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数量论的历史证据

作者&投稿:丰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什么是传统的货币数量论基本思想是什么~

货币数量论(the quantity theory of money)认为在货币数量变动与物价及货币价值变动之间存在着一种因果关系的理论。
核心思想 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商品价格水平涨落与货币数量成正比,货币价值的高低与货币数量的多少成反比。
主要内容: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物价水平的高低和货币价值的大小由一国的货币数量所决定的。货币数量增加,物价随之正比上涨,而货币价值则随之反比下降。反之则相反。
重要性:
弗里德曼的货币数量理论,是一个经过了“实证”的理论。它的“可接受性”或“正确性”至今还有大量的争辩之声,在现代社会里,它的“有用性”则几乎没有多么大的争议。
货币理论史上有一个直观易懂却又争论不休的理论,这就是货币数量论。货币数量论有古典论和现代之分。古典论认为,货币数量决定商品的价格。货币数量多了,商品价格就上升;货币数量少了,商品价格下降。在这种货币数量理论里,货币只是一种工具,人们得到这种工具就会到市场上去购买商品。得到货币数量多,用于购买商品的货币就多,商品价格上涨;得到的货币数量少,用于购买商品的货币少,商品价格就下降。由于这种理论有许多生活的直观经验支持,理解起来比

古典货币数量论和现代货币数量论在解释货币数量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时,实际上都假设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是通畅无阻的。也就是说,中央银行供给的基础货币,经过金融机构与市场的乘数扩张而形成的货币供给量,是完全作用于实体经济之中。

《1873年铸币案》
第一:
美国历史上通过的《1873年铸币案》,白银作为货币的法律地位被取消。1792年以来,美国法定实行金银复本位货币制度,由于金银本身的法定比价与市场比价不一致,黄金市场价格高于货币法定比价,因可自由铸币或回炉成金属,黄金就进入商品市场而没有成为实际货币,白银是直到1834年事实上的货币。随后,1834年美国又通过了黄金和白银之间的法比价调整法案,它使得黄金作为货币与白银的比价高于金在商品市场上与白银的比价(1850年美国加州和大利亚发现大金矿,加大了这一比价之差),这就又使得黄金成为了事实上的货币,而白银几乎退出了货币舞台。这样不同货币本位的两个历史阶段,说明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即场比价较低的金属成为货币,而比价较高的金属回到商品世界。在这种格局下,货币数量是变化着的,它们影响到了商品的价格。按照弗里德曼的观点,1792年到1834年,此间白银是实际货币,由于白供应量相对充足,货币数量不存在短缺问题。但1834年开始,白银逐渐退出货币领域,货币供应就只有黄金了。因黄金自然产量有限,货币数量短,结果必定会是商品价格下降。这就是所谓的通货紧缩。
历史有了另一种行进方式。唯一黄金本位货币情况下,通货紧缩对于经济发展不利,为了增加货币数量,美国出现了不可兑换的纸币。这说明,通货紧缩如果不能因为白银再币化,就会导致货币脱离黄金形态走向纸币形态。加上美国1861至1865年的南北战争,政府不得不扩大开支,从1862年开始通过印刷机印制了大量的绿背纸币(Greenback),结果就有了黄金和纸币并行流通的现实,并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战时的价格水平达到了战前的两倍多。
1873年通过的取消白银货币法案,有点历史的怪异性。本来,在金银的货币法定比价低于金银商品的市场比价情况下,黄金作为货币更合算,白银几乎自动地退出了货币领域,这时黄金就是实际上的单一货币。这项法律的通过,不再允许白银成为货币,结果完全切断了白银可以按照商品市场要求再成为货币的通道,货币的数量就完全彻底落到黄金一种货币身上了。一方面它导致了商品价格的下降,形成通货紧缩;另一方面,它引导出了不可兑换纸币历史的开端。由于白银不再是货币,1873年至1896年,美国的实际价格水平按1.7%的水平一直降。由此而来,货币数量的足,推动了美国不可兑换纸币的历史发展进程。从那时开始,美国人发行不可兑换纸币的历史就没有再停止过,美元钞票至今还有“绿背”的叫法就是明证。也是从那时开始,世界上被称为严重的、恶性的、奔腾的通货膨胀都相继地出现过。白银购买计划 
第二:美国的白银购买计划,导致中国结束了银位的货币制度,并带来了一系列严重后果。
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开始实行白银购买计划。这使得美国的白银作为货币的数量大大增加,在美国国内形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1932年到1937年,白银购买计划促进了美国的货币增长,引起物价上涨,一般价格上涨了百分之十四,批发价格上涨了百分之三十二,农产品价格涨了百分之七十九。同时,白银购买计划得中国的白银大量输出,导致了中国严重的通货紧缩。当时,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实行银本位制的国家,白银的输出,引起货币数量的急速减少,市场物价下降使产出受到严重影响,国民党政府发行不可兑换的纸币就取银本位制而代之了。对于弗里德曼来说,这两个历史片断的特殊意义在于:一,金属货币情况下,同样有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出现,货币数量对于商品价格的从古到今的影响都是绝对的;第二,金银本位货币演进到不可兑换的纸币,银货币数量变化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即金银货币数量不足带来了纸币历史的开端;第三,不可兑换纸币的数量没有了自然产量的限制,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就不再有边界了,相比较而言,通货膨胀更容易出现,恶性的通货膨胀也时有可能发生。




