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现代人同情的韩信,为何在古代饱受批评?

作者&投稿:厨人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史记》和《资治通鉴》都认为,韩信狡兔死的命运主要是因为他自己作死,《史记》批评韩信的言辞更加严厉:“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

史书把大部分过错都归给了韩信,现代人把所有的过错都归给了刘邦。

现代人了解历史,大多是凭借电视剧和小说,这些通俗作品往往为了吸引观众对历史有不实的记载。在真实的历史中,韩信用兵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他为人处世的方法却是不可恭维的,这是他最后不得善终的主要原因。

人不会无缘无故就成功,也不会无缘无故就失败。项羽说:“非战之罪”,韩信说:“悔不用蒯彻之谋”,他们都太过固执而死不悔改。客观地说:刘邦确实有辜负韩信的地方,韩信也确实有自己作死的地方。

韩信的作死之路

如果把你摆在刘邦的位置上,你如何看待韩信这个人?

韩信,本是一个穷困潦倒郁郁不得志的人,刘邦将他从一个低级军官,一下提拔成了汉国的大将,让他飞上枝头变凤凰。

韩信,本是一个谁都看不起的人,他从屠夫的胯下钻过,在项羽帐下不过是个持戟宿卫,在刘邦帐下不过是个管后勤的小官。刘邦不仅提拔他,还尊崇他,给足了他面子。韩信觉得冷,刘邦就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给他穿;韩信觉得饿,刘邦就把自己的饭拿给他吃。刘邦不管到哪里都带着韩信,他要让汉军将士都明白:今天的韩信,已不是从前的韩信,没有人可以再看不起他!

【韩信曰:“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史记·淮阴侯列传》】

在你眼中,韩信是个鼎鼎有名的大英雄。在刘邦眼中,韩信只不过是自己开恩提拔的一个手下而已;韩信有功,必然给予赏赐,韩信若不知轻重,必然要实行处罚;韩信的就算再厉害,也不过是受我封赏,性命悬于我手中的人。

人若不懂大道,就越是尊贵就越危险。李斯地位越高越懦弱,最终被赵高打败;韩信地位越高就“越飘”,最终把自己作死。

韩信第一次辜负刘邦,是他夺取齐国的时候。最开始,刘邦已经派郦食其劝齐王投降成功,齐国于是撤除了防备。韩信本想退兵,却被手下谋士蒯彻蛊惑,最终选择乘齐国不备时进行突袭。汉军很快就打到了临淄城下,恼怒的齐王将郦食其处死。

韩信手下的谋士蒯彻,是一个居心不正的阴谋家,从头到尾都在劝韩信摆脱刘邦自立。忠诚的韩信当然不听这些,然而他也不赶走蒯彻,还经常采纳他的阴谋,最终被蒯彻一步步引向死亡之路。

从害死郦食其开始,韩信就有点头脑发昏了,最终一步步深陷泥潭。公元前204年5月,楚军将刘邦包围在荥阳城中,刘邦最终逃出荥阳,城内的主力全军覆没。当时汉军在前线处在极度的劣势,刘邦计不知所出。半年后,韩信平定了齐国,趁着自己现在手握重兵,要刘邦立他做齐王。

这就像家中老父在医院急救,而子女乘机索要父亲名下的房产。刘邦当然是很恼怒的,但权衡利弊之下,还是封了韩信做齐王,此时,刘邦已经产生了铲除韩信的念头。

公元前204年底,项羽开始溃败,刘邦令彭越、韩信等人率领军队来与自己一同追击楚军。

公元前203年十月(当时以10月为岁首)韩信、彭越还都没有援助刘邦的意思,援军迟迟不来,刘邦只能硬着头皮率军独自追击项羽至固陵。项羽勒兵反击,将刘邦军击溃,刘邦只好坚守壁垒,而韩信、彭越还是不来援助。

刘邦只能提前分封天下,承诺将梁国封给彭越,将齐国封给韩信,两人才率兵来援,最终汉军将楚军包围在垓下,项羽陨于东城。

韩信在心底里以为自己对刘邦忠心耿耿,他实际上的做法却既然相反。刘邦追击项羽时韩信按兵不动,严重点来说这是“持两端”,有坐山观虎斗之意。韩信这样做,主要是因为他知道刘邦封自己做齐王是很不情愿的,他怕天下已定后自己不能拥有齐国,所以要让刘邦提前确立自己的地位。

