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禹后人建立的四个国家

作者&投稿:福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大禹后人姓什么~

姓“娄”。大禹姓姒,“姒”本就是上古八大姓之一,大禹的儿子启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直到夏朝最后的一代君主夏桀灭国,值得一提的是夏桀原本并非叫做“桀”,而是叫“姒癸”,商汤灭夏之后由于姒癸荒淫残暴便赐名为“桀”。
夏桀的两个儿子为了逃祸到了会稽,以放牛为生,同时将姓氏改为了“娄”姓,而“娄”在古代的意思与牛有关。

扩展资料:
夏禹是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伟大历史人物。他的重大功绩不仅在于治理洪水,发展国家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更重要的是结束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的社会组织形态,创造了“国家”这一新型的社会政治形态。
夏禹完成了国家的建立,用阶级代替原始社会,以文明社会代替野蛮社会,推动了中国帝王历史沿革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禹

证明在远古时代曾经发生过一场特大洪水,国人最终将它战胜了。

  大禹创立的夏朝传承400多年,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和中华文明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夏朝之后,大禹后裔姒姓曾受封侯国和创立的郡国共有四个,其他姒姓后裔改作他姓后所治之国不在此考之列。总体上看,大禹后裔继承祖志,天下为公,励精图治,忧国忧民,特别是一遇庸君昏政统治时期常有光复祖德雄心;同时,因世袭旺姓,祖宗圣德,也常遭昏政戒备,多经磨难。尽管低调为国,也历尽波折。历史上,在战国争雄的岁月里,楚惠王和楚威王先后毁灭了姒姓杞、越两国,后改姓而建的闽越国、东越国也一直饱经磨难,归于大汉一统。今河南姓氏文化节征集姓氏资料,现根据史料改编《夏后姒姓四国演义》,作为姒姓族考参阅。

