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7个传统节日是什么

作者&投稿:仁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七大传统节日是什么?详细点?~


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中元节。

1、春节

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亦为传统意义上的“年节”。俗称新春、新岁、新年、新禧、年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

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清明节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也过清明节,比如越南、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

这些国家的清明节与中国的传统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2006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午日节、龙舟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习俗。

2006年5月,国务院将端午节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4、七夕节

七夕节,又名七巧节、乞巧节、双七、七姐诞等,是一个以“牛郎织女”民间传说为载体,以爱情为主题,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性节日。

七夕节是世界上最早的爱情节日,七夕夜晚坐看牵牛织女星、访闺中密友、拜祭织女、祈祷姻缘、切磋女红、乞巧祈福等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七夕习俗。

古时候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会在七夕夜晚牛郎织女“鹊桥会”时,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七夕节发源于中国,在部分受中华文化影响的亚洲国家如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也有庆祝七夕的传统。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中秋节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重阳节

重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民俗观念中“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

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敬老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7、中元节

中元节,即七月半祭祖节,又称施孤、鬼节、斋孤、地官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等。中元节由上古时代“七月半”农作丰收秋尝祭祖演变而来。

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时代民间的祭祖节,而被称为“中元节”,则是源于东汉后道教的说法。道教认为七月半是地官诞辰,祈求地官赦罪之日,阴曹地府将放出全部鬼魂,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因此将七月半秋尝祭祖节称为“中元节”。

佛教中称为“盂兰盆节”。在统治者推崇道教的唐代,道教的中元节开始兴盛,并且逐渐将“中元”固定为节名相沿迄今。中元节与上元节、下元节合称“三元”

七月十四/十五日祭祖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以及海外华人地区的传统文化节日,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均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祖大节。2010年5月,文化部将香港特区申报的“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入选,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从远古流传至今,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不仅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然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文化的侵袭,这些节日正在逐渐丧失魅力。

  现在,尽管春节仍然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但是年味却越来越淡,不但过年的内容和形式都有不小的变化,就是人们内心那种憧憬与期盼也无从捡拾。比起春节,其他传统节日就更显颓落了。虽然我们依然会在元宵节吃元宵、端午节包粽子,但是除了吃的形式不减,节日文化的内涵却越来越枯萎,人们参与的热情与日俱减,近乎名存实亡。

  而另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一些舶来的“洋节”却是越过越红火,尤其是都市里的青年人参与圣诞节、情人节间的热情,更衬托出传统节日的冷清。

  2005年12月31日,文化部向社会公示了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名单,包括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入围。这标志着一场“民族节日保卫战”从政府层面开始打响,令人振奋。相信这份有很强内聚力和广泛包容性的民族精神文化遗产,在政府的关注和扶持下,在热心民族民俗文化的国民参与下,必将在未来的岁月里不断创新发展,发扬光大。

  传统节日入围首批国家文化遗产名录

  第一批501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名单近日开始向社会公示,为期30天。据介绍,该名单是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相关部门推荐申报的1315个项目进行审议后筛选而成,分为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美术、手工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共10大类。其中,备受关注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农历二十四节气、黄帝陵祭典、祭孔大典、屈原故里端午习俗等中国传统节日进入推荐名单,另外,梁祝传说、格萨尔史诗、蒙古族长调、川江号子、维吾尔木卡姆、秦腔、傩戏、吴桥杂技、水书等文化遗产均获入选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类推荐名单。

  传统节日的根源

  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它和社会的发展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古代的这些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这从文献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书》,到战国时期,一年中划分的二十四个节气,已基本齐备,后来的传统节日,全都和这些节气密切相关。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李露露女士新著《中国节――图说民间传统节日》,将中国较重要的传统节日统计归纳为20个,其中春节、立春、元宵节、中和节(二月二日)、上巳节(三月三日)、清明节、天贶节(六月六日)、夏至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都与时气节奏大有关系。

  而当中国农业文明发展到一定时期之后,传统节日则又从性质到形式,开始为儒家伦理学说支撑的家族制度而服务。这种建立在农业经济基础上的以父家长为中心的家族制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所依托的社会结构,并对民间风俗产生了长期的、重大的影响。于是我们看到在传统节日中,“农事”、“祈福”、“驱邪”等主题尔外,又添加了“祭祖”、“团圆”等“孝亲”元素。

