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个古代迁都故事,谢谢急用!

作者&投稿:殷勤娣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帮忙列下发生在中国古代的荣辱故事,谢谢!~

  周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勾践
  (约公元前520-前465),大禹后裔。其先禹之苗裔,夏后帝少康之庶子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后二十余世,至於允常。句践允常子也。周敬王二十三年(前497)允常去世,继位越王。名菼执,勾践、鸠浅同声相通。(一九六五年,湖北江陵望山一号楚墓,曾出土越王勾践剑,铭文为:‘越王鸠浅自作用鐱。)
  周敬王二十三年(前497)句(勾)践即位,时值楚国联越制吴,吴、越冲突初起,而越国 实力尚弱。句践元年(前496),吴王阖闾兴师伐越。句践统兵抗击来攻的吴军于槜李(今浙江嘉兴、桐乡间,今嘉兴县南),“使死士挑战三行至吴阵呼而自刭”,以军中罪人成列自刎惊乱吴军而侥幸得胜,一举打败吴军,射伤吴王。使吴王阖闾受伤而死(见槜李之战),导致吴、越矛盾激化。
  吴王阖闾临终告诫儿子夫差:“必毋忘越”。夫差接位后,遵照遗训,日夜勤兵,矢以报越。周敬王二十六年公元前494年(鲁哀元年),勾践闻吴王夫差日夜练兵欲攻越以报父仇,打算欲先伐吴国,主张“先吴未发往伐之”。范蠡谏:“不可。臣闻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勾践不听,不听大夫范蠡劝阻,发兵攻吴。吴王夫差闻之,亲率精兵击越,两军大战于夫椒(今江苏吴县椒山)。终因力不能敌,惨败于夫椒(今太湖中西洞庭山,一说今浙江绍兴北),句践率残兵五千,退守会稽山(今绍兴东南)。夫差追而围之。勾践非常后悔,对范蠡说:“以不听子故至于此,为之柰何?”(《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危急之际,纳范蠡委曲求全、以退为进之谋,卑辞厚礼以求和,派文种向吴求和。
  初,吴王夫差纳伍子胥之谏,勿许。句践“欲杀妻子,燔宝器,触战以死。”文种谏而献“以美女宝器厚赂吴太宰嚭”之策,向夫差请求称臣纳贡。终于使夫差同意赦越,罢兵而归。夫差不听相国伍子胥要他坚决灭掉越国的忠告,答应了勾践的请求,但要勾践夫妇到吴国为他服役。勾践将国内事情托付给文种等大臣,带着夫人和范蠡去吴。大臣们见国君为保国复仇甘受屈辱,都哭着向他保证一定要治理好越国,百姓也都哭着为他送行。
  句践五年(前492)五月,率妻和大臣范蠡亲去吴国臣事夫差入质于吴,抵达吴都,夫差有意羞辱他,囚于石室。要他住在阖间坟前的一个小石屋里守坟喂马,有时骑马出门还故意要他牵马在国人面前走过。勾践忍辱负重,自称贱臣,对吴王执礼极恭,吃粗粮、睡马房、服苦役,“服犊鼻、著樵头;夫人衣无缘之裳、施左关之襦。”小心伺候夫差,做到百依百顺,养马,夫人给水、除粪、洒扫。三年不愠怒,无恨色。胜过夫差手下的仆役。夫差生病,勾践前去问候,还掀开马桶盖观察夫差刚拉的大便,体贴夫差的病情。“问疾尝粪”,博得吴王夫差之欢心,时间过去3年,由于勾践尽心服侍,再加伯嚭不时接受文种派人所送之礼而在夫差前为勾践说好话,使夫差认为勾践已真心臣服,决定放勾践夫妇和范蠡回国。
  句践七年(前490)归越,勾践归国后,为了激励自己不忘报仇雪耻,睡觉时不铺褥子而铺上柴草。在房间里挂了一个苦胆,每顿饭前都要尝尝。这就是“卧薪尝胆”典故的由来。他和夫人始终过着清贫的生活,吃饭没有鱼肉,穿衣不加修饰。自己经常同百姓下田耕种,夫人也自己养蚕织布。
  越国遭受战争创伤,田地荒芜,人口减少,生产受到很大破坏。为使国家富强,勾践采纳了范蠡、文种提出的“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之策。要范蠡负责练兵,文种管理国家政事,推行让人民休养生息的政策。国家奖励耕种、养蚕、织布。尤其鼓励生育,增加人丁。规定男20、女17必须结婚,否则父母受罚;上了年纪的人不准娶年轻姑娘为妻;妇女临产前要报官,由国家派医官检查照顾;生男奖酒1壶、狗1条,生女奖酒1壶、猪1头;家有两个儿子的,国家负责养活一个,有三个儿子的,国家负责养活两个。
