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三首诗,带作者.

作者&投稿:唱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这三首古诗词的作者一次是 、 、 、~

牧童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辛弃疾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原为唐教坊曲名。这首小令,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作者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描写得维妙维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出词人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
1屋檐低,茅舍小。小溪潺潺,岸上长满了茵茵绿草。一阵吴音,絮絮叨叨,还带着几分醉意,亲切,美好!一对白发苍苍,公公,姥姥。 大儿子,在小溪东岸,豆地里锄草。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手艺可巧!小儿子,趴在溪边剥莲蓬。 2草屋的屋檐又低又小, 溪边长满绿绿的青草, 满头白发的老公公老婆婆 用吴地的方言 互相逗趣取乐 大儿子在河的东面的豆地里除草, 二儿,正忙于编织鸡笼。 最令人欢喜是小儿的顽皮淘气, 横卧在溪头草丛-- 剥食着刚刚摘下的莲蓬

牧童 唐 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清平乐·村居 宋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舟过安仁   宋 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

舟过安仁   
【宋】 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清平乐·村居
【宋】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本人出品

牧童 唐 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清平乐·村居 宋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舟过安仁   南宋 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注解
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
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声牧童悠扬的笛声。
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时分。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牧童》一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还没见归来的牧童,却先听见随风传来的牧童悠扬的愈来愈近的笛声,笛声时续时断,随风飘扬。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的。

http://baike.baidu.com/view/751847.htm

舟 过 安 仁

此诗写诗人乘舟路过安仁时,所见到的情景。

这首诗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行为和行为中透出的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这里有作者的所见:一叶小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桨。也有作者的所悟: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

2.词句解析。

(1)“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这可能是诗人闲来一瞥发现的情景,当然,两个小孩很快引起了他的注意,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虽坐在船上,却没有划船,竹篙收起来了,船桨也停在那里,这不是很奇怪吗?由此可见,此时作者的心情是闲适的,也是比较愉快的,所以才注意到两个孩童的所作所为。

(2)“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这里省略了诗人看到的两个孩子撑伞的事,省略了作者心中由此产生的疑问,而直接把疑窦顿解的愉悦写了出来。怎么解开的呢?可能是诗人看到孩童异常的行为,就开始更认真地观察、思考,结果当然是恍然大悟: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也可能是直接就问两个孩子,孩子把原因讲给他听的。不管怎样,知道了原因,作者一定是哑然失笑,为小童子的聪明,也为他们的童真和稚气,于是欣然提笔,记录下这充满童趣的一幕。

杨万里写田园诗,非常善于利用儿童稚态,起到点化诗境的效果。他的《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①梅子留酸软牙齿,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②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可以参阅。不同的是,《舟过安仁》是直接把目光聚焦到儿童身上,全诗都是写儿童的稚气行为。杨万里对儿童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对两个小童子玩耍中透出的聪明伶俐赞赏有加。当然,从中也可以看出诗人的童心不泯。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1575584.html

清 平 乐 作者:辛弃疾村居

屋檐低,茅舍小。小溪潺潺,岸上长满了茵茵绿草。一阵吴音,絮絮叨叨,还带着几分醉意,亲切,美好!这是谁家,一对白发苍苍,公公,姥姥。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子,在小溪东岸,豆地里锄草。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手艺可巧!小儿子,躺在溪边剥莲蓬,一个逗人喜爱的顽皮佬。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527160.html

还可以去以下相关网址看看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2591663.html?fr=qrl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9164675.html?fr=qrl

希望能帮助你
自己动手搜搜
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哦


用一个四字词语或成语概括《牧童》,《舟过安仁》和《清平乐。村居》
《牧童》:自由自在 《舟过安仁》:聪明伶俐 《清平乐 村居》:悠闲生活

小学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
牧童》:广阔的原野上铺满了青青的野草,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的笛声。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经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光照耀下的露天里休息了。《舟过安仁》:在湖上,两个小孩在划船,可他们又停下了船桨,撑开了伞。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原来,他们是要借助风力划船呀!《清平乐·村居》...

牧童,舟过安仁,清平月·村居这三首诗不是都是叙事诗
hj

《牧童》《舟过安仁》《清平月·村居》把其中一首编成一个小故事(不...
首先确定是不是这首诗~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编故事开始:傍晚夕阳半垂~ 诗人走在路旁,看到青草像毯子一样铺开在地上,这时晚风中传来几声牧童悠扬的笛声,风声笛声绕在一起,不分其一,再踮起脚看一看~ 看到小牧童放牧归来,手中拿着牧笛悠闲自在...

《村居》主要表达了古代儿童生活的什么特点
牧童和舟过安仁和清平月村居这首诗词都是描写古代农村乡间的有趣生活表现了儿童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天性。

古代有哪些诗把小孩写在诗里?(包括诗句,至少有五首)
《牧童》(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舟过安仁》(宋) 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清平月*村居》(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无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除豆...

