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孔子与子路的故事

作者&投稿:彤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孔子弟子子路的故事~

子路生于公元前542年,鲁国卞人(今山东泗水县),小孔子九岁,名仲由,字子路或季路。在《论语》中,曾经四十次提到子路或他的言行。
子路出身贫寒。《说苑》中说他:常食藜藿之实。却是个孝子,二十四孝中第一个就是子路幼年“百里负米”的故事,做大官以后,仍然锦衣玉食时仍然不忘逝去的双亲,连老师孔子都称赞他:生事尽力, 死事尽思。
子路年轻时鲁莽,好斗却又勇敢果断。在他第一次见孔子的时候,“凌暴孔子”,想必是拳头上见分晓了。然而孔子虽然也武力不弱,却并没有针锋相对,反以柔克刚,“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服”,可以说是孔子以礼仪感化了子路,收到了门下。在一次北游中,孔子让随行的三个弟子颜回子贡和子路各自陈述志向,子路倾吐了自己的镶兵强国之梦:愿得白羽若月,钟鼓,赤羽若日之音上闻乎天,旌旗翩翻,下蟠于地。由且举兵而击之,必也攘地千里,独由能耳,使夫二子为从焉!这段理想的描述极为壮观,可惜历史没有给他机会,如果他真的有机会统兵鏖战,说不定也能旌旗蔽空,舳舻千里,成为一时之雄。孔子听了他的豪言,赞叹:真是一个勇士啊。孔子到宋国被围困,子路发怒,拿起戟就要与对方大战三百合,所以孔子常常叹息:子路好斗勇猛超过我,就是不知道如何处理事情(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就是在孔子身边侍的时候,子路也显示出刚强的样子(行行如也)。面对子路的勇,孔子教诲他: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虽然如此,并没有教化到把他的脾气改掉。
子路豪爽。在诸弟子围着孔子述说自己的志向时,子路毫不犹豫说:愿意与朋友分享自己的东西,同乘车马,共用衣装。(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这里的子路拥有的是一副重情义轻金钱的侠肝义胆。
子路崇尚实干,且颇具政治才能。《论语》说他:听到知识,没有实施之前,就不愿听到听到新的知识。(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子路从孔子那里学到了做人为政的知识,曾做了鲁国权臣季氏的门臣,以实践自己的所学。又曾经治蒲三年,孔子“三称其善”。对于自己的政治能力,子路在另一次叙述志向时说: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孔子也赞不绝口,认为他: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可见治理一个地方,子路确实有一套办法。《论语》中也认为孔门弟子中政事方面杰出的是子路和冉求。
子路不盲从。他几乎是唯一一个敢当面批评孔子,表达自己态度的孔门弟子。子路到卫国做官,走前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治理国家必先“正名”,子路嗤之以鼻,认为这是迂腐可笑的。虽然孔子后来又解释了半天所谓的“名不正则言不顺”,相信子路仍然持保留意见。还有三次,子路对孔子的言行表现出明确的态度:不悦。一次是,孔子去见作风和美貌同样享有“盛誉”的卫国国后南子,虽然孔子几乎连南子的手都可能没有碰到,但是子路不高兴,孔子赶紧发誓:如果做了违背礼仪的事情,就让上天惩罚我吧(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又一次,公山弗想在鲁国造反,邀请孔子前去,孔子怀着用自己理论治国安邦的伟大愿望,打算前去实现从前的宏伟理想。子路上来就浇了他一头冷水:没有地方去也就罢了,何必去他那里呢?估计后来孔子也没有去成。另一次,晋国人佛肸叛乱,招孔子去,孔子又动心思了,结果子路旗帜鲜明——反对,说:从前您不是教导我们说:“其身不善,君子不入”么?现在怎么又要出尔反尔呢?