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是世界第一海洋强国的明朝,为什么要逐步退出海洋的争夺

作者&投稿:尤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怎样把历史地理与海洋结合起来~

我分几个方面给你回答吧!(很多例子,提到为止,没有延伸,如有进一步需要,再谈不迟!)
一、历史角度与海洋
1.政治。这个概念太宽泛,不好具体回答。以这近代以来形成的地缘政治为例吧,比如中东,这个五海三洲之地(地中海、红海、黑海、阿拉伯海、里海,亚洲、欧洲、非洲),从亚历山大大帝时期到古罗马时期再到近代英德法意俄等国在此地的争夺等。足以见证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政治上的影响力。
2.经济。这个就太多了,而且相比政治更具体,著名的有。荷兰“海上马车夫”说的是海上贸易的发达,著名的东印度公司。郑和下西洋,加强我国同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往来。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发展。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三角奴隶贸易。近当代对海洋资源的开发等。
3.军事。历史上诸多著名的海战,如;希腊神话中的特洛伊战争,古罗马在希腊的阿克提乌姆湾海战,屋大维打败安东尼。西英无敌舰队之战。鸦片战争。英德日德兰海战(一战中),二战多了:珍珠港,中途岛,瓜达卡拉尔岛,硫磺岛,冲绳岛等海战。近代的英阿马岛海战。等等
4.文化。玄奘东渡日本传授佛经,郑和下西洋也算是文化交流。我国四大发明在五大洲的传播,及近代西方文明的传入。等。

二、地理,不用说专门讲这个的,太多了。还是只提要点,
1.自然地理,
大气循环系统要讲,洋流系统要讲,水循环系统要讲,渔场、盐场、海湾、大陆架、海水温度、盐度等都要涉及,海洋资源的开发等。
2、人文地理。
港口、航向航线、进出口贸易,远洋运输。海底隧道光缆等。


我是从大的框架为你考虑,希望对你有帮助!

(从史前到18世纪末)   海洋学知识是在海洋生产实践和航海探险中开始累积的。这个时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古代阶段和海洋地理考察阶段。   古代阶段   (从史前到14世纪) 在中国,5000年前出现了独木舟,3000年前出现了木帆船。公元前200~公元100年,中国沿海航线已经畅通,并开辟了通过朝鲜半岛到达日本诸岛,绕过中南半岛到达印度和斯里兰卡等航线。据文献记载,公元12世纪初中国人已把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距今4000~5000年前,居住在地中海地区的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和希腊克里特岛的居民,已具有一些海洋知识。公元前2000~前1000年左右,腓尼基人曾利用太阳和行星的位置确定方位,开辟了从直布罗陀海峡远航大西洋的航线,发现了加那利群岛。公元前6世纪,腓尼基人通过红海,进行了环非洲的航行。公元前5世纪,出现了以地中海为中心的地图。公元8世纪到11世纪之间,挪威人曾越过大西洋,发现了格陵兰和纽芬兰,并在那里从事渔业活动。   由于航线的开辟和航海活动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海洋现象的认识。其中突出的是对潮汐现象及其成因的认识。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在《气象学》中记载了潮汐现象;古希腊皮西亚斯记录了大潮与小潮,发现了潮汐主要起因于月球。公元前2世纪,巴比伦赛留卡斯在波斯湾对潮汐进行观察,并与地中海(几乎无潮汐)进行了比较,还发现波斯湾日潮不相等现象。公元前1世纪,古希腊波西东尼斯在加的斯观察潮汐,发现潮差受月球相位的影响。公元1世纪,中国王充明确地指出潮汐同月相的相关性。公元8世纪,中国窦叔蒙在《海涛志》中,不仅指出了潮汐和月相的相关性,而且论述了海洋潮汐变化逐日、逐月、逐年的周期性,建立了现知世界上最早根据月球位置推算出每月和每天高、低潮的图解表。公元11世纪,中国燕肃在《海潮论》中分析了潮汐与太阳和月球的关系,潮汐的月变化以及形成钱塘江涌潮的地理因素等。   海洋生物知识随着航海也积累起来,如公元前300多年,亚里士多德在《动物志》中记载了爱琴海 170多种动物;公元前2~前1世纪,中国的《尔雅》除记有海洋动物外,还有海藻的记载。   古代海洋探险的另一大贡献是证实地球的形状。公元前5世纪,巴门尼德宣称地球是圆的。公元前250年左右,厄拉多塞尼计算出地球的圆周长为 39690公里,与地球的实际周长十分接近,并画出了地球的经纬线,提出了绕地球航海一周的想法。公元2世纪中叶,托勒密地图绘有海洋。他指出大西洋和印度洋同地中海一样,是闭合的大洋,并认为地球东西两点彼此十分接近,如果向西航行,则可以抵达东端。这一观念在1300多年后,启发了哥伦布的向西远航的设想。

