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著名寒窗苦读例子

作者&投稿:南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代状元寒窗苦读的例子~

郑板桥

对于不少中国人来说,最早接触到的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许是马克思在英国博物馆读书,“地板上都印下了他的脚印”,在这样的寒窗苦读当中,《资本论》诞生了。其实,历史上的因为读书而忘却自我的人又岂止他一位?列宁读书时,专心致志,对周围的一切都理会不到。有一次,他的几个姐妹恶作剧,用6把椅子在他身后搭了一个不稳定的三角塔,只要列宁一动,塔就会倾倒。然而,正专心读书的列宁毫未察觉,纹丝不动。直到半小时后,他读完了预定要读的一章书,才抬起头来,木塔轰然倒塌。

在流传下来的故事中,还有不少名人为了争取阅读时间,演绎了一幕幕感人泪下的故事。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腿锯短半尺,成为三腿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腿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而鲁迅先生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只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

而在中国古代,与书结缘的故事更是在文人们故去后多年依然幽幽地流传着,那种对于知识的执着在千年历史中芳香回转,至今仍滋润着人们的心灵。话说宋朝有人去拜访大文学家苏轼,在客厅里等了好久才见到主人出来,问其何故,苏轼回答说正在抄《汉书》。来客十分惊讶:“以您的才学还用抄书吗?”苏轼谦虚地摇了摇头,说:“这是我第三次抄《汉书》了。”正是凭着这股“抄”劲儿,使苏轼成为一代名士,文坛巨擘。而大思想家王夫之,一生著书无数,有一年他的大女儿要出嫁,人们都来看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给女儿什么嫁妆。王夫之高兴地拎来一只箱子,说嫁妆都备齐了。打开箱子一看,原来是满满的一箱书。王夫之说:“这就是我多年来为女儿操办的嫁妆啊!”以书为嫁妆,是对知识的尊重。(梁婷 余亿智)

  1. 牛角挂书
      唐代李密听说包恺在缑山,前往拜访.他骑着牛,在牛角上挂上一卷《汉书》,边走边读.越国公杨素在路上见到他,拉着马缰绳从后面跟着他,说:“什么书让你勤奋到这种地步?”李密说是《项羽传》.杨素于是与李密谈论,认为他是奇才(见《新唐书·李密传》).后来用“牛角挂书”比喻勤奋读书.


  2. 囊萤映雪
      这是由两个故事组成的典故.囊萤:用袋子装萤火虫;映雪:利用雪的反光.利用口袋里萤火虫的光和雪的反光在夜间读书.
      车胤勤奋读书,手不释卷,博学多才,但其家境贫寒,用不起灯油,夏天就用白布囊盛几十个萤火虫,用它们发出的光照着读书,夜以继日(见《晋书·车胤传》).
      南朝梁孙康家贫,无钱买灯烛,晚上常映着雪光读书.后人常把“囊萤映雪”两个典故作为勤学的典范.


  3. 凿壁借光
      汉代匡衡勤奋读书而没有灯烛,邻居有烛光,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一小洞,就着隔壁透进来的光读书(载《西京杂记》).后人就用“凿壁借光”来形容勤学苦读.


  4. 韦编三绝
      韦编: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熟牛皮绳把写书的竹简编联起来,就叫“韦编”;三:概数,指多次;绝:断.孔子晚年喜欢研究《周易》,编撰《系辞》《象辞》《说卦》《文言》等解说《周易》的《易传》.由于反复阅读《周易》,以致编联简册的绳子多次断开(见《史记·孔子世家》).后泛用以形容勤奋读书.


