蒹葭》一诗,想想诗... -
豆鱼科芬:[答案] 《诗经》的表现手法运用了“赋”、“比”、“兴”三种.所谓“赋”就是铺陈途述的意思,是一种直接叙事物而不假比兴的... 给人以一种真切自然而又朦胧迷离的美感. 此外,本诗在结构上重复叠句.全诗共三章,句式相同,字数相等,只是在少数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