不得不说,韩信已经帮刘邦打了半个天下,他的功劳无人敢忽视。拥有这样的功劳却对一个小小的齐国念念不忘,韩信的心志是否太过狭隘了呢?韩王信与韩信同名,他最初没有多少功劳,只是刘邦手下的一个小将。刘邦亲自率军打下韩国后,立马封他做了韩王。

连韩王信都能被封王,韩信为何就如此“意不自坚”呢?他为何要用讨价还价的手段去索要齐国呢,这对他来说难道不是太掉价了嘛?

韩信对刘邦用的是小商贩讨价还价的手段,却幻想刘邦用圣主仁君的方式回报他。名利是能冲昏人的头脑的,韩信在追名逐利的路上有点丧失理智和判断力了。

我的看法

韩信后被改封为楚王,又被用计谋擒拿,被贬为淮阴侯。

他当淮阴侯的时候,有件挺有意思的事。当时他的地位与周勃、樊哙、灌婴等人一样,都是侯爵。然而他还想着自己是个大王,对于与这些人同列之事感到羞愧。

某次韩信路过樊哙的府邸,就进去坐了坐。樊哙很会做人,他跪在门口迎接韩信说:“大王竟然有幸驾临臣的府邸!”

你知道韩信离开后说了什么吗?“真是可笑啊,我这辈子竟然要沦落到与樊哙这种人为伍的地步!”

可见韩信的性格中有令人讨厌的方面,他也是永远不会满足于侯爵的,他的愤怒与不满日益积攒,最终选择谋反也不足为奇。

但刘邦一直都没有诛杀韩信之意,他把韩信贬为淮阴侯,却一直都没有动他。平心而论,刘邦很爱惜韩信的才能,舍不得诛杀他。

卢绾没有什么功劳,却能被封为燕王,王万乘的土地;韩信有盖世之功,却只能当个淮阴侯。刘邦当然有辜负韩信的地方,韩信怎会对目前的地位心满意足呢?

刘邦始终畏惧韩信,害怕他的领兵之才,害怕他的强大权势。

汉朝建立初期,有人控告楚王韩信谋反,汉廷大将纷纷扬言要讨伐韩信。刘邦却沉默不言,只有张良知道,汉廷大将中无人可与韩信为敌,且汉军不敌精锐的楚军。

韩信作为一个诸侯王,权势与力量比天子还强大,试问刘邦如何能放心,如何能安枕而眠,又试问,五千年历史中有哪个天子能放心韩信这样的人呢?

刘邦也是不得不剥夺韩信的楚国,换成别人也会那样做。然而刘邦并未诛杀韩信,换成别人,可能擒住韩信之时就已经下了狠手了。刘邦想让韩信变成一个无害的人,韩信却总想着权势,殊不知有了权势的他就是威胁了!




被现代人同情的韩信,为何在古代饱受批评?
人不会无缘无故就成功,也不会无缘无故就失败。项羽说:“非战之罪”,韩信说:“悔不用蒯彻之谋”,他们都太过固执而死不悔改。客观地说:刘邦确实有辜负韩信的地方,韩信也确实有自己作死的地方。韩信的作死之路 如果把你摆在刘邦的位置上,你如何看待韩信这个人?韩信,本...

“兵仙”韩信为何很不屑“战神”白起
首先要说的是,至今为止笔者从未从任何史料中看到过,韩信看不起白起的只言片语。所以这个问题,恐怕就是问:同为战神级别的人物,为何韩信比白起更受人尊重?或说,为何白起普遍遭唾弃,而韩信却被人同情。白起,一直以来被称为战神。韩信则被称为兵仙。这是一神和一仙的比较,所谓神仙打架,百姓遭殃。

韩信韩信守信的故事
一 韩信守信的故事 韩信落魄时,曾经有一个老妇给他饭吃,当时韩信说,有朝一日飞黄腾达,必千金相报,后来韩信封王拜将,又找到这个老妇,真的赠给她千金报恩 二 韩信的诚信故事 韩信小时候家境特别贫苦,常常衣食无着,他跟着哥哥嫂嫂住在一起,靠吃剩饭剩菜过日子。小韩信白天帮哥哥干活,晚上刻苦读...

