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是菩提树,心若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什么是明镜台 勤拂拭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掌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是什么意思~

  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是禅诗,解释如下:
  弟子就如同是菩提树,(释迦牟尼佛当年在菩提树下觉悟)
  弟子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捻花微笑,禅宗以心传心的第一宗公案(典故))
  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
  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是出于此)

  二、扩展知识:
  1、出处:这个是神秀大师的一个四句偈。
  2、引申:神秀和惠能一共有两个偈子。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惠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是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众生的心灵就像一座明亮的台镜,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拭,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的意思。
原文: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出处:唐代神秀《坛经》
含义: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众生的心灵就像一座明亮的台镜。
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拭,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扩展资料: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是慧能与神秀作偈呈心时,神秀所作。六祖慧能所作的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原文: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出处:唐朝惠能《菩提偈》
含义:原本就没有菩提树,也并不是明亮的镜台。只要性空,哪会有什么尘埃!

佛对我说:你的心上有尘。我用力地擦拭。
佛说:你错了,尘是擦不掉的。我于是将心剥了下来。佛又说:你又错了,尘本非尘,何来有尘?
我领悟不透,是什么意思?
我想这是从神秀和慧能那两个偈子引申出来的。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的确,要能够参透这两个偈子的确很难,就是正确的理解也不易。
参悟不透...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
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
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
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
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
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 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现在只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它,惨悟不透!
心本无尘,尘即是心。无心无尘,人便死。
我曾经思考过一个问题:
人觉得一个东西好吃,事实上嗅觉比味觉占更大的比重,
所以象狗这样嗅觉灵敏的生物,在饮食上远比我们快乐,
这样的想法到底对不对?如果错了,错在哪里?
其实尘在外,心在内,常拂之,心净无尘;
尘在内,心在外,常剥之,无尘无心;
心中有尘,尘本是心,何畏心中尘,无尘亦无心?
正如慧能所说的:仁者心动。
又如道家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它们的道理是一样的。
佛家讲究万物在心,追求修世;
道家讲究无牵无挂, 追求避世。
佛家想超脱今世,道家则是修行今世,而追究其原理来说都是一种修行,
说的是一种超脱, 却不是刻意的寻求,
主旨在心。
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言自性风光,但是

是否真达到最高境界,未必/如慧能大师自己所说的:

熟则熟矣,犹欠筛也/
........................................
但是,就凭“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还是未达传付禅宗衣钵的造诣,不要忘记我们上面所列举的情形,因为“本来无一物”的情况,正如雪月梅花的境界,虽然清冷而美妙,到底是空寂孤寒的一面,毫无生机存在。

六祖在大彻大悟的时候,是他在三更人室,五祖法问他初闻“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质疑,使他再进一步而澈底了解心性本元的究竟,所以他便说:“何期自性,本自清静;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个才是代表了禅宗言下顿悟的“顿”与“悟”的境界。

可是不要忘了,他后来还是避居在猎人队中,由悟后而修持了十五年的经过,由此你就可以了解《楞伽经》中是顿渐并举,禅宗是顿渐并兼,犹如《楞严经》上所说的:“理须顿悟,乘悟并销,事资渐修,因次第尽。”所指顿渐并重的道理了。现在谈谈禅学,抓住一句“本来无一物”,就无所而不可为,那不落在狂禅的知见才怪呢!须知禅宗正有严谨修持工夫的层次存在,不是落在空谈或狂妄自是上,才会与真正的禅有相近之处。
--------------------------------------

