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举历史上著名的孝子故事,最好是发生在著名历史人物身上的,感人~

作者&投稿:牢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什么叫历史?~

中国历史年代表∶
1、原始社会
五帝∶炎帝、黄帝、尧、舜、禹
约前2528年-前2029年(约500年)
2、先秦时期
夏朝∶前2070年-前1600年(470年)
商朝∶(前1600年-前1046年(554年)
周朝∶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275年),东周∶前770年 -前221年(549年)
春秋∶前770年 -前476年(295年)
战国∶前475年 -前221年(254年)
3、秦汉时期
秦朝∶前221年-前206年(16年)
西楚王朝∶前206年-前202年(5年)
汉朝∶
西汉∶前202—公元8年11月(210年),东汉∶25年-220年(195年)
新朝∶公元8年12月-23年10月(16年)
玄汉王朝∶23年10月-25年(2年)
4、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220年-280年(60年)包含魏,蜀,吴;
魏∶220年-265年(45年)
蜀∶221年-263年(42年)
吴∶222年-280年(58年)
晋朝(266年-420年)包含西晋,东晋;
西晋∶265年-316年(51年)
东晋∶317年-420年(103年)
南北朝(420年—589年)
五胡十六国∶304年-439年(135年)
南朝(420年—589年)包含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朝;
南朝·宋∶420年-479年(59年)
南朝·齐∶ 479年-502年(23年)
南朝·梁∶502年-557年(55年)
南朝·陈∶ 557年-589年(32年)
北朝(386年—581年)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
北朝·北魏∶386年-534年(148年)
北朝·东魏 ∶534年-550年(16年)
北朝·西魏∶535年-557年(22年)
北朝·北齐∶550年-577年(27年)
北朝·北周∶ 557年-581年(24年)
5、隋唐时期
隋朝∶581年-619年(38年)
唐朝(618年—907年)包含唐朝前期,武周,唐朝中后期
唐朝前期∶618年-690年(72年)
武周∶690年-705年(15年)
唐朝中后期∶705年-907年(202年)
6、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891年-979年(89年)包含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前蜀,后蜀,杨吴,南唐,吴越,闽国,马楚,南汉,南平,北汉;
7、宋元时期
宋∶960年-1279年(320年) 含北宋,南宋;
北宋∶960年-1127年(167年)
南宋∶1127年-1279年(152年)
大蒙古国∶1206年-1271年(66年)
元∶271年-1368年(98年)
北元∶1368年—1402年(35年)
8、辽金夏
辽朝∶916 年-1125年(210年)
西辽∶1124年-1218年(94年)
西夏王朝∶1038年-1227年(190年)
金朝 ∶1115年-1234年(120年)
大理国包含前大理,后大理937年-1094年,1096年-1253年(316年)。
9、明清时期
明 ∶1368年-1644年(277年)
南明 ∶1644年-1662年(19年)
后金∶1616年-1636年(21年)
清前期∶1636年-1840年(205年)
10、近代时期
晚清∶1840年-1912年(73年)
辛亥革命(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
中华民国∶1912年-1949年(38年)
11、新中国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至今)

扩展资料∶
中国历史经历了几个社会形态∶
一、原始社会
人类蒙昧时代∶公元前100世纪以前
旧石器时代∶ 约公元前100世纪-公元前41世纪
华夏文明初始时代之三皇(部落联盟首领)传说时期∶公元前41世纪到公元前26世纪
华夏文明初始时代之五帝(部落联盟首领)传说时期∶约前26世纪-前2070年
二、奴隶社会
1、萌芽阶段∶ 前2070年-前1559年
2、发展阶段∶前1559年-前1046年
3、衰落阶段∶前1046年--前221年
三、封建社会
1、萌芽发展阶段∶前841年--前221年
2、大一统时期∶前221年--316年
3、大分裂时期∶420年--581年
4、民族大融合时期∶581年-907年
5、民族分裂时期∶916年--1271年
6、封建没落时期∶1271--1840年
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封建崩溃时期∶1840-1912年
2、封建终结时期∶1912-1949年
五、新民主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49-1956年
六、社会主义社会
初级阶段∶1988年-至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历史年表

二十四孝_忠孝双全

明朝湖南道川守将沉至绪,有一个独生女儿,名叫沈云英。自小聪明好学,跟父亲学得一身好武艺。因其父率兵迎异军死在战场上,当时沈云英才十七岁,她登上高处大声呼曰:“我虽然是一个小女子,为完成父亲守城的遗志,我要决一死战。希望全体军民保卫家乡。”大家深受感动,发誓要夺回失地。很快解除了包围,取得了胜利。沈云英找到父亲的尸体,大声痛哭,全体军民都穿上孝服,参加了葬礼。朝廷下令追封沉至绪为副总兵,并任命沈云英为游击将军,继续守卫道州府。后来人们为她建了一座忠孝双全的纪念祠。有诗颂曰:

