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欣赏诗歌

作者&投稿:钟离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欣赏外国诗歌~

诗歌欣赏,无论中外都有一些共同规律。比如说,都要把握诗人的情感脉搏,追求诗的意境美;都要驰骋想像的翅膀,获取言外之旨的蕴藉美;都要反复吟诵,领略诗的形式美和音乐美等等。然而,欣赏外国诗与欣赏中国诗又有所不同。这主要取决于三方面原因:首先,是外国诗同中国诗本身的差别(需要说明,外国诗这个概念极其宽泛,除了中国诗以外,世界各国的诗都可以包括在内。其中有些东方国家如朝鲜、日本等,它们的诗或受中国影响,或同中国诗比较接近,我们这里主要谈的是外国诗中的西方部分,以欧美诗为主)。每一国的诗都植根于它民族的土壤,反映着不同的民族生活、时代风貌、社会习俗,在诗体、风格、形式上都自有特色。拿中国诗同西方诗相比,中诗重抒情,西诗重叙事;中诗以简隽短篇为优,西诗以长篇史诗见长;中诗讲含蓄,西诗多明朗……差别甚多,论诗的标准自然也有所不同。其次,是翻译的转折。诗是所有文体中最难翻译的,因为诗的音韵,诗的内涵是很难翻译而不受损伤的,无论是直译(按字义译),还是意译(按意思译),都将丧失许多原诗的精彩,甚至面目全非。正像茅盾先生所说:“诗经过翻译,即使译的极谨慎,和原文极吻合,亦只能算是某诗的Retold(译述),不能视为即是原诗。原诗所备的种种好处,翻译时只能保留一二种,决不能完全保留。”(《译诗的一些意见》)阅读译诗比起欣赏外国诗的原作,意趣锐减,不可同日而语。再者,是读者的口味。中国人吃面包香肠,总觉得不像正式饭食。中国历来以诗国著称,自己有世界上最丰富宝贵的诗歌遗产,唐诗宋词几乎家喻户晓,从而也养成了我们自己的欣赏习惯,审美趣味,中国人往往以欣赏中国诗的眼光、心理去鉴别外国诗的优劣,这就容易发生偏差。
以上三方面因素造成了我们在欣赏外国诗时的一种隔膜感和心理障碍。那么,欣赏外国诗究竟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地方呢?怎样才能实事求是地,公允地去评价、鉴赏外国诗呢?我以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不宜苛求外国诗的音韵美。
我国明代诗人谢榛说过,好诗应当是“诵之行云流水,听之金声玉振,观之明霞散绮,讲之独茧抽丝”(《四溟诗话》)。这四条标准里,除了第四条外,前三条讲的都是诗的语言美和声韵美。黑格尔也曾说:“至于诗则绝对要有音节或韵,因为音节和韵是诗的原始的、惟一的愉悦感官的芬芳气息,甚至比所谓富于意象的富丽词藻还更重要。”的确,朗朗上口、抑扬顿挫,吟诵如歌、悠扬悦耳,是诗的魅力之一,这对于格律诗来说尤为重要。自由诗虽无严整的格律,但仍需用别种方式体现出它的语言美和声韵美。
然而,这种语言美和声韵美,一旦换了一种别国语言,它的美也就至少丧失大半了。因为各国的语言结构和特征差别很大,翻译主要是词语和意思的转达,却不可能转达语音。英国诗人雪莱在《诗辩》中曾说过,“诗人的语言牵涉着声音中某种一致与和谐的重现,倘若没有这种一致与和谐的重现,诗也就不成其为诗了。”所以他认为“译诗是白费力气。”这话虽然失之偏激,但有相当的道理。比如,我们读一下梁宗岱译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之十八首:


我怎么能够把你来比作夏天?
你不独比他可爱也比他温婉;
狂风把五月宠爱的嫩蕊作践,
夏天出赁的期限又未免太短;
天上的眼睛有时照得太酷烈,
他那炳耀的金颜又常遭掩蔽;
给机缘或无常的天道所摧折,
没有芳艳不终于凋残或销毁。
但你的长夏将永远不会凋落,
也不会损失你这皎洁的红芳;
或死神夸口你在他影里漂泊,
当你在不朽的诗里与时同长。
只要一天有人类,或人有眼睛,
这诗将长在,并且赐给你生命。
译者严格遵照莎翁的十四行体的格律,以四、四、四、二的句式,译成ABAB(天婉践短)CDCD(烈蔽折毁)EFEF(落芳泊长)GG(睛命)的韵式,译得很显匠心,文词优美,诗意甚浓。但这种韵律适用于英语的特点,却不适合汉语。我们读惯了中国诗的押韵方式(或一韵到底,或偶句押韵等),对于莎氏的这种韵律仍难感受到它的音乐美。
再如,雪莱的《西风颂》有许多模仿西风劲烈的声音,尤其是它的开头:
OwildWestWind,thoubreathofAutumn’sbeing,(哦,犷野的西风,秋之实体的气息!)
用英语朗读起来大有西风扫荡一切的磅礴气势。魏尔伦的《泪洒落我的心》里,诗人大量采用了回旋韵(即每一节首尾两行重复同一词作韵)和谐音词(如ilplenre\|ilplent哭泣—下雨)造成一种和声共鸣的效果,来表达诗人心中难以排解的苦痛。尽管我们的译家尽了很大努力,体现出了原诗的部分风貌,但朗读英文和法文原诗的音韵效果用中文是绝难体现的。所以,我们欣赏外国诗,主要是读它的内容,对诗的音乐美不能苛求,外国诗的朗诵效果一般是不理想的。
当然,诗的音韵美并不全靠外在的语言的音乐性,还需依靠内在的情感的韵律,即诗人情绪和情感波动的节奏。这种情感的韵律美同语言的音韵美,原是互为表里、和谐统一的。译诗虽难传达语言的音韵美,却可以较多保留情感的韵律美,这对自由诗来说更为明显。所以在译诗中,自由诗比起格律诗来,在音韵上的损失要小得多。何况还有一些外国诗,语言的音韵美也可以不同程度地翻译过来。比如马雅可夫斯基的诗,主要靠阶梯式的鲜明的节奏,字句又简短劲健,朗诵起来铿锵有力,很有感染力。由此可见,外国诗的音韵美并非全都丧失,只是不要像欣赏中国古典诗那样期望过高而已。
二、不宜寻章摘句,一味追求文词美。
诗的语言是高度精炼的,汉语又大多是以单音字为基本单位,欣赏中国诗往往着眼于字词之美。我国古典诗歌一向讲究炼字、炼句,有“诗眼”“词眼”之说。这些“诗眼”“词眼”大多能起到画龙点睛、提纲挈领、融贯全篇的作用,所谓“石韫玉而山晖,水怀珠而川媚”,所谓“一字妥贴,则全篇生色”。因而,从齐梁时代的诗论、文论巨著《诗品》《文心雕龙》始,就有了寻章摘句评诗的先例。寻找名句、佳句,并细加玩味,成了我国读者的一种欣赏习惯。
外国诗里固然也不乏名句、警句。像雪莱《西风颂》中的“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像歌德的一些格言诗,像日本一些精彩的俳句,也很受人喜爱。因为外国诗也讲究语言的锤炼,讲究文词的华美。古典长诗不说,即便是现代派诗人的即兴之作也随处可见其用语之精妙,读读庞德的《地铁车站》、艾略特的《窗前晨景》就可见一斑。
然而,外国诗的语言美,主要不在于个别字、词的妥贴上,能称之为名句传世的,也远不像中国古诗那样多。外国诗语言的魅力大多是以整体形式表现出来的。即使有些警辟的妙句,也往往离不开前前后后的整体结构,很难脱离全诗单独摘出,而不受损伤。比如莎翁的十四行诗,其结尾两句大多称得上是诗中警句,但它一般是全诗的总结,离开了前面十二句,只读最后两句是会深感逊色的。这同中国古诗里摘出某些名句可以独立欣赏是不一样的。倘同中国诗比较的话,它似乎更接近于那种“气象混沌,难以句摘”的汉魏古诗。
三、不可拘泥于欣赏中国诗的传统习惯。
正像白色在中国显示丧逝,在西方表证婚喜,不同民族有不同的心理、习惯,在欣赏诗歌方面同样如此。诗,所以能以少胜多,以一当十,很重要原因在于它能激发起读者的联想,得到言外之旨,弦外之音的乐趣。巴尔扎克曾在《幻灭》中说:“真正懂诗的人会把作者诗句中只透露一星半点的东西拿到自己心中去发展。”艾略特也说:“一首诗对于不同的读者可能显示出多种不同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诗,可以看作是一块激发人想像的多棱宝石,人们从不同角度,借助于不同的光照,可以焕发出绚丽缤纷的不同光彩。一般说,能够激发起读者的联想愈多,这诗的诗味就愈浓,也就愈值得人欣赏。所以雪莱把诗解作“想像的表现”。
激发想像的多寡固然主要取决于诗本身的优劣,但也同读者的文化阅历、审美趣味相关,还同读者的心理素质、欣赏习惯以及想像力有关。就拿欣赏心理和想像力来说,我国的读者读中国诗,一见到“柳”字就会联想到春天,想到爱情,想到送别,想到缠绵;一见到“月”字马上会联想到思亲,思乡,团圆等。这是因为我国读者在中国古诗中见惯了这类诗句,诸如“客舍青青柳色新”,“杨柳岸,晓风残月”,“举首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之类。柳色伤别,望月思乡,已积淀成了我国民族的传统心理(我国人民对中秋团圆的重视即是一例)。所以,狄德罗说:“鉴赏力是由于反复的经验而获得的敏捷性”。可是,外国人对柳、月之类就未必如此。外国诗人很少咏柳,专写月亮的也不多,而且一般不把它同爱情、思乡直接联系到一起。这里既有民族的心理差异,也有语言习惯的不同。英国语言学家瑞恰兹认为科学的语言是“指称性的”,而诗歌的语言却是“感情性的”。故而同一词语在不同人心里往往会引起不同感受。这在语言学上叫做“语感”。夏丏尊曾说:“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面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寞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吧?”(引自《叶圣陶论创作》)很显然,这种语感的差别,对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来说,无疑相距很大。中国把杜鹃当作哀怨的化身,有“杜鹃啼血”之说,李商隐所谓“望帝春心托杜鹃。”而在华兹华斯的名诗《致杜鹃》里,却把杜鹃称为“欢乐的鸟”,激发起诗人的是美好的童年回忆;中国很少有人写诗咏唱玫瑰,玫瑰在中国人心目中十分平凡。但在西方,玫瑰却是爱情的象征,是西方人最喜爱的花种,咏赞玫瑰之作多不胜数。彭斯的名诗《一朵红红的玫瑰》,中国人读来未见十分出色,在西方却几乎家喻户晓,传诵不绝。这就告诉我们在欣赏外国诗时,不能用我们固有的心理定势和传统习惯去衡量,而要依据所在国的文化背景,民族心理去加以理解。对于中西诗风的差异也同样如此,中国人喜爱含蓄美,并不能因此轻视西诗的明朗美;中国人不喜爱读长诗,也不能因此贬低西方史诗的价值。

