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六国论的译文。

作者&投稿:刘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苏轼的《六国论》全文翻译~

译文:
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问:“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
(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国除了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池。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别国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实际多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相比,实际也要多百倍。
那么秦国最想要的,与六国诸侯最担心的,本来就不在于战争。想到他们的祖辈和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都拿来送给别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样不珍惜。今天割掉五座城,明天割掉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明天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来了。
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诸侯)送给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决定了。到了覆灭的地步,道理本来就是这样子的。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的很正确。
齐国不曾贿赂秦国,(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虽然是个小国,却后来才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
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
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
(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理数,倘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衡量(出高低来)呢。
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饭也不能咽下去。真可悲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啊!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优势。如果凭借偌大国家,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比不上六国了。

《六国论》宋代: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作品赏析
《六国论》是苏洵政论文代表作品。《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六国论》的历史背景应从两个角度着眼:
一是苏洵论述的六国灭亡那个历史时期的情况,借以了解苏洵立论的根据;
二是苏洵所处的北宋时代的历史状况,借以明确苏洵撰写《六国论》的针砭现实的意义及其写作上的特点。

  宋朝苏洵和苏辙认为六国只会割地贿赂秦国,(六国的割地)是自己削弱自己而导致灭亡的。(他们)不知道坚守合纵盟约的重要;齐国、楚国、燕国、赵国不知道帮助韩国、魏国来(一起)抵抗秦国(的重要):认为必须像这样(割地贿赂秦国)之后,秦国的威胁(就)可以消除。

  后人痛恨秦国的原因,难道不是因为秦国统治者的残暴吗?据我看来,那六国都想做秦国所做的事,未必只是因为秦国有罪。在这个时候,山东诸侯六国中,没有一个(诸侯国的实力)能超过秦国的啊,他们沉溺于武力攻打,习惯于尔虞我诈,弱肉强食,(这)与秦国相比没有什么不同。战争连续不断,战祸连年不绝。假使拥有的地理形势有利如秦国,并且得到上天的帮助,那么六国当中的一国也可以象秦国一样统一中国。只是他们最终没有能够做秦国所做的事,因此(六国)是自己削弱(自己),而导致灭亡的。当苏秦才出来(游说)时,本来曾想得到秦国所用,而希望秦国统一天下。(苏秦)的确知道那是容易(的事)。要求秦王重用自己,他那时要为秦国谋划的原因是只怕张仪。只因他不被秦国所用,就转而游说六国合纵,他难道没有预料到纵散约败之后不能保住(自己)吗?他只是想暂且用这种方法获取一时的富贵,希望自己在世时合纵不散。他用计激怒张仪使张仪来到秦国,其意图是显而易见的,洹水之盟,还不过一年,齐国、魏国的军队已经替秦国出征了。张仪的辩说,虽说是只想使合纵离散而连衡成功,但看他说的话,即使是同一父母所生的亲兄弟,还有争夺钱财的,而想凭借着虚伪欺诈、反复无常的策略,所以陈述衰微时代人们的情形,不是很错。那六国相互图谋相互攻取,相互欺诈相互威胁,(他们)没有兄弟骨肉之亲,他们的事又不只是财物用度的小事,而(主张)连衡的人正在一天天地用强秦的威势,威胁六国,即使贤明(而有)智慧如燕昭王那样的,还只得俯首听命(于秦),不停地道歉过失。你想要求长保合纵如亲,相互辅助,怎么可能啊!

  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为错在想做秦国所做的事。六国都想做秦国所做的事,而秦国独做了,而且成功了,这就是所说的得到了上天的帮助啊。唉!自春秋以来,战祸一天天的严重;到战国,老百姓被残害的情况,有的(已经)到了不忍说的地步了。上天很爱人民啊!难道它能使六七个君王,临驾于人民之上,天天驱赶无辜的人民,使他们手足长满老茧、小腿暴露在外,而最终被虐杀吗?它一定不这样啊!因此秦国不极强盛,就不能灭六国而称帝,不称帝,那么它的罪恶(就)不能达到极点,秦国没有恶贯满盈,也就不会迅速灭亡。这一切,都是天意,也是秦国和六国自己造成的结果啊。后人的评论,为什么偏重六国,而一定要他们存在呢!

