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这一主张对我国后世思想领域的影响是什么

作者&投稿:莘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董仲舒思想对中国政治思想的影响~

董仲舒只是用来麻醉和威吓人民的,而对于统治者却强调人事的重要,认为“事在强勉”,“治乱兴废在于己”,只要尽力“行道”,那就会“德日起而大有功”,就可以收到速效,统治地位就可以巩固。在董仲舒看起来,君主的重要职责是实施教化。他认为仁、义、礼、乐都是治道的工具,古代圣王所以能够长治久安,都是礼乐教化的功效,所以王者的职责就在于“承天意以从事,任德教而不任刑”,“以教化为大务”。我们从这里看出了董仲舒认识到教育作为统治手段的重要作用。

在把教育工作放在政治的第一位的思想指导下,董仲舒要求汉武帝不但要“求贤”,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养士”。他说:“夫不素养士而欲求贤,譬犹不琢玉而求文采也。”养士三法以太学为最重要,所以他又说:“故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他要求汉武帝“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

他又认为当时的吏治不贤明,其原因在于选举不当。他对当时纳资授官和积日累久的升官办法提出了批评,建议“使诸列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以给宿卫”,通过试用,便当“量材而授官,录德而定位”。他认为只要这样尽心求贤,天下之士便可得而官使,只要遍得天下的贤人,就那伯象三王那样的兴盛也容易做到,象尧舜那样的名声也可以赶得上。

兴太学和重选举

董仲舒认为这两种具体措施必须统一在一种统一的思想指导下,才能发挥为当时政治服务的作用。他指出当时思想的不统一,对于政治的统一是很有妨碍的。他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因此他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这便是“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政策。他认为这样一来,那么“邪辟之道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董仲舒为中国封建社会找到了“儒术”作为最合适的上层建筑,以儒家思想代替汉初的道家思想作为整个政治的指导思想,并且为汉代及其以后的历代封建王朝制定了“独尊儒术”的文化教育方针。

董仲舒关于上述三个建议的思想,不但影响了汉武帝的文教政策,而且影响了两汉及后来各封建王朝的文教政策。

论人性、教育对象与教育作用 董仲舒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提出了神学化的人性论。他认为人受命于天,人性是从天得来的,他的人性论的政治目的是企图把封建阶级和等级制度看做都是出于天意或天道的,从受之天命的人性中,便决定了谁该做统治者,谁该做被统治者;谁应该高一等,谁应该低一等;谁应该受教育,谁不应该受教育。他认为这种天命、人性决定的封建秩序是不能改变的。

董仲舒提出了性三品的思想,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他认为上下两种人的性都不能叫做性,只有中等人的性才可以叫做性。这种性三品说的实质是把人区别为三等,是一种由神意决定的阶级论。上等人就是圣人,他们的性不仅生来就是善的,并且是超过“善”的,人类社会“善”的标准和具体内容就是由他们制定出来的。上等人是不多的,只包括着统治阶级的最高阶层,包括帝王和那些制礼乐、定法度的当权人物。下等的斗筲之人是指封建社会中最贫苦最“低贱”的劳动人民,他们的性生来就是恶的,根本上不算是人性,简直把他们排挤在人性之外了。圣人生而知之,不必受教育;斗宵之人则是愚昧的,不能受教育的。除了上下两种人以外,其余的都是中民,这指的是地主阶级。中民具有善质,但必须受了教育之后才能成为善性。所以董仲舒的教育对象就是这个中民等级的人,贫苦的劳动人民是排除在教育之外的。

董仲舒把中民之性,即把地主阶级的人性当做一般的人性,他所说的性就是指中民之性而言的。他认为性只是质材,它的本身还不能说就是善,必须“待教而为善”。这就是说性只具有教育的可能性,受了教育之后,这种善的可能性才能变为现实性。他说:

“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民受未能善之性于天,而退受成性之教于王,王承天意,以成民之性为任者也。……今万民之性待外教然后能善,善当与教,不当与性。

这就从地主阶级的先天禀赋肯定了地主阶级受教育的可能性,又从地主阶级的政治要求肯定了地主阶级受教育的必要性。他批评盂轲的性善说,认为孟轲既然说人性已善,那就没有教育的必要了。这一点,他比盂轲强。但是董仲舒又认为人同时具有“贪”和“仁”两种性,这又陷入了善恶二元论,这是他企图把盂轲的性善说和苟况的性恶论结合起来的结果。他认为天有阴阳,所以禀之于天的人性也就是有善有恶。他又认为性属阳,是善的;情属阴,是恶的。人生来就具有性和情两个方面,也就是具有善和恶两种性。他虽然说“情亦性也”,但又说“身之有性情也,若天之有阴阳也”。这又似乎陷人了性情二元论。这样他把性当做是善的,实质上维持了所谓“正宗”儒学即孟轲的性善学说。他把情从性划出来以后,便进一步主张扬性抑情了。他以为天道是禁止阴的,所以人也应该“损其欲而辍其情”,这就是说要发展善性而抑止恶情,这种思想为后来宋明理学家所发展而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

