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对取穴体位的要求(原文)

作者&投稿:但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怎样取位足二里穴~

位置: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左腿为例,坐椅上,用右手掌按膝盖骨正中央,轻抓膝盖。中指沿胫骨伸长,在中指尖水平画线,与食指方向延长线交汇处既是。
经属:足阳明胃经,足阳明之脉所入为合。击中后,下肢麻木、不灵。
  三里膝眼下,三寸两筋间,能通心腹胀,善治胃中寒,肠鸣并泄泻,腿肿膝胫痠,伤寒羸瘦损,气蛊及诸般,年过三旬后,针灸眼便宽,取穴当审的,八分三壮安。
  取穴方法: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找穴时左腿用右手、右腿用左手以食指第二关节沿胫骨上移,至有突出的斜面骨头阻挡为止,指尖处即为此穴。

涌泉穴,在人体足底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 ,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肾经的首穴。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 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所以,涌泉穴在人体养生、防病、治病、保健等各个方面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

帝曰:阴与阳并,血气以并,病形以成,刺之奈何?岐伯曰:刺此者,取之经隧,取血于营,取气于卫,用形哉(1),因四时多少高下。
  帝曰:血气以并,病形以成,阴阳相倾,补泻奈何?岐伯曰:泻实者,气盛乃内针,针与气俱内,以开其门,如利其户,针与气俱出,精气不伤,邪气乃下,外门不闭,以出其疾,摇大其道,如利其路,是谓大泻,必切而出,大气(2)乃屈。帝曰:补虚奈何?岐伯曰:持针勿置,以定其意,候呼内针,气出针入,针空四塞,精无从去,方实而疾出针(3),气入针出,热不得还,闭塞其门,邪气布散,精气乃得存,动气候时(4),近气不失,远气乃来,是谓追之(5)。
  帝曰:夫子言虚实者有十,生于五脏,五脏五脉耳,夫十二经脉,皆生其病,今夫子独言五脏。夫十二经脉者,皆络三百六十五节,节有病必被(6)经脉,经脉之病皆有虚实,何以合之?岐伯曰:五脏者,故得六腑与为表里,经络支节,各生虚实,其病所居,随而调之。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病在气,调之卫;病在肉,调之分肉;病在筋,调之筋;病在骨,调之骨;燔针劫刺(7)其下及与急者(8);病在骨,针(9)药熨;病不知所痛,两跷为上;身形有痛,九候莫病,则缪刺(10)之;痛在于左而右脉病者,巨刺(11)之。必谨察其九候,针道备矣。
  【注释】
  (1)用形哉:用针于长短肥瘦大小不同身形。
  (2)大气:指亢盛的邪气。
  (3)方实而疾出针:指得气后快速出针。
  (4)动气候时:动气,指针刺时引动的经气。候时,指留针以候得气之时。
  (5)追之:针刺中的补法。
  (6)被:波及。
  (7)燔针劫刺:烧针劫散寒邪。
  (8)其下及与急者:其下,指筋会之阳陵泉穴。急者,指筋急的部位。
  (9)焠针:用火烧红针然后刺入。
  (10)缪刺:左病刺右,右病刺左,刺络脉。
  (11)巨刺:左病刺右,右病刺左,刺大经。
  【白话详解】
  黄帝问道:阴与阳相并,气与血相并,疾病已经形成,那么怎样进行针刺治疗呢?岐伯回答说:针刺治疗这样的疾病,应刺取其经脉,病在血分,刺治营血;病在气分的,刺治卫阳,同时还要根据病人形体的肥瘦高矮,四时气候的寒热温凉,以决定针刺取穴的多少高下。
  黄帝问道:血气与邪气已经并聚,病已形成,阴阳失去平衡的疾病,应怎样应用补法和泻法进行针刺呢?岐伯回答说:泻实证时,要在气盛的时候进针,即在病人吸气时进针,使针与气同时入内,并在病人呼气时出针,使针与邪气同时外出,精气不伤,邪气得以外泄,同时在针刺时还要使针孔敞开,以排泄邪气,要摇大针孔,有利邪气外出,这就叫大泻之法,出针时先用左手轻轻切按针孔周围,邪气才可消除殆尽。黄帝问道:怎样补虚呢?岐伯回答说:医生持针不要立即刺入,先安定患者的神气,待病人呼气时进针,气出针入,针刺入后不要摇动捻转,使针孔周围紧密与针体连按,精气无隙外泄,当得气于针下时,要在病人吸气时迅速出针,即气入针出,使邪热外出不能内返,出针后立即按闭针孔,使精气得以保存。针刺候气要耐心等待,必须在气至针下而充实时,方可出针,这样可使已至的气不会散失,未至的气还可继续到来,这就是补法。
  黄帝问道:先生说虚证和实证共有10种,都是发生于五脏的病证,但是五脏只有5条经脉,而人有12经脉都能发生疾病,现在先生只强调五脏,而12经脉联络365节,节有病就会涉及到经脉,经脉所发生的病证,又都存在着虚证和实证,这些虚证和实证,又怎样与五脏的虚证实证相结合呢?岐伯回答说:五脏和六腑,是为表里关系,经络肢节,各有其所发生的虚证实证,应根据病变部位,以及病情的虚实变化,给以适当的调治。如果病在脉,可以调治血;病在血分,可以调治络脉;病在气分,调治卫分;病在肌肉,就调治肌肉;病位在筋,就调治于筋;病在骨骼,就调治于骨。病在筋时,可用燔针劫刺法治疗,刺治筋会阳陵泉及筋脉拘急之处;病在骨,可用针和药熨法治疗;如有不知疼痛的病证,以刺阳跷阴跷脉最佳;身体疼痛的病,但三部九候的脉象不出现病象者,就用缪刺法治疗;如果疼痛在左侧而右脉有病象,就用巨刺法治疗,总之,必须审察三部九候的脉象,根据病情运用针刺调治,只有这样,针刺调治虚实病症的技术才算完备。
  【按语】
  本节论述了针刺取穴的原则及针刺方法,提出要因人因时因部位制宜,根据证候虚实,施以呼吸补泻、开阖补泻,还可候气留针等。关于取穴的原则,文中提出了两条,一是"用形哉,因四时多少高下",即因人因时的原则。人体有高矮胖瘦大小之不


