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的文学与《红楼梦》的关系

作者&投稿:国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文学界人对张爱玲的评价~

文学界人对张爱玲的评价:
1、作家贾平凹:与张爱玲同生在一个世上也是幸运,有她的书读,这就够了。
2、作家王安忆:唯有小说才是张爱玲的意义。所以,认识的结果就是,将张爱玲从小说中攫出来,然后再还给小说。
3、作家王小波:张爱玲的小说有种不同凡响之处,在于她对女人的生活理解得很深刻。
4、作家白先勇:张爱玲当然是不世出的天才,她的文字风格很有趣,像是绕过了五四时期的文学,直接从《红楼梦》、《金瓶梅》那一脉下来的,张爱玲的小说语言更纯粹,是正宗的中文,她的中国传统文化造诣其实很深。
5、作家李欧梵:张爱玲的小说艺术,像神话一般,经过一代代的海峡两岸作者和读者的爱戴、诠释、模仿、批评和再发现而永垂不朽。
6、作家于青:张爱玲将女性意识的探索深入于历史深处,深入于民族文化的深层去透视女性自身的心理上屏障,相对于五四呐喊时期便显得更深刻和有力。
7、作家叶兆言:张爱玲的一生,就是一个苍凉的手势,一声重重的叹息。

拓展资料张爱玲(1920.9.30—1995.9.8),中国现代作家,原名张煐,笔名梁京,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童年时代亲历封建旧家庭的衰败过程,青年时代又在香港体验到战争的恐怖,逐渐形成悲观的人生态度。
1943年,张爱玲开始发表作品。1943至1944年,创作和发表了《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茉莉香片》《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等小说。1955年,张爱玲赴美国定居,创作英文小说多部,但仅出版一部。
1969年以后主要从事古典小说的研究,著有红学论集《红楼梦魇》。1995年9月去世,终年75岁。有《张爱玲全集》行世。

1张爱玲很小时候就开始阅读书籍,书籍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父亲的阅读书籍,一个是母亲的阅读书籍。张爱玲的父亲是老式的遗老家族出来的,看的书以古文还有古代流派小说居多。张爱玲的母亲和她的姑姑都是较为新派的女性,所以看外文书籍以及新鸳鸯蝴蝶派的小说居多。其中张爱玲的母亲很喜欢张恨水和周瘦鹃一类的作家。
2张爱玲一直对自己的家族抱有自豪感,一种老式贵族家庭的优越感。如后来的作家所有,张爱玲是把自己的家族史穿在了身上,穿在了自己的小说上。她的家族形形色色的事件,以及她从小接触的家族圈子,一些所谓的名门望族之间的宅院内幕。也被张爱玲吸收,例如她的《半生缘》就来自于其他望族的故事。
3张爱玲是很爱读红楼梦的,红楼梦冥冥之中的悲剧色彩,成为了她的一个人生的梦魇,是难以磨灭的了。她自身的家庭演变,也让她感觉到了人生的无奈何失落的,《海上花》一书以及描写其家族的大家长张佩纶和李菊藕的书籍,更是为张爱玲开启了写作的源泉的。
4张爱玲循着父母辈的足迹,以及父母辈的往事一边看一边走,她的母亲认为婚姻无望去了香港谋求发展。后来张爱玲自己也去了,所以才成就了她说写的唯一一部较为圆满情节的小说《倾城之恋》。
张爱玲的小说《花凋》,其实就是在写自己舅舅家的事情,小说的女主角其实就是带着自己早逝表妹的影子。应该说,张爱玲是在拿自己的家族历史,家族底蕴,以及自己身边的事情,还有自己的精神意念在写作的。