董仲舒吸取了荀况的性恶论思想,认为万民的从利就好像水往下流一样,如果不用教化去提防它。就不能停止。他从这一点来强调教育的必要性,并把教育当做防止恶性发展的工具。他甚至认为教育的作用象制陶器和冶金一样,可以随意铸造,把国家的治乱兴废都归于礼乐教化,这又未免夸大了教育的作用。

论知识和教学

董仲舒从他的“天人感应”学说出发,认为人心和天心是相连的,“天命”是人的认识能力的泉源。他的认识论是唯心主义的,神秘主义的。他认为真正的知识不是“众物”的知识,而是要知道事物的“本心”;要体察事物的本心,那就只有依靠“内视反听”的内省方法。他认为天有阴阳,人也有阴阳,可以互相呼应。因为天与人之间可以“同类相动”,人的内心有什么想法,天就会以类相应,所以人想求雨,天就会下雨,因此通过人的内省和直观就可以体认事物的本质。他以为“名”就是“真”,因为“名”是取之于天的。因此,“名”就是我们所要认识的真理,也就是我们学习的对象。

“名”是由谁制定的呢?是由圣王体会天意而制定的。他们制定的这套“名”,就是诗、书、礼、乐及封建道德,这些知识就是应该学习的内容,至于自然知识那是不应该学习的。他说:“能说鸟兽之类者,非圣人所欲说也。圣人所欲说,在于说仁义而理之。……不然,传(傅)于众辞,观于众物,说不急之言,而惑后进者,君子之所甚恶也,奚以为哉?……故曰:于乎:为,一人师者可无慎耶”!

可见董仲舒所要求学习的只是圣人所说的仁义那套东西,至于有关“众物”或鸟兽之类的自然知识,那是会迷惑后进的,不应当学习的。

董仲舒要求学习儒家的“六经”,他说:“《诗》、《书》序其志,《礼》、《乐》纯其美,《易》、《春秋》明其知”。但他又认为“六经”各有所长,《诗》长于质,《礼》长于文,《乐》长于风,《书》长于事,《易》长于数,《春秋》长于治人,所以学者应“兼其所长”,不要“偏举其详”。这种“兼其所长”的教学观点是可取的。

在学习上,他提出了“多连”和“博贯”的方法。他以为只要“连而贯之”,就可以推知天下古今的知识。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方法论。但是连系和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在一定范围内,教学上往往可以用来加强理解,融会贯通。在学习范围上,他认为不能太博也不能太节,太节就会使得知识暗昧,太博又会使人厌倦。这种思想也有一定道理。

董仲舒要求教师需要做到“圣化”的地步,“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慎其行;齐时早晚,任多少,适疾徐;造而勿趋,稽而勿苦;省其所为,而成其所湛,故力不劳而身大成,此之谓圣化,吾取之。他从要求教师以身作则开始,进而论及教学应该适时,应该注意受教育者的才性,要能从容引导,不急不缓。颇能符合教学规律,这是孔子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教学原则的具体发展。

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与主导地位,使得专制“大一统”的思想作为一种主流意识形态成为定型,而作为一种成熟的制度亦同样成为定型,是他完成了专制政治结构的基本工程。人治社会的政治理想第一次因为有了一套完备的仕进制度而得以确立;是他使得大家族的生活方式成为一个社会牢固、安定的势力,并进一步推而广之,最终使之成为整个宗法制国家的基础。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在汉代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并为后来儒学在政治上的正统地位奠定了基础.使儒家学说成为历代封建王朝的政治指导思想。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面将近2000年的君主都推崇,表现出来的最知名的方式就是:科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至此后中国儒学也就沉沦了……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又...
(1)孔子主张以德治民;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孔子的主张在当时诸侯争霸连年战乱的背景下不可能实现,因而没有人采纳;董仲舒主张由于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这一主张被采纳。(4分)?(2)朱熹坚持儒家学说,认为儒家思想不可改变;李贽提出不以孔子的言论为...

《汉书·董仲舒传》说:“(董)仲舒遭汉承秦灭之后,六经离析,下帷发愤...
⑴大一统理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4分)⑵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和三纲五常理论。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6分)⑶主张限田,反对土地兼并。(2分)⑷改造传统儒学,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是儒学大师。(4分) 试题分析:第(1)问,“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臣愚...

...民之所从矣。提出了怎样的主张,目的是什么,影响是什么,
你回复就明天如果房价能

3.有人指出,“董( 仲舒)学”是以神学目的论即神秘主文为其理论基础,以...
“重民”“贵民”“保民”“乐民"”“品民家3.有人指出,“董( 仲舒)学”是以神学目的论即神秘主文为其理论基础,以“君本主义”为其施政纲领的学

为什么说《春秋繁露》是儒家的汉代版?
三纲以君为臣纲为主,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从属于君为臣纲的,最根本的是要维护君权的统治。 董仲舒在答汉武帝的策问时曾提出"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在《春秋繁露》中又加以详尽论证。"仁者,爱人之名也。"(《仁义法》)"立义以明尊卑之分。"(《盟会要》)"礼者,……序尊卑贵贱大小之位,而差内外、远近...