  (有人)说:“如果这样,那么六国就没有办法来保存自己了吗?”回答说:哪里是他们没有办法啊!岂止是保存下来,即使称王(也)可以。孟子(就)曾经用仁义游说梁国、齐国的君王,而他们都不采纳,可叹啊
  http://www.hotea.com/article_view.asp?id=11044

  春秋末期,到战国时代,各国的诸侯卿相,都为自己打算,争着收养人才。那些谋士、说客和谈天说地的、修饰文词的,辩论「坚白同异」的等等,往下到击剑行刺的、力能扛鼎的、会学鸡鸣狗盗的等等,没有不以宾客的礼节去款待他们的。穿着华丽的衣服,吃着珍贵的食品,被招待在官府里的人,不能数得清有多少。越王勾践有「君子军」六千人;魏无忌、齐田文、赵胜、黄歇、吕不韦等,都有宾客三千人;田文并且还在薛地招聚了侠客和犯罪的人有六万家;齐国稷下地方聚谈的学者也有千人之多;魏文侯、燕昭王,太子丹等,也都招致了宾客无数。以后到了秦汉更替的时候,张耳陈余的部下,号称人才很盛,宾客和供他们役使的人等,都是天下的俊杰;田横也有五百士人。这是些见于传记的, 估计不见传记的养士应当是官员的一倍,农夫的一半。这些都是役使他人来奉养自己的人,人民怎能吃得消,国家又怎能受得了呢?
  苏子(苏轼)说:这是古先帝王不能避免的事。国家有坏人,像鸟兽中有猛鸷,昆虫中有毒螫一样。把他们分别加于处理安置,使他们都能各安本位,这些人便都有用了;把他们尽数铲除掉,是没有这种道理的。我曾就世代的兴废考察过,知道六国的所以久存,和秦朝的所以速亡,原因都在这里,不可不注意。
  要知道有知、有勇、有辩才、有气力的这种人,都是人民中的优秀份子,大多不能自己穿坏的吃坏的而去奉养人的,都是要役使他人来奉养自己的一些人。所以从前的帝王把天下的富贵分出一部分来,和这四种人共同享有。这种人不失业,人民便安定了。四种人虽然性质不同,可是从前的帝王却根据习俗来制定法律制度,使他们都从同一途径中出身。三代以上是从学校中出身,战国到秦代是从宾客中出身,汉以后是由郡县的选拔中出身,魏晋以来是由「九品中正」的铨授中出身,隋唐以至现在,是由科举考试中出身:虽不完全这样,但就大多数而言是这样的。
  六国的君主,虐待他的百姓,并不亚于秦始皇与二世,然而当时百姓并没有一个人起来反叛。这是因为所有老百姓中优秀杰出的人才,多数都被当作宾客奉养起来,没有失其职分。至于那些努力耕作奉养官府的,都是一些愚蠢而没有什么作为的人,虽然想反叛,但是没有人去领导他们,是六国所以能够有一时的安定而不立即灭亡的原因。
  秦始皇当初想驱逐宾客,因为采用了李斯的建议才没有实行。并吞天下以后,就以为宾客已无用处,于是便信任法律而不信任人才;说人民可以靠法律来统治,说官吏不必有才,只要能够遵守我的法律便够了。所以才毁坏了名城,杀戮了豪杰。人民中的优秀而有特殊才干的份子,把他们遣散还乡。这样一来,从前就食于四公子和吕不韦的那些人,都回到哪里去呢?不知道他们能带着瘦长的脖子,黄黄的面孔,忍饥挨饿,老死在贫苦生活中呢?还是停止耕作,叹息着等待时机呢?所以,秦代的变乱,虽然是在秦二世的时候所造成的,然而,假使秦始皇当初知道这四种人的可怕,设法安置他们使他们不失业,秦代的灭亡还不至于像这样的快。把百万只虎狼放到山林里去,却让它们饿着渴着,不知道它们将来要吃人。世上以为秦始皇聪明,我是不信的。
  楚汉战争的灾祸,老百姓几乎完了,所谓豪杰也应该没有多少了。然而代相陈豨经过代国时,侍从车辆,仍然成千,都满载着宾客,萧何与曹参这两位相国先后当政,没有加以禁止。到了汉文帝、景帝、武帝的时代,法令已经非常严密,可是吴濞、淮南、梁王、魏其、武安那些人,都还争着招致宾客。这难道是由于秦代祸乱的教训,以为单靠名位官职不能完全羁縻天下的人才,所以稍稍放宽一点,使他们有的能够从宾客中出头吗?
  像那古代先王的政治就不是这样,孔子曾经说过“君子学习了礼乐就能爱人,小人学习了礼乐就容易指使。”哎,这是秦朝和汉朝能够做得到的啊!