少儿读《红楼梦》,肯定没有好下场!张爱玲、三毛,是典型的案例!
《红楼梦》的研读,在中国发展为“红教”——在教内,没有科学的讨论与批评,只有盲目的崇拜与迷信。
评价《红楼梦》的是非曲直,首先要确认坐标系:
1、相对于由古至今的中国作品,《红楼梦》一流无疑,但未必夺魁;
2、放在世界文学的坐标系中,《红楼梦》绝对不入流。
国内的“红学”或"红教”,几十年上百年的研究、讨论、批评、论战,只是在第一个坐标系中。
现代青年,70后是伴着电影长大的,80后陪着电视,90后玩着网络,和玩泥巴长大的传统中国人不同,从小他们就享受了世界的文学与艺术,天然地生存于第二个坐标系。
所以,对《红楼梦》不爱读、读不下去,甚至心存鄙夷、嘲讽,是现代人的绝大多数。
生活于这个饕餮世界文化的时代,还在吹嘘《红楼梦》的人,只有两种可能:
第一,教徒,少儿时期被洗脑;
第二,寄生于《红楼梦》,靠《红楼梦》鬻文为生 ,养家糊口。

  张爱玲形容自己考据《红楼梦》“是一种疯狂的情形,故得句“十年一觉迷考据,赢得红楼梦魇名”。

  《红楼梦魇》是张爱玲十余年间对《红楼梦》的考据与研究。

  张爱玲评《红楼梦》续书之一:“天日无光”
  从1922年到1928年,张爱玲3岁—9岁的童幼时期,竟是在我的故乡天津生活长大的。我是郊区一名寒碜村童,她是市里的一位富家小姐。天津是“通商口岸”,有辱国丧权的外国“租界”,英、法、德、俄、日、意,一概俱全。“租界”有“治外法权”,有钱的寓公最多,清朝的逊位皇帝、遗老遗少,官宦世家豪商大户,聚于一方。那“生活”是纸醉金迷,花天酒地——我这村童连“想像的翅膀”也飞不到那种境界的外边缘,所以不敢妄置一词,假充内行。我提这,是由于想问几个疑点:
  一、张爱玲从小过的是超高级生活,绰阔得不得了—那时家有汽车、司机者简直“望若天人”。她父亲是个“阔少”,吃喝玩乐,声色马狗,嫖妓女,养姨太太……浪荡子行径。她物质享受一定可观,可是精神快活吗?二、天津是她小说事业的发祥地,这已清楚不过,除了她“本体”性情外,受了父母的影响吗?如受过,是些什么?三、据传记,生母黄氏早离走异乡了,父亲张廷重为之撰《摩登红楼梦》的回目,是历史事实,而且张廷重还是给她讲解《红楼梦》的启蒙老师。那么,她和父亲的“红学观”是一是二?如有异同,都是怎样的?四、张廷重已是“民国人”了,家学渊源,古学根底甚厚,又是因为任职为铁路局英文秘书,那么,他乃是当时的“新式”人物—这样,张爱玲自言受古文的毒太深,又日后精通英文,这岂不可证她带有父亲的影响吗?
  大凡一个人的“精神组成”是很复杂的,先天秉赋性灵,后天教养熏陶,亲友交往,社会环境……这是个“化学分析”难列出“方程式”的课题。——我这篇讲话,是想妄揣:她十四五岁开笔创写《摩登红楼梦》,假设她父亲的回目的语义风味没有歪曲她的本义的话,则我以为这不代表她——或不全代表她的思想见解、性情感受;那里面至少有她父亲的“世界”在混杂、左右着。
  因为,从那六回书的回目看,她虽然对高续不满,却也尚无多少高超、深刻的理解与理想——没离开一男一女的“爱情中心”思想模式,只加入了些当时当地(津、沪)“十里洋场”的某些社会现象,编织出这一本小小的书文。
  这样说,我绝无轻薄、贬低这位天才少女作家的意思——而且这也只是我大胆的推测。我的一句重要话是:她自己与父亲的“红学观”不尽相同,她对《红楼梦》原著80回以后的“部分”,本能地觉察、感受到了一种异样的“不对劲儿”!
  她自云:从十二三岁时看《红楼梦》,看到80回以下,只觉得“天日无光,百般无味”!真真令我震惊,不禁暗自叫绝,数十年来,第一次目中映出这么样的八个大字!八个字给高鹗伪续“后40回”断了案,定了谳。