早期货币数量论的代表是谁?
大卫·休谟(1711—1776年)是英国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哲学家、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早期货币数量论的代表人物之一。出身于苏格兰贵族家庭。1723年入爱丁堡大学学习希腊语,后又学习法律,但他热爱学习和研究哲学。1735—1737年旅居法国。1746和1747年两度担任圣克莱尔将军的秘书,并随他出使维也纳和都灵。约在1750...

货币数量论概述
货币数量论是指一种用流通中的货币数量的变动来说明商品价格变动的货币理论。货币数量论认为在货币数量变动与物价及货币价值变动之间存在着一种因果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物价水平的高低和货币价值的大小取决于一国的货币数量。货币数量增加,物价随之正比例上涨,而货币价值则随之反比例下降。反之则...

货币数量论的本质
货币数量论的本质如下:货币数量论是一种经济学理论,其主要研究货币数量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货币数量论的本质在于探究货币供应量变动对经济体系中物价、利率等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货币数量论的核心观点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货币数量的变化与物价水平的变化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具体来说,货币数量越...

弗里德曼对货币数量论的观点是什么?
弗里德曼则认为,货币数量论首先是一个关于货币需求的理论,而不是关于产量和物价的理论。因此,就要着重对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进行分析,他主张实行“单一性规则”,即把货币供应量作为惟一的政策工具,由政府公开宣布,每年货币增长率在较长的时期内保持在一个固定不变的水平上。这个固定不变的货币增长率,...

货币数量论对中国的意义
在迈向现代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经济货币化成为关键挑战。因此,发展中国家亟需寻找适合本国国情的货币理论来指导经济发展,这是个至关重要的议题。现代经济学中,货币理论流派繁多,其中以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最具影响力。深入剖析现代货币数量论的理论框架,并结合发展中国家...

休谟主张的货币数量论是什么样的理论?
他是18世纪货币数量论的著名代表。休谟与重商主义观点相对立,主张货币数量论,他否认货币具有内在的价值,在他看来货币不过是劳动和商品的代表,是决定价格的手段;商品价格由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决定,流通中货币数量的增加必然引起商品价格成比例地上涨。

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主张货币数量与名义收入之间存在稳定的正相关关系。弗里德曼认为,货币在经济中的角色并不仅仅是交易媒介,而是同时扮演着价值贮藏的职能。他提出了货币需求函数的概念,该函数将货币需求与一系列经济变量相联系,如恒常收入、财富总额、债券利率以及预期的物价变动率等。在弗里德曼的理论...

能否系统地介绍货币理论中的各个学派联系和发展历史以及代表人物的简介...
紧接着,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凯恩斯主义崭露头角,以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为核心,强调政府干预以调节经济周期。凯恩斯主义强调需求管理,对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这一学派与货币供应理论的对峙,例如弗里德曼的货币数量论,也在经济学界引起了长期的讨论。米尔顿·弗里德曼,作为货币...

现代货币数量论的介绍
50年代,以美国弗里德曼为核心的货币主义流派倡导现代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既影响物价总水平变动,也影响总产量或国民收入变动。著作有弗里德曼《货币数量论—一个重新表述》货币稳定方案《价格理论》(1962)。1956年,弗里德曼在《货币数量论—一个重新表述》中发展了货币需求理论。弗里德曼探讨人们...

