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和三国时期各种将军称号和职权

作者&投稿:倚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三国时期(准确的说是东汉末年+三国),太尉和大将军谁的实权更大?都是各司什么职责的?~

中国秦汉时中央掌军事的最高官员,秦朝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并为“三公”。后逐渐成为虚衔或加官。太尉之名最早见于《吕氏春秋》。西汉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后不再设置 。西汉早期 ,设太尉官多半和军事无关,故带有虚位性质,不同于丞相、御史大夫等官职。武帝时以贵戚为太尉,一变过去由力战武功之臣充任太尉的惯例,而又和丞相同等,这也和西汉早期有所差别。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将大司马改为太尉。东汉时期,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太尉管军事,司徒管民政,司空管监察,分别开府 ,置僚佐。后曹操撤销三公制,自任丞相。曹丕时期曾短暂恢复,后又撤销。自隋撤销府与僚佐,便渐次演化成优宠宰相、亲王、使相的加官、赠官。元不常置。明废。http://baike.baidu.com/view/28321.htm
大将军,是中国古代各朝经常设置的武官职名,其实际职权变化很大,但多为高级军事指挥甚至最高军事统帅。历史上各时期多见以“某某将军”尊称为“某某大将军”的习惯,但是秦汉与三国时期的大将军职位有很大差异。 《军事辞海》对大将军的介绍:军事职官名称或高级武官衔级。
①战国始置大将军,为最高统军将领。
②秦汉魏晋南北朝,战时设大将军,掌统军,主征伐。为将军最高称号,战时最高军事指挥官,不常置。
http://baike.baidu.com/view/57399.htm

  【三国将军名号】
  【魏国将军名号】:
  1)第一品
  大将军:夏侯淳、曹仁、曹真、司马懿、曹宇、曹爽、司马师、司马昭曾先后为之。
  2)第二品
  骠骑将军:曹洪、司马懿、曹真、赵俨、刘放、孙资、王昶、司马望、石苞、甄阳。
  车骑将军:曹仁、张郃、黄权、王凌、郭淮、孙壹、胡遵、陈骞。
  卫将军:曹洪、曹瑜、曹肇、孙资、司马师、司马昭、胡遵、司马望、司马攸。
  中军大将军:曹真。
  上军大将军:曹真。
  镇军大将军:陈群、甄息。
  抚军大将军:司马懿、司马师、司马炎。
  南中大将军:吕兴。
  辅国大将军:甄温。
  二品将军还有四征(征南、征东、征西、征北)、四镇(镇南、镇东、镇西、镇北)将军。
  3)第三品
  领军将军、四安将军(安南、安东、安西、安北)、四平将军(平南、平东、平西、平北);前、后、左、右将军;
  诸三品杂号将军(征虏、征蜀、镇军、镇护、安众、安夷、安远、平寇、平虏、龙骧、辅国、都护、轻车、虎牙、冠军、度辽、平狄、平难等)。
  4)第四品
  护军将军、武卫将军、中卫将军、中垒将军、诸四品杂号将军(中坚、骁骑、游击、左卫、右卫、前军、左军、右军、后军、建威、建武、振威、振武、奋威、奋武、扬威、扬武、广威、广武、宁朔、左右积弩、积射、强弩等)。
  5)第五品
  鹰扬、虎烈、宣威、折冲、凌江、昭烈、宣德、威虏、捕虏、殄虏、扬烈、威远、伏波、虎威、宁远、荡寇、昭武、昭德、讨逆、讨寇、破虏、殄吴、建忠、立义、怀集、横野、楼船、复土、翼卫、讨夷、怀远、横海、忠义、建节、绥边、偏、裨等杂号将军

  【蜀国将军名号】:
  大将军(蒋琬、费褘、姜维)
  右大将军(阎宇)
  骠骑将军(马超、李严、胡班)
  右骠骑将军(胡济)
  车骑将军(张飞、刘琰、吴壹、邓芝、夏侯霸)
  右车骑将军(张翼、廖化)
  卫将军(姜维、诸葛瞻)
  镇军大将军(宗预)
  抚军将军、四征将军(缺征南,资深者为大将军)
  四镇将军(资深者为大将军)
  安南将军、平西将军、平北将军、前后左右将军、征虏将军、镇军将军、辅国将军、辅汉将军、振威将军、奋威将军、扬威将军、扬武将军、安远将军、荡寇将军、昭文将军、昭德将军、讨逆将军、讨寇将军、讨虏将军、秉忠将军、忠节将军、建信将军、安汉将军、军师将军、镇远将军、执慎将军、抚戎将军、绥武将军、翊武将军、兴业将军、副军将军、翊军将军、辅军将军、绥军将军、牙门将军、偏将军、裨将军。

  【吴国将军名号】:
  上大将军(陆逊、吕岱、施绩)
  大将军(诸葛瑾、诸葛恪、孙峻、孙琳、丁奉、孙震)
  骠骑将军(步骘、朱据、吕据、施绩、张布、孙韶、朱宣)
  车骑将军(朱然、刘篡)
  卫将军(全琮、士燮、滕胤、全尚、孙恩、濮阳兴、滕牧)
  镇军大将军(孙虑、陆抗)
  抚军将军、四征将军(缺征南)
  四镇将军、四安将军(缺安西)
  四平将军(缺平东)
  前后左右将军、讨虏将军、镇军将军、安远将军、平戎将军、平虏将军、辅国将军、辅吴将军、虎牙将军、冠军将军、建威将军、建武将军、振威将军、奋威将军、扬威将军、扬武将军、奋武将军、折冲将军、威远将军、伏波将军、虎威将军、绥远将军、荡寇将军、昭武将军、讨逆将军、破虏将军、荡魏将军、平魏将军、辅义将军、扶义将军、横江将军、绥南将军、安国将军、抚边将军、抚夷将军、抚越将军、威南将军、威北将军、威武将军、威烈将军、厉武将军、灭寇将军、偏将军、裨将军。
  ★★【三国武将官职】