终始的皇帝内经·终始
⑨二泄一补:取两个用泄法的穴位和一个用补法的穴位,即用泄法的取穴要倍于用补法的穴位。⑩阴阳俱溢:指阴阳两气都偏盛到极点而充斥于五脏。三刺:指...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其他类似问题 2013-10-28 皇帝内经生男生女表 2018-06-11 《皇帝内经》有曰:气化万物,气化万物...

官能的黄帝内经
与气的关系,注意左右、上下、阴阳、表里以及各经气血的多少、运行的顺逆、出入流注交会等,以便取穴针...特别对徒弟要慎重选择,提出:得其人乃言,非其人勿传。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九针于夫子,众多矣不...明白了井、荥、输、经、合五腧穴的主治功能,在这些穴位上施以除疾补泻泄的针法及行针时体位的屈伸...

《黄帝内经》疗疾方法:药物疗法内容简介
无论是古代医家还是后世学者,都视其为必读之书,从中汲取智慧和理论支持。历代医家在研读《黄帝内经》的同时,还结合自身的临床实践经验,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医药学的理论体系。这种理论的积累和实践的交融,使得中医药学逐渐形成了体系庞大、深邃精微的知识体系,至今仍在医疗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黄帝内经曲黎敏
二、曲黎敏对黄帝内经的解读 曲黎敏先生是当代中医学界的著名专家,曾多次出版中医学术著作,深受广大中医学爱好者和从业人员的推崇和尊重。他对黄帝内经的解读和理解,为中医学的发展和传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曲黎敏对中医理论的解读 曲黎敏认为,中医理论的核心是阴阳五行学说。阴阳是宇宙中最基本的两种...

黄帝内经核心内容
第一部养生宝典。《黄帝内经》中讲到了怎样治病,但更重要的讲的是怎样不得病,怎样使在不吃药的情况下就能够健康、能够长寿。《黄帝内经》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治未病”。《黄帝内经》中说:“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第一部关于生命的百科全书。《黄帝内经》以生命为中心,里面讲...

《黄帝内经》疗疾方法:精神疗法内容简介
作为中医学的瑰宝,《黄帝内经》在西汉中后期的漫长岁月里诞生,它的问世对中医药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堪称中医药学的基石。这部经典著作涵盖了中医药学的各个领域,包括养生、预防疾病、诊断、治疗和康复,堪称古代医学者研习中医的基石之作。自《黄帝内经》问世以来,无数医家通过对它的研读和实践,不...

黄帝内经养生法
黄帝内经时辰养生法 子时,足少阳胆经当值 子时,夜里11点~1点,足少阳胆经当值。子时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时候,阳气开始生发。《黄帝内经》里有一句话叫做“凡十一藏皆取于胆”。取决于胆的生发,胆气生发起来,全身气血才能随之而起。子时把睡眠养住了,对一天至关重要。胆经从人的外眼角开始,一直...

曲黎敏黄帝内经第一部
一、历史背景 《黄帝内经》的编纂始于战国,成书于汉,是中国古代医学理论的重要文献。该书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素问》共81篇,主要阐述中医理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而《灵枢》同样81篇,着重于理论和临床治疗的结合。曲黎敏所编纂的《黄帝内经》第一部,是在唐代对原始文献进行整理和阐释的...