春秋繁露的主要内容
·艺文志》只言《公羊董仲舒治狱》十六篇;《汉书·董仲舒传》所载“《玉杯》、《蕃露》、《清明》、《竹林》、皆为所著书名,数十篇,十余万言;今存《玉杯》、《竹林》则为《春秋繁露》中之篇名,因此,后人疑其不尽出董仲舒一人之手,宋儒程大昌攻之尤力,但《四库全书总目》却认为,书虽未必全出仲舒,但...

什么是三纲五常 ,那个朝代立的。
仲舒不仅是正宗神学的奠基者,又是著名的经学家。他是一位承前启后、继 往开来的思想家,为以后的封建统治者提供了如何进行统治的理论基础。他 提倡的“谴告”说,也是借神权对君权的限制。他还提出“限民名田”、“盐 铁皆归民”、“去奴婢”、“薄赋敛、省徭役”等改良主张④,在当时是起了 进步作用的。

汉武帝提出的“独尊儒术”对后世的影响有多大呢?
从此儒学成为国家教育体制唯一认可的显学,也就形成了人们通常所说的“独尊儒术”的局面。然而奇怪的是,董仲舒和公孙弘这两位看似并肩作战的儒学宗师,私下里却连一点儿交谊都没有,甚至还彼此攻讦,操戈相向。班固说:仲舒为人廉直。是时方外攘四夷,公孙弘治《春秋》不如仲舒,而弘希世用事...

李纾字仲舒翻译
2017-12-16 李纾"字仲舒"文言文翻译? 1 2017-10-19 李纾,字仲舒……文言文翻译 51 2017-10-21 李纾字仲舒阅读翻译 75 2017-12-16 怎么翻译“李纾字仲舒”? 2017-08-20 李纾字仲舒礼部侍郎翻译 1 2017-11-30 “李纾,字仲舒,礼部侍郎李希言之子”的翻译是什么? 1 更多类似问题 > 为你推荐:...

文言文董仲舒
(选自《史记•儒林列传》,有删改)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主父偃疾之 疾:嫉妒B.仲舒弟子遂者 遂:成功C.瑕丘江生为谷梁《春秋》 为:撰写D.以《春秋》之义正之 以:根据8.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董仲舒“专心治学”或“为人廉直”的一组是①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 ...

陵水黎族自治县17188126545: 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这一主张对我国后世思想领域的影响是什么 -
绪岸仙乐:[答案]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在汉代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并为后来儒学在政治上的正统地位奠定了基础.使儒家学说成为历代封建王朝的政治指导思想.

陵水黎族自治县17188126545: 董仲舒提出怎样的主张? -
绪岸仙乐:[答案] (1)春秋时期文宣王孔子创立儒家学说,主要提倡的是仁义道德,有孔曰成仁,孟曰取义的说法,但是纵观整个先秦时期,... 于是,在思想领域,儒家思想终于取代了道家的统治地位. 建元元年(前140),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提出建议:凡是不在六...

陵水黎族自治县17188126545: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提出了怎样的主张?这一主张对儒学的发展有何重大影响? -
绪岸仙乐:[答案] “大一统”思想,外带“天人感应”思想,既君权神授~这使得儒学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也因此接受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得以成为主流思想,获得霸主地位,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可谓影响深远而巨大……

陵水黎族自治县17188126545: 汉代,董仲舒的主张是什么 -
绪岸仙乐:[答案] ①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 ②针对加强君权需要,提出“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和相应的儒家道德观点. ③针对土地兼并现实,进一步发挥儒家的仁政思想,主张限田、薄敛、省役. ④针对为人处世标...

陵水黎族自治县17188126545: 根据材料二指出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其目的是什么? -
绪岸仙乐:[答案] 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目的:加强中央集权,以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 影响:儒家思想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希望对你有帮助

陵水黎族自治县17188126545: 董仲舒提出怎样的建议?这一建议对儒家产生怎样了影响? -
绪岸仙乐:[答案] 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这一建议使儒学在汉代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并为后来儒学在政治上的正统地位奠定了基础.

陵水黎族自治县17188126545: 董仲舒有哪些思想主张? -
绪岸仙乐: 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1、针对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作《春秋繁露》一书,其“大一统”理论来源于《春秋》.(董仲舒属于公羊学派,重视春秋一书中的微言大义.)2、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提...

陵水黎族自治县17188126545: 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是什么?儒学思想 -
绪岸仙乐:[答案] 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1、针对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作《春秋繁露》一书,其“大一统”理论来源于《春秋》.(董仲舒属于公羊学派,重视春秋一书中的微言大义.)2、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提出“...

陵水黎族自治县17188126545: 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儒学思想 -
绪岸仙乐:[答案] 为了加强西汉的中央政权,公元前134年董仲舒对汉武帝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主张,这是为西汉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思想主张.

陵水黎族自治县17188126545: 据材料一中三位思想家的主张,判断人物a和人物b分别是谁 -
绪岸仙乐:[答案] 1)据材料一中三位思想家的主张,人物A、人物B和人物C分别是谁?(3分) (2)据材料二,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或措施?(2分)这一主张对我国后世思想...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