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子弄冰的诗意

作者&投稿:达奚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稚子弄冰的诗意~

译文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提在手中。轻轻敲打,冰块发出穿林而过的响声,当欣赏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响声时,忽然却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冰块落地,发出了如玻璃破碎的声音。
古诗原文:
《稚子弄冰》
宋代: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银铮 一作: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玻璃 一作:玻瓈)

赏析
全诗摄取瞬间快景避开直接描写,用生动形象的“穿林”响声和贴切的比喻,用老者的眼光开掘稚子的情趣。
全诗突出一个“稚”字。稚气和乐趣能使儿童忘却严冬的寒冷,保持他一如既往的活力和快乐。孩童与老人在心理特征上有诸多的相通之处,唯其如此,孩童的“脱冰作戏”的场景在老人的眼里才有依依情趣。
正是以这种老少相通的心理特征为审美基点,杨万里通过“以稚为老”的手法使童趣化为诗趣,一方面从稚子的心理出发,描写“脱冰”的动作细节;另一方面基于世人的心理去感受,欣赏其行为细节,这样孩童的稚气与老人的“天真”相映成趣,融为形之于笔端的盎然诗意。诗人发自内心地尊重儿童的天真,才能把孩子玩冰的情趣描绘得如此真切酣畅。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吉州人(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南宋大诗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历任国子博士、太常博士,太常丞兼吏部右侍郎,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公事,广东提点刑狱,吏部员外郎等。
反对以铁钱行于江南诸郡,改知赣州,不赴,辞官归家,闲居乡里。在中国文学史上,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四家”、“中兴四大诗人”。他作诗25000多首,只有少数传下来。
淳煕六年(1179年)至十一年任职广东,发现惠、潮等州外皆无军营,将士皆居城中,遂奏请同意,在所有诸路乡间外砦盖造廨舍营房,不准士兵迁驻城内。
在惠州先后写下脍炙人口的诗作如《白鹤峰》《游东坡故居》《解舟惠州新桥》《游丰湖》等,其中《游丰湖》是惠州西湖历代名诗之一:“三处西湖一色秋,钱塘颍水及罗浮,东坡原是西湖长,不到罗浮便得休”。其人其诗在惠州影响很大,被祀于西湖畔的景贤祠。

《稚子弄冰》是南宋诗人杨万里所作。全诗四句,从小孩幼稚嗜玩的心理特征切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脱冰作戏”的场景。
全诗的意思: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提在手中,轻轻敲打,冰块发出穿林而过的响声,当欣赏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响声时,忽然却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冰块落地,发出了如玻璃破碎的声音。
分析:
全诗摄取瞬间快景避开直接描写,用生动形象的“穿林”响声和贴切的比喻,用老者的眼光开掘稚子的情趣。
诗中孩子弄冰的场景,充满了乐趣:心态上,寒天“弄冰”,童心炽热;色泽上,“金”盘“彩”丝串“银”冰;形态上,是用“金盘”脱出的‘‘银铮”,圆形;声音上,有 “玉罄穿林响”的高亢,忽又转 作“玻璃碎地声”的清脆。全诗形色兼具以感目,声意俱美以悦耳赏心,绘声绘色地表现出儿童以冰为钲、自得其乐的盎然意趣。
全诗突出一个“稚”字。稚气和乐趣能使儿童忘却严冬的寒冷,保持他一如既往的活力和快乐。孩童与老人在心理特征上有诸多的相通之处,唯其如此,孩童的“脱冰作戏”的场景在老人的眼里才有依依情趣。



这首诗写冬天孩子们的一场嬉戏:铜盆里的水结成坚冰,儿童晨起,把它从盆里剜出。一块大冰被穿上彩线,当作锣来敲打,声音倒也清越嘹亮。忽然冰锣敲碎碎落地,发出打破玻璃的声音。

诗写得清新明快,稚子的嬉乐与失望,宛然在目。全诗28字,有人有物,有形有状,有声有色,且处处突出一个“稚”字,把小孩子玩冰的情趣,描绘得声形毕肖,淋一漓尽致,给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之感。

原诗:

《稚子弄冰》宋代: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银铮 一作: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玻璃 一作:玻瓈)

释义:

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提在手中。

轻轻敲打,冰块发出穿林而过的响声,当欣赏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响声时,忽然却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冰块落地,发出了如玻璃破碎的声音。

扩展资料:

此诗作于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春,杨万里当时在常州任上。打春牛是古时的习俗,立春前一日,用土牛打春,以示迎春和劝农。这首诗写儿童看到大人们鞭打春牛的场面后进行模仿的情景,这一场景引起诗人对丰收的联想。

鞭牛是一种极热闹的场面,照例是首席长官用装饰华阳的“春鞭”先抽第一鞭,然后依排位大小,依次鞭打。最终是将一头土牛打得稀巴烂后,围观者一拥而上,争抢碎土,据说扔进自己田里,就是丰收吉兆。

此外,亦有纸扎春牛的,并预先在“牛肚子”里装满五谷,俟“牛”被鞭打破后,五谷流出,亦是丰收的象征。清朝后期,封建政府已不冉把农事放在重要位次,迎春鞭牛的仪式归于废弛,农民们便自己组织这些活动,更加热闹,增添了抬着句芒神和春牛游行、唱迎春歌等许多内容。

春牛都享受披红挂彩、招摇过路的待遇,虽然最终不免被你一鞭、我一鞭打得稀烂。这种风俗,直流传到民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稚子弄冰



《稚子弄冰》一诗的白话译文如下:

清早,天真的小孩从结成坚冰的铜盆里剜冰,用彩色丝线穿过冰块当做银铮。轻轻敲打冰块发出穿林而过的清脆声响,忽然冰块落地发出了如玻璃破碎的声音。

这首诗摄取瞬间快景避开直接描写,用生动形象的“穿林”响声和贴切的比喻,用老者的眼光开掘稚子的情趣。全诗四句,从小孩幼稚嗜玩的心理特征切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脱冰作戏”的场景。

这首诗出自于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诗作《稚子弄冰》,诗的原文如下:

【原文】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扩展资料:

《稚子弄冰》一诗作于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年)春,杨万里当时在常州任上。打春牛是古时的习俗,立春前一日,用土牛打春,以示迎春和劝农。打春之牛,后亦以苇或纸制。一般是由当地的长官执彩鞭击打春牛三匝,礼毕回署,接着众农民将春牛打烂。这首诗写儿童看到大人们鞭打春牛的场面后进行模仿的情景,这一场景引起诗人对丰收的联想。

全诗突出一个“稚”字。稚气和乐趣能使儿童忘却严冬的寒冷,保持他一如既往的活力和快乐。孩童与老人在心理特征上有诸多的相通之处,唯其如此,孩童的“脱冰作戏”的场景在老人的眼里才有依依情趣。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稚子弄冰



  1、《稚子弄冰》是南宋诗人杨万里所作。全诗四句,从小孩幼稚嗜玩的心理特征切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脱冰作戏”的场景。
  2、全诗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3、注释
  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提在手中,轻轻敲打,冰块发出穿林而过的响声,当欣赏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响声时,忽然却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冰块落地,发出了如玻璃破碎的声音。
  4、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春,杨万里当时在常州任上。打春牛是古时的习俗,立春前一日,用土牛打春,以示迎春和劝农。打春之牛,后亦以苇或纸制。一般是由当地的长官执彩鞭击打春牛三匝,礼毕回署,接着众农民将春牛打烂。这首诗写儿童看到大人们鞭打春牛的场面后进行模仿的情景,这一场景引起诗人对丰收的联想。
  5、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谥文节。《宋史》有传。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中兴四大诗人。其诗自成一体,称“诚斋体”。有《诚斋集》一百三十三卷。《彊村丛书》辑为《诚斋乐府》一卷。

这首诗写冬天孩子们的一场嬉戏:铜盆里的水结成坚冰,儿童晨起,把它从盆里剜出。一块大冰被穿上彩线,当作锣来敲打,声音倒也清越嘹亮。忽然冰锣敲碎碎落地,发出打破玻璃的声音。

诗写得清新明快,稚子的嬉乐与失望,宛然在目。全诗28字,有人有物,有形有状,有声有色,且处处突出一个“稚”字,把小孩子玩冰的情趣,描绘得声形毕肖,淋一漓尽致,给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之感。

原诗:

《稚子弄冰》宋代: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银铮 一作: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玻璃 一作:玻瓈)

释义:

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提在手中。

轻轻敲打,冰块发出穿林而过的响声,当欣赏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响声时,忽然却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冰块落地,发出了如玻璃破碎的声音。

扩展资料:

此诗作于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春,杨万里当时在常州任上。打春牛是古时的习俗,立春前一日,用土牛打春,以示迎春和劝农。这首诗写儿童看到大人们鞭打春牛的场面后进行模仿的情景,这一场景引起诗人对丰收的联想。

鞭牛是一种极热闹的场面,照例是首席长官用装饰华阳的“春鞭”先抽第一鞭,然后依排位大小,依次鞭打。最终是将一头土牛打得稀巴烂后,围观者一拥而上,争抢碎土,据说扔进自己田里,就是丰收吉兆。

此外,亦有纸扎春牛的,并预先在“牛肚子”里装满五谷,俟“牛”被鞭打破后,五谷流出,亦是丰收的象征。清朝后期,封建政府已不冉把农事放在重要位次,迎春鞭牛的仪式归于废弛,农民们便自己组织这些活动,更加热闹,增添了抬着句芒神和春牛游行、唱迎春歌等许多内容。

春牛都享受披红挂彩、招摇过路的待遇,虽然最终不免被你一鞭、我一鞭打得稀烂。这种风俗,直流传到民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稚子弄冰

0


稚子弄冰的诗意思是什么、诗人是谁?是什么朝代?
稚子弄冰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瓈)碎地声。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词语注释 1.【脱晓冰】指儿童晨起,从结成坚冰的铜盆里剜冰。 2.【铮】指古代的一种像锣的乐器。 3.【玻璃(瓈)】指古时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4.【...

如果你的弟弟读了稚子弄冰这首诗对失踪儿童脱晓冰当银铮。游戏很感兴 ...
读了稚子弄冰这首诗对失踪儿童脱晓冰当银钲游戏很感兴趣,那么就要告诉他不能“幼稚嗜玩”。《稚子弄冰》是南宋诗人杨万里所作。全诗四句,从小孩幼稚嗜玩的心理特征切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脱冰作戏”的场景。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

稚子弄冰的知识点梳理
全诗从小孩子幼稚,贪玩的心理特征切入,突出一个稚字,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玩冰场景,全诗形色兼具,声意俱美,绘声绘色地表现出小孩子以冰为钲,自得其乐的盎然情趣。七、悟诗情 《稚子弄冰》一诗生动地描写了天真稚气的小孩子玩冰的场景,表现了儿童自得其乐的盎然意趣。重点难点...

稚子弄冰的全部诗意是?
南宋诗人杨万里的《稚子弄冰》以其独特的诗意,描绘了一幅生动活泼的孩童冰雪游戏画面。这首四句小诗以儿童的视角和行为为切入点,展现了他们对冰雪的独特喜爱和玩耍的乐趣。诗中,早晨,一个充满稚气的孩子,手握夜间冻结的冰块,轻敲盘子,冰块如同穿林的玉罄,发出清脆响亮的声音,让听者仿佛置身于一...

稚子弄冰古诗的诗意简短200字?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宋杨万里《稚子弄冰》诗解读 朱达新 拾荒,古诗词 来自专栏唐宋元明清诗词赏析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注释 1、 金盆:铜...

稚子弄冰的诗意是什么?
诗中孩子弄冰的场景,充满了乐趣:心态上,寒天“弄冰”,童心炽热;色泽上,“金”盘“彩”丝串“银”冰;形态上,是用“金盘”脱出的‘‘银铮”,圆形;声音上,有 “玉罄穿林响”的高亢,忽又转 作“玻璃碎地声”的清脆。全诗形色兼具以感目,声意俱美以悦耳赏心,绘声绘色地表现出儿童以冰为钲、自得其乐的...

杨万里的《稚子弄冰》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只要思想感情
“哗啦——”不好!冰块忽然掉到地上,落地发出如玻璃破碎一般的声响摔得粉碎。哎,给孩子们带了冬日里快乐的玩具没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满脸沮丧地散开了。这首诗写冬天孩子们的一场嬉戏:起因、经过、结果写得很清楚。诗写得清新明快,孩子子的欢乐乐与失望,跃然纸上。稚子金盆脱晓冰,这一...

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第一课古诗三首是什么意思?
第一首四时田园杂兴的意思是:白天去田里除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植物,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第二首稚子弄冰,他的意思是说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的盘中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起来,当作一种打击乐器提在手中,轻轻敲打冰块,发出穿林...