  很多实例表明,相当数量的人辨不出原著80回与伪续40回有什么差别,他们公开称言,前后120回是个“整体”,赞之为“天衣无缝”。也有的说大体“一致”,个别细末或有不及,云云。
  这就不是“口舌”之争了,也不是“考证”的什么理据之分歧。“笔墨官司”是打不了这种案情的。所以,至今仍有人称120回是“原著”。持这类观点的,不少是文艺专家、名流,声名赫奕。他们的知识广阔,理论渊博,讲起来头头是道,而且不时发出为高氏伪续颇为不平的声音。但是,他们无法、也不屑去认真考虑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学生的惊诧与震动,更无意去解释那是一种什么现象——“各说各的话”,成了永恒的针锋相对的并驾齐驱的“双体真理”。
  这样,科学否?张爱玲这种感受,毕生未变,而且用词愈来愈严厉,不留情面,没有调和的余地。要讲张爱玲的红学观,必须由这儿开始。
  张爱玲评《红楼梦》续书之二:“百般无味”
  我们假设,应该乐观,随着时代前进,人们文化水平提高,自会有愈来愈多的人具有了这个重要而“无形”的第六官,那就会将原著80回与伪续40回分得更清了。然而,张爱玲所说的那“光”那“味”,又毕竟是指什么?艺术?思想?情怀?哲理?或是更有其它的方面?作者的气质、气味?他的精神境界?他的文采风流,才华丰韵?他的“已通”的“灵性”?
  张爱玲只管摆出看法说法,她不管讲解理由——这就是我说她只说“半截话”的意思。我相信她不是讲解的口才不足。她是认为这根本无须乎费话。聪慧者不言自明,愚笨者讲也无济。还是她秉性洒脱,不喜唠唠叨叨,多言不如少语?
  不是古人也说过吗:“味在酸咸之外。”所谓“味外味”、“弦外音”,恐怕先贤往哲早都用“第六官”领略到高境界了。《红楼梦》作者自己提出了一个“其中味”。读者张爱玲又提出了一个“百般无味”。字则一也,旨又不同。
  有人以为,张女士不过是说后40回的情节故事不再让她感到趣味了,有甚深义可言?若如此,她又何必仿作(或补作)出6回书,而其中又怎样胜过高先生的妙文“掉包计”呢?“掉包计”不是大有“趣味”,而“焚稿”、“哭灵”不是更“震撼心灵”“催人泪下”吗?怎么就落了一个“无光”“无味”之委屈万分的评价呢?
  张爱玲不凡,超迈绝伦,正在于她仅仅十岁刚过,就忍受不了既无光又无味的假货色了。其差异之巨,虽万言也不过限于有迹可循、有例可举的地方罢了;光和味都不是可以具体实物为比的美学、文化学的要义,古人赞文,也说“光景常新”。80回真文即是如此。百读不厌,读一回有一回新的感受,新的发现,新的光华韵味。
  这儿有个“质”。伪续后40回没了这个“质”,好比珍珠有光有韵,十分可爱。忽然换上了死鱼眼睛,冒充珍珠串在一条丝线上。张爱玲眼见不是一回事,无光无味,区别甚大。可是你硬说这儿没有两种质,其“光”其“味”全然一致,甚者有教授宣称死鱼眼睛才是真珍珠,可贵可贵……
  张爱玲一字不提这些。无意“争执”。这是她的高超处。“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也许,在她看来,那笑也是浪费而多余吧。
  《金瓶梅》的旁证
  张爱玲的“第六官能”是否古今无二,世界惟一?不能这么说话。但若在十二三岁的女孩中找几个一眼能感到《红楼》原著与伪续的极大区别的实例,恐怕也不会“俯拾即是”。她的天赋是高层次的,“官能”是个直感性的,是重要的“本领”,从事文学艺术,没有这本领,是不会有什么创造或研究上的业绩的。张爱玲以作家的身份名扬寰宇,除她在直感官能上的优胜条件之外,更有思想家与治学者的特长。人才的难能可贵,大抵是以“多才多艺”、“不拘一格”的兼美者为最不易逢。
