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的三大乐事

作者&投稿:司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自传?~

关于本文有两种意见:
1本文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沈约《宋书·隐逸传》和萧统的《陶渊明传》都认为是“实录”。从传中写五柳先生的志趣爱好及思想性格等来看,与陶渊明其他诗文中表现的性格相同,自传说是可信的。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2《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为别人写的,文中的五柳先生是陶渊明心是所向往的理想人物,是他所追求的。与陶渊明相似,仿佛是他的自传,这一点也不奇怪。这只说明陶渊明的修为很高,就要达到他自己的理想了。当然他一点也不自恋。如果他自恋,认为自己就是五柳先生的话,那他早就写下这篇文章,作为自传了。

南朝人沈约、萧统都说陶渊明写《五柳先生传》是用以自况,当时人视为"实录"。它突出地刻画出一个脱尘拔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具有高风亮节的人物形象

.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取正史纪传体的形式,但不重在叙述生平事迹,而重在表现生活情趣,带有自叙情怀的特点,这种写法是陶渊明的首创。...便是证明,...


《五柳先生传》是作者的自画像。南朝人沈约、萧统都说陶渊明写《五柳先生传》是用以自况,当时人视为“实录”。它突出地刻画出一个脱尘拔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具有高风亮节的人物形象。

开篇四句是对人物身分的交代。这位五柳先生不知何地人,也不知姓氏,宅旁有五棵柳树,便以五柳为号。古人既重地望,也重声名的。而五柳先生既不知何地人,也不知姓氏名字,都见出他远出于流俗观念之外。这几笔便使隐姓埋名、深藏避世的“高人”之气笼罩全篇。语极平淡,味极深醇。

“闲静”二句用正面叙说点出五柳先生最本质的情操。因为不为荣名利禄动心,所以能守志不阿,高出于流俗之上。“闲静少言”与“不慕荣利”互相映照。“闲静”既不因交往,“少言”即不喜应酬,也就是与世俗社会“息交”,正是不慕荣利者才有的表现。

下面分四个方面写五柳先生在田园中守志安居的生活情态。“好读书”四句讲读书。他的读书态度很特别,“不求甚解”,只重在书中会己意、惬己心者,也就是寻求思想上的共鸣和感情上的寄托。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八句讲饮酒。好饮酒,而家贫不常有酒,所以只要亲旧招饮,一招即去,一饮即醉,一醉即退,丝毫不以去留为意。见出先生之意在酒而不在人。于酒有情,于人无意,把嗜酒之味写得十分浓足。“环堵”五句讲安贫。住的是遮不住太阳挡不住风的破房子,穿的是粗布短衣还破着窟窿,打着补丁,瓢里常常没水,碗里常常没饭,吃穿住没有一样不困弊不堪,他却“晏如也”,处之坦然。既不困贫夺志,也不因贫败意。“常著”四句是讲著文。他吟诗作文也在示志娱情。示什么志,娱什么情呢?就是本篇传记中所写的高志奇情:憎恶世俗,守志田园,借文章自乐其志,忘怀于世俗的得失,以此自终。四个方面概括起来就是:读书适意,醉酒陶情,安贫乐道,著文娱志。通过这几个方面的勾画,一个坚守节操、不随流俗的“高人”形象便立起来了,活起来了。选材极精,造语极简,意足笔止,风神宛然。