  【蜀汉篇】
  蜀汉武将(219年后)
  大司马:蒋琬
  丞相(大将军):诸葛亮、蒋琬、费祎、姜维(左)、阎宇(右)
  骠骑将军:马超、李严、胡济(右)
  车骑将军:张飞、刘琰、吴懿、邓芝、夏侯霸、张翼(左)、廖化(右)
  卫将军:姜维、诸葛瞻
  辅国大将军:董厥
  镇西大将军:姜维、胡济
  镇北大将军:王平
  镇南大将军:马忠、张翼
  征西大将军:魏延、张翼、宗预
  前将军:关羽、李严、袁琳、邓芝、胡济
  左将军:马超、吴懿、向朗、句扶、郭循
  右将军:张飞、诸葛亮、高翔、辅匡、阎宇
  后将军:黄忠、刘琰、吴班、刘邕、宗预、姜维、张表
  辅汉将军:李严、张裔、姜维
  镇东将军:赵云
  镇南将军:辅匡
  镇北将军:魏延
  镇军将军:赵云
  征西将军:陈到、姜维
  征南将军:赵云、刘巴
  征北将军:申耽、黄权
  【曹魏篇】
  曹魏武将(221年后)
  大司马:曹仁、曹休、公孙渊
  大将军:夏侯敦、曹真、司马懿、曹宇、曹爽、司马师、司马昭
  骠骑将军:曹洪、司马懿、赵俨、刘放、孙资、王昶、赵酆、司马望
  车骑将军:曹仁、张郃、公孙恭、黄权、郭淮、孙懿
  卫将军:曹洪、孙资、司马师、司马昭、胡遵、司马望、司马攸
  中军大将军:曹真
  上军大将军:曹真
  镇军大将军:陈群、甄德
  辅国大将军:甄温
  抚军大将军:司马师、司马炎
  征东大将军:曹休、诸葛诞、石苞
  征南大将军:夏侯尚、王昶
  镇东大将军:诸葛诞
  征东将军:曹休、满宠、胡质、胡遵、州太
  征西将军:夏侯渊、张郃、赵俨、夏侯玄、郭淮、陈泰、司马望
  征南将军:曹仁、夏侯尚、王昶
  征北将军:程喜、何曾
  镇东将军:臧霸、诸葛诞、母丘俭、王基、石苞
  镇西将军:曹真、邓艾
  镇南将军:张鲁、黄权、母丘俭、诸葛诞、王基、王沈
  镇北将军:吕昭、刘靖
  前将军:张辽、满宠、郭淮、文钦、李辅
  左将军:于禁、张郃、郭淮、母丘俭、司马亮
  右将军:乐进、徐晃、夏侯霸、司马由
  后将军:朱灵、文聘、曹洪、牛金、钟毓
  【东吴篇】
  东吴武将(222年后)
  大司马:朱然(左)、全琮(右)、吕岱、滕胤、丁奉(右)、施绩(左)、陆抗、诸葛靓
  上大将军:陆逊、吕岱、施绩
  大将军:诸葛谨、诸葛恪、孙峻、孙琳、丁奉
  骠骑将军:步骘、朱据、吕据、诸葛诞、张布、朱宣
  车骑将军:朱然、刘纂
  卫将军:士燮、全琮、滕胤、全尚、孙思、濮阳兴、滕牧
  武卫大将军:孙楷
  镇军大将军:孙虑、陆抗
  镇北大将军:文钦
  镇西大将军:陆逊
  前将军:吕范、朱桓、唐咨、钟离牧、孙秀
  左将军:诸葛谨、朱据、留赞、华融、丁奉、张布
  右将军:步骘、潘璋、孙宪孙越、诸葛靓
  后将军:贺齐
  镇军将军:孙懿、陆抗
  抚军将军:步协
  征西将军:留平
  征北将军:朱然、陆抗、陆凯
  镇东将军:施绩、朱琬
  镇南将军:吕岱、孙懿、朱异、滕循
  镇北将军:孙韶、全绪
  安东将军:徐盛
  平北将军:潘璋
  安南将军:吕岱
  威北将军:诸葛恪

  ★★【三国武将官阶】
  大将军 战国置,汉因之,金印紫绶,地位因人而异,与三公相上下。汉武帝时起领录尚书事, 外主征战,内秉国政,权势过于丞相。东汉多以贵戚任之,位在三公之上。
  司马 《周记•夏官》记大司马之属有军司马、舆司马、行司马。春秋晋作三军,每军别置 司马。汉宫门及将军、校尉属官有司马。边郡则设千人司马,专掌军事。曹魏公府 及大将军府设司马,秩千石,主军事。
  别部司马 汉制,大将军属官有军司马,秩比千石。其中别领营属者称为别部司 马,共所率兵士数目各随时宜,不固定。 从事中郎 汉魏时,三公及将军府均设从事中郎,职参谋议,为在长史、司马下。
  右部督 全称为帐下右部督。三国时将军开府者,其属官有帐下督一人,第七品。陆逊曾为孙权帐下右部督。
  记室 东汉置,诸王、三公及大将军都设记室令史,掌章表书记文檄。
  兵曹掾 东汉太尉属吏,主兵事,秩比三百石。魏沿之,于丞相府和大将军府各置兵曹掾 一人,三百石,第七品。
  骠骑将军 汉武帝始置,以霍去病为之,秩位同大将军,金印紫绶,位同三公,三国均置。
  门下督 将帅府属官。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府均置门下督一人,第七品。下属 有门下录事、门吏、门下书吏各一人。
  大都督 曹魏置,第一品,不常置,属加官。加此官者,颁与代表天子威权的黄钺以节制持节将 军等高级将领。吴同魏制。蜀置中都护,统内外军事。
  都护 汉宣帝时,置两域都护,为加官。东汉光武帝时设都护将军。三国魏沿置。蜀有中都护、 行都护之号,职权如大都督,总领内外诸军事。吴设左右都护,尽护诸军。
  镇军大将军 位在大将军之下,第二品,不常置。两汉均设有大将军之职,位比三公。大将军之 上加各种名号者,东汉三国逐渐增多,三国均设此官。
  车骑将军 汉制,仅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金印紫绶,地位相当于上卿,或比三公。典京师兵 卫,掌宫卫。第二品。
  卫将军 汉文帝始置,位亚三司,第二品。在将军中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
  辅国大将军 后汉时期设立的高级将军位,位在“四镇”大将军之上。
  镇军大将军 位在大将军之下,第二品,不常置。两汉均设有大将军之职,位比三公。大将军之 上加各种名号者,东汉三国逐渐增多,三国均设此官。
  镇军将军 秩位次于镇军大将军,第三品。
  征东将军 魏因汉置,秩二千石,第二品。资深者为大将军。
  征北将军 魏因汉置,秩二千石,第二品。魏文帝时位次三公,吴蜀亦置。
  征南将军 魏因汉置,秩二千石,第二品。资深者为大将军。
  征西将军 东汉置,秩二千石,第二品。资深者为大将军。
  镇东将军 第二品,位次四征将军,领兵如征东将军。资深者为大将军。
  镇北将军 第二品,位次四征将军,领兵如征北将军。资深者为大将军。
  镇南将军 第二品,位次四征将军,领兵如征南将军。资深者为大将军。
  镇西将军 第二品,位次四征将军,领兵如征西将军。资深者为大将军。
  左将军 汉有左将军,不常置,位如上卿,金印紫绶,掌京师兵卫及戍守边隘,讨伐四夷。平时 加诸吏,给事中等号,则得以宿卫皇帝,参与中朝朝议,决定国家大事,若领尚书事就 负责实际政务。魏时为第三品。
  右将军 汉有此职,金印紫绶,地位如上卿,但不常置。加诸吏、给事中等号则得以宿卫皇帝、 参与中朝议、决定军国大事,再领尚书事则负责实际政务。魏时为第三品,有官属。
  前将军 三国时常设的高级将军位。负责京师兵卫和边防屯警。位次于九卿,而高于其他临时设 置的杂号将军。三国时品级下降,为第三品。开府治事,属官有长史、司马、从事中郎等。
  横江将军 三国时仅吴置。以鲁肃任之,镇守沿江辖地,用以横扫来犯之敌,故名。
  护军将军 秦置护军都尉,汉因之,陈平曾任此职,尽护诸将。汉武帝时属大司马。建安12年改 护军为中护军。魏亦置护军,主武官选,隶领军。资重者为护军将军,资轻者为中护军。
  安南将军 四安将军之一,魏时为第三品,掌征伐。
  安东将军 四安将军之一,掌武事,第三品,魏吴有置,蜀无。
  平南将军 魏置此官,第三品,下有主簿、功曹等属吏。吴蜀亦置。
  平西将军 魏时为第三品,下有主簿、功曹等属吏。吴蜀亦置
  征虏将军 魏沿汉制,第三品。吴蜀亦置。
  后将军 东汉杂号将军甚多,有以前、后、左、右名之者。魏时为第三品。
  武卫将军 魏置,第四品。曹操置武卫中郎将。曹丕改为武卫将军,许褚任之,都督中军宿卫禁 兵。吴亦置,典宿卫。
  奋武将军 汉末,曹操、吕布曾任是官。三国时魏吴有置,蜀未见。
  奋威将军 西汉始置。三国均置,第四品。
  建威将军 曹魏置,第四品。吴蜀亦置。
  振威将军 东汉杂号将军之一,魏沿置,第四品。
  军祭酒 即军师祭酒,陈寿撰《三国志》避晋景帝司马师讳,改为军祭酒。魏时为第五品。
  昭德将军 魏置,第五品。
  昭武将军 魏置,为第五品
  建武将军 曹魏置,第五品。
  扬武将军 东汉年间有此职,三国均置。
  平戎将军 三国吴置,步骘任是职。
  虎威将军 三国时杂号将军之一。魏吴有置。
  辅国将军 汉献帝时伏完任此官。三国时均置此号。
  安远将军 三国时杂号将军之一。
  折冲将军 魏所设杂号将军之一,第五品。吴亦置,蜀无。
  破虏将军 东汉杂号将军之一。魏时为第五品。李典、孙坚曾任。
  讨逆将军 东汉杂号将军之一。曹魏沿置,第五品。
  讨虏将军 东汉杂号将军之一。蜀置此官,吴因孙坚曾任此职,后不复置。
  讨寇将军 魏置杂号将军之一,第五品。蜀亦置。
  荡寇将军 东汉末始有此名。三国均置,秩为第五品。
  牙门将军 魏文帝黄初年间始置,第五品,无定员。蜀吴亦置。
  偏将军 将军中地位较低者,多由校尉或裨将升迁,无定员,第五品。三国均置。
  平东将军 汉置,魏时为第六品。吕布曾任是官。
  平北将军 建安十年始置,第六品,下有主簿、功曹等属吏。吴蜀亦置。
  奋威校尉 校尉为次于将军之武职。有各种名号,奋威校尉仅三国吴置。
  奋武校尉 位在将军下。三国时校尉名号甚多,职责亦不同。奋武校尉仅吴置,鲁肃任之。
  折冲校尉 汉末,曹操任奋武将军,任夏侯敦为折冲校尉,后不置,蜀无。
  越骑校尉 汉武帝始置,掌越骑。东汉沿置,设越骑校尉一人,比二千石,掌宿卫兵。三国均 置。
  督军校尉 三国吴置,校尉在将军和中郎将之下。
  赞军校尉 位在将军下。三国时校尉名号甚多,职责亦不同。赞军校尉为吴置,鲁肃任之,助周 瑜参赞军务,故以赞军名之。
  昭信校尉 三国时蜀置,为使臣奉命出使入冠其名号。
  儒林校尉 校尉为次于将军的武官,其名号甚多。由于其职务掌的不同,名号亦异。儒林校尉为 蜀所特置。周裙任是职。
  军议校尉 参议军事的官位。
  先登校尉 三国时统兵校尉名目甚多,先登校尉唯吴置。
  汉八校尉 步兵校尉掌上林苑门屯兵。越骑校尉掌越骑。长水校尉掌长水宣曲胡骑。又有胡骑校尉, 掌池阳胡骑,不常置。射声校尉掌待诏射声士。虎贲校尉掌轻车。中垒校尉,屯骑校尉。
  西园八校尉 典军、上军、中军、下军、左军、右军、助军左、右校尉