  从此卧薪尝胆,苦心焦思,发愤图强,富民兴国。身自耕作,与百姓同其劳;自奉极微,出不敢奢,入不敢侈;内修其德,外布其道;充实府库,垦其田畴;缓刑薄罚,省其赋敛;奖励生育,训练士兵。纳相国范蠡建议,选四达之地筑城立廓,以图霸王之业。先建小城,后建大城。于是人民殷富,社会安定,士民皆欲与报吴耻。志在灭吴的深刻用心,在范蠡、文种辅佐下,励精图治,经“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发展实力。
  在国家迅速恢复生机的同时,勾践又采取许多办法麻痹吴国,恭谨事吴,贡献美女、玩好、方物、巧匠,以娱夫差,消除其对越的戒备;迎合夫差率精兵急于求霸之心,导吴北进中原,耗损其国力、军力。造成吴国内耗。勾践年年月月按时给吴国纳贡,使夫差始终相信他是真心臣服。继续贿赂吴太宰伯嚭。派出奸细刺探吴国的消息,散布谣言以离间君臣关系,使夫差杀害忠良。勾践又以越遇灾害为由,不时向夫差借粮,使吴国粮食储存减少,而越国则储备充足。探知夫差要建造姑苏台,勾践派人运去特大木料,说是“神木”,夫差非常高兴,扩大了姑苏台的设计,使吴国更加劳民伤财。勾践又施美人计,为夫差的姑苏台选送美女。其中有一叫西施的,不仅美貌无比,且有才识,是由范蠡在芋罗山上选得,并经过了训练。夫差得到西施,极其宠爱,以至言听计从。
  伍子胥早已察觉勾践所作所为意在复仇,多次劝谏,不仅未被夫差接受,反而引起夫差的反感和怀疑。公元前485年,夫差为争霸而北上伐齐,伍子胥不赞成,指出越国才是心腹大患。夫差不听,继续伐齐,在艾陵之战中大败齐军,获胜而归,夫差十分得意,不久又听信了伯嚭的谗言,赐剑令伍子胥自尽,伍子胥死前说:“必取吾眼置吴东门,以观越兵入也!”伍子胥死后,吴王将政事交给伯嚭管理。勾践得知伍子胥已死,拟起兵伐吴,范蠡认为时机未到,还需等待。
  周敬王三十八年公元前482年(句践十五年)春,吴王夫差率全国精锐部队北上黄池会盟诸侯,国内只留下太子友和老弱兵卒守卫。越王勾践想乘吴国国内空虚之机出兵攻吴。范蠡认为时机未到。他分析说:“吴王率精兵北上会盟,国中空虚,太子留守。但吴大军出境未远,闻越乘虚而入,会很快回兵击我”,因而劝勾践暂缓出兵。数月之后,估计吴军已到黄池,遂促勾践出兵袭吴。勾践乃率5万大军(发兵四万亲率君子〈亲兵〉六千)攻打吴国,命范蠡率师一部沿海溯淮断夫差归路,自率主力由陆路北上,歼吴守军,攻破吴都,吴军大败,太子友阵亡,焚姑胥台。这时,夫差打败齐国,正约晋、卫、鲁等国在黄池(今河南封丘县西)会盟,当上了霸主。接到消息,十分懊丧,只好派伯嚭向越求和(见姑苏之战)。勾践和范蠡认为吴国还有实力,一时消灭不了,答应讲和,退兵回国。
  周敬王四十二年前478年(句践十九年),范蠡、文种乘吴国多年灾荒又遇大旱,仓廪虚,百姓饥饿,多就食于东海之滨的机会,再次建议勾践乘隙攻吴。战于笠泽,越军以两翼佯动、中央突破、连续进攻的战法,突破吴军江河防御,乘胜连续追击,夺占吴国大片土地(见笠泽之战),三战三胜,大败吴军于笠泽(今苏州南),从根本上改变了吴、越力量对比。
  句践二十一年再次伐吴,自周元王元年(前475)开始,对吴都吴(别称姑苏,今江苏苏州)实施长达三年的围困,吴王夫差被越军长期围困,力不能支,遂派王孙雒袒衣膝行向勾践求和。勾践于心不忍,正要应允,范蠡上前说:“大王您忍辱受苦20余年,为了什么?现在能一旦抛弃前功吗?”转头又回绝王孙雒说:“过去是上天把越赐予吴国,你们不受;今天是上天以吴赐越,我们不敢违背天命而听从你们的请求。”王孙雒还要哀求,范蠡毅然鸣鼓进兵。吴王夫差见大势已去,求和不成就自杀而死,临死时说:“吾无面以见子胥也!”勾践葬吴王而诛太宰伯嚭。终于句践二十四年(前473)一举灭吴雪耻。
  随后又乘胜率兵北渡淮水,会中原齐、晋等诸侯于徐州(今山东滕县南),向周元王致贡。周元王命使臣赐句践胙(送来祭肉),封勾践为“侯伯”,晋伯位。自此,越军横行江淮一带,诸侯尽来朝贺,勾践的霸业完成。于是迁都琅琊,称霸中原。为春秋霸主之一。
  勾践死后,子王鼫与立。