  一、多忧的杞国
  1.杞国简介
  杞国是中国历史上自商代到战国初年的一个诸侯国,国祚延绵1000多年,国君为姒姓,禹的后裔。杞国建国于商朝,其间时断时续,具体事迹已不可考。周朝初年,杞国重新建国,自东楼公起,有史料可考的传了二十位国君。直到公元前445年,杞国亡于楚国。
  杞国是小国,史书罕有记载,《史记》虽有“陈杞世家”记载陈、杞两国的历史,但对杞国的描述只有二百七十多字,而且还特别说:“杞小微,其事不足称述。”
  这样的小国,在周围强邻的压迫下,被迫屡有迁徙。杞国最初大致在今河南省杞县一带,后来迁到今山东省新泰,后又迁至昌乐、再至安丘一带。
  杞国虽小,但也有其重要意义,那就是杞国人乃是夏朝王室之后,存有夏礼,因此孔子曾为考察夏朝之礼而到访杞国。只是由于杞国文献也多散失,因此孔子感慨道:“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论语·八佾》)。
  历史上还流传着一些和杞国有关的故事,《列子·天瑞》中所说的杞人忧天的故事,就发生在杞国。该成语虽说往往用来形容庸人自扰的无谓担忧,但也有人认为,这和杞国多经磨难而造成的国人忧患意识有关。
  目前为止,发现的杞国存在的考古证据不多。共计有六块殷墟甲骨文提到了杞侯或杞地,可作为商代杞国存在的证据。而在杞县尚未找到杞国遗存,县城中曾有后人建的东娄公庙,祭祀杞国开国君主东娄公(即东楼公),该建筑在1949年后也已被拆毁。在新泰,清朝的道光和光绪年间曾出土过一批杞伯每亡所做的青铜器,2002年新泰周家庄又发现了杞国的贵族墓葬群,证实新泰曾是杞国所在地。另外,1962年,武汉市文物商店曾收购到一件杞伯每亡的簋,1966年,山东滕县出土了一件每亡的鼎。
  2.商朝时期之杞国
  商朝时期,杞国就已存在。据《大戴礼记·少间篇》记载,商汤击败夏桀灭亡夏朝之后,将夏王室姒姓的一些遗族迁到了杞(今河南杞县一带)。但后来曾数次废掉杞国封号(《史记》:“杞在商时,或封或绝”)。
  杞国的存在也得到了殷商甲骨文的证实,武丁娶了一位杞国的女子(“妇杞”)为妻,是其60多个妻子之一,当时,杞被册封为侯爵,甲骨文卜辞有“杞侯”的字样。而在商纣(帝辛)时,卜辞上也有:“壬辰卜,在杞,贞:今日王步于商,亡灾?”的字样。
  3.周朝时期之杞国
  周武王灭商之后,寻找大禹的后裔,结果找到了东楼公,便封他到杞地,延续杞国国祚,主管对禹的祭祀。同时把舜的后人封到陈国,主管对舜的祭祀。
  从东楼公到杞谋娶公,《史记》记载共传四世,其间年份不详,但谋娶公在位时期,正值周厉王当政,和周武王封东楼公差了200多年,共经历了十个周王,因此,有人推算,其间杞国的世系一定有所缺漏。
  杞谋娶公的时候,将杞国从杞县一带迁到了山东。当时,杞国曾先后受到宋国、淮夷、徐国等势力的攻打,无法在河南立足,只得暂到山东滕县附近的邾国避难,而后迁徙到到新泰一带。
  后来,由于别国的入侵,杞国被迫继续向东迁徙。公元前646年,杞成公在位时,将杞国迁到缘陵,即今山东昌乐县附近。到了鲁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44年),杞文公又把国迁到淳于,即现在山东安丘县附近。
  4.战国之争时期的杞国
  杞国弱小,又夹在齐、鲁之间,常被侵扰,鲁国就借口杞君“不敬”,多次“伐杞”、“入杞”,侵占“杞田”。杞国为求自保,便和晋国结盟。
  杞国末年,内忧外患频继。《史记》中记载杞国事迹不多,基本上只是叙述国君的世系,其所提到的杞国事件,唯有两件兄弟相残之事。
  战国时期,争伐激烈。楚惠王,芈姓,原名熊章,在位时期吴王夫差击败越王勾践,成为一方强霸。惠王九年,乘吴被越打败之机,率兵攻吴。楚惠王四十二年,楚灭蔡,四十四年(公元前445年),又灭姒姓杞国(今山东安丘东北),杞简公成了末代君主。到楚威王七年(公元前333年),楚国打败越王姒无疆,尽取吴越,在长江边石头山(今清凉山)上建立金陵邑(南京城)。杞国姒姓改为佀姓(也有改姓夏、禹、东楼、娄、侯、夏侯)。越国姒姓改姓驺、骆、欧阳等。
  5.杞国君主
  商代时的杞国君主已不可考,周朝时期杞国国君世系较全,现公认能考证出来的有20位国君,自杞东楼公始,至杞简公终,基本父子相继,偶有兄终弟及。其中杞武公之前四位国君在位具体时间不可考,并且其间很可能还有缺漏。杞武公之后的君主在位时间都有记载,其中最长的是杞桓公,在位共70年,最短的是杞隐公,在位仅数月,便被弟弟篡位。
  至于杞国国君的爵位,虽然《史记》皆记载为公爵,但实际上爵位却有变化。周武王时封杞,拜为列国,待为上公,礼遇极隆。东周平王东迁之后,周王室衰落,杞国封号逐渐被贬,在《春秋》等史书中,杞国国君时而被称“杞候”、时而被称为“杞伯”,甚至被称为“杞子”。新泰等地出土的杞国青铜器铭文上有杞伯每亡的标记,可以证明杞国爵位曾降至伯爵。
  杞国国君列表
  杞东楼公
  杞西楼公
  杞题公
  杞谋娶公
  杞武公  前750年-前704年 在位47年
  杞靖公  前703年-前681年 在位23年
  杞共公  前680年-前673年 在位8年
  杞德公  前672年-前655年 在位18年
  杞成公  前654年-前637年 在位18年
  杞桓公  姒姑容  前636年-前567年 在位70年
  杞孝公  姒丐  前566年-前550年 在位17年
  杞文公  姒益姑  前549年-前536年 在位14年
  杞平公  姒郁  前535年-前518年 在位18年
  杞悼公  姒成   前517年-前506年 在位12年
  杞隐公  姒乞  前506年  在位7月
  杞厘公  姒遂  前505年-前487 年 在位19年
  杞愍公  姒维   前486年-前471年 在位16年
  杞哀公  姒阏路  前470年-前461年 在位10年
  杞出公  姒敕 前460年-前449年 在位12年
  杞简公  姒春 前448年-前445年 在位 4年