异军攻城围义兵,娥眉汗马解围城;父仇围难两湔雪,千古流芳忠孝名。

二十四孝_望云思亲

唐朝有一位叫狄仁杰的人,从小家庭贫困,勤奋好学,后来做了丞相。他为官清廉,秉政以仁,朝野上下都很尊敬他。他的一个同僚,奉诏出使边疆之际,母亲得了重病,如果这样离去,无法在身边侍候,心中非常悲痛。仁杰知道他的痛苦心情之后,特此奏请皇上改派别人。有一天仁杰出外巡视,途中经太行山。他登上山顶向下看着云,对他的随从说:“我的亲人就住在白云底下。”徘徊了很久,也没有离去,禁不住流出了思亲之泪。有诗颂曰:

朝夕思亲伤志神,登山望母泪流频;身居相国犹怀孝,不愧奉臣不愧民。二十四孝_上书救父

汉文帝时,有一位叫淳于意的人,拜齐国著名医师杨庆为师,学得一手高超的医术,曾经做过齐国的仓令。他的老师去世以后,弃官行医。因为个性刚直,行医的时候,得罪了一位有权势的人,导致后来自己遭陷害,被押往京城治罪。他的女儿名叫缇萦,虽然是一位弱小女子,然而不辞劳苦,长途跋涉一同前往长安向皇帝诉冤。她陈述了肉刑的害处,并说明了父亲做官时清廉爱民,行医时施仁济世,现在确实是遭人诬害。愿意替父受刑。汉文帝被缇萦的孝心深深感动,赦免了她的父亲,并且下诏书废除了肉刑。有诗颂曰:

随父赴京历苦辛,上书意切动机定; 诏书特赦成其孝,又废肉刑惠后人。

二十四孝_彩衣养亲

唐朝有个姓杨的人,家贫如洗,但十分孝道,靠讨饭养其父母。故人们叫他杨乞。他所讨食物,都带回家中奉献双亲。父母没有尝过,他虽然饥饿也不敢先尝。如有酒时,就跪下捧给父母,等父母接过杯子即起来唱歌跳舞就像小孩子一样,使父母快乐。有人怜悯他穷困,劝他给人家打工,用所得收入养亲。杨乞答道:“父母年迈,若为人家打工,离家太远,就不能及时奉侍他们。”听的人感到他真是个孝子。后来父母去世了,他又乞讨棺木安葬。每逢初一、十五,就拿着食物去墓前哭祭。有诗赞曰

乞酒奉亲尽礼仪,高歌跳舞学娇姿; 娱亲精彩引欢笑,满室春风不断吹。二十四孝_哭竹生笋

在三国时,有一个孝子,姓孟,名宗,字恭武,从小就丧了父亲,家里十分贫寒,母子俩相依为命。长大后,母亲年纪老迈,体弱多病。不管母亲想吃什么,他都想方设法满足她。一天,母亲病重,想吃竹笋煮羹,但这时正是冬天,冰天雪地,风雪交加,哪来竹笋呢? 他无可奈何,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就跑到竹林抱竹痛哭。哭了半天,只觉得全身发热,风吹过来也是热的。他睁眼一看,四周的冰雪都融化了,草木也由枯转青了,再仔细瞧瞧,周围长出了许多竹笋。他的孝心感动了天地。他把竹笋让母亲吃了,母亲的病就好了。有诗颂曰:

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 须臾冬笋出,天意招平安。

二十四孝_打虎救父

晋朝时,有一位叫杨香的孝子,十四岁的时候就经常跟着父亲去田里收割庄稼。 有一天,突然一只老虎把他的父亲衔去。当时杨香手无寸铁,但他深深地知道必须去救自己的父亲,于是不顾自身的危险,立即爬上虎背,紧紧扼住老虎的脖子,老虎终于松口逃走。他的父亲也就脱离虎口,保全了性命。 有诗颂曰:

深山逢白额,努力搏腥风; 父子俱无恙,脱身虎口中。 二十四孝_鹿乳奉亲

周朝时,有一位叫郯子的,从小就很孝顺。 他的父母年老的时候,双目均患眼疾,想吃鹿乳。郯子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一个办法。于是他穿上了鹿皮,往深山鹿群中走去,想这样去取得鹿乳供奉双亲,没想到被打猎的人发现。 正当猎人举起了弓箭要射杀他时,他急忙喊道:”我为了取得鹿乳,给患有眼疾的双亲吃才穿上鹿皮,混到鹿群中采取鹿乳。”猎人知道原来是人不是鹿,才放下弓箭没有射他,并且对他这种孝敬父母的行为赞叹不已。有诗赞曰:

亲老思鹿乳,身穿褐毛衣; 若不高声语,山中带箭归。

二十四孝_笼负母归

鲍出,字文芳,是后汉时新丰人,天生魁伟,生性至孝。一天他不在家,一伙强盗把他母亲劫走。鲍出闻讯后,怒发冲冠,抄起一把刀就不顾一切地追下去。沿途杀了十几个贼人,终于追上了劫掠他母亲的强盗,远远看见母亲和邻居老妪被绑在一起。 他大吼一声,奋力上前。众贼见他来势凶猛,锐不可挡,吓得四散逃命。鲍出顾不上追敌,径直跑上前来,叩头请罪。跪着给母亲和邻居老人解开绑绳,将她们解放回家。 后来战乱纷起,他就侍奉母亲到南阳避难。贼乱平定,其母思归故乡。可是路上跋山涉水,抬轿难行,鲍出思虑再三,就编了一个竹笼,请母亲坐在笼中,将她背回家乡。 后人有诗赞曰:

救母险如履薄冰,越山肩负步兢兢;重重危难益坚忍,孝更绝伦足可矜。 二十四孝_弃官奉亲

荥阳中牟人潘岳,字安仁,晋武帝时任河阳县令。他事亲至孝,当时父亲已去世,就接母亲到任所侍奉。他喜植花木,天长日久,他植的桃李竟成林。每年花开时节,他总是拣风和日丽的好天,亲自搀扶母亲来林中赏花游乐。一年,母亲染病思归故里。潘岳得知母意,随即辞官奉母回乡。上官再三挽留。他说:“我若是贪恋荣华富贵,不肯听从母意,那算什么儿子呢?”上官被他孝感动,便允他辞官。回到家乡后,他母竟病愈了。家中贫穷,他就耕田种菜卖菜,之后再买回母亲爱吃的食物。他还喂了一群羊,每天挤奶给母亲喝。在他精心护理下,母亲安度晚年。 诗曰:

弃官从母孝诚虔,归里牧羊兼种田;藉以承欢滋养母,复元欢乐事天年。

二十四孝_单衣顺母

周朝闵损,字子骞,是个孝子。母亲早逝,父亲怜他衣食难周,便再娶后母照料闵子骞。 几年后,后母生了两个儿子,待子骞渐渐冷淡了。一年,冬天快到了,父亲未归,后母做棉衣偏心,给亲生儿子用厚厚的棉絮,而给子骞用芦花絮。 一天,父亲回来,叫子骞帮着拉车外出。外面寒风凛冽,子骞衣单体寒,但他默默忍受,什么也不对父亲说。后来绳子把子骞肩头的棉布磨破了。父亲看到棉布里的芦花,知道儿子受后母虐待,回家后便要休妻。 闵子骞看到后母和两个小弟弟抱头痛哭,难分难舍,便跪求父亲说:“母亲若在仅儿一人稍受单寒;若驱出母亲,三个孩儿均受寒。”子骞孝心感动后母,使其痛改前非。自此母慈子孝合家欢乐。 有诗赞曰:

闵氏有贤郎,何曾怨后娘; 车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 二十四孝_卖身葬父

汉朝时,有一个闻名的孝子,姓董名永。他家里非常贫困。他的父亲去世后,董永无钱办丧事,只好以身作价向地主贷款,埋葬父亲。丧事办完后,董永便去地主家做工还钱,在半路上遇一美貌女子。拦住董永要董永娶她为妻。董永想起家贫如洗,还欠地主的钱,就死活不答应。那女子左拦右阻,说她不爱钱财.只爱他人品好。董永无奈,只好带她去地主家帮忙。那女子心灵手巧,织布如飞。她昼夜不停地干活,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织了三百尺的细绢,还清了地主的债务、在他们回家的路上,走到一棵槐树下时,那女子便辞别了董永。相传该女子是天上的七仙女。因为董永心地善良,七仙女被他的孝心所感动,遂下凡帮助他。 有诗颂曰:

葬父贷孔兄,仙姬陌上逢;织线偿债主,孝感动苍穹。

二十四孝_亲尝汤药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西汉政权。刘邦的三儿子刘恒,即后来的汉文帝是一个有名的大孝子。刘恒对他的母亲皇太后很孝顺,从来也不怠慢。有一次,他的母亲患了重病,这可急坏了刘恒。他母亲一病就是三年,卧床不起。刘恒亲自为母亲煎药汤,并且日夜守护在母亲的床前。每次看到母亲睡了,才趴在母亲床边睡一会儿。刘恒天天为母亲煎药,每次煎完,自己总先尝一尝,看看汤药苦不苦,烫不烫,自己觉得差不多了,才给母亲喝。刘恒孝顺母亲的事,在朝野广为流传。人们都称赞他是一个仁孝之子。有诗颂曰:

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母后三载病,汤药必先尝。 二十四孝_卧冰求鲤

晋朝时期,有个叫王祥的人,心地善良。他幼年时失去了母亲。后来继母朱氏对他不慈爱,时常在他父亲面前说三道四,搬弄是非。他父亲对他也逐渐冷淡。王祥的继母喜欢吃鲤鱼。有一年冬天,天气很冷,冰冻三尺,王祥为了能得到鲤鱼,赤身卧在冰上。他浑身冻得通红,仍在冰上祷告求鲤鱼。正在他祷告之时,他右边的冰突然开裂。王祥喜出望外,正准备跳入河中捉鱼时,忽从冰缝中跳出两条活蹦乱跳的鲤鱼。王祥高兴极了,就把两条鲤鱼带回家供奉给继母。他的举动,在十里乡村传为佳话。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有诗颂曰:

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二十四孝_闻雷泣墓

战国时魏国有一个名叫王裒的人,侍奉他的母亲特别孝道。他母亲在世的时候,生来就很胆小,惧怕雷声,王裒经常在打雷的时候,到母亲身边给其壮胆。母亲去世后,王裒把他埋葬在山林中寂静的地方、一到刮风下雨听到震耳的雷声,王裒就奔跑到母亲的坟墓前跪拜,并且低声哭着告诉道:“儿王裒在这里陪着您,母亲不要害怕。”

有诗颂曰: 慈母怕闻雷,冰魄宿夜台;阿香时一震,到墓绕千回。二十四孝_负米养亲

周朝,有个叫仲由的人,字子路。家里很贫穷,时常在外面采集藜藿等野菜当食物。而子路为了赡养父母双亲,常常到百里以外的地方背回米来,尽到自己的孝心。父母去世以后,于路南游到楚国。楚王非常敬佩恭慕他的学问和人品,给子路加封到拥有百辆车马的官位。家中积余下来的粮食达到万钟之多。但是子路仍然不忘父母的劳苦,感叹说;虽然希望再同以前一样生活,吃藜藿等野菜,到百里之外的地方背回米来赡养父母双亲,可惜没有办法如愿以偿了。

有诗颂曰: 负米供甘旨,宁辞百里遥;身荣亲已没,犹念旧劬劳。

二十四孝_挨杖伤老

汉朝时,大梁有个叫韩伯愈的人,本性纯正,孝敬父母,是一位著名的孝子。他的母亲对他管教很严格,稍微有点过失,就举杖挥打。有一天伯愈在挨打时,竟然伤心哭泣。他母亲觉得奇怪,问道:“往常打你时,你都能接受,今天为什么哭泣?”伯愈回答道:“往常打我我觉得疼痛,知道母亲还有力气,身体健康,但是今天感觉不到疼痛,知道母亲身体衰退,体力微弱。所以伤心禁不住流下了泪水。并不是疼痛不甘心忍受。”说明了他非常孝敬母亲。

有诗颂曰:体念母亲情至忱,母棰轻重甚关心;一朝知母力衰退,顿起心酸泪湿襟。
二十四孝_跪父留母

宋代,江南有一孝女名叫张菊花。七岁那年,母亲不幸病逝,父亲续娶。菊花没有因此而分辨生养之别,对待继母恭敬。她的继母却居心不良。一天,其父外出做生意,继母乘机将她卖给人家作婢女。事有凑巧,菊花的父亲在回归途中,偶遇菊花。父女相逢,悲喜交加。当父亲问她为何落此地步时,菊花含泪不语,生怕连累继母,在父亲追问下,不得已才告之。父亲听后大吃一惊,当即将菊花赎了回来。三日后父女回到家。其父见到后妻,十分恼怒,欲将其休掉。菊花见状,当即下跪为继母求情,父亲终被其孝心感动,方才罢休。继母没有生子。其父去世后,菊花对待继母和父亲在世时一样孝敬、因此世人有诗颂曰:

一片奉心如石坚,一身被鬻亦依然;情深跪动恕宽母,纯孝并齐闵子骞。

二十四孝_孝感继母

清朝人李应麟,居云南昆明,从小温顺善良。他的母亲不幸去世后,便劝父亲再娶。他用卖卜的收入来供养父母。应麟对待继母虽然十分孝顺,但是继母却将他视为眼中钉,百般刁难,常常对他施以棍棒。每当这时应麟总是跪着,恭敬如初,丝毫没有抗拒之意。他的父亲却轻信继母谗言,将他逐出了家门。应麟仍无怨言,每年父母生日,都准备好礼品回家祝贺。不久应麟听说继母病了,急忙回家进行护理,并跑到三十里外的地方求医抓药,不管雨天晴天天天如此,直到继母病愈。同时应麟对待继母所生孩子格外亲和,终使继母悔恨不已,是此母子关系改善,胜过亲生。

后人赞曰;不忧继母逐离乡,母病回家侍药汤;将弟视同亲手足,母终悔恨变慈祥 二十四孝_劝姑孝祖

明朝时候,浙江绍兴山阴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娶了一个童养媳名叫刘兰姐,年仅十二岁,却很明事理,对家人十分恭敬殷勤。她婆母王氏动不动就冒犯长辈,经常骂祖母“老不死”,将其视为“包袱”,言辞十分粗野。

一天深夜,刘兰姐来到王氏的闺房长跪不起。王氏大吃一惊,问其缘故。刘兰姐答道:儿担忧婆母不敬太婆母.日后媳妇将视为榜样,待您老了,也把您视为“包袱”,那时您会多么伤心啊!太婆母长命百岁是我家的大幸,恳求您三思而行呀。王氏听后恍然大悟,边流泪边叹气说:良言使我收益不浅啊!于是痛改前非,对待祖母温柔恭顺。而刘兰姐对待王氏亦是如此。真是:

二六女儿明大义,看姑骂祖逆亲意;入房跪劝悔前非,示范儿孙行孝字。

二十四孝 孝感动天

上古时期五帝之一的舜,是瞽瞍的儿子。从小就很孝顺父母。他父亲是个老实厚道的农夫。舜的生母在舜十几岁时故去了,舜的父亲瞽叟是个盲人,据说很有音乐天才。他娶了一位后妻,性情粗暴、凶狠。舜的母亲因家境贫困,常对他父亲出言不逊、横加指责。她生了一个儿子名叫象。象长大后变得凶残、蛮横、傲慢、无理,也常对父亲傲慢不恭敬。只有舜始终如一,不怨天尤人,对父母恭顺如常,对弟弟加倍关心、照顾,引导其改过自新。此超常之大孝心,感动上天。当舜在山下耕田时有神象相助;又有神鸟帮忙锄去荒草。当时的帝尧听说舜的孝行,特派九位侍者去服侍瞽瞍夫妇,并将自己的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舜,以表彰他的孝心。后来尧把帝位也“禅让”给舜。人们赞扬说,舜由一个平民成为帝王纯由他的孝心所致。

后人有诗赞曰: 队队耕春象,纷纷耘草禽;嗣尧登帝位,孝感动天心。

二十四孝_兄弟争孝

清朝时,长江口外的崇明岛上,有吴氏四兄弟,小时候因家境贫困,父母不得已把他们卖给富家为童仆,以求一条生路。他们长大后,个个勤奋节俭,赎出卖身契,回到家乡,合力盖起房舍并各娶妻成家。这时,他们已理解当日父母之苦心,故争相供养父母,以示不忘养育之恩。开始认定每家供养一月。后来,贤惠孝顺的妯娌们认为隔三个月才能轮到供养,时间太长了,故改为每家供养一日。以后又改为自老大起每人供养一餐,依次排下。每隔五天,全家四房老少合聚一起,共烹佳肴,奉养父母。席上子孙、儿媳争相端菜敬酒,百般孝顺,真是合家欢乐乐陶陶。二位老人安享天年,福寿近百岁无病而终。

诗云: 父母育恩深似渊,不尤被鬻孝犹虔。弟兄争奉酒甘旨,纯孝妯娌浑归贤。

  三国孝子孟宗的故事
  孟宗哭竹冬生笋,是流传中华大地一千多年来的动人故事,已成为富有悠久传统的中华孝文化的精髓。人们都知道,孟宗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司空,是主管工程的大臣,但很多人却不知道,他是我们孝感人,是在双峰山脚下长大的一代英杰。至今,在双峰山一带,还流传着许多孟宗的故事,特别是他行孝讲孝的故事,用他的孝道,来教育后人。

  孟宗出生的时候,正是汉朝末年的战乱时期,军阀割据豪强四起,神州大地一片硝烟,可谓民不聊生。祖上本来还算殷实的孟家,经过几番折腾,到这个时候就破落了,父亲耕作,母亲纺线,长年累月辛勤劳动,还难以维持一家五口人的温饱。不久,父亲因积劳成疾去世后,孟家的生活更雪上加霜,难以为继了。

  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凭着母亲的一人之力,饥一餐饱一餐地往前推。小孟宗看着母亲早生的白发,心里疼痛,七八岁的孩子就帮着母亲做事,割谷砍柴,什么活都干。母亲虽然劳累,却不愿孟宗干活,要他读书。母亲说人不读书不明事理,不明事理不如猪狗,长大了就不能干大事,不能为老百姓为国家出力,更不能荣宗耀祖了。

  母亲把孟宗送到南阳名师李肃那里去读书,千叮咛万嘱咐,要他好好学习,读好经书,也学好做人的道理。看着母亲单薄的背影和步履蹒跚的步子,暗下决心,一定不辜负母亲的期望,把书读好。从此孟宗一边勤奋读书,一边得空回家帮母亲做活,艰难的日子锻炼着他一天天地长大。

  孟宗十六岁的那年冬天,气候寒冷,大雪纷纷扬扬地飘了三天,满山遍野披上银装,冰寒地冻的天气,使母亲瘦弱的身子经受不住,一下子病倒了。

  长年生活在双峰山脚下,母亲养成了喜欢吃竹笋的习惯,每逢春笋出土的季节,母亲总要上山从竹林中挖出很多笋子回家,煎炒烹炸,弄出很多样式来吃,母亲的精神在这个时节,就显得很好,精力充沛,眼睛发亮,有点小病,也抗得住。每逢这个时候,母亲的心情总是特别愉快,孟宗兄妹三人都十分高兴。

  现在是寒气袭人的冬天,大雪封山,母亲卧床不起,吃什么东西都没有胃口,怎么办呢?孟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恨不得老天爷加快步伐,把春天送到双峰山。

  母亲越来越瘦弱了,说话也有气无力。孟宗终于决心上山去看看,说不定能找几颗早生的竹笋,那母亲的胃口就能开了。孟宗叮嘱妹妹弟弟照顾好母亲,扛工挖锄,就向双峰山的竹林奔去。

  上山的路全被冰雪封盖着,实在难走,那平常仅能供一人攀走的小路上,被凛冽的北风刮得硬梆梆的,根本无法攀行,孟宗只得沿着山路边的树丛往上攀登,好不容易爬到那片竹林里,孟宗的浑身都被荆棘划破了,脸上手上被鲜血糊满,脸上的小刺扎在肉里,一时弄不干净,使他满脸火辣辣地痛。

