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文学革命

作者&投稿:舌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文学革命和革命文学的异同~

文学革命:
开始于1917年。它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是适应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而发生的。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封建思想的批判必然的转向对封建主义文学的攻击,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成了一场文学革命运动。在中国文学史上竖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示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

而革命文学只是以革命为题材和主题的文学。

但事实证明,文学是作为改革的手段,也同样是胡适一种醒悟感的宣泄口,这种醒悟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其中之一是他对待中国文学遗产的刻薄态度。胡适是以这种方式来大胆表示他对文学革命的定义的:

一部中国文学史只是一部文字形式(工具)新陈代谢的历史……文学的生命全靠能用一个时代的活的工具来表现一个时代的情感与理想。工具僵化了,必须另换新的,活的,这就是“文学革命”……所以我们可以说:历史上的“文学革命”全是文学工具的革命。

当“工具”成为衡量一种文学价值的唯一标准后,中国文学遗产的确非常可怜贫乏。根据胡适的标准,中国曾有过的“活文学”仅是宋人语录、元代的杂剧、章回小说,及此后的一系列小说和剧本,大多数中国古典文学,胡适认为不是学术的就是虚假的,说:“中国这二千年何以没有真有价值真有生命的‘文言的文学’?……因为这二千年的文人所做的文学都是死的,都是用已经死了的语言文字做的。”②他提醒我们,中国的古典语言在汉武帝时就已经死亡了。所以,胡适认为“白话文学史就是中国文学史的中心部分”。

胡适不是用今天衡量过去,便是用外国的标准来批评中国:

中国文学的方法实在不完备,不够做我们的模范。即以体裁而论,散文只有短篇,没有布置周密,论理精严,首尾不懈的长篇;韵文只有抒情诗,绝少纪事诗,长篇诗更不曾有过;剧本更在幼稚时代……小说好的,只不过三四部,这三四部之中,还有许多疵病;至于最精彩的“短篇小说”、“独幕戏”,更没有了。若从材料一方面看来,中国文学更没有做模范的价值。

早在1917年6月,胡适认为《水浒传》、《西游记》、《儒林外史》和《红楼梦》等等是第一流的作品。但他立即指出,他说的是这些小说的内容,而不是结构。例如《儒林外史》及其模仿者《官场现形记》、《老残游记》、《孽海花》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都只是把一些没完没了却又无联系的阴谋诡计串在一起,可以分裂成大量的短篇小说或无穷尽的系列循环。最后,胡适感叹中国没有悲剧概念。小说或戏剧结尾的规律总是大团圆。“这种团圆的迷信,乃是中国人思想薄弱的铁证……这便是说谎的文学……决不能叫人有深沉的感动,决不能引人到彻底的觉悟,决不能使人起根本上的思量反省。”然而西方的文学“乃是医治我们中国那种说谎作伪,思想浅薄的文学的绝妙圣药”。

当然,必须考虑写出这些文字时的环境背景。尽管文学革命遇到的公开反对并不强大,但古典文学在无意识层次中的分量和整个传统的势力的确仍是占压倒优势的。从20世纪初的观点来看,传统文学已变成僵化专制的。它所表现的感情和主题陈腐不堪,用词老朽。与那种带着闲情逸致往后探索,把深奥的古典文学作为一个遥远的对象来研究、欣赏的现代学术不同,这些终日在它的重压下的中国人当然有不同的感受。换句话说,古典文学已成为一种帮助压抑自由和想像力的高压手段。在这种意义上,文学革命正如胡适在1933年所说:

是对传统文化中许多观念和制度的有意识的抗议运动,是有意识把那些受传统力量束缚的男女个人解放出来的运动。它是理性对抗传统、自由对抗权威和颂扬人的生命、人的价值对抗对其压抑的运动。

胡适煞费苦心地指出,每一代都有自己与过去成就和未来可能相联系的独特的文学使命。这样,就不应盲目模仿过去的文学或认为过去的文学超过今天。因此,他认为古典文学只应是专家研究的课题。就像希腊文学和拉丁文学在西方一样。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与古典文学已毫无关系。1920年,胡适提出在中学教授文言文的建议。他认为在这个水平的学生不但应能写规范的白话文,还应能懂得文言文。更进一步,他们正应读“容易”的经典著作,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墨子》、《左传》、《诗经》等等。