  二、风云多变的越国
  越国不是西周的正封诸侯,而是以“圣王后裔”的名义,独自立“国”生存的部族。由于地处偏僻的东海沿岸,国境起初在今浙江境内,国都在会稽(今绍兴),西周王室鞭长莫及,便也在天下安定后渐渐认可了这个诸侯。
  越国在春秋之前的历史,只有越人自己的传说,中原人说不清楚。越人在历史中出现得很早。春秋时代,列国争雄,长江流域先后有楚国、吴国和越国。
  1.越国在吴越争霸中艰难胜出
  越人是大禹的后代。大禹巡行天下,卒于会稽,庶子无余留在会稽守护禹墓,然后繁衍出越族人。现今在绍兴市仍有大禹守墓人,主要居住大禹陵村,多个朝代对禹陵有祭祀。现已传至140多代。整个谱系是这样的:伟大的大禹传子无余;无余二十传至允常,越王允常是越国的开国君主,传子勾践;春秋末年,越逐渐强大,其王勾践经常与吴国对抗,公元前494年,败于夫椒,向吴臣服。但经过二十年的韬光养晦,重新崛起,于公元前473年,灭掉吴国。勾践灭吴后大规模拓边扩地,西到江西,北至山东,北上争雄,横行江淮,号称霸王。
  2.越国决计北上
  到了战国三强并立的时代,越国已经是勾践之后的第七代国君了。这个国君叫姒无疆,无疆是个一心想振兴祖上霸业的赳赳勇武。他与几个谋臣商讨,一致认定:振兴霸业,就要讨伐战胜齐国!这是楚吴越北上称霸的老路。
  春秋时期,有实力阻挡江南三国北上的,只有中原的晋国与齐国。楚国称霸时,主要对头是晋国。而吴国、越国称霸,则都是战胜齐国而奠定霸主地位的。齐国是中原强国,越国战胜齐国,自然就威震天下!因此越国在灭吴后,已经成为“准战国”,而越国的北面直接与齐国接壤,用兵极为方便。
  齐国为了防备这个邻国,特意修筑了一道长约三百多里的夯土长城。无疆一道严令,短短两个月南北千里之遥,将都城从僻处南部山区的会稽,迁到了北方的琅邪。琅邪,本来只是老吴国的一座要塞边城,东临大海,北接齐国,距离齐国南长城仅仅只有二百里。
  3.越国称霸失败并亡国
  在越国即将北伐齐时,齐国派了一个伶牙俐嘴的使者游说无疆,说楚国才是越国的大患,应该乘这时楚国兵力分散时攻打楚国。这个天才使者居然奇迹般地说服了无疆,于是无疆转而攻伐楚国,可不幸的是无疆却反被楚威王打的大败。公元前334年(一说公元前333年,一说公元前306年),楚威王杀越王,越国在越王无疆手中灭亡。楚灭越后,进入浙江,夺回吴国故地。并挥师北上,把齐国军队杀得落花流水。

