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敬亭:明末清初著名评话艺术家,扬州评话的开山鼻祖

作者&投稿:本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人物生平
祖籍一说
柳敬亭是通州余西人,凿凿可据。为什么还流传着柳是泰州人的说法呢?这主要是受与柳同时代文人吴伟业的“误导”影响。吴伟业《柳敬亭传》中对柳氏的籍贯说法:”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盖姓曹。”高中语文课本第五册黄宗羲的《柳敬亭传》一文亦提到“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本姓曹”。这种说法沿袭了吴伟业的“误导”,在当时乃至以后都造成一定的影响。关于柳敬亭的真名实姓、籍贯、身世 [4] ,已有多人进行过考证。据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通州余西场曹邦庆撰修的 《曹氏校正六修谱》载:柳敬亭,本名曹永昌,字葵宇,敬亭乃其号。始祖为北宋开国元勋武惠王曹彬,世居河北真定府录寿县。南宋建炎年间,金人南侵,曹氏一脉流落至常熟。元朝至元年间,族人各自西东,曹均济避乱江北,落户通州余西场。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余西场曹氏族人始修家谱,嗣后430年间五次续修。柳敬亭系二房十三世,与父曹应登举家迁往泰州。 曹姓为余西的大姓,有“九季十三曹”之说。之所以有人说柳敬亭是泰州人,一是缘于他幼时即随父迁居泰州。二是跟他 “年十五,犷悍无赖,犯法当死,变姓柳,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有关。试想当年的柳敬亭,作为在逃“钦犯”,只能变名异姓,流落他乡,安能坦然将自己的籍贯明白无误地告知天下?
早年生活
15岁时强悍不驯,犯法。得泰州府尹李三才为其开脱而流落在外。先后逃亡于泰兴、如皋、盱眙。因听艺人说书,也在市上依稗官小说开讲,居然能倾动市人。后渡江南下,变姓柳,改名逢春,号敬亭,因“面多麻,人皆以柳麻子呼之”(沈龙翔《柳敬亭传》)。在云间(今上海市)得到莫后光的指点,书艺大进。之后,到扬州、杭州说书。崇祯七年(1634),“士大夫避寇南下,侨金陵者万家”(吴伟业《柳敬亭传》),柳敬亭也到南京说书。他“一日说一回,定价一两,十日前先送书帕下定,常不得空”(张岱《陶庵梦忆》)。连侨居在南京的吴桥范司马、桐城何相国,也引柳为上客,师傅为莫后光。
艺术生涯
康熙元年(1662),柳敬亭于淮南随清漕运总督蔡士英北上至北京,演出于各王府之间,和官僚政客接触频繁,有相当影响。曹贞吉《珂雪词》书首附录词话载:“柳生敬亭以评话闻公卿,入都时邀致接踵。……敬亭名由此益重。”后于康熙四年南返,经扬州至泰州。又有一说,谓柳曾两次去北京。第二年又到安徽庐州,后仍在南京说书。余怀《板桥杂记》记他:“年已八十余矣,间遇余侨寓睡轩中,犹说秦叔宝见姑娘也。”至康熙七年,张潮编《虞初新志》,选吴伟业《柳敬亭传》时,在席间见过柳敬亭,这时柳已经82岁。柳敬亭说的书目,虽取之于现成的小说话本,但并不照本宣科,阎尔梅《柳麻子小说行》记:“科头抵掌说英雄,段落不与稗官同”;张岱《陶庵梦忆·柳敬亭说书》记载他说《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称:“余听其说《景阳冈武松打虎》白文,与本传大异。”说明他在表演时,对原文有很大发挥,形成自己的特色。同时,他以说表细腻见长,改原作内容,从说书艺术的特点出发,有增有删。张岱说他“其描写刻画,微入毫发,然又找(增饰)截(删削)干净,并不唠叨”。在语言运用上,他不满足于平说,而是以轻重缓急制造气氛,以形象化的手法写人、状物。阎尔梅说他“始也叙事略平常,继而摇曳加低昂”。“说至筋节处,叱咤叫喊,汹汹崩屋”(张岱《陶庵梦忆·柳敬亭说书》)。
明代朱一是《听柳生敬亭词话》也说他“突兀一声震云霄,明珠万斛错落摇,似断忽续势缥缈,才歌转泣气萧条,檐下猝听风雨人,眼前又睹鬼神立,荡荡波涛瀚海回,林林兵甲昆阳集,座客惊闻色无主,欲为赞叹词莫吐”。他还善于在书词中补充社会生活,把自己的经历、见闻、爱憎融于书中。对此,黄宗羲《柳敬亭传》写道:“敬亭既在军中久,其豪滑大侠、杀人亡命、流离遇合、破家失国之事,无不身亲见之。且五方土音,乡俗好尚,习见习闻。每发一声,使人闻之,或如刀剑铁骑,飒然浮空;或如风号雨泣,鸟悲兽骇。亡国之恨顿生,檀板之声无色,有非莫生之言可尽者矣。”他在说书中形成的这些特点,一直为后世评话艺人所仿效。
晚年凄凉
崇祯十三年,到左良玉军中说书,常住武昌,并帮办军务。清兵入关后,替左良玉出使南京和南明王朝权臣马士英、阮大铖疏通关系,南明称他为“柳将军”。弘光元年(1645),左良玉死,马士英、阮大铖谋捕柳敬亭。柳出逃苏州,重操旧业。以后在扬州、南京、清江浦、常熟等地说了十年书。至顺治十三年春,已69岁高龄,到驻在松江的苏松常镇提督马逢知处任军幕。但郁郁不得志,三年以后,离开军中。晚年寓居南京,生活穷困,极为凄凉。死后葬于苏州。柳敬亭说书60年,南达绍兴,西到武昌,北到北京,名重一时,大半生没有传徒,到晚年才收了扬州人居辅臣。