  传统节日断裂现状

  我国现有的法定节日有10个,分别是:新年(西历1月1日)、春节、国际劳动妇女节(3月8日)、植树节(3月12日)、国际劳动节(5月1日)、五四青年节(5月4日)、国际儿童节(6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8月1日)、教师节(9月10日)、国庆节(10月1日)。其中只有春节属于传统文化节日。其他节日,或来源于重要的历史事件(如国庆节),或与国家、政府的行政设定有关,有的则是采用国际公例,总之多是近、现代发展形成的历史产物。这是中国传统节庆文化出现断裂很重要的一个表现。

  把时间上推,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孙中山政府取消了农历纪年而改为国际通行的公历纪年。同时,民国政府还想把中国的传统节日改为公历日期庆祝,甚至为此采取了很多极端的做法,尽管当时的民众并不买账,依旧按照农历庆祝传统节日,但是公历纪年却由此确立下来。1921年胡适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将所有这些对传统文化的不关爱,变成了一种特殊的行政干预的强硬方式,到1929年甚至把农历全都废掉了。这样,人们对传统节日开始日渐淡漠,相反却对国外的一些东西趋之若鹜。

  同时,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以及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剧,民间节日文化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在不断淡化,外来节日则逐渐抬头。实际上,人们在节庆期间(包括传统节日与外来节日)衣、食、住、行等消费生活观念、方式上的具体改变,直接反映了中国民众正经历一场世界观的巨大转变。

  传统节日变化的两种文化倾向

  有专家把当前节日民俗文化剧变中表现出的文化倾向做了两种归纳:

  一是继续坚持遵循古老的传统民俗生活方式,或不能改变固有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对文化的急剧变迁持某种排斥态度,对古老的民俗文化传统经常表示出特殊的尊重,面对着眼前的文化剧变,产生了许许多多困惑,特别是对外来的西方文化难以认同。另外是迅速调适新的生活方式,去努力改变生存环境,随时随地寻求新的发展机会;甚至早在文化变迁之前,就已经先期接受了新事物、新观念,适应了新的经济冲击和社会新潮流;同时很快接受了民俗文化的新变迁,比较习惯于选用其他民族的或外来的风俗习惯,并对古老的传统民俗文化不表示什么特别的尊重。

  前一种倾向反映了传统文化心理取向,它代表了一种传统的谋求民族生存的文化策略。而后一种倾向显示出融合新旧民俗文化的巨大适应能力……主动接受新文化,把对传统民俗文化的重整再造和快速适应变迁作为最佳的求民族生存的文化策略。

  当然这两种文化倾向,往深处说,依然是反映了两种认识观的区别。一味谓叹“人心不古”、“背弃传统就是败家”,或是“觉今是而昨非”声言“传统文化不能适应时代要求”,恐怕都不是客观的论断。文明是人创造的,在传播过程中,必定会优胜劣汰,因而需要我们不断对传统节日赋予新的内涵。

  保护传统节日民俗文化的意义

  传统的节日文化是一个民族的东西,是一个民族共同创造的共同享受的一种文化,这种文化会自然形成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在里面,再有附加其上的审美情感、趣味,它的精神影响力是巨大的。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就是因为有这些东西来包装着我们,真的被遗弃了,那我们在精神上也就算不上一个完整的中国人。

  保护传统节日文化的意义,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宋兆麟这样理解:第一,节日是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我们说牵牛要牵牛鼻子,研究民间文化抓住节日,就可以带出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民间文学、民间神话传说等等,具有很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第二,节日也是处于变化之中的,我们要考虑如何因势利导,好的保留,坏的剔除,以使它更好地发展。比如春节的一些礼仪形式,我就认为作揖要比西方的握手礼好,能够保持距离。再比如鞭炮,尽管可以营造节日气氛,但是污染严重,而且存在隐患,如果能够制造出改良的品种,只有声响和光电,没有烟尘和爆炸,不是两全其美吗?第三,节日对于社会安定、人民和睦和增强民族凝聚力也很重要。过节期间一方面家庭和睦,甚至平日不来往的楼上楼下、街坊邻居见了面也会很礼貌地问好祝福,整个社会洋溢着安定祥和的氛围;另一方面,犯罪率恐怕是最低的。再有,中国人无论走到哪里,春节是一定要过的,这就是我们民族的凝聚力。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

