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 赵翼的翻译、我买的文言文太旧了!没有!

作者&投稿:贯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论诗赵翼的全文翻译~

(1)、论诗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2)、论诗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译文

  李白和杜甫的诗篇曾经成千上万的人传颂,

  现在读起来感觉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

  我们的大好河山每代都有才华横溢的人出现,

  他们的诗篇文章以及人气都会流传数百年。

  简评:

  此诗反映了作者诗歌创作贵在创新的主张。他认为诗歌随时代不断发展,诗人在创作的时也应求新求变,并非只有古人的作品才是最好的,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诗人。写出了后人继承前人,“长江后浪推前浪”便是出自此诗。语言直白,但寓意深刻。

  注解

  风骚:指作品在文学界的地位及其影响.

  在中国文学史上,“风骚”是代表《诗经》的《国风》和代表《楚辞》的《离骚》的并称。而“风骚”传统则是在《诗经》和《楚辞》的影响下发展形成的我国古代诗歌的两种优良传统,即代表《诗经》的《国风》所形成的“风”诗传统和代表《楚辞》的《离骚》所形成的“骚”诗传统。

  所谓的“风”诗传统,就是世代相传的现实主义的精神。现实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按照生活的实际样式再现生活,并通过对生活真实的、具体的、形象的描写,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或本质的某些方面。《国风》中的民歌和二雅中的卿士大夫政治讽喻诗就集中体现了这种现实主义的精神。在内容上,它们正视现实、描写现实、揭露现实、批判现实;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它们善于用朴素的文风、简洁的语言、巧妙的比兴,塑造出真实、自然而生动的形象,描绘出亲切感人的生活画面,来抒发情怀,反映现实。而这也就是“风”诗传统,即现实主义诗歌传统的主要特征。后世文学中继承发展了“风”诗传统的现实主义精神的主要有:两汉乐府民歌、建安曹魏时代的文人诗歌、北朝民歌、唐代杜甫的“诗史”作品、中唐白居易倡导的“新乐府运动”、宋代以王禹偁作品为代表的“白居易体”诗歌、金元之际元好问的诗歌等。元代关汉卿的杂剧、清代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虽然不是诗歌,但是也继承了现实主义文学的优良传统。

  所谓的“骚”诗传统则是充满激情和幻想的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积极浪漫主义的原则是“力图加强人的生活意志,在他的心中唤起他对现实和现实的一切压迫的反抗”。诗人屈原的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集中地体现了这种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精神。这表现在《离骚》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两方面。在内容上,《离骚》表现了屈原的进步理想以及他对进步理想九死不悔的孜孜追求。这是积极浪漫主义的本质。在艺术手法上,屈原一方面采用丰富的神话素材,通过自由的幻想,来构成一个奇特的神话世界,借此表现诗人内心的矛盾冲突和上天入地地求索以及始终不渝的爱国之情;另一方面还礼利用发展了民歌的比兴手法创作了一个“香草美人”的世界以此来象征他与楚国腐朽黑暗势力的斗争是真善美与假恶丑之间的斗争。《离骚》这种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以丰富的幻想和热情,表现作者对进步理想的执着追求的特征,也就是“骚”诗传统,即积极浪漫主义的文学传统的主要特征。这种积极浪漫主义的文学传统也在后世薪火相传,汉代的辞赋家贾谊、建安时代的曹植、正始时期的阮籍、两晋六朝时的左思、鲍照、盛唐的李白、中唐的李贺以至宋代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词派、明清的小说家吴承恩、蒲松龄,都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发展了这一优良传统。

  (3)、论诗

  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

  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注解

  只眼:独到的见解,眼力出众。

  艺苑:艺坛,艺术领域。

  雌黄:即鸡冠石,黄赤色,可作颜料。古人写字用黄纸,写错了用雌黄涂掉再写。后用信口雌黄喻随口乱说。

  赏析

  这是一首作者表白自己的艺术主张的诗。指出文艺批评应提倡有独到的见解,不可鹦鹉学舌,人云亦云。

  前二句点出在纷纷的艺苑里各种说法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对错互见,深浅不一,对同一问题的看法有时也五花八门。这时 需要的是独具慧眼,有自己的视角和观点。当然这是相当不容易的,需要自己有深厚的学养和阅历,成为“高人”。