  张爱玲从“直感”始,却以“治学”终——我是说她晚期的学术性很强的著述,即《红楼梦魇》。
  她重直感,但也重学术研究,不像那种浅薄的无识者不知考证为何事而开口讥贬之,反对之。比如,她对直感也仍以研究为佐助,这个例子就正是她为“天日无光”寻找佐证。她说:“我本来一直想着,至少《金瓶梅》是完整的。也是八九年前听见专研究中国小说的汉学家屈克·韩南(Hanan)说第五十三至五十七回是两个不相干的人写的。我非常震动。回想起来,也立刻记起当时看书的时候有那么一块灰色的一截,枯燥乏味而不大清楚—其实那就是驴头不对马嘴的地方使人迷惑。游东京,送歌童,送十五岁的歌女楚云,结果都没有戏,使人毫无印象,心里想:‘怎么回事?这书怎么了?’正纳闷,另一回开始了,忽然眼前一亮,像钻出了隧道。”
  这例子,像“故事”,有趣得很,却也意义重大,可以给某些狂妄的下士(《老子》语)敲一下警钟:你读《金瓶梅》到这几回,有那个感觉和疑问吗?如无,“病痛”是在你身上?还是在张爱玲那边?
  所以,我佩服这位女作家,实异凡品说出几句话,入木三分,针针见血——但又不掰瓜露籽,“大嚼无复余味”。
  无庸讳言,现今(以至将来),仍有很多人,包括名流,停留在那“黑胡同”里,而一点儿也觉察不出那条死胡同之黑——即“天日无光”之“味”,令人难堪难忍。
  最坏的亚东本
  张爱玲的红学,严格说来,应自1973年定居洛杉矶之后方为正式的开始。如果以为这样说太“严”了,那么可以说从那时起即进入了一个飞跃的时期。
  这个关键,她从此才看到了“脂本”,即《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从这一点来说,她是个“红学后进”,因为她得见脂本太晚了。那么,在此以前,她看的《红楼梦》又是什么本子呢?这方面有无资料记载,愧无所知。如今试作若干推测,也许“虽不中而不远”,则何其幸也。据可查知的年月行踪来看,她1920年生于上海,到3岁时迁居到天津,时为1922年。她住天津一直到9岁时(1928)方又返回上海。在这小学生时期,她已喜读小说《红楼梦》和《三国演义》。
  在天津,那时流行的《红楼梦》是什么本子?依我个人的追忆而言,大约是两种:一是旧式坊间本,即所谓“绣像增评”的“程甲本”支系的翻刻、翻印本,称名《石头记》、《红楼梦》、《金玉缘》,不尽一致;又分为石印本、铅印本,形式繁多。二是“新式”铅字排印本,即“亚东图书馆”所印,卷前有陈独秀序和胡适的《红楼梦考证》,以“标点分段”款式为“新式”之特点。此本后来压倒了旧坊本,带有“垄断性”影响,文化人、学生,大抵看的是“亚东本”。
  “亚东本”的特点,除了“新式标点”等之外,最“重要”的是它首次以“程乙本”为底本(加上不规范的杂校变动),从此“打破”了“程甲天下”。
  我猜想:如果张??(爱玲本名)小时候看这部书,在津有可能还是先接触旧坊本;到了上海,那地方是从清末光绪年间就是个“大印红楼”的热闹市,数不清的书局都在印,年年有新版——换汤不换药,一概“程甲”系苗裔(刊刻者略有字句歧异小变动)。然而“亚东”也同样出于上海。这就是说,张爱玲在小学、初中之际,恐怕这两种“旧”“新”之书都已看过了,而且看得不知已达多少遍,两者字句的歧异处,她熟悉得很。
  这样,她的“红学”也是从“版本学”开始的——因为她似不曾深入考究作者雪芹的事情,知识限于一般性范围。