一、先弄清写了什么?

1.写了什么内容?
这里内容可以是作者的某种感情,如乡情、伤离、怀古、吟边、忧思;也可以是作者对
生命、社会、生活的某种见解。

2.如何确定写了什么内容?

(1)注意诗歌的题目
诗歌的题目往往告诉我们诗歌的内容,如《望洞庭》说明诗的内容是洞庭湖,
《题李凝幽居》说明诗的内容是描写李凝的僻静居处。确定了诗的内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的主题以及作者的情感。

(2)注意诗歌的关键词句
关键词句往往透露着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对社会的认识以及作者的情感在诗歌中的走向,如
“漠漠帆来重”句中的“重”,表面上是讲帆因湿而重,其实是讲朋友要离去,自己心情沉重。

(3)注意词语的隐含信息
诗歌表达一个比较大的特点是含蓄,往往表面是一个意思,而实际讲的是另一个意思。
如“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一句,表面上是讲雨后叶子茂盛了花儿凋零了,实际上表达的是作者对春光的留恋和惜别。

(4)注意典故神话
典故神话一般有比较固定的含义,了解这些内容对我们整体把握全诗是大有裨益的。高考题中关于舜妃湘君姐妹的神话传说。

二、弄清是怎样写的?
1.典型细节的理解
在细节描写中往往透露着诗歌主人公的感悟、情感等内容,在分析时要特别注意。如“闲敲棋子落灯花”中的“闲敲”这一细节,表现了诗歌主人公因约客不来夜过半的烦躁。在分析细节时要注意前后联系。如果不注意上文的“有约不来过夜半”和下文的“落灯花”,很可能把“闲敲”理解为表现诗歌主人公闲适恬淡的心情。