  【三国将军名号】
  【魏国将军名号】:
  1)第一品
  大将军:夏侯淳、曹仁、曹真、司马懿、曹宇、曹爽、司马师、司马昭曾先后为之。
  2)第二品
  骠骑将军:曹洪、司马懿、曹真、赵俨、刘放、孙资、王昶、司马望、石苞、甄阳。
  车骑将军:曹仁、张郃、黄权、王凌、郭淮、孙壹、胡遵、陈骞。
  卫将军:曹洪、曹瑜、曹肇、孙资、司马师、司马昭、胡遵、司马望、司马攸。
  中军大将军:曹真。
  上军大将军:曹真。
  镇军大将军:陈群、甄息。
  抚军大将军:司马懿、司马师、司马炎。
  南中大将军:吕兴。
  辅国大将军:甄温。
  二品将军还有四征(征南、征东、征西、征北)、四镇(镇南、镇东、镇西、镇北)将军。
  3)第三品
  领军将军、四安将军(安南、安东、安西、安北)、四平将军(平南、平东、平西、平北);前、后、左、右将军;
  诸三品杂号将军(征虏、征蜀、镇军、镇护、安众、安夷、安远、平寇、平虏、龙骧、辅国、都护、轻车、虎牙、冠军、度辽、平狄、平难等)。
  4)第四品
  护军将军、武卫将军、中卫将军、中垒将军、诸四品杂号将军(中坚、骁骑、游击、左卫、右卫、前军、左军、右军、后军、建威、建武、振威、振武、奋威、奋武、扬威、扬武、广威、广武、宁朔、左右积弩、积射、强弩等)。
  5)第五品
  鹰扬、虎烈、宣威、折冲、凌江、昭烈、宣德、威虏、捕虏、殄虏、扬烈、威远、伏波、虎威、宁远、荡寇、昭武、昭德、讨逆、讨寇、破虏、殄吴、建忠、立义、怀集、横野、楼船、复土、翼卫、讨夷、怀远、横海、忠义、建节、绥边、偏、裨等杂号将军

  【蜀国将军名号】:
  大将军(蒋琬、费褘、姜维)
  右大将军(阎宇)
  骠骑将军(马超、李严、胡班)
  右骠骑将军(胡济)
  车骑将军(张飞、刘琰、吴壹、邓芝、夏侯霸)
  右车骑将军(张翼、廖化)
  卫将军(姜维、诸葛瞻)
  镇军大将军(宗预)
  抚军将军、四征将军(缺征南,资深者为大将军)
  四镇将军(资深者为大将军)
  安南将军、平西将军、平北将军、前后左右将军、征虏将军、镇军将军、辅国将军、辅汉将军、振威将军、奋威将军、扬威将军、扬武将军、安远将军、荡寇将军、昭文将军、昭德将军、讨逆将军、讨寇将军、讨虏将军、秉忠将军、忠节将军、建信将军、安汉将军、军师将军、镇远将军、执慎将军、抚戎将军、绥武将军、翊武将军、兴业将军、副军将军、翊军将军、辅军将军、绥军将军、牙门将军、偏将军、裨将军。

  【吴国将军名号】:
  上大将军(陆逊、吕岱、施绩)
  大将军(诸葛瑾、诸葛恪、孙峻、孙琳、丁奉、孙震)
  骠骑将军(步骘、朱据、吕据、施绩、张布、孙韶、朱宣)
  车骑将军(朱然、刘篡)
  卫将军(全琮、士燮、滕胤、全尚、孙恩、濮阳兴、滕牧)
  镇军大将军(孙虑、陆抗)
  抚军将军、四征将军(缺征南)
  四镇将军、四安将军(缺安西)
  四平将军(缺平东)
  前后左右将军、讨虏将军、镇军将军、安远将军、平戎将军、平虏将军、辅国将军、辅吴将军、虎牙将军、冠军将军、建威将军、建武将军、振威将军、奋威将军、扬威将军、扬武将军、奋武将军、折冲将军、威远将军、伏波将军、虎威将军、绥远将军、荡寇将军、昭武将军、讨逆将军、破虏将军、荡魏将军、平魏将军、辅义将军、扶义将军、横江将军、绥南将军、安国将军、抚边将军、抚夷将军、抚越将军、威南将军、威北将军、威武将军、威烈将军、厉武将军、灭寇将军、偏将军、裨将军。
  ★★【三国武将官职】