孔子估计是面红耳赤,狡辩了一番:白的东西,即使染也染不黑的(白也,涅而不淄)。只好又作罢。孔子周游列国时,路过陈国,被与自己政见相左者围困,弹尽粮绝,孔子没办法,搞精神胜利法,“弦歌不绝”,子路怒气冲冲来见(愠见),说:君子也有困顿的时候么?孔子只好做“画饼充饥”状,以精神饼来补物质饼,说:君子在困顿时能坚守道德,小人困顿时就要胡作非为了。直到后来让子贡去楚国搬来救兵才算解围。一次,子路叫子羔去做一个地方的长官,孔子说这是害那里的子弟。子路发问:有百姓,有土地和谷物,为什么还要读书才叫做有学问呢?(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孔子无话可说,只好说:我就讨厌那些口齿伶俐的人。在所有的学生都对老师的见解、教导和行为心悦诚服顶礼膜拜时候,子路却能屡次站出来,表达与老师不同的自己的个人见解,这就是那个独具个性的可爱子路。也惟有这个子路,连孔子都得看看他的脸色再决定怎么办。
子路忠于孔子,因而也得到了孔子的信任。孔子周游列国时五十四岁,当时年已四十五岁的子路毅然辞官紧随,作为孔子的护卫,开始了长达十四年的征途,所以孔子曾经称赞他:自从我得到了子路,没有人敢辱骂我了(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孔子说:如果我的主张得不到实行,我就乘小船到海外去,跟随我的,除了子路还有谁?(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困于陈蔡时,子路煮了猪蹄,孔子问都没问,就直接吃掉了。这也间接体现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子路二十多岁就认识了孔子,很早就入了孔门,在孔门众弟子中,他是较为年长的,有名的弟子中,也许就颜回的父亲颜路长于子路,他一边依仗着自己的不凡身手担任孔子的护卫,一边以长弟子的身份帮老师管理着后入门的各位年轻师弟们,年轻的师弟们也对子路执长辈礼。直到六十多岁遇难,一生大半时间都跟随着孔子,这在孔子弟子中是绝无仅有的。
公元前481年,此时子路担任了卫国卫国大夫孔悝的邑宰,次年,也就是公元前480年卫国发生政变,子路在外听说,态度鲜明:“食其食者不避其难”,毅然前往。战斗中,子路受伤了,缨带断了,子路想起老师的教导,君子死而冠不免,于是在重结缨带的过程中被砍作肉泥。年六十二。有人笑子路太迂,此时还在干这些事情。但是年过花甲的子路是抱着尽自己的职责的想法而来的,他明明知道此行凶多吉少,却决然来了,即使他不结缨,也依然难以活着回去,虽然他年轻时曾经有着“暴虎冯河”的勇力。他以行为实践了老师孔子的“杀身成仁”。知子莫如父,知徒莫如师。孔子听说卫国内乱而子路去了,就叹息:嗟乎,由死矣!果然不出所料。《礼记》中说:子路死后,孔子在中庭哭子路,有人祭奠子路,孔子倒头便拜。听说被剁成肉酱,孔子让人“覆醢”,再也不吃肉了,看都不看了。而且每次听到打雷,都感到心中不安。在最得意弟子颜回和儿子孔鲤死后,子路就是孔子的精神支柱,他的死给了孔子一个巨大而沉重的打击。就在在孔子的最亲密伙伴和学生子路去世的次年,孔子也去世了。
子路穷其一生都在实践着老师孔子的理想和路线,积极入世,参与政事,继承了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现实精神,实现自己治理国家的追求;同时忠心于老师,尽职于国家,勇担责任,慷慨赴难,至死都在履行自己的职责。这点上,他与“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谭嗣同极为相似,谭嗣同与康有为的关系也是亦师亦友,在康有为首倡变法之后,谭嗣同无畏地为变法,为自己所坚守的理想献身了,谭死后康有为也曾以一联痛挽谭嗣同:复生不复生矣(谭嗣同字复生),有为安有为哉?谭嗣同是不是了解子路,我们无从知晓,但是相隔两千五百年的两个人,却同样具有着令人叹服的品行,永远散发着辉耀千秋的光芒,成为后人仰视的楷模。无论哪方面,子路都不愧是孔子最杰出的弟子和儒家思想最忠实的守护神。他也不愧是一个顶天立地铁骨铮铮的男子汉。
苏轼曾说:子路之勇,子贡之辩,冉有之智,此三子者,皆天下之所谓难能而可贵者也。子路当不朽。

