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主抗金的辛弃疾,写了很多诗词怎么从不提岳飞?

作者&投稿:简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辛弃疾,中国历史上的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苏轼合称“苏辛”,一生留下六百多首诗词,在中国文坛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但鲜为人知的是,对辛弃疾而言,写诗只是副业,抗金才是主业,曾被御史以“用钱如泥沙,杀人如草芥”为罪名弹劾

主战、抗金、豪放、杀人.......这些非常阳刚的词语放在一起,让人轻易勾勒出一个言无禁忌、无所畏惧、率性而为的形象。然而令人不解的是,辛弃疾一生传世六百多首诗词中,却一字不提抗金名将岳飞事迹,这又是为什么呢?



在中国历史上,很难找到比辛弃疾更传奇的文人,现代人称他为“大宋第一古惑仔”,调侃之余,更是对他传奇经历的认可。

辛弃疾是济南人,出生于1140年,因此辛弃疾起初属于金国。但在祖父辛赞影响之下,辛弃疾目睹金人残暴,自小就有抗金与恢复旧山河之志。

116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北方汉人不堪压榨,趁机纷纷起兵反抗,辛弃疾聚集2000人,参加耿京领导的抗金队伍,并担任掌书记。1162年初,辛弃疾南下联络南宋,但在归来途中,却听闻义军首领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的消息,令人惊讶的是,辛弃疾立即组织人马,率领50多骑突袭数万人的金兵大营,于万军丛中擒获叛徒张安国,并交给南宋朝廷处决,胆量比项羽吕布还要大!

辛弃疾南归之后,一直力主抗金,如著名的《美芹十论》、《九议》等,都是一些抗金北伐建议。但南宋朝廷与赵构偏安,于是辛弃疾只能寄情于诗词,抒发北伐抗金之志,比如描述“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年少万兜鏊,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权。直到晚年,《宋史》中的奸臣韩侂胄上台之后力主抗金,起用主战派人士,64岁的辛弃疾再次得到重用,可惜四年之后辛弃疾去世,临终时还大呼“杀贼!杀贼!”



辛弃疾一生抗金,而岳飞也是一生抗金,两人有着共同理想,英雄本该惺惺相惜,但为何辛弃疾却在六百多首诗词中一字不提岳飞?

与辛弃疾不同的是,比辛弃疾大十五岁的陆游(1125—1210),也力主抗金,但在他的诗词中,却有不少描述岳飞之诗。

《夜读范至能揽辔录言中原父老见使者多挥涕感》: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遗老不应知此恨,亦逢汉节解沾衣。

另一位爱国诗人杨万里(1127—1206),也赞过岳飞,在《题曹仲本出>,自素天仗以下皆纪画也》中最后一句提到“君不见岳飞功成不抽身,却道秦家丞相嗔”。

总之,陆游与杨万里的诗词中,对于描写岳飞没什么顾忌,甚至杨万里的这首诗词中,对宋高宗赵构多有讽刺之意。既然如此,辛弃疾为何一字不提岳飞,他到底有什么顾虑?

值得一提的是,辛弃疾与岳飞之孙岳珂(1183—1143)有过一段佳话。辛弃疾在宴席之上吟诵《贺新郎》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请在座的人指点一下,岳珂年少不懂,直接指出“第一首前后有重复之意,第二首用典太多”,辛弃疾听了之后,非但没有生气,反而接受了岳珂建议,前后修改了几十次。可见,辛弃疾对岳飞抗金事迹应该不陌生。



首先,辛弃疾与陆游、杨万里等人不同,有一个独特身份,即“归正人”!

所谓归正人,是南宋对北方沦陷区南下投奔之人的蔑称,南宋丞相史浩(南宋淳熙五年)首先提出,随后成为南宋对北方沦陷区南归者的统称。《朱子语类》中记载:“归正人元是中原人,后陷于蕃而复归中原,盖自邪而转於正也。

历史上的史浩,对南归的豪杰志士很不以为然,甚至是歧视。史浩曾经与张浚辩论,提出“中原决无豪杰,若有,何不起而亡金?”的观点,并蔑称北方归来者为“归正人”,不赞成对“归正人”委以重任。史浩之后,南宋境内,“归正人”受到歧视,被认为怀疑有异心。南宋朝廷规定,归正官员,只允许添差某官职,而不厘务差遣,即只给一个闲散的官职而并无实权。