文言文中常见的固定句式
文言固定句式是指由几个文言虚词搭配而成的一种固定形式的句子,这些句式在文言中有其较为固定的意义,阅读时,掌握和熟记这些较为固定的意义,有助于掌握和理解整个句子的意义。
1. "不亦……乎"连用,表反问,语气比较委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吗?"
例1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o察今》)
译文:像这样求剑,不是糊涂吗?
2. "不为……乎"连用,表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算是……吗?"
例2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列子o汤问》)
译文:这不算是远的小而近的大吗?
3. "不……则"、"不……即"连用,表选择,相当于现代汉语"不是(这样),就是(那样)"。
例3 战者,必然之势也,不先于我,则先于彼,不出于西,则出于北。(苏轼《教战守策》)
译文:发生战争,是必然的趋势,不是从我方发动,就是从敌方发动,不是在西边发生,就是在北边发生。
例4 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孙樵《书何易于》)
译文:正当春季,老百姓不是耕种就是养蚕,一点时间也分不出来。
4. "非……而……"连用,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却"。
例5 非字而画。(《促织》)
译文:(纸片上面)不是写的字,而是画的画。
5. "非惟……抑亦"连用,表递进,相当于现代汉语"不只……而且"。
例6 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陈寿《隆中对》)
译文:不只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啊。
6. "庸……乎"连用,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里(怎么)……呢?"
例7 吾师道也,夫庸之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韩愈《师说》)
译文:我学的是道理,哪里管他的年岁比我大还是小呢?
7. "如何(何如)"、"奈何"、"若何(何若)"连用,表询问或商量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样(的)"、"为什么"、"怎么"等。
例8 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拿了我的璧玉,不给我城,怎么办?
例9 非国家之利也,若何从之?(《左传o襄公二十六年》)
译文:(对楚国作战)不是从国家利益的角度来考虑,为什么要听从这种主张呢?
8. "如(奈、若)……何"连用,表询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对……怎么样"、"把……怎么样"。
例10 以残年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列子o汤问》)
译文:凭你衰老的年纪和余力,还不能去掉山上的一草一木,能把土和石头怎么样呢?
9. "何……之有"连用,是"有何……"的倒装,"何"是宾语。"何……之有"表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有什么……呢?"
例11 宋何罪之有?(《墨子o公输》)
译文:宋国有什么罪呢?
10. "得无……乎(耶、邪)"连用,表测度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该不会(恐怕、莫不是、只怕是、莫非)……吧"。
例12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耶?(《促织》)
译文:成名一次又一次地思素,这莫非是指给捉蟋蟀的地方吗?
11. "何也(何……也)"、"何哉(何……哉)"连用,表询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为什么呢"、"什么……呢?"、"怎么……呢?"
例13 而此独以钟名,何哉?(苏轼《石钟山记》)
译文:但这座山单单用钟命名,这又是为什么呢?
12. "何(奚)以……为"、"何(奚、曷)……"连用,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用……做什么呢?"、"要……干什么呢?"、"为什么要……呢?"
例14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季氏》)
译文:颛臾是我们鲁国的臣国,为什么要攻打它呢?
例15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史记·项羽本纪》)
译文:项羽笑着说:"上天要灭亡我,我还要渡江干什么呢?"
13. "岂……乎(哉)"连用,表感叹或反诘,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吗?"、"怎么……呢?"
例16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
译文:我们日日夜夜盼望项将军的到来,怎么敢背叛他呢?
14. "其……乎(也、耶)"连用,表揣测、希望、反诘等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大概(恐怕)……吧!"、"还是……吧!"、" 难道……吗?"
例17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韩愈《师说》)
译文: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而引起的吧!
15. "……孰与(孰若)……"连用,表比较、选择、反问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和(同、跟)……相比,谁(哪个、哪样)……"、"……比……怎么样?
例18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我和城北徐公相比,哪个更美?
例19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比,哪个更厉害?
16. "为所"、"为……所"连用,表被动,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被"。
例20 不者,若属皆为所虏。(《鸿门宴》)
译文:否则,你们这些人最终都会被他俘虏!
例21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译文:却被秦国人多年蓄积的威势所挟制。
17. "以……为"连用,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认为……"、"把……当作"、"凭借(依靠)……作为"等。
例22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庄子·秋水》)
译文:认为天下最美丽壮观的东西都集中在自己身上。
例23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可是蔺相如仅仅只凭借一点说话的技巧作为功劳,职位却在我的上面
18. "与其……孰若"连用,表选择,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与其……哪里比得上"。
例24 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童区寄传》)
译文:与其杀掉这个僮仆,哪里比得上卖了他。
19. "安……乎"、"安……哉"连用,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呢"、"哪里……呢"。
例25 然刘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译文:但是刘豫州刚败之后,又怎么能抵抗得住曹操的攻势呢?
例26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译文:燕雀哪里知道鸿鹄的远大志向呢?
20. "独……耶"、" 独……哉"连用,表示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吗"。
例27 独不怜公子之姊耶?(《信陵君窃符救赵》)
译文:难道公子你就不可怜您的姐姐吗?
例28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相如我虽然才能低下,难道就怕廉将军吗?
21. "无乃……乎(欤)"连用,表揣度,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恐怕……吧"。
例29 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崤之战》)
译文:远方的主人对我军作好了战斗的准备,这样去攻打郑国,恐怕不行吧?
22. "非……欤"连用,表示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吗"。
例30 子非三闾大夫欤?(《屈原列传》)
译文:您不是三闾大夫吗?
23. "宁……耶" 连用,表示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里(怎么)……呢"。
例31 宁知此为归骨所耶?(《祭妹文》)
译文:哪里会想到这里是掩埋你骸骨的地方呢?