泊船瓜洲,长相思,舟过安仁,清平月。村居的作者和诗词
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舟过安仁 【南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清平乐·村居 南宋 【作者】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描写童年的诗歌名字
有《我想》、《童年的水墨画》就这么多了!对不起啦!!!参考资料:书上

求三首描写童年的诗歌
《清平月·村居》《牧童》《舟过安仁》 描写童年的诗歌(短一些) 童年 依稀记得童年时, 那段朦胧的记忆, 朝霞里欢歌笑语, 暮云中追逐嬉戏, 总想摘下树梢上的月亮, 总想珍藏天上的星星, 儿时的想法是多么古怪稀奇。 都是那么天真顽皮, 都是那么无邪淘气, 都有自己的小秘密, 都有自己的心欢喜。 岁月流,人也...

帮我找几首古诗的意思
无题(李商隐)约客春城洛城闻笛观书有感其二(朱熹)如梦令夜雨寄北舟过安仁牧童清平月村居渔歌子(青草湖中月正圆)简单一点行吗?就是主要意思,不要分析,而且十首诗... 无题(李商隐) 约客 春城洛城闻笛 观书有感其二(朱熹) 如梦令 夜雨寄北 舟过安仁 牧童 清平月村居 渔歌子(青草湖中月正圆)简单一点行吗?就是主要...

临江市13626711929: 请写出一下3首古诗:1.牧童 2.舟过安仁 3.清平乐.村居 -
羿剂美百:[答案] 牧童 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舟过安仁 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

临江市13626711929: 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三首诗带作者 -
羿剂美百:[答案] 牧童 唐 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清平乐·村居 宋 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舟过安仁 宋 ...

临江市13626711929: “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三首古诗词描写的事什么,表达了孩子什么?请概括地说描写了孩子们的什么?表达了孩子的什么? -
羿剂美百:[答案] 《牧童》: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牧童声悠扬的笛声.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时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舟过安仁》:一只小渔船里坐着两个小孩子,...

临江市13626711929: 1.《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这三首诗的作者依次是 - 、 - 、 - 、.这三首古诗词描写的都是________,表达了孩子______、________的天性... -
羿剂美百:[答案] 1.《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这三首诗的作者依次是_吕岩 、_ 杨万里 、辛弃疾_、.这三首古诗词描写的都是__古代儿童有趣的生活______,表达了孩子_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 2.《清平乐·村居》的作者是_辛弃疾__是_宋_...

临江市13626711929: 牧童 舟过安仁 清乐平.村居 这三首诗是描写什么的 -
羿剂美百:[答案] 总体来说,这三首诗都描写了乡间儿童充满乐趣的生活. 《牧童》描写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描绘了牧童生活的恬静与闲适.表达了作者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向往. 《舟过安仁》描写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之间充满童稚的行为...

临江市13626711929: 读了这三首诗,我发现它们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都是写( ).不同的是,《牧童》( )《舟过安仁》( )还有《清平乐.村居》( ). -
羿剂美百:[答案] 都是写儿童天真、淘气、自由、无忧无虑 不同的是牧童写了一个儿童天真、率性、洒脱的性格,表现了作者向往自由的生活态度. 舟过仁安写了两个儿童淘气,表现了儿童独有的奇思妙想,表现了作者对儿童的喜爱之情. 清平乐村居则通过描写一家和...

临江市13626711929: 《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这几首诗的意思 -
羿剂美百:[答案] 牧童 绿草如茵,铺满广阔的草原,放眼一望无垠.笛声逗弄晚风悠扬悦耳、时断时续地从远处传来.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地躺在月夜的草地里休息了. 舟过安仁一叶(条)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

临江市13626711929: 牧童 舟过安仁 清平乐村居这三首古诗词样体会到什么乐趣 -
羿剂美百: 情景:《牧童》一诗使我眼前浮现出牧童晚归休息,的场景;草原,笛声,月夜,牧童,构成了一幅恬淡的水墨画. 《舟过安仁》使我看见两个孩子以伞做帆,借伞使风让船前进的椎,趣横生的画面. 《清平乐 村居》则让我想象出一幅有草,有溪,有茅屋,有人物的江南农村的田园景物画画中有一家五口各具情态,充满了浓郁的人情之美,生活之趣. 体会到的乐趣: 《牧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无忧无虑. 《舟过安仁》童真可爱,天真活泼,椎趣横生. 《清平乐 村居》 和谐,幸福,快乐,自乐,恬然.

临江市13626711929: 古诗《牧童》(唐,吕岩)、《舟过安仁》(宋,杨万里)、《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这三个诗人写这三首诗,他的写作目的是什么?为我们展现出什... -
羿剂美百:[答案] 牧童表现了作者内心世界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向往.《牧童》一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舟过安仁体现了两小童的可爱与思维的敏捷.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行为中透出的只...

临江市13626711929: 《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 -
羿剂美百: 原文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捉鸣蝉,忽然闭口立.改写 “草儿青呀野花香,我放牛儿下山岗……”你听,从那蜿蜒的林间小道上传来了牧童清亮天真的歌声.欢快的歌儿在树林中回荡,乐得小鸟们闹得更欢了.寻着歌声望去,只见一...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