货币数量论的理论发展
这里我们不打算探讨其理论自身的前提假设,而是要着重揭示现代货币数量论隐含的前提假设,即:经济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运行;资本市场是完善的;经济运行中各经济主体产权边界清晰,行为独立。正是在这一系列假定前提下,货币主义者得出了上述现代货币数量论的基本结论一一价格水平会随货币量的增加而上升;实际...

获嘉县18458468094: 最早提出货币数量论的经济学家是 -
蓟和吉派: 1)关于就业和产出决定的古典理论;(2)古典资本市场,也就是萨伊(SayJ.B.)的市场定律;(3)货币数量论.根据凯恩斯的观点,古典宏观经济学有三个基本观点:第一,产出、实际工资和就业由劳动力市场和总生产函数决定;第二,利率由资本市场的供求力量决定;第三,价格水平由货币数量决定.凯恩斯驳斥上述每一个观点.参考资料:陈一乐:《“古典”宏观经济模型述评》

获嘉县18458468094: 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主张是什么呢?
蓟和吉派: 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数量论并不是关于产量、货币收入或物价水平的理论,而是货币需求的理论,即货币需求是由何种因素决定的理论.因此,弗里德曼对货币...

获嘉县18458468094: 货币数量论的代表作 -
蓟和吉派: 早期的代表人物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和英国经济学家休谟.本世纪初,美国经济学家费雪提出了现金交易论,英国剑桥学派创始人马歇尔提出了现金余额说,其门徒庇古提出剑桥方程式.20世纪,30年代以来,由于凯恩斯的货币经济理论,使货币数量论的势头减弱.50年代起,以美国的弗里德曼为核心的货币主义流派倡导现代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既影响物价总水平的变动,也影响总产量或国民收入的变动.主要著作有:弗里德曼的《货币数量论——一个重新表述》(1956)货币稳定方案(1959),《价格理论》(1962)等.

获嘉县18458468094: 传统货币政策是什么与非传统货币政策的区别 -
蓟和吉派: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可以溯源到18世纪早期的货币数量论,但是直到20世纪30年代《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凯恩斯提出的货币政策利率途径传导机制理论问世之前,这一理论在长达200年的时间内无人问津,未能引起经济学家们的关注....

获嘉县18458468094: 为什么说费雪方程和庇古的剑桥方程完善了货币数量论. -
蓟和吉派: 费雪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货币流量和存量的角度出发,以两种完全相反的逻辑体系推导出了在数学上一致的方程,各自独立证明了货币的数量中性,两者相互补充,使得货币数量论的结论成为确定

获嘉县18458468094: 货币需求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 -
蓟和吉派: (1) 西方货币需求理论沿着货币持有动机和货币需求决定因素这一脉络,经历了传统货币数量学说、凯恩斯学派货币需求理论和货币学派理论的主流沿革.(2) 西方早期的货币需求理论为传统货币数量说,主要研究货币数量对物价水平和货币价值...

获嘉县18458468094: 宏观经济理论的演变 -
蓟和吉派: 宏观经济学方家众多,各学派从不同方面发展出了自己的理论.从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开始建立宏观经济学的基本体系,侧重于需求管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滞涨出现,供给学派也有了用武之地,之后宏观经济学发展更是百家争鸣:从货币经济学派-理性预期学派-制度学派-后凯恩斯主义学派-新凯恩斯主义学派-芝加哥学派(新兴古典主义),越来越接近于经济社会的现实,各种假设进一步开放,但是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试图用单一理论完全解释清楚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获嘉县18458468094: 流动偏好理论和实际利率理论的异同 -
蓟和吉派: 第一: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流动性偏好理论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现代货币数量论第二:弗里德曼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结论: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极低,而收入弹性较大;货币流通速度是很稳定的;货币需求函数也是稳定的.由此...

获嘉县18458468094: 求一篇货币需求理论综述 -
蓟和吉派: 从货币流通角度看,货币需求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商品流通对货币的客观的需求.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货币需求量表现为一定时期内各经济主体对货币形式持有总和. 一、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1.流通中必须的货币量为实现流通中...

获嘉县18458468094: 货币主义利率观点 -
蓟和吉派: 弗里德曼在《货币数量论──重新表述》一文中认为,货币数量说这个词语只是表示一项研究方法,而不是一个具有确定意义的理论的名称.它是关于货币需求的理论,而不是产出量或货币收入或价格水平的理论.在这篇论文中,弗里德曼在凯...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