  “亚东本”是个天下最坏最糟糕的“新”本!可“怜”:直到1973年,她卜居洛杉矶后,才有机缘目见“脂本”——她已然是53岁的半老之人了。她看了“脂本”,是怎么想的?说了写了些什么?
  事关重大,岂可无言。
  一篇自序大方家
  《红楼梦魇》是张爱玲留下的一本红学著作,所以就成为我的评论主体,掖蛩愦铀�囊黄�孕蛩灯稹?/p>
  这篇序很重要,代表着她十年的红学收获和治学心情,是了解她的文心的一把钥匙。这篇序代表了她的文笔风格。其特色是很平实,不玩弄笔花,扭捏一些“文艺性语言”。真正的“白话”,朴素的心音。
  但更让我读来舒适的是不摆“学术”架子,不写“学院派论文”,更无洋八股土八股气味。
  这是上智上慧与常智常慧之间的差距和“冲突”。我希望这个“缺点”不至于阻碍有些人的阅读愿望或阅读兴致。需要细心,需要“培训”自己的阅读习惯,不要只喜“文从字顺”、死死板板的“课堂作业”的一切摆在浮面、缺少深度丰盈的肤浅单薄文字。
  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参悟”能力——你别太“省力”,也得费点儿神思去思忖、玩索、寻味,主动去契合著述者的语音心意。
  其实,这岂止是张爱玲的文章特点,就是读曹雪芹的原书,又何尝不是如此?作者与读者不应是“冤家对头”,而该是“知己莫逆”才行。
  “一篇《锦瑟》解人难”。诗人不多,解诗人更稀罕。曹雪芹,张爱玲,与其定位于作家,不如归根于诗人。诗人的散文,“白话”,论文,书札……也都有诗质诗境,诗情诗韵。理解曹、张,这一方面是忽略不得的。
  斥伪返本
  从张爱玲的第一篇“红学”文章,喜获她对伪续40回的一条总评语:“因为后四十回乌烟瘴气,读者看下去不过是想看诸人结局,对这些旁枝情节,既不感兴趣,又毫无印象,甚至于故事未完或颠倒,驴头不对马嘴,却没人注意,这是后四十回又一特征。在我国旧小说或任何小说里都罕见。”
  在惜墨如金、字比笆斗大的张女士来说,能这么清楚明白地评议,已然十足珍贵了。尽管还有些“嗜痂”者还抱着后40回大声喝彩,更多的人正如她之所云,包括我知道的高中青年俊才。一点不差,“看不下去”!
  像“流水账”,拙劣地砌凑“情节”,人没了灵魂丰致,话没了神情意趣,事没了寄托寓义,一片无情无味的堆垛。说这是“文学”,并且还“精彩”、“伟大”,岂非糟蹋我们自己的文化辉煌?
  “乌烟瘴气”当道,自然“天日无光”了。《红楼梦》未完——“完”的是这个。哀哉!
  她努力寻找续书的线索,也提到了“萃文书屋”,即程高120回活字摆印者。但没得出结果。这是由于她还不知俄国汉学家卡缅斯基已在一部程高本上注明:宫廷印刷的!昔时在京的外国教士知道的内幕消息比中国人要多。
  这“宫廷”指乾隆的“武英殿修书处”,专用木活字印书(主要为《四库全书》而设)。我已考明:120回“全本”乃和团所主持炮制,他指使“修书处”以劣等木活字(不堪用剔出的)摆印此书,当然不能公然暴露实情,皇家岂能印小说?故挂出“萃文”之假名——“萃文”者,正是清代活字版,雅称“集锦”、“聚珍”的又一变词也。
  是故,文献称程高活字本为“殿板”的证据——“殿”者,即卡氏所云“宫廷”同一意义也。张爱玲也注解了高鹗的那首七言绝句,什么“老去风情减昔年,万花丛里日高眠。昨宵偶抱嫦娥月,悟得光明自在禅。”是说他既已“蟾宫折桂”,中了进士,心情舒畅,就不再去弄那“万花丛”(红楼群芳万艳)了。这解甚确,比别人之解高明得多。
  为了斥伪返本,她却先为伪而耗此心血,值不值得?可以有不同评说;但不能不为她的苦心痴意而感动、感激。如果说到这个现象的实质,却要悟知:这正是《红楼梦》一书的大悲剧。张爱玲仿佛是一尊菩萨,为了曹雪芹其人其书,发大慈大悲心愿,为观者众生说法。