1.关于六祖的开悟
明心见性与神秀的两个偈语问题:由历代相传,几种不同版本的《六祖坛经》,与禅宗各种典籍的记述,有关六祖最初得道开悟的事迹,大体并无多大出入。中国禅宗,自五祖弘忍开始,教人念诵《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便可由此人道,一变达摩大师以《楞伽经》印心的教学方法,这只能说是教授法的改变,对于禅宗的宗旨,并无二致;《金刚经》以明心见性为主旨,处处说明般若(智慧)性空的真谛,其中的修行求证方法,以“善护念”三字为重点,以“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而说明性空实相,了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为指标。
现在为了普通了解禅宗的治心道理,用现代的观念,先作一比较容易明了的说明,也可使大家依此修习,做为修心养性的简捷方法:
(1)首先我们先要静静地观察自己内在心理的意识思想,再把它简单地归纳为两部分来处理:一部分是由于感觉所生的思想和观念,例如痛苦、快感、饱暖、饥寒等等,都是属于感觉的范围,由它而引发知觉的联想和幻想等等活动。一部分是由于知觉所生的意识思想,例如莫明其妙而来的情绪,烦闷、苦恼、对人我内外种种事物的分别思维等等,当然包括知识学问的思维,以及自己能够观察自己这种心理作用的功能。
(2)其次,到了能够了解自己心理作用的活动,不管它是感觉的,或知觉的,总而言之,统统叫做一念,能够作到在念念之间,起心动念的每一观念,自己都能观察得清楚,再无不知不觉,或莫明其妙的情况,然后,就可把它处理作为三段观察:凡是前一个念头(思维意识)过去了的,便叫做过去心,也就是前念。后一个念头(思维意识)来了的,便叫做现在心,也就是当前的一念。还没有来的,当然便是未来心,也就是后念了,可是它还没有来,不去管它。不过,你不要忘记,当你觉得后一个观念还没有来的时候,这个正是现在当前的一念了,而且才觉到是现在,立刻便已成为过去。
(3)复次,如此内省观察得久了,你把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看得清清楚楚,于是你便练习,当前念的过去心过去了,后念的未来心还没有生起的一刹那之间,当前的心境,就会微微的、渐渐的,呈现一片空白。
但这空白,不是昏迷、或晕厥、或同死亡以前的状况,这是清清楚楚的,灵灵明明的一段空灵,也就是宋明时代禅师们所说的昭昭灵灵的时候。
如果真能切实到达这个情况,就会觉得自己所有的意识思维,不管它是感觉的或知觉的,都如一片浮光流影,像雁过长空,风来水面,所谓踏雪飞鸿,了无踪迹可得,才知平生所思所为的,都只是一片浮尘光影而已,根本无法把捉,根本是无根可依的,那你就会体会到“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的心理状态了。
(4)再次,你若了解了心念过去、现在、未来三段的不可得,譬例成下面这个公式,自己反省看来,翻成一笑。
…………未来……现在……过去……
————————————————无始以来
……未来……现在……过去…………
0+1-1——1-1=0
因此认得此心中的一切一切云为,都是庸人自扰,由此再进一步,观察破除生理感受上所起的压力,和思想促使身体所作的行为活动,都是犹如泡沫空花,虽然在不加自我观察的时候,表面看来好像都是我一连串成直线的活动,实际所谓这个我的活动,也只是像电流、像火花、像流水一样,都是由于无数接连不断的前后念的因缘凑成了一条线,其中毕竟没有真正的东西存在,所以你会自然而然地觉到山不是山、水不是水、身不是身、心不是心,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只像梦幻般的浮沉起伏在世间而已,因此你会自然而然的了解“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其实就是“本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妙用了。
(5)如次,你要保持这个明白了心理上意识思维的状态以后,经常在静中动中,保持这一段昭昭灵灵的灵明觉性,犹如万里晴空,不留点翳的现象,那就够你受用去享受了,你才真会懂得人生的真谛,找到真正归宿的安身立命之处,可是你不要认为这样便是禅宗的明心见性了!更不要认为这样便是禅宗所谓的悟道了!因为你在这个时候,正有一个昭昭灵灵、灵灵觉觉的作用存在,你还不知它的来去与起处呢!这个时候,正是明代憨山大师所说:“荆棘林中下足易,月明帘下转身难”!
以上所讲的一切,是借用比较现代化的方法,说明人们心理活动状态的情况,同时也以此而说明禅宗六祖当时听到别人念诵《金刚经》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领悟的一些消息,由此使你可以了解六祖的师兄神秀所作的偈子,“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的自己内在用工夫心得的程度;那么,你由此可知六祖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心得境界。如把两者作一比较,自然可以了解五祖弘忍要叫六祖三更人室,付嘱他的衣钵了,但是,就凭“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还是未达传付禅宗衣钵的造诣,不要忘记我们上面所列举的情形,因为“本来无一物”的情况,正如雪月梅花的境界,虽然清冷而美妙,到底是空寂孤寒的一面,毫无生机存在。六祖在大彻大悟的时候,是他在三更人室,五祖法问他初闻“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质疑,使他再进一步而澈底了解心性本元的究竟,所以他便说:“何期自性,本自清静;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个才是代表了禅宗言下顿悟的“顿”与“悟”的境界。可是不要忘了,他后来还是避居在猎人队中,由悟后而修持了十五年的经过,由此你就可以了解《楞伽经》中是顿渐并举,禅宗是顿渐并兼,犹如《楞严经》上所说的:“理须顿悟,乘悟并销,事资渐修,因次第尽。”所指顿渐并重的道理了。现在谈谈禅学,抓住一句“本来无一物”,就无所而不可为,那不落在狂禅的知见才怪呢!须知禅宗正有严谨修持工夫的层次存在,不是落在空谈或狂妄自是上,才会与真正的禅有相近之处。