1、《论语》中记载,孔子生病了,子路为孔子向鬼神祈祷,请求让自己的老师健康。孔子说,可以这样做吗?子路说,可以这样做啊,《诔》中就记载了向天地神明祈祷的事情,这就是通过祈祷可以完成心愿的证据啊。孔子长叹一声说,我已经祈祷了很久了。
2、孔子问子路,你喜欢什么?子路说,喜欢长剑。孔子说,我不是问这个方面,我是说以你的资质再加上后天的学习会没有人能赶上你啊。
子路非常傲慢的说,南山有一种竹子,不需要任何的加工,将其削尖后射出去,能够穿透皮革,所以这是天生的秉性,我就像那个竹子一样,不需要经过学习就能够很好。
孔子耐心的说,这样的竹子如果将其装上羽毛,再装上尖利的箭头,并且将其磨的非常的锋利,那么不就可以射得更加的深了吗?子路听了知道自己错了,马上拜谢说,真是受益很多啊!
3、子路小时候,家里很穷,常常以野菜充作食物。懂事的他很早就干活养家,替父母分忧。
有一天,年老的父母想吃白米饭,子路就翻山越岭,走了几十里的路,到集市上买了一些大米,背回来给老人做饭吃。父母去世很多年后,子路也有出息了,当他穿戴齐整、饮食精美时,又想起了双亲,叹息道:“即使我想吃野菜,再为父母去背米,哪里能再得呢?”

4、有一次,孔子带着几个弟子出外游学,走到仲村时口渴了,就向正在井边打水的仲由讨水喝。
仲由却故意说:“要喝水有条件,先认一字,若不识,须叫我三声老师。”博学的孔子自然满口答应。只见仲由将扁担在井口中央一放,站在井边一动不动,说:“这是何字?”这下真把孔子师徒难住了,围着水井转来转去,也不得其解。
最后还是仲由说:“井口加一竖是中,旁有一人不就是‘仲’吗?”想不到自己被一个少年难住,孔子不禁叹曰:“神童仲子,乃我师也。”
听闻此语,仲由连忙跪下说:“得罪得罪,本是玩笑,却冒犯了贤者,请受我三拜,收我为弟子吧。”孔子又惊又喜,扶起仲由,说:“仲子路边难师,实为奇事,我就为你取字‘子路’吧。”
5、卫国内乱,戚邑的主人孔悝被扣为人质。子路不听劝阻,只身从外面赶赴城中搭救,终因寡不敌众,身受重伤,头上系冠的缨带都被戈剑割断。当子路发现冠帽脱落,正色说道:“且慢,正直的君子死时,帽子不能不正,衣服不能不整。”边说边尽力戴正帽子,系好帽缨,坦然受死。

春秋时鲁国的孔子有三千学生,而其中有名的为七十二贤。这七十二贤人中有个叫子路的,他并不是文质彬彬的弟子,原来是个桀骜不驯的莽汉子。

一天,尚不年迈的孔子带著他的学生子路出游到深山老林去避暑。春秋时夏天的天气并不比现在凉爽。孔子上了山已是汗流浃背,跟在身后的子路也敞开衣衫任腥热的山风把胸毛吹得东倒西歪。孔子在一块大石上坐下之后说口渴死了,让子路去寻些水来喝。