  张爱玲评《红楼梦》续书之三:“惯杀风景”
  在一次评论伪续书时,张爱玲又说了一句:“惯杀风景”。
  杀风景,话不新鲜,久为人用;如今要讲的则是她用在《红楼》续书上,又当何解?或者主要指什么?可以说得“具体”些吗?以往的比喻,焚琴鹤是典型的杀了风景。有人疑问:花,可称风景;琴和鹤,是物,与风景何干?这就是不懂:所说的“风景”,是诗,诗的气质境界。粗鄙庸俗,鲁莽愚蠢,无情丑恶……都破坏那种非物质、属性灵的场合、情景、韵味——高雅文化教养的言语行动,都是杀了风景。杀风景令人痛惜,令人憾恨,也令人悲哀。
  《红楼梦》是中华文化的高级结晶品,在在处处,有诗的美,给人以文化审美的高度感受与享受。
  然而,伪续则杀了这一切珍贵异常的“风景”。在伪续中,一切变模变相、变质变味了。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行为下流,心地丑恶。什么都来了,代替了诗,代替了美。人,只是一个空姓名,没有性格,更无灵魂。所以,杀尽风景。
  有问者:照原著,不是“家亡人散各奔腾”吗?难道那不杀风景?
  世界上,人类文学,有悲剧的特殊审美,这是共识。悲剧可以悲壮美,也可以哀艳美。但都与庸鄙丑恶不相涉,与杀风景是两回事。不要找“理由”、“借口”而为杀风景的货色作辩护,寻遁脱。
  张爱玲是说原著的诗境,原文的大美,是不许妄人坏人加之毁损破坏的。“风花雪月”,貌雅而被人弄俗了,似“风景”而变质成了“俗套”,杀一杀,不算大不了的。但《红楼梦》不是一般俗套的风花雪月。破坏了她,是莫大的罪恶,是文化犯罪,这儿没有赦条。
  张爱玲是《红楼梦》的理想译者
  我曾与友人谈起,如果将《红楼梦》译成英文,张爱玲才是首选的理想译者,别家都不行,包括有的中外译本在内。
  我又说过:她译《海上花》,应即是为译《红楼梦》作一番试笔。她亦将《海上花》的全部“吴语”译为“国语”文体(当时全国通用的标准“普通话”白话语文,叫做国语)。
  无独有偶,林语堂似乎早有英译《红楼》的雄心壮志,却先写了一本MomentinPeking,中文译作“京华烟云”者(四个平声字,全不通汉字声律),有意效颦雪芹之书。此两家英文造诣都深,尚且不敢轻易从事,可知其难了。
  提起《海上花》,我在燕京大学时就与同窗许政扬(后为南开大学教授)说:清晚期小说,几乎都模仿《红楼》,但笔法风格最像的,只有《海上花》得其三分肖似。后见张爱玲亦恰有是语。叹为“英雄所见略同”。
  回首前尘,《海上花》是纯吴语对白,而我不懂吴语,就向许兄学——他是海宁硖石村人,但生长在上海,这就行了。我很快学会,能通读《海上花》,认为一大快事。
  举这个趣事,是想说明,对雪芹文笔特色的感受,也是需要一种“第六官”能力的。那些说高鹗伪续是“原著”,除了其它原因,也由于缺乏这种感受能力。我纳闷她为何放弃了英译《红楼》的事业。这是中西文化交流上的莫大的损失和遗憾!
  比如,译家把平儿这名字译为Patience,我真是莫测高深他是怎么“想”的?又如Hauks(霍克思)将“霍启”悍然译为Calamity,更是骇人听闻。清代官宦人家会给仆人取这个名字吗?我总想向高明人讨教。
  我以为,“意译”书中人名是荒唐的做法。最好的办法是“音译”,然后加footnotes,注明本义何意,双关谐音等巧妙处又何在,方能使外国读者爽然了然,尝到一点儿中华汉字语文的特殊滋味。
  如今张女士已不在人间,国内兼通红学与英文的又稀如星凤,我又向谁去商量这些话题呢?