  【蜀汉篇】
  蜀汉武将(219年后)
  大司马:蒋琬
  丞相(大将军):诸葛亮、蒋琬、费祎、姜维(左)、阎宇(右)
  骠骑将军:马超、李严、胡济(右)
  车骑将军:张飞、刘琰、吴懿、邓芝、夏侯霸、张翼(左)、廖化(右)
  卫将军:姜维、诸葛瞻
  辅国大将军:董厥
  镇西大将军:姜维、胡济
  镇北大将军:王平
  镇南大将军:马忠、张翼
  征西大将军:魏延、张翼、宗预
  前将军:关羽、李严、袁琳、邓芝、胡济
  左将军:马超、吴懿、向朗、句扶、郭循
  右将军:张飞、诸葛亮、高翔、辅匡、阎宇
  后将军:黄忠、刘琰、吴班、刘邕、宗预、姜维、张表
  辅汉将军:李严、张裔、姜维
  镇东将军:赵云
  镇南将军:辅匡
  镇北将军:魏延
  镇军将军:赵云
  征西将军:陈到、姜维
  征南将军:赵云、刘巴
  征北将军:申耽、黄权
  【曹魏篇】
  曹魏武将(221年后)
  大司马:曹仁、曹休、公孙渊
  大将军:夏侯敦、曹真、司马懿、曹宇、曹爽、司马师、司马昭
  骠骑将军:曹洪、司马懿、赵俨、刘放、孙资、王昶、赵酆、司马望
  车骑将军:曹仁、张郃、公孙恭、黄权、郭淮、孙懿
  卫将军:曹洪、孙资、司马师、司马昭、胡遵、司马望、司马攸
  中军大将军:曹真
  上军大将军:曹真
  镇军大将军:陈群、甄德
  辅国大将军:甄温
  抚军大将军:司马师、司马炎
  征东大将军:曹休、诸葛诞、石苞
  征南大将军:夏侯尚、王昶
  镇东大将军:诸葛诞
  征东将军:曹休、满宠、胡质、胡遵、州太
  征西将军:夏侯渊、张郃、赵俨、夏侯玄、郭淮、陈泰、司马望
  征南将军:曹仁、夏侯尚、王昶
  征北将军:程喜、何曾
  镇东将军:臧霸、诸葛诞、母丘俭、王基、石苞
  镇西将军:曹真、邓艾
  镇南将军:张鲁、黄权、母丘俭、诸葛诞、王基、王沈
  镇北将军:吕昭、刘靖
  前将军:张辽、满宠、郭淮、文钦、李辅
  左将军:于禁、张郃、郭淮、母丘俭、司马亮
  右将军:乐进、徐晃、夏侯霸、司马由
  后将军:朱灵、文聘、曹洪、牛金、钟毓
  【东吴篇】
  东吴武将(222年后)
  大司马:朱然(左)、全琮(右)、吕岱、滕胤、丁奉(右)、施绩(左)、陆抗、诸葛靓
  上大将军:陆逊、吕岱、施绩
  大将军:诸葛谨、诸葛恪、孙峻、孙琳、丁奉
  骠骑将军:步骘、朱据、吕据、诸葛诞、张布、朱宣
  车骑将军:朱然、刘纂
  卫将军:士燮、全琮、滕胤、全尚、孙思、濮阳兴、滕牧
  武卫大将军:孙楷
  镇军大将军:孙虑、陆抗
  镇北大将军:文钦
  镇西大将军:陆逊
  前将军:吕范、朱桓、唐咨、钟离牧、孙秀
  左将军:诸葛谨、朱据、留赞、华融、丁奉、张布
  右将军:步骘、潘璋、孙宪孙越、诸葛靓
  后将军:贺齐
  镇军将军:孙懿、陆抗
  抚军将军:步协
  征西将军:留平
  征北将军:朱然、陆抗、陆凯
  镇东将军:施绩、朱琬
  镇南将军:吕岱、孙懿、朱异、滕循
  镇北将军:孙韶、全绪
  安东将军:徐盛
  平北将军:潘璋
  安南将军:吕岱
  威北将军:诸葛恪