心如明镜


佛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是什么意思?
出自唐代慧能法师的《菩提偈》,原文如下:《菩提偈》作者:惠能 朝代:唐代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身为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佛拭;勿使惹尘埃 。有人懂吗 ?_百度知 ...
雪峰 佛教禅宗五祖弘忍欲传衣钵,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性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我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仅次于主持的五祖大弟子神秀作偈如下: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

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抬.常拭明镜台,莫使染尘埃.是什么意思啊?
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毋使惹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两首佛偈很多人都知道,前者是神秀写的,后者是六祖慧能写的,这两首偈也是当初五祖决定谁来继承衣钵的依据。先是神秀写的前者,众人赞不绝口,五祖看后微笑而过;翌日,慧能便写了后者,...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一首歌里面的歌词 哪个...
抛不开七情六欲包围 什么戒律什么清规手拿伏魔圣剑 却杀不出爱情六道轮回 是非恩怨谁知道我还在念大慈悲 剑下有多少亡魂灰飞烟灭无谓 不要再无欲无求任雨打风吹 剑一挥爱恨情仇化为尘土挥飞 你不要再防碍我为所又欲为 (念经)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身是菩提树心若明镜...

菩提本无果,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何解?
这句偈言是针对神秀禅师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而作。菩提本来是生长在印度的一种树,因为本师释迦牟尼佛再其树下修行证道成佛,被佛弟子尊为胜树,后引申为菩提心,意思是,能使人了悟宇宙人生的真相,并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同入比卢性海,证悟般若涅槃!所以,...

身似菩提树,心若明镜台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严格要求自己,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而这句话的所导致的后果就是“夜夜忏悔悔不及,日日不端端不正”。什么原因就是将自己的念头控制的太紧,有些象儒家的自省,或者基督教的忏悔,佛教里亦有以妄制妄的这种法门,也就是办法。就是时时刻刻用心来观自己的行为和心,时时刻刻纠正...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二者皆凡物 怎不惹尘埃 出处
出自《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禅宗六祖慧能,高度唯心主义思想。 祖一日唤诸门人总来。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 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 各作一偈,来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火急速去,不得迟滞。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是空无物,何处惹尘埃。是什么意思
原文是一个修道者写的: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以免惹尘埃.后慧能大师依照此诗作: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以惹尘埃.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以免惹尘埃.---菩提和明镜是修道的境界,原文是说,修道到了一定的境界,身若菩提树,不为凡事所困,心如明镜不受俗...