“兵仙”韩信为何很不屑“战神”白起?
韩信在各个方面都看不上白起,认为白起不是一个善战的人。在韩信的角度看来,他认为白起并不懂兵法,他之所以认为白起是一个不懂兵法的人,是因为白起在长平之战的时候,虽然杀掉了赵军40万人,可是在后来统计却发现,自己的秦军之中伤亡人数至少要有25万。韩信认为白起的作战方式就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韩信的故事简介 韩信的三个故事
1、胯下之辱 韩信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主要靠钓鱼换钱维持生活,经常受一位靠漂洗丝棉老妇人的 施舍,屡屡遭到周围人的歧视和冷遇。一次,一群恶少当众羞辱韩信。有一个屠夫对韩信说:你虽然长得又高又大,喜欢带刀配剑,其实你胆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话,你敢用你的配剑来刺我吗?如果不敢,就...

评价韩信这个人物
实无虚言。由于韩信战功赫赫,在军中威望极高,以至当时军中兵器均刻上“不杀韩信”四字。韩信也自恃功高,刘邦不敢杀他。但刘邦得天下后,恐韩信造反,无人能敌,又见韩信十分狂傲,终于动了杀机。最后韩信被好友萧何诱至宫中,死于吕后的菜刀之下。临死前,韩信才大悟,后悔当初没听蒯彻之言。

战神韩信衣锦还乡后,是如何对待老乡的?
韩信衣锦还乡后的身份是楚王,想要杀死一个小无赖还是易如反掌,但是他没有这么做,而是让这位无赖给自己效力。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韩信看来,当初他被无赖欺负,自己是弱势群体,是值得世人同情的。如果此时以王的身份报复这位无赖,显然不符合自己的身份,只会让人们觉得他是一个没度量的人。所...

逼迫韩信受胯下之辱的人后来怎么样了,韩信是怎么对他的
韩信当时身带佩剑,但是在手屠夫欺负的时候并没有剑出鞘,恩怨了,而是接受了屠夫给自己的侮辱。隐忍,刚毅,懂得退步可能是我们现代人对韩信的评价,但是在当时大家都认为韩信是一个窝囊废,堂堂七尺男人,竟然让别人如此侮辱,这令当时的人很是费解,都很瞧不起他。后来韩信被刘邦拜为大将军,征战沙场...

能忍住胯下之辱的韩信,为何就是忍不住权势的诱惑?
刘邦就像是韩信的克星。 韩信最终听从了手下的谗言:“杀掉钟离昧,将头献给皇帝,就没事了。”这应该也是韩信的内心写照。 怎么说钟离昧都是你韩信的好朋友啊,他竟然派人将之围了起来。 钟离昧终于看透了韩信,他不过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家伙罢了,大骂道:“韩信,你这个无德无信的小人!刘邦之所以不敢立即攻打你,无非...

韩信有没有被夸大,如果有他为什么会被后世称为兵仙呢?
所以,我当年第一次学这个成语的时候,我就觉得这个韩信绝对不是一般人,反正军事能力绝对超乎想象。二、出于对韩信身份的认可同情,司马迁对韩信极度赞赏,在《史记》给他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韩信出身社会底层,但军事能力似乎本就是与生俱来的,30岁当上刘邦的大将军,35岁殒命,在这有限的几年中,...

罗定市15210207703: 韩信为什么会受胯下之辱 -
祢郊鼻炎: 问题有歧义!是韩信为什么能忍受胯下之辱呢,还是别人为什么要韩信承受胯下之辱? 韩信是士族,在古代也算是特权阶级.可由于家道中落,本身又不事生产,所以生活很艰难.但韩信的性格比较孤傲,觉得自己的身份不应该做些平常事,所以在周围人看来属于游手好闲的人,再加上他平时出门都携带表示身份的剑,所以更成为别人讥讽的对象.而记载中让韩信受胯下之辱的屠夫更多地应该也是找他寻开心,并不是为了找麻烦,而在韩信看来,自己如果因为这件事和一个屠夫闹翻,惹出麻烦无疑是不值得的,所以也就很淡然地接受了胯下之辱.