  司马迁,遭宫刑,在当时算是奇耻大辱,生不如死。不过他坚持活下来还完成了《史记》
  汉二年(公元前99年),正当司马迁全身心地撰写《史记》之时,却遇上了飞来横祸,这就是李陵事件。

  这年夏天,武帝派自己宠妃李夫人的哥哥、二师将军李广利领兵讨伐匈奴,另派李广的孙子、别将李陵随从李广利押运辎重。李广带领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孤军深入浚稽山,与单于遭遇。匈奴以八万骑兵围攻李陵。经过八昼夜的战斗,李陵斩杀了一万多匈奴,但由于他得不到主力部队的后援,结果弹尽粮绝,不幸被俘。

  李陵兵败的消息传到长安后,武帝本希望他能战死,后听说他却投了降,愤怒万分,满朝文武官员察言观色,趋炎附势,几天前还纷纷称赞李陵的英勇,现在却附和汉武帝,指责李陵的罪过。汉武帝询问太史令司马迁的看法,司马迁一方面安慰武帝,一方面也痛恨那些见风使舵的大臣,尽力为李陵辩护。他认为李陵平时孝顺母亲,对朋友讲信义,对人谦虚礼让,对士兵有恩信,常常奋不顾身地急国家之所急,有国士的风范。司马迁痛恨那些只知道保全自己和家人的大臣,他们如今见李陵出兵不利,就一味地落井下石,夸大其罪名。他对汉武帝说:"李陵只率领五千步兵,深入匈奴,孤军奋战,杀伤了许多敌人,立下了赫赫功劳。在救兵不至、弹尽粮绝、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仍然奋勇杀敌。就是古代名将也不过如此。李陵自己虽陷于失败之中,而他杀伤匈奴之多,也足以显赫于天下了。他之所以不死,而是投降了匈奴,一定是想寻找适当的机会再报答汉室。"

  司马迁的意思似乎是二师将军李广利没有尽到他的责任。他的直言触怒了汉武帝,汉武帝认为他是在为李陵辩护,贬低劳师远征、战败而归的汉武帝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于是下令将司马迁打入大牢。

  司马迁被关进监狱以后,案子落到了当时名声很臭的酷吏杜周手中,杜周严刑审讯司马迁,司马迁忍受了各种肉体和精神上的残酷折磨。面对酷吏,他始终不屈服,也不认罪。司马迁在狱中反复不停地问自己"这是我的罪吗?这是我的罪吗?我一个做臣子的,就不能发表点意见?"不久,有传闻说李陵曾带匈奴兵攻打汉朝。汉武帝信以为真,便草率地处死了李陵的母亲、妻子和儿子。司马迁也因此事被判了死刑。

  据汉朝的刑法,死刑有两种减免办法:一是拿五十万钱赎罪,二是受"腐刑"。司马迁官小家贫,当然拿不出这么多钱赎罪。腐刑既残酷地摧残人体和精神,也极大地侮辱人格。司马迁当然不愿意忍受这样的刑罚,悲痛欲绝的他甚至想到了自杀。可后来他想到,人总有一死,但"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死的轻重意义是不同的。他觉得自己如果就这样 "伏法而死",就像牛身上少了一根毛,是毫无价值的。他想到了孔子、屈原、左丘明和孙膑等人,想到了他们所受的屈辱以及所取得的骄人成果。司马迁顿时觉得自己浑身充满了力气,他毅然选择了腐刑。面对最残酷的刑罚,司马迁痛苦到了极点,但他此时没有怨恨,也没有害怕。他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定要活下去,一定要把 史记写完,"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正因为还没有完成史记,他才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
  司马迁从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为太史令后开始阅读、整理史料,准备写作,到太始四年(公元前93年)基本完成全部写作计划,共经过十六年。这是他用一生的精力、艰苦的劳动,并忍受了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拿整个生命写成的一部永远闪耀着光辉的伟大著作。