苏州评弹的起源发展
明末清初的著名评话艺人柳敬亭,曾在苏州及其附近一带说书,与苏州评话有密切的渊源关系。清代中叶,苏州评话进入鼎盛时期,成立了苏州评弹最早的行会组织光裕社。在咸丰、同治年间,出现了说《水浒》的姚士章等评话名家。2、苏州弹词 “弹词”一词,始见于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

柳敬亭来过西安吗
来过。根据查询柳敬亭的相关信息得知,柳敬亭来过西安。柳敬亭,原姓曹,名永昌,字葵宇,号逢春,南直隶扬州府通州余西场(现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余西古镇)人。明末清初著名评话艺术家,扬州评话的开山鼻祖。

刘敬亭和左良玉是什么关系?他们是什么关系?
刘敬亭和左良玉是什么关系?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以下文字材料由校易搜收集并发表。让让我们赶快看一看吧!刘敬亭是明末清初的说书人。外行人的条款,我我擅长讲故事。左良玉是明末军事家。这两个人本该毫无瓜葛,却机缘巧合成了朋友。刘敬亭和左良玉合得来的原因有三。首先,这两个人在政治上是一致的。...

南通印象(一) ---狼山印象
有三国名臣吕岱、宋代杰出教育家胡瑗、北宋文学家王观、明末清初著名艺术家柳敬亭、清代著名书画家丁有煜、、清代南通第一位状元胡长龄、辛亥革命先驱白雅雨、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赵丹等等。接着我们来到石坊三墓这里是唐代骆宾王、元代金应、清代刘南庐的墓,虽然这三人历史年代相隔甚远,但不可否认,他们为...

七十二行的祖师爷都是谁
4、评书祖师爷——柳敬亭 柳敬亭【评书】(1587—1672年),祖籍南通,生于泰州。原姓曹,名永昌,字葵宇。明末清初著名评话艺术家。说书时能倾动市人,后渡江南下,变姓柳,改名逢春,号敬亭,因面多麻,人皆以“柳麻子”呼之。说书60年,名重一时。 5、戏曲祖师爷——唐明皇 唐明皇【戏曲】(685—762年)李隆基,大唐...

柳敬亭传体式特点
第三段写柳敬亭为左良玉所赏识,倾动朝野;第四段写明亡后柳敬亭重操旧业,其说书技艺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创作背景:柳敬亭是明末清初一位颇具盛名的说书艺术家。他从十七八岁开始学艺,直到八十多岁高龄还不离开舞台,艺术生涯逾越半个多世纪。造诣深湛,名扬江南。根据黄宗羲在此传后记中的文字,写《...

沁园春 赠柳敬亭全文是什么
作者:吴伟业诗名:沁园春赠柳敬亭朝代:明末清初全文:客也何为,八十之年,天涯放游。正高谈拄颊,淳于曼倩,新知抵掌,剧孟曹丘。楚汉纵横,陈隋游戏,舌在荒唐一笑收。谁真假,笑儒生诳世,定本春秋。眼中几许王侯。记珠履三千宴画楼。叹伏波歌舞,凄凉东市,征南士马,恸哭西州。只有敬亭,依然此...

