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取信的翻译 谢谢

作者&投稿:爱新觉罗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文言文《李牧》的翻译~

李牧是赵国北部边境的良将。长期驻守代地雁门郡,防备匈奴。他有权根据需要设置官吏,防地内城市的租税都送入李牧的幕府,作为军队的经费。他每天宰杀几头牛犒赏士兵,教士兵练习射箭骑马,小心看守烽火台,多派侦察敌情的人员,对战士待遇优厚。订出规章说:“匈奴如果入侵,要赶快收拢人马退入营垒固守,有胆敢去捕捉敌人的斩首。”匈奴每次入侵,烽火传来警报,立即收拢人马退入营垒固守,不敢出战。像这样过了好几年,人马物资也没有什么损失。可是匈奴却认为李牧是胆小,就连赵国守边的官兵也认为自己的主将胆小怯战。赵王责备李牧,李牧依然如故。赵王发怒,把他召回,派别人代他领兵

李牧是赵国镇守北部边境的优秀将领,常年驻扎在代地,雁门郡,防御匈奴。他有权根据实际需要任命官吏,城市的税收都送进将军幕府中,作为士兵的费用。他下令每天杀几头牛犒劳士兵,教士兵射箭、骑马。谨慎地把守烽火台,多派侦察人员,优待战士。制订规章说:“匈奴如果侵入边境来抢掠,应立即进入营垒坚守,有胆敢擅自捕捉俘虏的处斩刑。”匈奴每次入侵,烽火台就严谨地举烽火报警,战士们随即进入营垒防守,不敢应战。这样过了好几年,也没有什么伤亡和损失。可是匈奴认为李牧是胆小怕事,即使是赵国的边防兵也认为“我们的将军胆小怕事”。【赵王责备李牧,李牧仍然以前一样。】赵王发怒,调他回京,派另外的人替代他边将的职务。 一年多,匈奴每次来侵犯,新将领都领兵出战。每次出战,多是失利,伤亡损失很多,边境上老百姓不能耕种、放牧。当时又请李牧出山,李牧闭门不出,坚持说自己有病。赵王就又强迫他出任边将,派他去统率军队。李牧说:“大王一定要任用我,要让我像以前那样做,我才敢接受命令。”赵王答应了他。 李牧到达边境,按照原来的法规、号令办事。匈奴好几年一无所得,但是人们始终认为李牧胆怯。守边的士兵常得到奖赏却不被使用,都希望与匈奴一战。这时李牧就准备了经过挑选的兵车一千三百辆,精选出战马一万三千匹。还有曾经获得百金奖赏的勇士五万人,能拉硬弓的优秀射手十万人,全部组织起来进行军事演习。又大力组织放牧,让人民布满山野。匈奴派出小股兵力入侵,李牧部众假装败逃,丢下几千人给匈奴。匈奴单于听到这个消息,率领大批军队入侵。李牧大量布下灵活奇特的战阵,从左右两边包抄反击匈奴,大败匈奴,斩杀匈奴十几万人马。接着消灭襜褴,打败东胡,迫使林胡投降,单于逃跑。这次战役以后的十几年,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上城邑。 赵王迁七年,秦国派遣王翦攻打赵国,赵王派李牧、司马尚抵抗秦军。秦国用大笔金钱贿赂赵王的宠臣郭开,施行反间计,说李牧、司马尚想要谋反。赵王便派赵葱和齐将颜聚代替李牧。李牧不接受命令,赵王派人秘密逮捕了李牧,把他杀死了。撤销了司马尚的职务。这以后三个月,王翦乘势急速攻打赵国,大败赵葱的军队,杀了赵葱,俘虏了赵王赵迁和赵军将领颜聚,终于灭亡了赵国。

原文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乃下令。 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卫鞅曰:“此皆乱法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其后民莫敢议令。
译文
法令已详细制订但尚未公布,公孙鞅怕百姓不信任,于是在国都的集市南门立下一根长三丈的木杆,下令说有百姓能把木头搬移到北门去就赏给二百两黄金。百姓们感到此事很古怪,没人敢动手去搬移(木头)。公孙鞅又说:“能搬过去的赏一千两。”于是有一个人半信半疑地拿着木杆到了北门,立刻获得了一千两的重赏。这时,公孙鞅才下令颁布变法法令。 变法令颁布了一年,秦国百姓前往国都控诉新法使民不便的数以千计。这时太子也触犯了法律,公孙鞅说:“新法不能顺利施行,就在于上层人士带头违犯。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施以刑罚,便将他的老师公子虔处刑,将另一个老师公孙贾脸上刺字,以示惩戒。”第二天,秦国人听说此事,都遵从了法令。新法施行十年,秦国出现路不拾遗、山无盗贼的太平景象,百姓勇于为国作战,不敢再行私斗,乡野城镇都治理得很好。这时,那些当初说新法不便的人中,有些又来说新法好,公孙鞅说:“这些人都是乱法的刁民!”把他们全部驱逐到边疆去住。此后老百姓不敢再议论法令的是非。
词义
令:指商鞅为秦孝公变更法度定制的命令 十金:二十两为一金,十金即为二百两。 卫鞅:卫国人,姓公孙,名鞅。后因得封商地十五邑,所以又名商鞅。他实行变法,使秦国富强,是著名的政治家。 傅:师傅,指负辅佐责任的官或负责教导的人。这里是指傅父,古代保育、辅导贵族子女的老年男子。 黥:墨刑,在面额上刺字,以墨涅之。 趋令:归附、服从命令。 《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史,全书共二百九十四卷,通贯古今,上起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下迄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末年赵匡胤(yìn)(宋太祖)灭后周以前(公元959年),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作者把这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实,依时代先后,以年月为经,以史实为纬,顺序记写;对于重大的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与各方面的关连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使读者对史实的发展能够一目了然。 《资治通鉴》取材极为广泛,除了历代“纪传体”断代史(所谓“正史”)之外,还采用了大量的“杂史”、文集、笔记等有关著作,考订史实,舍弃“符瑞”等神怪材料删繁就简、取精用宏,先由“当代通儒(博洽多闻的学者,即今之史学家)(司马光的助手)刘攽(fēn)、刘恕、范祖禹等分段撰写,再经司马光删削润色总其成,所以全书读来如出一人手笔,很少有自相矛盾之处,文字也简洁流畅,富有文学色彩。 书由神宗赐名并做序;另外又由司马光编写了《通鉴考异》卅卷、《通鉴目录》卅卷,以备参考和检阅;又由刘恕另写《通鉴外纪》,记述庖羲至周的历史。 《通鉴》的编写,为我国提供了一部非常有价值的历史资料,它是继《史记》之后的我国又一历史巨著;然而就其编写目的而言,正如题名一样:“鉴于往事,资以治道”,是为使后代统治者吸取前代盛衰兴亡的经验教训,所以它着重于政治、军事,而缺少社会经济变动的记载。 就作者说,他的正统观念是很强的,在他的那些“臣光曰”(见《通鉴》的史评)中体现得是很充分的。他主张法制永远不变,他曾说:“先王之法,不可变也”;他认为,象周威烈王命晋大夫魏斯等为诸侯,是弃“先王之礼”,废“祖宗之法”。同时,他还把人们的思想活动,尤其是统治者的政治活动做为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这些观点当然要贯串于《通鉴》之中,因此,我们在阅读时,不能不加以注意。
启示
信用是国家的重宝,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必定得到民众的信任。
http://baike.baidu.com/view/2004800.htm(是立木取信吧)