有趣的《稚子弄冰》,童年的回忆
张家硕、赵恒、石蒙恩等孩子在位子上回答得还不错,当我点名让他们回答时,一向善说的孩子竟然有些结结巴巴,语言组织不起来。我想问题大概出在“银铮、玉磬”上面,他们不太理解。我给他们又讲解了诗意,让他三个再说。经过启发,孩子们认识到这首诗通过弄冰表现童趣,来表现孩子们的快乐。孩子们也...

《四时田园杂兴》,其31至子弄冰村晚都描写了什么的场景?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一诗描写了乡村农人耕织以及儿童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的情景,展现了农家夏忙时热烈的劳动场景。《稚子弄冰》一诗通过描写冬天的早晨,一个孩子从盆子里温并作诚雨正敲打的场景,表达出孩子的天真烂漫,和诗人愉悦的心情。《村晚》一诗通过描写夏日傍晚优美的景色及快乐自在的...

浈江区13366129390: 稚子弄冰(南宋诗人杨万里创作的诗) - 搜狗百科
巴中安坤: 这首诗的诗意是;说清晨起来,儿童从铜盆里取出夜间冻好的冰块,用彩色丝线穿上当作银锣.天寒才能结冰,冰块又是很凉的,儿童却早早起来去玩它,写出儿童不怕冷;一块凉凉的冰有什么好玩的呢?有的,可以穿上丝线当锣敲.这是只有...

浈江区13366129390: 杨万里的【稚子弄冰】诗意 -
巴中安坤:[答案] 清晨用稚子将金盆里冻的冰凿下来用带采的丝线 穿起当钲(古代乐器名)敲得响声穿过树林忽一 声响把它敲碎了. 小孩子从金盘里取出一块冰,用彩线穿起来当做锣 来敲.声音像玉磐一样穿越树林,冰忽然落在地上 发出像玻璃一样的破裂声.

浈江区13366129390: 《稚子弄冰》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
巴中安坤:[答案] 稚子弄冰作者: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瓈碎地声.【脱晓冰】儿童晨起,从结成坚冰的铜盆里剜冰.【铮】古代一种像锣的乐器.【玻瓈】古时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不是现在的玻璃.一个...

浈江区13366129390: 谁知道《稚子弄冰》的诗意 -
巴中安坤: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黎碎地声 清晨用稚子将金盆里冻的冰凿下来用带采的丝线穿起当钲(古代乐器名)敲得响声穿过树林忽一声响把它敲碎了

浈江区13366129390: 稚子弄冰古诗意思? -
巴中安坤: 《稚子弄冰》古诗意思: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提在手中,轻轻敲打,冰块发出穿林而过的响声,当欣赏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响声时,忽然却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冰块落地,发出了如玻璃破碎的声音.

浈江区13366129390: 稚子弄冰古诗的意思150? -
巴中安坤: 杨万里的《稚子弄冰》表达了诗人对儿童天真无邪、可爱烂漫的赞美和喜爱.当孩子们早上起床的时候,他们把冰块拿下来,用彩色的线穿上,在森林里敲着、跑着.突然,锣掉在地上摔碎了,这声音就像掉落在地上的美玉. 稚子弄冰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整首诗突出了一个“稚”这个字.童心和乐趣可以让孩子忘记严冬的寒冷,让他们像以往一样充满活力和快乐.只有从内心尊重儿童的纯真,诗人才能如此生动地描绘儿童玩冰的乐趣和景象.整首诗捕捉了瞬间的风景,避免了直接的描述,使用了生动的“穿林”声和恰当的比喻,并使用作者的眼光来描绘小孩子的乐趣.

浈江区13366129390: 稚子弄冰的诗意 -
巴中安坤: 全诗突出一个“稚”字.稚气和乐趣能使儿童忘却严冬的寒冷,保持他一如既往的活力和快乐.孩童与老人在心理特征上有诸多的相通之处,唯其如此,孩童的“脱冰作戏”的场景在老人的眼里才有依依情趣.正是以这种老少相通的心理特征为...

浈江区13366129390: 《稚子弄冰》全诗意思 -
巴中安坤:[答案] 大意:清晨,稚子将金盆里冻的冰凿下来,用带采的丝线穿起当钲(古代乐器名).敲得响声穿过树林,忽一声响把它敲碎了

浈江区13366129390: (稚子弄冰)这首诗什么意思 -
巴中安坤: 《稚子弄冰》——宋代: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译文】儿童早晨起来,从结成坚冰的铜盆里剜冰,用彩线穿起来当铮.提着银锣似的冰块在树林里边敲边跑,忽然冰锣敲碎碎落地,那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