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贬官经历体会作者的感受

作者&投稿:皮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MG投诉官网兀然身寄世,浩然心委化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这个的话,个人认为最好的方式就是你结合当时作者的时代背景以及生活经历去更好的理解他写这篇文章的感情是最好的,如果你能够做到身临其境的去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就会发现作者为什么会有如此这般的感情了,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可以的话麻烦采纳一下答案,谢谢

感觉这句话还是很凄凉的吧

具体什么意思?

还要是要自己

去理解的

寄寓思想是构成白居易独特的人生态度和文化性格的重要因素。在白居易的贬谪诗歌中,对于人生如寄、身世飘零的感叹一直是极为重要的主题。除却上述朱翌援引的《感时》篇,大致还有以下几例:
(一)元和九年《冬夜》:“兀然身寄世,浩然心委化。”
(二)元和十三年《早秋晚望兼呈韦侍郎》:“夫君亦沦落,此地同飘寄。”
(三)长庆二年《宿清源寺》:“我生寄其间,孰能逃倚伏。”
(四)长庆三年《无可奈何》:“嗟吾生之几何,寄瞬息乎其中。”
(五)宝历二年《琴茶》:“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六)大和三年《对酒五首》:“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生。”
(七)开成二年《洛下闲居寄山南令狐相公》:“已收身向园林下,犹寄名于禄仕间。”
(八)开成二年《分司洛中多暇数与诸客宴游醉后狂吟偶成十韵因招梦得宾客兼呈思黯奇章公》:“寄名朝士籍,寓兴少年场。”
(九)开成五年《老病幽独,偶吟所怀》:“已将身出浮云外,犹寄形于逆旅中。”
(十)开成五年《闲居》:“是非爱恶销停尽,唯寄空身在世间。”
(十一)开成五年《梦微之》:“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细味这些诗句,不难发现,以开成二年作《琴茶》为界,白居易的寄寓思想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在前一阶段中,白居易仕途漂泊,认为生命短暂且祸福难料,因而产生了强烈的虚幻意识和苦难意识,态度悲观。正像他在《适意二首》中所说:“中年忝班列,备见朝廷事。作客诚已难,为臣尤不易。况予方且介,举动多忤累。直道速我尤,诡遇非吾志。胸中十年内,消尽浩然气。”这一时期,白居易出入朝廷,深感个人的渺小和无力,早年“崇正疾邪”、“为民请命”的政治热情正一点点的消失殆尽。面对这样的现实,他备感无奈,第一次发出了“人生如寄”的吟叹,认为人生不过是暂时飘寄于世,感慨生命的短暂和命运的不能自主。
第二个阶段中,白居易的寄寓思想有了显著的变化。在上引第五、七、八、九、十例中,可以看到明显相对的五组概念,即“形”与“性”、“身”与“名”、“名”与“兴”、“身”与“形”,以及“是非爱恶”与“身”。如果沿用第一阶段的说法,就是“身”与“心”。和前一阶段的“心”随“身”“委化”不同,此时的白居易试图将“身”与“心”看成互相分离的两个方面,让“心”超脱于“身”,虽混迹于官场,却淡然自适、与世无争。在这里,白居易已经从把“世间”看成“身”的寄寓之所迈进一步,又把“身”当成了“心”的寄寓之所,进而实现了其寄寓思想的一次超越。


与元九书的翻译
到了做校书郎的时候,诗作足有三四百首。有时拿出来让足下这样的朋友们看。大家一见都说写得工巧,其实我并没有达到诗作者的水平。自从到朝廷作官以来,年龄渐长,经历的事情也渐多,每逢与人谈话,多询问时政,每逢读书史,多探求治理国家的道理。这才知道文章应该为时事而著作,诗歌应该为现实而创作。这时候,皇帝...

《白居易传》原文及翻译
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顷闭旦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译文 白居易,字乐天,出生于太原下邽。在他二十岁时...