2.注意全诗的结构
结构的安排总是为了突出主题和作者的情感。结构有总分式、层进式、对照式等。

3.注意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诗的首联、颔联、颈联都是整体。在理解三联时不能忘了这个整体,要注意诗歌中的典故、神话传说也是部分,是为整体服务的。

4.注意表达的角度
从多个角度分析、从远景、近景等角度所表达出的诗人的感情细节。

5.注意分析诗歌的意境
要特别注意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弄清作者是通过哪一些景物来构成一个什么样的意境。如用“湖光秋月两相和”、“白银盘里一青螺”来勾画出秋夜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辉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和画面。

6.注意环境的渲染
在诗歌中作者往往通过环境描写来调动读者的情绪,使读者在情不自禁中受到作者的影响,接受作者的观点或情绪。如用了草径、荒园、鸟宿树、等物象,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图画,使我们情不自禁地赞美作者居处的僻静。

7.注意语句表达
语言表达可从三个角度讲。
从整体上说我们要分析作者是直抒胸臆还是一波三折,其他如动静结合、远近结合等都要注意。

从句子的角度我们要注意一些修辞方法。修辞方法总是为了更好地说明主题,强化情感表达。常见的如比喻(“白银盘里一青螺”)、象征(表面上讲“蝉”,其实是讲人)、衬托(以动来衬托静)、双关(表面上讲自己为什么偏爱菊,其实是对菊的品质的赞美,而赞美菊,其实又是赞美人)。其他还有比拟、夸张、通感等都要注意。

从词语的角度分析,要注意欣赏用词的明确、精当,此外还有生造词语,如“独在异乡为异客”中的“异客”,本无“异客”一词,但承“异乡”而来又很自然,强调了“异”;词性开拓,如“应是绿肥红瘦”,绿不能肥,红也不能瘦,肥、瘦本无茂盛、凋零之意,但用在这里别具新意,形象、贴切;谓语迷失,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浮云”、“落日”后本还有谓语,但如果加上“像”一类的动词,上下文之间的联系就太紧密了,原诗本要表达一种飘荡的感觉,一加动词就失去了这样的感觉;系词两边不对称,如“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明明是杨花,作者却说成是飘飞的离人泪,既拓展了内容,更强化了感情;倒错的因果关系,如“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易水给人一种悲壮的感觉,不是从过去一直到现在,而是作者心中郁结的情感,换句话说,是因为作者心中的情感,才有一种“水寒”的感觉。

三、表达
1.表达的过程要完整
一种感悟、一份情感,它的表达,一定有一个过程。我们在表达这种感悟、情感时,一
定要把过程讲清楚。如“请分析《鸟鸣涧》一诗春山月夜图”这样一个题目,我们就要在月出前的“人闲”、“花落”,到月出后“鸟鸣”这一过程中来分析。

2.按要求回答,重点明确
题目要求你回答什么,你就回答什么,要求你分析意境、环境描写、语言特点、修辞运
用,等等,一定要看清,看清了,表达才能有的放矢,重点明确。