埇桥区13227751923: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翻译 -
却轻氨磷: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意思是:想要(把和氏璧)交给秦国,又恐怕得不到秦国的城池,白白被欺骗;想要不给,又怕秦兵会出兵攻来.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战国末,强秦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

埇桥区13227751923: 翻译:牧杜门不出,顾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 -
却轻氨磷: 查了下原文,这句话大概的意思是.李牧称病闭门不出,赵王强行让李牧复起带领兵将.李牧说:大王用我,我还是和以前一样用兵才敢听命带兵.超王答应.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

埇桥区13227751923: 《史记·李牧传》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常居代雁门 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 为约曰 牧杜门出,固称· · · · ·疾 -
却轻氨磷:[答案] 不知道是哪个字,就把句子解释一下吧 常年驻扎在代地雁门郡 即使是赵国的边防兵也认为我们的将军很胆小 李牧闭门不出,坚持说自己有病

埇桥区13227751923: ...的汉文帝.文章通过对话描写,再现了敢于直谏的良臣和勇于纳谏的贤君形象. 小题3:翻译(1)乃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3... -
却轻氨磷:[答案]小题1:C 小题1:A 小题1:(1)于是才再问冯唐说:“您怎么知道我不懂得任用廉颇、李牧那样的人才呢?” (2)因此军队被击败,士兵溃散奔逃,被泰兵所虏杀. 小题1:C为被动句,而A为介词宾语前置句,B为宾语前置,D也是宾语前置 小题1:这篇传...

埇桥区13227751923: 翻译“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 -
却轻氨磷: 他(李牧)可以根据实际情 况自行设置官吏,收取的租税全部送到他的府署,作为养兵的经费.

埇桥区13227751923: 翻译:“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小人,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李牧多为奇阵,张 -
却轻氨磷:[答案] 这个是要翻译李牧列传全篇呢还是只翻译你说的这两句? 1,如果匈奴来入侵,(即作如果解)应该立即收拢人马进入营寨以固守,有胆敢私自捕捉敌人的斩. 2,是匈奴小入,请注意是“小入”,进入的入,不是小人.意思是与匈奴进行小规模的作战...

埇桥区13227751923: 文言文翻译 - 李牧至边,如约.匈奴数岁无所得,
却轻氨磷: 标准答案:李牧来到北部边境,继续实行以往的约束.匈奴几年毫无所获,却总是认为李牧畏惧他们.守边将士每天得到赏赐却不被派遣抗击匈奴,都希望与匈奴人打一仗.李牧于是备齐精选的战车一千三百辆,精选的战马一万三千匹,曾获得过百金奖赏的勇士五万人,能拉硬弓的善射的士兵十万人,将他们全部组织起来,进行作战训练,并让人放牧,使放牧人遍布在边境田野.匈奴人小规模地入侵,李牧命令部队假装战败,并且把数十人丢弃给匈奴.匈奴的单于听到这个消息后,就率军大举来犯.李牧多设奇阵,指挥部队从左、右两翼进行包抄,大破敌兵,斩杀匈奴十多万,乘胜灭掉了代地以北的胡族褴,攻破东胡,使林胡部族归降.匈奴单于领残兵逃奔而去,此后十多年都不敢再接近赵国的边境 .

埇桥区13227751923: 李牧守关的全文翻译 -
却轻氨磷: 展开1全部 赵国大将李牧,常年居守在雁门(今山西右王南),防备匈奴进犯.他设置官吏以方便为原则,将收来的租税都送入幕府,作为官兵的费用.每天杀好几头牛慰劳士兵.练习骑马射箭,各处多设烽火,多派间谍.尔后又和将士约法说:"如...

埇桥区13227751923: 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的翻译 -
却轻氨磷:[答案] 翻译:陛下即使得到了廉颇和李牧二人,也用不上他们.

埇桥区13227751923: 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翻译 -
却轻氨磷:[答案] 李牧不听从命令,赵(人名结合上下文)命令人去逮捕并抓住了李牧,将之斩杀.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