  后二句作一形象的比喻,用矮人看戏作比,矮人看戏时被前边的人挡住目光,哪里能看到戏台上的场景?戏散大家一起谈起来时,只能是附和人家的说法。这就好比我们自己对“艺苑”的看法,如果自己学力浅薄,不能“独具只眼”,那就只能“随人说短长”了,这种鹦鹉学舌,拾人牙慧的行为作者是坚决反对的。

  读后感

  人,充满了多欲与好奇的心理。欲之最大者,莫过于求得长生不死之果实;好奇之最甚者,莫过于探寻天地人我生命之根源,超越世间而掌握宇宙之功能。由此两种心理之总和,构成宗教学术思想之根本。西方的佛国、天当,东方的世外桃源与大罗仙境之建立,就导致人类脱离现实物欲而促使精神升华。

  舍此之外,有特立独行,而非宗教似宗教,纯就现实身心以取证者,则为中国传统的神仙修养之术,与乎印度传统的修心瑜伽及佛家神肉体而力求超越物理世界之束缚,以达成外我的永恒存在,进而开启宇宙生命原始之奥秘。既不叛于宗教者各自之信仰,又不纯依信仰而自求实证。

  但千古以来,有关长生不老的书籍与口传秘法,流传亦甚普及而真仙何在?寿者难期,看来纯似一派谎言,无足采信。不佰我们现在有此怀疑,古人也早有同感。故晋代人嵇康,撰写“养生论”而力言神仙之可学,欲从理论上证明其事之真实。

  嵇康提出神仙之学的主旨在于养生,堪称平实而公允。此道是否具有超神入化之功,暂且不问,其对现有养生之助益,则绝难否认。且与中国之医理,以及现代之精神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学,可以互相辅翼,大有发扬的必要。

  一种学术思想,自数千年前流传至今,必有它存在的道理。古人我们今天对此不容易了解。况且自古以来毕生埋头此道,进而钻研深入者,到底属于少收的特立独行之士,不如普通应用学术,可以立刻见效于谋生。以区区个人的阅历与体验,此道对于平常注意身心修养,极有自我治疗之效。如欲“病急投医,临时抱佛。”可以休矣。

  至欲以此探究宇宙与人生生命之奥秘,而冀求超凡者,则又涉及根体之说。清人赵翼论诗,有“少时学语苦难图,只道工夫半未全。到老方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之说。诗乃文艺上的小道,其高深造询之难,有如此说。何况变化气质,岂能一蹴而就,而得其圜中之妙哉!

三:作者简介

  赵翼(1727~1814)

  清代诗人、史学家。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阳

  湖(今江苏常州)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进士,授翰

  林院编修。曾任镇安、广州知府,官至贵西兵备道。干

  隆三十八年辞官家居,曾一度主讲扬州安定书院。

  赵翼诗与袁枚、蒋士铨齐名,合称“乾隆三大家”。

  他论诗也重“性灵”,主创新,与袁枚接近。他反对明代

  前、后七子的复古倾向,也不满王士□、沈德潜的“神

  韵说”与“格调说”。他说:“力欲争上游,性灵乃其

  要。”(《闲居读书作六首》之五)“李杜诗篇万口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论诗》)所著《瓯北诗话》,系统地评论李白、杜