只听过《红楼梦魇》这个

《红楼梦魇》

红楼梦魇


张爱玲的文学与《红楼梦》的关系
少儿读《红楼梦》,肯定没有好下场!张爱玲、三毛,是典型的案例!《红楼梦》的研读,在中国发展为“红教”——在教内,没有科学的讨论与批评,只有盲目的崇拜与迷信。评价《红楼梦》的是非曲直,首先要确认坐标系:1、相对于由古至今的中国作品,《红楼梦》一流无疑,但未必夺魁;2、放在世界文学...

张爱玲除了红楼梦魇外还写过与红楼梦有关的东西吗
张爱玲迷《红楼梦》是一种近乎疯狂的状态——读红、续红(十四五岁创写《摩登红楼梦》)、研红(十年写就《红楼梦魇》)。 爱玲父亲张廷重虽然生活堕落,但家学渊源,古学根底甚厚,常在闲暇时给她讲解《红楼梦》,并为之撰写《摩登红楼梦》的回目。母亲黄素琼每天早晨也必定叫女仆将张爱玲抱到她床上背书,后来又把...

中国女作家张爱玲的简介?
张爱玲(1920年9月30日-1995年9月8日),本名张煐,是一位著名女作家,后因入学需要,母亲黄逸梵(又名黄素琼)以英文名Eileen译音,易名爱玲。祖籍河北丰润,汉语现代作家。父亲张志沂为清朝末年著名大臣张佩纶的儿子,母亲黄逸梵是清末长江七省水师提督黄翼升之女,继母孙用蕃是北洋政府国务总理孙宝琦...

关于张爱玲的简介、生平事迹。最好多点详细点。
1969年,张爱玲将旧作《十八春》略做改动后,易名为“半生缘”在台湾出版。同年,得陈世骧教授之识,任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中国研究中心”,继续《红楼梦未完》之研究,两年后离职。4.晚年岁月 1972年,张爱玲移居洛杉矶,开始了幽居生活。1973年,张爱玲在《皇冠》发表《初评红楼梦》,张爱玲的一些散...

如何评价张爱玲以及她的作品?
但她自己无论待人穿衣均是我行我素,独标孤高。她在文章里同读者拉家常,但却始终保持着距离,不让外人窥测她的内心;她在四十年代的上海大红大紫,一时无两,然而几十年后,她在美国又深居简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以至有人说:“只有张爱玲才可以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与极度的孤寂。”...

张爱玲是谁?
(凤凰网)张爱玲当然是不世出的天才,她的文字风格很有趣,像是绕过了五四时期的文学,直接从《红楼梦》、《金瓶梅》那一脉下来的,张爱玲的小说语言更纯粹,是正宗的中文,她的中国传统文化造诣其实很深。(当代著名作家白先勇)唯有小说才是张爱玲的意义。所以,认识的结果就是,将张爱玲从小说中攫出来...

关于张爱玲
1922迁居天津 1928由天津搬回上海,读《红楼梦》和《三国演义》 1930改名张爱玲 1939考进香港大学 1941太平洋战争爆发,投入文学创作。两年后,发表《倾城之恋》和《金锁记》等作品,并结识周瘦鹃、柯灵、苏青和胡兰成 1944与胡兰成结婚 1945自编《倾城之恋》在上海公演;同年,抗战胜利 1947与胡兰成离婚 1952移居香港 1955...

张爱玲:海上花开到海外梦落
张爱玲晚年孤身隐居美国,投入大量精力翻译《海上花列传》和考究红楼梦。1995年9月8日,张爱玲在洛杉矶的公寓里逝世,一代杰出的才女就这样香消玉殒,“从尘土中开出的花”复归尘土。 你说生活不过就是一个冷冷的姿势,到死也不会有人看一眼。你说生命不过是一条华美的袍,可上面爬满了虱子。梦想的花从海上开,到...

如何评价张爱玲的一生?
二,作为作家的爱玲 张爱玲可说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作家,她使用文字的能力鲜少有人能出其右。她不仅有着美妙的文字,她的生命本身就是一个传奇。其实,每个人都是一个故事,有的故事索然无味,有的却让人读得兴趣盎然!她从小就被视为神童,七岁开始写小说,14岁改写红楼梦,23岁名...

有谁知道张爱玲的事情?
1922迁居天津 1928由天津搬回上海,读《红楼梦》和《三国演义》1930改名张爱玲 1939考进香港大学 1941太平洋战争爆发,投入文学创作。两年后,发表《倾城之恋》和《金锁记》等作品,并结识周瘦鹃、柯灵、苏青和胡兰成 1944与胡兰成结婚 1945自编《倾城之恋》在上海公演;同年,抗战胜利 1947与胡兰成离婚 195...