3.表达流畅
表达流畅,一是指文句通畅,二是指先后有序,三是指用语准确、表达到位。只要真正
地理解了,表达流畅应该是能做到的。

如何欣赏古典诗歌?推荐给你以下几点:
一、 反复吟诵,品味诗歌的音韵美、语言美。
诗歌要读。诗的美,诗的意味,有很多在读时才能感受到。因为语言是有声音、有节奏的,不同的声音、节奏能表达不同的情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种短小的句式,急促的节奏,高昂的声音,本身就让人产生气势磅礴、铿锵有力的感觉,表达了诗人高唱入云、雄浑博大的气魄。而柳永的《雨霖铃》就不同了,“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柔缓的节奏,低回的吟唱,让人感受到诗人柔肠百转的离愁别情。
欣赏诗,要读。读诗,还可以配以基调一致的中外名曲,更能展现诗的音韵美和语言美,提高学生感知美的能力。如:吟诵《孔雀东南飞》若配以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更容易让学生品味诗的凄美动人之处。
二、 沉思冥想,再现诗人描绘的画面。
诗歌是最纯粹的语言艺术,它以语言形成一个个意象,配以读者的想象,可组成一幅幅美妙的画面。如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我们把诗中的意象组合起来,眼前好像出现这样一幅画面:湛蓝的天空多么明净,黄叶飘飘铺满了大地,江河也染上了秋的颜色,水气雾霭凝成了秋的绿意。夕阳西下,映照着山的身影,天水相连浑然一体,只有无情的芳草还是那样无动于衷,远远地逸出在夕阳之外。
诗人借想象把自然美转化为艺术美,我们再借想象,把古诗中的艺术形象通过再现而展示出来,使美的感知内容得到补充,使自然和人得到和谐统一。
三、 涵泳画面,体会诗人的情思。
诗歌之所以能产生极强的艺术魅力,是因为它具有优美的意境。“意”是对事物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境”是形象,具体的景物和生活画面。意境是合景与情而言,古人有所谓“诗情缘景发”“意与境合”“思与境偕”的说法,诗歌欣赏要由“境”入“意”。要完成由“境”到“意”的升华,把诗人浓缩的生活还原,把诗人结晶的感情展示出来,需要了解诗人的生活经历、感情抱负及诗人写诗的社会背景和心理背景。如:要理解李清照前期词的清新明快与后期词的深沉低吟,便要知道李清照晚期因国破家亡而导致的与前期迥然不同的生活状况及思想状况。
四、 融身诗境,引发感情的共鸣。
所谓融身诗境,就是沉浸在诗歌给我们造成的整体的情绪感受里,由此及彼,悟出对人生、对人类、对宇宙的新发现、新理解。这种新发现,这种新理解,可能还是很不具体的,难以用语言表达,但在我们的心灵里,确乎感到了什么,觉出了什么。它把我们的精神带入了一个新的境界,离开了物质实利的世界,使我们受到诗的陶冶、诗人的感化。
陆游说:“能追无尽景,始见不凡人。”能够神游诗的意境,才是一个高明的鉴赏者。惠特曼有一个诗学见解:纸上之诗,严格说来,还不能算诗,只有读者心中引起的感受才能算诗。在诗歌鉴赏中,鉴赏者通过自己的创造性的形象思维获得了意境,并能融身其中,引发共鸣,也就是获得了诗。
下面,以南唐后主李煜的《相见欢》为例,对上述内容作一具体而系统的阐释: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首先,反复吟诵,品味出诗歌低缓沉郁的格调。
其次,闭目冥想,在脑子里再现诗歌的画面:在寒风急雨的摧残下,林花凋谢,春去匆匆。飘落满地的红花,被夹着寒风吹来的寒雨打湿,犹如美人伤心之极而和着胭脂滴下的眼泪。谢了春红而伤心落泪的林花不甘早谢,似在乞求人们再多看几眼,不要狠心离去。然而,落花有意,风雨无情;人虽有心,美景难再。
......

附: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赏析:

[越调•天净沙]《秋思》可谓马致远小令中的绝唱。
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这首成功的曲作,从多方面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
一、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构成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
中国古典诗歌十分讲究意境的创造。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的本质特征在于情景交融、心物合一。情与景能否妙合,成为能否构成意境的关键。清王夫之《萱斋诗话》曰:“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云:“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马致远这首小令,前四句皆写景色,这些景语都是情语,“枯”、“老”、“昏”、“瘦”等字眼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而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作为曲眼更具有画龙点睛之妙,使前四句所描之景成为人活动的环境,作为天涯断肠人内心悲凉情感的触发物。曲上的景物既是马致远旅途中之所见,乃眼中物。但同时又是其情感载体,乃心中物。全曲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构成了一种动人的艺术境界。
二、使用众多密集的意象来表达作者的羁旅之苦和悲秋之恨,使作品充满浓郁的诗情。
意象是指出现在诗歌之中的用以传达作者情感,寄寓作者思想的艺术形象。中国古典诗歌往往具有使用意象繁复密集的特色。中国古代不少诗人常常在诗中紧密地排列众多的意象来表情达意。马致远此曲明显地体现出这一特色。短短的二十八字中排列着十种意象,这些意象既是断肠人生活的真实环境,又是他内心沉重的忧伤悲凉的载体,如果没有这些意象,这首曲也就不复存在了。
与意象的繁复性并同时存在的是意象表意的单一性。在同一作品之中,不同的意象的地位比较均衡,并无刻意突出的个体,其情感指向趋于一致,即众多的意象往往共同传达着作者的同一情感基调。此曲亦如此。作者为了表达自己惆怅感伤的情怀,选用众多的物象入诗。而这些物象能够传达作者的内心情感,情与景的结合,便使作品中意象的情感指向呈现一致性、单一性。众多的意象被作者的同一情感的线索串联起来,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
意象的繁复性与单一性的结合,是造成中国古典诗歌意蕴深厚、境界和谐、诗味浓重的重要原因。
古典诗歌中意象的安排往往具有多而不乱,层次分明的特点,这种有序性的产生得力于作者以时间、空间的正常顺序来安排意象的习惯。
今天有人称马致远的这首《秋思》为“并列式意象组合”,其实并列之中依然体现出一定的顺序来。全曲十个意象,前九个自然地分为三组。藤缠树,树上落鸦。第一组是由下及上的排列;桥、桥下水、水边住家,第二组是由近由远的排列。古驿道、道上西风瘦马,第三组是从远方而到目前的排列,中间略有变化。由于中间插入“西风”写触感,变换了描写角度,因而增加了意象的跳跃感,但这种跳跃仍是局部的,不超出秋景的范围。最后一个意象“夕阳西下”,是全曲的大背景,它将前九个意象全部统摄起来,造成一时多空的场面,由于它本身也是放远目光的产物,因此作品在整体上也表现出由近及远的空间排列顺序。从老树到流水,到古道,再到夕阳,作者的视野层层扩大,步步拓开。这也是意象有序性的表现之一。
三、善于加工提炼,用极其简练的白描手法,勾勒出一由游子深秋远行图。
马致远《秋思》小令中出现的意象并不新颖。其中“古道”一词,最早出现在署名为李白《忆秦娥》词中“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宋张炎《念奴娇》词中也有“老柳官河,斜阳古道,风定波犹直。”。
董解元《西厢记》中有一曲[仙吕•赏花时]
落日平林噪晚鸦,风袖翩翩吹瘦马,一经入天涯,荒凉古岸,衰草带霜滑。
瞥见个孤林端入画,蓠落萧疏带浅沙。一个老大伯捕鱼虾,横桥流水。茅舍映荻花。
其中有六个意象出现在马曲之中。
又有元代无名氏小令《醉中天》(见《乐府新声》)
老树悬藤挂,落日映残霞。隐隐平林噪晓鸦。一带山如画,懒设设鞭催瘦马。夕阳西下,竹篱茅舍人家。
也有六个意象与马曲相同。
十分明显,《醉中天》是从《赏花时》中脱化而来,模拟痕迹犹在,二曲中出现的意象虽与马曲多有相同之处,但相比之下,皆不如《天净沙》纯朴、自然、精练。
马致远在创作《天净沙•秋思》时受到董曲的影响和启发,这是无疑的,但他不是一味模仿,而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与审美目光进行了重新创作。在景物的选择上,他为了突出与强化凄惨凉悲苦的情感,选取了最能体现秋季凄凉萧条景色,最能表现羁旅行人孤苦惆怅情怀的十个意象入曲,将自己的情感浓缩于这十个意象之中,最后才以点晴之笔揭示全曲主题,他删了一些虽然很美,但与表达的情感不合的景物。如茅舍映荻花,落日映残霞,一带山如画,使全曲的意象在表达情感上具有统一性。
在词句的锤炼上,马致远充分显示了他的才能,前三句十八个字中,全是名词和形容词,无一动词,各种景物的关系以及它们各自的动态与形状,全靠读者根据意象之间的组织排列顺序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把握。这种奇妙的用字法,实在为古之所罕见,温庭筠《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与马曲用字法相似,但其容量仍不如马曲大。马曲用字之简练已达到不能再减的程度,用最少的文字来表达丰富的情感,这正是《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艺术上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四、采用悲秋这一审美情感体验方式,来抒发羁旅游子的悲苦情怀,使个人的情感获得普遍的社会意义。
悲秋,是人们面对秋景所产生的一种悲哀忧愁的情绪体验,由于秋景(特别是晚秋)多是冷落、萧瑟、凄暗,多与黄昏、残阳、落叶、枯枝相伴,成为万物衰亡的象征,故秋景一方面确能给人以生理上的寒感,另一方面又能引发人心之中固有的种种悲哀之情。宋玉首开中国以悲秋为主要审美体验形式的感伤主义文学先河,他通过描写秋日“草木摇落而变衰”的萧瑟景象,抒发自己对人生仕途的失意之感,而且他将自己面对秋色所产生的凄苦悲凉的意绪形容成犹如远行一般,“僚僳兮(凄凉),若在远行”,“廓落兮(孤独空寂),羁旅而无友生。”这就说明悲秋与悲远行在情绪体验上有着相同之处。宋玉之后悲秋逐渐成为中国文人最为普遍的审美体验形式之一,而且将悲秋与身世之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便是一例。马致远这首小令也是如此。虽然曲中的意象不算新颖,所表达的情感也不算新鲜,但是由于它使用精练的艺术表达方式,表达出中国文人一种传统的情感体验,因此它获得了不朽的生命力,可以引起后世文人的共鸣。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天净沙•秋思》属于中国古典诗歌之中最为成熟的作品之一,尽管它属于曲体,但实际上,在诸多方面体现着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因此,前人论曲,无人推崇这首小令,艺术眼光很高的王国维将它列为元人小令的“最佳者”,并评论说:“《天净沙》小令,纯是天籁,仿佛唐人绝句(《宋元戏曲考•元剧之文章》),”深得唐人绝句妙境“(《人间词话》)。