从文章的题目来看,作者在创作前,已成为现象的本身,所以能让其中的意象,不经过知性的破坏而照他的本样出现了。「五柳先生传」是一篇记传体的短文,而记传体的特色就是要写出传中人物的精神。原本,行文的方式也可以是从姓名、籍贯、年龄写到他一生的遭遇,最后再来一段褒贬。但如果真是这样又未免流於平板呆滞了。於是苜段,第一句就点出了五柳先生是「不知何许人」,作者一开始就希望读者毋须探究他的背景、来历.,只要知道「宅边有五柳树」则可。从情感的理念来说,这是真隐士,真感情的表现阿!由此才能衍生下文,并且说五柳先生是一个「不慕荣利」的人了。
紧接著第二段中就写出五柳先生的风貌与神情:「闭静少言,不慕荣利。」写他的个性:「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写他的读书态度:「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写他的嗜好:「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揭穿结,箪瓢屡空。」写他的物质生活:「常著文章自娱,显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写他的理想抱负。
仔细研析本段,文中既说「好读书」为什麼又「不求甚解」?若「不求甚解 」,又何来「每有会意」?可见这「不求甚解」绝对不是「不求深解」的意思。追溯当时的时代背景来说:东汉以后,儒者治学,大都是注重文字的训诂与文物的考据:学者往往钻研在文字里,以致忽略了文字背后的微言大义。陶渊明对那种治学态度是不满的,所以捏塑了一个不拘小节的读书真人—五柳先生—「不求甚解」。
而这位先生之好学,决不亚於孔老夫子,孔失子说他自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五柳先生也是一样,不断地读书,续到对书中文义有所领悟时,便高兴得忘了进食。(事实上,恐怕也没东西吃就是)陶渊明在「与子俨等疏 」一文中曾说:「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欣然有喜。」由此也可见「五柳先生传」正是他本人的写照了。
文章又写五柳先生「性嗜酒」,「酒」与中国文化、中国文学是分不开的。往往,就在缕缕酒香中嗅出了曹孟德的「对酒当歌」与李白的「今朝有酒今朝醉 」,原来用来解忧的是杜康,原来要让人生充满欢乐的是不可以对月不饮酒啊!五柳先生爱喝酒就如同其他人,但他喝酒,直喝到心坎儿裹去了,他想卸掉时代的大包袱,他想走入自然虚无的感觉中。陶渊明「九日闲居」一诗就写「酒能祛百虑」,「游斜川」一诗也写「中觞纵遥情,忘彼千载忧 」。不过,纵然是想借酒遁世,五柳先生的可爱并不因为如此,(喝酒,谁都可以喝呀!)最重要的,也最可爱的是他可以「造饮辄尽」,可以「不吝情去留」,这就是作者陶渊明高明的地方:文章有「重旨」有「复意」,此处除了极力表现五柳先生从容率性的意趣,洒脱认真的神貌之外,也强调出前文的「不慕荣利」,就算是在官场上,也是不吝情去留的啊

1、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这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他有三大志趣。一是读书,二是饮酒,三是著文章。

    通过这种种叙述,把一个虽然贫困,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了。

  2、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

    这与他“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

  3、“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

    与“不慕荣利”相照应的句子是“不汲汲于富贵”。

    对“不慕荣利”的看法,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不要求统一答案。

  4、怎样理解“好读书不求甚解”,我们不是讲求学习要求实认真吗?

    不能仅将这句话理解为一种读书方法,这里所说的“不求甚解”是不死抠词句,而是领会感悟文章的真谛。更重要的是这也是展现五柳先生品质性格的一种方法,不死抠词句是因为不想追求功名利禄,读书只是一种乐趣、一种人生享受,而自己自有自己读书的方式和志趣所在。

  5、为什么五柳先生“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这是此文较重要的一个描写,描述了五柳先生生活状况非常窘迫,他能对此坦然自若。不是他没有能力让自己过上好日子,他曾经当过官,是他自己辞官归乡的,而且后来当政者多次请陶渊明出去做官,都被陶渊明拒绝了。他之所以拒绝,就是不堪忍受官场的腐败,才辞官归隐的,他在辞官的时候就明知归隐之后自己必是要过一种极清贫的日子,所以当他身处窘境之中也全然不在乎,只为能过上淡泊平静的生活。贫穷不能改变他的志趣,体现了五柳先生安贫乐道的品格,另外含蓄地说明五柳先生以古贤颜回自况,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

  6、《五柳先生传》一文主旨是什么?