  5. 刺股悬梁
      苏秦,东周洛阳人.他到齐国,跟鬼谷子学纵横之术,学成后去游说秦王,上书十次,不被所用,带去的资金用完了,非常狼狈地回到家里,哥哥、弟弟、嫂子、妹妹、妻子、侍妾都暗地里讥笑他,说他不务正业,搬弄口舌,倒霉活该.苏秦听后感到惭愧而暗自伤心,于是发愤读书,读得困倦了,就用锥子刺一下大腿,惊醒之后接着再读,最终做了六国的宰相,成为六国的合纵长.后用“刺股”比喻刻苦攻读.
      汉朝孙敬读书困倦时,将头发用绳子拴在梁上,一打盹就能惊醒,终于成为当代大儒.后就用“刺股悬梁”比喻刻苦自学.


  6. 目不窥园
      此典故是说无暇观看园中景色,形容埋头读书、专心治学.董仲舒讲学授课,三年不出屋,无暇看园中景,他的弟子又收了弟子,后来的弟子有的居然没见过他的面.他治学专心到这种程度(见《汉书·董仲舒传》).后来用以形容埋头读书,足不出户.


  7. 断齑划粥

    范仲淹从小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省吃俭用。终于,他的勤奋好学感动了寺院长老,长老送他到南都学舍学习。范仲淹依然坚持简朴的生活习惯,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馈赠,以磨砺自己的意志。经过刻苦攻读,他成为了一代文学家。


  8. 警枕励志  

    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写出了《资治通鉴》的大文豪。


  9. 书巢勤学

    南宋诗人陆游他从小就刻苦勤奋、敏而好学。他的房子里,桌子上摆的是书,柜中装的是书,床上堆的也是书,被称作书巢。他勤于创作,一生留下了九千多首诗,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大文学家。


  10. 佛殿借读

    夜深了,佛殿里忽然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小和尚们吓坏了,以为里面有鬼,立刻报告给老和尚。于是,老和尚带领小和尚捉鬼,没想到“鬼”原来是一个叫刘勰穷孩子,他在借佛灯读书呢。刘勰经过刻苦学习,终于成了伟大的文学家。


  11. 荻草代笔

    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自幼天资过人,但是由于家境贫寒,家里无钱买纸买笔,欧阳修的母亲郑氏为了让儿子习文练字,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用荻草代替毛笔教小欧阳修写字。欧阳修勤奋刻苦,练成了一手好字,成为远近闻名的神童。


  12. 草亭路问

    代文学家蒲松龄在路边搭建茅草凉亭,记录过路行人所讲的故事,经过几十年如一日地辛勤搜集,加上自己废寝忘食的创作,终于完成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划时代的辉煌巨著《聊斋志异》。


  13. 隔篱偷学

    贾逵,字景伯,出生于公元30年,东汉人,是有名的经学家、天文学家。他是西汉名家贾谊的九世孙。父亲贾徽也是一个大学问家。贾逵深受家庭的影响,从小聪慧过人。为了能够读书,贾逵小时候经常隔着竹篱笆,偷听老师讲课。


  14. 冒雪访师

    著名散文家、学者宋濂自幼好学,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写得一手好文章,被明太祖朱元璋赞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很爱读书,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总要刨根问底。这次,宋濂为了搞清楚一个问题,冒雪行走数十里,去请教已经不收学生的梦吉老师,但老师并不在家。宋濂并不气馁,而是在几天后再次拜访老师,但老师并没有接见他。因为天冷,宋濂和同伴都被冻得够呛,宋濂的脚趾都被冻伤了。当宋濂第三次独自拜访的时候,掉入了雪坑中,幸被人救起。当宋濂几乎晕倒在老师家门口的时候,老师被他的诚心所感动,耐心解答了宋濂的问题。后来,宋濂为了求得更多的学问,不畏艰辛困苦,拜访了很多老师,最终成为了闻名遐迩的散文家! 



望采纳~



囊萤映雪
囊萤:晋代车胤小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
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利用雪的反光读书


古代著名寒窗苦读例子
凿壁借光汉代匡衡勤奋读书而没有灯烛,邻居有烛光,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一小洞,就着隔壁透进来的光读书(载《西京杂记》).后人就用“凿壁借光”来形容勤学苦读.韦编三绝韦编: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熟牛皮绳把写书的竹简编联起来,就叫“韦编”;三:概数,指多次;绝:断.孔子晚年喜欢研究《周易》,编撰《...

