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对杜牧的《题乌江亭》如何评价。

作者&投稿:诸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王安石的《乌江亭》和杜牧的《题乌江亭》是对哪件事的评价?~

  《题乌江亭》
  1.乌江亭:在今安徽和县东北的乌江浦。《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羽兵败,乌江亭长备好船劝他渡江回江东再图发展,他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乃自刎于江边。
  2.不期:难以预料。
  3.包羞忍耻:意谓大丈夫能屈能伸,应有忍受屈耻的胸襟气度。
  4.江东:指江南苏州一带。
  译文
  胜败乃兵家常事,是难以预料的,
  能忍受失败和耻辱才是真正的男儿。
  江东的子弟中藏龙卧虎人才济济,
  如果项羽当年重返江东,说不定还能卷土重来。

  作品鉴赏:
  该诗与《赤壁》诗一样,议论战争成败之理,提出自己对历史上已有结局的战争的假设性推想。首句言胜败乃兵家常事。次句批评项羽胸襟不够宽广,缺乏大将气度。三四句设想项羽假如回江东重整旗鼓,说不定就可以卷土重来。这句有对项羽负气自刎的惋惜,但主要的意思却是批评他不善于把握机遇,不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不善于得人、用人。司马迁曾以史家眼光批评项羽"天亡我,非战之罪"的执迷不悟。杜牧则以兵家的眼光论成败由人之理。二人都注重人事,但司马迁是总结已然之教训,强调其必败之原因;杜牧则是假想未然之机会,强调兵家须有远见卓识和不屈不挠的意志。
  首句直截了当地指出胜败乃兵家之常这一普通常识,并暗示关键在于如何对待的问题,为以下作好铺垫。“事不期”,是说胜败的事,不能预料。
  次句强调指出只有“包羞忍耻”,才是“男儿”。项羽遭到挫折便灰心丧气,含羞自刎,怎么算得上真下的“男儿”呢?“男儿”二字,令人联想到自诩为力超过山河,气可盖世的西楚霸王,直到临死,还未找到自己失败的原因,只是归咎于“时不利”而羞愤自杀,有愧于他的“英雄”称号。
  第三句“江东子弟多才俊”,是对亭长建议“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的艺术概括。人们历来欣赏项羽“无面见江东父兄”一语,认为表现了他的气节。其实这恰好反映了他的刚愎自用,听不进亭长忠言。他错过了韩信,气死了范增,确是愚蠢得可笑。然而在这最后关头,如果他能面对现实,“包羞忍耻”,采纳忠言,重返江东,再整旗鼓,则胜负之数,或未易量。这就又落脚到了末句。
  “卷土重来未可知”,是全诗最得力的句子,其意盖谓如能做到这样,还是大有可为的;可惜的是项羽却不肯放下架子而自刎了。这样就为上面一、二两句提供了有力的依据,而这样急转直下,一气呵成,令人想见“江东子弟”“卷土重来”的情状,是颇有气势的。同时,在惋惜、批判、讽刺之余,又表明了“败不馁”的道理,也是颇有积极意义的。

  乌江亭:
  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译文:经过战争的的疲劳的壮士非常的悲哀,中原一败之后大势难以挽回。即便江东的子弟现在还在,但是,谁能保证他们为了项羽而卷土重来?
  疑难点注释:①乌江亭:故址在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为项羽兵败自刎之处。②江东:指长江下游芜湖、南京以下的江南地区,是项羽起兵之地。③肯:岂肯,怎愿。
  赏析:这是针对杜牧的诗写的一首诗,表现了王安石对项羽失败的看法。杜牧在他的《题乌江亭》中写到:“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意思是批评项羽胸襟不够宽广,如果项羽能够再回江东重整旗鼓的话,说不定还可以卷土重来。而王安石则根据自己的理解,认为项羽的失败已成定局,即便是江东子弟还在,项羽也不可能再带领江东子弟卷土重来,以为他们不一定再肯为战争卖命了。

《夏日绝句》:李清照用来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显然,她认为,项羽虽然兵败,但称得上英雄。

《题乌江亭》:杜牧有对项羽负气自刎的惋惜,但主要的意思却是批评他不善于把握机遇,不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不善于得人、用人。杜牧假想未然之机会,强调兵家须有远见卓识和不屈不挠的意志,认为项羽遭到挫折便灰心丧气,含羞自刎,算不上真正的“男儿”。

《乌江亭》是王安石针对杜牧的诗写的一首诗,表现了王安石对项羽失败的看法。王安石则根据自己的理解,认为项羽的失败已成定局,即便是江东子弟还在,项羽也不可能再带领江东子弟卷土重来,以为他们不一定再肯为战争卖命了。