罗定市15210207703: 在古代为什么韩信要受胯下之辱?他也可以不去受啊?假如你是韩信你会怎么做? -
祢郊鼻炎: 韩信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主要靠钓鱼换钱维持生活,经常受一位靠漂洗丝棉老妇人的周济,屡屡遭到周围人的歧视和冷遇.一次,一群恶少当众羞辱韩信.有一个屠夫对韩信说:你虽然长得又高又大,喜欢带刀配剑,其实你胆子小得很....

罗定市15210207703: 历史上韩信为什么要受跨下之辱?
祢郊鼻炎: 如果杀死了屠夫,自己一死就什么都没有了,他知道他和这些流氓不一样,忍得一时之辱,方能成就大事

罗定市15210207703: 为什么韩信当年受得胯下之辱?难道仅仅是因为梦想? -
祢郊鼻炎: 君子报仇 十年不晚. 韩信是有理想 有抱负的人 当年他的实力不够强大 所以他很聪明 懂得变通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韩信心中有梦想固然重要 我觉得他的性格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罗定市15210207703: 你们能了解 韩信受胯下之辱的故事 吗? -
祢郊鼻炎: 古代有个叫韩信的大将军,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然而年少时,家道贫寒,一度饿得晕倒河边,幸好被一位正在洗衣的老婆婆发现,老婆婆将自己的食物分给他吃,才使他免于饿死.村里...

罗定市15210207703: 古代韩信是个什么样的人 -
祢郊鼻炎: 韩信即使在一介平民时,志气也是和平常人不一样的.那时,他的母亲过世,家里贫穷,韩信无办法按照当时的礼节安葬母亲.但是,他却寻找到一个风水宝地——地势高并且宽敞平坦,可以容纳上万户人家居住的地方作为母亲的墓地.假使能够让韩信修学道德,养成谦让有礼的品格,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自恃自己的功劳,那就可以功名与福禄齐全了.那么,他对于西汉王朝的贡献,简直就可以和周代的周公旦、召公奭和姜太公齐名,而他的后代子孙也可以长久地祭祀他了.可是,韩信没有花时间去改变自己,反而在天下都已经统一,人民得到安定的时候,阴谋造反,结果全族受到牵连而被诛杀,这,难道不是天意吗?

罗定市15210207703: 历史上刘邦为什么轻易就拜一个素不相识的年轻人韩信为大将军? -
祢郊鼻炎: 呵呵,这个问题用政治的眼光来看很复杂. 一,有“萧何夜追韩信”的典故,说明萧何跟张良他们很看好韩信,而且是他们极力劝说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如果刘邦不拜,怎么安抚萧何,张良他们,万一萧何,张良认为自己不能相信忠良的建议...

罗定市15210207703: 为何古代名将都不能善终? -
祢郊鼻炎: 名将之所以不得善终,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客观方面,名将“戴震主之威,挟不赏之功”,手握兵权,位高权重,不被君王猜疑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没有办法消除君王的猜疑,必然会惹祸上身.另外,正如范蠡所说的:“飞鸟尽,良弓...

罗定市15210207703: 历史任务韩信是个什么样的人. -
祢郊鼻炎: 韩信熟谙兵法,自言用兵“多多益善”,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军事典故 韩信,一代名将,旷世功臣.他在困境中挣扎,在草莽中崛起,在战斗中奋进,在胜利中沉沦.根据司马迁《史记》的记载,韩信在最能够背叛刘邦的时候忠贞不贰,在最不可能反叛的时候却涉嫌谋反,有勇有谋的韩信不会出此昏招,但也有人认为他是被步步紧逼,无路可退,才出此下策.韩信到底是否谋反,为何而反,至今还有争论,但这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韩信作为我们民族英雄时代的英雄人物,他的忍辱负重,他的自强不息,他的叱咤风云,甚至他的犹豫狐疑、患得患失,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永久的记忆.他的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