子路打开随身的包袱取出石臼走到一条小溪的上游,小溪喷珠吐玉,泉水清凌如碧。子路在用石臼舀水当儿,一抬头忽然看见他面前的草丛里黄灿灿的鲜花开得正盛,定睛再看时那根本不是一簇艳丽的鲜花,而是斑斓炫目的猛虎。在那白额黄斑虎吼声震山扑过来的瞬间,子路纵身跃到猛虎的身后一把揪住了老虎尾巴。子路力大过虎,就好像若干年后的武松那样赤手空拳把猛虎打死了。他揪断了死虎的尾巴揣在怀里以作凭证,准备向孔子炫耀,然后荡了荡泉水舀了满满一大臼泉水返回原地。子路递水给孔子时喜滋滋地问道:“先生,上士智能过人、武艺高强的人怎么样打死老虎?”

孔子抿了一口清凉的泉水回答:“上士打老虎先揍虎头。”

子路敛住笑容又问:“那中士呢?”

孔子喝了好几口水道:“中士打老虎,先揪虎耳朵。”

子路不高兴地接著问:“那堋,下士打虎是个什么样子呢㼿”孔子清了清嗓子:“下士打虎拽住老虎尾巴才敢动手。”

听完孔子的话,子路感到受了侮辱,扔掉老虎尾巴,怨恨地说:“先生大概明知泉水被一支猛虎守著,竟然让我去打水,是存心想害死我!”

子路在质问孔子的时候,趁孔子只顾喝水不留意的空当,就手抓起一个石盘揣在衣襟底下。那石盘边缘十分锋利,子路怀揣著石盘准备在适当时机如掷铁饼似地抛起石盘,然后石盘会在空中飞旋,划一道闪亮的弧,顷刻之间即会把文弱不堪的孔先生击个脑浆涂地。

子路预谋好这一切,站在孔子面前咄咄逼人地发问:“孔先生,你说,上士杀人是怎么个杀法?”

孔子一愣,随即镇静地回答:“上士杀人用笔尖。”他怕学生听不懂,解释道,“用笔墨写在竹简上或刻在甲骨钟鼎上,以文字昭示天下,把人置於死地。”

子路怒气未减地又问:“那么中士该如何杀人?”

孔子慢条斯理地回答:“中士杀人用舌尖。人的舌头是软的,能把方的说成圆的,圆的说成扁的,众口铄金,也会杀人不见血。”

子路居心叵测接著问:“那么下士该如何杀人?”

孔子若无其事地回答说:“下士呀,下士杀人用怀里揣著的一个石盘。”

子路一下子泄了气,他扔掉怀里的石盘,五体投地跪拜了孔子。从此对孔子心服口服,忠心耿耿。

后来,子路和孔子的其他门生,把孔子治国平天下很有历史穿透力的言论整理成《论语》流传下来。

原文:
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射之,通于犀革,又何学为乎?”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砥砺之,其入不益深乎?”子路拜曰:“敬受教。”

选自《孔子家语》

译文:

孔子对子路说:“你有什么喜好?”子路回答说:“我喜欢长剑。”孔子说:“我不是问这方面。以你的天赋,再加上学习,怎么会有人赶上呢?”……子路说:“南山有一种竹子,不须揉烤加工就很笔直,削尖后射出去,能穿透犀牛的厚皮,所以有些东西天赋异秉又何必经过学习的过程呢?”孔子说:“如果在箭尾安上羽毛,箭头磨得锐利,箭不是能射得更深更远吗?”子路听后拜谢说:“真是受益良多。”


“子见南子”是怎样的一个故事?
”孔子推辞告谢,不得已去见南子。南子在细葛布做成的帏帐里。孔子进门后,向北面恭敬地叩头行礼。南子在帷帐中叩头还礼,身上的佩玉首饰发叮当碰击的清脆响声。孔子的学生子路对此很不高兴。孔子指天发誓说:“我要不是不得已的话,上天厌弃我!上天厌弃我!”过了一个多月后,卫灵公与南子同坐一辆...