春秋末期,战国初始,各个诸侯卿相,都争着收养人才来为自己谋划。那些有谋士说客、善于文饰的、善于辩论的,下到武士剑士、小贼小盗,(诸侯)没有不用对待门客的礼节去款待他们的。(他们)穿着华丽的衣服,吃着珍贵的食品,被安置在上位,(其中)数不胜数。越王勾践有门客六千,魏无忌、齐田文、赵胜、黄歇、吕不韦都有门客三千,田文在薛地招纳了侠客奸人之流有六万,齐国稷下地方聚谈的学者也有千人之多,魏文侯、燕昭王,太子丹也都招纳了无数门客。到了秦汉时期,张耳陈余号称人才济济,他们供养的门客都是天下的俊杰,田横也有五百士人。这些大多见于传记。估计传记上未记载的门客应当有官员的一倍,农夫的一半。这些都是通过奴役其他人来供养的,(否则)国家又怎能承受得了呢?苏子说:这些是先王不可避免的。国家有坏人,像鸟兽中有猛鸷,昆虫中有毒螫一样。把他们分开安置,各安本位,那么这些人都有用了;完全铲除他们,是没有道理的。我曾考察过世代的兴废,认为六国之所以久存,秦朝之所以速亡,原因大概都在这里,不能不注意。有知识、有勇气、有辩才、有力气的人,都是民中的杰出份子,大多不能自己穿坏的吃坏的而去奉养别人,都是要奴役他人来奉养自己的。所以先帝分国家之财和这四种人共享。这些人不失业,国家便安定了。四种人虽然不同,可是先帝根据习俗来制定法律,使他们(的才能)都显现出来。三代以上是从学席中出身,战国到秦代的是从门客中出身,汉以后是由郡县的举荐中出身,魏晋以来是由九品中正的铨授出身,隋唐至现在,是由科举考试中出身。虽不完全是这样,但大部分而言是这样的。六国之君暴政,不亚于秦二世,然而当时百姓没有一个人起来反叛,这是因为老百姓中优秀杰出的人才,都被当作门客奉养起来,有事可干。那些努力耕作奉养贵族的,都是一些愚钝无为的人,虽然想反叛,但是没有人首先站出来,这是六国能够稍稍安定而不快速灭亡的原因。