说起明朝永乐时期的海军,那绝对是世界第一。就在欧洲战舰还在几百吨徘徊时,郑和的宝船已经超过了7000吨。换句话说,欧洲国家还在开导弹艇的时候,我们已经开始玩巡洋舰了。但是明朝的海洋强国地位仅仅是昙花一现,在20多年以后,明朝便彻底退出了自己主宰的海洋。到了100年之后,当年造船的技术已经失传,即使是明朝本身也无法造出那么大的战船了。这一点从明朝后期的历史中就可以看出,明军的战舰也就在一千多吨的样子。那么当年不可一世的明朝究竟为什么要退出海洋的争夺?

一、明朝进行远洋的目的很牵强,和国家利益没有多大的关系
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攻入了明朝的自己的都城南京,他的侄子建文皇帝消失的无影无踪。虽然后来朱棣成为了永乐皇帝,但朱允炆就像一个噩梦一样缠绕着他。朱棣生怕哪一天朱允炆突然率领军队重夺皇位,因此朱棣认为必须找到朱允炆。但是当时在云南和吕宋岛都出现了朱允炆的行踪,朱棣为了以防万一,派出了两路人马寻找朱允炆。而郑和就是负责吕宋岛的一路,他出海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找建文皇帝朱允炆。郑和是朱棣的绝对亲信,因此朱棣才会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一个太监。要知道,外交礼仪是明朝非常注重的,一般都有礼部官员负责。现在派遣郑和前往,说朱棣没有其他的心思,恐怕谁也不信。
曾经是世界第一海洋强国的明朝,为什么要逐步退出海洋的争夺
当然朱棣如果只为了寻找朱允炆,根本不需要规模那么庞大的舰队。朱棣希望干一件一举两得的事情,那就是宣扬中国的国威。这样的事情,朱棣的老爹朱元璋已经干了一次了,但是朱棣认为场面不够大。这个好大喜功的皇帝希望重现当年大唐万国来朝的场景,但是问题来了,当年的大唐靠的是自己的文化和经济。而朱棣的万国来朝是自己花钱买的,朱棣派出郑和出海宣扬明朝的国威。然后明朝就开始充当冤大头了,明朝对外国使臣的回赠是非常优厚的,通常是外国商品价格的五倍以上。换句话说,这是一笔赔本赚吆喝的买卖,而且明朝还经常干。这样的时期在国家没有什么大的开支的情况下还基本可以维持,但是到了出现经济困难时,这套体系立刻崩溃。

二、庞大的经济投入和国防重心的牵制
郑和出海的过程中,利用明朝的茶叶、瓷器和丝绸换取海外的香料和木材等等。经过这多少次反复的折腾,郑和一共花了2000多万两银子,而他获得的受益还不到200万两。虽然当时明朝的经济情况还不错,但是这么消耗下去,迟早会坐吃山空的。所以朱棣的儿子朱高炽即位之初的第一件事就是暂停大航海,因为这个工程太烧钱了。郑和只要出去一趟,那明朝就得至少有200万两银子打水漂。不要认为当时的明帝国不差钱,恰恰相反,当时的明朝很需要钱。朱棣在位时期对蒙古和安南连年用兵,明朝的国库已经当真没有多少钱了。还有耗资巨大的迁都工程,重新建造一座首都谈何容易。为了建造北京城,明朝财政已经濒临崩溃,现在又要出海,这回说什么也不能同意。
曾经是世界第一海洋强国的明朝,为什么要逐步退出海洋的争夺
朱棣刚刚迁都到北京,皇宫的三大殿就被雷给劈了,似乎是上天给他捣乱。但明朝现在连重修三大殿的钱都没有,哪还有钱进行大航海。再者说,明朝当时正在对安南拥兵,长期驻扎20多万军队是一个不小的开支。北方的蒙古势力死灰复燃,它们再次开始袭扰明朝边境地区。明朝的国防开始南北并重,至于海洋只能放一下。请注意,明朝是一个传统的大陆型国家,对海洋文明缺乏系统的了解。在明朝上下看来,拥有耕地才是财富的象征,只有混不下去的人才会出海讨生活。在多方面的作用之下,明朝终止了大航海行动。大部分前来“进贡”的国家再也不来了,它们本身就是一些无利不起早的家伙。