  孟宗顾不了这些,他的脑海里,这时候浮现的,都是母亲面黄肌瘦的样子和渴盼的眼神。他不顾一切地在竹林中寻找起来,刨开了一根又一根竹子周围的雪和冻土,只刨到天色渐黑的时候,仍然没有看到一根笋尖。终于,他失望了,心灰意冷地坐到了雪地上,想到母亲茶饭不思的神情,他不禁放声大哭起来。

  他一边哭一边想,想到父亲去世时,自己还不到八岁,小弟弟不到三岁,兄妹三人全是母亲含辛茹苦养大的,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母亲还坚持送自己读书,现在母亲病了,做儿子的,竟然想给母亲弄一点喜欢吃的竹笋都弄不到,怎么对得起恩重如山的母亲啊!他越想越伤心,越想越痛苦,坐在雪地上,边哭边诉说着母亲的慈爱,祈求山神赐他几棵竹笋,以回报慈母的恩德。

  一个时辰过去了,竹林里除了嗖嗖的冷风,什么也没有;二个时辰过去了,竹林里除了偶尔跑出几只黄鼠狼以外,还是没有什么动静。三个时辰、四个时辰……,孟宗不知觉中,哭到了东方露出鱼肚白,他的眼中,充满了血丝,口里有血滴渗出,再也没有力气哭了,正要挣扎着回家里,雪地上陡起的一片喳喳声引起了他的注意。

  借着初现的晨光,孟宗见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只见地上的冰雪在不停地跳动,一棵棵鲜嫩的笋尖,从雪中慢慢探出头来,好像在对着他微笑。他以为在做梦,一拳头砸在一块冰地上,彻骨的冰凉和疼痛,使他明白这不是在做梦,这一切都是真的。

  他大喜着跳起来,浑身充满了活力,一边刨着竹笋,一边感谢着山神爷。他很小的时候,就听母亲讲过,双峰山的山神爷,是最明辨是非,惩恶扬善的山神爷,谁做了好事,他就帮谁,谁是恶人,他就让他不得好死。他在提着笋子下山时,就认认真真地给山神爷磕了九个响头。尽管他并不相信有什么鬼神,但今天的事却令他不能解释,不是山神爷在保佑,谁还有这样的力量呢?他虔诚地拜过了,并暗下决心,自己有朝一日,如果能够为官一方,就一定要为老百姓做事,把天下所有的老人当做自己的父母对待。

  母亲看着孟宗冻得象包子一样的双手和那一篮鲜嫩的竹笋,心疼得痛哭了一场,孟宗和妹妹一起,学着母亲的样,把竹笋烹炒煎烧,弄成好几种样式,让母亲吃,很快,母亲的病就好了。

  孟宗哭竹冬生笋的事,在老百姓中口耳相传,被吴王孙权知道了,在当时的三国之中,吴国的势力较弱,孙权急需一批有影响的才俊之士来参与治理国家,增强民望,提高国力。孟宗以孝行感天动地,又熟读经书,正是可用的贤才,在孟宗二十岁的时候,就把他招至吴都(今南京)建业,考其知识,待机任用。

  孟宗进吴都以后,从休养生息固国强兵的角度,积极为孙权奏上了多条良策,各方面的反映不错,也深得孙权喜爱。不久,孙权就放他做了监池司马,管理国家渔场的渔业生产。

  孟宗的家乡双峰山,是一个山区,山珍野味虽多,鱼却很少,一年上头,吃鱼的日子屈指可数,现在孟宗当了监池司马,他首先想到的,就是给母亲送一些鱼吃。于是,他亲自结网,在渔场里捕鱼,精心选择一批肥大的青鱼,请有经验的人帮忙腌制,派人送回家乡。

  哪知母亲见了孟宗送回的鱼后,十分生气,令其弟把鱼全部退回,并口授一信,信中说,宗儿你既为鱼官,就应一门心思养好鱼,为国家出力,替吴王分忧,你怎么能不避嫌疑,占国家便宜,利用职权,把鱼送回家呢,你这不是孝母,而是陷母于不义啊!

  孟宗接信后,倍感母亲深明大义,对他指责得对。他便和弟弟一起,到渔市买了几条鱼带回家去。不料母亲仍然把鱼退回。教育他说,你现在是鱼官,瓜田李下,难以清白。你管着那么多的渔场,久而久之,焉能不动心思,千里之堤,溃于一穴,一旦私拿一条鱼,就会逐步发展到拿很多的鱼,就会发展到贪财,直到不可收拾。我宁可不吃鱼,也不愿看到我儿成为人人痛恨的贪官。我儿食君之禄,多为百姓为国家谋事,就是最大的孝道。