秦始皇一开始想驱逐门客,但因为采用了李斯的建议才停止。并吞天下以后,就以为门客已无用处,于是由法律而不由才;认为人民可以靠法律来统治,官吏无需有才能,只要能够遵守我的法律就行了。所以毁坏名城,杀戮豪杰,人民中的优秀有才干的人,都被遣散还乡。(这样一来,)从前依靠四公子和吕不韦的那些人,都回到哪里去呢?不知道他们是带着瘦长的脖子,黄黄的面孔,忍饥挨饿,老死在贫苦生活中呢?还是停止耕作,叹息着等待时机呢?秦朝的变乱,虽然是在秦二世的时候所造成的,但是假使秦始皇当初知道担心这四种人,而使他们不失业,秦代的灭亡还不至于像这样快。把百万只虎狼放到山林里去,让它们忍受饥饿,不知道它们将来要不要吃人。世人以为秦始皇聪明,我不相信。

楚汉战争的灾祸,老百姓几乎完全毁灭,豪杰大概也没有多少了。然而代相陈豨经过代国时,载着门客侍从的车辆仍然成千,萧何与曹参这两位相国先后当政,没有加以禁止。到了汉文帝、景帝、武帝的时代,法令已经相当严密,可是吴濞、淮南、梁王、魏其、武安那些人,都争着招纳门客。这难道是警惕秦朝的祸乱,因为单靠官位钱财不能完全舒服天下的人才,所以稍稍放宽一点,使有的人能够从此中显现么?

先帝的政治就不是这样,孔子曾经说过:“君子学习了礼乐就能爱人,小人学习了礼乐就容易被指使。”哎,这难道是从秦朝和汉朝中所能学习到的吗?

我读过史记中六国世家的故事,内心感到奇怪:全天下的诸侯,凭着比秦国大五倍的土地,多十倍的军队,全心全力向西攻打肴山西边面积千里的秦国,却免不了灭亡。我常为这件事作深远的思考,认为一定有能够用来自求安定的计策;因此我总是怪罪那时候的一些谋臣,在考虑忧患时是这般的粗略,图谋利益时又是那么的肤浅,而且不了解天下的情势啊!秦国要和诸侯争夺天下的目标,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诸侯要和秦国争夺天下的目标,也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的疾病一样;韩、魏两国阻碍了秦国出入的要道,却掩护着肴山东边的所有国家,所以全天下特别看重的地区,再也没有比得上韩、魏两国了。 从前范雎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韩国,商鞅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魏国。秦昭王在还没获得韩、魏的归心以前,却出兵去攻打齐国的刚、寿一带,范雎就认为是可忧的。既然这样那么秦国忌惮的事情,就可以看得出来了。秦国要对燕、赵两国动用兵力,这对秦国是危险的事情;越过韩、魏两国去攻打人家的国都,燕、赵在前面抵挡它,韩、魏就从后面偷袭他,这是危险的途径啊。可是当秦国去攻打燕、赵时,却不曾有韩、魏的顾虑,就是因为韩、魏归附了秦国的缘故啊。韩、魏是诸侯各国的屏障,却让秦国人能够在他们的国境内进出自如,这难道是了解天下的情势吗?任由小小的韩、魏两国,去抵挡像虎狼一般强横的秦国,他们怎能不屈服而归向秦国呢?韩、魏一屈服而归向秦国,从此以后秦国人就可以出动军队直达东边各国,而且让全天下到处都遭受到他的祸害。 韩、魏是不能单独抵挡秦国的,可是全天下的诸侯,却必须靠着他们去隔开西边的秦国,所以不如亲近韩、魏来抵御秦国。秦国人就不敢跨越韩、魏,来图谋齐、楚、燕、赵四国,然后齐、楚、燕、赵四国,也就因此可以在他们的领域内安定自己的国家了。凭着四个没有战事的国家,协助面临敌寇威胁的韩、魏两国,让韩、魏没有防备东边各国的忧虑,替全天下挺身而出来抵挡秦国军队;用韩、魏两国对付秦国,其余四国在后方休生养息,来暗中援助他们的急难,像这样就可以源源不绝地应付了,那秦国还能有什么作为呢?诸侯们不知道要采行这种策略,却只贪图边境上些微土地的利益,违背盟誓、毁弃约定,来互相残杀同阵营的人,秦国的军队还没出动,天下的诸侯各国就已经困住自己了。直到让秦国人能够趁虚而入来并吞了他们的国家,怎不令人悲哀