法如深涧,德凭喜好?子贡赎人与子路救人的故事讲了一个什么道理_百度知 ...
在《吕氏春秋·察微篇》中记载了两则有关救人的故事,分别叫“子贡赎人”与“子路救人”。子贡与子路是孔子的两位弟子,他们的才学品质都很高,两人都是孔子的得意门生,皆被选入“孔门十哲”,受儒教祭祀。我们来看看这两则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在一般人看来,子贡赎人拒金,这叫做好事不求回报,是...

与孔子有关的成语故事有哪些
孔子的弟子子路,为人刚勇,一日在孔家弹瑟,瑟声中带有杀气,犯了孔子的大忌--仁.孔子自然不喜欢,又不便发作,就不满道:"子路弹瑟的本领已经登上厅堂,但尚未能进入内室.他为何要在我家弹瑟啊?无聊!"孔子的众弟子一听老夫子对子路不满,马上就改变对子路的看法和态度,越来越鄙视他....

两个孔子的故事
如果只凭所见与经验,同样的事件却因不同人而得到不同的结果。对“人”无形中造成了不必要的伤害;对“事”可能因目标错误而功亏一篑。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事情的真相须根据事实性、科学化作判断,「经验」、「眼见」往往是主观的,不轻易的论断才可避免许多的误会。孔子与子路的故事:子路...

孔子和子路到底什么关系
每每子路不悦,就会有大事发生。就连周游列国的最初起因,也是子路的倡议(《孔子家语》记载,是子路说“可以行矣”)。可见,在那些编纂《论语》的孔门弟子和再传弟子们的心中,子路的地位绝非一般。为什么?因为他和夫子的关系非同一般!我们仅从《雍也篇》第27章来分析一下:子见南子,子路不说。

孔子与其弟子互相尊敬的故事
子羔卒去。有使者入城,城门开,子路随而入。造蒉聩,蒉聩与孔悝登台。子路曰:“君焉用孔悝?请得而杀之。”蒉聩弗听。於是子路欲燔台,蒉聩惧,乃下石乞、壶黡攻子路,击断子路之缨。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结缨而死。 孔子闻卫乱,曰:“嗟乎,由死矣!”已而果死。故孔子曰:“自吾得由,恶言不闻於...

《家语》中的子路(13)
《家语》中的子路(13)【好生第十】孔子谓子路曰:“见长者而不尽其辞,虽有风雨,吾不能入其门矣。故君子以其所能敬人,小人反是。”【通解】孔子对子路说:“见到忠厚的长者,还没把该说的话说完,即使遇上风雨,我也不能进入他的家门。所以君子尽自己的能力来敬重别人,小人正好与这相反。

孔子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了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这句话?
与子路对话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这句话出自《论语·公治长》里节选,原句来源是孔子与子路之间的对话。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也?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孔子感慨说道,若是我的大道主张不能推行,我就乘着小筏子去到海上漂流,跟随我的,大概会是...

子路作为孔子最宠爱的学生,为何最后被剁为肉酱?
礼乐的内核并未被子路内化。子路还只是一个穿着君子之衣的一般人。这样一个野气未脱的大汉,做官之后极易与官场格格不入。子路结缨而死完全是因为他陷入了卫国的一场内乱之中,在战斗中子路帽子掉了,他停止战斗戴帽子,敌人趁机将他乱忍砍死。卫庄公当了国君后,将子路的尸体制成肉酱送给孔子,不久...

有关孔子的成语或故事(30字左右)
子路说:“你这是什么城池,只是小孩的游戏!”“就是城池!”缰持了一会儿。小孩自知理亏,便问道:“你们有什么要事吗?”“周游列国,传道授业啊。”孔子说。“传道授业就得有一套本事和才学,那您知道一些什么呀?”孔子答道:“不是老夫夸口,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什么事我都略知一、二。”小...

阳朔县13868289780: 孔子弟子子路的故事有关孔子和子路的故事.越简单越好..要白话文最好50字以内. -
廖畏诺沛:[答案] 孔子对子路说:“你有什么喜好?”子路回答说:“我喜欢长剑.”孔子说:“我不是问这方面.以你的天赋,再加上学习,怎么会有人赶上呢?”……子路说:“南山有一种竹子,不须揉烤加工就很笔直,削尖后射出去,能穿透犀牛的厚皮,所以有...

