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烽火主要内容

作者&投稿:友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卢沟桥烽火》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卢沟桥烽火》第一段(1)写"九一八"事变后的卢沟桥的战略位置。
  第二段(2-5)写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第三段(6-8)写中国人民团结抗战,全国人民对卢沟桥守军的慰问和声援。
  第四段(9)中国人民抗战的序幕。

中心思想:《卢沟桥烽火》本文主要叙述了发生在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揭露了日本侵略着蓄意挑起事端,野蛮侵占我国领土的滔天大罪,讴歌了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顽强精神。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接着又逐步蚕食华北,妄图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全中国。至1937年上半年,北平的东、北、西三面都被日军和伪军控制,位于北平西南郊的卢沟桥便成了平津通往南方的咽喉要道。 1937年7月7日深夜,星光暗淡,万籁俱寂。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驻守在卢沟桥的中国官兵发现了敌情,便大声喝问:“谁?口令!”一个日本军官气势汹汹地说,他们有一个士兵失踪了,要到宛平城内去“搜查”。这显然是蓄谋已久的挑衅行为。面对敌人的无理要求,守桥的中国士兵当即严词拒绝。 日军恼羞成怒,首先向中国军队开起火来。“嗒嗒嗒……”密集的机关枪子弹倾泻在卢沟桥桥面上。中国守军立即开枪还击。但由于众寡悬殊,守桥部队伤亡较大,只得暂时退守大桥东头的宛平县城。 第二天凌晨,日军向宛平城发动进攻。早有防备的中国守军同仇敌忾,奋起还击,打得日本鬼子人仰马翻。日寇吃了亏,便拉来大炮。随着震耳欲聋的炮声,宛平县城的东门和西门被炸开了。日本鬼子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哇哇”吼叫着,疯狂地向县城扑来。英勇的中国守军举起明晃晃的大刀,冒着敌人的炮火,在杀声中冲出了县城。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顷刻间刀光闪闪,鲜血四溅。在硝烟和火光中,日寇被杀得哭爹喊娘,狼狈而逃。 当天晚上,大刀队员们手握大刀,腰佩手榴弹,又悄悄地向卢沟桥进发。到了桥头,大刀队员们齐声呐喊:“小鬼子,看刀!”日寇猝不及防,一个个人头滚落,尸横桥头。这时,我们的援军又从敌人背后杀来,两面夹击,打得日寇鬼哭狼嚎,抱头鼠窜。激战一直持续到9日凌晨,侵占桥头的日军全部被歼,卢沟桥重又回到了中国军队的手中。 但是,日寇亡我之心不死,继续向平津一带调集兵力,不断对中国军队发起攻击。中华民族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 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就通电全国,大声疾呼:“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号召全国军民团结一致,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 全国人民迅速行动起来。北平市民成群结队地前往部队慰劳,长辛店的铁路工人夜以继日地帮助军队修筑工事。各地民众、海外华侨也纷纷来电声援,并送来了大批慰问品。 卢沟桥事变拉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从此,一场伟大的抗日战争便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卢沟桥事变完全是日本侵略者早有预谋、精心策划的。历史和剧情发生的原因。 在强大的敌人面前,我军将士同仇敌忾,奋起还击,侵略者遭到可耻的惨败。

《卢沟桥烽火》本文主要叙述了发生在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揭露了日本侵略着蓄意挑起事端,野蛮侵占我国领土的滔天大罪,讴歌了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顽强精神。

卢沟桥为十一孔联拱桥,拱洞由两岸向桥中心逐渐增大,拱券跨径从12.35米至13.42米不等,桥身中央微微突起93.5厘米,坡势平缓。河面桥长213.15米,加上两端的引桥,总长266.5米。桥身总宽9.3米。

桥面宽7.5米。桥两侧雁翅桥面呈喇叭口状,入口处宽32米。桥面两侧设置石栏,南侧有望柱140根,北侧有141根。望柱间距约1.8米至2米,柱高1.4米。柱间各嵌石栏板,栏高约0.85米。

扩展资料

卢沟桥亦称芦沟桥,在北京市西南约15公里处,丰台区永定河上。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

整个桥身都是石体结构,关键部位均有银锭铁榫连接,为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在《马可·波罗游记》中它被形容为一座巨丽的石桥,后来外国人都称它为“马可波罗桥”。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在此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宛平城的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史称“卢沟桥事变”(亦称“七七事变”)。 中国抗日军队在卢沟桥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

卢沟桥位于北京市西南15公里丰台区永定河上,距广安门10公里,是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始建于金大定29年(1189年),建成于金章宗明昌3年(1192年)。

早在700年前,由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介绍到欧洲而闻名于世,当年马可·波罗就是从这里进入北京的。