  三、心系大一统的闽越国
  1.建立闽越国
  越国失败后,姒无疆一子的后代改姓欧阳,一子姒玉被族人接到会稽山,推他为越王,事实上只是族长而已,职责仅仅是带领大家守陵祭禹。楚国见状,也就不再追杀。多数姒姓后人由姒姓改为驺姓、骆姓、禹姓,诸越王子孙辗转迁移至江南海滨一带,各据一方。至战国晚期,姒姓后人无诸已占有福建及周边地区,建立了闽越国,无诸自称闽越王。司马迁在《史记·东越列传》中,记述闽越国从战国后期建立至汉武帝时期衰亡的历史。后来,班固在《汉书·闽粤传》也作了记述,文字基本与《史记》相同。
  2.闽越国在秦代曾变为闽中郡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除封建制,实行郡县制。大约到了秦始皇33年(前214年),无诸的王号就被削去,降为君长,并在他统治区内设立闽中郡。根据秦代闽中郡的疆域,可推知当时无诸控制的地区包括福建全境、浙江的温、台、处三州,江西的铅山县,广东的潮、梅地区。这片土地离秦王朝统治中心遥远,且道路不便,因而秦始皇未派官吏前来,闽中郡仍由无诸统领。
  3.闽越在汉朝时复国
  秦始皇的苛政引起广大民众的不满。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起义,各地纷纷响应。无诸便率领闽越武装响应鄱阳令吴芮的号召,参与伐秦。陈胜、吴广失败后,楚将项羽和沛公刘邦所带领的队伍成为反秦主力军。无诸率闽中甲兵随刘邦入武关、战蓝田、攻析、郦,屡立战功。秦王朝灭亡后,西楚霸王项羽自恃武力,分封诸王侯。他以楚、越有旧隙,耽心闽越强大对楚不利,不封无诸为王。项羽的偏狭使无诸十分不满,在随后的楚汉战争中,无诸率部助汉击楚,为汉王朝的建立和中国的重新统一作出贡献。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刘邦即帝位,立无诸为闽越王,派使者前来册封。当时无诸驻福州,为迎接朝廷册封使者,在南台江边的惠泽山建台,作为举行册封仪式的场所。册封后,此台就被称为越王台。后人为纪念无诸,在台旁建有闽越王庙,俗称“大庙”,故惠泽山又叫大庙山,成为闽越国的最重要遗迹之一。山上有一碑,摹刻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的笔迹:“全闽第一江山”,充分体现这一古迹的历史蕴含。
  无诸被正式册封为闽越王后,在福州建都城——冶城。城池的具体位置,据《三山志》记载:“在今府治北二百五十步”处,约今鼓屏路湖东路口。《福建通志·城池志》记载:“在冶山前麓”,即今屏山北面。屏山又称越王山,可作为冶城所在佐证。《榕城考古录》记道:冶城在福州城隍庙至诸古岭一带。
  无诸与汉王朝保持和睦关系,积极吸收中原先进文化技术,发展生产,其冶铁技术达到较高水平,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人民安居乐业。当时冶城东南的于山是闽越族的聚居地,无诸每年九月初九日在此登高望海,大宴宾客,所以于山又称作九日山。据《榕城考古录》记载,无诸死后葬在福州城隍山西面的一座小山丘上,俗呼王墓山。另据民国《闽侯县志》记载,无诸墓在南台嘉崇里(即大庙山)闽越祖庙后的山丘。闽人怀念无诸,在大庙山越王台建闽越王庙,世代祭祀无诸。
  4.闽越国的变迁
  通过两次分封,闽越国的国土仅剩下福建全境和江西的铅山县了。势力受到削弱。