虽然这样说,但只有一个痛苦的空想家才能作出胡适那样激烈的评论。他如此急切地要在文学中找到一种抗议,一种教益,但胡适在非“白话”或非实用的全部中国文学遗产中,几乎没有找到什么价值。当批评中国文学传统时,他的标准几乎是完全西化的。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的方法、风格和类型都不相同,这在胡适的眼中是致命的缺点,而中国文学中缺乏悲剧,则是中国人精神和智力的弱点。只有在他最理智的时刻他才看到过去与现在的有意义的联系,而这种时刻是少而又少。他一直相信,为了发展新的必须抛弃旧的。胡适对于明清小说的许多评价已被今日的学术研究者接受。但把胡适与学术分隔开来的是他在强调过去的消极面时那种虐待狂般的快感。

第一个十年的文学运动和文 学思潮

第一节 文学革命的兴起

一、文学革命的起因

①是适应当时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的思想启蒙运动的要求而兴起的,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

②是适应中国文学前进发展的要求而兴起的,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

③外国文学的启蒙和影响。

二、文学革命的兴起及胡适、陈独秀文学革命主张的评价

1、文学革命的兴起

1917年1月1日,胡适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一文。同年2月1日,陈独秀发表了《文学革命论》一文,正式举起了文学革命大旗。在胡、陈旗帜下,钱玄同、刘半农等也纷纷撰文表示支持和赞同,并不断补充和丰富文学革命的内容,一场破旧立新的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坛上逐步兴起。

2、胡适、陈独秀文学革命主张的评价

①胡适的文学主张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有着开创性的作用。关于文学内容、社会作用的重视与提倡,所持的“历史进化的文学观”,对控制当时文坛的陈腐的封建旧文学,形成了很大冲击。特别是白话文学的主张,有力地促进了语言的现代化变迁。但主张多为形式上的点滴改良,且有较大的妥协性。

②陈独秀的文学主张从彻底的反封建的民主主义立场出发,不仅反对旧文学的语言形式,更反对旧文学的反动思想内容,从而鲜明地举起了文学革命大旗。主张文学革命的态度较之胡适,也要坚决和激进的多。但在否定了封建旧文学后,建立什么样的新文学,回答却欠具体。从西方汲取来的文学观念,本身也存在着某些矛盾和混乱。

三、文学革命的意义

1、宣告了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古典文学的终结与新文学的诞生。

2、为当时正在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立下了不朽功劳,以从理论主张到创作,从文学内容到

形式的全面革新,揭开了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文学的光辉的第一页。

3、使中国文学打破封闭走向世界,世界文学也开始走向中国,开启了中国文学现代化的新进程。

文学革命

但事实证明,文学是作为改革的手段,也同样是胡适一种醒悟感的宣泄口,这种醒悟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其中之一是他对待中国文学遗产的刻薄态度。胡适是以这种方式来大胆表示他对文学革命的定义的:

一部中国文学史只是一部文字形式(工具)新陈代谢的历史……文学的生命全靠能用一个时代的活的工具来表现一个时代的情感与理想。工具僵化了,必须另换新的,活的,这就是“文学革命”……所以我们可以说:历史上的“文学革命”全是文学工具的革命。

当“工具”成为衡量一种文学价值的唯一标准后,中国文学遗产的确非常可怜贫乏。根据胡适的标准,中国曾有过的“活文学”仅是宋人语录、元代的杂剧、章回小说,及此后的一系列小说和剧本,大多数中国古典文学,胡适认为不是学术的就是虚假的,说:“中国这二千年何以没有真有价值真有生命的‘文言的文学’?……因为这二千年的文人所做的文学都是死的,都是用已经死了的语言文字做的。”②他提醒我们,中国的古典语言在汉武帝时就已经死亡了。所以,胡适认为“白话文学史就是中国文学史的中心部分”。

胡适不是用今天衡量过去,便是用外国的标准来批评中国:

中国文学的方法实在不完备,不够做我们的模范。即以体裁而论,散文只有短篇,没有布置周密,论理精严,首尾不懈的长篇;韵文只有抒情诗,绝少纪事诗,长篇诗更不曾有过;剧本更在幼稚时代……小说好的,只不过三四部,这三四部之中,还有许多疵病;至于最精彩的“短篇小说”、“独幕戏”,更没有了。若从材料一方面看来,中国文学更没有做模范的价值。