古代寒门书生成功的例子
1、凿壁偷光 汉朝元帝时的匡衡,从小喜好读书。可是家里很穷,连饭都吃不饱,哪有钱上学读书呢?他只好白天干活,晚上自己学习。家里没有钱买灯油,怎么办呢?匡衡没有向困难屈服,想出了一个办法:在墙壁上凿了个小洞,借邻居家照射过来的微弱灯光看书学习。他勤奋刻苦,学到了许多知识,后来做了...

寒窗苦读的成语故事是什么?
金榜题名:指科举得中。寒窗苦读:名词作状语 关于寒窗苦读的古典:元代高明在《琵琶记》 [2] 中说的:“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他以“头悬梁、锥刺股”的苦读精神,来激励读书人追求做大官、发大财。“十年寒窗”意指要通过艰辛的努力,十年并非实数。

十年寒窗苦读什么意思
关于十年寒窗苦的故事,有两个著名的例子。一个是孙敬,他为了不打瞌睡,用绳子系在头发上,另一端绑在房梁上,以便在瞌睡时被绳子扯醒。另一个是苏秦,他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来提神,以此方式克服困倦,坚持学习。这些故事强调了通过刻苦学习可以达到学业成就,也体现了古人对学问的重视和对成功的渴望。

名人学无止境的故事
4.苏东坡--宋朝大文豪.年轻的时候就小有名气,于是,他在自己的书屋门前贴了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 读尽人间书.他的父亲见了,想把对联撕下来,但怕伤了儿子的尊准心,就在对联前面各加两个字: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东坡见了,明白了父亲的用心,从此寒窗苦读.到最后他终于功成名就了!5....

古代状元寒窗苦读的例子
郑板桥

写十年寒窗的七律诗
写十年寒窗的七律诗举例如下:第一个例子:十年寒窗苦读诗,一朝金榜题名时。铁杵磨成针非易,水滴石穿志不移。独上高楼望明月,为伊消得人憔悴。十年磨剑待出鞘,一朝挥剑斩荆棘。赏析:这首七律诗以“十年寒窗苦读”为主题,表达了学子们不畏艰辛、坚持不懈的求学态度。首联“十年寒窗苦读诗,...

十年寒窗苦读下一句是什么十年寒窗苦读下一句
1、一举成名天下知。2、化用自: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3、1.出处:(1)元代·高明:《琵琶记》:“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4、他以“头悬梁、锥刺股”的苦读精神,来激励读书人追求做大官、发大财。5、(2)刘祁《归潜志》卷七:“故当时有云:古人谓十年窗下无人问...

寒窗苦读数十年,一举成名天下知。这话出自哪个典故、?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出自:元·刘祁《归潜志》第七卷及元代高明《琵琶记》理解:本句用来形容十年苦读历经艰辛,一举成名后身价倍增。我认为此句的隐含意思有三:其一,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个人在奋斗之初,是没人爱搭理的,即便有困难找人帮忙,也多拒之千里,甚至落进下石,要不怎么叫“无人问”呢?其...

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金榜题名 求下联啊…
八斗旷世奇才,六月蟾宫折桂 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金榜题名 “名”乃平韵,对联讲究仄起平收,所以应该作为下联。

拉孜县13910816218: 古代著名寒窗苦读例子 -
奚琦黄藤:[答案] 囊萤映雪 囊萤:晋代车胤小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 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利用雪的反光读书

拉孜县13910816218: 举出3到5个古人勤学苦读的例子 人物 事列 ( ) ( ) -
奚琦黄藤:[答案] “车胤囊萤”与“孙康映雪”是人们熟知的两则古人勤学苦读的故事.车胤因把萤火虫装在袋里照着读书出名,孙康则因利用雪光映照读书出名. 匡 衡 少 年 时 读 书 .一 件 是 凿 壁 偷 光 , 一 件 是 借 书 苦 读 .人们常...