怎样欣赏现代诗?
欣赏诗歌,通常都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诗歌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意象,意境等方面。形象是诗歌的灵魂,值得细细揣摩。其次是诗歌的表达技巧,如抒情方式,描写手法,也叫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等。如很多形象新奇的比喻,都独具匠心。最后就是语言,诗歌最美的,就是语言,以其跳跃性,音韵美,给...

从哪些方面赏析诗歌
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作者的观点态度和作品的思想内容五方面鉴赏。其中表达技巧可以从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抒情手法四大方面去思考。

如何欣赏现代诗歌
“不直白”在诗人而言,是一种创作习惯或思维习惯;对阅读者而言,则增加了解读介入的机会。二、鉴赏诗歌应关注的内容 诗歌的艺术概括力很强,鉴赏时要从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入手,把握关键语句的深层含义,品味诗歌抒发的情感,分析诗歌的各种艺术表现手段,把握并深刻理解诗歌塑造的艺术形象,感受诗歌的优美...

如何赏析古诗?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如何欣赏诗歌的意境美
诗歌鉴赏是一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精 神活动.有多种途径和方法.我们读诗应在审美情趣上 下功夫,去感受它的音律美,体会其浓郁的感情,去捕 捉诗中生动鲜明的形象(意象),去品味诗歌的意境美. 所谓意境.指作品中的描写某种事物所达到的艺术境 界,它是作家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鉴 赏意境美可以从意...

怎样欣赏当代诗人诗歌
而不是直白地道出主题,想用色彩促使读者猛然醒悟,完成诗的欣赏 .如果我们调动 了自己的模糊逻辑,沿着此 “画 ”展开联想,诗的意义就显而易见了。经过 “文革 ”烈火焚烧的中国,到处是 “死灰 ”,正是在 “死灰 ”中,闪现两个孩子,一个鲜红,象征对中 国的赤诚;一个淡绿,象征新一代...

怎样赏析儿童诗歌
赏析儿童诗歌可以从其特点入手进行赏析。儿童诗歌的特征有五点,分别是情感饱满、想象丰富、构思新巧、语言童趣、意境优美。1、情感饱满 儿童诗歌由于其读者对象的特殊性,所以要求诗歌的情感必须从儿童心灵深处抒发出来,逼真地传达出孩子们那种美好的感情、善良的愿望、有趣的情致,以激起小读者感情上的共鸣...

怎样鉴赏诗歌?
为了创造出和谐、完美、鲜明的意境,诗人常常把抒情同写景、叙事结合起来,力求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并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和象征、联想和想象等手法,那么,鉴赏诗歌时也应借助这些艺术手段来体会诗人所创造的意境。5.品味诗歌的语言诗歌的语言之美集中表现在精炼美和音乐美上。“语不惊人死不休”、“吟安一...