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那时候有一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在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

卢沟桥是在金世宗统治的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五月,决定修建的。不过当时尚未动工,金世宗就在第二年年初病逝了。

卢沟桥始建于1189年六月,明昌三年(1192年)三月完工。两侧石雕护栏各有140条望柱,柱头上均雕有石狮,形态各异,据记载原有627个,现存501个。

石狮多为明清之物,也有少量的金元遗存。“卢沟晓月”从金章宗年间就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因桥身跨越卢沟,人们都称它卢沟桥。早在战国时代,卢沟河渡口一带已是燕蓟的交通要道,兵必争之地。

参考资料:卢沟桥-百度百科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接着又逐步蚕食华北,妄图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全中国。至1937年上半年,北平的东、北、西三面都被日军和伪军控制,位于北平西南郊的卢沟桥便成了平津通往南方的咽喉要道。

1937年7月7日深夜,星光暗淡,万籁俱寂。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驻守在卢沟桥的中国官兵发现了敌情,便大声喝问:“谁?口令!”一个日本军官气势汹汹地说,他们有一个士兵失踪了,要到宛平县城内去“搜查”。这显然是蓄谋已久的挑衅行为。面对敌人的无理要求,守桥的中国士兵当即严词拒绝。

日军恼羞成怒,首先向中国军队开起火来。“嗒嗒嗒……”密集的机关枪子弹倾泻在卢沟桥桥面上。中国守军立即开枪还击。但由于众寡悬殊,守桥部队伤亡较大,只得暂时退守大桥东头的宛平县城。

第二天凌晨,日军向宛平城发动进攻。早有防备的中国守军同仇敌忾,奋起还击,打得日本鬼子人仰马翻。日寇吃了亏,便拉来大炮。随着震耳欲聋的炮声,宛平县城的东门和西门被炸开了。日本鬼子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哇哇”吼叫着,疯狂地向县城扑来。

英勇的中国守军举起明晃晃的大刀,冒着敌人的炮火,在杀声中冲出了县城。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刀光闪闪,鲜血四溅。在硝烟和火光中,日寇被杀得哭爹喊娘,狼狈而逃。

当天晚上,大刀队员们手握大刀,腰佩手榴弹,又悄悄地向卢沟桥进发。到了桥头,大刀队员们齐声呐喊:“小鬼子,看刀!”日寇猝不及防,一个个人头滚落,尸横桥头。这时,我们的援军又从敌人背后杀来,两面夹击,打得日寇鬼哭狼嚎,抱头鼠窜。激战一直持续到9日凌晨,侵占桥头的日军全部被歼,卢沟桥又重回到了中国军队的手中。

但是,日寇亡我之心不死,继续向平津一带调集兵力,不断对中国军队发起攻击。中华民族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

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就通电全国,大声疾呼:“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号召全国军民团结一致,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

全国人民迅速行动起来。北平市民成群结队地前往部队慰劳,长辛店的铁路工人夜以继日地帮助军队修筑工事。各地民众、海外华侨也纷纷来电声援,并送来了大批慰问品。

卢沟桥事变拉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从此,一场伟大的抗日战争便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扩展资料:

被选入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5课。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接着又逐步蚕食华北,妄图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全中国。至1937年上半年,北平的东、北、西三面都被日军和伪军控制,位于北平西南郊的卢沟桥便成了平津通往南方的咽喉要道。

卢沟桥(Lugou Bridge)亦作芦沟桥,在北京市西南约15千米处丰台区永定河上。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卢沟桥全长266.5米,宽7.5米,最宽处可达9.3米。有桥墩十座,共11个桥孔,整个桥身都是石体结构,关键部位均有银锭铁榫连接,为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在此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宛平城的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史称“卢沟桥事变”(也称“七七事变”)。中国抗日军队在卢沟桥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

卢沟桥亦称芦沟桥,在北京市西南约15公里处,丰台区永定河上。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

卢沟桥为十一孔联拱桥,拱洞由两岸向桥中心逐渐增大,拱券跨径从12.35米至13.42米不等,桥身中央微微突起93.5厘米,坡势平缓。河面桥长213.15米,加上两端的引桥,总长266.5米。桥身总宽9.3米。桥面宽7.5米。桥两侧雁翅桥面呈喇叭口状,入口处宽32米。桥面两侧设置石栏,南侧有望柱140根,北侧有141根。望柱间距约1.8米至2米,柱高1.4米。柱间各嵌石栏板,栏高约0.85米。

整个桥身都是石体结构,关键部位均有银锭铁榫连接,为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在《马可·波罗游记》中它被形容为一座巨丽的石桥,后来外国人都称它为“马可波罗桥”。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在此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宛平城的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史称“卢沟桥事变”(亦称“七七事变”)。 中国抗日军队在卢沟桥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