拉孜县13910816218: 古人勤奋苦读的例子 -
奚琦黄藤:[答案] 范仲淹从小生活极其艰苦,喝粥度日苦读.欧阳修年少时家里买不起笔纸,他母亲用芦秆画地教他识字.欧阳修母亲 " 画荻教子 " 苏秦锥刺股苦读 孙敬『头悬梁』 沈约破庙读书 匡衡凿壁偷光 司马光警枕砺勤 铁杵磨成针 陈寿燎发读书 孙康雪地夜读 ...

拉孜县13910816218: 历史上矢志苦读的故事有哪些 -
奚琦黄藤:[答案] 1、凿壁借光 东晋时期的一位道教理论家葛洪,曾托汉代刘歆之名撰写了《西京杂记》一书.书中记载了匡衡凿壁借光的故... 后人用“临池学书、书练”等形容刻苦学习书法. 9、悬梁苦读 古时后有一个刻苦好学的人叫孙文宝,他不分白天黑夜,总...

拉孜县13910816218: 古代历史中"勤学苦读"的事例有哪些? -
奚琦黄藤: 悬梁刺股 悬梁的故事发生在楚国一位名叫孙敬的贤士,到洛阳求学,为了勤於学习, 怕受睡眠困扰,因而把头发绑住悬於梁上,如果读书疲累,眼睛一合上,头低下 来,那悬在梁上的头发一拉,必定痛得醒过来,而后他苦读有成. ...

拉孜县13910816218: 古人10年寒窗苦读取得成就的故事 -
奚琦黄藤:[答案] 宋代吕蒙正和母亲无依无靠,只能在一个破窑洞中居住.破窑无门无窗,一遇到刮风下雨,寒冷刺骨.母子俩的生活也全靠母亲给村里人纺棉织布,勉强糊口度日.年幼的吕蒙正不仅没叫过一声苦,还经常挖野菜、拾柴禾,为母亲分忧.他...

拉孜县13910816218: 请举出两个我国古代读书人苦读的事例(要有名字) -
奚琦黄藤: 悬梁刺股.战国时期纵横战略学的伟大创造者,实践者---苏秦同学在年轻时,所发明的一种读书法.为了不让自己打瞌睡,把头发用绳子系在房梁上.并不是用锥子在自己屁股上捅.---想成才赶快回家准备一根绳子一把大号锥子,

拉孜县13910816218: 古今中外名人刻苦读书的例子 -
奚琦黄藤: 1、古时候有个学问家叫孟轲,很用心,写字一笔一划,很工整,不久,他觉得学习太辛苦,就逃学,常到山坡上树林中去玩,妈妈了解,拿起剪刀,一下子把没织完的布剪断,说着:“你不好好读书,就像这剪断的布,还有什么用处!”小孟...

拉孜县13910816218: 名人寒窗苦读的故事 -
奚琦黄藤: 对于不少中国人来说,最早接触到的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许是马克思在英国博物馆读书,“地板上都印下了他的脚印”,在这样的寒窗苦读当中,《资本论》诞生了.其实,历史上的因为读书而忘却自我的人又岂止他一位?列宁读书时,专心致志...

拉孜县13910816218: 古代人苦读成才的例子帮帮忙 -
奚琦黄藤:[答案] 悬梁 晋时孙敬,读书夜深,常恐盹倦,乃以绳系头髻悬于梁上,若昏沉眼闭,头欲坠,索必扯醒, 以防困睡. 刺股 战国苏秦,因求仕于秦,不遇而归,为骨肉所贱,乃将太公《六韬》、《阴符》兵法之书,昼夜勤读.每值更深夜静,昏迷眼闭,乃引...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