一月:春节、元宵、
四月:清明、
五月:端午
七月:七夕、
八月:中秋 九月:重阳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7个传统节日是什么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7个传统节日是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和农历二十四节气。这些节日不仅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然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文化的侵袭,这些节日正在逐渐丧失魅力。2005年12月31日,文化...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7个传统节日是什么
七月十四\/十五日祭祖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以及海外华人地区的传统文化节日,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均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祖大节。2010年5月,文化部将香港特区申报的“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入选,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7个传统节日是什么
七月十四\/十五日祭祖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以及海外华人地区的传统文化节日,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均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祖大节。2010年5月,文化部将香港特区申报的“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入选,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7个传统节日是什么
其中,备受关注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农历二十四节气、黄帝陵祭典、祭孔大典、屈原故里端午习俗等中国传统节日进入推荐名单,另外,梁祝传说、格萨尔史诗、蒙古族长调、川江号子、维吾尔木卡姆、秦腔、傩戏、吴桥杂技、水书等文化遗产均获入选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类推荐名单。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个)羌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麦西热甫、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中国活字印刷术、赫哲族伊玛堪。优秀实践名册(1个)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藏医药浴法、太极拳、送王船以及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个)包括:羌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麦西热甫、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中国活字印刷术和赫哲族伊玛堪。此外,还有一个项目被列入优秀实践名册,即福建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哪些项目?
1. 民间文学类:包括1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 传统音乐类:涵盖1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 传统舞蹈类:共有1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 传统戏剧类:包含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 曲艺类:共有1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包含2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 传统...

首个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是哪个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7个传统节日:1、春节 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亦为传统意义上的“年节”。2、清明节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3、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午日节、龙舟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1. 昆曲:于2001年被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 古琴艺术:于2003年被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3.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于2005年被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4. 蒙古族长调民歌:与蒙古联合申报,于2005年被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

中国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戏、中国剪纸、古琴、算盘、二十四节气、中国针灸、中国书法、中国京剧、活字印刷术、长城。1、皮影戏:皮影戏是中国古老的民间传统艺术,被老北京称为驴皮影戏。是一种用动物皮或纸板做剪影、用蜡烛或烈酒等光源照射、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2、中国剪纸:“中国剪纸”是用...

互助土族自治县18540807066: 中国传统节日顺序表
逯荀泰吡: 中国的十二个传统节日顺序分别为——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腊八节、小年和除夕.一、传统节日介绍1.内容:中...

互助土族自治县18540807066: 我国哪些节日是"非遗"是哪些 -
逯荀泰吡: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我国属于“非遗”的节日有端午节和二十四节气.

互助土族自治县18540807066: 中国七大传统节日是什么?详细点?
逯荀泰吡: “天友乳业杯”中华传统节日形象创作大赛 9月14日,中华文化促进会在北京宣布,“悬赏”近20万征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和重阳节七大传统节日的LOGO和主题形象及原创诗词. 本次活动总奖金达30余万元. 征集时间从9月22日(中秋节)开始至12月22日(冬至),征集结果将在明年1月26日(农历小年)发布.目前,我国的端午节已经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他几个重要传统节日也计划打包进行申遗. 七大传统 节日:1、普天同庆新春至——春节2、火树银花不夜天——元宵3、寒食东风御杨柳——清明4、艾符蒲酒话升平——端午5、年年乞于人间巧——七夕6、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7、把酒赏菊倍思亲——重阳.

互助土族自治县18540807066: 有哪些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逯荀泰吡: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傣族泼水节、壮族祭龙节、东乡族开斋节、傈僳族刀杆节、彝族火把节等等.1、傣族泼水节傣族泼水节,流行于云南省傣族人民聚居地的传统节...

互助土族自治县18540807066: 我国传统节日有哪些呢?
逯荀泰吡: 我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除夕 春节春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古时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是一年的开始,后来改为农历正月初一开...

互助土族自治县18540807066: 端午节中秋节元宵节分别在几月几日 -
逯荀泰吡: 端午节是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中秋节是在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元宵节是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

互助土族自治县18540807066: 中华民族还有许多传统节日,写出你知道的,并在里边挑一个节日简单介绍一下 -
逯荀泰吡:[答案] 中秋,端午,春节、植树,清明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更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

互助土族自治县18540807066: 中国首个入选非物质文化节日的是哪一个?
逯荀泰吡: 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

互助土族自治县18540807066: 七夕节是什么节日?
逯荀泰吡: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发源于中国,是华人地区以及东亚各国的传统节日,该节日来自于牛郎与织女的传说,在农历七月初七庆祝(日本在明治维新后改为阳历7月7日).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所以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 楼上说的情人节是2月14号,是外国的节日.

互助土族自治县18540807066: 七月七什什么节 -
逯荀泰吡: 您好: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七夕节”,民间亦称“乞巧日”. 由于牛郎织女的故事感天动地,现代人更把这一天当做“中国情侣节”.七夕七月七,是传说中牛郎织女从鹊桥渡天河相会的日子.人们心中的织女...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