东昌府区18543598545: 张爱玲的文学与《红楼梦》的关系 -
竹昭珍珠: 少儿读《红楼梦》,肯定没有好下场!张爱玲、三毛,是典型的案例!《红楼梦》的研读,在中国发展为“红教”——在教内,没有科学的讨论与批评,只有盲目的崇拜与迷信.评价《红楼梦》的是非曲直,首先要确认坐标系:1、相对于由古...

东昌府区18543598545: 红楼梦和张爱玲的关系 -
竹昭珍珠: 张爱玲写过《红楼梦魇》,算是部故事新编,不过不是很成功.她研究红楼梦,金锁记里就有红楼梦里的人物影射,但是没见有红学名著出版.,终生没有放下,但是算不上深入.

东昌府区18543598545: 红楼梦对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影响,最好是相似之处,从心理,环境,语言三方面写
竹昭珍珠: 张爱玲生活在没落的贵族家庭中,父母离异,她有一个不完整的家庭,她觉得自己像是生活红楼梦中,因此她花十年研究它,写了《红楼梦魇》.

东昌府区18543598545: 试析《红楼梦》对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影响主要依据怎么 写 -
竹昭珍珠: 张爱玲十几岁时写过红楼续,虽然很短的小文,但其功力和语言颇得真传,可见其对该书的热爱与推崇.后可分析她后期的一些作品,如金锁记、倾城之恋等语言、思想也很有红楼的影响

东昌府区18543598545: 对张爱玲写作创作有叫大影响的旧小说主要有 -
竹昭珍珠: 对她创作影响最大的是《红楼梦》和《海上花》.这两部书侵淫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浓厚的悲剧性和美学氛围.尤其是红楼梦,是张爱玲从小就爱读的,对她以后的创作观念起了非常大的影响.

东昌府区18543598545: 张爱玲的《红楼梦魇》中的“魇”字念什么? -
竹昭珍珠: 魇(魇)yǎn(1) ㄧㄢˇ(2) 梦中惊叫,或觉得有什么东西压住不能动弹:梦~.~住了.(3) 迷惑:“被妖术~住,不能行走,心上明白……”(4) 郑码:GGSN,U:9B47,GBK:F7CA(5) 笔画数:15,部首:鬼,笔顺编号:131344325113554...

东昌府区18543598545: 张爱玲看过87版红楼梦吗? -
竹昭珍珠: 我觉得没看过.虽然张爱玲很喜欢红楼梦,还写过《红楼梦魇》《张看红楼》,写过《红楼梦》剧本.但是她在美国定居之后就没有再回来.而且一直要照顾在美国的爱人.而且她九五年就去世了.我觉得九五年美国不可能引进87版红楼梦.同时,张爱玲一直在从事创作,对书本的热爱是主要的.我觉得她不会去看87红楼.

东昌府区18543598545: 论张爱玲的小说风格 -
竹昭珍珠: (一)、张爱玲小说的大雅大俗风格 张爱玲作品既大雅又大俗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古典小说的根底”和“市井小说的色彩”. 张爱玲小说中的“古典小说的根底”最为鲜明的表现于作品中的“《红楼梦》风”. 张爱玲小说中的“...

东昌府区18543598545: 急需 张爱玲传读后感1000~1500字 -
竹昭珍珠: 在时间无涯的荒野里,在暗淡枯槁的岁月中,张爱玲,一个身穿蓝缎旗袍,步履摇曳,用一双无大悲亦无大喜的眼睛参悟着世事风尘,用一颗敏感而容易受伤的心去感受人情冷暖的旷世奇女.她,于千万人之中脱俗着,于千万年之中寂寞着....

东昌府区18543598545: 如果用张爱玲的小说与《红楼梦》相比,哪个更好,用一种东西来比喻这两者,你会用什么
竹昭珍珠: 我喜欢《红楼梦》,如果要用东西来比喻的话,我会用苹果,《红楼梦》是正熟的苹果,好吃又有营养,而张爱玲的小说则是快烂的苹果,虽然好吃,却没营养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