  ★★【三国武将官阶】
  大将军 战国置,汉因之,金印紫绶,地位因人而异,与三公相上下。汉武帝时起领录尚书事, 外主征战,内秉国政,权势过于丞相。东汉多以贵戚任之,位在三公之上。
  司马 《周记•夏官》记大司马之属有军司马、舆司马、行司马。春秋晋作三军,每军别置 司马。汉宫门及将军、校尉属官有司马。边郡则设千人司马,专掌军事。曹魏公府 及大将军府设司马,秩千石,主军事。
  别部司马 汉制,大将军属官有军司马,秩比千石。其中别领营属者称为别部司 马,共所率兵士数目各随时宜,不固定。 从事中郎 汉魏时,三公及将军府均设从事中郎,职参谋议,为在长史、司马下。
  右部督 全称为帐下右部督。三国时将军开府者,其属官有帐下督一人,第七品。陆逊曾为孙权帐下右部督。
  记室 东汉置,诸王、三公及大将军都设记室令史,掌章表书记文檄。
  兵曹掾 东汉太尉属吏,主兵事,秩比三百石。魏沿之,于丞相府和大将军府各置兵曹掾 一人,三百石,第七品。
  骠骑将军 汉武帝始置,以霍去病为之,秩位同大将军,金印紫绶,位同三公,三国均置。
  门下督 将帅府属官。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府均置门下督一人,第七品。下属 有门下录事、门吏、门下书吏各一人。
  大都督 曹魏置,第一品,不常置,属加官。加此官者,颁与代表天子威权的黄钺以节制持节将 军等高级将领。吴同魏制。蜀置中都护,统内外军事。
  都护 汉宣帝时,置两域都护,为加官。东汉光武帝时设都护将军。三国魏沿置。蜀有中都护、 行都护之号,职权如大都督,总领内外诸军事。吴设左右都护,尽护诸军。
  镇军大将军 位在大将军之下,第二品,不常置。两汉均设有大将军之职,位比三公。大将军之 上加各种名号者,东汉三国逐渐增多,三国均设此官。
  车骑将军 汉制,仅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金印紫绶,地位相当于上卿,或比三公。典京师兵 卫,掌宫卫。第二品。
  卫将军 汉文帝始置,位亚三司,第二品。在将军中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
  辅国大将军 后汉时期设立的高级将军位,位在“四镇”大将军之上。
  镇军大将军 位在大将军之下,第二品,不常置。两汉均设有大将军之职,位比三公。大将军之 上加各种名号者,东汉三国逐渐增多,三国均设此官。
  镇军将军 秩位次于镇军大将军,第三品。
  征东将军 魏因汉置,秩二千石,第二品。资深者为大将军。
  征北将军 魏因汉置,秩二千石,第二品。魏文帝时位次三公,吴蜀亦置。
  征南将军 魏因汉置,秩二千石,第二品。资深者为大将军。
  征西将军 东汉置,秩二千石,第二品。资深者为大将军。
  镇东将军 第二品,位次四征将军,领兵如征东将军。资深者为大将军。
  镇北将军 第二品,位次四征将军,领兵如征北将军。资深者为大将军。
  镇南将军 第二品,位次四征将军,领兵如征南将军。资深者为大将军。
  镇西将军 第二品,位次四征将军,领兵如征西将军。资深者为大将军。
  左将军 汉有左将军,不常置,位如上卿,金印紫绶,掌京师兵卫及戍守边隘,讨伐四夷。平时 加诸吏,给事中等号,则得以宿卫皇帝,参与中朝朝议,决定国家大事,若领尚书事就 负责实际政务。魏时为第三品。
  右将军 汉有此职,金印紫绶,地位如上卿,但不常置。加诸吏、给事中等号则得以宿卫皇帝、 参与中朝议、决定军国大事,再领尚书事则负责实际政务。魏时为第三品,有官属。
  前将军 三国时常设的高级将军位。负责京师兵卫和边防屯警。位次于九卿,而高于其他临时设 置的杂号将军。三国时品级下降,为第三品。开府治事,属官有长史、司马、从事中郎等。
  横江将军 三国时仅吴置。以鲁肃任之,镇守沿江辖地,用以横扫来犯之敌,故名。
  护军将军 秦置护军都尉,汉因之,陈平曾任此职,尽护诸将。汉武帝时属大司马。建安12年改 护军为中护军。魏亦置护军,主武官选,隶领军。资重者为护军将军,资轻者为中护军。
  安南将军 四安将军之一,魏时为第三品,掌征伐。
  安东将军 四安将军之一,掌武事,第三品,魏吴有置,蜀无。
  平南将军 魏置此官,第三品,下有主簿、功曹等属吏。吴蜀亦置。
  平西将军 魏时为第三品,下有主簿、功曹等属吏。吴蜀亦置
  征虏将军 魏沿汉制,第三品。吴蜀亦置。
  后将军 东汉杂号将军甚多,有以前、后、左、右名之者。魏时为第三品。
  武卫将军 魏置,第四品。曹操置武卫中郎将。曹丕改为武卫将军,许褚任之,都督中军宿卫禁 兵。吴亦置,典宿卫。
  奋武将军 汉末,曹操、吕布曾任是官。三国时魏吴有置,蜀未见。
  奋威将军 西汉始置。三国均置,第四品。
  建威将军 曹魏置,第四品。吴蜀亦置。
  振威将军 东汉杂号将军之一,魏沿置,第四品。
  军祭酒 即军师祭酒,陈寿撰《三国志》避晋景帝司马师讳,改为军祭酒。魏时为第五品。
  昭德将军 魏置,第五品。
  昭武将军 魏置,为第五品
  建武将军 曹魏置,第五品。
  扬武将军 东汉年间有此职,三国均置。
  平戎将军 三国吴置,步骘任是职。
  虎威将军 三国时杂号将军之一。魏吴有置。
  辅国将军 汉献帝时伏完任此官。三国时均置此号。
  安远将军 三国时杂号将军之一。
  折冲将军 魏所设杂号将军之一,第五品。吴亦置,蜀无。
  破虏将军 东汉杂号将军之一。魏时为第五品。李典、孙坚曾任。
  讨逆将军 东汉杂号将军之一。曹魏沿置,第五品。
  讨虏将军 东汉杂号将军之一。蜀置此官,吴因孙坚曾任此职,后不复置。
  讨寇将军 魏置杂号将军之一,第五品。蜀亦置。
  荡寇将军 东汉末始有此名。三国均置,秩为第五品。
  牙门将军 魏文帝黄初年间始置,第五品,无定员。蜀吴亦置。
  偏将军 将军中地位较低者,多由校尉或裨将升迁,无定员,第五品。三国均置。
  平东将军 汉置,魏时为第六品。吕布曾任是官。
  平北将军 建安十年始置,第六品,下有主簿、功曹等属吏。吴蜀亦置。
  奋威校尉 校尉为次于将军之武职。有各种名号,奋威校尉仅三国吴置。
  奋武校尉 位在将军下。三国时校尉名号甚多,职责亦不同。奋武校尉仅吴置,鲁肃任之。
  折冲校尉 汉末,曹操任奋武将军,任夏侯敦为折冲校尉,后不置,蜀无。
  越骑校尉 汉武帝始置,掌越骑。东汉沿置,设越骑校尉一人,比二千石,掌宿卫兵。三国均 置。
  督军校尉 三国吴置,校尉在将军和中郎将之下。
  赞军校尉 位在将军下。三国时校尉名号甚多,职责亦不同。赞军校尉为吴置,鲁肃任之,助周 瑜参赞军务,故以赞军名之。
  昭信校尉 三国时蜀置,为使臣奉命出使入冠其名号。
  儒林校尉 校尉为次于将军的武官,其名号甚多。由于其职务掌的不同,名号亦异。儒林校尉为 蜀所特置。周裙任是职。
  军议校尉 参议军事的官位。
  先登校尉 三国时统兵校尉名目甚多,先登校尉唯吴置。
  汉八校尉 步兵校尉掌上林苑门屯兵。越骑校尉掌越骑。长水校尉掌长水宣曲胡骑。又有胡骑校尉, 掌池阳胡骑,不常置。射声校尉掌待诏射声士。虎贲校尉掌轻车。中垒校尉,屯骑校尉。
  西园八校尉 典军、上军、中军、下军、左军、右军、助军左、右校尉

皇帝以及文官不算……
(不同时期人物不同,以下举例说明)
东吴:
最高军政长官吴侯孙权

兵马大都督周瑜

兵马副都督程普

上将 黄盖

中郎将 甘宁 太史慈等

校尉 陈武 董袭等

还有一些职位都是些无名小辈,不提了

在将军中,一般的排名是这样的: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杂号将军。

其实在东汉(三国之前),太尉是掌全国军事行政,以下才有
大都督
副都督
都护
卫将军
镇军大将军
大将军
骠骑将军
车骑将军
左将军
右将军
前将军
中郎将
军师将军
先锋将军
偏将军
奋威校尉
折冲校尉
祭酒
旗门
骁骑
小校

而这些在三国时期部分仍沿用,不过东吴就没有太尉这等官级

我只知道军师祭酒是参谋 军师中郎将是参谋长 军事将军是总参谋长 而且所有杂号将军中 破虏讨逆最后价值 因为孙坚孙策当过这是职务

统辖军队的将军在两汉一般不常置,掌征伐背叛,非常尊贵,权臣常以大将军、骠骑、车骑、卫将军、前后左右将军等重号将军辅政。东汉中前期,度辽以及其它杂号将军皆秩二千石,与郡太守地位相等,除度辽外,其它杂号将军一般事罢即撤。将军既贵重,后来许多文职官僚也常常加重号将军,不统辖军队,只是作为殊荣而加赠。

将军地位尊贵,与将军号少且不常置有关,但更主要是跟秦汉以来社会具有浓厚尚武精神有关。许多农民起义军的首领也常因此自称将军,如黄巾的天公、地公、人公将军。东汉末,各割据势力无将军之号则不显其重,其中,朝廷封赠将军比私署贵重,其它军职也如此。

汉代以“若干石”构成十七、八级的禄秩等级,中郎将、校尉、骑都尉、郡都尉禄秩均为比二千石,禄秩相当[2]。随军队规模逐渐扩大,以及军旅常设,原来的军职明显不足,因此,杂号将军、中郎将、校尉、都尉逐渐增多,而军事指挥体制上的需要也将各种军职按照一定等级排列起来,这些趋势由地方开始,最终在建安年间由曹操通过汉王朝中央集其大成,并系统化、制度化。

黄巾起义始,几位汉朝将领都以中郎将、持节之职带兵镇压起义军,象曹操以骑都尉之职归左中郎将统辖,再如董卓与关东军战,部下也是以中郎将指挥校尉。这些都说明中郎将地位已经渐渐升高,位在校尉、都尉之上。

初期,增设的军职主要是杂号中郎将、校尉、都尉,杂号将军还是很少,因为许多割据势力首领自身也才是杂号将军,例如孙权长期都是以讨虏将军割据江东,赤壁战后,刘备方表权行车骑将军;而曹操在建安前也长期为杂号将军。到了建安后期,杂号将军增多,两汉比较久远的杂号将军,如四征、伏波、度辽等,地位也比后设的尊贵,例如夏侯敦曾以伏波将军都督二十六军,夏侯渊以征西将军坐镇关中、汉中。而征镇安平等将军号,随着曹魏都督制的建立,地位也逐渐升高,而原本尊贵的前后左右将军地位则逐渐下降,不过这已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