早在1917年6月,胡适认为《水浒传》、《西游记》、《儒林外史》和《红楼梦》等等是第一流的作品。但他立即指出,他说的是这些小说的内容,而不是结构。例如《儒林外史》及其模仿者《官场现形记》、《老残游记》、《孽海花》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都只是把一些没完没了却又无联系的阴谋诡计串在一起,可以分裂成大量的短篇小说或无穷尽的系列循环。最后,胡适感叹中国没有悲剧概念。小说或戏剧结尾的规律总是大团圆。“这种团圆的迷信,乃是中国人思想薄弱的铁证……这便是说谎的文学……决不能叫人有深沉的感动,决不能引人到彻底的觉悟,决不能使人起根本上的思量反省。”然而西方的文学“乃是医治我们中国那种说谎作伪,思想浅薄的文学的绝妙圣药”。

当然,必须考虑写出这些文字时的环境背景。尽管文学革命遇到的公开反对并不强大,但古典文学在无意识层次中的分量和整个传统的势力的确仍是占压倒优势的。从20世纪初的观点来看,传统文学已变成僵化专制的。它所表现的感情和主题陈腐不堪,用词老朽。与那种带着闲情逸致往后探索,把深奥的古典文学作为一个遥远的对象来研究、欣赏的现代学术不同,这些终日在它的重压下的中国人当然有不同的感受。换句话说,古典文学已成为一种帮助压抑自由和想像力的高压手段。在这种意义上,文学革命正如胡适在1933年所说:

是对传统文化中许多观念和制度的有意识的抗议运动,是有意识把那些受传统力量束缚的男女个人解放出来的运动。它是理性对抗传统、自由对抗权威和颂扬人的生命、人的价值对抗对其压抑的运动。

胡适煞费苦心地指出,每一代都有自己与过去成就和未来可能相联系的独特的文学使命。这样,就不应盲目模仿过去的文学或认为过去的文学超过今天。因此,他认为古典文学只应是专家研究的课题。就像希腊文学和拉丁文学在西方一样。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与古典文学已毫无关系。1920年,胡适提出在中学教授文言文的建议。他认为在这个水平的学生不但应能写规范的白话文,还应能懂得文言文。更进一步,他们正应读“容易”的经典著作,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墨子》、《左传》、《诗经》等等。

虽然这样说,但只有一个痛苦的空想家才能作出胡适那样激烈的评论。他如此急切地要在文学中找到一种抗议,一种教益,但胡适在非“白话”或非实用的全部中国文学遗产中,几乎没有找到什么价值。当批评中国文学传统时,他的标准几乎是完全西化的。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的方法、风格和类型都不相同,这在胡适的眼中是致命的缺点,而中国文学中缺乏悲剧,则是中国人精神和智力的弱点。只有在他最理智的时刻他才看到过去与现在的有意义的联系,而这种时刻是少而又少。他一直相信,为了发展新的必须抛弃旧的。胡适对于明清小说的许多评价已被今日的学术研究者接受。但把胡适与学术分隔开来的是他在强调过去的消极面时那种虐待狂般的快感。

文学革命

但事实证明,文学是作为改革的手段,也同样是胡适一种醒悟感的宣泄口,这种醒悟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其中之一是他对待中国文学遗产的刻薄态度。胡适是以这种方式来大胆表示他对文学革命的定义的:

一部中国文学史只是一部文字形式(工具)新陈代谢的历史……文学的生命全靠能用一个时代的活的工具来表现一个时代的情感与理想。工具僵化了,必须另换新的,活的,这就是“文学革命”……所以我们可以说:历史上的“文学革命”全是文学工具的革命。

当“工具”成为衡量一种文学价值的唯一标准后,中国文学遗产的确非常可怜贫乏。根据胡适的标准,中国曾有过的“活文学”仅是宋人语录、元代的杂剧、章回小说,及此后的一系列小说和剧本,大多数中国古典文学,胡适认为不是学术的就是虚假的,说:“中国这二千年何以没有真有价值真有生命的‘文言的文学’?……因为这二千年的文人所做的文学都是死的,都是用已经死了的语言文字做的。”②他提醒我们,中国的古典语言在汉武帝时就已经死亡了。所以,胡适认为“白话文学史就是中国文学史的中心部分”。

胡适不是用今天衡量过去,便是用外国的标准来批评中国:

中国文学的方法实在不完备,不够做我们的模范。即以体裁而论,散文只有短篇,没有布置周密,论理精严,首尾不懈的长篇;韵文只有抒情诗,绝少纪事诗,长篇诗更不曾有过;剧本更在幼稚时代……小说好的,只不过三四部,这三四部之中,还有许多疵病;至于最精彩的“短篇小说”、“独幕戏”,更没有了。若从材料一方面看来,中国文学更没有做模范的价值。

早在1917年6月,胡适认为《水浒传》、《西游记》、《儒林外史》和《红楼梦》等等是第一流的作品。但他立即指出,他说的是这些小说的内容,而不是结构。例如《儒林外史》及其模仿者《官场现形记》、《老残游记》、《孽海花》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都只是把一些没完没了却又无联系的阴谋诡计串在一起,可以分裂成大量的短篇小说或无穷尽的系列循环。最后,胡适感叹中国没有悲剧概念。小说或戏剧结尾的规律总是大团圆。“这种团圆的迷信,乃是中国人思想薄弱的铁证……这便是说谎的文学……决不能叫人有深沉的感动,决不能引人到彻底的觉悟,决不能使人起根本上的思量反省。”然而西方的文学“乃是医治我们中国那种说谎作伪,思想浅薄的文学的绝妙圣药”。

当然,必须考虑写出这些文字时的环境背景。尽管文学革命遇到的公开反对并不强大,但古典文学在无意识层次中的分量和整个传统的势力的确仍是占压倒优势的。从20世纪初的观点来看,传统文学已变成僵化专制的。它所表现的感情和主题陈腐不堪,用词老朽。与那种带着闲情逸致往后探索,把深奥的古典文学作为一个遥远的对象来研究、欣赏的现代学术不同,这些终日在它的重压下的中国人当然有不同的感受。换句话说,古典文学已成为一种帮助压抑自由和想像力的高压手段。在这种意义上,文学革命正如胡适在1933年所说:

是对传统文化中许多观念和制度的有意识的抗议运动,是有意识把那些受传统力量束缚的男女个人解放出来的运动。它是理性对抗传统、自由对抗权威和颂扬人的生命、人的价值对抗对其压抑的运动。

胡适煞费苦心地指出,每一代都有自己与过去成就和未来可能相联系的独特的文学使命。这样,就不应盲目模仿过去的文学或认为过去的文学超过今天。因此,他认为古典文学只应是专家研究的课题。就像希腊文学和拉丁文学在西方一样。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与古典文学已毫无关系。1920年,胡适提出在中学教授文言文的建议。他认为在这个水平的学生不但应能写规范的白话文,还应能懂得文言文。更进一步,他们正应读“容易”的经典著作,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墨子》、《左传》、《诗经》等等。

虽然这样说,但只有一个痛苦的空想家才能作出胡适那样激烈的评论。他如此急切地要在文学中找到一种抗议,一种教益,但胡适在非“白话”或非实用的全部中国文学遗产中,几乎没有找到什么价值。当批评中国文学传统时,他的标准几乎是完全西化的。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的方法、风格和类型都不相同,这在胡适的眼中是致命的缺点,而中国文学中缺乏悲剧,则是中国人精神和智力的弱点。只有在他最理智的时刻他才看到过去与现在的有意义的联系,而这种时刻是少而又少。他一直相信,为了发展新的必须抛弃旧的。胡适对于明清小说的许多评价已被今日的学术研究者接受。但把胡适与学术分隔开来的是他在强调过去的消极面时那种虐待狂般的快感。


什么是文学革命
文学革命开始于1917年,它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是适应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而发生的。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封建思想的批判必然地转向对封建主义文学的攻击,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反对旧文学,是提倡新文学的一场文学革命运动。在中国文学史上竖起一个鲜...

什么叫文学革命,要简答,不要长的答案???
新文化代替旧文化产生的摩擦

新文学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一样么?有什么区别?
一、提倡民主,反对专制。二、提倡科学,反对迷信。三、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四、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新文化运动的后期进入了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新阶段。(新文学运动只是新文化运动的一部分)

什么是 文学革命? 要简答。不要很长的答案。
文学革命开始于1917年。它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欣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是适应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而发生的。在中国文学史上竖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示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1915年,《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第二卷起易名为《新青年》),新文化运动以此开始,并在1919年借“五...