《乌江亭》是王安石写的,针对杜牧的《题乌江亭》而作,表现了王安石对项羽失败的看法。杜牧在他的《题乌江亭》中写到:“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意思是批评项羽胸襟不够宽广,如果项羽能够再回江东重整旗鼓的话,说不定还可以卷土重来。而王安石则根据自己的理解,认为项羽的失败已成定局,即便是江东子弟还在,项羽也不可能再带领江东子弟卷土重来,以为他们不一定再肯为战争卖命了。评论请搜索文章《浅析杜牧、王安石与李清照对项羽乌江自刎的评价》。


项羽自刎乌江后,唐宋的大诗人们有怎样的意见?
项羽是历史上一位传奇大英雄,力拔山兮气盖世,羽之神勇,千古无二,可惜最终兵败于刘邦,自刎垓下。古往今来,无数人都点评过项羽的是非功过,也有无数的人叹惜他的悲惨结局。有三位大诗人曾经在乌江亭题诗寄怀。唐代大诗人杜牧《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

王安石的《乌江亭》和杜牧的《题乌江亭》是对哪件事的评价?
赏析:这是针对杜牧的诗写的一首诗,表现了王安石对项羽失败的看法。杜牧在他的《题乌江亭》中写到:“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意思是批评项羽胸襟不够宽广,如果项羽能够再回江东重整旗鼓的话,说不定还可以卷土重来。而王安石则根据自己的理解,认为...

王安石的《乌江亭》与杜牧的《题乌江亭》有何不同观点?
乌江亭长的船只泊岸静待,一个千古话题在杜牧与王安石的诗篇中展开。杜牧以题乌江亭吟咏道: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显男儿本色,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并非无望。杜牧借此表达,项羽若能放下颜面,重整旗鼓,江东子弟或许会再次追随。然而,王安石的乌江亭则给出不同的解读:百战疲劳壮士哀,一败已...

杜牧、李清照和王安石在诗词中对项羽的评价侧重点分别是什么?_百度...
千年来,项羽虽然早已不在世上了,可他的传奇故事还在一代代流传下去。无数文人骚客为项羽写诗作赋。其中,有代表性的分别是杜牧、王安石、李清照所写的三首诗。他们站在各自的立场,对项羽进行了评价。他们的侧重点有何不同?杜牧:《题乌江亭》844年,42岁的诗人杜牧由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刺史...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说的是谁?年代
1、这两句诗写的是楚霸王项羽。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叠题乌江亭》中的句子。2、原诗如下:叠题乌江亭 宋代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3、大意:经过战争的疲劳的壮士非常的悲哀,中原一败之后大势难以挽回。即便江东的子弟现在还在,但是,谁能保证他...

题乌江亭、乌江亭、乌江.分别对项羽评判的角度是什么?
丧失了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斗志,丧失了重新奋起继续战斗取得最后胜利的机会.后世诗家对杜牧此诗持批评态度的居多,其中最有名的当属王安石《乌江亭》认为项羽的失败已成定局,即便是江东子弟还在,项羽也不可能再带领江东子弟卷土重来,以为他们不一定再肯为战争卖命了.李清照在《乌江》这首诗中,不以成败...

题乌江亭的注释译文
⑴乌江亭:在今安徽和县东北的乌江浦,相传为西楚霸王项羽自刎之处。《史记·项羽本纪》:“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杜牧、王安石的 题乌江亭和乌江亭 表现的思想内容有什么不同
1. 第一首是从兵家用兵的角度来评价的 , 第二首是从民心向背的角度来评价 2. 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胜败得失、历史兴衰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定能东山再起。 王安石认为民心和形势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历史的规律不可违背。第一首只写了项羽应包羞忍辱卷土重来,...

杜牧、王安石、李清照对项羽有不同的评价,具体是怎样的?
巨鹿一战,项羽破釜沉舟,与好几倍于己的秦军开展冲锋陷阵,纯属偶然消灭了秦军主力军,被各界诸侯国举荐为“上将”。在霸主祠享殿东山墙的内部上,嵌入有二块天然大理石刻写的碑石,各自刻着唐代诗人杜牧的《题乌江亭》诗:“成败孙子兵法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子汉。江东子弟多青年才俊,重新来过不...

《乌江亭》是王安石所写,他对项羽的评价是怎样的?
王安石的这种看法对错先不说!但就结果来说项羽是败了,但在我看来这其实不过是军事上的一次失败,并不意味着项羽会失民心,什么历史必然更谈不上!唉!我只能说王安石是个诗人,一个伟大的诗人,就算有《安石变法》也只能说他除了是诗人还是个不错司法工作者!仅此而已。如果孙子先生晚出生在西楚霸...

新青区15087948334: 王安石对杜牧《题乌江亭》的议论并不认同,写一篇评论文章,不少于250字 -
丛贪金嗓: 可以从今天的视角来解读原诗的立意不同:从人道主义角度解读王安石的诗,揭示战争的非正义性;从如何反思失败的角度解读杜牧的诗,指出从失败走向最后胜利的正确途径;从如何维护做人的尊严的角度解读李清照的诗,表达誓死捍卫做人...