评弹是什么
明末清初的著名评话艺人柳敬亭,曾在苏州及其附近一带说书,与苏州评话有密切的渊源关系。清代中叶,苏州评话进入鼎盛时期,成立了苏州评弹最早的行会组织光裕社。在咸丰、同治年间,出现了说《水浒》的姚士章等评话名家。“弹词”一词,始见于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其中记载杭州...

历史上有哪些姓柳的名人?
柳如是(1618年~1664年),明末清初女诗人,本名杨爱,字如是,又称河东君,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浙江嘉兴人。与马湘兰、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顾横波、寇白门、陈圆圆同称“秦淮八艳”。后嫁有“学贯天人”、“当代文章伯”之称...

历史上有没有姓柳出名人
柳贯 (公元1270~1342年),字道传,自号乌蜀山人;婺州浦江人(今浙江兰溪横溪镇横溪村七架屋祖宅)。著名元朝文学家。官至翰林待制。著有《柳待制文集》。柳逢春 (公元1587~1670待考),原名曹永昌,字葵宇,号敬亭;祖籍南通余西场,生于江苏泰州。著名明末清初民间评话艺术家。

广宗县13247293591: 柳敬亭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民间艺人.经历了朝代更替、世事变迁,他的人生历程也如一幅悲歌慷慨的历史画卷,既引起许多同时代文人墨客的感叹,也留给后... -
越索芪胶:[答案]解析: (1)①到盱眙集市中给人们说书,当时已经能(以自己的技艺)使当地人倾服.②你还没开口说话,喜怒哀乐的感情就都表现了出来,让听众的情绪不能自控,这已经达到了技艺的高境界了.③军中之人也不敢把柳敬亭看成是说书人(或以...

广宗县13247293591: 柳敬亭说书》中的柳敬亭生活在什么朝代 -
越索芪胶: 柳敬亭,原姓曹,名永昌,字葵宇,号逢春, 祖籍南通州余西场人(现余西古镇).明末清初著名评话艺术家.

广宗县13247293591: 古有柳敬亭,今有( ). -
越索芪胶: 古有柳敬亭,今有袁阔成明末清初,南京艺坛上有个名噪一时的说书艺人叫柳敬亭.柳敬亭面色黝黑,满脸疤痕,人称“柳麻子”.柳敬亭是江苏泰州人,自幼有描摹人物语言,情感,神态的天赋资质,十五岁在艺坛就崭露头角.凡柳说书,...

广宗县13247293591: 找一首写柳敬亭的词! -
越索芪胶: 柳敬亭(1587一1670?) 祖籍南通余西场,生于泰州.原姓曹,名永昌,字葵宇.明末清初著名评话艺术家.

广宗县13247293591: 柳敬亭说书阅读答案 文章中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赞美他的说书艺术?为什么两次写到歌妓王胜 -
越索芪胶: 柳敬亭是扬州评话的创始人之一,其说书艺术十分高超.本文作者张岱,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尤以散文见长.本文极言柳敬亭说书艺术的高超,篇幅虽短,却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对其说书艺术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一段先写柳敬...

广宗县13247293591: 柳敬亭传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
越索芪胶: 柳敬亭是明末清初一位颇有盛名的大说书家,当时不少文人的诗文中提到过他.和柳敬亭同时代的著名文人除黄宗羲外,还有吴伟业、周容等人都给他写过传记,张岱写过一篇《柳敬亭说书》,描述了柳敬亭高超的说书技艺.清代著名戏曲作家...

广宗县13247293591: 北京评书的产生、发展、形式、特点?
越索芪胶: 评书的南北两支派,都是明末清初柳敬亭传下来的.柳敬亭在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随漕运总都蔡士英北,曾在北京说评书,而且收了王鸿兴为徒,因此在京师播下了...

广宗县13247293591: 评书的起源是什么时候 -
越索芪胶: 评书,也叫评词,流行于华北、东北、西北一带.在江南则称为评话.它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时代就有人说书.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口头文学.战国时,诸子百家游说诸侯,经常旁征博引,用故事做比喻,后来形成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

广宗县13247293591: 评书的历史从哪里来 -
越索芪胶: 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的汉族传统评书艺术,作为一种独立的说书品种,大约形成于清代初期.许多渠道的资料证明,评书虽然是口头讲说的表演形式,但其艺人来源却多为“唱曲”的转行.相传形成于北京的评书艺术,其第一代艺人王鸿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