身是菩提树,心似明镜台。时时常拂拭,勿使尘埃附是什么意思
我来试试吧,仅供参考 菩提者觉也,即自性、佛性、如来藏、法身。若以圆教来解,性相一如,何物不是法身?此肉身亦是也。义明矣,身是菩提树,乃是指我们的法身、法性如如不动、照而常寂,此是空如来藏也。心似明镜台,此心非妄想心,非意识心,非肉团心,乃是我们的妙明真心,即自性、佛...

佛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句话出自哪部...
” 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的确,要能够参透这两个偈子的确很难,就是正确的理解也不易。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 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 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 不让它被...

岑巩县15089118554: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是什么意思 -
壤琬冠心: 1、解答:人的自身如同菩提树,心像明镜台一样.不时地拂拭他们,不要让它们沾染尘埃.2、拓展:作者简介:神秀 (公元606~706)唐代高僧,为禅宗五祖弘忍弟子,北宗禅创始人.俗姓李,汴州尉氏(今属河南)人.少习经史,博...

岑巩县15089118554: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什么意思 -
壤琬冠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意思是菩提原本就没有树,明亮的镜子也并非是台,本来就虚无一物,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时时勤拂拭 就是说时时刻刻警记在心 提醒自己 检讨自己

岑巩县15089118554: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式,勿使惹尘埃.的意思是什么 -
壤琬冠心:[答案] 我认为引出这句话才是你说的那句话的目的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我想这是从神秀和慧能那两个偈子引申出来的.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说:“...

岑巩县15089118554: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是啥意思 -
壤琬冠心: 佛家有两首诗,一首《偈神季》: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还有一首《偈慧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人们常认为后一首诗是顿悟,内心没有欲念,人又何从去惹尘埃.而认为前一首是渐修,内心的洁净,要靠勤拂拭. 人生在世,穿行于世事混沌之中,如行走黄沙中.即算内心无欲,衣着洁净也总有尘埃沾身.人心不是眼镜店里的眼镜,也不是看破尘世闲云野鹤的隐者,总有些世俗尘埃是挥之不去的. 身体脏了,勤擦洗;眼镜蒙灰了,用布擦摸;心灵的灰尘多了,多拂拭.《偈神季》更贴切地说明了修身养性的方法.

岑巩县15089118554: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的意思? -
壤琬冠心:[答案]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这是和尚神秀和慧能一段对话. 神秀 (606?-706),俗姓李,汴州尉氏(今河南尉氏)人.隋末出家.唐高祖武德年间在洛阳受戒.五十岁时嗣禅宗五祖弘忍,历六年,升为上座僧.弘忍卒...

岑巩县15089118554: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是什么意思????? -
壤琬冠心: 这是禅宗的神秀大师所说的修行偈颂.是对修行状态的一种概括.“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是一种比喻.因为修行是为了证菩提(觉悟真理之意),这个证是内心的证,人在觉悟之后,内心能亮如明镜,照见一切万法实相,不再有迷惑困扰...

岑巩县15089118554: 淡泊,宁静,宠辱不惊!身如菩提树,心似明镜台!!时时长拂拭,莫使染尘埃!!!什么意思! -
壤琬冠心: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 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 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 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

岑巩县15089118554: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是什么意思 -
壤琬冠心: 这是禅宗里边神秀大师的修行名句,虽然没有明心见性,但是其时常擦拭自己的心灵,足以为人称道.身体如菩提树一般,心如明镜台一般,经常擦拭,莫要染上尘埃!这应该很好理解啊!个人的一点粗浅解释吧,我等卑微之人很难解释圣贤的名句的,因为人家的境界自己不可企及,理解不了.

岑巩县15089118554: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是什么寓意 -
壤琬冠心: 我们此身就像智慧之树,心就像明镜,时时要擦亮,不要染了尘埃.寓意未悟道时要认真修行,以便悟入.

岑巩县15089118554: 身如菩提树,心似明镜台;时时勤拂拭,不叫染尘埃.下一句是什么? -
壤琬冠心: 没有下一句了 不过和它相对应的是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是慧能针对神秀的 身如菩提树,心似明镜台;时时勤拂拭,不叫染尘埃.这句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