总之,直到东汉结束,将军号虽然开始增多,但是将军职位还是为时人所重,不单重号将军,杂号将军的地位也依然很高。

建安年间,曹魏(以下均指建安年间的曹操军队)的军职升迁制度如下:

伍长—什长—都伯—百人将—牙门将、骑督、部曲督等—别部司马(军司马)—都尉(骑都尉)—校尉(但五校几乎成清贵武职,偏文)—中郎将(五官、左、右、虎贲中郎将类同五校)—裨将军—偏将军—杂号将军(裨将军、偏将军应该就是杂号将军之末,但与其它两字将军地位有别)—四征、四镇、前后左右将军—卫将军—骠骑、车骑将军—大将军

三国武将官职

大将军战国置,汉因之,金印紫绶,地位因人而异,与三公相上下。汉武帝时起领录尚书事,外主征战,内秉国政,权势过于丞相。东汉多以贵戚任之,位在三公之上。

司马《周记-夏官》记大司马之属有军司马、舆司马、行司马。春秋晋作三军,每军别置司马。汉宫门及将军、校尉属官有司马。边郡则设千人司马,专掌军事。曹魏公府及大将军府设司马,秩千石,主军事。

别部司马汉制,大将军属官有军司马,秩比千石。其中别领营属者称为别部司马,共所率兵士数目各随时宜,不固定。从事中郎汉魏时,三公及将军府均设从事中郎,职参谋议,为在长史、司马下。

右部督全称为帐下右部督。三国时将军开府者,其属官有帐下督一人,第七品。陆逊曾为孙权帐下右部督。

记室东汉置,诸王、三公及大将军都设记室令史,掌章表书记文檄。

兵曹掾东汉太尉属吏,主兵事,秩比三百石。魏沿之,于丞相府和大将军府各置兵曹掾一人,三百石,第七品。

骠骑将军汉武帝始置,以霍去病为之,秩位同大将军,金印紫绶,位同三公,三国均置。

门下督将帅府属官。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府均置门下督一人,第七品。下属有门下录事、门吏、门下书吏各一人。

大都督曹魏置,第一品,不常置,属加官。加此官者,颁与代表天子威权的黄钺以节制持节将军等高级将领。吴同魏制。蜀置中都护,统内外军事。

都护汉宣帝时,置两域都护,为加官。东汉光武帝时设都护将军。三国魏沿置。蜀有中都护、行都护之号,职权如大都督,总领内外诸军事。吴设左右都护,尽护诸军。

镇军大将军位在大将军之下,第二品,不常置。两汉均设有大将军之职,位比三公。大将军之上加各种名号者,东汉三国逐渐增多,三国均设此官。

车骑将军汉制,仅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金印紫绶,地位相当于上卿,或比三公。典京师兵卫,掌宫卫。第二品。

卫将军汉文帝始置,位亚三司,第二品。在将军中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

辅国大将军后汉时期设立的高级将军位,位在“四镇”大将军之上。

镇军大将军位在大将军之下,第二品,不常置。两汉均设有大将军之职,位比三公。大将军之上加各种名号者,东汉三国逐渐增多,三国均设此官。

镇军将军秩位次于镇军大将军,第三品。

征东将军魏因汉置,秩二千石,第二品。资深者为大将军。

征北将军魏因汉置,秩二千石,第二品。魏文帝时位次三公,吴蜀亦置。

征南将军魏因汉置,秩二千石,第二品。资深者为大将军。

征西将军东汉置,秩二千石,第二品。资深者为大将军。

镇东将军第二品,位次四征将军,领兵如征东将军。资深者为大将军。

镇北将军第二品,位次四征将军,领兵如征北将军。资深者为大将军。

镇南将军第二品,位次四征将军,领兵如征南将军。资深者为大将军。

镇西将军第二品,位次四征将军,领兵如征西将军。资深者为大将军。

左将军汉有左将军,不常置,位如上卿,金印紫绶,掌京师兵卫及戍守边隘,讨伐四夷。平时加诸吏,给事中等号,则得以宿卫皇帝,参与中朝朝议,决定国家大事,若领尚书事就负责实际政务。魏时为第三品。

右将军汉有此职,金印紫绶,地位如上卿,但不常置。加诸吏、给事中等号则得以宿卫皇帝、参与中朝议、决定军国大事,再领尚书事则负责实际政务。魏时为第三品,有官属。

前将军三国时常设的高级将军位。负责京师兵卫和边防屯警。位次于九卿,而高于其他临时设置的杂号将军。三国时品级下降,为第三品。开府治事,属官有长史、司马、从事中郎等。

横江将军三国时仅吴置。以鲁肃任之,镇守沿江辖地,用以横扫来犯之敌,故名。

护军将军秦置护军都尉,汉因之,陈平曾任此职,尽护诸将。汉武帝时属大司马。建安12年改护军为中护军。魏亦置护军,主武官选,隶领军。资重者为护军将军,资轻者为中护军。

安南将军四安将军之一,魏时为第三品,掌征伐。

安东将军四安将军之一,掌武事,第三品,魏吴有置,蜀无。

平南将军魏置此官,第三品,下有主簿、功曹等属吏。吴蜀亦置。

平西将军魏时为第三品,下有主簿、功曹等属吏。吴蜀亦置

征虏将军魏沿汉制,第三品。吴蜀亦置。

后将军东汉杂号将军甚多,有以前、后、左、右名之者。魏时为第三品。

武卫将军魏置,第四品。曹操置武卫中郎将。曹丕改为武卫将军,许褚任之,都督中军宿卫禁兵。吴亦置,典宿卫。

奋武将军汉末,曹操、吕布曾任是官。三国时魏吴有置,蜀未见。

奋威将军西汉始置。三国均置,第四品。

建威将军曹魏置,第四品。吴蜀亦置。

振威将军东汉杂号将军之一,魏沿置,第四品。

军祭酒即军师祭酒,陈寿撰《三国志》避晋景帝司马师讳,改为军祭酒。魏时为第五品。

昭德将军魏置,第五品。

昭武将军魏置,为第五品

建武将军曹魏置,第五品。

扬武将军东汉年间有此职,三国均置。

平戎将军三国吴置,步骘任是职。

虎威将军三国时杂号将军之一。魏吴有置。

辅国将军汉献帝时伏完任此官。三国时均置此号。

安远将军三国时杂号将军之一。

折冲将军魏所设杂号将军之一,第五品。吴亦置,蜀无。

破虏将军东汉杂号将军之一。魏时为第五品。李典、孙坚曾任。

讨逆将军东汉杂号将军之一。曹魏沿置,第五品。

讨虏将军东汉杂号将军之一。蜀置此官,吴因孙坚曾任此职,后不复置。

讨寇将军魏置杂号将军之一,第五品。蜀亦置。

荡寇将军东汉末始有此名。三国均置,秩为第五品。

牙门将军魏文帝黄初年间始置,第五品,无定员。蜀吴亦置。

偏将军将军中地位较低者,多由校尉或裨将升迁,无定员,第五品。三国均置。

平东将军汉置,魏时为第六品。吕布曾任是官。

平北将军建安十年始置,第六品,下有主簿、功曹等属吏。吴蜀亦置。

奋威校尉校尉为次于将军之武职。有各种名号,奋威校尉仅三国吴置。

奋武校尉位在将军下。三国时校尉名号甚多,职责亦不同。奋武校尉仅吴置,鲁肃任之。

折冲校尉汉末,曹操任奋武将军,任夏侯敦为折冲校尉,后不置,蜀无。

越骑校尉汉武帝始置,掌越骑。东汉沿置,设越骑校尉一人,比二千石,掌宿卫兵。三国均置。

督军校尉三国吴置,校尉在将军和中郎将之下。

赞军校尉位在将军下。三国时校尉名号甚多,职责亦不同。赞军校尉为吴置,鲁肃任之,助周瑜参赞军务,故以赞军名之。

昭信校尉三国时蜀置,为使臣奉命出使入冠其名号。

儒林校尉校尉为次于将军的武官,其名号甚多。由于其职务掌的不同,名号亦异。儒林校尉为蜀所特置。周裙任是职。

军议校尉参议军事的官位。

先登校尉三国时统兵校尉名目甚多,先登校尉唯吴置。

汉八校尉步兵校尉掌上林苑门屯兵。越骑校尉掌越骑。长水校尉掌长水宣曲胡骑。又有胡骑校尉,掌池阳胡骑,不常置。射声校尉掌待诏射声士。虎贲校尉掌轻车。中垒校尉,屯骑校尉。