    本文主题思想明确,锋芒指向黑暗,艺术表现则平淡含蓄而富于独创。作者通过虚拟人物以自传自赞,是它的构思特点,也是散文艺术的一个创造。其目的是大胆地申述自己的隐士情怀和志士节操,勇敢地肯定自己的理想追求和生活道路,同时也借以反衬出晋、宋之际的门阀社会现实的污浊黑暗。由于作者以自己的生活、思想的体验为素材,又针对作者所熟悉而深恶的门阀社会现实,因而能够抓住传记人物的主要特点,对准社会黑暗的症结所在。又由于假托为虚拟人物立传评赞,作者可以摆脱自我拘谨的束缚,能够比较自由地选材剪裁,突出典型,也能够不拘地加以评论,突出主旨。因而这一构思既出于主题思想的需要,也便于表达主题思想。同时,用史传人物的体裁来写,更能显示作者在晋、宋之际的混乱年代里,出污泥而不染的志趣。应当看到,历史的限制使诗人的理想陷于空想,在现实中表现软弱而无可作为。但是在诗人的时代,在封建社会,这篇拟史传散文杰作却是活跃着生活气息,表现着反抗精神。

  7、《五柳先生传》中为什么要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氏”?

    文章首先介绍了五柳先生的姓名爵里。在“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门阀社会里,姓氏表明门第阀阅,是富贵荣华的特权标志和政治依据。对姓氏爵里的漠然无视,表现着五柳先生的隐士特点,显示出对门阀特权和世俗虚荣的傲然鄙夷。但这位先生不仅佚姓氏,而且无名字,这就更进一层,含有突出他真正隐士品格的意味。东晋门阀盛行玄谈,标榜清德,士流以隐求名的假隐士甚多。这类假隐士实质是利禄之徒,一旦成名而为名士,往往更见其庸俗无聊。东晋门阀权贵王恭也很看不惯这类假隐的名士。他说:“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世说新语·任诞》)挖苦他们懒散、放诞、做作、无聊。可见当时隐士风行,而多以无事、饮酒、吟咏为清德逸韵,以博取名声。而这位先生连姓带名都不要,足见其为真隐而非求名。但从表面看,这类标志隐士清德的行为现象似乎也差不多,一时难辨真假。所以陶渊明在下文就叙述五柳先生这类行为的特征。

  8、《五柳先生传》一文语言方面有何特色?

    作者的语言质朴自然。文中写事物的情状全用白描。例如“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9个字就极其逼真地道出了读书的乐趣,也说明五柳先生深知读书的意义,非凡夫俗子所能比。又如“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看起来似乎是写五柳先生的狂放,不拘礼数,但仔细想想,如果没有高蹈出世的气概,恐怕是不会这么做的。苏轼曾说过,陶渊明的诗是“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腴”,他的文章也正是这样。

  9、《五柳先生传》有什么艺术特色?

    在艺术表现上,《五柳先生传》的底色是朴素自然。朴素自然的思想,朴素自然的语言,朴素自然的情感,朴素自然的形象。为了朴素自然地刻画五柳先生,作者采用简练的白描一类写意的笔法,截取几个最能表现五柳先生精神所寄的横断面,粗线条地勾勒他的性情、风采和神韵,再现了一个有性格、有追求、有典型意义的文士形象。

  10、《五柳先生传》中所塑造的五柳先生这一人物的情趣和寄托是怎样的?