王羲之教子习书法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自幼聪明好学,在书法上专工草书隶书,也善画画儿。他七八岁时始学书法,师承父亲。有一次,王羲之看献之正聚精会神地练习书法,便悄悄走到背后,突然伸手去抽献之手中的毛笔,献之握笔很牢,没被抽掉。父亲很高兴,夸赞道:“此儿后当复有大名。”小献之听后心中沾沾自喜。还有一次,羲之的一位朋友让献之在扇子上写字,献之挥笔便写,突然笔落扇上,把字污染了,小献之灵机一动,一只小牛栩栩如生于扇面上。再加上众人对献之书法绘画赞不绝口,小献之滋长了骄傲情绪。献之的父母看此情景,若有所思……
一天,小献之问母亲郗氏:“我只要再写上三年就行了吧?”妈妈摇摇头。“五年总行了吧?”妈妈又摇摇头。献之急了,冲着妈妈说:“那您说究竟要多长时间?”“你要记住,写完院里这18缸水,你的字才会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才会站得直立得稳。”献之一回头,原来父亲站在了他的背后 。王献之心中不服,啥都没说,一咬牙又练了5年,把一大堆写好的字给父亲看,希望听到几句表扬的话。谁知,王羲之一张张掀过,一个劲地摇头。掀到一个“大”字,父亲现出了较满意的表情,随手在“大”字下填了一个点,然后把字稿全部退还给献之。
小献之心中仍然不服,又将全部习字抱给母亲看,并说:“我又练了5 年,并且是完全按照父亲的字样练的。您仔细看看,我和父亲的字还有什么不同?”母亲果然认真地看了3天,最后指着王羲之在“大”字下加的那个点儿,叹了口气说:“吾儿磨尽三缸水,惟有一点似羲之。”
献之听后泄气了,有气无力地说:“难啊!这样下去,啥时候才能有好结果呢?”母亲见他的骄气已经消尽了,就鼓励他说:“孩子,只要功夫深,就没有过不去的河、翻不过的山。你只要像这几年一样坚持不懈地练下去,就一定会达到目的的!”
献之听完后深受感动,又锲而不舍地练下去。功夫不负有心人,献之练字用尽了18大缸水,在书法上突飞猛进。后来,王献之的字也到了力透纸背、炉火纯青的程度,他的字和王羲之的字并列,被人们称为“二王”。

一、中国古代史的著名的迁都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历朝历代的迁都不胜枚举,但学术界公认的著名的迁都却只有八次。
(1)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把都城从淹(山东曲东)迁到殷(河南安阳西北);
(2)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从镐京(今陕西西安)迁到洛邑(今河南洛阳);
(3)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拓拔宏把都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到洛阳;
(4)1141年宋金议和以后,金海陵王完颜亮把都城从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县南)迁到燕京(今北京),改名中都;
(5)1272年,元世祖忽必烈把都城从上都开平府(在北京以北约300公里)迁到燕京,改名大都;
(6)1421年,明成祖朱棣把都城从应天(今江苏南京)迁到北京;
(7)后金夺取了辽东大片土地后,1618年努尔哈赤把都城从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迁到沈阳;
(8)1644年,清军入关进占北京,清顺治帝把都城从沈阳迁到北京。

