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尝五战于秦 二败而三胜翻译 二败而三胜的而的意思

作者&投稿:兴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二败而三胜”的“而”表转折,“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的意思是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

出处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出自宋代苏洵的《六国论》,原文如下: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作者简介

苏洵,字明允,一说自号老泉。苏洵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擅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代表作有《六国论》、《心术》、《管仲论》等。




象州县19426057592: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翻译 -
濮罗恒康:[答案] 秦赵相攻,何止数十次,苏洵“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纯粹是艺术需要的瞎掰. 随便翻翻赵世家,在廉颇的时代 惠文王十七年,乐毅将赵师攻魏伯阳.而秦怨赵不与己击齐,伐赵,拔我两城. 败 十八年,秦拔我石城. ...

象州县19426057592: 翻译下列句子.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濮罗恒康:[答案] 答案:赵国曾经对秦国五次作战,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

象州县19426057592: 把下面文言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 -
濮罗恒康:[答案] (1)况且燕国处在秦国灭亡六国将要全部完成的时候,可以说智谋穷尽,力量单薄,战争失败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情.(3分) (2)重视学校教育,把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反复叮咛他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道路上背负和头顶东西了....

象州县19426057592: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
濮罗恒康: 赵国曾经和秦国有过五次战争,失败了两次胜利了三次!

象州县19426057592: 苏洵在六国论中有一句“赵尝五战于秦,再败而三胜.”是指哪五场战争,各自的获胜者是谁. -
濮罗恒康:[答案] 原文是:“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所以,前文的五战应该不包括李牧两次却秦之战.也就是说,应该不包括“肥之战”和“番吾之战”. 秦国和赵国的大战中 阏与之战:秦国败. 长平之战:赵国败. 邯郸之战:秦国败. ...

象州县19426057592: 把下面文言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 -
濮罗恒康: (1)况且燕国处在秦国灭亡六国将要全部完成的时候,可以说智谋穷尽,力量单薄,战争失败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情.(3分) (2)重视学校教育,把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反复叮咛他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道路上背负和头顶东西了.(3分)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殆”“智力”“诚” “谨”、“申”、“负戴”.

象州县19426057592: <<六国论>>中的“赵尝五战于秦” -
濮罗恒康: 不同意楼上的观点. 赵尝五战于秦——解释为“赵国曾五次与秦国交战”比较合理,赵国是小国,不可能主动打秦国,所以双方交战不是赵打秦,所以不太可能在秦国的地盘,而是双方交战.赵、秦应都是主语,于,应不是动词,与“对于”中的于差不多.

象州县19426057592: 六国论里面“二败而三胜”具体指的是哪几场战斗 -
濮罗恒康: 五战三胜,赵奢败胡伤,庞暖败剧辛,李牧败桓齮, 二败,白起败赵括,王翦败赵葱

象州县19426057592: 下列文言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A.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译:赵国曾 -
濮罗恒康: D牛羊何择:牛跟羊又有什么区别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