六国论全文翻译
六国论原文及译文如下。原文: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翻译
译文: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暴秦的欲望没有满足;谁送给它土地越多,它侵犯谁就越急。所以不用打仗,谁强谁弱、谁胜谁败就已分得清清楚楚了。六国落到灭亡的地步,按理本来应当这样。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像抱着柴草救火,柴草没有烧完,火就不会熄灭。”这话说得在理啊!

苏洵《六国论》原文以监其上下之所好,择其淫乱者而先征之翻译
译文:齐桓公说:“我打算在诸侯国之间建立霸业,时机成熟了吗?”管仲回答说:“不行。邻国还没有亲近我们。你想建立诸侯国之间的霸业,就要首先和邻国亲近。”桓公说:“如何亲近呢?”管仲回答说:“审定我国的疆界,归还从邻国夺来的土地,承认邻国疆界的合法性,不占邻国的便宜;还要多多赠给邻国礼...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是什么意思
译文:回想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霜露,披荆斩棘,因而才有一点点土地。可是子孙们看待它却很不珍惜,拿它来送人,就像抛弃小草一样。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然后才能睡上一夜安稳觉。待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打来了。《六国论》一开始,首先提出了六国破灭的原因。苏洵认为:六国...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的翻译
“为国”是治国 ,“劫”就是胁迫的意思。这句话出自于苏洵的《六国论》。原文段落如下: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六国论原文及赏析
六国论 苏辙〔宋代〕 原文: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死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

值得抄写的文言文
[译文] [编辑本段] 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轼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 举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诵(赞美)明月的诗句,吟唱婉转优美的乐曲。不多时,明月从东山后升起,盘桓在斗宿与牛宿之间。 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清泠泠的水光连着天际。听任小船飘流到各处,凌于苍茫的万顷江面之上。

关于苏洵的文言文
苏洵《六国论》: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

六国是谁写的
苏洵(1009—1066年),北宋著名散文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相传二十七岁时才发愤为学,应进士和茂才异等考试皆未中。与其子轼、辙,合称“三苏”,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有《嘉_集》行世。《六国论》创作背景:1、《六国论》的历史背景应从两个角度着眼:一是...

六国论文言文朗读
(五)六国论(苏洵)(六)阿房宫赋(杜牧)必修三(七)指南录后序(文天祥)(八)五人墓碑记(张溥)(九)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十)谏太宗十思疏(魏徵)(十一)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十二)鸿门宴(司马迁)(十三)秋水(庄子)(十四)非攻(墨子)必修四(十五)季氏将伐颛臾《论语》(十六)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十七)...

石屏县18769215899: 苏轼《六国论》:然使始皇知畏智、勇、辩、力、此四人者,使不失职,秦之亡不至若是其速也.翻译 -
在齿盐酸:[答案] 翻译: 然而,假使秦始皇当初知道有智慧、有勇谋、有辩才、有气力这四种人的可怕,设法安置他们使他们不失业,秦代的灭亡还不至于像这样的快.