三、矫枉过正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明朝
认真地说,在大航海的问题上,明朝出现了矫枉过正的情况。明朝彻底禁止了大航海,甚至在史书中都很少提及。在明朝成化时期,明宪宗朱见深突然想看看郑和时期的宝船。在朝廷官员们看来,皇帝有可能要重新开始大航海,这可是祸国殃民的勾当。工部的官员们硬生生给顶了回去,说图纸已经销毁了。到了明朝万历时期,朝廷重开了对海外的贸易。但此时明朝的工匠们已经造不出当年那样的大船了,当年的造船技术已经绝迹。由于长时间的荒废,昔日热热闹闹的造船厂已经无法使用。其实明朝最合适的方式不是停止大航海,而是必须改变那种赔本赚吆喝的经营模式。就这样,明朝彻底退出了海洋。在此之后,葡萄牙、英国、西班牙、荷兰等国开始纵横世界各地。

当时明朝并没有争夺海洋,郑和下西洋也只是宣扬国威,进行朝贡贸易,当时并没有把海洋看得多么重要。


曾经是世界第一海洋强国的明朝,为什么要逐步退出海洋的争夺
说起明朝永乐时期的海军,那绝对是世界第一。就在欧洲战舰还在几百吨徘徊时,郑和的宝船已经超过了7000吨。换句话说,欧洲国家还在开导弹艇的时候,我们已经开始玩巡洋舰了。但是明朝的海洋强国地位仅仅是昙花一现,在20多年以后,明朝便彻底退出了自己主宰的海洋。到了100年之后,当年造船的技术已经失传...

谁是世界上第一个海洋霸主?
回答:是葡萄牙!当葡萄牙开始海上霸权时,西班牙还处于内战。推荐楼主去看下大国崛起,就是在谈这方面的。

中国和小日本相比,哪个称得上是真正的海洋强国?可不可以详细给我对比一...
中国只是一个滨海大陆国家,在历史上也不曾成为一个海洋强权。中国陆地边界漫长,邻国众多,而且邻国中军事力量较强的国家不止一个。所以导致中国不得不维持一支强大的陆军,这就注定了中国不可能全力投入海上。相比之下,日本作为一个岛国,不仅有海洋国家思维,有海洋民族思想,有海军深厚传统。特别是它不...

世界第一大海是哪个
海洋资源丰富,盛产鱼类,捕获量约占世界的五分之一以上。大西洋的海运特别发达,东、西分别经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其货运量约占世界货运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第三 印度洋 印度洋是世界第三大洋。位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面积约为7617万平方千米,平均深度3397米,最...

大西洋是世界第一大洋它的面积约占地球海洋的面积的几分
1-1\/3-1\/5=7\/15,其余占海洋总面积的7\/15。

当今世界公认5大强国(哪国是亚洲老大)
中国的强在于其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7年经济总量占全球的百分之十五,强势位居亚洲第一,几乎就占了整个亚洲的半壁江山。其次,中国的大在于幅员辽阔中国拥有世界第三大版图960万平方公里,也是亚洲第一大版图国家,中国拥有世界第一多的人口13.9亿,是日本1.26亿的10倍还多,是全球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这样的...

郑和被称为”世界海洋第一人“,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航海家的理由有...
其次,郑和七下西洋从1405年至1433年,长达28年。第三,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每次都多达百余艘,随行人员多达2.8万人。而据资料记载,哥伦布远航船队只有3艘船,随船人数90人;达伽玛船队有船4艘,随船160多人;麦哲伦远航船5艘,随行人员不足300人。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活动,在世界历史上是空前的。

什么是蓝色经济
2、海洋交通运输业 我国沿海港口吞吐量已连续3年居世界首位。2005年我国港口国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为6989万标箱,是1994年的17.4倍,继续保持集装箱吞吐量第一大国的地位;海洋主要港口旅客吞吐量7290万人次,是1994年的1.4倍。3、海洋船舶工业 我国造船量已连续12年居世界第三位;新承接船舶订单占世界市场份额的30%,...

为什么把太平洋称为世界第一大洋?
太平洋是世界第一大洋,位于亚洲、大洋洲、美洲和南极洲之间。北以白令海峡同北冰洋相通,西南由马来群岛、澳大利亚和南极洲之间海域同印度洋相连,东南与大西洋相通,是世界大洋中面积最大、水体最深、水温最高、岛屿最多的大洋,平均盐度为3.5%。太平洋的海底地形多样,中部有一条北起堪察加半岛,经...