  据《史记·东越列传》记载:“孝惠三年……后数世至孝景三年,吴王濞反,欲从闽越,闽越未肯行,独东瓯从吴”。就是说,从无诸死后到景帝三年这几十年中,闽越国已历数世,换了几个闽越王。这几个闽越王是谁,史书未明,而福州也无这几个闽越王的遗迹。因而可推测,这几代闽越王活动中心不在福州,而在闽北。
  在闽北各县的县志中,我们可以看到越王台、越王山、越王城等闽越国史迹的记载。《福建通志·名胜志》记载:“越王台,在(南平)府城北百丈山,相传汉越王筑”。“汉高平苑,在(将乐)县南。乐野宫,在县西。乡校猎台,在上衢百丈山。相传皆越王校猎之所。大夫校村,寰宇记云:越王时,大夫将军校猎,谓之大夫校;兵士谓之子校。故有大夫校村,又有子校村。平庵村,寰宇记云:越王乘象辂曲盖,大夫将军执平盖,故以村名。”“越王台,在(邵武)府城东北。世传汉越王无诸驻猎之所,故址犹存。尝有牧童于其中得瓦,有罗纹雁翅之状,扣之铿然有金石声。”“越王台,在(建宁)县北蓝田保百丈岭上。相传汉闽越王无诸游畋于此,因筑台,故址犹存。”“汉无诸拜效台,在(崇安)县东水南山。”“胜果寺在(浦城县)治东隅,汉越王余善行宫故址也。”由此可以看出,闽越王以闽江下游福州为根据地,活动地区主要在闽江流域一带。闽北的闽江上游地区是闽越王经常活动的地区,北上路线大致是从福州到南平,经将乐到邵武,然后向西到建宁,向东到崇安、浦城一线。
  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闽越国以强盛的姿态出现在历史舞台上。这一年,闽越王郢已平定内部纷争,拥有强盛兵力,并将都城迁回福州。他受到吴太子的教唆,雄心勃勃,欲图恢复无诸时代的疆域,效法越王勾践称霸一方,而举兵围东瓯。东瓯力不能敌,派使者向汉廷告急。汉武帝命中大夫严助发会稽兵从海上往援。闽越国知汉兵前来,遂撤兵。东海王担心闽越国受吴太子挑拨对东瓯进行报复,向汉廷请求内迁。汉廷应东海王之请,迁其民于江淮间。从此,闽越国占据东越国之地。
  建元六年(前135年),郢自以为得计,又发兵击南越,试图夺回广东的潮、梅地区。南越王赵胡派使者送书向汉廷求援,汉武帝对闽越国扩张十分不满,调遣两路大军讨伐闽越。一路大军由大行王恢率领,从豫章(今江西南昌)向闽越进攻,另一路由大司农韩安国率领,从会稽(今江苏苏州)出发,合击闽越。当时郢在福州指挥进攻南越,得知汉廷发兵前来讨伐,忙分兵前往闽北的仙霞岭一带驻防。
  在郢的部队驻守前方,福州城内兵力空虚的情况下,原来与郢同谋击南越的郢的弟弟余善却计划在都城发动兵变。《史记·东越列传》记载:“余善乃与相、宗族谋曰:“王以擅发兵击南越,不请,故天子兵来诛。今汉兵众强,今即幸胜之,后来益多,终灭国而止。今杀王以谢天子。天子听,罢兵,固一国完;不听,乃力战;不胜,即亡入海。”余善在得到闽越贵族支持后,即刺杀了郢,遣使节将郢首级献于大行王恢,向汉廷谢罪。汉军未逾仙霞岭,见郢已死,遂北撤。
  郢被杀后,汉武帝认为首恶已诛,而无诸孙繇君丑不曾参与叛乱,故立丑为越繇王,继承闽越王位,以奉闽越祭祀。关于丑居何处,历史未见记载,笔者认为丑可能在闽西北的将乐、建宁一带,因为这时余善在福州,二王难以共处。丑约于武帝元狩三年(前120年)去世,王位由其子居股继承。丑可能在闽西北的根据是:在将乐有许多闽越国的遗迹,汉高平苑、乐野宫、乡校猎台等据传都是越王的游猎之所。除福州以外,福建地方史籍上记载最多的闽越国遗迹当数将乐。丑很可能居将乐、建宁一带统辖闽越国的西北部地区。另外,当余善反汉后,汉武帝派四路大军入闽平叛,其第三路军由中尉王温舒率领由梅岭进入闽西北。王温舒在平闽的四路将领中职衔最高,他进攻的闽西北地区没有遇到抵抗,可能是因为丑的继承人居股没有参与余善反汉,在汉军进入闽西北后,乘机率部回到福州。