    具体地说,五柳先生的情趣与寄托首先是好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五柳先生爱书,喜爱读书。书中有知识,书中有智慧,书中有苦辣酸甜。书是五柳先生朝夕相处的挚友。魏晋之时,有的儒生步汉代儒学后尘,读书过于倚重章句训诂,钻牛角尖,使自己走进了死胡同。五柳先生不学此道。他读书,不牵强附会,不深文周纳,不卖弄玄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他取诚实的态度,在读懂方面下功夫,重在心领神会。一旦经过反复琢磨、苦心思考而有所见、有所得时,高兴得忘乎所以,饭也忘了吃。读书在于会意,寻求启迪。读书每有会意,才能产生思想的“升华”,获取精神的愉悦。这是一种较高的读书境界。“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一语,是神来之笔,它活灵活现描绘出五柳先生的性情、嗜好和欢乐。另外,性嗜酒也是他的一大特点。“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其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此处围绕一个“酒”字,一层深入一层地写了四个层次,致力刻画五柳先生“任真自得”的风采和既随和又放达的个性。家贫,不能常得,而亲朋故友常置酒来招待他。于是,相近者、相知者和相亲者常邀之解杯畅饮,他从不讲究客套。“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这又是神来之笔。尤其是“不吝情去留”一句,写活了五柳先生做人的态度及其禀性。表面看去,“不吝情去留”,似乎太任性,不近情理;然而,“不吝情去留”恰恰是从更高、更深之处显示了五柳先生待人诚恳、诚实,毫无做作、虚假之气。对此,亲旧与邻里完全能够理解他,不去计较他那任情自适的态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互之间的情谊,达到了这样的深度,那是难能可贵的。所以,尽管篇中有酒,句中有酒,而意在酒外。另外,从五柳先生的醉酒,看不出苦闷之情。他有酒就喝,直到喝醉,醉了就走,从中折射出五柳先生淳朴率真和性情豪爽的特性,以及磊落坦荡的胸怀。其实,“期在必醉”并未醉,一个“退”字,写出了五柳先生是何等的清醒。三是安贫乐道。“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五柳先生的日子过得十分艰难:房屋破漏,衣衫破烂,饮食匮乏;然而,他却变得安然自得。他贫困到如此地步,连衣、食、住、行最起码的生存条件都得不到保证。原因何在?文中没有明示,读者可以揣度。作者本意也不在于揭示其中缘由,而是要体现五柳先生安贫乐道的精神。这种精神自然也是对儒学的继承。“晏如也”三字,写出了五柳先生的心境与情操,同时也暗示了他恪守先师遗训,忧道而不忧贫。五柳先生还常著文。“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五柳先生不仅有自己执著追求的生活情趣,更有自己的精神寄托。读书是一方面,嗜酒、安贫是一方面,写文章也是一个方面。记下生活的艰辛与欢乐,写下开卷的发现与思考,抒发内心的情愫与意向,这都是人生的乐事。他求索的目标是:“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在那个昏暗的社会里,这种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不贪图世俗的荣利,并能这样生活一辈子的文士,是不多见的。文内“忘怀得失”与“不慕荣利”首尾呼应,强调了五柳先生的胸怀境界。

  11、陶渊明的个性追求与《五柳先生传》中的人物有什么联系?

    陶渊明年轻时就有“不慕名利”、“忘怀得失”的淡泊胸怀和“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宏大抱负。然而他所处的时代却是无比的黑暗,因而诗文里感叹不遇的话很不少。他曾经出仕,那虽然也许是对政治还抱着希望和聊且一试的想法,但更多的却是出于不得已,一是由于政治形势的裹挟,二是由于生活的逼迫。他与世俗那样格格不入,却不得不混迹官场,所以精神十分痛苦,充满了悔恨负疚的心情。几度悔恨之后,他毅然下定决心,与官场永诀,以躬耕终老。他处在那样的一个社会里,只能退而求其次,“安贫乐道”,这是他当时惟一的出路。隐居生活困苦,他可能闪过再出仕的念头,但最终还是用儒家的“固穷”思想坚定了自己。不过他对政治的关心和对国计民生的热忱是至老不衰的。所以在《五柳先生传》中作者会刻画这样的一个人物,其实也是他自己多年的追求的写照。

  12、作者为何要以“传”的形式来写作《五柳先生传》?

    本文是按史传体例写的,有“传”有“赞”,“传”用于概述人物生平行事;“赞”用于评价人物品格。就实际内容来看,本文应该视为作者本人的自传。因为传中主人公五柳先生不是别人,而恰恰是陶渊明本人。所以要采用史传的写法,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作者要用史家的客观态度看待自己,要用史笔来叙述自己的一生,达到选材精而开掘深的境地;二是借用“赞”的形式来给自己一个定评,使之跟传文相互辉映,突出自己的精神面貌。我们读过本文,都会觉得一位淡泊宁静、安贫乐道的隐士就在自己的眼前,可以和他形神相接,这是这种写法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13、怎样理解《五柳先生传》一文中的“赞”的部分?

    这一部分有两层意思。集中到一点,就是要说明五柳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前一层引黔娄妻子的话,接着就说“其言兹若人之俦乎”,意思是五柳先生跟黔娄一样,是能够安贫乐道的人。后一层先重提五柳先生之“志”,而后将他说成无怀氏和葛天氏之民,实际上是说他能够顺乎自然而生活。这样来评价五柳先生的品格,是有深刻含义的。黔娄是个不跟统治者合作的人,他拒绝齐王的千金聘用,而宁愿在贫困中死去;而无怀氏、葛天氏之治天下,人民能够安居乐业,则历来为世人所称道。作者在“赞”中不直接评论五柳先生的品格而以古人作比,其实正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五柳先生对当时黑暗现实的厌弃态度。

  14、怎样理解《五柳先生》主体部分“传”的内容?