  甫、韩愈、白居易、苏轼、陆游、元好问、高启、吴伟

  业、查慎行等十家诗,他重视诗家的创新,立论比较全

  面、允当。

  赵翼存诗4800多首,以五言古诗最有特色。如《古

  诗十九首》、《闲居读书六首》、《杂题八首》、《偶

  得十一首》、《后园居诗》等,或嘲讽理学,或隐寓对

  社会的批评,或阐述一些生活哲理,颇有新颖思想。七

  古如《将至朗州作》、《忧旱》、《五人墓》,七律如

  《过文信国祠同舫庵作》、《黄天荡怀古》、《赤壁》

  等,都有特色,并在造句、对仗方面见出功力。另外,造

  语浅近流畅,也是一大优点。其诗的缺点,是有时议论

  过多,过于散文化,形象性较差。

  赵翼的文学著作有诗集53卷及《瓯北诗话》。史学

  著作有《二十二史札记》、《陔余丛考》、《檐曝杂记》、

  《皇朝武功纪盛》等
求采纳

李杜诗篇万口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人才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译文:
李白和杜甫的诗篇经成千上万人的传颂,现在读起来感觉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
我们的大好河山每代都有才华横溢的人出现,他们的诗篇文章以及人气都会流传数百年。
赏析一:
赵翼论诗提倡创新,反对机械模拟,此诗就体现了这一点。为了说明诗风代变的道理,诗人举出了诗歌史上的两位大家,唐代的李白与杜甫为例。以为即使是李、杜这样的大诗人,他们的诗作因流传千年,播于众口,已经不再给人以新鲜感了。以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各个时代都有其标领风骚的人物,不必惟古人是从。“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是广为传诵的名句。
赏析二:
诗的前两句以李白、杜甫的诗为例来说理:“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李白、杜甫的诗歌万古流传,无人能与之相比,然而,就是如此伟大的诗篇,至今也觉得不新鲜了。可见,“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国家代代都有有情的人出现,他们各自的影响也不过几百年而已。作者认为诗歌应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诗人在创作上应求变创新,而不要刻意模仿,跟在古人后面亦步亦趋。

作者介绍:
赵翼(1727~1814)清代诗人、史学家。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阳湖(今江苏常州)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曾任镇安、广州知府,官至贵西兵备道。乾隆三十八年辞官家居,曾一度主讲扬州安定书院。

赵翼诗与袁枚、蒋士铨齐名,合称“乾隆三大家”
他论诗也重"性灵",主创新,与袁枚接近。他反对明代前、后七子的复古倾向,也不满王士□、沈德潜的"神韵说"与"格调说"。他说:"力欲争上游,性灵乃其要。"(《闲居读书作六首》之五)"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论诗》)所著《瓯北诗话》,系统地评论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苏轼、陆游、元好问、高启、吴伟业、查慎行等十家诗,他重视诗家的创新,立论比较全面、允当。

赵翼存诗4800多首,以五言古诗最有特色。如《古诗十九首》、《闲居读书六首》、《杂题八首》、《偶得十一首》、《后园居诗》等,或嘲讽理学,或隐寓对社会的批评,或阐述一些生活哲理,颇有新颖思想。七古如《将至朗州作》、《忧旱》、《五人墓》,七律如《过文信国祠同舫庵作》、《黄天荡怀古》、《赤壁》等,都有特色,并在造句、对仗方面见出功力。另外,造语浅近流畅,也是一大优点。其诗的缺点,是有时议论过多,过于散文化,形象性较差。