二、中国古代著名迁都的原因
1.商王盘庚迁殷的原因
(1)殷地的土地比较肥沃,自然环境和现在的都城淹比起来,无论是建设都城还是发展农业生产,都会比现在的情况要好。(2)抑制奢侈,倡导节俭,借以缓和阶级矛盾。太甲以后,商朝历代的君主和奴隶主贵族们,过着腐化的生活。奴隶和奴隶主之间的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奴隶们不堪忍受折磨大批逃亡。而迁都以后,一切都得从头做起,王室.贵族将会受到抑制,这样阶级矛盾就可以得到一定的缓和。在《尚书•盘庚》中记载了盘庚对臣民的演说词,将迁之时,盘庚指责贵族中有贪求财富的乱政官吏,既迁之后,他又告诫官吏不要积聚财物,应施惠于民。(3)通过迁都镇压异己,巩固王位。商代前期,对王位纷争十分激烈,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商王的权威削弱和贵族的势力膨胀,通过迁都可以改变贵族优势,削弱贵族实力,是商王的惯用措施。据《尚书•盘庚》记载,盘庚迁都时的阻力主要来自贵族,盘庚利用“天命”和“先王”两面旗帜对反对的贵族发出威严警告,迁都后进一步强调,不管与商王血缘关系的远近,遭罪者处死,立功便封赏。(4)有些小国和少数民族起来反叛,迁都可以避开那些叛乱势力的攻击,都城比较安全,外部的干扰少了,统治就可以稳定很多。
2.周平王迁都洛邑的原因
(1)原来的都城镐京,经犬戎之乱后,残破狼藉。公元前770年,少数民族犬戎攻破镐京,经大肆掠夺后,一片狼藉,无以成都。(2)为避开犬戎,摆脱困境。镐京已处于西北戎人的威胁之下,而周朝兵力又不强,迁都实为躲避少数民族“戎人”的侵袭。
3.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
(1)从军事上来看,为了避开来自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北魏原来的都城平城地理位置偏于北方,既易受到北方少数民族的威胁,又不利于对整个北方的军事控制,同时不利于加强北魏对中原地区的管辖和治理。(2)从经济上来看,为了解决都城粮食供应的严重匮乏问题。平城地方寒瘠,虽然从398年定都平城至迁都洛阳之时已有百年历史,农业也有所发展,但粮食产量远不够供应军需和不能满足都城人口的需要,再加上无水路漕运之便,从外面运入粮食也困难,要解决粮食问题,就需要迁到农业发达.运输方便的地区。(3)从政治上来看,一方面为了镇压中原地区日益频繁的武装暴动;另一方面为了实现统一全国大业的需要;再一方面为了摆脱平城地区鲜卑贵族盘根错节的势力网,削弱他们对政治的影响力,尤其是尽快摆脱已故冯太后的阴影,不让冯太后的势力继续左右政局。(4)从文化上来看,北魏虽然实现了北方的局部统一,但民族之间存在着严重隔阂,文化冲突剧烈,不利于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改变鲜卑民族的旧俗,深化改革,使北魏王朝以华夏正统的姿态雄踞中原,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5)而洛阳是历代帝王建都立业之所,也是汉文化积淀深厚之地,迁都洛阳不仅有利于巩固前期改革的成果,还有利于进一步推行深层次的改革。洛阳曾是多个汉族王朝建都之地,孝文帝要通过迁都洛阳取得汉族地主认可的正统地位。在加上当时的洛阳已很繁荣。
4.金迁都燕京的原因
完颜亮,本名迪古乃,系金太祖之孙,宗干的第二子。金熙宗末年,他秘密联络了驸马等人发动宫廷政变,在宫殿刺杀了熙宗,登上皇帝宝座,史称海陵王。继位后,为巩固政权,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制,进行了一系列激烈的政治改革。为统一江南,加速全国的封建化过程,更好地学习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便将金国的政治.军事.经济中心从今哈尔滨地区移向燕京(今北京),这就是金代史上的"海陵南迁"。贞元元年(1153)三月迁都燕京,下诏改燕京为中都,府曰大兴,汴京为南京,中京(内蒙古昭盟宁城县大宁城)为北京,上京会宁府,东京辽阳府,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北京作为全国首都即从金代开始。
(1)金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金灭北宋后,与南宋划淮河——大散关为界,占有中国北部的疆土,所辖地域广袤,而首都却偏于东北一隅,物资运输与公文传递多有违误,使节往来也艰于行旅,致使政令无法及时畅达内外。(2)海陵王为了确保自己的皇位。海陵王完颜亮杀兄(即金熙宗)夺得皇位,而上京会宁府的宫殿楼阁.佛寺道观.市井街巷,无不留有金熙宗风行君主制的痕迹,上京皇族的怀旧和睹物思人,极容易形成一呼百应的政治气候,给海陵王带来灭顶之灾。因而海陵王想通过迁都,通过分化.分治.溶化的过程来达到完全解除女真皇族的组合力与反抗力,来确保皇位。
5.元世祖忽必烈迁都燕京的原因
(1)为了削弱反对派的势力,摆脱反对派的牵制。一方面,忽必烈即位为大汗,并未按蒙古惯例,经“库里尔台大会”推举,而是凭实力自立,很多贵族不拥护他。另一方面,忽必烈自1251年受命统治漠南汉地以来,针对汉人地区的特点,重用汉人,实行汉制,触犯了蒙古贵族顽固派的利益,很多贵族反对他,甚至发动过武装叛乱。他决定以迁都来削弱反对派的势力,摆脱反对派的牵制。(2)统一全国的需要。当时在中国北方,从金国手中夺得的疆土需要就近统治,在中国南方,对南宋政权尚有待于征服。(3)燕京优越的地理位置。“幽燕之地,龙蟠虎踞,南控江淮,北连朔漠,欲经营天下,驻跸之所非燕不可。”可见,燕京的地势水土,远胜于蒙古草原。
6.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的原因