  余善杀郢后,事实上已掌握闽越国大权,便自立为王,威行国中,绝大部分民众都归附他,越繇王虽为汉廷册封,但无权干涉,只好迁就,于是形成二王并存的局面。汉廷为避免用兵,只好再封余善为东越王。
  在余善治理闽越二十余年间,同汉廷相安无事,闽越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强盛。在这种情况下,余善的雄心勃勃,欲扩张领土,称霸一方。在福州南台大庙山白龙江边有钓龙台、钓龙井古迹。相传余善在此钓得白龙,故名白龙江,从这传说中可看出余善有称帝计划。
  汉元鼎五年(前112年),南越相吕嘉反汉,杀国王、太后及汉朝使节,企图独立。汉武帝命楼船将军杨仆发兵十万讨伐南越。余善见有机可乘,便自告奋勇,请以兵八千从东合击南越,但其目的是夺取广东潮、梅地区。所以,当余善兵到广东揭阳时,便以海上起“风波”为借口,不再前进,并暗中同南越相通,希望达成协议,达到夺取潮、梅地区的目的。
  元鼎六年(前111年)初,杨仆率汉军破番禺,南越降。汉廷在南越置南海等九郡,直属中央管辖。同时,杨仆上书武帝,建议率战胜南越之师再击闽越。汉武帝以军旅劳顿,未许,但命诸军移至江西豫章、梅岭(今江西宁都)待命。
  同年秋,余善获得杨仆建议引兵讨伐闽越和汉军驻扎闽越边境的消息,自知反情败露,便先发制人,在建阳、邵武等地要塞建筑六座城堡以拒汉,并派驺力等人为“吞汉将军”,率军主动出击汉军,连占白沙、武林(均在今江西境内)、梅岭三个要隘,击杀汉军三校尉。初战告捷后,余善便刻玉玺,自称“武帝”,公开反汉。
  汉武帝得知消息后,决心平定余善叛乱,他以畏懦罪杀了避闽越兵锋而撤退的大农张成和故山州侯刘齿,调遣四路大军围攻闽越国。第一路由杨仆率领,出武林,由崇安分水岭入闽;第二路由横海将军韩说率领,出句章(今浙江余姚东南),乘船由海路进攻福州;第三路由中尉王温舒率领,经梅岭,入闽西;第四路由越侯为戈船、下濑将军率领,出若邪、白沙(均在今浙江绍兴东南),进攻闽越东北。
  面对汉军进攻,余善前往汉阳(今浦城仙阳镇)督战,指挥闽越军抗击汉军。他派徇北将军守武林,败楼船军数校尉,杀长吏。但汉军马上反击,楼船将军率军斩杀徇北将军,逼得闽越军节节败退。不久,四路汉军都进入福建境内。
  在战况不利情况下,余善统兵固守天险泉山(今浦城县北八十里处),负隅顽抗。原留居汉地的越衍侯吴阳奉汉廷命回闽越劝余善放弃抵抗,但余善不听。吴阳便率领本邑兵700人攻占汉阳城,使余善腹背受敌。面对汉军的强大攻势,闽越贵族内部分化,余善势孤力单,不得不放弃泉山,逃回冶都(今福州)。这时,越建成侯敖、越繇王居股合谋,计杀余善,率部向横海将军投降。余善死后,葬于福州。《闽侯县志》载:“东越王余善冢,在宁棋里”。
  汉武帝平定余善后,乘机废除闽越国,同时也封降汉的越繇王居股为东成侯,食万户;封建成侯敖为开陵侯;封越衍侯吴阳为北石侯;封东越将多军为无锡侯。不久,汉武帝以东越狭多阻,闽越悍,数反覆为由,下令将闽越国城池尽毁,将其民迁移到江淮间。闽越族民除逃入山中者外,都在汉军的监视下,离乡背井,迁至江淮居住。至此,曾一度辉煌的闽越国从此消逝。
  从闽越国兴亡史可以看出,闽越诸王对闽越国的疆域十分重视。自无诸领有闽中郡范围疆域后,闽越国始终对故土深怀眷念,以至后来郢、余善为夺回被东瓯、南越划去的疆域发动反汉战争,遭致身败国亡的惨剧,这同当时一些藩王为反抗削藩政策反汉败亡的命运一样。总体说,不是闽越不服汉朝,而是姒姓家族有失土、失国之憾,同时一直有天下为公、天下一统之念。