  论诗
  清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作者简介]
  赵翼(1727——1814),字耘松,一字云崧,号瓯北,晚号三半老人。江苏常州府阳湖县人。
  早年家境清贫。自六岁起,即随在私塾任教的父亲就读于外。十二岁为制举文,一日能成七艺,人皆奇之。
  十五岁,父卒,迫于生计艰难,他接过父业,挑起生活重担。十九岁入府学,成为秀才。在此后的数年中,他一直应聘为富家课徒。
  乾隆十四年(1749年),私塾职被解雇,饥寒驱迫他离家北上,投奔作幕于京城的亲戚。时年二十三岁。
  抵京后,赵翼以其文才受知于刑部尚书兼翰林院掌院学士刘统勋。刘文正公延至家,纂修《国朝宫史》。翌年秋,他在顺天乡试中一举克捷,中乾隆庚午科北榜举人。由于主考官汪由敦的器重,自同年冬起,赵翼在结束《国朝宫史》的编写之后,又被聘入汪氏幕署。汪氏家中富于藏书,加以汪由敦本人深于文学,又极爱赵才。积以日月,赵翼的诗文修养不觉大进。在此期间,赵翼虽在会试中边遭败北,但仍然以文理畅通而先后考取礼部教习、内阁中书。乾隆二十一年,入直军机。此时正值清廷兴兵征计西北准噶尔,军事文书往返频繁,为赵翼崭露头角提供了良机。尹文端公、傅文忠公咸倚重之。其扈从行在,或伏地草奏,下笔千言,文不加点,一切应奉文字,几非君不办。
  辛巳(乾隆二十六年)成进士。殿试拟第一,高宗以清代陕西未有元,因取第三,卷互易,即王文端也。授翰林院编修。以后数年,他相继参加了《平定准噶尔方略》和《御批通鉴辑览》两部官修史书的编写,还数度主持乡会试事宜。
  乾隆三十一年冬,出任广西镇安知府。地固边徼,虽民淳讼简,而仓谷出入,吏缘为奸;为痛革其弊,民大悦服。寻奉特旨,令赴滇参军事,筹划与缅甸的战事。说经略:大兵欲渡戛鸠河,则偏师宜由蛮暮老官屯进,庶两军可互为声援。功卒以济。一年后,复返镇安。
  乾隆三十五年,调守广州。获海盗一百八人,按律皆当死,乃条别其轻重,戮其魁,馀多遣戍。未几,擢贵西兵备道。乾隆三十七年十月,他当初在广州处理失误的一桩旧案被朝廷追究,受到降一级调用的处分,当路将奏留,以母者力辞。归里侍养者五年,暨终制,遂不复出。
  乾隆四十五年五月,他取道山东赴京,打算在宦海竞渡中再决雌雄。行至台儿庄,忽患风疾,双臂不能自主,他只好向命运屈服,掉头南归。从此开始了长达三十余年的归隐生涯。
  乾隆五十二年,闽督李侍尧征台湾,道常州,邀往赞画。李素精严,君则济以宽大。时兵将云集,群谓不日荡平;君独难之,亟清密调粤兵为备。及兵败,李乃服其先见。事平,欲奏起,仍坚辞。
  既归,复以著述自娱。主讲安定书院。往来常苏间,所至名流倾倒,传写诗篇,江左纸贵。与钱塘袁枚、铅山蒋士铨齐名,如唐之“元、白”。而君高才博物,既历清要,通达朝章国典,尤邃于史学,非袁、蒋所及也。
  家居数十年,手不释卷。所撰《廿二史札记》三十六卷,钩稽同异,属辞比事;其于前代弊政,一篇之中三致意焉。又撰《陔馀丛考》四十三卷、《檐曝杂记》六卷,虽未逮《日知》《养心》,并足为多闻之助。其馀《皇朝武功纪盛》四卷,亦征史才。所为诗,无不如人意所欲出,不拘唐宋格律,自成一家。有集五十三卷。又《唐宋十家诗话》十二卷。
  嘉庆庚午,重赴腐鸣宴,赐三品冠服。卒年八十八。

  [注释]
  论诗:论诗:评论诗歌。本题诗共五首,这里选第的是第二首。
  李杜:指李白、杜甫。
  江山:大地,引申为社会。
  代有:每个时代都有。
  才人:有才能的人,这里指杰出的诗人。
  出:产生。
  领:占领,这里是有影响的意思。
  风骚:指《诗经》中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后来把关于诗文写作的事叫“风骚”。这里指在文学上有成就的“才人”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

  [解读]
  像盛唐最伟大的诗人李白、杜甫,其作品固然独擅胜场,但经万口相传千年,到现在已欠缺新鲜感。
  每个不同的时代,都会人才辈出,展现其智慧,创作不朽之作,在文坛上崭露头角,各领风骚。

  [赏析]
  作者通过评论李白、杜甫诗篇深刻地指出:推陈出新是社会发展的规律,在各个历史阶段都会涌现出自己时代的杰出诗人,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的作品。这里虽然说的是诗歌界,其实其他各界也都如此。诗有鼓励人们勇于革新,在其它各项事业方面作出新贡献的意思;同时也启示人们:祖国人才辈出,应当不断发现新人,让他们为祖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论诗(五首)