(1)北京地理条件优越。北京“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南襟河济,北枕居庸……关口上下百十,而居庸.紫荆.山海.喜峰.古北.黄花镇险厄龙著。会通漕运之利,天津又通海运,诚万古帝王之都。”(2)北京是明成祖朱棣经营多年的根据地。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取代了侄子建文帝之前,北京是他的燕王封地,其亲信.势力也大多集于此地。迁都北京可以摆脱南京反对派旧臣的牵制。(3)为了加强北方的军事防御力量。当时盘踞在漠北的蒙古各部,屡屡骚扰明朝边境,给明朝造成最大的威胁。以南京为都城来应付蒙古势力卷土重来的严重威胁,必然有鞭长莫及之危险。而北京地处北方咽喉要地。迁都北京,实行“天子戍边”,既可以加强对蒙古的防御和抗击,又可以加强对东北和西北地区的管理和控制。
7.努尔哈赤迁都沈阳的原因
(1)从军事上来看,沈阳在当时所处的战略地位重要,“沈阳四通八达之处,西征大明从都儿鼻渡辽河,路直且近,北征蒙古三日可至,南征朝鲜自清河路可进”。(2)从经济上来看,沈阳及附近能够满足都城人口的需要。“沈阳浑河通苏苏河,于苏苏河源头处伐木顺流而下,材木不可胜用,出游打猎山近兽多,且河中之利亦可兼收矣”。(3)从军事上来看,当时辽东.辽西形势严峻,为争取战略上的主动而被迫迁都沈阳。努尔哈赤占据辽东之后,后金的八旗军民随之移居此地,与当地汉族杂居。辽东汉民逃亡.抗争.暴动持续不断。明朝军队袁崇焕等将的率领下也“将兴师大举”,同时边外的蒙古各部也在伺机而动。这些都对努尔哈赤构成极大的威胁。
8.清顺治帝迁都北京的原因
(1)优越的地理位置。燕为“京都之首选”已成不刊之论,时人皆称京师“诚万古帝王之都”。(2)实现统一全国的大业。(3)巩固统治的需要。总之,清定都北京的原因与金.明.元大体相同。
三、中国古代都城迁移的规律性认识
1.都城迁移的趋势:中国古代王朝的都城总体呈现出由西向东发展的趋势:西安——洛阳——开封——北京。其间,在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后,汉族政权的都城又出现由北向南迁移的倾向。具体说来,从夏朝到北宋,都城一般都建立在中原地区,都城的迁移呈现出由西向东的趋势:西安——洛阳——开封。从南宋到清朝,都城完全离开中原移到临海地区,都城的迁移出现由北向南,而后又由南向北移动的趋势:杭州——南京——北京。
2.都城迁移的一般原因:(1)黄河流域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是根本原因。(2)经济中心的东移或南移是直接原因。(3)军事.政治斗争中心的东移或南移是重要原因。
3.几点认识:(1)考察中国古代都城的迁移,不难看出其蕴涵的经济.文化和政治特点。因为都城是一定时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标志。(2)古代都城一般都会迁到经济发达.交通方便的地区,以便取得所需要的粮食和物资。历代王朝迁都的标准基本是一致的,谁也不会把首都迁到偏远的贫瘠地区去。(3)在中国古代生产力落后的情形下,政治.经济.军事(国防)是决定都城迁移的首要因素。后期,随着运输系统的改善,经济的因素则退居次席。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北魏自从北魏太武帝死去后,北魏皇帝不再实行太武帝那样以武力强国和节俭强国的政策,政治开始日渐腐败,鲜卑贵族和大商人压迫人民,不断引起北方人民的反抗。孝文帝拓跋宏是太武帝拓跋焘的嫡系第四子孙(拓跋焘——拓跋晃——拓跋浚——拓跋弘——拓跋宏),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北魏的第7位国君。年幼的拓跋宏由祖母抚养并代为摄政。公元490年,24岁的拓跋宏开始亲政,他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汉化改革。
  魏孝文帝规定了官员的俸禄,严厉惩办贪官污吏;实行了“均田制”,把荒地 分配给农民,成年男子每人四十亩,妇女每人二十亩,让他们种植谷物,另外还分给桑地。农民必须向官府交租、服役。农民死了,除桑田外,都要归还官府。这样一来,开垦的田地多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比较稳定,北魏政权的收入也增加了。
  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他决心把国都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迁到洛阳。为了这个,他怕大臣们反对迁都的主张,先提出要大规模进攻南齐。有一次上朝,他把这个打算提了出来,大臣纷纷反对,最激烈的是任城王拓跋澄。孝文帝很恼火说:“国家是我的国家,你想阻挠我用兵吗?”拓跋澄反驳说:“国家虽然是陛下的,但我是国家的大臣,明知用兵危险,哪能不讲。”孝文帝想了一下,就宣布退朝,回到宫里,再单独召见拓跋澄,跟他说:“老实告诉你,刚才我向你发火,是为了吓唬大家。我真正的意思是觉得平城不是个用武的地方,不适宜改革政治。现在我要移风易俗,非得迁都不行。这回我出兵伐齐,实际上是想借这个机会,带领文武官员迁都中原,你看怎么样?”
  拓跋澄恍然大悟,马上同意魏孝文帝的主张。公元493年,魏孝文帝亲自率领步兵骑兵三十多万南下,从平城出发,到了洛阳。正好碰到秋雨连绵,足足下了一个月,到处道路泥泞,行军发生困难。但是孝文帝仍旧戴盔披甲骑马出城,下令继续进军。大臣们本来不想出兵伐齐,趁着这场大雨,又出来阻拦。孝文帝严肃地说:“这次我们兴师动众,如果半途而废,岂不是给后代人笑话。如果不能南进,就把国都迁到这里。诸位认为怎么样?” 大家听了,面面相觑,没有说话。孝文帝说:“不能犹豫不决了。同意迁都的往左边站,不同意的站在右边。” 一个贵族说:“只要陛下同意停止南伐,那么迁都洛阳,我们也愿意。”许多文武官员虽然不赞成迁都,但是听说可以停止南伐,也都只好表示拥护迁都了。
  孝文帝把洛阳一头安排好了,又派任城王拓跋澄回到平城去,向那里的王公贵族,宣传迁都的好处。后来,他又亲自到平城,召集贵族老臣,讨论迁都的事。平城的贵族中反对的还不少。他们搬出一条条理由,都被孝文帝驳倒了。最后,那些人实在讲不出道理来,只好说:“迁都是大事,到底是凶是吉,还是卜个卦吧。” 孝文帝说:“卜卦是为了解决疑难不决的事。迁都的事,已经没有疑问,还卜什么。要治理天下的,应该以四海为家,今天走南,明天闯北,哪有固定不变的道理。再说我们上代也迁过几次都,为什么我就不能迁呢?” 贵族大臣被驳得哑口无言,迁都洛阳的事,就这样决定下来了。