而辛弃疾恰恰就是一个“归正人”,祖父辛赞还在沦陷区做过官,因此在南宋官场上本就受到一定歧视,或许为了留待有用之身,于是才不碰敏感的岳飞话题,以免遭到政治打击。



其次,如今定论岳飞是英雄,秦桧是奸臣,但在南宋至少辛弃疾时代,岳飞一直是个敏感话题。

1162年,赵构禅让,赵昚即位,很快赵昚为岳飞平反,但需要注意的是,宋孝宗赵昚的平反文书比较讲究,“会中原方议于櫜弓,而当路力成于投杼,坐急绛侯之系,莫然内史之灰”,用西汉周勃、周亚夫父子冤狱暗指岳飞之冤,虽暗示岳案是冤案,却又没有明说,而在给岳云复官的圣旨中说岳飞“困于谗诬”被杀。

总之,不否定赵构,又没有过多指责秦桧,照顾了多方情绪,并不算彻底给岳飞平反,属于半拉子工程,该如何评价岳飞朝廷并未给出明确答案。在这种政治氛围之下,有“乌台诗案”在前,辛弃疾避开敏感的岳飞话题就可以理解了。

对于岳飞与秦桧的明确态度,南宋朝廷一直摇摆不定,往往与朝廷主战主和的哪一个势力强大有关。1206年,宋宁宗下诏韩侂胄出兵北伐,四月,追夺秦桧王爵,改谥谬丑,追封岳飞为鄂王。但两年之后,史弥远掌权,积极奉行降金乞和政策,又恢复了秦桧的申王爵位及忠献谥号。



在《论盗贼札子》中,辛弃疾说“生平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恐言未脱口而祸不旋踵”,或许辛弃疾担心祸从口出,因此才一字不提岳飞吧!



这是由于辛弃疾为了保命,在当时是不能够直接提到岳飞的,否则会遭到反对人士的迫害。

因为辛弃疾是致力于仕途以用来抗金,而那个时候朝廷对岳飞的争议还是比较大,辛弃疾为了不被奸臣抓住把柄,所以没有提岳飞。

因为辛弃疾身份敏感,他是从金朝统治地区到南宋的人,那个时候岳飞虽然平反但还是不能触碰,辛弃疾想要一展抱负就不提岳飞。


辛弃疾《破阵子》
《破阵子》是辛弃疾寄给好朋友陈亮的一首词。辛、陈二人才气相若,抱负相同,都是力主抗金复国的志士。词中回顾他当年在山东和耿京一起领导起义军抗金兵的情形,描绘了义军雄壮的军容和英雄战斗的场面,也表现了作者对不能收复中原的悲愤心情,是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凝聚而成。注释:⑴破阵子:唐玄宗时...

辛弃疾的 破阵子 的全文
辛弃疾20岁时,就在家乡历夸(今山东济南)参加了抗金起义。起义失败后,他回到南宋,当过许多地方的长官。他安定民生,训练军队,极力主张收复中原,却遭到排斥打击。后来,他长期不得任用,闲居近二十年。这首词,抒写了他梦寐以求、终生不变的抗敌救国的理想,抒写了壮志不酬的悲愤心情。该词是作者失...

辛弃疾的《沁园春》的诗词、翻译、鉴赏。
【作品名称】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创作年代】南宋 【作者姓名】辛弃疾 【作品体裁】词 赏析 辛弃疾力主抗金,收复中原,但朝廷无此意,不加重用壮志难酬,一生屡遭贬斥。由于不能见用于苟且偷安的南宋统治集团,他感到前途险恶,早晚必被逐出宦途。为后事计,他任江西安抚使时,在上饶城北带湖之畔,...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出自那首诗?
出自《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辛弃疾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关方略,均未被采纳。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爱国感情。有《稼轩长短句》以及今人辑本《辛稼轩诗文钞存》。词存六百二十九首。此词通过对作者早年抗金部队豪壮的阵容和气概以及自己沙场生涯的追忆...

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全诗是什么?
《破阵子 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翻译:在醉酒之中,我挑亮油灯,端详宝剑,梦醒时,扎在一起连接的军营都吹响了号角。在军营里,分赏...

关于“辛弃疾抗金爱国”的古诗有哪些?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译文 醉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醒时听到军营的号角声响成一片。把牛肉分给部下...

辛弃疾《满江红·建康史帅致道席上赋》诗词鉴赏
词人以饱酣的笔墨,充沛的热情,向当时驻守建康的军事行政氏官史正志表达词人的赞颂之情,并通过这一情感的表达,展露词人力主抗金复土的政治怀抱。词写得豪迈而深沉,在主旨广、基调上、笔法亡和结构上,都与《水调歌头·千里涯洼种》相近似,但又能显示独特的神采,体现出”复”中的“不复”。 此词采用神奇的神话...