古代诗词赏析方法及步骤有那些
诗歌鉴赏常常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鉴赏古代诗歌中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二是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三是考虑诗歌的表现手法,1、直抒胸臆3、情景交融5、用典抒情7、叙事抒情2、借景抒情4、托物抒情 答题步骤 (1)解释该词在诗句中的具体含义,要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加以分析。(2)点...

怎么欣赏现代诗歌,诗歌有几要素?
现代诗歌有三个要素:语言,意境和韵律。语言和意境对现代诗歌起关键的作用。如果要鉴赏一部现代诗歌的好坏,这两个因素是首先的,必不可少,也是不能忽略的。语言来自于生活,这一点我们都知道,但任何体裁文章使用的语言,都不是真正在生活里的语言。“艺术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作为一种诗意化...

北辰区15761835591: 如何赏析诗句 -
浑刮开塞: 方法如下:诗歌赏析文章一般有两种写法: ⑴综合分析法——通过对全诗的整体分析,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这种体式下,较完整的写法是: A.作者简介. B.作品写作背景简介. C. 作品意象分析(诗句的解释或翻译,诗句所表达的情感、思想...

北辰区15761835591: 如何鉴赏一首诗词的好 -
浑刮开塞: (1)鉴赏口诀: 一.看类型. 从诗歌内容的角度来看,古典诗歌的考查基本类型有以下几类.①送别类.②怀古类.③思乡怀人类.表达对家乡或亲人思念为主.④战争或边塞类.⑤闲适类.⑥借景抒情类.⑦托物言志类.⑧爱情类.⑨民生类...

北辰区15761835591: 怎样赏析诗歌? -
浑刮开塞:[答案] 一般来说,(1)注意把握现代诗歌朗读的节奏、语速、语调、重音等;(2)对现代诗歌重点句的理解与品析;(3)分析诗歌中一些表现手法的运用,把握诗歌中某些形象的象征意义;(4)能理解诗歌的主旨,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

北辰区15761835591: 如何鉴赏现代诗歌?拜托各位了 3Q -
浑刮开塞: 1)要看诗运用了几种手法,如果少于三种不算诗或者不算好的现代诗歌,当然手法也不能用的太多,现在的某些年轻人喜欢用很多手法来写诗歌而且表达混乱,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读现代诗歌总是看不懂的原因.也有些诗歌纯属堆砌辞藻,建议你...

北辰区15761835591: 诗词鉴赏有哪些方法?(诗词鉴赏的方法有哪些?)
浑刮开塞: 面对一首诗词,我们有什么方法和手段来进行评价和鉴赏,从中体会到诗词中美的力... 题目,可以帮助读者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对所抒情感的把握.②识 “人”.这里的“...

北辰区15761835591: 怎样欣赏诗歌?
浑刮开塞: 我觉得应该从诗歌的大体意思,中心思想.

北辰区15761835591: 如何进行诗歌鉴赏 -
浑刮开塞: 一、诗歌的表达技巧往往表现在三大方面: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1、表达方式是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常见的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其中抒情表现得尤其突出,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直接抒情又叫直...

北辰区15761835591: 怎么欣赏诗歌 -
浑刮开塞: 如何欣赏古典诗歌?推荐给你以下几点: 一、 反复吟诵,品味诗歌的音韵美、语言美. 诗歌要读.诗的美,诗的意味,有很多在读时才能感受到.因为语言是有声音、有节奏的,不同的声音、节奏能表达不同...

北辰区15761835591: 如何鉴赏诗歌? -
浑刮开塞: 第一步———把握各类诗歌的特点 这里重点谈谈古典诗歌鉴赏.应从掌握律诗、绝句的基本格式和特点入手,至少弄清什么是七律、五律,什么是七绝、五绝;什么时候押韵,什么时候可不押韵;律诗共有几联,哪两联要求对仗;绝句的第3句...

北辰区15761835591: 怎样欣赏诗词 -
浑刮开塞: 朗诵是培养古代诗歌鉴赏能力的一个好办法.古人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诗大序》)这里的“嗟叹”“永歌”都涉及声音.诗人创作时,将自己的思想、感情,由联想而化为具体的形象...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