西园八校尉典军、上军、中军、下军、左军、右军、助军左、右校尉。

骠骑、车骑大将军和大将军比起来,大将军是最大的,而且会在大将军前加封号,位同三公。

四征、四镇、四平、四安大将军和前后左右将军比起来前将军是最大的官职。

三国武将官职大全
武将官职:大将军:
武将之首,其官职位比三公,有时在三公之上,有时在三公之下。东汉末年,其官职在三
公之上,因此当汉天子以曹操为大将军而以袁绍为太尉时,袁绍“耻班在太祖下”。属官
有长史、司马。骠骑将军:
位在大将军之下,比三公。将军中位比三公的共四级: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
将军。车骑将军:
位在骠骑将军之下,比三公。卫将军:
位在车骑将军之下,比三公。中郎将:
汉朝武官的级别分:将军、中郎将、校尉三级。由于将军并不常置,有战事时才冠以统兵
者将军之称,所以平时一般武官所能获得的最高官职为中郎将,品秩为“比二千石”,掌
管皇家卫队,属光禄勋管辖。到三国时期,有军功者越来越多,大量被封为将军,中郎将
反而成为了中下级军官的职位。校尉:
校尉是比中郎将略低一级的武官官职,品秩为“比二千石”。在汉代设八校尉分掌*军
队。到三国时期,有军功者越来越多,大量被封为将军,校尉反而成为了低级军官的职位
。八校尉:
汉武帝起所置京师的屯兵八校尉,分掌*军队。分别是长水校尉、屯骑校尉、越骑校尉
、步兵校尉、射声校尉、中垒校尉、胡骑校尉、虎贲校尉。东汉时,省中垒校尉、胡骑校
尉、虎贲校尉。到三国时期,八校尉的职权越来越小,最后沦为低级官员。四军将军:
即前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后将军。周末始有,汉朝时并不常置,汉末群雄迭起,四军
将军才以重号将军(即高级军官)的名号屡屡出现。四征将军(四征大将军):
重号将军名称,即征东将军、征南将军、征西将军、征北将军。汉魏间始置,位次三公,
在卫将军之下。四镇将军(四镇大将军):
重号将军名称,即镇东将军、镇南将军、镇西将军、镇北将军。汉魏间始置,位次三公,
在四征将军之下。四安将军:
重号将军名称,即安东将军、安南将军、安西将军、安北将军。东汉时有此名号,位次三公,
在四镇将军之下。四平将军:
重号将军名称,即平东将军、平南将军、平西将军、平北将军。汉魏间始置,位次三公,
在四安将军之下。大都督:  
曹魏置,第一品,不常置,属加官。加此官者,颁与代表天子威权的黄钺以节制持节将军
等高级将领。吴同魏制。蜀置中都护,统内外军事。都督:
东汉末年始置。因各杂号将军之间并无隶属关系,故设都督一职,督管几路军队,为军事
统帅。后以“都督某州军事”,掌管驻扎在该州的所有军队,并兼管该州民政,权力非常
大。上大将军:
孙权封陆逊为上大将军。后吕岱亦任此职。杂号将军:
汉魏时期,有军功者比比皆是,授予官职的难度加大。因此常在“将军”前冠以某个名号
以作为他的官职,这种名号并无一定,名号之间也无上下级关系,因此称为杂号将军。
军师将军(军师):
杂号将军之一。魏以荀攸为军师,凡军国选举及刑狱法制皆使决之。吴也曾以朱然为右军
师,蜀国也以诸葛亮为军师将军。领军将军(领军、中领军):
杂号将军之一。曹操任丞相时,置领军一职,由史涣担任,与护军一起并掌禁兵,后更名
为中领军。曹丕更名为领军将军,主五校、中垒、武卫三营。蜀、吴亦置,为高级将军名
号。护军将军(护军、中护军):
杂号将军之一。与领军同时置,由韩浩担任护军,掌禁兵。曹丕更名为护军将军。蜀、吴
亦置,为高级将军名号。监军(中监军):
监督、巡查军队之职,有时也以军师或军司兼其职。奋武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高级将军名号,担任此官职者,相当于各路军队中的总监军。东汉末年,
各路诸侯打董卓时,以曹操担任奋武将军;沮授也曾在袁绍军中任奋武将军之职。都护将军(都护):
杂号将军之一。高级将军名号,乃统率诸将之官。骁骑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高级将军名,秦朗曾任此职。越骑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高级将军名号,曹彰曾行此职。伏波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夏侯敦曾任此职。厉锋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曹洪曾任此职。中坚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许褚曾任此职。武卫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许褚曾任此职。荡寇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张辽曾任此职。讨寇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王平曾任此职。灭寇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丁奉曾任此职。游击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乐进曾任此职。折冲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乐进曾任此职。虎威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于禁曾任此职。平狄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张合曾任此职。横野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徐晃曾任此职。捕虏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李典曾任此职。破虏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孙坚曾任此职。威虏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臧霸曾任此职。征虏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张飞曾任此职。讨虏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黄忠曾任此职。平虏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周泰曾任此职。扬威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臧霸曾任此职。振威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许定曾任此职。奋威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满宠曾行此职。建威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郭淮曾任此职。宣威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步睿曾任此职。讨逆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孙策曾任此职。立义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庞德曾任此职。中卫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庞会曾任此职。振武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孙礼曾任此职。扬武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满宠曾任此职。建武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刘封曾任此职。绥武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蒋斌曾任此职。昭武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韩当曾任此职。冠军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丁奉曾任此职。翊军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赵云曾任此职。镇军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赵云曾任此职。副军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刘封曾任此职。绥军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杨仪曾任此职。抚军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步协曾任此职。建信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申仪曾任此职。安汉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麋竺曾任此职。秉忠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孙乾曾任此职。昭德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简雍曾任此职。昭文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伊籍曾任此职。怀集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申耽曾任此职。兴业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李严曾任此职。辅汉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李严曾任此职。镇远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魏延曾任此职。绥远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孙瑜曾任此职。忠节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杨洪曾任此职。安汉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李恢曾任此职。抚戎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张嶷曾任此职。奉义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姜维曾任此职。安远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邓方曾任此职。威烈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韩当曾任此职。扶义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朱治曾任此职。安国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朱治曾任此职。抚边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陆逊曾任此职。辅国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陆逊曾任此职。绥南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全琮曾任此职。横江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鲁肃曾任此职。别部司马:
军中司马,因领一营故称为别部司马。其所率兵士数目各随时宜,不固定。 牙门将军(牙门将):
赵云、魏延曾任牙门将军,位比杂号将军略低。曹丕于黄初年间也置牙门将,冠服与杂号
将军同。后世以牙将为低级军官。偏将军:
低级将军名号,高于裨将军。裨将军:
最低一级将军名号。门下督、帐下督:
蜀国将帅手下直属部队的低级将领。


三国时期所有的名将
1、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2] ,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曹操曾担任东汉丞相,后加封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

三国时期有哪些名号将军?
上大将军(陆逊、吕岱、施绩)大将军(诸葛瑾、诸葛恪、孙峻、孙琳、丁奉、孙震)骠骑将军(步骘、朱据、吕据、施绩、张布、孙韶、朱宣)卫将军(全琮、士燮、滕胤、全尚、孙恩、濮阳兴、滕牧)抚军将军、四征将军(缺征南)四镇将军、四安将军(缺安西)前后左右将军、虏将军、镇军将军、安远将军、...