    主人公既是隐士,与世无争,不能像一般史传那样把他放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中加以表现,所以只用勾画点染之法来描写他的思想性格特征。但开头仍沿用史传体例:“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这似不经意的一笔,暗示了五柳先生是个真正的隐士,他不仅隐姓埋名,连籍贯也不为人所知。以下两句是总写:“闲静少言”写性格,“不慕荣利”写思想,然后逐层分写,先写爱好,有两种,一是“好读书”,却又不死抠字句,因为他看重的是书中的意旨,不是为功名利禄而读书,所以别有“会意”。二是“性嗜酒”,“造饮”于亲旧家中而“期在必醉”,并且“不吝情去留”,说明他深知酒趣,为人率真,不拘礼节。这两种爱好都表现了“质朴自然”的隐士风度。接着承上文“家贫”二字写他的生活状况:“环堵萧然,不蔽风日”写居室简陋,“短褐穿结,箪瓢屡空”说明他衣食不继。这样写的目的是显示五柳先生生活态度,所以接着用“晏如也”结住。表明他能够“安贫”。再次写他的“常著文章”,而著文章是为了“示己志”。什么“志”呢?其实就是前面说的“不慕虚利”。“示志”而能“自娱”,也就是能“乐道”了。最后两句是传文的结束语,结得轻松,颇有余韵。 提问人的追问 2011-03-08 20:14 我想要对五柳先生 不慕名利 的看法 不是这个 团队的补充 2011-03-08 20:19 五柳先生“不慕名利”是正确的,“名”也只有风光一时,“利”也就是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再加当时奸臣当道,不与其同流合污,免遭后人唾骂才是明举。 加上五柳先生是一个率真自然,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本非官场之人,又何必去那是非之地。

一是读书,二是饮酒,三是著文章。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被称为"五柳先生"是什么原因?
因为在陶渊明《五柳先生传》里有“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所以世人就用“五柳先生”来称呼他。《五柳先生传》原文: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

《五柳先生传》的文言文翻译
这篇传的写法很特别。正式给人立传,总要说这个人叫什么名字,是什么地方人。但陶渊明笔下的主人公,既不知其名姓,也不知其来历,这就使人觉得高深莫测,有点“神龙见首不见尾”,富于传奇色彩。因为他的宅边有五棵柳树,大家都叫他“五柳先生”,于是他也便把这作为自己的雅号。本文赞语,用“...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的五柳先生是他本人吗
是的 五柳先生传 〔东晋〕陶渊明 【题解】这是一篇通过对五柳先生这一假想人物的描述来用以自况的文章。梁朝的萧统在《陶渊明传》中说:“渊明少有高趣……尝著《五柳先生传》及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可见本文是作者自抒志趣的文章。文中描绘述了一个爱好读书、不慕荣利、安贫乐道、忘怀得失的...

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翻译?
陶渊明,字元亮。有人说名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他的曾祖父陶侃,曾做过晋国的大司马。陶渊明自少时便有很高的志趣,而且博学多才,文章写得很好,聪颖洒脱,卓尔不群,任性率真,清高自负。曾经著《五柳先生传》来形容自己,当时看过的人都认为是他的真实写照。因为家庭贫穷,亲人年迈,陶渊明不得不...

号五柳先生是谁
五柳先生是陶渊明。因为他写过《五柳先生传》,因而自号五柳先生。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4、五柳先生是陶渊明。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名潜,字渊明,又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陶渊明的资料~~~
陶渊明(352或365或372或376—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市)人。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父,十二岁...

五柳先生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故事简介:陶渊明的曾祖父是东晋名将陶侃,虽然做过大官,但不是士族大地主,到了陶渊明一代,家境已经很贫寒了。陶渊明从小喜欢读书,不想求官,家里穷得常常揭不开锅,但他还是照样读书做诗,自得其乐。他的家门前有五株柳树,他给自己起个别号,叫五柳先生。后来,陶渊明越来越穷了,靠自己耕种田地...