白居易《长恨歌》有儒家思想吗?体现在哪?
肯定自居易井非像陈鸿写《长恨歌传》那样板着说教的脸孔去描写李杨故事,而是以“情”作为主旋律,让主人公的情去感动读者,使之产生共鸣,取得审美上的极大成功.本文还结合作者生平经历和社会历史分析他在处理历史题材、政治题材和来自民间的人性题材、心理题材的关系问题上的...

朱金城 白居易年谱 电子图书 <100送>
《宿紫阁山北村》、《杂兴三首》、《凶宅》约作于本年前后。� 元和五年庚寅(810) � 白居易三十九岁。上疏请罢讨王承宗兵,论元稹不当贬,均不听。左拾遗任期满,五月,改官京兆府户曹参军,仍充翰林学士。有《请罢兵第二状》、《请罢兵第三状》、《论元稹第三状》、《奏陈情状》、《谢官状》、《故会...

白居易的诗中提到佛教的诗有哪些?
“随缘自适”、“随遇血安”确实是白居易的人生态度,白居易一生为官,不论是升还是被贬,也无论是留京还是外放,他都处之泰然,心情平静,以“吾道才知}卜”的知足心理排除现实困 厄,获得精神自由。白居易致什(退休)后,亲友都为他体禄减半{的忧心,他却很达观。 他在《少年问》诗中说:“号作乐大应不错,忧...

香山居士是指谁?
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卒于武宗会昌六年。贞元进士,官至校书郎、赞善大夫,后因宰相武元衡事贬江州司马。长庆年间(821年-824年)任杭州刺史,宝历二年(825年),调任苏州刺史,后任太子少傅,因不缘附党人,乃移病分司东都。会昌二年,以刑部尚书致仕,最后卒于洛阳的香山。白...

急求《游三游洞记》译文
译文:从夷陵州的州府出发,向西北方向走陆路二十里,靠近江的南岸,就是所说的下牢关。路很窄,走不了,便下车上船。坐船走了一里左右,听见两崖之间传出“汤汤”的流水声。于是又下船走陆路,顺着窄窄的小路曲折上山,直至山顶,就又从上面用绳子从高处滑下。下面的土地渐渐平了,有一块大石头挡...

金陵三迁有感原文_翻译及赏析
从诗中大致可以推测,这首诗是作者因被谗在金陵屡遭贬官,自身命运多舛,国家风雨飘摇,虽然遍读诗书,满腹经纶,却无以致用;空有一腔热血,却无从抛洒,有感而作,当作于宋亡前。 赏析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写中唐诗人李绅,并以李绅自况。自居易《拙集编成十五卷因题卷来戏赠元九李二十》云:“...

范仲淹《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赏析
据《中吴纪闻》卷五记载:“范文正与欧阳文忠席上分题作《剔银灯》,皆寓劝世之意:“而范仲淹与欧阳修相识相交并共助新政,时在庆历三年(1043)至五年(1045)间。后新政落败,范仲淹贬离京城。按此词意趣,似不可能作于庆历新政励精图治之间,或许是作于庆历五年范仲淹贬官外任之时,带有明显的牢骚...

白居易琵琶行赏析
诗韵明快,步步映衬,处处点缀。出自:《琵琶行》 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之一。作于元和十一年(816年)。此诗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腐败、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不合理现象,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

安国市17098831617: 《琵琶行》诠释了白居易怎样的心情? -
叔从复方: 通过写琵琶女生活的不幸,结合诗人自己在宦途所受到的打击,唱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心声.社会的动荡,世态的炎凉,对不幸者命运的同情,对自身失意的感慨,这些本来积蓄在心中的沉痛感受,都一起倾于诗中.