明成祖朱棣迁都(南京到北京)!原因…天子守国门

盘庚迁殷


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迁都后反而制约发展的例子?
既然迁都是为了更好的发展,那有没有迁都之后,过的不如从前的?答案是有的,那就是魏国将都城从靠近秦国的安邑迁往了靠近中原的大梁,此次迁都让魏国的重心东移,从而导致秦国有时间和空间进行改革,进而崛起成为最强霸主。而魏国迁都之后,也是丢失了霸主的地位。魏国迁都发生在魏惠王时期,魏惠王是一个...

北魏孝文帝迁都的原因?
洛阳地处黄河中下游西岸,卧居中原,山川纵横,素有“九州暖地”之称,四季分明,气候宜人,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也自然成了古代帝王理想的建都场所。曾是东周、东汉、曹魏等朝代的都城。孝文帝迁都洛阳真乃明智之举,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举措,不仅展现了一代帝王的雄才大略,...

唐朝迁都洛阳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唐朝迁都洛阳的原因是:1,地理位置 洛阳市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东经111.8’至112.59’,北纬33.35' 至35.05'之间。位处亚欧大陆桥东段,横跨黄河中游两岸,“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称。位于暖温带南缘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带,东邻郑,西接虢, 北跨黄河,南与平顶山、南阳相连。洛阳...

迁都详细资料大全
迁都表示国家将原来设立的首都,由另一个城市取代的意思。主要行动是将中央 *** 高层重要机关总部迁移至更有利于军事防御的内陆新首都,在古代,多数国家都面对不稳定的政治、军事、经济环境,所以古代国家需要迁都的机会较多。但亦因为古代国家行政架构较为简单,迁都相对于现代国家来说是容易得多,现代的国家迁都要顾及将...

求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的《魏孝文帝迁都》翻译
还有,近来北都平城的富室大户,竞相比逐宅舍房宇的高下,应该借这次迁都搬移的机会,在这方面定出一个...平阳公拓跋丕说:“迁都是一件大事,应当通过卜筮来决定。”孝文帝说:“古代的周公、召公是圣贤之人,

迁都的各国迁都背后的故事
巴西中部地区土地贫瘠,雨量不均,历史上又未进行过开发,经济十分落后。迁都后,巴西以新都为基地,探索出一条在稀树草原上发展科技的新路子,改变了国内南北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促进了全国经济的全面发展。巴西利亚由当年十几万人口的小城,发展成为一个拥有200余万居民的世界名城。 土耳其:从伊斯坦布尔到...

古代的帝王为什么会频繁的迁都,是出于什么原因?
古代的君王之所以会迁都,很多原因是因为要加强军事的防御力量,还有的是因为选国都的时候太匆忙,等国家稳定下来了,就要找一个各方面地势条件好的地方做国都,只要选定了,就不会再轻易的迁都。不管是哪个朝代,他们都想要一个固若金汤的都城,所以有很多时候,领导者们就会找一些地形条件好的地方作为国都...