新青区15087948334: 《乌江亭》 王安石对项羽的评价表达了什么观点 -
丛贪金嗓:[答案] 《乌江亭》 王安石 这是针对杜牧的诗写的一首诗,表现了王安石对项羽失败的看法.杜牧在他的《题乌江亭》中写到:“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意思是批评项羽胸襟不够宽广,如果项羽能够再回江东...

新青区15087948334: 李清照《夏日绝句》,杜牧《题乌江亭》,王安石《乌江亭》对项羽的评价分别是什么 -
丛贪金嗓: 李清照《夏日绝句》 楚汉争雄时的项羽,因为兵败,无颜面对自己的江东父老,宁肯自刎于乌江!这是何等的气概啊! 表达了对的项羽的敬佩之情 杜牧《题乌江亭》 对项羽负气自刎的惋惜,但主要的意思却是批评他不善于把握机遇,不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不善于得人、用人. 王安石《乌江亭》 这是针对杜牧的诗写的一首诗 王安石认为项羽的失败已成定局,即便是江东子弟还在,项羽也不可能再带领江东子弟卷土重来,以为他们不一定再肯为战争卖命了.

新青区15087948334: 杜牧的题乌江亭和王安石的乌江亭写了那一个历史人物?对他们的评价是否相同?为什么 -
丛贪金嗓: 项羽,《题乌江亭》是杜牧写的.《乌江亭》是王安石写的,针对杜牧的《题乌江亭》而作,表现了王安石对项羽失败的看法.杜牧在他的《题乌江亭》中写到:“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意思是批评项羽胸襟不够宽广,如果项羽能够再回江东重整旗鼓的话,说不定还可以卷土重来.而王安石则根据自己的理解,认为项羽的失败已成定局,即便是江东子弟还在,项羽也不可能再带领江东子弟卷土重来,以为他们不一定再肯为战争卖命了. 题乌江亭 (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乌江亭 (宋)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新青区15087948334: 题乌江亭和乌江亭这两首诗是对那一事件的不同评价?你同意哪一观点?说出你的理由 -
丛贪金嗓: 《题乌江亭》:杜牧有对项羽负气自刎的惋惜,但主要的意思却是批评他不善于把握机遇,不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不善于得人、用人.杜牧假想未然之机会,强调兵家须有远见卓识和不屈不挠的意志,认为项羽遭到挫折便灰心丧气,含羞自刎...

新青区15087948334: 杜牧的《题乌江亭》、王安石的《乌江亭》和李清照的《绝句》这三首诗的评价角度有什么不同?
丛贪金嗓: 《夏日绝句》:李清照用来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显然,她认为,项羽虽然兵败,但称得上英雄. 《题乌江亭》:杜牧有对项羽负气自刎的惋惜,但主要的意思却是批评他不善于把握机遇,不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不善于得人、用人.杜牧假想未然之机会,强调兵家须有远见卓识和不屈不挠的意志,认为项羽遭到挫折便灰心丧气,含羞自刎,算不上真正的“男儿”. 《乌江亭》是王安石针对杜牧的诗写的一首诗,表现了王安石对项羽失败的看法.王安石则根据自己的理解,认为项羽的失败已成定局,即便是江东子弟还在,项羽也不可能再带领江东子弟卷土重来,以为他们不一定再肯为战争卖命了.

新青区15087948334: 杜牧《题乌江亭》 王安石《乌江亭》 《李清照夏日绝句》 -
丛贪金嗓: 碰巧才考试做过这题: 这三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羽,但对项羽评价的角度并不一样,他们的角度分别是什么? 第一首是从兵家用兵的角度来评价的 第二首是从民心向背的角度来评价的 第三首是从节操(气节)角度来评价的这三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 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胜败得失、历史兴衰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定能东山再起. 王安石认为民心和形势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历史的规律不可违背. 李清照认为人要讲求气节,活着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死了也要气壮山河.

新青区15087948334: 《夏日绝句》(李清照)《题乌江亭》(杜牧)《乌江亭》(王安石)对项羽的评价角度分别是什么他们的角度分别是什么?这三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 -
丛贪金嗓:[答案] 《夏日绝句》(李清照)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 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 《题乌江亭》(杜牧)这首诗针对项羽兵败身亡的史实,批判了项羽...

新青区15087948334: 王安石和李清照对杜牧的题乌江 亭如何评价
丛贪金嗓: 千古绝唱

新青区15087948334: 王安石的《乌江亭》和杜牧的《题乌江亭》是对哪件事的历史评价? -
丛贪金嗓: 对项羽自刎乌江而死的历史评价.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