安国市17098831617: 琵琶行,作者为什么最后变得很伤心 -
叔从复方: 原因:《琵琶行》(pí pa xíng)创作于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琵琶行),为七言古诗.白居易任谏官时,直言敢谏,同情民间疾苦,写了大量的讽谕诗,触怒了唐宪宗,得罪了权贵.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被藩镇李师道派人刺杀.白居易情急之中上书请捕刺客,触犯了权贵的利益,被指责越职奏事,贬为江州刺史;又进而诬陷他作《赏花》《新井》诗“甚伤名教”,再贬江州司马.江州当时被看成是“蛮瘴之地”,江州司马虽然名义上是刺史的佐史,实际上是一种闲散职务,这对白居易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嘲弄.他的被贬其实是一桩冤案,他连遭打击,心境凄凉,满怀郁愤.(望采纳,谢谢)

安国市17098831617: 《白云泉》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
叔从复方: 唐敬宗宝历元年(825)至二年,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期间,政务十分繁忙冗杂,“清旦方堆案,黄昏始退公.可怜朝暮景,消在两衙中”(《秋寄微之十二韵》),觉得很不自由.面对闲适的白云与泉水,对照自己“心为形役”的情状,不禁产...

安国市17098831617: 白居易 的夜雨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
叔从复方: 主要的是写出了诗人的彻夜无眠,委婉传出诗人被贬后的寂寞冷清之状和无限感慨. 因为此时,白居易正被贬官司住在江州,心情十分孤寂.

安国市17098831617: 夜雪 阅读答案从诗歌描写的情景中,可感知作者怎样的心境? -
叔从复方: 从诗歌描写的情景中,可以感知到作者是一个孤寂和着愁绪的人用: 已讶衾枕冷- 触觉 复见窗户明- 视觉 时闻折竹声- 听觉 共同感受雪夜的彻夜辗转难眠.折竹:表示积雪之厚重.作者似有孤寂和忧愁的感觉. 透露出诗人谪居江州时心情的孤寂

安国市17098831617: 琵琶行 白居易的作文~ ,要写出当时白居易的神情和心理状态~不要翻译~ -
叔从复方: 白居易当时被贬,就借着叙述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和她的凄凉身世,抒发了作者个人政治上受打击、遭贬斥的抑郁悲凄之情.在这里,诗人把一个琵琶女视为自己的风尘知己,与她同病相怜,写人写己,哭己哭人,宦海的浮沉、生命的悲哀,全部融合为一体,因而使作品具有不同寻常的感染力. 通过写琵琶女生活的不幸,结合诗人自己在宦途所受到的打击,唱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心声.社会的动荡,世态的炎凉,对不幸者命运的同情,对自身失意的感慨,这些本来积蓄在心中的沉痛感受,都一起倾于诗中.它在艺术上的成功还在于运用了优美鲜明的、有音乐感的语言,用视觉的形象来表现听觉所得来的感受;萧瑟秋风的自然景色和离情别绪,使作品更加感人.

安国市17098831617: 琵琶行是写的白居易怎样的心态? -
叔从复方: 贬官江州时期是白居易思想的重要转折期,他的愤激不平、孤独寂寞、委顺任化、思念家园、怀想帝京等心态,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中都有鲜明的体现;而《琵琶行》则集中体现了作者这一时期的思想和心态.

安国市17098831617: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作者写这句诗的时候想表达一个什么样的心境 -
叔从复方: 白居易当时被贬洵阳,仕途不顺,壮志难酬,此为一愁.洵阳地处偏僻,终日无音乐,而白居易是文人,爱好吟诗作对,倍感“无知己”孤独寂寞.但却在这样孤苦的时候“夜送客”忽闻琵琶声,而琵琶主人亦有坎坷的经历,白居易有种在他乡逢“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觉...

安国市17098831617: 白居易写《琵琶行》想表达什么情感? -
叔从复方: 一方面是对琵琶女的悲催遭遇的同情怜惜,另一方面就是借琵琶女来表达自己的感逝伤怀,以及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凄凉落寞之情

安国市17098831617: 《琵琶行》读后感 -
叔从复方: 《琵琶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写,本诗作于元和十年.白居易因上书言事,触犯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此年秋天与浔阳江上闻人弹琵琶,感伤不已,因此作诗.作者通过塑造一位备受侮辱、玩弄的琵琶女的典型形象来抒发自己的感受,表...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