阳朔县13868289780: 论语,孔子与子路的故事 -
廖畏诺沛: 春秋时鲁国的孔子有三千学生,而其中有名的为七十二贤.这七十二贤人中有个叫子路的,他并不是文质彬彬的弟子,原来是个桀骜不驯的莽汉子. 一天,尚不年迈的孔子带著他的学生子路出游到深山老林去避暑.春秋时夏天的天气并不比现在...

阳朔县13868289780: 子路拜孔子为师的故事? -
廖畏诺沛:[答案] 子路18岁时,恰好孔子游到鲁国卞这一带,遇到子路,孔子长子路9岁,当时已经很有名气了,要收子路为徒,但子路不买账,甚至要用剑袭击孔子.要知道孔子亦不是柔弱书生,孔子的父亲是鲁国有名的大力士,孔子身高用现在的尺子量...

阳朔县13868289780: 论语十则中的小故事 -
廖畏诺沛:[答案] 论语》开篇第一句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看来,孔子把朋友是放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在人们的惯常思维中,圣人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难免曲高和寡.其实孔子并不是这样的,他特别喜...

阳朔县13868289780: 能不能给我篇关于子路和孔子的小故事 -
廖畏诺沛: 子路见孔子,孔子问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学岂有益哉.”子曰:“夫人君而无谏臣则失正,士而无教友则失听.御狂马不释策,操弓不反檠,...

阳朔县13868289780: 论语中的故事,请帮我找一下原文,写论文用.但是《论语》里有这样一个故事,孔子有一次叫子路去问路,一个农夫对他说:“上面车上那个人是谁?”子... -
廖畏诺沛:[答案] :《论语·微子》长沮(jù)、桀(jié)溺(nì)(1)耦(ǒu)而耕(2).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3)焉.长沮曰:“夫执舆(yú)(4)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yú,同“欤”)?”曰:“是也.”曰:“是知津矣.”...

阳朔县13868289780: 子路是谁?孔子的哪个弟子?历史关于他的故事都有哪些?可以详细的描述一下嘛? -
廖畏诺沛:[答案] 中文名:仲由 别名:子路,季路,先贤仲子 国籍:春秋时期鲁国 出生地:鲁国卞((今泗水县泉林镇卞桥) 出生日期:公元前542年 逝世日期:公元前480年 职业:卫蒲邑大夫,季氏家宰,孔悝家宰 信仰:儒学 主要成就:孔门七十二贤人之一孔...

阳朔县13868289780: 关于孔子和弟子的故事 -
廖畏诺沛: 关于孔子和弟子的故事: 子路曾经问孔子:“听说一个主张很好,是不是应该马上实行?”孔子说:“还有比你更有经验、有阅历的父兄呢,你应该先向他们请教请教再说,哪里能马上就做呢?”可是冉有也同样问过孔子:“听说一个主张很好...

阳朔县13868289780: 孔子弟子子路的故事 -
廖畏诺沛: 孔子对子路说:“你有什么喜好?”子路回答说:“我喜欢长剑.”孔子说:“我不是问这方面.以你的天赋,再加上学习,怎么会有人赶上呢?”……子路说:“南山有一种竹子,不须揉烤加工就很笔直,削尖后射出去,能穿透犀牛的厚皮,所以有些东西天赋异秉又何必经过学习的过程呢?”孔子说:“如果在箭尾安上羽毛,箭头磨得锐利,箭不是能射得更深更远吗?”子路听后拜谢说:“真是受益良多.”

阳朔县13868289780: 《论语》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个弟子围坐孔子旁.孔子问:“……假如有人任用你们,你们怎么办呢?”子路、冉有、公西... -
廖畏诺沛:[选项]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