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那时候有一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在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

卢沟桥是在金世宗统治的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五月,决定修建的。不过当时尚未动工,金世宗就在第二年年初病逝了。

卢沟桥始建于1189年六月,明昌三年(1192年)三月完工。两侧石雕护栏各有140条望柱,柱头上均雕有石狮,形态各异,据记载原有627个,现存501个。石狮多为明清之物,也有少量的金元遗存。

“卢沟晓月”从金章宗年间就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因桥身跨越卢沟,人们都称它卢沟桥。早在战国时代,卢沟河渡口一带已是燕蓟的交通要道,兵必争之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卢沟桥烽火



  《卢沟桥烽火》第一段(1)写"九一八"事变后的卢沟桥的战略位置。
  第二段(2-5)写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第三段(6-8)写中国人民团结抗战,全国人民对卢沟桥守军的慰问和声援。
  第四段(9)中国人民抗战的序幕。

中心思想:《卢沟桥烽火》本文主要叙述了发生在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揭露了日本侵略着蓄意挑起事端,野蛮侵占我国领土的滔天大罪,讴歌了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顽强精神。

课文具体叙述了"卢沟桥烽火"的经过,揭露了日本侵略军蓄意挑起事端,野蛮侵占我国领土的滔天大罪,歌颂了我国军民同仇敌忾、不畏强敌、抗击侵略者的顽强精神,敌军的奸诈狡猾。

《卢沟桥烽火》本文主要叙述了发生在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揭露了日本侵略着蓄意挑起事端,野蛮侵占我国领土的滔天大罪,讴歌了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顽强精神。


卢沟桥烽火主要内容
《卢沟桥烽火》本文主要叙述了发生在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揭露了日本侵略着蓄意挑起事端,野蛮侵占我国领土的滔天大罪,讴歌了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顽强精神。卢沟桥为十一孔联拱桥,拱洞由两岸向桥中心逐渐增大,拱券跨径从12.35米至13.42米不等,桥身中央微微突起93.5厘米,坡势...

第五课卢沟桥烽火课文内容概括
《卢沟桥烽火》主要叙述了发生在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揭露了日本侵略着蓄意挑起事端,野蛮侵占我国领土的滔天大罪,讴歌了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顽强精神。卢沟桥为十一孔联拱桥,拱洞由两岸向桥中心逐渐增大,拱券跨径从12.35米至13.42米不等,桥身中央微微突起93.5厘米,坡势平缓...

第五课卢沟桥烽火课文内容概括
《卢沟桥烽火》主要叙述了发生在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揭露了日本侵略着蓄意挑起事端,野蛮侵占我国领土的滔天大罪,讴歌了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顽强精神。卢沟桥为十一孔联拱桥,拱洞由两岸向桥中心逐渐增大,拱券跨径从12.35米至13.42米不等,桥身中央微微突起93.5厘米,坡势平缓...

卢沟桥烽火一文主要叙述了()揭露了()讴歌了()
《卢沟桥烽火》一文叙说了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揭露了日军侵占我国领土的滔天罪行,讴歌了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顽强精神。

【卢沟桥烽火】和【半截蜡烛】资料
沟桥摸来。驻守在卢沟桥的中国士兵发现了敌情,便大声喝问:“谁?口令!”一 个日本军官气势汹汹地说,他们有一个士兵失踪了,要到宛平城内去“搜查”。这 显然是蓄谋已久的挑衅行为。面对敌人的无理要求,守桥的中国士兵当即严词拒绝。 日军恼羞成怒,首先向中国军队开起火来。“嗒嗒嗒……”密集的机关枪子弹倾...

卢沟桥烽火的资料
沟桥摸来。驻守在卢沟桥的中国士兵发现了敌情,便大声喝问:“谁?口令!”一 个日本军官气势汹汹地说,他们有一个士兵失踪了,要到宛平城内去“搜查”。这 显然是蓄谋已久的挑衅行为。面对敌人的无理要求,守桥的中国士兵当即严词拒绝。日军恼羞成怒,首先向中国军队开起火来。“嗒嗒嗒……”密集...