《五柳先生传》赏析
《五柳先生传》所写,都可以从史传和本集有关作者的记事中得到印证。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五柳先生传》就是作者的自画像,这是读本文首先应该把握的。陶渊明的一生虽然主要是在田园中度过的,从同时代的人起就把他称为“幽居者”,但他却是一个有壮志和用世之心的人物。 在《杂诗》里,他自言“少壮时”,“...

五柳先生传中最能揭示五柳先生隐者心境的句子
如果我们把《传》文中五柳先生的形象予以概括,那么也就是“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衔觞赋诗,以乐其志”。“赞”中这几句话成为画龙点睛之笔,把五柳先生的精神阐发得更为明晰,可以说是“赞”体的“明”的作用。“无怀氏”见《庄子》,“葛天氏”见《吕氏春秋》,都是传说中的远古帝王。陶渊明常用...

陶渊明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陶渊明,字元亮。或云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家贫亲老,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

岚县17583322031: 五柳先生传--先生的三大志趣是 -
冀寇威氏:[答案] 他有三大志趣.一是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展现了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二是饮酒.“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三是著文章.“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述了一个自...

岚县17583322031: 课文《五柳先生传》关于五柳先生志趣的问题!《五柳先生传》中写了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分别是 好读书,性嗜酒,常著文章自娱,请从中任选一个说说... -
冀寇威氏:[答案] 我都给你说了呗.好读书:作为陶渊明这个人来说,虽归隐、但心未隐.好读书、是他的一个最开怀的知趣了.谁不会在寂寞的时候翻开几页白纸呢?性嗜酒:醉酒释怀.时间有几个诗人不喜欢喝酒呢?醉了,可以把人带到里思维模式最...

岚县17583322031: 五柳先生三大爱好指什么,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五柳先生传》 -
冀寇威氏:[答案] 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2.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3.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

岚县17583322031: 1.《五柳先生传》中,五柳先生的三个爱好是什么?2.文中着力表现了五柳先生怎样的品质? -
冀寇威氏:[答案] 1、“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好读书.性嗜酒.常著文章 2、中 心: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岚县17583322031: 五柳先生传的三大志趣是什么?表现他是怎样的人? -
冀寇威氏: 他有三大志趣.一是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展现了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二是饮酒.“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三是著文章.“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述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 因为他不追求荣利,他就无须奔忙,不用烦躁,自然也就闲,也就静.但这种闲静少言,并不等于他没有志趣.读书、饮酒、写文章就是他的志趣. 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率真自然,清高洒脱,怡然自得——退隐林泉,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岚县17583322031: 五柳先生传写出了五柳先生哪三大爱好分别反映出精神品质? -
冀寇威氏: 五柳先生 性格: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 不慕名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 生活: 环堵萧然,不避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表现先生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安贫乐道的思想,处于贫苦之中,却悠闲自适淡泊名利的隐士形象. 志趣: ...

岚县17583322031: 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是什么?还有没(五柳先生传)问题? -
冀寇威氏:[答案] 五柳先生三大志趣:一是读书,二是饮酒,三是写文章.五柳先生性格:不慕名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常著文章自娱.生活:家贫不能常得酒,短褐穿结箪瓢空.环堵萧然乐著...

岚县17583322031: 文中介绍了五柳先生的哪三大爱好 -
冀寇威氏: 读书(好读书)(1分)喝酒(性嗜酒)(1分)写文章(著文章)(1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2~5题.(17分)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

岚县17583322031: 《五柳先生传》中五柳先生的两个主要爱好是主要爱好!两个! -
冀寇威氏:[答案] 本文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围绕五柳先生的性格特点,记叙了他“好读书”、“性嗜酒” “常著文章自娱”这三个爱好,这样的爱好正体现了其淡泊名利,“不汲汲于富贵”.

岚县17583322031: 五柳先生传 五柳先生的三大爱好是
冀寇威氏: 五柳先生的三大爱好是: 1.读书 2.饮酒 3.写文章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