石屏县18769215899: 苏轼六国论字词翻译 是苏轼写的,不是苏洵的...是字词,不是全文翻译... -
在齿盐酸:[答案] 春秋末期,到战国时代,各国的诸侯卿相,都为自己打算,争着收养人才.那些谋士、说客和谈天说地的、修饰文词的,辩论「坚白同异」的等等,往下到击剑行刺的、力能扛鼎的、会学鸡鸣狗盗的等等,没有不以宾客的礼节去款待他们...

石屏县18769215899: 靡衣玉食靡什么意思 -
在齿盐酸:[答案] 出自《六国论》苏轼 “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不可胜数”,意思是华丽的衣服和精致奢侈的饮食

石屏县18769215899: 苏轼、苏辙的六国论翻译,字词的赏析比如(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此类活用、特殊句式……越详细越好!)拜托了! -
在齿盐酸: 苏轼春秋末期,到战国时代,各国的诸侯卿相,都为自己打算,争着收养人才.那些谋士、说客和谈天说地的、修饰文词的,辩论「坚白同异」的等等,往下到击剑行刺的、力能扛鼎的、会学鸡鸣狗盗的等等,没有不以宾客的礼节去款待他们的...

石屏县18769215899: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原文及翻译 -
在齿盐酸:[答案] 齐国不曾贿赂秦国,(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 原文是《六国论》北宋苏洵(苏轼之父)

石屏县18769215899: 文学作品《六国论的作者是谁 文学作品六国论》的作者是谁
在齿盐酸: 是苏洵,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父亲.

石屏县18769215899: 六国论 - 苏轼的第二段详细列举了“三代以上”直到“隋、唐至今”的有关史实,其用意是什么 -
在齿盐酸: 三苏皆有《六国论》,只是所论的侧重点不同.苏轼的侧重点在与怎样选拔人才和安置人才上,苏轼对有关史实的列举是为了说明但凡能够长久的朝代都是善于安置有才能的人,使有才能的人不至于怀才不遇,能者不为乱,庸者无力为乱,这样的社会才能安稳.反之则会引来动乱甚至灭亡. 第二段的翻译:苏先生说:这是古先帝王不能避免的事.国家有坏人,像鸟兽中有猛鸷,昆虫中有毒螫一样.把他们分别加于处理安置,使他们都能各安本位,这些人便都有用了;把他们尽数铲除掉,是没有这种道理的.我曾就世代的兴废考察过,知道六国的所以久存,和秦朝的所以速亡,原因都在这里,不可不注意.

石屏县18769215899: 比较有名的文言文 -
在齿盐酸: 可以查看 《古文观止》部分名篇录 2-1 蓼莪 诗经 10-1 五代史记一行传叙 欧阳修 2-2 劝学 荀子 10-2 送徐无党南归序* 欧阳修 3-1 句践复国* 国语 10-3 送石昌言北使引* 苏洵 4-1 鲁仲连义不帝秦* 司马光 11-1 教战守策 苏轼 4-2 渔父* 屈原 ...

石屏县18769215899: 《田单列传》、《淝水之战》、《过秦论》、《六国论》(苏轼、苏辙)的译文 -
在齿盐酸: 《田单列传》 田单是齐国田氏王族的远房本家.在齐湣王时,田单担任首都临淄佐理市政的小官,并不被齐王重用.后来,到燕国派遣大将乐毅攻破齐国,齐湣王被迫从都城逃跑,不久又退守莒(jǔ举)城.在燕国军队长驱直入征讨齐国之时,...

石屏县18769215899: 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是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能全之翻译 -
在齿盐酸:[答案] 第一卷 周文(《左传》) 1、郑伯克段于鄢 2、周郑交质 3、石碏谏宠州吁 4、臧僖伯谏观鱼 5、郑庄公戒饬守臣 6、藏哀伯... 8、秋声赋 9、祭石曼卿文 10、泷冈阡表 苏洵 1、管仲论 2、辩奸论 3、心术 4、张益州画像记 苏轼 1、刑赏忠厚之至论 2、...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