三国时期三国各有哪些将领
12、张飞:三国时期蜀汉名将。13、因其勇武过人,而与关羽并称为“万人敌”。14、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15、马超: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马腾的儿子,少年成名,曹操曾多次征召马超入京为官,但都被马超拒绝。16、而后马腾入京被封为卫尉,马超就统领了马腾的部队。17、黄忠:为刘表部下中郎将,后...

三国时期的武将大全?
1、曹魏:张辽、徐晃、张合、于禁、乐进、李典、夏侯敦、夏侯渊、曹仁、曹洪、许褚、典韦、张燕、曹休、曹真、曹纯、文聘、毛玠、吕虔、郭嘉、荀攸、荀彧、程昱、贾诩、司马懿等。2、刘蜀: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魏延、马岱、关兴、关平、关索、张苞、张绍、李严、严颜、吴懿、吴兰、李丰、法正...

三国有哪些将军
三国时期各国主要将领有:曹魏:张辽、徐晃、张合、于禁、乐进、李典、夏侯敦、夏侯渊、曹仁、曹洪、许褚、典韦、张燕、曹休、曹真、曹纯、文聘、毛玠、吕虔、郭嘉、荀攸、荀彧、程昱、贾诩、司马懿、韩浩、朱灵、陈群、钟繇、王朗、孔融、杨彪、崔琰、辛评、蒋济、满宠、刘晔、韩浩、钟会、邓艾、羊祜、王...

汉和三国时期各种将军称号和职权是什么?
【三国将军名号】\\x0d\\x0a【魏国将军名号】:\\x0d\\x0a1)第一品\\x0d\\x0a大将军:夏侯淳、曹仁、曹真、司马懿、曹宇、曹爽、司马师、司马昭曾先后为之。\\x0d\\x0a2)第二品\\x0d\\x0a骠骑将军:曹洪、司马懿、曹真、赵俨、刘放、孙资、王昶、司马望、石苞、甄阳。\\x0d\\x0a车骑将军:曹仁、张郃、黄权...

汉和三国时期各种将军称号和职权是?
汉和三国时期各种将军称号和职权是?  三国武将官职大全武将官职:大将军:武将之首,其官职位比三公,有时在三公之上,有时在三公之下。东汉末年,其官职在三公之上,因此当汉天子以曹操为大将军而以袁绍

汉和三国时期各种将军称号和职权
【三国将军名号】 【魏国将军名号】: 1)第一品 大将军:夏侯淳、曹仁、曹真、司马懿、曹宇、曹爽、司马师、司马昭曾先后为之。 2)第二品 骠骑将军:曹洪、司马懿、曹真、赵俨、刘放、孙资、王昶、司马望、石苞、甄阳。 车骑将军:曹仁、张郃、黄权、王凌、郭淮、孙壹、胡遵、陈骞。 卫将军:曹洪、曹瑜、曹肇、孙...

三国时期所有的将军的称号例如“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奋威将军...
1. 车骑将军 2. 骠骑将军 3. 卫将军 4. 前将军 5. 后将军 6. 左将军 7. 右将军 8. 征东将军 9. 征南将军 10. 征西将军 11. 征北将军 12. 镇东将军 13. 镇南将军 14. 镇西将军 15. 镇北将军 16. 安东将军 17. 安南将军 18. 安西将军 19. 安北将军 20. 平东将军 21. 平南...

三国里那些武将和文将是有“称号”的
破虏将军孙坚长子、吴大帝孙权长兄。东汉末年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孙吴政权的奠基者之一。《三国演义》称其武勇犹如霸王项羽,绰号“小霸王”。5.孙权:碧眼儿 字仲谋。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三国时期孙吴的建立者(229年-252年在位)。6.周瑜:美周郎 东汉末年名将,出身...

水城县17119137261: 汉和三国时期各种将军称号和职权是?
戈蚂金港: 三国武将官职大全武将官职:大将军:武将之首,其官职位比三公,有时在三公之上,有时在三公之下.东汉末年,其官职在三公之上,因此当汉天子以曹操为大将军而以...

水城县17119137261: 古代的将军分几个级别啊?
戈蚂金港: 大将军 武将之首,其官职位比三公,有时在三公之上,有时在三公之下.东汉末年,... 到三国时期,八校尉的职权越来越小,最后沦为低级官员. 四军将军 即前将军、左...

水城县17119137261: 汉朝有哪些主要官职,主要职责是什么? -
戈蚂金港:[答案] 大将军:战国时始置,是将军的最高封号,东汉时多由贵戚充任.具体名号有建威大将军、骠骑大将军、中军大将军、镇东大将军、抚军大将军等等,除骠骑大将军之位稍低于三公之外,其余均在三公之上.三国时夏侯敦、姜维等人皆为大将军. 大司马...

水城县17119137261: 中国古代汉朝时期有哪些官职,越详细越好
戈蚂金港: 中央官职: 丞相(相国): 在东汉时期并无丞相这个官职,后董卓专权,任相国,集大权于一身.三国初建后,都设此官职,为一国之首宰,为群臣之首. 太师: 原为“...

水城县17119137261: 古代将军称号 完整的 -
戈蚂金港:汉代军职:伍长-什长-都伯-百人将-牙门将、骑督、部曲督等-别部司马(军司马)-都尉(骑都尉)-校尉(但五校几乎成清贵武职,偏文)-中郎将(五官、左、右、虎贲中郎将类同五校)-裨将军-偏...

水城县17119137261: 东汉时期的军职分为几个等级? -
戈蚂金港: 东汉时期的军职分为6个等级,分别是大将军、骠骑大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将军、左右将军.

水城县17119137261: 求三国时期的将军名称和大小 -
戈蚂金港: 第一级 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第二级 中军大将军、上军大将军、镇军大将军、抚军大将军、南中大将军、辅国大将军、四征(征南、征东、征西、征北)、四镇(镇南、镇东、镇西、镇北)将军.第三级 领军将军、四安将军...

水城县17119137261: 汉武帝时期设立了什么官职 -
戈蚂金港:[答案] 洗马:秦时设置.汉沿秦例而设置,亦称先马、前马,为太子太傅、太子少傅的属官.太子出行则为前导,为先驱、侍从、使... 魏晋以后皇帝的女婿称“驸马”. 12、大将军 为将军的最高称号,是掌管统帅军队、外出征战,大多由贵戚担任.汉武帝时大...

水城县17119137261: 汉朝的军官名称? -
戈蚂金港: 大将军: 武将之首,其官职位比三公,有时在三公之上,有时在三公之下.东汉末年,其官职在三公之上,因此当汉天子以曹操为大将军而以袁绍为太尉时,袁绍“耻班在太祖下”.属官有长史、司马.骠骑将军: 位在大将军之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