  孟宗听了母亲的教诲,再也不敢给母亲送鱼了,他不辞劳苦地奔波在各个渔场之间,交了很多平民朋友,了解生产情况,采取许多办法,使吴国的渔业生产呈现出一派旺盛的景象。

  孟宗的功劳业绩和他的品格,孙权十分欣赏,为了锤炼孟宗各方面的能力,造就一个担大任的良材,二年后,孙权把他派到了吴县(今苏州)充任县令之职。

  孟宗上任吴县之后,牢记母亲教诲的要以民为本,关心民生疾苦的训诫,经常微服私访,体查民情,惩治贪吏,免除苛捐,使吴县的生产迅速发展,老百姓的生活有了大幅提高,几年之后,吴县就成了吴国最重要的钱粮基地。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孟宗正在吴县大展身手的时候,陡闻急报,母亲在家乡病故了。孟宗闻讯,哭得昏天黑地,几番晕死了过去。吴县和建业相距数百里,如要奏闻吴王再回家葬母,势必要耽搁多天,让母亲死后不能入土为安,那他孟宗一辈子都不好过,如不待吴王批准,擅自回乡葬母,又不容当时吴律。

  当时吴律规定,凡为官吏者,大小私事请假必须由吴王亲批,如有违者,一律斩首。孟宗自然熟知吴律,但他一想到母亲正躺在家乡的老屋里,等着他回去主持出葬,他就什么也顾不上了,他向孙权疾草了一封请罪书,向县丞作了交待,就快马加鞭地赶回了家乡。

  日夜兼程赶回家乡的孟宗,按双峰山的乡情,把母亲安葬后,守了七七四十九天的孝,他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机会回乡给母亲上坟,这四十九天就在坟边搭了个草棚,日夜相伴着母亲的坟头,每天必在坟边跪祭一个时辰,其哀声令父老乡亲们无不动容。七七守满,他把弟弟叫到跟前反复叮嘱,说自己怕难再给母亲的坟添一锹土了,每年清明节和年节请弟弟一定代他把自己的孝心敬到。

  弟弟不明就里,不以为然,他也不多解释,一定要弟弟答应了,他才收拾上路。

  孟宗自思必死,出了家乡三十里之后,就换上罪衣,迳直到夏口(今武昌)府衙投案。孙权接到孟宗投案的消息后,把文武大臣都召集起来,讨论如何发落孟宗。

  大臣们各抒己见,争论不休,最后还是杀孟宗以诫后者的意见占了上风,孙权一时不好定夺,转回后宫静思。其母早以得知大臣们所议何事,把孙权叫去,问他准备如何处置孟宗。孙权答到,为吏者须以律度为本,孟宗私自归家葬母,其情虽然可谅,但治国必须律严,不然何以立国,儿所以难下决心,就是这个原因。

  孙母听了,不禁潸然泪下,哽咽着说道,治国固然要律法严明,为子者又怎可以不讲孝道,一个不讲孝道的人,又怎么会有忠义可言?儿啊,那孟宗为了母亲,冬雪天还感动得竹子生笋,孝行感人,普天下都传颂他的美德,你不是因为他的孝名,把他召来重用的吗?他在吴县的政绩和官声,不是很好吗,怎么能在急需用人之际,而杀这样一个普天下人都尊敬的好官呢!

  母亲的一番话,深深地打动了孙权的心,他一拍脑袋,说娘教诲得好,不然几乎误了我的大事!

  第二天,孙权再集文武大臣,提出修改吴律,加上一条凡因尽孝一事,官吏可向上司报告后,请假回家处置。并令释放孟宗,升为光禄勋。不久,转升至太空。

  孙权重用以孝闻名天下,以德治理百姓的孟宗,使吴国一时间吸引了许多天下英雄,迅速强大起来,在三国鼎立之中,站稳了脚跟。而孟宗哭竹冬生笋,冒死葬母的孝行美德,也更为广为流传,一直流传至今天,也经久不衰。

你看看这个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218/15/117315_16077492.shtml


中国古代24孝子分别是谁
几天后父亲死去,黔娄安葬了父亲,并守制三年 3)涤亲溺(niao四声)器 黄庭坚,北宋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著名诗人、书法家。虽身居高位,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溺器(便桶),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 4)扼虎救父 杨香,晋朝人。十四岁时随父亲到田间割稻,忽然跑来一只猛虎,把父亲扑倒...

史上最著名的十大孝子拜托各位大神
01 孝感动天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例举历史上著名的孝子故事,最好是发生在著名历史人物身上的,感人~
例举历史上著名的孝子故事,最好是发生在著名历史人物身上的,感人~ 先谢谢1楼2楼的回答,但是这些我都看过了,我想问的例如,诸葛亮,或者曹操,这些比较有名的人物事迹,就比如岳飞啦什么的~... 先谢谢1楼2楼的回答,但是这些我都看过了,我想问的例如,诸葛亮,或者曹操,这些比较有名的人物事迹,就比如岳飞啦什么...

中国古代十大孝子的事例有那些?
01 孝感动天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中国古代十大孝子是什么
中国古代十大孝子排行榜 NO.1孝感动天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

古代的孝子有哪些呢
2018-04-26 古代知名的孝子有哪些 9 2012-06-16 中国古代的24孝子有哪些? 58 2012-04-06 古代有哪些孝子 33 2012-08-16 中国古代十大孝子是什么 192 2018-03-12 在古代,有哪些著名的孝子? 2018-01-24 古代的孝子有哪些? 2010-08-18 在古代的历史上有哪些孝子 11 更多...