“风流总被风吹雨打去”的出处及含义。
出自南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意思是:英雄的流风余韵,总被无情风雨吹打而去。原文为: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译文:江山千古依旧,割据的英雄孙仲谋,却已无处寻觅。无论...

清平乐 村居的写作背景是?
《清平乐·村居》写作背景 此词作于辛弃疾闲居带湖期间。由于辛弃疾始终坚持爱国抗金的政治主张,从二十一岁南归以后,他一直遭受当权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击。从四十三岁起,他长期未得任用,以致在信州(今江西上饶)闲居达二十年之久。理想的破灭,使他在隐居中更加关注农村生活,写下了大量的闲适词和田园...

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诧风云驰聘疆场的句子...
辛弃疾(1140-1207年),南宋爱国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 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 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辛弃疾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曾上《 美芹十论》与《 九议》,现存...

福清市15944621611: 辛弃疾简介30字∽50字 -
岳包倍舒: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在词上与苏轼齐名,世称”苏辛“.有《稼轩长短句》.

福清市15944621611: 辛弃疾是个什么样的人 -
岳包倍舒: 辛弃疾(1140.5.18-1207.10.3),南宋爱国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中年名所居曰稼轩,因此自号“稼轩居士”.汉族,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风闸村)人.辛弃疾存词600多首.强...

福清市15944621611: 辛弃疾的田园诗词? -
岳包倍舒: 满意请采纳!谢谢! 一、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二、玉楼春·三三两两谁家女三三两两谁家女,听取鸣禽枝上...

福清市15944621611: 辛弃疾的诗词 -
岳包倍舒: 辛弃疾(1140-1207)宋朝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

福清市15944621611: 古代诗歌豪放派的代表人 -
岳包倍舒: 苏轼(1037-1101)北宋著名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在“三苏”中他的成就最大.苏轼在文学艺术 上有多方面的才能.尤其对北宋词风的转变有突出的贡献,开创了豪放词派,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念奴妖.赤壁怀古》是豪放派词作的杰出代表作.为千古传诵.著有《春江晚景》散文《石钟山记》《赤壁赋.辛弃疾(1140-1207)南宋著名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他出生在金人占领下的北方,后率起义军归南宋,力主北伐,收复中原.他的词作气势豪放.抒发了力主抗金的爱国情怀.他与苏轼被并称为“苏辛”著有《稼轩长短句》(长短句即词)中学课本中选入了他的两首词《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福清市15944621611: 论述辛弃疾的报国无门 -
岳包倍舒: 辛弃疾生于宋金乱世,其亡国之恨,其才能志向,使他力主恢复国家统一;但长期的落职闲居,又使其壮志难酬.他虽然有如陈亮所说的“眼光有棱,足以映照一世之豪;背胛有负,足以荷载四国之重.出其毫末,翻然震动”[1]之才.但是,这...

福清市15944621611: 辛弃疾的词艺术风格多样,以 - -------------为主,与苏轼并称----------------,作品集有----------------- -
岳包倍舒: 辛弃疾,南宋爱国词人,原自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居士,历程今山东济南.一生力主抗金.辛弃疾的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与苏轼并称苏辛,作品集有《稼轩长短句》.

福清市15944621611: 辛弃疾对词的贡献?(答案应全面,系统,科学) -
岳包倍舒: 辛弃疾继承了苏轼的豪旷词风,而又有所发展,把词的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不仅成为南宋最伟大的词人,而且在整个词史上也是一位划时代的作家,辛词在艺术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1. 境界雄奇开阔,形象鲜明飞动.与所要表达的悲凉雄...

福清市15944621611: 应该怎么评价辛弃疾 -
岳包倍舒: 辛弃疾 平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一生力主抗战,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又与宋志士陈亮及理学家朱熹保持深厚友谊,与之砥励气节,切磋学问.抗金复国是其作品之主旋律,其中不乏英雄失路的悲叹与壮士闲置的愤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还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江南农村四时的田园风光、世情民俗.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在苏轼的基础上,大大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后人遂以“苏、辛”并称.其诗文亦有足称道者,特别是其文“笔势浩荡,智略辐凑,有权书衡论之风”. http://baike.baidu.com/view/2982.htm

福清市15944621611: 辛弃疾的生平事迹 个性 词风 是怎样的 -
岳包倍舒: 辛弃疾平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一生力主抗战,抗金复国是其作品之主旋律,其中不乏英雄失路的悲叹与壮士闲置的愤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还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江南农村四时的田园风光、世情民俗.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在苏轼的基础上,大大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后人遂以“苏、辛”并称.其诗文亦有足称道者,特别是其文“笔势浩荡,智略辐凑,有权书衡论之风”.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