图解黄帝内经全集:中国传统养生的根本大典内容简介
在中国传统医学领域,《图解黄帝内经全集》堪称一部至关重要的典籍,拥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被誉为医学界的“宗师”。这部著作深入阐述了古代中国人对人体机能运行规律的独特见解,是中医养生术的基石,影响深远。至今,它已被译成超过十种语言,在全球范围内广为流传。书中所倡导的健康与养生理念,注重...

《黄帝内经》疗疾方法:针灸疗法图书目录
《黄帝内经》中的针灸疗法,历来被视作神奇的疗疾手段。它凭借古代传奇故事的见证,如扁鹊的神针、华佗的医术,展示了其强大的治疗力量。本书目录深入剖析了这一古老疗法的奥秘。首先,经络理论是针灸治病的基石。经络是人体内在能量流动的通道,有经络名称如十二经脉,它们对人体的运行和健康起着关键作用。

交城县18589195590: 黄帝内经中对取穴体位的要求(原文)
姜诗万扶: 帝曰:阴与阳并,血气以并,病形以成,刺之奈何?岐伯曰:刺此者,取之经隧,取血于营,取气于卫,用形哉(1),因四时多少高下. 帝曰:血气以并,病形以成,阴阳相倾,补泻奈何?岐伯曰:泻实者,气盛乃内针,针与气俱内,以开其...

交城县18589195590: 涌泉穴在脚的哪个位置 -
姜诗万扶: 祖国医学认为,涌泉穴是属于心肾两经的相接点,位足掌心,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第3趾趾缝头端与足根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心涌泉穴止于俞府穴.主肾及其经脉循行部位的病症以及与肾有关的脾、胃、心、肺等脏腑病症.

交城县18589195590: 怎样定位穴位的位置 -
姜诗万扶: 穴位: 医学上指人体上可以针灸的部位,多为神经末梢密集或较粗的神经纤维经过的地方.也叫穴、穴道. 穴位(acupuncture point)究竟是什么 1882年,布里克斯发现人体表面存在温点和冷点而被誉为躯体感觉生理学的先驱.其实,早在两...

交城县18589195590: 涌泉穴在哪个位置,有什么用 -
姜诗万扶: 穴位:涌泉 位置:足少阴肾经的井穴,位于足底(去趾)前1/3与2/3交界处,足趾跖屈 时呈凹陷. 操作:用拇指腹自足跟推向足尖,称推涌泉.推100~500次. 用拇指端在穴位上按揉,称揉涌泉.揉30~50次. 主治:发热、呕吐、腹泻、五心...

交城县18589195590: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原文
姜诗万扶: 人们顺应春夏秋冬季节的变化进行养生调节,就能未病先防、健康长寿,反之则会患病夭折.那么四季怎么养生呢?下面搜小知识小编给大家介绍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原文,...

交城县18589195590: 《黄帝内经》里是如何记载按摩的?
姜诗万扶: 黄帝内经》里提出:“形数惊恐,经络不 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酒.”指出了经 络不通,气血不通,人体中的某个部位就会出现疾 患.因为按摩是以柔软、轻和之力,循经络、按穴 位,施术于人体,通过经络的传导来调节全身,因 此在治疗上可以用按摩的方法疏通经络气血,调和 气血,借此来增强机体健康.而现代医学认为,推 拿手法是对机体造成机械刺激,并将机械能转化为 热能的综合作用,以提高局部组织的温度,促使毛 细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环,使血液黏滞性 减低,降低周围血管阻力,借此来减轻心脏负担, 所以按摩可以有效地防治心血管疾病.

交城县18589195590: 求人体全部的穴位.及其作用. -
姜诗万扶: 人体各穴位及其作用: 百会穴----百脉于此交会,百病所主,故百会穴的治症颇多. 位置: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 取穴方法:百会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头顶正中心,可通过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来简易取此穴.(或以两眉头中间...

交城县18589195590: 涌泉穴位于人体哪个部位? -
姜诗万扶: 涌泉穴 人体足底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 ,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肾经的首穴.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 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

交城县18589195590: 寒热病的《黄帝内经·灵枢》 -
姜诗万扶: 文章出自《黄帝内经·灵枢》的第二十一篇《寒热病》. [关于篇名] 寒热,即发热恶寒.本篇是指由外邪引起以发热恶寒为主要表现的各种证候.因为篇首即讨论邪气在皮、在骨、在肌等寒热证的症状及针刺方法,所以篇名“寒热病”.正如名...

交城县18589195590: 男性为什么不喜欢吃水果 -
姜诗万扶: 早在战国时期,《黄帝内经》就做过一定的阐述,认为水果是人们的重要的营养来源的,不可以不吃水果的,但是男性就是不爱吃水果的,其实这中间是有着极为深刻的文化背景的,有着一定的心理作用...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