文学革命和新文学革命一样吗
一样。文学革命也称作新文学革命,是指从1917年初至1919年五四运动后这一时期里发生的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文学变革,主要包括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反对旧文学等,其标示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

二十四孝图中提到的文学革命指的是
二十四孝图中提到的文学革命指的是新文化运动。论述如下:1、新文化运动的核心思想是反对封建礼教和道德伦理,主张民主、科学、进步。在文学方面,新文化运动倡导对传统文学形式进行改革,大力推崇白话文作为表达方式,并提倡运用白话文进行语言文字的革新和现代文学创作。这种变革方式被称为“文学革命”。2...

名词解释"文学革命"
文学革命开始于1917年。它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是适应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而发生的。在中国文学史上竖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示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1915年,《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第二卷起易名为《新青年》),新文化运动以此开始,并在1919年借“...

什么叫文学革命
但事实证明,文学是作为改革的手段,也同样是胡适一种醒悟感的宣泄口,这种醒悟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其中之一是他对待中国文学遗产的刻薄态度。胡适是以这种方式来大胆表示他对文学革命的定义的:一部中国文学史只是一部文字形式(工具)新陈代谢的历史……文学的生命全靠能用一个时代的活的工具来表现一...

文学革命开始于哪一年?
文学革命开始于1917年。它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是适应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而发生的。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封建思想的批判必然地转向对封建主义文学的攻击,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反对旧文学,是提倡新文学的一场文学革命运动。在中国文学史上竖起一个鲜明的界碑...

文学革命开始于哪一年
中国新文学(后来称中国现代文学)以1917年的文学革命为开端。至此,中国古代文学终于被现代文学所取代,中国文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它的主要内容有:高扬科学与民主的旗帜,引进西方的个性解放思想,自由平等学说,社会进化论等资产阶级文化思潮,抨击以“孔教”为代表的传统伦理道德,批判专制制度与文化...

阜宁县15376773881: 文学革命 - 搜狗百科
于邵斯奇:[答案] 第一个十年的文学运动和文 学思潮 第一节 文学革命的兴起 一、文学革命的起因 ①是适应当时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的思想启蒙运动的要求而兴起的,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 ②是适应中国文学前进发展的要求而兴起的,是晚清文学改...

阜宁县15376773881: 为什么说文学革命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文学革新运动 -
于邵斯奇:[答案] 文学革命开始于1917年.它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欣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是适应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而发生的.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封建思想的批判必然的转向对封建主义文学的攻击...

阜宁县15376773881: 文学革命取得的实际成绩是什么? -
于邵斯奇:[答案] 文学革命,是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成了一场文学革命运动,开始于1917年.陈独秀在1917年二月号的《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在《文学革命论》中提出“三大主义”:“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

阜宁县15376773881: 文学革命取得哪些实绩? -
于邵斯奇:[答案] 文学革命的功绩 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场伟大而彻底的文学革新运动,带来了文学的全面革新和解放,使中国文学告别古典,走向现代.文学革命开始于1917年.它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是适应以思想革命...

阜宁县15376773881: “五四”文学革命是怎样的一场革命?
于邵斯奇: 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提出了改良文学应从八事 入手:即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做无病呻吟,勿取滥用套词,不...

阜宁县15376773881: “文学革命”在创作上主要有哪些成就与收获?希望尽可能详细. -
于邵斯奇:[答案] 文学革命的主要内容、成就及历史意义: 主要内容:反对封建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人的文学、平民文学; 反对文言,提倡白话 介绍外国文学. 成就:1、批判了“文以载道”、“代圣贤立言”等旧文学观念,宣传了现实主义文学思 想;

阜宁县15376773881: 有没有关于现当代文学的一个完整时间线索? -
于邵斯奇: 关于什么的线索喔,小说,散文... 要是只是时间分界,就是1917-1949为现代.1949-至今为当代.其中1917-1927为第一个十年,也叫文学革命时期;1927-1937为第二个十年,也叫革命文学时期;1937-1949为第三阶段.当代中的断层就有不同的划分了.

阜宁县15376773881: 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是谁?
于邵斯奇: 最早明确提出"文学革命"口号的是陈独秀. 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文为文学的正宗,用来取代文言文.继胡适之后,陈独秀明确提出“文学革命”口号.2月,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反对贵族文学、古典文学、山林文学、主张国民文学、写实文学、社会文学.陈独秀的文章,是文学革命的正式宣言书. 追问 继胡适之后,陈独秀明确提出“文学革命”口号,,那这句话的意思不是说胡适才是第一人吗? 回答继胡适之后的意思是继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之后.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没有明确提出“文学革命”口号.最早明确提出“文学革命”口号的是陈独秀.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