世界第一大洋——太平洋
世界第一大洋——太平洋 太平洋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南北美洲之间。南北长约1.59万公里,东西宽约1.99万公里,面积17968万平方公里。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49.8%,占地球总面积的35%。西南太平洋以穿过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东南角的经线与印度洋分界,东南以穿过南美洲最南端合恩角的子午线为界与大西洋...

治多县15667926463: 世界第一强国的明朝,为什么没有把西域收回来 -
冉珠美利: 第一,明朝时期经济重心已由中原秦陇转到江南,陆地丝绸之路早已被海上丝绸之路取代.明自郑和下西洋后,虽然官方停止出洋活动,但开启了海外朝贡体系,打通海上丝绸之路,西域就成为鸡肋,所以大明根本没必要费钱费力的经营地瘠民...

治多县15667926463: 明朝当时的世界地位,是世界第一吗 -
冉珠美利: 当时明朝的国土面积已经达到了一千多万平方公里,比现在还要多出来一百多万平方公里,而且当时明朝的人口已经达到了接近一个亿,是绝对的超级大国.因为本身整个世界的人口也不会超过三亿,当时明朝的人口就已经达到了当时人口的1/3,这样的一个超级大国,在工业,农业,科技,军事,都是世界领先,自然成为世界的中心.

治多县15667926463: 为什么明代以后中国未能持续海上霸权 -
冉珠美利: 郑和几经请求最后一次下西洋后,明朝就开始实行海禁,使中国与外部世界隔绝,各方面发展几乎停滞,而清朝统治者则继续沿用这项政策,无疑会使中国落后于世界.其实,即使是明末清初明朝势力苟延残喘的时候大明水师的战斗力依然是世界一流的.

治多县15667926463: 走向海洋,第一个取得成功的国家是? -
冉珠美利: 公元1405年之后的28年间,中国明朝郑和七次奉旨率船队远航西洋,航线从西太平洋穿越印度洋,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蜡、古里、暹罗、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最后到达西亚...

治多县15667926463: 为什么说郑和下西洋是“世界上公认的和平之旅”?
冉珠美利:明朝中期的中国,是一个综合实力走在世界前列的强国.但中国人没有恃强凌弱,郑和下西洋是世界上公认的和平之旅;28年间,郑和船队始终奉行“共享太平之福”的对外政策,发展各国的友好关系,在中国与亚非国家之间架起了友谊的桥梁,进一步树立了中国的和平友好形象. 郑和下西洋期间,通过多种形式与当地开展双边贸易,平等互利,互通有无,把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漆器、麝香、金属制品和书籍等运往国外,换回当地的香料、药材、动植物、珠宝及生产瓷器所需的原料等多种货物,推动了中国和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

治多县15667926463: 2013年是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起步之年.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朝中期的中国,是一个综合实力走在世界前列的强国.但中国人没... -
冉珠美利:[答案] (1)明初,国家安定,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2)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中国人没有恃强凌弱,郑和船队始终奉行“共享太平之福”的对外政策,发展与各...

治多县15667926463: 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强盛的国家.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时期,我国一支大规模的船队第一次出现在深蓝的海洋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冉珠美利:[答案] (1)上述材料反映了郑和下西洋,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1405年至1433年,郑和率船队前后七次下西洋,2015年距郑和下西洋610周年.(2)根据材料二可知,郑和下西洋的出发点是刘家港,最远抵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治多县15667926463: 为什么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
冉珠美利: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240多艘)、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欧洲国家航海时间早半个多世纪,是明朝强盛的直接体现.郑和的航行之举远远超过将近一个世纪之后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航海家,如麦哲伦、哥伦布、达伽玛等人,堪称是“大航海时代”的先驱,是唯一的东方人,更是比马汉早五百年提出海权论.

治多县15667926463: 明清时期与宋元时期相比,我国科技在世界上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冉珠美利: 中国的科技在宋元时期遥遥领先於世界,但是在明朝中叶之后逐渐落后,进入清朝之后全面落后.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有外在与内在的因素 外在因素,欧洲各国在明朝中叶进入文艺复兴与大航海时代,整个社会充满了创新与冒险的热忱. 相较之下,明朝自从郑和下西洋之后,整个国策就陷於保守,消极.内在因素,则是明清两朝对海洋的轻视. 尤其清朝由於是满洲人所建立,对於海洋与创新事务先天具有排拒,中国在清朝进入锁国时代,是近代中国一连串悲剧的重要原因.

治多县15667926463: 为什么这件事被普遍认为是中国古代海上力量发展的高峰 -
冉珠美利: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欧洲多个国家航海世界早几十年,是中国明朝强盛的直接表现,因此是中国古代海上力量发展的高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