  论诗(一)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论诗(二)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论诗(三)
  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
  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论诗(四)
  少时学语苦难圆,只道工夫半未全。
  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论诗(五)
  诗解穷人我未空,想因诗尚不曾工。
  熊鱼自笑贪心甚,既要工诗又怕穷。

李白杜甫的诗篇千百年来众口相传,时至今日已觉不再新鲜。国家各个时代都会有杰出的诗人交替出现,各自主导诗坛几百年的兴盛。

李白杜甫的诗篇千百年来众口相传,时至今日已觉不再新鲜。国家各个时代都会有杰出的诗人交替出现,各自主导诗坛几百年的兴盛。

从新买~~~


凤阳县19717641690: 赵翼的<论诗>的意思 -
李习迈之: 论诗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译文: 李白和杜甫的诗篇经成千上万的人传颂,现在读起来感觉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 我们的大好河山每代都有才华横溢的人出现,他们的诗篇文章以及人气都...

凤阳县19717641690: 论诗的译文是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这篇的译文 -
李习迈之:[答案] 赵翼论诗五首 其三 只眼须凭自主张, 纷纷艺苑漫雌黄. 矮人看戏何曾见, 都是随人说短长. 看东西要靠自己的判断,文艺界里的评论往往都是众说纷纭、信口雌黄.就好比矮子在人堆里看戏,什么也看不见,却要人云亦云,说长道短的. 这是说读诗写...

凤阳县19717641690: 论诗 赵翼 译文 -
李习迈之: 《论诗》·赵翼(1)、论诗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2)、论诗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译文李白和杜甫的诗篇曾经成千上万的人传颂,现在读起来感觉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我们的大好河山每代都有才华横溢的人出现,他们的诗篇文章以及人气都会流传数百年.(3)、论诗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注解只眼:独到的见解,眼力出众.艺苑:艺坛,艺术领域.雌黄:即鸡冠石,黄赤色,可作颜料.古人写字用黄纸,写错了用雌黄涂掉再写.后用信口雌黄喻随口乱说

凤阳县19717641690: 赵翼《论诗》 注释、译文、赏析 -
李习迈之: 论诗 赵翼 【原文】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赏析】 赵翼论诗提倡创新,反对机械模拟,此诗就体现了这一点.为了说明诗风代变的道理,诗人举出了诗歌史上的两位大家,唐代的李白与杜甫为例.以为即使是李、杜这样的大诗人,他们的诗作因流传千年,播于众口,已经不再给人以新鲜感了.以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各个时代都有其标领风骚的人物,不必惟古人是从.“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是广为传诵的名句. 该文章转自[中学语文在线]:http://www.ywzx8.com/jajx/ywb/gsc/200806/23082.html

凤阳县19717641690: 论诗(清 赵翼)诗意 -
李习迈之: 江山代有才然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这句话就是诗的意境

凤阳县19717641690: 赵翼论诗的解释
李习迈之: 比作矮人 应该有自己的主张和独立的见解

凤阳县19717641690: 论诗的意思
李习迈之: 李白和杜甫的诗篇已经成千上万的人传颂,现在读起来感觉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我们的大好河山每代都有才华横溢的人出现,他们的诗篇文章以及人气都会流传数百年.

凤阳县19717641690: 赵翼<<论诗>>是??(内容) -
李习迈之: 赵翼全集 论诗(一)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论诗(二)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论诗(三) 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 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论诗(四) 少时学语苦难圆,只道工夫半未全. 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论诗(五) 诗解穷人我未空,想因诗尚不曾工. 熊鱼自笑贪心甚,既要工诗又怕穷.

凤阳县19717641690: 《论诗》原文 -
李习迈之: 《论诗》 清朝: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凤阳县19717641690: 赵翼【论诗】 -
李习迈之: 赵翼《论诗》共写了五首,你所谓的后两名,可能是指下面这首中的后两句.“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这两句诗不仅饱含着深刻的哲理,更从文学发展的角度,揭示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从...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