  四、励精图治的东越国
  另一位闽越族首领摇的地位仅次于无诸。当无诸为闽越王时,摇称“闽君”、“闽越君”。姒摇号毋余,越王勾践七世孙,曾引兵垓下,从刘邦破灭项羽军,立下战功。汉高帝六年(前200),受封为海阳齐信侯,时称闽君或闽越君。至汉惠帝三年(前192)五月,汉政府以“举高帝时越功,曰闽君摇功多,其民便附。乃立摇为东海王,都东瓯,世俗号为东瓯王”。其地域相当于今温州、丽水、台州三地。驺摇善于治理,精勤开发,改变了瓯人“断发文身”、以蛇蛙鱼蛤为食的状况,对瓯越早期经济、文化开发作了巨大贡献。司马迁的《史记·东越列传》为之立传。称东越战士为“禹之余烈”。《汉书》也说:夏五月,立闽越君为东海王。

  闽越和东越姒姓,有一部分后来去了台湾,甚至有资料说,台湾人的祖先多为闽越和东越。现在台湾有一个党派叫“夏潮统一研究会”,不少成员是“姒姓宗亲会”骨干,这个党派力主中华统一。


关于大禹后人建立的四个国家
大禹创立的夏朝传承400多年,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和中华文明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夏朝之后,大禹后裔姒姓曾受封侯国和创立的郡国共有四个,其他姒姓后裔改作他姓后所治之国不在此考之列。总体上看,大禹后裔继承祖志,天下为公,励精图治,忧国忧民,特别是一遇庸君昏政统治时期常有光复祖德雄心;同时,因世袭旺姓,祖宗...

扈家历史,祖籍,姓氏来源
扈(Hù)姓源出有:渊源一 源于姒姓,为大禹王的后代,以国名为氏。据《风俗通》、《左传》、《汉书》等载,大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建立的夏朝,自称夏后启。这种做法,破坏了传统的禅让制度,引起了一些诸侯国的不满。其中有一个诸侯国有扈氏,也是大禹的后人,受封于扈(今陕西省扈...

夏姓起源和来历:大禹后人桀改为夏后氏以国号为姓
夏姓最古老的一个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大禹,他在继位后建立了世袭制王朝夏朝,最终将国号定为夏后,而等到桀这一代继位的时候,夏朝被商汤所灭,于是子孙和遗民也就以国号为姓,形成了“夏后氏”,最终在大禹的后裔巢伯有了封地,而其他没有被封的大禹后裔则改姓为夏。夏姓起源和来...

大禹是哪个朝代的人
大禹姓姒(si四),名文命,古涂山氏国(今安徽怀远)人,因治水有功,后人称他为大禹,也就是伟大的禹的意思。后来,大禹的儿子启创建了我国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

大禹治水的时候发生过什么?一个故事一个故事详细的说
大禹因治水有功,被大家推举为舜的助手.过了十七年,舜死后,他继任部落联盟首领.后来,大禹的儿子启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夏禹死后就葬在茅山,后人因禹曾在这里大会诸侯,计功行赏,所以把茅山改名为会稽山.这就是绍兴大禹陵 的由来.而今的禹陵背负会稽山,面对亭山,前临禹...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户氏姓来源
户氏姓来源于姒姓,出自大禹的后代,属于以国名为氏。据史籍《风俗通》、《左传》、《汉书》等记载,大禹死后,他的儿子夏启强行继承了王位,建立夏朝,自称夏后启。夏启的做法破坏了传统的禅让制度,引起了一些诸侯国的极大不满。其中有一个诸侯国叫有扈氏国,也是大禹的后人,是夏启的庶兄,受封于有...

禹在什么时候建立了奴隶国家
又划定中国版图为九州。后人称他为大禹。禹死后安葬于会稽山上(今浙江绍兴),仍存禹庙、禹陵、禹祠。从夏启开始历代帝王大都来禹陵祭祀他。因治水有功,后人称他为大禹,也就是伟大的禹的意思。后来,大禹的儿子启创建了我国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

大禹后人姓什么
姓“娄”。大禹姓姒,“姒”本就是上古八大姓之一,大禹的儿子启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直到夏朝最后的一代君主夏桀灭国,值得一提的是夏桀原本并非叫做“桀”,而是叫“姒癸”,商汤灭夏之后由于姒癸荒淫残暴便赐名为“桀”。夏桀的两个儿子为了逃祸到了会稽,以放牛为生,同时将姓氏改...