中国有关孝的故事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2、东汉时的黄香是历史上公认的“孝亲”的典范。黄香小时候家境困难10岁失去母亲父亲多病。闷热的...

孝敬长辈的故事有哪些
孝敬长辈的故事有多个,以下列举几个:1. 孝子狄仁杰 狄仁杰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以公正无私、智慧治国著称。他的孝行也备受赞誉。狄仁杰早年担任濮州刺史时,因公务繁忙无法回家探望年迈的母亲,经常写信表达孝心。后来,他升任宰相后第一件事就是请求将母亲接到洛阳居住,亲自照料母亲的日常起居。他...

历史上既尽忠又尽孝的名人故事有哪些
许世友投身革命斗争之后,反动派对他恨之入骨,曾几次抄他的家,许世友的母亲被迫带着两个女儿逃到外乡。一次在行军路上,许世友偶而碰到正在沿街乞讨的母亲和妹妹,难过得泪如泉涌,一下子跪在母亲的面前,泣不成声:“娘,孩儿不孝,连累您老人家无处安身……”4、包拯辞官尽孝 包拯是北宋有名的...

历史上有哪些让人感动的孝子?
历史上让人感动的孝子,不胜枚举。他们的孝心也感天动地,他们孝顺的故事也流传于后世。万事孝为先,让我们就看看破有哪些让人感动的孝子吧。希望我们也可以从中有所收获,为自己的父母尽自己的一份孝心。汉文帝刘恒他以仁孝著称。他是刘邦的第四个孩子。母亲是薄太后。有一次薄太后病了,没成想这...

石龙区18337376923: 从古到今孝顺的事例 -
宫茜西洛: 1.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 .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

石龙区18337376923: 中国古代孝顺的故事 -
宫茜西洛:[答案] 选几个经典的: 卧冰求鲤 晋王祥,字休征.早丧母,继母朱氏不慈.父前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母.尝欲食生鱼,时天寒冰冻... 他的举动,在十里乡村传为佳话.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 扇枕温衾是二十四孝里的一个故事.记述了东汉江夏安...

石龙区18337376923: 中国古代孝子故事 -
宫茜西洛: 明朝湖南道州守将沈至绪,有一个独生女儿,名叫沈云英.自小聪明好学,跟父亲学得一身好武艺.因其父率兵迎异军死在战场上,当时沈云英才十七岁,她登上高处大声呼曰:“我虽然是一个小女子,为完成父亲守城的遗志,我要决一死战.希望全体军民保卫家乡.”大家深受感动,发誓要夺回失地.很快解除了包围,取得了胜利.沈云英找到父亲的尸体,大声痛哭,全体军民都穿上孝服,参加了葬礼

石龙区18337376923: 古今有名的行孝的故事 -
宫茜西洛: 1.清代著名文字学家段玉裁积学深功,建树卓然,其《说文解字注》,世称“说文段注”,价值颇高.段师承戴震,虽然只比老师年少四岁,但对老师始终毕恭毕敬.到了八十高龄,有人在他面前提到戴震,他也仍是垂手拱立,每逢初一、十五...

石龙区18337376923: 孝亲敬老的故事有哪些? -
宫茜西洛: 孝亲敬老的故事有卧冰求鲤、芦衣顺母、亲尝汤药、埋儿奉母、弃官寻母等.卧冰求鲤:晋朝王祥的继母朱氏生病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忽然间冰化开,从裂缝处跃出两条鲤鱼,王祥喜极,捉住鲤鱼回...

石龙区18337376923: 古今中外,关于孝顺的故事有哪些? -
宫茜西洛: 子路借米孝敬父母孙思邈为双亲治病 孔子 孔融让梨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

石龙区18337376923: 古代孝子故事 -
宫茜西洛: 王郎卧冰卧冰求鲤 晋王祥,字休征.早丧母,继母朱氏不慈.父前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母.尝欲食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卧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归供母. 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慈爱,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

石龙区18337376923: 历史上有名的“二十四孝”的典故(故事)是哪些? -
宫茜西洛: 《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是元代郭居敬编录,一说是其弟郭守正,第三种说法是郭居业撰.由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合而成.由于后来的印本大都配以图画,故又称《二十四孝图》....

石龙区18337376923: 求古代关于孝顺的典故 -
宫茜西洛: 可以看看《二十四孝》里的故事,由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下面列举里面的几个: 1、卧冰求鲤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

石龙区18337376923: 著名孝故事名称 -
宫茜西洛: 郯子鹿乳奉亲郯子,春秋郯国国君.父母年老患眼疾,郯子听说鹿乳可以治好双亲的眼疾,便披着鹿皮,去深山混入鹿群之中,取鹿乳供亲.猎人误认其为鹿,正要射他,他赶紧大叫,并将实情相告,猎人敬其孝心,以鹿乳相赠,并护送郯子...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