有关卢沟桥烽火的资料
卢沟桥烽火 《卢沟桥烽火 》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接着又蚕食华北,妄图把 侵略的魔爪伸向全中国。至1937年上半年,北平的东、北、西三面都被日本侵略者 控制,位于北平西南郊的卢沟桥便成了平津通往南方的咽喉要道。 1937年7月7日深夜,星光暗淡,万籁俱寂。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

卢沟桥烽火文章结构
全国人民对卢沟桥守军的慰问与声援。第四段(第9自然段):写“卢沟桥事变”揭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卢沟桥烽火》主要叙述了发生在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揭露了日本侵略着蓄意挑起事端,野蛮侵占我国领土的滔天大罪,讴歌了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顽强精神。

关于卢沟桥烽火事件
卢沟桥烽火事件: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

卢沟桥烽火的经过,急!
日军恼羞成怒,首先向中国军队开起火来。“嗒嗒嗒……”密集的机关枪子弹倾泻在卢沟桥桥面上。中国守军立即开枪还击。但由于众寡悬殊,守桥部队伤亡较大,只得暂时退守大桥东头的宛平县城。第二天凌晨,日军向宛平城发动进攻。早有防备的中国守军同仇敌忾,奋起还击,打得日本鬼子人仰马翻。日寇吃了亏,...

秀峰区17788626328: 《卢沟桥烽火》内容概括 -
闵阙纳尔: "九一八"事变后->1937年7月7日深夜->第二天凌晨->当天晚上->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

秀峰区17788626328: 卢沟桥烽火 - 搜狗百科
闵阙纳尔: 《卢沟桥烽火》这篇课文叙述了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揭露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起事端、野蛮侵占我国领土的滔天罪行,讴歌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不屈精神.

秀峰区17788626328: 卢沟桥烽火的分段(卢沟桥烽火课文)
闵阙纳尔: 《卢沟桥烽火》的分段:第一段、写九一八事变后的卢沟桥的战略位置.第二段、写卢沟桥事变的经过.第三段、写中国人民团结抗战,全国人民对卢沟桥守军的慰问和声援.第四段、中国人民抗战的序幕.卢沟桥烽火内容: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中国东北三省,接着又逐步蚕食华北,妄图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全中国;至1937年上半年,北平的东、北、西三面都被日军和伪军控制,位于北平西南郊的卢沟桥便成了平津通往南方的咽喉要道;卢沟桥事变拉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

秀峰区17788626328: 卢沟桥烽火中心思想 -
闵阙纳尔: 中心思想:《卢沟桥烽火》本文主要叙述了发生在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揭露了日本侵略着蓄意挑起事端,野蛮侵占我国领土的滔天大罪,讴歌了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顽强精神.

秀峰区17788626328: 卢沟桥烽火第一部分讲了什么 -
闵阙纳尔: 写“九一八”事变后的局势和卢沟桥所处的战略地位.1931年9月18日,日军挑起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并一手炮制了伪“满洲国”.日军占领东北后,将魔爪伸向华北,阴谋策动“华北自治”.1936年6月,日本天皇批准了新的《帝国国防方针》及《用兵纲领》,公然宣称要实现控制东亚大陆和西太平洋,最后称霸世界的野心.8月7日,日本五相会议通过了《国策基准》,具体地规定了侵略中国,进犯苏联,待机南进的战略方案.同时,还根据1936年度侵华计划,制定了1937年侵华计划.从1936年5月起,日本陆续增兵华北,不断制造事端,频繁进行军事演习,华北局势日益严峻.当时,守卫平津地区的中国守军为第29军,军长宋哲元兼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

秀峰区17788626328: 你对课文《卢沟桥烽火》的理解是: . -
闵阙纳尔: 《卢沟桥烽火》这篇课文主要叙述了“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起事端、野蛮侵占我国领土的滔天罪行,讴歌了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顽强精神.课文条理十分清楚,按照时间和事情的发展顺序具体地记叙了“卢沟桥事变”的经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在充分触摸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感悟作者的情感,通过课前和课中互联网搜索相关资料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秀峰区17788626328: ...卢沟桥事变拉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从此,一场伟大的抗日战争便如火如荼地展开了.1、根据选文中的时间顺序,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 -
闵阙纳尔:[答案] 1、根据选文中的时间顺序,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1937年7月7日深夜,日军蓄谋挑衅借士兵始终要搜城;第二天凌晨,日军向宛平城发动进攻,但战败;当天晚上,大刀队员们和援军对日军进行夹击,夺回卢沟桥. 2、...

秀峰区17788626328: 1、你对课题《卢沟桥烽火》的理解是什么?2、《卢沟桥烽火》一课主要叙述了什么?揭露了什么?讴歌了什么?3、课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有:“'九一八... -
闵阙纳尔:[答案] 1、卢沟桥烽火在历史中占有着重要的位置,由此打响了8年的抗日战争.所以是 烽火 2、叙述了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揭露了中国军的英勇善战,日本军的险恶行径 3、这个及不得了 4、以一个士兵失踪是幌子,主要是要有理由占领卢沟桥.但不能平白...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