10个与黄河有关的历史故事是什么?
以下是与黄河有关的10个历史故事:1. 大禹治水 2. 周定王迁都洛邑 3. 秦始皇统一六国 4. 楚汉相争 5. 汉武帝巡游黄河 6. 王莽新朝的建立 7. 隋唐大运河的开通 8. 宋金议和 9. 元朝定都北京 10. 明朝治理黄河水患 黄河,这条源远流长的河流,不仅滋养了中华大地,也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历史...

上下五千年的故事汇总5篇
三、迁都咸阳。为了便于向东发展,把国都从原来的雍城(今陕西凤翔县)迁移到渭河北面的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上下五千年的故事汇总5篇相关 文章 : ★ 古代故事汇总5篇 ★ 高中生上下五千年的阅读心得5篇大全

紫禁城6百年一见如故,紫禁城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
说到紫禁城的历史故事,我们就不得不提起紫禁城建立的背景 。紫禁城始建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而主张建设紫禁城的,正是当时在位的永乐帝(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朱棣)。紫禁城是在朱棣完成迁都后,萌生出的又一个巨大的工程---紫禁城的建设。 建立紫禁城的...

芗城区13048478008: 商朝迁都的历史事件及作用 -
申炎宫血: 商王朝曾多次迁都.《竹书纪年》记载,商王仲丁“自亳迁于嚣”、河甲“自嚣迁于相”、祖乙迁邢、南庚“自邢迁于奄”、盘庚“自奄迁于北蒙,曰殷”.“自盘庚迁殷,至纣之灭,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即到公元前14世纪时,商王盘庚...

芗城区13048478008: 中国古代有哪些朝代迁都? -
申炎宫血: 几次比较有名的朝代迁都!1、商朝的盘庚迁殷 盘庚即位时,商朝经过几代内乱(即九世之乱),政治腐败,贵族奢侈,王室内争激烈,阶级矛盾尖锐,加上天灾频繁,面临着严重的危机,盘庚为了挽救商王朝的衰亡,决定放弃原来的都城,迁...

芗城区13048478008: 有个【北魏孝文帝修建“二龙宫”】的历史传说,大家谁赐教讲一讲啊,好像是关于山西的石膏山的 -
申炎宫血: 北魏太和十七年,即公元493年,当时,这个鲜卑族王朝已建国107年,定都平城〈今大同〉也已95年,当年的对头如高车、柔然等部落已相继被兼并,领土逐渐向南扩展至中原腹地.而平城地处塞外,天气寒冷,土地贫瘠,无漕运可通,还经...

芗城区13048478008: 总结历代朝廷迁都的有关情况 -
申炎宫血: 迁都有4种情况: 1)战乱:原来都城因战乱被外族或战火所破坏,不能恢复所以只能迁都.(南宋,东汉) 2)经济:原来都城所在偏僻不能控制新获得疆土所以要迁都.如:元朝 3)文化:仰慕中原文化(北魏) 4)国防:因抵御外族国防需要(明)

芗城区13048478008: 周定都镐,迁都前历史上 -
申炎宫血: 平王东迁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周王朝的都城由渭水流域的镐京迁到了黄河南岸的洛邑,史称“平王东迁”.这次迁都事件是西周与东周的历史分界线,同时也宣示着一个新的时代——春秋时代的来临.迁都前历史上称为西周.

芗城区13048478008: 谁能给我提供一个故事和一句名言 -
申炎宫血: 于谦名言——“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于谦,是明代抗击外侮的民族英雄.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虏时,于谦反对迁都,力主抗战,率军击败蒙古瓦剌军,取得京师保卫战的胜利,迫使瓦剌军释放英宗回朝.英宗重登帝位后,于谦被害,多年后才沉冤昭雪.他给远离家乡的人们说几句话:“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意思是天气虽然有些寒冷,但又何必为此而不堪苦闷呢?春天不久就要来到了,春风就在屋子的东头.这使人不禁想起英国名诗人雪莱《西风颂》中的名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我们只要满怀希望,春天不会遥远!

芗城区13048478008: 盘庚迁都是不是神话故事 -
申炎宫血: 不是神话故事,应该是确有其事但是国际上并不承认我国的夏商两个朝代的,因为关于这两个朝代的证据多限于年代断层,只能用出土的文物及甲骨文来推断,但是甲骨文的解读现在并没有特别完善,所以国...

芗城区13048478008: 我国历史上曾经定都长安的封建王朝有哪几个? -
申炎宫血: 主要有如下几个:(含一些短暂的政权和短时间的迁都)西周(前1111年─前770年),当时称镐京; 秦朝(前350年-前206年),时称咸阳; 西汉(前206年─9年),定都长安; 新朝(9年─23年),继承西汉,定都长安; 玄汉(23—25...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