历史夏朝
重建夏朝.到孔甲统治时,夏朝走向衰落.此后,三传至桀,夏朝灭亡.约400年,后为商朝所灭.夏朝君主于古籍中被称为后、夏后、夏后氏,亦有称之为帝者.自启至桀凡十三代,十六传,历四百七十二年(一说四百三十二年),是为后人所推算.如夏代的开始从夏禹算起,自禹至履癸(桀),则共十四代、十七王,前后经过了四百...

隗作为一个姓氏该怎么读
隗作为一个姓氏可读kuí、wěi 和yǔ。隗姓起源最早可追溯到上古华夏族首领炎帝魁隗氏,其后人以隗为姓。另有一支大禹的后人以隗为姓,商周时大禹的后人建立隗国(姒姓,子爵。故址在今湖北秭归)隗,kuí,出自炎帝魁隗氏,华夏族最古老的姓之一。按晋,魁隗氏是即神农氏之后的第二位炎帝。其后人...

伊吾县17123469740: 计国历史有谁知道的吗? -
燕哄西洋: 计国处在夏、商时期,计国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国家(国土范围在今山东胶县附近),传说是大禹后人的历朝历代之封国.在周文王姬昌按姜子牙之谋有计划地削弱殷商王朝势力的过程中,商王朝的各诸侯国逐渐被周族吞灭,计国也在其中. 计国灭亡后,大禹的后人就以原封国名命氏以资纪念,遂成计氏,世代相传至今. 今天的计姓后人就是源于这一枝.

伊吾县17123469740: 古代明禹建立了什么国家有什么地位 -
燕哄西洋: 巴国

伊吾县17123469740: 大禹有什么功绩? -
燕哄西洋: 禹,姒姓,名文命,夏后氏首领,传说为帝颛顼的曾孙.他的父亲名鲧,母亲为有莘氏女修己.相传禹治黄河水患有功,受舜禅让继帝位.禹之子启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他是我国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中国国土为九州.大禹姓姒(si四),名文命,关于禹的出生地说法不一,近年来的考古研究表明,禹的故乡为现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因治水有功,后人称他为大禹,也就是伟大的禹的意思.后来,大禹的儿子启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

伊吾县17123469740: 大禹治水的故事 -
燕哄西洋: 公元前24-21世纪,北半球水患,从尧帝到舜都找治水人才.期初大禹的父亲鲧受命治水,但治水失败被杀.大禹子承父业,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吸取了父亲治水失败的经验教训改堵为疏,终于治好了水患.

伊吾县17123469740: 古代大禹的儿子是谁 -
燕哄西洋: 相传大禹有三个儿子,分别是启,舜,象,但据小编所知,史上记载大禹应该只有启一个儿子,舜、象是大禹兄弟瞽叟的儿子.

伊吾县17123469740: 大禹的儿子是谁? -
燕哄西洋: 大禹 夏朝开国者禹是受禅让登上皇帝宝座的.自禹以后,皇位由禅让改为世袭. 夏禹 在位45年 禹姓姒名文命,是黄帝的玄孙.由于治水立了大功,被尊称为“大禹”.他的父亲治水不成而被杀,禹接替治水的工作,采取疏导的方法,经过十三...

伊吾县17123469740: 三国中夏侯氏的历史 -
燕哄西洋: 姓氏源流 夏侯(Xià hóu)姓源流单纯,源出有一: 出自姒姓,以爵号为氏.周武王封大禹的后裔东楼公于杞,春秋时建立杞国.公元前445年楚国灭杞,杞简公的弟弟佗奔于鲁国,鲁悼公因为他是大禹的后代,封为侯爵,于是称他为夏侯氏,...

伊吾县17123469740: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建立时间?建立者?王位世袭制取代什么?夏?
燕哄西洋: 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是(夏),(约公元前2070年),(禹的儿子启)以王位世袭制取代(传统的“禅让”制),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国号为“夏. 夏商已有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中央设置各种官职,地方封侯、伯.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